法航行李规定公司的规模怎么样?

中法航空企业携手创造世界航空动力新格局
中法航空企业领袖高峰对话
&&&&来源:&&&&
&&&&&&字号
  嘉宾:
  林左鸣先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赫特曼先生,法国赛峰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主持人:
  祝华新,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主持人:人民网的网友们,大家好!国庆佳节刚过,我们今天请来两位重量级嘉宾,他们是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先生,法国赛峰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赫特曼先生,举行中法航空企业领袖高峰对话。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在场的其他嘉宾。他们是:赛峰集团执行副总裁高特先生,赛峰集团中国总裁刘柯宁先生,法国驻华大使馆航空航天事务参赞杜扬飞先生;北航中法学院中方院长洪冠新女士,还有中航工业的各位企业高管,欢迎你们!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记得当年在Sars最严重的时刻,法国总理拉法兰先生如期访华,在北京王府井饭店通过媒体,向中国人民表示,“此时此刻访问中国一点不后悔。”在如此困难的时刻,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又一次得到了验证。航空工业的合作就是中法友谊的有力的象征。我想把今天第一个提问留给人民日报原驻法国记者李琰女士。 
  高技术产业合作离不开政治上的互信
  李琰(人民日报前驻法国记者):50年前戴高乐总统派前总理富尔先生访华,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达成中法建交的协议。记得当时富尔前总理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请问赛峰集团董事长赫特曼先生,50年前您能够想象中法合作在航空动力这样的尖端领域展开吗?
  赫特曼:很难讲,那个时代我们怎么能预想到今天的成果。那个时候无论是戴高乐将军还是他之后的领导人,他们确实有历史的前瞻性。他们能够预想到未来中国在世界上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当时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空大国。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已经过了几十年,我们和中国航空领域的各位同事,一直在不懈努力,想要在两国之间建立双赢互利的航空合作,来充分印证两国领导人战略性、历史性的长远眼光。在我旁边的林左鸣董事长,也许您也想就这个主题说两句,您也许可以解释一下目前我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很多合作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
  林左鸣:我很赞同你的观点,应该说50年前,在戴高乐先生与中国老一辈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推动下,法国作为西方国家第一个跟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的国家),为后来中法两国的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实际上航空工业这样一个高端的高技术产业,如果要进行合作的话,没有两国在政治上充分的互信是很难做到的。
  欧盟的成立,人家说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统一了货币,共同使用欧元;二是欧洲成立了空中客车公司,把整个欧洲的航空制造业都统一起来。实际上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一个地区里面,当政治上达到高度地协同统一的时候,在很重要的领域,比如说金融,再比如说像航空这样的高端制造业,是能够统一协同起来的。应该说中法两国航空工业能够建立如此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说明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种关系将带动整个欧洲和中国之间的不断合作和发展。
  中外合作:从航空食品到发动机制造
  主持人:我们刚刚看过一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回顾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里面提到中国第一个对外合资企业,就是航空食品公司。当时还是航空界的一项低端合作,今天我们两位企业董事长在座,指出中外航空合作已经进入“高大上”的领域,即:尖端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所以我想先请问林董,咱们航空方面的中法深度合作,对世界航空动力这个格局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林左鸣:(中外)在航空这样高科技领域的合作,经历了三个很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通过专利许可证转让,到中国来生产国外已经成型的航空器或者航空发动机。
  第二个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我们向国外采购了大量航空器,大量的民用飞机,出现了补偿贸易,推动我们作为一个供应商加盟到国际上的航空工业。这是第二个阶段,转包生产。第一个阶段是专利许可证转让生产。这样两个阶段都还是比较低层次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进入工业合作的阶段。我们现在跟赛峰集团的合作就处于这样的阶段,显然比刚才主持人提到的改革开放初期要高出很多。实际上在西方国家之间,包括赛峰集团自身,也跟美国的GE公司开展了很好的工业合作,生产出非常著名的CFM56系列的发动机。中国航空工业能够跟赛峰集团开展这样的合作,我相信将为整个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这股活力将会把中国的创新能力以及我们的各种成本的竞争力都注入到全球航空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去,会推动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步入新的发展水平和新的发展阶段。
  赫特曼妙喻中法合作:合金性能超过任何单一金属
  主持人:想请教赫特曼先生,法国历史上航空动力曾经是短板,在蓬皮杜总统和尼克松总统推动下,法国赛峰集团和美国GE公司合作,在刚才林董说的CFM56发动机上开展合作,目前已经主导了世界市场50%的民用航空动力。中法合作有没有可能再次复制这样的成功案例?
  赫特曼:我非常期待着赛峰集团能和中航工业在这样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我们双方选择的合作领域中,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说在直升机等方面。刚才林总也说了,在80年代的时候是专利许可生产,那时候在中国的直升机动力50%都是赛峰和中法合作生产的。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我们共同研发、共同生产的中国称涡轴-16,法国称阿蒂丹3C的发动机。现在正进入了直升机新的发动机的时代。现在我们合作生产的发动机有非常好的性能,而且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需求,在全球市场上都需要我们联合生产这种发动机。我们还在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在涡桨发动机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研发和投入。我想,和中航工业的合作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合作领域。我们的合作实际上是长期性,充满信任的一种合作。所以我相信,我们今后所产生的影响和成就,完全可以和当年赛峰集团和GE公司的合作相比。
  主持人:想问赫特曼先生,现在在中国的民用飞机市场上每两架民航飞机至少有一架在使用赛峰集团的发动机,请问您和林总,在同中航工业的合作40年里,有什么酸甜苦辣,你们如何在这个合作磨合中取得共识、结下继续合作的友谊?
  赫特曼:各种困难和各种障碍我们是经历过的,实际上要想获得成功肯定会走很多弯路,经历很多艰难时刻。因为研发一型发动机需要十多年时间,所以你必须具有共同的前瞻性和共同的事业,有相互的信任。你想两个这么大的企业要在几年甚至十几年过程当中不断地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对未来做一种预测,这个实际上是很难的。我们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平衡的,我们相互之间充满了信任,我们都尽力地去投入这样的合作当中。
  大家知道合金是由几种不同金属合在一起,但是这个合金性能远远超过任何一种金属的效果。当今世界的航空市场,是非常全球化的,在我们看来,现在这样一种共同合作,才能够实现共同发展,也是实现双方共赢的最好模式。
  主持人:请问林总,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改革开放30年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历程,特别是对外的经济合作,技术层面的合作,经常在国内引起争议。中航工业和赛峰集团在航空动力领域的合作有如此大的突破,您觉得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大的制度环境,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航工业自身的企业制度的创新?
  林左鸣:应该说我们能够跟国际上开展合作,特别是跟赛峰集团(的合作)进入工业合作阶段,完全是由于我们国家推行的一个非常好的对外开放政策,这个政策给了我们企业很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使得我们能够按照国际惯例,按照航空发展的规律来推动国际合作。
  我觉得国家的宏观政策是绝对非常重要的,没有这样一个宏观政策的话,任何企业都没办法开展好这项工作。因为大家知道航空这样高科技的产业,很多国家都对它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政策,或者出口、或者进口,都有限制政策。正因为这样,如果我们国家不是采取一个非常开放的有效政策,可能会对我们开展国际合作带来很多的障碍,会产生很多麻烦。因为如果国与国之间政策不一致的话,会产生一些门槛和障碍。但是我们国家应该说是采取了一种非常开放的政策,来支持我们企业走出去,跟国际开展合作。
  在这个前提下需要我们企业不断创新,这点我们也不能辜负国家给我们的政策,要尽最大可能把国家政策用好。所以我们非常积极地跟赛峰集团进行对接,包括管理层面,包括双方的创新的理念方面。
  中法两大国企的相互观感
  主持人:中航工业和赛峰集团都是国有企业,请问林总,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法国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制度创新、制度磨合方面,您觉得这么多年合作下来有一些什么样的体会?
  林左鸣:我觉得差距还是比较大,主要是在文化上的差距。尽管赛峰集团也是国有企业,是法国政府占大股,但是他们更长的时间是融入了市场环境,形成了跟市场环境契合的文化。而我们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地能够适应这样一种市场的文化。这方面我们应该有差距。赛峰集团的企业家精神弘扬得更加顺利一点。我们可能有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主持人:赫特曼先生,您是不是有话要补充,您对中国的国有企业同行有什么样的评价?
  赫特曼:我稍微补充一点,我们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企。当然法国政府是我们最大的股东,但是他们还不是我们超过50%的股东,实际上我们很大一部分的股份是员工所持有。除了国家持有、员工持有,就是社会上的股东。大家都知道,航空企业对于任何国家来讲都是战略性的企业,在国际合作中国家领导人充分的参与;至于说两个不同的企业文化之间的长期合作,互相之间肯定是有差异,也有很多共同点。我们在办合资企业的时候,尽可能的从对方身上去学习。在这样一个跨越大洲的合作当中,我们在努力的跨越各种文化和各种类型的差异,我们是通过不同的努力,才能得到这样的平衡与和谐。
  航空人才需要专注和耐心
  主持人:中外在航空动力领域的合作,不光涉及两家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的对接,还涉及人才的培养。今天在座的有北航中法学院中方院长洪冠新女士,您有什么问题给两位董事长?
  洪冠新(北航中法学院中方院长):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是2004年,中法建交40年的时候,两国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成立的。今年是中法建交50年,非常荣幸参加中法航空企业领袖的高峰论坛。许多北航学生都有一个航空梦,大飞机梦,或者发动机梦。所以我想今天问一下林总和赫特曼先生,你们作为行业杰出的领袖,面对航空发动机全球的发展趋势,对在校大学生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和素质有什么样的建议,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需要?谢谢!
  赫特曼:说建议的话,也许我不敢说有什么特别好的建议,但是我想您刚才讲到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最基本的资本,其实是一种人力的资本,高质量的人才、高技术的人才,所有这些工程师,这些未来的人才。我想应该鼓励这些非常有头脑、很聪明、充满潜力的年轻人,超越自己,能够自我挑战,要勇于去进入那些非常好的企业,去参加那些非常好的实验室工作等等。
  您知道,赛峰集团非常重视与高校研究领域的合作,培养年轻的工程师。我们其实也是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希望我们两个集团之间的合作能把精力投入到成人再教育当中,也包括大学教育。我们会通过我们的工程师、专家,包括管理层人员,这种相互的交流,来共同培训这些未来的人才。我想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人才的培养才是今后长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保证。我想双方文化的互补性是我们前进非常重要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学生教育和再教育当中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主持人:听说林总在中国一些大学的演讲经常让大学生热血沸腾,请您说说未来的中国航空工业的年轻人,除了专业技术素质之外,在人格塑造、道德操守、人文关怀、人文素质方面,还有什么样的期待?
  林左鸣:首先很同意赫特曼先生的建议,但是我觉得做航空的人才还必须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素质,最重要的两点是兴趣和耐心,因为这样一个行业是一个需要时间才能获得成果的行业。只要是下决心献身投入这个行业,就必须培养对它的兴趣,而且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管前进的道路上碰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下去。
  实际上看到今天我们航空界很多有成就的人才,这两点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具备这样两点素质的话,他肯定不能够坚持走到最后,往往半途而废。这两点素质的培养,对学校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一生中再也不放弃它,而且在从事这个事业的过程中,能够非常专注,非常有耐心,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坚持走下去,不计自己的成败和名利。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有这么一个团队一定能够成功。我感觉赛峰这个公司能够成功,也跟有这么一个团队有很大关系。
  大飞机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主持人:下面我们想把提问的机会留给人民日报评论员白龙。人民日报的评论在中国舆论场上经常是反映民意,议程设置对民众影响力很大。
  白龙(人民日报评论员):今年5月份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表示:制造大飞机和我们建党和建国“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国梦是一致的,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把大飞机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我们知道中国从70年代开始,就对航空进行过悲壮的努力。您作为中航工业的掌门人,能否简单回顾一下我们逐梦的过程,对于我们航空迷来说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林左鸣:习主席这个重要的讲话,对我们是非常大的鼓舞。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航空这个领域、这个产业,必须完成一个使命,就是把这个产业做好,否则就很难称之为一个伟大复兴之中的强国。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从冯如开始到现在一百多年了,一直在追求这么一个梦想。一代一代的航空人不断地在努力,付出自己的行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航空人经历过很多不同的阶段,具体来说,我一直说过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开始跟国际间的水平是“望尘莫及”,经过我们努力做到了“望其项背”,今天我们在很多领域基本上可以“同台竞技”了。包括我们能够跟赛峰集团开展合作,应该说已经进入了同台竞技。能够开展这样的工业合作,意味着两个企业之间管理理念基本一致,技术上各有各的优势,能够协同起来、能够合作起来。这样一个过程,应该说是经历了航空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航空工业这些年取得了特别突出的进展,实际上这是几十年一代一代航空人共同努力奠定的基础,才到了今天,出现了迸发。
  我觉得这样一种过程还要努力下去,到我们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到我们“两个一百年”的时候,我希望中国航空工业能够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能够走到世界前列,能够跟赛峰集团这样的企业并肩前进。
  跻身航空动力“5家俱乐部”,关键在人民的心气
  主持人:林总刚才用了三个成语,从当年的“望尘莫及”到后来的“望其项背”,再到今天的“同台竞技”,非常生动地表述了中国航空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艰巨努力。还想请教两位老总,我们很多网民也是航空迷,他们有个说法,他们热切的期盼世界航空动力俱乐部从现在的“4家俱乐部”(赛峰集团、GE公司、罗罗公司、普惠公司),什么时候有可能发展到“5家俱乐部”,林总领导的中航工业也能跻身世界航空动力“5家俱乐部”的行列?
  赫特曼:大家知道,现在的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航空业近40年来的增长速度,比以前的增长速度快了很多。就像刚才林总说的这样,这个行业的确需要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热忱以及超乎想象的耐心。中国航空人一直在不断努力,力争成为航空强国。我们很高兴能够和中国同仁一起努力,共同经历这样的过程。主持人:林总给我们的航空迷一个什么样的期待?
  林左鸣:我觉得这个很有希望。只要我们继续积极的奉行国际合作的发展路线,而且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也会吸引来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这样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而且我们感到很多事情能够做好,关键在人民的心气。现在国内,国民对航空的发展期盼强烈、心气很高,有这种心气的支撑,我相信中国航空人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天的目标。
  央企员工放弃了很多家庭享乐
  主持人:请教赫特曼先生,航空动力是工业的皇冠,您作为皇冠产业中国际一流企业的老总,怎么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您觉得自己既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父亲、丈夫吗?
  赫特曼:家庭和事业,实际上并不是很好处理,并不是天天都有那么多的时间给自己的家庭。但是我知道中国人很讲究和谐,怎么在你的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中取得一种平衡?我想首先你得对你的员工有信心,你不在的时候他们能够自己做好这个工作,这个很重要。赛峰集团在全世界有几万员工,我想要对他们有信心,能把事情交给他们。你不是天天都敢放心地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里去,所以我想是一种和谐、一种平衡,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这种信任,才会取得平衡。
  主持人:您讲的是老板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中国网民可能很关心,像您这样的企业家,家人对您是不是有更高的期待,会不会对您忙于工作有一些埋怨?
  赫特曼:我总是尽量地把我对于事业的热情跟我的家庭分享,我有生活当中的爱好,尽量跟我的家人分享,大家一起参加一些文化生活等等。也许有的时候,一整天,我都要扑在工作上面,但是我想由于你对你的事业的热忱,你就一定要充分地全身心投入进去;但是同时对你所热爱的家庭也一定要尽量地想办法陪他们,这也是要全心全意做的事情。尤其是当你在这样的职位,你能够留给家庭的时间太少了,所以一旦有时间就要充分的享受,和家人去分享。 
  主持人:同样的问题请教林总,咱们中国的网民、年轻人,对国企领导人、央企领导人还不太熟悉,央企领导人在处理复杂的企业事务的同时,还有精力和时间享受家庭生活吗?
  林左鸣:我不知道其他央企怎么样,从我们航空这些年的工作来看,我感觉我们做的可能普遍不如我们的赛峰集团的同事。我们这些年更多的时间用在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的追赶路程中,我估计有很多的同事都放弃了很多应该有的家庭享乐,全身心地扑到工作当中去。
  讲到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去世前,出差在外地,然后赶去参加那个实验,回到沈阳后都没有时间回家,只跟他爱人匆匆打了个电话,说我们还要去做实验,就走了,然后再也没有回来。所以,我们中国航空工业处在这么一个阶段吧,需要付出,我们也都觉得无怨无悔。
  网民对航空事业有如此热忱,了不起
  主持人:在网络舆论场上,早期对国企、央企有一些批评或误解,把国企、央企等同于挥金如土、“天价酒”、“天价吊灯”。这些年我们的国企、央企在改制,在努力适应市场化的节奏,在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国梦、强国梦,一个重要支撑载体就是国企、央企,它们对国民经济、对中国国际综合竞争力的贡献也越来越得到网民的认可。
  今天非常感谢两位董事长来到人民网作客,我想请两位董事长,对中国的网民,同时也是航空迷,各留一句话。林总您先来?
  林左鸣:感谢中国的网民、航空迷长期以来对我们中国航空工业的关怀、支持。我想你们不管是对我们的鼓励也好,还是对我们提出新的希望也好,我们一定会认真地按照你们的意愿努力去拼搏,争取让中国航空工业早日跻身世界前列。
  主持人:请问赫特曼先生,您对中国的网民,中国有6.32亿网民,差不多一半中国人都在互联网上,他们很期待您的声音。
  赫特曼:首先我向中国广大的网民问好,中国网民能够对自己国家的航空事业有如此大的热忱,真的是非常了不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能够与中国企业合作,真的感到非常荣幸。
(责编:王晓华、陈宁)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法国航空公司的待遇如何??_百度知道
法国航空公司的待遇如何??
看到一则法国航空公司的招聘信息,是经由北京外航服务公司举行的。本人学英语,也懂点法语,订禒斥溉俪防筹狮船饯所以觉得有点兴趣。但对这行不了解。想拜请各位行内的高人指点一下。法航的待遇如何?工作情况大概是怎么样的?先谢谢了!
是空乘,差不多就是空姐吧。
提问者采纳
什么职位?空姐或是空中少爷约3-5万人民币一月.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法国航空公司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法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结束罢工 企业损失超2亿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乌元春】法新社9月28日报道称,法国航空公司飞行员联盟28日宣布结束他们为期两周的罢工。
  此前,法国航空推出一项新计划,决定在2017年底建成廉价航空公司―泛航航空,通过该公司降低飞行价格、增多乘客数量,从而达到扩大法航经营范围的目的。这个事件成为法航飞行员罢工的起因。
  法国主要的飞行员工会全国航班飞行员工会(SNPL)发言人纪尧姆?施密德(Guillaume Schmid)表示,飞行员结束了针对法航的抗议活动―罢工令法航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据统计法航损失已超过两亿欧元―因此双方的谈判得以在“一个平静的气氛下”举行。
  报道指出,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谈判,双方已陷入僵局。最新一轮谈判于当地时间28日早晨结束,施密德说:“(谈判的结果)并不符合我们的意愿。”
  据悉,法国航空公司飞行员每年收入可高达25万欧元,他们担忧一些航班被泛航航空所取代。报道指出,一名泛航航空的机长年薪可达16万欧元,但与此同时,他将承担行驶更多里程的航班任务。
(责任编辑:UN628)
真实的收费公路,究竟是怎样?[]
数字之道:
谣言终结者: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美女老师很无奈……[]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背景资料:法国航空公司_国际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背景资料:法国航空公司
日 15:10:33  来源:新华网
】 【】 【】 【】&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
法国航空公司成立于1933年10月。2004年5月,法航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合并组成欧洲第一大航空集团――法航-荷航集团。
&&&&作为大型国际航空公司,法航航班飞往全球98个国家的183个目的地,日航班达1700次。法航拥有411架客机和货机,机型主要是空中客车和波音。法航在其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推行大众策略,依靠严格的成本控制来保证公司能够赢利。
&&&&法航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较好的安全飞行纪录,飞行事故很少发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法航发生的主要飞行事故包括:
&&&&1998年4月20日,法航租用的一架客机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以东山区撞山坠毁,机上53人丧生。
&&&&2002年7月25日,法航一架“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在巴黎东北郊戴高乐机场附近失事坠毁,机上109人和地面4人丧生。
&&&&2005年8月2日,法航一架空中客车A-340班机在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并立即燃起大火,但机上29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全部逃生。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航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