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环比上涨和同比上涨涨幅的关系

去年CPI同比上涨2%&创下近四年CPI年度涨幅新低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去年CPI同比上涨2% 创下近四年CPI年度涨幅新低
  备受关注的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终于出炉。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至此,2014年全年全国CPI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这也创下近四年CPI年度涨幅的新低。
  结束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下跌局面
  数据显示,上个月全国城市CPI同比涨幅略高于农村,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较大,达到2.9%,而非食品价格仅上涨0.8%。虽然CPI涨幅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但上个月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其实环比有所上涨,城市和农村CPI环比上涨均为0.3%。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上个月全国CPI涨幅都结束了自去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下跌的局面。
  上月全国鲜菜涨幅11.3%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在解读上个月CPI数据时表示,上个月CPI出现年末翘尾的主要因素就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上个月,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人们普遍的“菜贵肉贱”感觉也在这次CPI数据中得到印证。受到全国部分地区降温雨雪天气影响,上个月全国鲜菜、鲜果、水产品价格都环比上涨,涨幅分别为11.3%、1.9%和1%,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4个百分点。
  PPI指数连续34个月为负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上个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2014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9%。至此,我国PPI指数已经连续34个月为负。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上个月PPI环比下降主要是受国际油价连续大幅度下跌的影响。文/本报记者 张钦
(责编:李卓、王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广东 CPI单月涨幅五年来首次低于1%同比仅上涨0.4%
【字体: 】
& & & & 广东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低!昨日,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调查显示,1月份广东CPI同比上涨0.4%,低于全国同期0.8%的涨幅。
& & & & 据发布,1月份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4%,自2010年2月份以来,同比涨幅首次低于1.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9%,非食品价格下降0.9%;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据测算,在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4%中,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均为0.2个百分点。
& & & & 分类别看,纳入调查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跌多涨少&。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衣着类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均下降1.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2%。从贡献率来看,食品类价格影响CPI上涨1.04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影响CPI下降0.31个百分点。
& & & & 不过,尽管1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部分商品(服务)同比价格涨幅仍比较明显:禽类价格上涨16.2%,鲜瓜果价格上涨11.3%,鲜蛋价格上涨11.0%,停车费价格上涨13.4%,书报杂志价格上涨11.3%。同比价格下降明显的商品(服务)主要是:汽油价格下降20.3%,柴油价格下降26.1%,液化石油气价格下降23.1%,旅行社收费价格下降12.8%。
& & & & 广东调查总队分析,1月份广东CPI同比仅上涨0.4%,这主要是由于去年春节1月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对比基数较高,致使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作者: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日
上一篇:[ 02-10 ]下一篇:[ 02-13 ]
& CopyRight资愿国际联盟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号 咨询电话:+2-11, 12  E-mail: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1省份CPI涨幅较上月回升。
&&&&&&&&31省份2015年6月份CPI涨幅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李金磊)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1省份CPI涨幅较上月回升,其中,青海6月份CPI涨幅最高,为2.8%,新疆涨幅为全国最低,仅为0.1%。总体来看,28个省份6月CPI涨幅低于2%。
  21省份物价涨幅出现回落
  国家统计局本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6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1.4%,比5月回升了0.2个百分点。
  全国物价涨幅回升,多数省份物价涨幅也出现反弹。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上海、江西等21个地区的6月CPI涨幅较5月出现回升,北京、西藏、贵州、云南、重庆、河南等6地出现回落,青海、福建、四川、山东这4地物价涨幅则与5月持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此前对中新网记者分析,6月份CPI涨幅回升,主要是受去年基数较低、猪肉等价格恢复性上涨等因素影响。
  28省份物价涨幅低于2%
  虽然大部分地区6月份物价涨幅出现回升,但总体来看,多数地区物价水平仍然处于低位。
  数据显示,除了青海、上海、江西外,其余28个省份的6月份CPI涨幅均低于2%,其中,山东、河北、山西、新疆这4地的涨幅更是低于1%。
  在31个省份中,青海6月份CPI涨幅最高,为2.8%,其次是上海(2.4%)和江西(2.0%),这三地也是全国仅有的CPI处于“2时代”的地区。新疆6月CPI涨幅仅为0.1%,为全国最低。
  猪肉上涨或导致CPI反弹
  对于下半年物价走势,曹和平认为,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见效,下半年物价应该会回升至2%左右的水平,但仍将低于全年3%的调控目标。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也认为,在“猪周期”压力等影响下,下半年CPI将稳步回升,预计四季度CPI将回升到2%左右。
  事实上,近期猪肉价格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根据商务部监测,7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已经连续数周上涨。猪肉价格的反弹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
  对此,央行近日表示,受稳增长政策效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期物价水平低位企稳,其中个别商品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的涨幅,但总的看,居民的物价预期保持稳定。央行主要观察总体物价水平等宏观指标,下半年仍会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阳江市江城建筑工程公司从1994年共拖欠112名职工和退休工人的社保、医保,问题遗留至今尚未解决,目前处于法院受理破产阶段,但部分退休职工已至或已过法定退休年龄,江城区社保局阻止退休职工办理退休手续。
7月10日,广东职工大讲堂第16场,中国转型分析专家、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博士就“中日关系与中国百年现代化”与职工进行了交流。
6月26日下午,第十五期广东职工大讲堂如期开讲,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安建华给广东工会干部和职工解读工会如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作用。环比涨跌幅(%) 同比涨跌幅(%) 区别在哪,_作业帮
环比涨跌幅(%) 同比涨跌幅(%) 区别在哪,
环比涨跌幅(%) 同比涨跌幅(%) 区别在哪,
所谓环比,简单说就是与相连的上一期相比.如果做的是周数据比较,环比就是本周比上周的;如果做的是月数据比较,环比就是本月比上月的,即T期段的数据除以T-1期段的数据.同比,就是与过去某一个大期段中相同序数的小期段进行比较.就是大家经常用的比较方法:今年10月与去年10月相比,本月第一周与上月第一周相比,都是同比.实际运用中一般都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股票/基金&
去年我省CPI同比上涨1.7%涨幅不大与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回落有很大关系
  1月13日,来自国家辽宁调查总队的消息显示,2014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7%,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有关专家分析,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丰产以及我国粮食生产“11连增”,为粮价及食品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我省而言,2014年食品价格上涨2.7%,比上年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比上年上涨3.6%,涨幅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居住价格由2013年上涨2.3%,回落至2014年上涨1.3%。专家表示,从总体上看,食品和居住两大类别涨幅的大幅回落导致了全省CPI的回落。  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市场资源性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对国内产生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轻,2014年是近5年来输入性通胀压力最小的一年,这些都是影响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的因素。  专家同时表示,翘尾因素明显减弱成为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明显回落的直接原因。在2014年全年CPI1.7%的涨幅中,翘尾因素约占1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约0.8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占0.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约0.1个百分点。  2014年,我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累计下降1.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累计下降2.0%,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i同比上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