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习期上高速四

如何正确认识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来源:责任编辑:木子
&&&&高速公路指示牌您了解多少?错过高速公路出口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高速公路指示牌的那些事儿吧!  春节刚过,高速公路上的事故可是不少,其中高速路突然停车,突然连续并线甚至高速调头造成的险情比例很高,我们在谴责这种作法和强调安全意识的同时不得不疑惑,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危险的行为呢?这其中很多是由于错过出口或匝道造成的,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精力不够集中错过了出口,另一方面则是不熟悉高速的指示牌造成没有及时做准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速指示牌的事情。
  ●记住路段标号,了解道路种类
  通常我们上路之前或多或少会做些准备,先上哪条路往什么方向走,再上哪条路往什么方向拐,因此道路名称和道路的方向需要记清。如果对于道路名称您还没有记住那可就没人能帮你了,所以至少做到简单了解道路信息是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之间的道路网络主要分为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在路牌中分别如何体现需要了解。
  省道又叫做省级干线公路,在路牌标识中,省道以字母S开头,如S101省道,黑色字体,底色为黄色,非常好认,省道为非封闭道路。
  国道是连通国家重要地区,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交通干线,国道在路牌表示中以字母G开头,如G104国道,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红色,同样很醒目,与省道相同,国道也是非封闭道路。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属于全封闭道路,通行速度较国道和省道高出很多。在路牌标识中高速公路与国道相同用字母G开头,如G2高速,省内高速则用S开头,如S30高速等,并且均为白色字体,绿色底色,并且上放有红色或黄色横条(黄色为省内高速)。
  这里需要注意,G和S开头的高速均为全封闭高速公路,只是S开头的标识代表该路段属于某某省市境内,并无特别意义。
  ●了解常见标识
  了解了道路信息,规划下一步的出行路线了就从容多了。我们以北京至青岛为例,按照规划来看,应当先进入S15京津高速,随后进入G2京沪高速,这之后转入G18荣乌高速,最后驶入G20高速。听上去似乎很复杂,不过我们只要牢记这些编号就绝对不会走错了。并且每当我们该变换道路时,道路右侧每隔几公里就会有路牌提示,越临近转折点提示的会越来越频繁,因此只要稍加留意,我们肯定不会走错路。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我们记住道路编号的同时,也要记住我们去往的方向或途经城市,有些道路提示的方向会以最先经过的城市或大方向上的重点城市作为指示。
  它们也许并不是我们要去的目的地,但这些城市的名称可以作为一个方向指引,我们也要留意一下,以免走错方向给自己造成不便。记住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错过出口或是走错路。
的资讯? ? ? ?
准备学车Ready to learn to drive
开始学车Start to learn to drive
领取驾照Receive driver's license
新手上路Newbie
关于 如何正确认识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
的评论 共 0 条
VIP版  车型:C1 C2
普通版  车型:C1 C2
全国通用版  2014年新版
全国通用版  车型:A1 A3 B1
全国通用版  车型:A2 B2
全国通用版  车型:D E F
通略驾校其他资讯?????????
[]浏览181678评论0[]浏览179050评论0[]浏览138302评论0
[]播放149974评论0[]播放65476评论0[]播放50074评论0
? ? ? ? ? ? ? ? ? ? ?
ㄧ 技术支持与报障: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众悦学车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萨沙'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时间进入了1941年,这可谓抗战开始4年多以来,最困难的一年。除去国内各方面因素不谈,国际环境也是对我们非常不利的。中国自身力量薄弱,体现在军工生产上,就是存在大量武器弹药的缺口。在抗战最初的1937年和1938年,靠着相当数量的德国军售物资在顶着。大到鱼雷艇,轰炸机,小到子弹,钢盔,望远镜,到处都是质量优秀的德国货。
好景不长,自从1938年德国希特勒倒向日本,撤出军事顾问,中止军事合作以后,德国的军售就终止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从1938年开始,苏联开始大量军售给中国,前后一共提供了20个简装师的装备,中国以桐油矿石皮毛粮食等实物偿还。
遗憾的是,到了1940年,苏联逐步和日本达成协议,军事援助就几乎停止了。
到了1941年4月《日苏中立条约》签订以后,再从苏联手中拿一根毛都不可能了。
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援助是在1942年开始的,原因并不是老美良心发现,而是他的后花园珍珠港被小鬼子炸得稀巴烂。显然,从1940年下旬开始,中国急需的外部的军事援助,基本就停止了。
这对于一个连子弹都需要从国外进口1.5亿发/年的虚弱国家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也是陷入绝境的开始。
这一艰苦时期,持续了长达3年之久,直到1944年末期才因为交通线的逐步通畅,得以缓解。
这段时期,也是抗战中的艰苦期,用蒋介石的话来说就是:苦撑待变!
四次短促突击
1940年中国战场仍然进行了数次大规模会战。日本在当时已经制定了南下的政策,为了抽调在中国的100多万大军出泥潭,日军孤注一掷全力猛攻中国。
他们目的自然是希望中国政府立即投降,以缓解日军在持久战中可怕的消耗。
而作为侵华日军主力的华中11军,自然就是进攻的急先锋。
在1940年5月,为了消除11军西部的巨大危险,新上任的11军司令,军刀组的园部和一郎发动了枣宜会战。枣宜会战是自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在中国发动最大规模的会战。
在这之前,第5战区成功的在随枣会战中重创日军,又在冬季攻势中打的日军狼狈不堪,是日军的心腹大患。
此战的目的除了重创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以外,更需要占领宜昌作为重庆大轰炸的前进基地。
这次会战极为惨烈,国军打的并不好,不但宜昌没有保住,还痛失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上将!
不过,第5战区的主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作战能力。日军也无力保证自己新占领的枣阳到随州一线,最终被迫全线放弃撤退。
此战结束以后,园部和一郎司令官认为,第5战区主力虽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毕竟也有一定的伤亡,预计至少休整半年以上才有进攻的能力,暂时不足以为患。
事实证明,这是不了解中国战场的园部和一郎的一厢情愿。事实证明,枣宜会战刚刚结束,国军李宗仁第五战区和薛岳第九战区,就开始持续不断的部分反攻,四处骚扰日军。
鉴于自己的控制区四处被国军袭击,园部和一郎被迫在枣宜会战刚刚结束,就接连发动了四次局部会战。
一是继续西进扫荡随枣一线,反击第五战区的骚扰;
二是北上进攻豫南,也是河南省南部,试图歼灭第五战区主力的汤恩伯31集团军;
三是向西南猛攻,保证宜昌的安全,击溃国军第五战区中央军肖之楚26军。
四是向东南方向猛攻,全力攻击赣西,这也就今天要说的上高会战。
发动着这四次局部作战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11军的安全。有些朋友觉得奇怪了,确保安全不是应该防御吗,怎么进攻呢!
这就是日本人的军事思路,所谓再好的防御也不如进攻,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打个比方,这像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武功一样,人人都讲究以攻为守,先发制人,而不能以防御为主,让敌人占到先机。《笑傲江湖》里面有一场决战,嵩山派掌门人莫大先生和大嵩阳手费彬单挑。这两人武功差不多,不分伯仲,但莫大先生突然偷袭,先发制人。费彬慢了一拍,结果处处受制,最终死于莫大先生的剑下。如果莫大先生不是先发制人,而是一味防守让对方先打,估计死的就是他自己!剽窃一段金庸大师的内容:费彬见他并无恶意,又素知他和刘正风不睦,便道:「多谢莫大先生,俺师哥好。贵派的刘正风和魔教妖人结交,意欲不利我五岳剑派。莫大先生,你说该当如何处置?」莫大先生向刘正风走近两步,森然道:「该杀!」这「杀」字刚出口,【寒光陡闪,手中已多了一柄又薄又窄的长剑,猛地反刺,直指费彬胸口。这一下出招快极,抑且如梦如幻,正是「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中的绝招】。费彬在刘府曾著了刘正风这门武功的道儿,此刻再度中计,大骇之下,急向後退,嗤的一声,胸口已给利剑割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衣衫尽裂,胸口肌肉也给割伤了,受伤虽然不重,却已惊怒交集,锐气大失。费彬立即还剑相刺,但莫大先生【一剑既占先机,後著绵绵而至,一柄薄剑犹如灵蛇,颤动不绝】,在费彬的剑光中穿来插去,只逼得费彬连连倒退,半句喝骂也叫不出口。 曲洋、刘正风、令狐冲三人眼见莫大先生【剑招变幻,犹如鬼魅】,无不心惊神眩。刘正风和他同门学艺,做了数十年师兄弟,却也万万料不到师兄的【剑术竟一精至斯】。一点点鲜血从两柄长剑间溅了出来,费彬腾挪闪跃,竭力招架,始终【脱不出莫大先生的剑光笼罩】,鲜血渐渐在二人身周溅成了一个红圈。猛听得费彬长声惨呼,高跃而起。莫大先生退後两步,将长剑插入胡琴,转身便走,一曲「潇湘夜雨」在松树後响起,渐渐远去。
日军也是这样,他们认为反正己方实力还颇为占优,如果任由敌人进攻,自己就陷入被动,恐怕连守都守不住。
所以,日军必然会先发制人,历史上它也都是这么做的。
甲午战争中,日军首先在牙山不宣而战,偷袭国军济远和广乙战舰。
日俄战争中,日军也是先发制人偷袭旅顺俄军太平洋分舰队。
后来的珍珠港事变,也是一样,日军一次偷袭重创了美军太平洋舰队。
此次这四次局部会战,也是日本以攻为守,稳固占领区的一种军事手段。
为什么在枣宜会战以后,日军又连续这样打了4次局部战役,这在日军侵华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主要是因为当时日军在华中的情况又恶化了!
占领宜昌地区后,日军的占领区再次扩大,又被迫将2个师团又1个旅团长期在这一线驻扎。由此一来,本来就捉襟见肘的11军兵力更为空虚,被迫又从关东军抽调了第4师团来增援,无奈杯水车薪,起不到太大作用。
而李宗仁是个著名战将,自然也明白以攻为守的道理。在枣宜会战以后,李宗仁认为第五战区虽然有一些损失,却远没有伤筋动骨,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所以,李宗仁几乎在枣宜会战刚一结束,就立即组织小股部队不断对日军发动进攻,同时派出大量部队深入敌后作战。日军被这种打法搞得疲于应付,狼狈不堪。
由于敌情如此严重,实在不能不打,但11军兵力使用已经到达极限,哪有多余的兵力用来进攻呢?所以,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认为,必须改变以往的打法,采用所谓短促突击的新打法。
园部和一郎认为,目前根本没有机动兵力可以抽调,只能将占领区的防御部队暂时拿出来用于进攻。但这样一来,占领区就太空虚了,一旦遭遇国军反攻,恐怕要出大乱子。
更况且,当时日军的物资和补给也不充足,很难支持之前那种长达1,2个月的大规模攻击。
所以,这次的短促突击的作战不已时间太久,应该控制在7到10天之内,前进距离在100公里以内,最好是50公里左右。
在这样的时间和这样的突击距离内,日军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威力,也有足够的补给。而且战斗短短一周就可以结束,进攻部队迅速回到自己的防区。想来这么短的时间,日战区也不容易出大乱子,国军敌后部队难以在这点时间内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由于时间短,距离近,进攻的难度自然也就较高,对部队的要求也很高。
园部和一郎判断,短促突击一旦开始,日军就必须集中所有力量猛攻国军,作战目的应该定为歼灭国军主力,以消除国军对11军的威胁,而不应该定为占领国军控制的重要据点。因为占领据点意义并不大,目前现有的占领区尚且无法有效控制,哪还有余力继续占领新的地盘。即使占领再多的新地盘,只要国军主力还在,一线日军还是有很大的危险。
大的战略制定了,下面自然就是怎么执行了!
虽然园部和一郎说是只是抽调防区兵力即可,但又是不懂行的人异想天开而已。11军有着如此广大的防区,到处都是兵力严重不足,又能抽调多少部队出来呢?
怎么也需要一支额外的强力机动部队的支持。
11军现在连一个大队也拿不出来,只得向侵华日军司令部要求帮忙。
1940年10月29日,在园部和一郎一再抱怨下,侵华日军司令部命令驻扎在苏州的田盛人第17师团立即赶到武汉,归属11军指挥。
有人又要奇怪了,为什么日军敢于将汪伪政权心腹地带的1个师团重兵抽调走。该省不是有高达10万正规军,数万地方武装的新四军吗?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当时江南的新四军几乎全面北上渡江,去苏中苏北抢地盘。短短几个月内,接连发动多次战役,击溃苏中苏北的韩德勤部,占领包括黄桥在内的大片国民政府控制区。
这里有一个基本概念必须说明!无论新四军八路军后来怎么样,他们在抗战中毕竟也是国民革命军的序列,带着青天白日徽章,是国军的一份子。
既然是国军,就必须服从国民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抗战中的任何一支军队,国民政府都划给他作战区域,诸如新四军的作战区域也是固定的。
诸如新四军的作战区域为:第1、2支队在长江以南,芜湖以东,高淳、溧水、金坛之线以北,丹(阳)金(坛)公路以西;第3支队东起芜湖、宣城,西至铜陵,南至青阳,北临长江;第4支队在皖中淮南铁路沿线一带。
后来因为新四军屡屡抱怨,并且四面出击,第三战区被迫将他们的活动区域扩大,但新四军还不满意。
因为是个人都知道,苏南地区是日寇和汪伪控制的核心区域,交通发达,兵力众多,连一些较大的村镇都驻有日伪军队,地方伪政权也控制的很厉害,新四军不容易有很大发展。而苏中苏北地区日寇兵力较少,只控制部分县城,农村几乎是放空的。而且苏中苏北地区农村控制者,是韩德勤。韩部虽然是宣称是国军正规军,但部队不过是介于游击队和正规军之间的二三流部队,战斗力有限,不难对付。
鉴于此,新四军很快就擅自北上进入苏中和苏北,并且歼灭为友军的国军来抢地盘。
我们之前拿出一大堆理由粉饰,其实新四军北上离开国民政府给你的作战区域,属不属于抗命?
难道现在福建军区,能够不经中央军委批准,擅自去打台湾吗?
北上苏中苏北以后,你说国军主动进攻你,请问你都进入别人地盘,并且连续发动几个大规模战斗,你指责别人进攻你,这岂不是笑话?
难道我现在拿着刀冲进别人的家里,别人为保护自己的家和我搏斗,我反而要指责别人的反抗?这个道理能讲的通吗?
抢地盘就是抢地盘,主动入侵就是主动入侵,借机发展也就是发展,承认就是了,在特殊年代,这也并非是不能接受的,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我想有些历史常识的朋友都可以理解。
事情已经过去80年了,干嘛还是胡吹一套理论来,把责任都退到别人头上,这有意思吗?
而1940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向前方将领发出《中央、军委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写道:“(一)陈毅猛烈发展苏北,坚决肃清反动,坚决建立政权,扩大军 队二万至三万,建立巩固根据地。其在江南者一直发展至淞沪、沪杭、苏嘉三路全线,并超过沪杭路直达海边,坚决肃清反动,坚决建立政权,并扩大军队三万至五 万。……(三)胡服(刘少奇)直接指挥皖东斗争,将皖东全部、江苏一部化为巩固根据地,坚决肃清反动,坚决建立政权。四、五两支队应由一万扩大到四万以 上,决不让任何反动派隔断我徐州浦口区域。……(五)彭雪枫部确实掌握新黄河以北(即淮河以北)陇海路以南,西起开封,东到海边,将此整块地区化为巩固根 据地,坚决肃清反动,坚决建立政权,坚决不让任何反动派插入,扩大军队至四万。……”
所谓肃清反动,并不是指打日军,而是打国军。这个指示里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实际上等于是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和国军直接火拼,以扩大势力,抢地盘。
随后新四军接连发动半塔集战斗,郭村战斗,黄桥战斗(非黄桥战役),姜堰战斗连续在苏中苏北扩张,击溃韩部多支部队,抢到了大片地盘。
眼见新四军已经公然杀到自己家里来,韩作为国民政府江苏省主席兼任苏鲁战区副总司令,自然不可能看着新四军杀到自己炕上再做反应,也开始筹划对新四军的反击。
在1940年10月4日的黄桥事变中,新四军利用国军内部派系斗争,集中近1万主力重创国民政府苏鲁战区副总司令兼任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部。韩部此次参战中总数为1万5000人,因为不知道己方二李、陈泰运这三个军阀已经和新四军合作(这三人后来全部投向日寇),兵力分散成数股,最终被新四军各个击破!
韩部此战大败,1万1000人精锐主力被歼灭,将韩的嫡系部队几乎吃光,还造成89军军长李守维中将阵亡,旅长翁达中将自杀。
韩部由此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再也没有能力和苏中苏北的新四军八路军对抗。
新四军“乘胜追击”连续占领海安、东台、阜宁、益林、盐城。
稍后,新四军同八路军黄克诚部近2万人在苏北会师,力量增加数倍之多,江苏省的国军也就快要完蛋了。
八路军战斗力较强,迅速击溃韩德勤残部,占领皖东北及淮海区、盐阜区的大部分地区。
此时曾经控制苏中苏北的韩德勤部的黄桥、营溪、蒋剁、古溪、海安、东台、阜宁、益林、盐城等地,纷纷被新四军夺取,韩德勤残部只得收缩在兴化、曹甸一带。
兴化为什么不打,是因为兴化是韩德勤的省政府,而韩德勤毕竟是国民政府江苏省主席和苏鲁战区副总司令。名义上,新四军和八路军都是他的下级,以下犯上,将友军干的如此之惨,多好还是顾忌一点舆论。
至于曹甸,却并非新四军好心不去打,留给韩德勤的,而是没有打下来。
如果说10月的黄桥战役,还能以一句韩德勤调动部队南下攻击新四军,新四军被迫还击作为托词。随后的11月,新四军乘胜追击,发动曹甸战役,则是标准的抢地盘了。此战韩德勤的部队伤亡超过8000人,余部只剩3000多人死守曹甸等几个小城。
所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苏北国军到了绝境也就玩命了,战斗力陡增。
当时新四军因为连续转战,战斗力锐减,最终作战失败,伤亡数千人败退了出去。
不过,此次作战,韩部主力大体覆灭,剩下几千人已经无法和10倍数量的新四军对抗。从此以后,韩只得困守江苏省省府小城兴化和曹甸等几个小地区。
最后在日军大规模扫荡中伤亡惨重,实在站不住脚。
此时张爱萍谎称借一块地方给韩休整,韩中计后进入这个地域,随即被新四军歼灭,由此苏中苏北彻底被新四军控制。
关于新四军诱骗韩德勤进入自己地盘予以歼灭,东方鹤所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张爱萍传》上册第483中这样写道: 1943年3月日军扫荡苏北韩德勤部时,韩德勤曾派出一个副官,联络当时驻守在淮安北蔡桥地区、时任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的张爱萍,希望能在日军扫荡时撤到淮安蔡桥附近躲避。张爱萍以蔡桥地区狭小婉拒,但称为韩德勤着想,可以让韩军“从我根据地边区通过,进驻洪泽湖畔我新四军四师防地,我可以 通知他们迎接贵部”。韩部的副官返回复命后,韩德勤信以为真,回复张爱萍表示谢意,同意撤入新四军四师的根据地。《张爱萍传》第484页又写到:张爱萍不胜喜悦。他当即向新四军军部及四师师长彭雪枫发了电报,说明韩德勤近日即到,建议趁此机会铲除后患,收编韩部。同时,通知边区部队为韩部让 道,并提供方便,让其毫无顾虑地奔赴他的归宿。……韩德勤部是遵照张爱萍的联络行动的,其结果也基本达到了张爱萍的要求。韩部到洪泽湖畔,立足未稳,就被 四师击溃,韩德勤被俘。张爱萍为此事十分自豪,认为是为党立下大功,之后也从不避讳这件事。《张爱萍传》明确写到:后来,反扫荡结束,华中局召开党委扩大会。张爱萍与彭雪枫一见面就谈起了此事。彭雪枫说:你真会借刀杀人,对盛子谨是,对许知远是,对韩德勤又是。张爱萍说:这又什么奇怪的?‘三十六计’中,明文标‘借’的就有 ‘借刀杀人’、‘借尸还魂’;没有标借而实际是借的就更多了,像‘假道伐虢’、‘指桑骂槐’、‘以逸待劳’、‘趁火打劫’等等,无不是借。
大家都知道,我党对于涉及到我党政党军高层的传记是严格审查的,绝对不容有任何违禁的地方。而《张爱萍传》中写的如此直白,显然这是我党自己也承认的事实!
鬼子对这一切非常的清楚!很多老人说,鬼子厉害的并不只是杀人放火,还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鬼子不鬼,还叫什么鬼子。
黄桥开打以后,日本鬼子认为江苏境内国共已经撕破脸,大规模的内讧不可能停止,根本无力对付日军,所以敢于大量抽调部队南下。
果然,1941年1月国军集中主力击破了皖南新四军军部,项英突围期间被警卫员枪杀,叶挺投降,随后取消新四军番号,由此国共基本撕破脸。
所谓兄弟反目,占便宜的倒是外寇,真是可悲可叹!
扯远了,再回来说上高会战。
---------------------------鬼子也很会作秀,一面杀人一面安抚。但中国老百姓也不是弱智,都知道鬼子是什么玩意。
连续三次失利
万事俱备以后,园部和一郎立即发动全面进攻命令,于是所谓的短促突击作战就开始了。
在苏州过来的17师团刚刚到达武汉之后,尚且来不及休整就开始作战。
心急火燎的园部和一郎即在11月7日向第3师团、第4师团、第17师团、独立混成第18旅团,下达了进攻命令。
园部和一郎要求各部在11月22日前完成对第5战区的随县以西、钟祥以北、荆门以北和以西部队,作短切突击的作战。
这就是汉水作战!
此战日军使用了3个师团又1个旅团近10万大军,规模相当可观,遗憾的是,此战却扯了个大淡!
李宗仁毫不费力的识破日军短促突击的意图,命令各部立即向西做总撤退,留下一部侧击骚扰,这就是所谓后退决战。
如果鬼子追上来,就再一边打一边撤,消耗鬼子的兵力和补给,等待鬼子疲惫不堪时,全面反击。这也是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的成功模式!
日军3个师团又1个旅团从几个方向气势汹汹的杀过来!
搞笑的是,他们苦苦急行军几十公里,四面合围以后,却连国军主力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自然,包围圈中还有一些团营一级的国军部队,可此次日军出动了3个师团又1个旅团,自然不会把这些小部队放在眼里。由于短促突击战术必须短时间内结束,不可能花费长时间去捕捉他们,最终只得灰溜溜的撤退。
此战中,由于日军和国军主力没有碰撞,所以双方伤亡不大。日军宣称自己仅战死132名,战伤445名,伤亡总数还不到600人,而国军遗尸具,这又是日军战时特有的扯淡。其实双方伤亡人数都是几千人,这对于双方参战部队都在10万左右,根本算不了什么!
日军前脚刚走,国军后脚回来,双方继续对峙,国军还是继续骚扰攻击随枣一线,和战前没有丝毫不同,此短促突击作战完全失败。
汉水作战灰溜溜的结束后,园部和一郎还不死心。他认为随枣一线地形较为复杂,日军携带重武器较多,跑不过只有轻武器的国军,所以短促突击才失败。
但河南省以平原为主,非常适合发现日军机动性的优势,是短促突击很好的战场。
所以,园部和一郎又在1941年1月集中第3师,第17师团,第40师团,坦克第7、第13联队等3个师团发动了大局的进攻。此次日军兵力很大,除了这3个师团以外,同时还有4个师团作为策应!
这就是豫南作战!
日军北上河南省南部的作战目的,是围歼此处的汤恩伯31集团军为主的国军第五战区主力!
由于汤部战斗力很强,日军此次作战还动用了大批空军助战,包括秋山丰次少将的第1飞行团所属森玉德光大佐的侦察、轻轰炸第44战队(3个中队)。
李宗仁对此倒是非常淡定,任你玩尽花招,我就是一种方法对付。
他命令一部主力节节抵抗,造成日军杀伤后主动撤退,同时集中主力在二线准备全面反击。
这样,日军表面上进展很顺利,第3师团进入舞阳、第17师团进入上蔡和遂平、第40师团进入项城,其实只是占领4座空城,根本没有捕捉到国军主力,自己反而伤亡惨重。
仅仅张雪中的第13军,在舞阳以南之山区尚店一带主动攻击日军第3师团,就造成日军3000多人的伤亡,还被击毁了6辆坦克。
日军第17师团也遭受李楚瀛第85军的伏击,伤亡惨重!
此时日军已经侦测到李宗仁已经集中主力在二线,准备反击。园部和一郎一惊之下,下令大军立即撤退。此时情报部门又汇报,南阳很可能是国军前敌指挥部和通讯中心,所以园部和一郎抱着赌徒的心态,下令继续进攻南洋。
于是,在2月4日由第3师团攻占了南阳,却还是一无所获,四处挨打。
到了这个时候,园部和一郎还算清醒,他立即下令部队总撤退,所部全部撤退回出发地。
这样一来,李宗仁的反击也就不能成功,但鬼子自然也是毫无战果,反而伤亡不轻。真可谓偷鸡不着蚀把米!
宜昌以西作战
豫南作战之后,日军由于连续作战非常疲惫,被迫休整了1个多月。
就在修整期间,国军又打上门了,这次被攻击的地域是宜昌。
而在宜昌沦陷以后,国军立即调集兵力频繁反击,甚至多次打到宜昌城门下,搞得日军焦头难额。
汉水作战灰溜溜的结束后,园部和一郎本不准备继续短促突击了。只是宜昌一线实在被国军打的太厉害,看来不打不行。最终,日军被迫出动13师团,对这一线的国军萧之楚26军为主的国军进行大规模合围。
这就是宜昌以西作战!
宜昌作战规模较小,只出动了1个师团,不过这一个师团抵得上别人2个师团!
本来当时侵华日军已经宣布全部将师团下属4个联队改为3个联队,取消旅团的编制,由师团长直接指挥联队。
到了1940年底,侵华日军基本更改完毕。
不过,由于甲种13师团在最前线,所受到的威胁太大,实在没有办法裁军,所以仍然保持着2个旅团4个联队编制。加上配属的增强部队,该师团总兵力达到3万多人。
26军也和日军打了8年交道,熟知鬼子的战略。13师团刚一触及,26军立即以山地丘陵依托阻击,一旦遭遇合围立即巧妙突围。同时李宗仁命令,第2军所属何绍周的第103师从右翼进行增援并发起反击;另以26军的丁治磐第41师进入该敌之后方,进行袭扰。
双方拉锯到3月11日,日军攻击势头不可谓不猛烈,却就像快刀砍棉花,根本发挥不了威力。部队四处出击,找不到国军主力,却四处挨打。粮食快要耗尽后,13师团最终只得狼狈返回宜昌,此次战役也就这样结束了。
以上的三个战役,都没有成功,甚至可以说是战败。这样连续的失败,在日军侵华战时上是很少见的。
有些网友觉得很奇怪,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国军从武汉会战开始,和日军作战长达近4年时间,对日军的各种战术已经非常熟悉。日军这种所谓的短促突击也用过多次,国军早已知根知底,摸索出一整套对付的办法。国军在日寇短促突击的战术下,往往主动后撤或者避敌锋芒。日军突击几十公里,全力进攻7天以后,却发现捕捉不到国军主力,又四面挨打,只得返回。
如果日军继续推进,集中在二线的国军主力就会在日军疲惫不堪,战斗力下降的时候全线反击,将进攻日军击溃。
所以,日军失败也就并不稀奇。
对于这3个失败的战役,日本军部自然相当不满意的。
虽然侵华日军在历史上也不乏败仗,但像这样连续3次出动数万部队,却没有任何战果,还真没有先例。
当时的日本军部高层,不约而同的开始质疑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的能力。
园部和一郎年轻时候是著名的军刀组成员,还曾经在枣宜会战中顺利占领宜昌。不过他从1904年从军以后,其实并没有指挥过什么大仗,也没有什么优秀的战绩,甚至1936年升任关东军第7师团长以后,也几乎没有作战过。
总体来说,园部和一郎属于那种训练士兵很厉害,军事理论丰富,不过实际作战能力平平,更缺乏足够实战经验的一类军官。
当时之所以让园部和一郎担任11军司令官职务,主要还是前任司令官岗村宁次乱喷攻击日本军部。军部恼怒之下将岗村宁次解职,临时找到园部和一郎来救场,继任了11军司令官的职务。
至于园部和一郎最得意的乙嘶嵴街校涫档谝唤锥嗡嬖娴厍虻牟⒉缓茫皇峭ü际跏侄畏⑾终抛灾宜玖畈克冢衔Ъ呙鹆苏抛灾业闹富硬浚蚩辶74师。但74师只有3000多人,被全歼也不足以动摇大局,在当时日军其实没有丝毫取胜,也不占上风。
至于随后奉命突袭宜昌,赶在国军回访直接攻占该城,才算是精彩。不过,攻打宜昌成功主要还是李宗仁蒋介石的判断出现误差,如果两人再稳重一点,对这一线给予较强的防御,园部和一郎还是很难成功的。
所以,在园部和一郎提出要在1941年初,继续攻击赣西境内的第九战区部队以后,日本军部高层开始没有同意。
毕竟前三战都失败了,白白耗费了大量物资和很多士兵的生命,在地形更恶劣,国军战斗力更强的赣西的作战,估计十有八九也不能获得成功。
军部的命令,将园部和一郎彻底惹怒了!
园部和一郎毕竟是军刀组的一份子,是所谓大日本皇军中的精锐人物。军刀组的能力也许他没有没学到多少,臭脾气却都学到了。
他破口大骂高层胆小荒唐,不是真正的军人,还说无论怎么样也要进攻赣西。
只是,园部和一郎并不是岗村宁次那种口无遮拦的家伙,颇有些心急。况且他自己毕竟上任不足一年,不便于和军部高层公开对着干,只能找机会。
好在,他很快就找到了机会。-----------------------上高地区的地形非常复杂,是易守难攻的地区。
第四次短促突击--上高会战
1941年初,侵华日军由于八路军的百团大战,决定肃清华北敌后的中国军队。
只是,虽然在百团中被八路军干掉了5000人左右,日军仍然没有把八路军放在眼里。在1941年华北治安战的主要作战,仍然是在山西驻扎的中条山地区国民政府中央军。
由于中条山附近的国军大约有18万之众,日军预计必须出兵在12万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战斗力的优势。
可惜华北日军数量有限,仅可集中5个师团又3个旅团,所以务必要从华中抽调部队参战!
侵华日军司令部命令,归属11军的33师团,以及徐州地区的21师团务必立即北上,准备参加中条山战役。21师团还好说,毕竟远在苏鲁交界处,不算在第一线。而33师团则是刚刚参加过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枣宜会战,是11军在第一线的生力军。
这下,终于让园部和一郎找到了借口!
这小子鬼的很,他一方面向日本军部痛陈11军军力不足,四面遭受国军威胁,防御尚且不稳。此时还要抽调33师团北上,实在是不可能。另一方面,他命令33师团长樱井省三务必按兵不动,不得向北开拔,违者严惩。
侵华日军高层发现33师团拒绝北上的命令。也知道园部和一郎在搞鬼。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放下身段来询问园部和一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园部和一郎当即表示,只有发动锦江会战,一举歼灭第九战区赣西的主力,占领战略重镇上高,才能保证南昌地区日军的安全,33师团才可以抽调北上。
到了这个地步,日军高层只能忍气吞声的同意了 园部和一郎的赣西作战计划,又称为锦江作战!
由于前三战都打得一塌糊涂,自觉丢脸的园部和一郎决定变一变,一改所谓短促突击的作战的原则。
本来短促突击要求作战不能超过7到10天,前进的路程不能超过100公里,甚至50公里,作战目的并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歼灭国军有生力量。
而此次锦江会战前后持续了20天,推进了100多公里,而目的也并不仅仅是打国军部队,也包括占领上高地区。
总之,短促突击的所谓原则,已经让位给园部和一郎的面子,他希望就算不能歼灭第九战区在赣西主力,至少可以占领上高地区,挽回一些面子。况且从军事上来说,占领上高地区也对日军有着极大的意义。
上高城位于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河中游,距离省会南昌有120公里。
上高城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东汉灵帝就建镇了。当时因为灵帝暴政,民不聊生,全国范围爆发了黄巾起义,到处都是厮杀的战场,农田荒芜,到处都是尸体,中原的人口锐减了一半以上。汝南(今河南)上蔡百姓为躲避战乱,成群结队的难逃到江西省上高后建城,距今有1822年的历史。
上高在赣西也不属于人口较多的区域,全县仅有35万人口,经济并不发达,农民生存很艰难。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此处多次大战,到处都破坏的很厉害。上高县一半的居民被迫逃亡赣南和湖南,只剩下不到20万人口。而第九战区在上高地区的部队,也有近10万人。
相比落后的经济,上高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扼守从南昌到长沙的湘赣公路,东面是鄱阳平原,西面则是九岭山与罗霄山。
鬼子如果进攻长沙,就务必占领上高,而国军要反击南昌,也务必控制上高。
一旦日军占领了上高,就会从侧翼对湖南的第九战区主力造成就极大的威胁。
相反,国军如果控制上高,日军就很难从侧面威胁长沙。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33师团因为上高在国军控制中,被迫翻越可怕的幕阜山,重武器和辎重部队几乎都被行军拖垮,期间还被山上的国军以有利地形一顿痛击。最终33师团狼狈进入湖南境内的时候,已经失去战斗力,甚至需要友军救援了。
所以,对于日军来说,无论是否要攻击长沙,占领上高地区都是必须的。一旦上高地区被日军控制,赣西的国军就会处境艰难,也绝对不可能有效反击南昌了。
正是由于上高军事上非常重要,赣西国军总指挥,也就是19集团军司令部就设置在上高。
为了此次进攻,园部和一郎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他费尽心力,最终集中了6万多的兵力,包括樱井省三中将第33师团,大贺茂中将第34师团,池田直三少将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一共2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兵力。
此次日军分三路进攻
北路为33师团步兵14、215联队及配属独立工兵第33联队一部,兵力约为1万多人。他们从安义分路迂回进攻其西南方向之奉新、沿里、伍桥河地区,然后继续前进至村前圩、湖城圩,围歼在该地区之第70军,协同左翼之第34师团攻占上高。
中路为34师团步兵第216、217联队及配属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第2大队、独立山炮兵第51大队,总兵力为2万多人。他们从大城分路在锦江以北,攻向西南的祥符、高安、石脑、闻家、泗溪、敖山和上高,在右翼第33师团、左翼独立混成第20旅团的协同下,歼灭第74军一部并攻占上高城。
南路为独立混成第20旅团率独立步兵第102、103、104、105大队及配属之独立工兵第2联队,总兵力近万人。发起进攻后,在向塘以西渡至锦江以南,然后向以西的独城、塘坊、泉港街,迂回攻击在松湖街、圳头一带之第107师并继续西进至太阳圩、灰埠、石头、杨柳圩、华阳、界铺地区围攻第51师,以策应在锦江北岸的第34师团攻占上高。
这三路总兵力为5万多人,其中以中路34师团为主力,北路和南路都是策应作战。
除了以外部队以外,还有包括远藤三郎少将之陆空军第3飞行团所属的侦察、轻轰炸机第44战队,战斗机第59战队,轻轰炸机第75战队等等,加上其他配属部队,日军总兵力为6万多人。
此次日军对于上高会战,也就是锦江会战极为重视,这一线兵力几乎倾巢而出。
以第33师团为例,它负责驻守的地域相当广大,下辖十几个县,却仅留第213联队区区一个联队。
第34师团的驻守区域也并不比34师团要少,却也只留第218联队。
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则更厉害,仅留独立步兵第101大队1个大队等留守原占领地区。
要知道,一个联队兵力仅仅只有3000多人,一个大队才1000人,想要控制这么大的区域根本就没有可能,更不要说还要同大量的国军游击队作战了。
这种不顾一切,孤注一掷的打法,在兵法中自然是极大的忌讳。就如同朝鲜战争中金大胖的朝鲜人民军。整个部队全部南下攻击釜山的美韩联军,连16岁的少年和40多岁的半老头都上了前线,后方空虚到极点,几乎是无人之境。结果美军在仁川一登陆,人民军就全部玩完,基本等于覆灭了。
这种傻瓜的打法,导致了日军在上高会战的惨败。33师团由于后方空虚又被国军大举袭击,被迫在进攻稍微受阻后回头救援,这使得导致一同作战的34师团孤军深入,最终被国军重创。
相比日军的6万5000大军,国军第九战区在赣西的部队并不算很多,大约有3个军10万人。
王铁汉第49军第26师、第105师、暂编第13师,位于南昌以南之向塘、吴石村、徐陂山、温家圳、前涂、长山晏、李家渡、进贤县一带。
当时49军已经归属第3战区,49军是东北军,前身是张学良最精锐的警卫师105师,前任军长为张最信任的爱将刘多荃。
49军因为是张学良的精锐部队,轻武器的装备堪称全中国第一,清一色的捷克式武器。不过,东北军的战斗力却一直不强,主要是军官能力较弱,战斗意志薄弱。49军在江西作战多年,也曾受过很大损失。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捷克式武器,目前为止已经损失大半,所以此时该军的战斗力在整个国军中,属于中下游。
李觉第70军的107师,位于祥符,高安、丁家、汪家圩一带,一部位于锦江以南之松湖街、圳头地区;预备第9师位于奉新县西南之沿里、伍桥河一带;第9师位于奉新以西之故县、车坪、会埠、渣村、竹溪、罗坊、冶城、上富镇地区;
70军归属薛岳第9战区,是第19集团军罗卓英麾下一支强力部队。该军属于中央军,前身是唐生智的湘军。经过多年征战,仍然有一部分湖南籍贯的军官和老兵服役,所以有浓重的湘军氛围。众所周知,湘军战斗力很强,尤其能打硬仗,所以70军战斗力还不错,在国军中属于中上游。
除了以上的两个军以外,这一线还有一支非常强悍的部队,这就是大名鼎的抗日铁军74军。 王耀武的第74军所属第51师位于上高以东、锦江以南的上宅、胡家、鸡公岭、太阳、杨柳坪、界埠一带;第57师位于上高以东、锦江以北的泗溪、官桥、棠浦一线地区;第58师与第19集团军总部位于上高。
74军组建的时间并不长,在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才组建,比起资历甚至远远不如早在1926年就建立的70军。
组建的时候,它下属2个师,51师和58师。武汉会战结束后,因为74军表现出色,才将第2军的施中诚57师调拨来,归属74军指挥,该军这才下辖3个师。
这2个师的资历也不算长,58师为1935年新组建,51师的前身补充一旅则时间长点,为1932年组建。
在1937年的时候,51师和58师尚且不算是国军的精锐部队。
其中51师较好,它的前身补充一旅,曾在著名的安徽黄山谭家桥战役击溃了所谓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10军团主力,击毙了赫赫有名的第19师师长寻淮洲。
战斗力不弱的红十军团遭遇此重创后一蹶不振,稍后在安徽玉山县怀玉山区被国军全歼。北上抗日前先遣队的实际领袖,军政委员会主军方志敏被俘,除了他以外,军团长兼二十师师长刘畴西、十九师师长王如痴、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军团参谋长曹养山等人也一同被俘。
仅有粟裕等人带着500,600人先一步通过封锁线,侥幸生还。
一号领袖方志敏由于绑架美国传教士师达能夫妇,索要2万元未果,将两人残忍的斩首杀害,被国民政府以谋杀罪枪决。
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师达能夫妇被绑架以后,曾经颇受虐待。甚至被斩首以后,他们的独生女,刚出生几个月婴儿爱伦被扔在路边等死。好在当地老百姓比较善良,一个农妇于心不忍,乘别人不注意将孩子抱回自己家中哺乳喂养。
30多个小时后,一个闻讯而来的中国牧师将孩子接走,并且偷偷的为师达能夫妇收尸。
杀死师达能夫妇没有任何政治理由,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支付赎金,破坏了所谓的规矩。用当事人的话来说:如果不杀了他们,以后就没人愿意给赎金了!
至于方志敏本人,被捕以后却没有遭受任何虐待和拷打。就连方志敏自己写的《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著作和文稿(含密写的)也从没提到任何虐待和刑讯。
唯一的所谓虐待,估计就是作为死刑犯钉上了脚镣,这是当时的监狱的惯例,其实今天大陆监狱也是这样。就这一个脚镣,还被看守所代所长凌凤梧换成了较轻的铁镣。
实际上作为共产党要饭,方志敏的待遇不错,同瞿秋白一样,他伙食受优待,还可以抽烟喝酒。
其实绑票的事情,也不只是方志敏他们干过,贺龙肖克,张国焘,以及&&&都曾经涉及。老萨客观说一句,特殊时期需要筹集军费,用些特别手段也可以理解,但绑票也不见得就要杀人。就算是土匪绑票,一般也是要钱不要命,不给钱长期囚禁,还是会逼着家属掏钱。
所以说啊,历史往往就是这样。
而58师则较差,他本来是北洋系的直鲁联军,在北伐战争中收编而来,历经中原大战等各种作战,到了1935年的时候,兵员素质仍然平平,大部分为浙江省保安团补充而来。
所以,74军不像老牌主力18军一样成名很早,也不像第5军那样是武器装备远远超过其他部队的机械化军。
74军的赫赫威名完全是一刀一枪硬打出来的,自组建以后,他立即马不停蹄参加了抗战的各大战役。
只要74军参加的作战,日寇就非常头疼。因为74军是非常难对付的部队,这并不是指武器装备,因为74军武器装备仍然无法和日军相比,而是指官兵一种强大的意志力,一种王牌抗日铁军的意志力。
这种强悍的意志,让74军作战极为勇猛,历经无数苦战,甚至伤亡殆尽,仍然坚持苦战。
一支部队的传统作风,是部队最宝贵的财富。
所谓王牌部队,大部分就是靠这种精神。朝鲜战争中,180师11000多人中伤亡3000余人,被俘3900余人。也就是说,被俘数量,超过伤亡数量,这在志愿军历史上是很少的!
该师的溃败有很多因素,但该师没有什么传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80师没有传统,是1947年由地方部队升级上来的二三流部队。部队成立以后,没有经受过什么恶战,大的作战也就是在地方剿匪了。
这样的部队,平时还可以,往往一遇到硬仗就垮了。
至于朝鲜战争初期南韩的10万大军,被北韩12万军队一碰就垮了。其实这并不稀奇,这些南韩部队之前大部分是伪军或者保安部队,又被日本人控制,根本没有打过任何硬仗,所以一遇到强敌自然就作鸟兽散。
撤退汉江时,南韩军队为了逃命,在北韩军队还相聚很远的情况下就炸断了汉江大桥,导致在汉城苦战的南韩几个师全军崩溃。
其实第一二三四次战役中,南韩军队除了为志愿军提供战绩以外,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74军厉害的,就是王牌军的传统。
其实在抗战中它也多次被重创,甚至师团一级几乎全军覆没,但重组以后一样很厉害。
74军的军歌里面唱到: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后面一段就是74军一场场恶战,包括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还包括后面的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冬季攻势等等。
只要74军在,日军就很难攻陷它们的阵地,最典型的是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面对日军3万重兵,坚守9天,最后仅剩300多人突围。
而74军也是一支有相当攻击力的部队,曾经在武汉会战的万家岭战役中,和友军配合,几乎全歼了106师团,开创了抗战历史上歼灭一个师团的记录。
由于在几乎所有的战役中,在74军面前的日军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从而更坚定了74军的信心。
&--------------------------74军的武器在国军中还算不错,但和日军无法相比。主要多一些重机枪和迫击炮!
此次会战之前,74军的战斗力又有所增强,它被国民政府列为所谓的攻击军。
众所周知,国军由于重武器差,攻击力很低下。攻击就需要强力的攻坚武器,也就是需要火炮,坦克,飞机。
坦克飞机在当时都是奢望,火炮也就是乱七八糟的几百门,只是略胜于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军大部分部队的任务是防御,但从整体战略考虑,需要一些具有攻击能力的部队。
所以,当时国军高层提出所谓攻击军的概念。
攻击军和普通军就基本编制上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配属部队。
普通军配属部队最多是一个炮兵营,里面装备一些大口径迫击炮就顶天了。
而攻击军则配属炮兵,工兵,辎重兵各一个团,还有搜索营(装备摩托车,装甲车等半机械化部队),高射炮营,重迫击炮营,反坦克炮兵营,通讯营,特务营(警卫部队)等等。这些配属部队比一个师还要多,尤其是炮兵部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攻坚能力。
当时全国仅有4个攻击军,其中2个在西北,只有2个在西南。其中一个是杜聿明的第五军之内,这个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因为第五军的装备远远强于其他部队。剩下的一个名额,在74军和18军里面选一个。
相比起来,18军是中央军的元老军,也是蒋介石最器重的爱将陈诚起家的部队,资历远比74军要厉害。
比起战绩,18军也是威名赫赫,以前的不谈,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也都有很好的表现。
不过,相比起来,在抗战中,显然还是74军更胜一筹,18军因为是中央军主力,一度入川拱卫陪都,实际作战就少了一些。
蒋介石经过仔细思考,最终认为74军更有资格成为这个攻击军,所以不顾爱将陈诚的面子,亲自将74军定为攻击军。
这个命令传到赣西74军驻地,全军欢声雷动,这也意味着蒋介石已经将74军当做超越18军的抗战头号王牌之一,官兵们深感荣耀!
如果就实际上来说,攻击军也大大增强了74军的战斗力。本来74军的轻武器是挺不错的,当时军官回忆:74军步兵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枪,每连有捷克式轻机枪9挺,还配有60迫击炮,枪榴弹,机枪连有重机枪6挺。每连都是满员的,有战斗兵156人。我见该部官兵,精神饱满,军容甚壮!
成为攻击军以后,74军得到了炮兵团,只是全部都是苏式装备(百度百科上的上高会战中,写道74军当时全部美式装备,无语!),包括115毫米榴弹炮4门,76.2毫米野炮8门,37毫米反坦克炮4门。
可以看到,苏式炮兵一共也不过12门火炮,相比日军一个师团的,比如上高会战中的33师团和34师团的炮兵联队下辖36门野炮山炮,自然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
可笑全中国最强的所谓攻击军的炮兵,还不如日军一个普普通通的乙种师团!
除了重武器以外,74军还得到一批苏制轻武器的补充,包括索科洛夫M1910水冷式重机枪25挺(马克西姆重机枪的俄国版),DP型轻机枪70挺,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74军的战斗力。
除了赣西的国军以外,在赣北武宁一线还有川军30集团军的2个军,72军和78军。
这两个军的战斗力不强,不过毕竟也是2个军的编制,距离赣西并不远,所以对赣西的国军还是有帮助的。
当时国军总兵力约为10万人,但这只是所谓的花名册上的数字。当时国军由于军饷太少,如果一支部队上报为1万人,实际也是1万人,则军饷根本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存和作战。所以,部队往往会虚报一定的数量,比如上报1万人,实际则是9000人,甚至8000人,多出人的军饷则用来不给其余的官兵。这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所以当时的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回忆,实际参战的国军只有8万多人,相比日军仅有2万人的优势。
一般认为,日军由于有武器装备和训练上的优势,国军在防御中至少需要2倍数量的兵力。
那么,日军此次进攻为6万多人,国军理应有12万人才可以抗衡,但现在仅有8万多人,不用说,此战又是日军占有绝对的优势。
第四次短促突击--上高会战
所以,园部和一郎对于此战志在必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遗憾的是,这次上高会战中,国军也颇有些优势。
这个优势,是各个方面的。
就赣西的地形来说,此处都是完全的山地地形,地区内的万洋山、井冈山、武功山连绵逶迤,峰峭谷险、涧深流急。从军事上来说,这种地形易守难攻,对于进攻一方是天然的地理障碍,对于物资的运输也有很大的问题。
就赣西的民众来说,日军自从武汉会战开始,前后有过数次大规模的入侵,每次都伴随着烧杀淫掠,真的比禽兽还要凶狠。其实何止赣西,就算江西省会南昌,前后被日军杀害6万多民众。南昌人口从30多万减少到8万。
家住南昌城郊麻丘镇宝塔村、现年80岁的周应元老人回忆:1939年4月27日,日军将我住的北周村包围起来,然后就开始杀人、放火烧房子,我们村庄房子多,日军烧了7遍才把这里的房子烧光。日军每隔二三天就来烧,这样才把整座村庄烧光了。
江西人虽然没有邻省湖南人那么凶悍,也是很不好惹的。面对日军的暴戾,当地的江西老百姓基本无条件的支持国军。不要小瞧人民的支持,在此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就赣西的国军来说,他们前后经历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南昌反击战,冬季攻势,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日军交手已经超过3年,日军在赣西大规模作战也超过3次。所以,此处国军从上到下,对日军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都极为了解,真可谓知己知彼。
其中在冬季攻势,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先后遭遇很大失败,这鼓舞了赣西国军的士气,认为日军并不难对付。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而至于赣西的最高指挥官罗卓英,也是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著名军人,是我党最不喜欢的人物之一。
罗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保定军校8期毕业,和陈诚是同期的同学。罗的资历很老,他参加过黄埔军东征以及北伐,从一个见习排长一步步爬上来的。
罗是广东大埔人,说着一口难懂的广东方言。有趣的是,罗是一个很内向又喜欢安静的人,军校毕业以后一度厌恶军队,回到老家教书,一度做到学校长。后来眼见国破家亡,哪里还有地方能安安稳稳的教书,才被迫回到军队。
虽然不当老师了,罗卓英却非常喜欢写字和写文章,在激烈战斗间隙,以写毛笔字和小文章自娱自乐,没有其他任何恶习。
罗在国军高级将领中以理智著称,一生用兵谨慎,很少败仗。
他早在30年代,就曾经在江西长期作战数年之久,只是对手是中央红军。罗因为这一层的原因,对江西的各方面都极为了解,几乎可以称作是地头蛇了。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罗卓英指挥部队,使用薛岳的后退决战的战法,重创了日军。此次再次对付日军,自然更得心应手!
在上高会战打响之前,罗卓英和薛岳就已经通过日军的种种动向,判断出赣西日军会有大行动。
其实这并不难判断,仅仅以3月初,独立混成第20旅团大举运输到南昌,日军在南昌附近强行征召1万多民夫随行,就可以判断出一二。
所以,罗卓英故技重施,除了囤积粮食弹药,加固工事以外,更在民众帮助下,坚壁清野,并且将公路完全破坏。
薛岳告诉罗卓英,此次作战还是仿效第一次长沙会战。以有力部队层层阻击日军,但开始并不要拿出全部主力,而且只拿出一部分。在阻击的同时,有计划放弃阵地后撤,在消耗日军的同时,诱敌深入,将主力集中在必须坚守的最后地域。
罗卓英很快选择了三条阵地,第一线阵地为市汊街、锦江南岸、祥符观、米峰、来堡、塘里,第二线阵地为仙姑岭、老坑岭、龙团圩、华林寨、泉港,节节抗击,迟滞与消耗日军;前两线阵地的作用是消耗进攻日军的力量。
日军经过一系列作战以后,战斗力有所减弱,此时国军主力才和日军正面硬拼,同时从两翼包抄,并且排除一部主力深入敌后骚扰。
决战的第三线阵地为上高附近钩石岭、石岗、泗溪、棠浦、上富、九仙汤一线。
日军苦战不胜,必然放弃进攻后撤,此时两翼国军立即包抄合围,敌后国军也四处出击拦截,日军必然大败,伤亡惨重。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任何一个步骤都是很难做的。----------------------此战中的国军都是老部队,已经打过3,4年的仗了。日军则不行,34师团服役时间最长,也不过1年多,其他部队都是新组建的。
3月15日凌晨,日军两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主力,在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的命令下,分三路攻向上高地区。
首先是北路,15日第33师团1万多从从安义出发,向南大举进攻。他们以第214联队,第215联队分两路夹击,主攻奉新,李觉的70军在这一线防御!在得知日军猛烈杀到以后,李觉奉命留下一个师在奉新一线作战,另一个师则南撤到二线的上高地区,准备和74军一同和日军做最后决战。
留在奉新的国军知道日军势大,给予日军一定杀伤以后,就主动放弃奉新,避免被日军合围。于是33师团在15日占领顺利奉新,16日进至棺材山、车坪附近。
70军利用第一线和第二线阵地节节抵抗,33师团奋力进攻,双方都有一定伤亡。
70军是中央军部队,装备相比地方部队要好不少,加上官兵久经战斗,经验也非常丰富,此次他们打的不错。
70军107师320团少校营长邹继衍回忆了当时的防御。
邹继衍他们团负责防御米岭一线,狙击奉新南下的日军,他的第一营在第二线阵地,它们的前面的虬岭还驻扎一个王学钦营。
邹继衍少校和日军作战多年,又在赣西驻扎多年,对敌我情况都烂熟于胸。接到命令以后,他立即根据周边地形,选择险要的关隘修筑了野战工事,设置了重机枪阵地和高射机枪阵地,并且在日军必须通过的道路上埋设了大量手榴弹,炸药包(当时一线部队缺乏地雷)。
16日,日军一个旅团兵力南下杀了过来,发现这一线有国军主力防御以后,日军立即展开猛攻。
33师团是三单位的乙种师团,但就装备来说,丝毫不亚于以前的甲种师团,他们的进攻火力是极为猛烈的!
邹继衍回忆到:攻击一开始,日军便来了一个猛虎洗脸,首先出动十余架飞机,轮番轰炸,继之以各种火炮猛烈轰击,紧接着组成几路步兵纵队,在十几辆坦克掩护下进行波浪式的连续冲锋。
邹继衍营前面的王学钦营,以虬岭的阵地誓死抵抗。国军和日军交战多年,日军这一套进攻模式早就吃透。在日军炮击和轰炸的时候,国军并不还击。
而日军坦克和步兵冲到阵地500米以外,国军也不射击。等到日军逼近200,300米距离,国军机枪,迫击炮,步枪立即猛烈发射,如果日军继续前进,等待他们的还有手榴弹雨。
在这个距离,日军的火力优势也就不存在了,大体和国军一致,而国军又有阵地作为掩护,日军往往就伤亡惨重的败退下去。
只是日军也是富有武士道精神的部队,33师团又是参加过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枣宜会战的老部队,一次冲锋被打垮,他们立即发动第二次冲锋。
战况极为激烈,邹继衍回忆:我们前面的王营借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沉着应付,奋起应急,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冲锋,杀伤一批又一批的敌军。该营由于防御面积不大,在日军飞机火炮的大肆轰击下,也受到重大牺牲,负伤的官兵不断抬下阵地经过我营阵地往后方运。我们在主阵地上,遥望虬岭王营阵地附近,浓烟弥漫,火光冲天,枪炮轰鸣,声震山岳。其战况激烈,可以想象。鏖战到下午二点,日军集中大兵力冲锋数次,却毫无进展,被迫绕过王营阵地,试图从左侧强行迂回过封锁线,打头阵的是10多辆轻型坦克。
当时邹继衍他们的团长,看到日军迂回试图切断王营退路,加上他们区区一个营挡住日军重兵一个上午,伤亡不轻,也算完成了任务,下令他们放弃虬岭立即后撤。
于是,邹继衍营的阵地也就成为了一线战场。
让日军没想到的是,邹继衍他们营的阵地就更难打了。邹继衍虽然当时只是一个营长,却也当兵扛枪十多年了,还在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学习过,理论和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他巧妙的选择了主阵地。这个阵地是一个山地地形,非常适合防御一方隐蔽。而他们的阵地前,就是一片广阔的荒芜平原,进攻敌军根本没有任何地形可以利用,完全暴露在该营火力下。
邹还在山地上设置了高射机枪阵地,又在阵地前埋设了反坦克的爆炸物。
战斗开始以后,日军飞机先是低空俯冲轰炸,立即遭受阵地上2挺高射机枪的扫射。日军轰炸机急忙拉升,两串子弹擦着机翼飞过。虽然并没有击中日机,但日机就再也不敢俯冲投弹。而高空投弹去炸山地上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日军空军的威力大减。
日军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奋力突进。哪知道进入阵地前的雷区时,被国军引爆了手榴弹和炸药,当场炸毁一辆日军坦克,日军步兵炸死炸伤几十人,只能仓皇后撤。
此后,日军坦克就不敢再上来,因为害怕国军的反坦克爆炸物,只好由步兵自己冲锋。
这样的话,国军也就不怕了。
日军冲锋到200,300米,立即遭遇邹继衍营的轻重机枪猛烈扫射,周边由没有任何地形可以利用,日军站着蹲着都要中弹,只能爬着走。而邹继衍立即联系团的迫击炮,将大量迫击炮弹砸在日军爬行的步兵头上。日军大腿和胳膊被炸得飞起十几米高,一次次冲锋就这样溃败下去。
双方激战到晚上,日军毫无进展,反而伤亡惨重。仅仅在邹继衍营阵地左边一角,日军就留下了50多具尸体和1辆被炸得四分五裂的坦克。
日军见突不破邹营的阵地,周边又无法迂回,迫于无奈,用了险招。
他们发现邹营侧翼有一座米山,山势极为险要,看来国军无法驻扎什么兵力,就决定从此处突破,然后从背后包抄邹营。
米山是一座连一个大树都没有的乱石山,几乎是一个峭壁。由于山势太险,国军无法驻扎大部队,只能驻扎了一个连的兵力。
日军大部队摸上来,先用山炮猛烈轰击,驻守的那个连因为在石山上无法修筑工事,只有简易的碎石堆防子弹。此次被山炮轰击,很快就死伤了30多人。
不过,日军想攻下米山也不容易,他们使用一二百人猛攻最前方的国军一个班。这个班12个战士在胡晃班长率领下,用轻机枪,手榴弹,步枪坚持了1,2个小时。
由于山势陡峭,日军被压制的无法抬头,只能用火炮远程压制炮击,随后再次突进。此时胡班的弹药已经打完了,一时又联系不上后方,战士们就用石头砸向日军,这样也砸死砸伤十多个人。
最后,整个班除了两名伤员提前送到后方,一个副班长奉命带着打光子弹的轻机枪撤退以外(轻机枪对于国军来说就是宝贝,要好好保护),胡晃班长和另外8名战士全部战斗到最后一刻,始终没有后撤,全部英勇殉国。
即使战斗如此惨烈,米山显然不可能长期守住。
团长下命令给邹继衍,师长认为此次作战为持续消耗战,没必要死守某些阵地,随即下令各部撤退到米岭主阵地。
在米岭主阵地,邹继衍他们又和日寇血战一整天,全营当天伤亡六十多人,一个连长重伤,到了晚上又再次后撤。
其实当时日军已经有一部从侧翼绕到了70军这部的后方,却没有敢于攻击。这几天的攻坚战,让有过实战经验的33师团深感恐惧,所以除非己方数量占优,而且是白天,否则日军根本不敢攻击。
邹继衍他们营一路撤退到锦江,一路上经常遇到日军小股部队,看得到他们生的火(只有日军敢在夜晚生火)。但只要邹继衍营一到,这些日军立即将火扑灭,四散逃走,根本不敢进攻。
这一战70军将33师团打的很惨,不过自己伤亡也不轻。邹继衍他们团伤亡近500人,占全团三分之一。师里面其他两个团,伤亡也差不多。
这就这样,3月17日,70军退至上富、甘坊、苦竹坳的第三线阵地,准备做最后的决战。
33师团尾随杀到上富一线,同70军在正面激战。
两军苦战1日,赣北地区的川军30集团军72军突然从侧翼增援过来,并且切断33师团退路。33师团措手不及,遭两翼夹击,一度陷入混乱,伤亡惨重。
打到16日,33师团伤亡数千人。
此时33师团的士气已经严重受损,该师团组建时间不长,虽然装备精良,但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兵,作战时间都不超过1年。就连师团长樱井省三在1938年还是陆军运输部的副长,也就是运输部的一个军官而已,并不带兵。
此次遭遇国军凶猛拦截,伤亡不轻,33师团官兵普遍出现畏惧思想。具体表现在,夜晚时候,日军绝不作战。白天的时候,如果阴雨天空军不能支援,拒绝作战。步兵冲锋时,如果炮兵不能有效支援,步兵也不冲锋。甚至出现军官严厉命令步兵自行冲锋,一些士兵在出发前流泪痛哭的现象,这在之前的甲种师团中是不存在。如果有人敢哭,肯定会遭到毫不留情的一顿暴打!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两个字:怕死!
而此时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又收到日本军部命令,让33师团在完成侧翼支援任务后立即撤退,准备北上开赴华北。
樱井省三中将本来就被这种苦战吓住了,此时又有尚方宝剑出现,自然求之不得。他慌忙部署突围,在17日勉强杀开川军72军的阻击,向北逃窜到奉新。
这短短3天作战,33师团伤亡就超过3000人,而该师团参战部队一共只有1万多人,伤亡着实不轻!
此时的33师团伤亡较重,实际已经很难立即北上华北作战。樱井省三中将为了避免日本军部的责骂,再也不敢继续南下策应34师团作战,继续北逃。
所以,33师团第214联队于18日半夜、215联队于19日拂晓相继放弃奉新继续北撤,于3月23日返回出发地至安义地区。
到了安义以后,该师团一屁股坐下不动,开始休整补充,准备北上华北。
由此,北路的日军完了!
南路的池田直三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更惨。该旅团兵力很少,又是战斗力较差的独立混成旅团,不是国军野战部队的对手。
该旅团在作战之前,特别配属了强力的炮兵部队,具有了强大的攻击力。不过独混旅团毕竟不是用来进攻的,官兵作战经验仅仅停留在对占领区游击队的扫荡上。
该部在国军层层阻击下,蹒跚前进了数日之后,就感到无法支持。旅团长此时不知道怎么想的,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命令由102大队奉命组成赣江支队,独自离开旅团主力作战,在最南面的曲江、泉港作战。
实际上,赣江支队是在执行牵制任务,以保证旅团主力的安全。
该大队兵力不多,只有1000多人,他们南渡以后,确实保证了旅团主力的安全,可他们自己就惨了。
从3月19日开始,该支队就遭到东北军49军26师的包围。
他们200多人偷渡赣江时,正好和26师主力遭遇。26师架起轻重武器猛烈扫射,这200多人进退不得,成为船上的活靶子,全部被打死,没有一人幸存。
这个赣江支队苦战3天2夜,四处遭遇围攻,实在支持不住,仓皇渡过赣江北逃。
逃过赣江的时候,该大队已经伤亡过半。到了赣江北岸以后,这股日军又被包围,经过苦战勉强突围,此时已经伤亡惨重,接近全军覆没了。
即使日军战史上也承认,该大队伤亡惨重,4名中队长中2人被打死!
南路日军见自己力量根本不足以策应中路日军,反而一不小心还要被国军消灭,只得放弃单独作战的计划,于20日同34师团主力会和。
由此,南路日军也完蛋了。
北路策应的部队惨败,南路一部也被重创,余部被迫和34师团会和,也就是说南北两路的策应已经全部失败。
照常理来说,中路的34师团就不应该继续推进。因为一旦前进,这就是没有侧翼保护的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
但骄狂的34师团却顾不了这么多,这又是日本人特有的愚蠢傲慢!
遗憾的是,他们的对手是强悍的74军。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习期上高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