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仁自泸高铁公司谢燕,年龄,籍贯

【成都找钟点工|成都钟点工工资 籍贯 工龄】 - 成都58同城
类  别 :
服务区域 :
籍  贯 :
工作年限 :
薪  资 :
籍贯:四川南充 年龄:43 工作年限:2年 (12-24)
薪资:2800元/月
籍贯:四川广元 年龄:40 工作年限:6年 (12-21)
薪资:15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7 工作年限:7年 (12-21)
薪资:89元/小时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9 工作年限:6年 (12-18)
薪资:45元/小时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42 工作年限:1年(含)以下 (12-16)
薪资:3000元/月
籍贯:四川遂宁 年龄:46 工作年限:8年 (12-14)
薪资:16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5 工作年限:2年 (12-14)
薪资:30元/小时
籍贯:四川眉山 年龄:51 工作年限:5年 (12-12)
薪资:1200元/月
籍贯:重庆重庆 年龄:32 工作年限:5年 (12-04)
薪资:1200元/月
籍贯:四川资阳 年龄:48 工作年限:8年 (12-01)
薪资:15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44 工作年限:2年 (12-01)
薪资:12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2 工作年限:10年(含)以上 (11-29)
薪资:120元/小时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62 工作年限:2年 (11-28)
薪资:1500元/月
籍贯:四川绵阳 年龄:38 工作年限:3年 (11-27)
薪资:2500元/月
籍贯:四川眉山 年龄:35 工作年限:5年 (11-27)
薪资:25元/小时
籍贯:四川雅安 年龄:50 工作年限:2年 (11-22)
薪资:20元/小时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47 工作年限:8年 (11-20)
薪资:35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6 工作年限:4年 (11-17)
薪资:22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0 工作年限:10年(含)以上 (11-16)
薪资:30元/小时
籍贯:四川绵阳 年龄:47 工作年限:5年 (11-11)
薪资:60元/小时
籍贯:四川眉山 年龄:40 工作年限:1年(含)以下 (11-08)
薪资:30元/小时
籍贯:四川资阳 年龄:38 工作年限:8年 (11-06)
薪资:19999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40 工作年限:2年 (10-26)
薪资:50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40 工作年限:2年 (10-25)
薪资:12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56 工作年限:1年(含)以下 (10-19)
薪资:20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48 工作年限:10年(含)以上 (10-09)
薪资:3500元/月
籍贯:四川遂宁 年龄:48 工作年限:10年(含)以上 (10-09)
薪资:10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40 工作年限:2年 (10-06)
薪资:1500元/月
籍贯:四川资阳 年龄:47 工作年限:10年(含)以上 (09-27)
薪资:12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8 工作年限:4年 (09-27)
薪资:30元/小时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3 工作年限:1年(含)以下 (09-27)
薪资:801元/月
籍贯:四川南充 年龄:48 工作年限:8年 (09-16)
薪资:1500元/月
籍贯:四川泸州 年龄:43 工作年限:10年(含)以上 (09-16)
薪资:1000元/月
籍贯:四川宜宾 年龄:35 工作年限:2年 (09-15)
薪资:3000元/月
籍贯:四川成都 年龄:33 工作年限:1年(含)以下 (09-06)
薪资:15元/小时
成都保姆/月嫂介绍:
58同城成都钟点工频道是成都最大的钟点工信息免费发布查询平台,免费提供月嫂、保姆、钟点工、医疗陪护、管家等多种类别的成都钟点工相关信息,感谢您选择信息平台。有疑问请,手机版请访问
成都保姆/月嫂全部商圈:
成都保姆/月嫂周边城市:
保姆/月嫂- 热门城市:六朝南梁衡阳太守谢答仁兄弟
六朝南梁衡阳太守谢答仁兄弟
六朝南梁谢答仁、谢葳蕤兄弟,亦可谓是梁、陈间的风云人物,但是在正史中虽有载却无传,致使人们至今不明他们的年龄、家世,为何方人氏?
个中原由,是因为他们的一生荣耻,几乎都与荡世魔王侯景休戚相关。虽然一度明珠投暗,后终弃暗投明,讨逆除恶,将功补过,功罪相抵,史有公论。
谢答仁,先为侯景的汉右厢都督、仪同三司,反正后为南梁步兵校尉、衡阳太守,临危授命为城内大都督,配以公主为驸马。试言:施之以义,答之以仁,其名亦不俗。他得势之时并“不失礼于太宗萧纲”,故侯景灭后,被“特宽宥之”。
谢葳蕤,谢答仁之弟,侯景部将、亲随,直接参与诛杀侯景。“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修竹葳蕤以翳荟,灌木森沉以蒙茂。”谢灵运在《撰征赋》其序中,曾二次用到“葳蕤”一词。葳,草木茂盛,枝叶纷披下垂;蕤,草木花下垂。虽然腹存大志,胸有良谋,却在恶魔侯景身边,行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即果断为民除害。
六朝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而六朝最黑暗的时期,却是侯景犹生未死之年。侯景不仅是有史以来顶极的反复无常小人,而且是人世间最残忍的杀人魔王之一。
他一生胡作非为,横行无道,暴虐成性,以杀人为乐,常把人的手足砍断,鼻舌割去,自己则在一旁欣赏、玩味,直至第二天,才把玩腻了而痛得但求一死的受虐者杀死。就是吃着饭,他也不忘杀人取乐。席前血雨腥风,他却食欲不减。一生中他杀人如麻,仅在广陵一次就杀人八千。
侯景(503—552),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他虽然生来身材不正,上长下短,跛一左脚,但是却骁勇好斗,自幼狂放不羁,且善于骑射,颇有膂力,深为邻里乡亲忧惧。
成年后,他戍边参军,被选为怀朔镇兵,初任功曹史、外兵史,后率众投奔秀容川契胡酋帅尔朱荣。
他不仅武力超常,还喜欢研究韬略,期间曾向北朝名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因而屡立军功,深受尔朱荣器重,被提拔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后封濮阳郡公。
东魏丞相高欢消灭了尔朱荣集团后,侯景率众依附这位年幼时的狐朋狗党,被先后任为西道大行台、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兼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
高欢殁后,侯景因与其子高澄不和,遂心生贰心,并玩了个首鼠两端的把戏,既投靠西魏,又投奔南梁。
545年,梁中大中二年,梁武帝萧衍利令智昏,竟然引狼入室,纳降侯景,并封之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承制竟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厚待邓禹之故事。
548年,梁太清二年,侯景的业师东魏慕容绍宗大败梁军后,回师扑击狡徙侯景。师生相持数月,因粮尽侯景的部将暴显等降梁,侯景则收拾散卒步骑八百,逃奔梁寿阳(今安徽寿县)。
在南梁,侯景因献诡计未被采纳,又因向萧衍请求与高门望族王、谢通婚遭拒绝,于是怀恨在心,积怨深重,反心犹炽,凶焰愈高。他在寿阳募军聚众,全面更新军械,秣马潜戈,侍机反梁。
一面暗中又勾结早就觊觎皇位的梁临贺王萧正德,密约事成之后拥立他为帝,共约在寿阳起兵反梁,一面略施诡计,诈作东魏大将军高澄致萧衍书信,请以同为叛将的萧渊明交换侯景,使萧衍堕计,回书“渊明旦至,侯景夕返”,他接信后大怒,遂反,率军南下,一举攻陷历阳。
梁临贺王萧正德本领萧衍之命拒敌,但他却反为侯景向导,使侯景顺利渡过长江,进军皇城台城。在攻打时,他令民众筑土山以攻城,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他对民众乱加殴捶,又将疲羸者杀以填山,一时号哭之声,惊天地,泣鬼神。
549年,太清三年,在被萧正德引入建康后,他自封为大都督、录尚书事、使持节、大丞相、王如故,却废同谋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接着又杀之了事。
城破后,他将病人与死尸聚在一起而焚烧,场面惨不忍睹。特别是在石头城立下大石舂碓,将人碓残、击杀,或断其手足,剖腹剮心,掏肝抽肠。
为封箝民口,他禁人偶语,犯则刑及外族。又命令士兵大劫粮食、妇女,并烧毁宫殿,毁坏文物图书,使古都南京遭到了空前的大浩劫。
从此,江南士族至梁末已呈沉淫沉弱,生机殆尽之态。绝食饿死梁武帝后,他另立梁武帝的儿子萧纲为简文帝。
550年,太宝元年,侯景攻陷会稽后,又自命为相国、汉王,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他派遣军队攻打浙东,鼓励诸将,破栅平城后尽屠毋赦,以扬威名,故其将领专务焚掠,杀人如芥。南方人民,为此啸聚筑垒,亟起抗暴。土豪酋帅,亦趁国土板荡,朝廷倾覆,风云际会,异军突起。
旱蝗相继,江南发生特大饥荒,百姓流入山谷江湖,以草根木实果腹,草木垂尽,饿殍遍野。就连富室豪家亦皆乏食,鸠形鹄面,坐怀金玉,奄奄待毙。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堆,高如邱陇,凋残颓废,一二十年后犹未克复。
551年,大宝二年,侯景又遣军乘机西上,却遭梁将王僧辩力拒。王僧辩受梁武帝皇子萧绎之命,他在巴陵(今湖南岳阳)沉船靡旗,伪装将遁。侯景中计,昼夜猛攻巴陵、数旬不克,军中疾疫蔓延,死伤大半,侯军战斗力从此大损。
赤亭大战中,梁将胡僧祐和陆法和打败并生擒任约,断侯景一臂,使侯景只得放弃经略江汉,退走建康。
梁豫州刺史荀朗自巢湖出濡须邀击侯景,破其后军。于是梁军士气大振,转入战略反攻。侯景丧师失将奔逃,船只前后不接。
回到建康后,侯景自恐不能久存,欲早逞为帝之心,从而幽禁简文帝,另立豫章王萧栋,改元天正,接着又杀简文帝及其诸子。最后又废萧栋自立为帝,国号汉,改元太始。
梁江州刺史王僧辩军和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军,与侯景在姑孰和石头城北激战,侯景情穷势绌,率部下数十人遁逃。在沪渎下海北逃途中,被部属羊鹍、王元礼、谢葳蕤等所杀。死后侯景曝尸建康,被建康百姓烹食殆尽,随后又焚骨扬灰,骨灰亦被百姓和酒喝下,仕民皆恨之入骨,说明侯景罪大恶极。
梁豫章王萧栋即帝位,改元天正。湘东王萧绎以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侯景以赵伯超为东道行台,据钱塘;以田迁为军司,据富春;以李庆绪为中军都督,谢答仁为右厢都督,李遵为左厢都督,以讨刘神茂。
侯景自加九锡,汉国置丞相以下官。豫章王萧栋禅位于侯景,侯景才即皇帝位于南郊,还登太极殿,大赦,改元太始。封萧栋为淮阴王,并其二弟萧桥、萧樛同锁于密室。
十二月,谢答仁、李庆绪攻建德,擒元頵、李占送建康,侯景截其手足以徇,经日乃死。世祖孝元皇帝上太宗简文皇帝下承圣元年。壬申,公元五五二年正月,湘东王萧铎下令中兵参军西路都督王僧辩等向东攻击侯景。
二月,庚子,诸军出发至寻阳,舳舻数百里。交州司马兼武平(今越南永安)太守陈霸先率领甲士三万,舟舰二千,自南江出湓口,与王僧辩会师于白茅湾,筑坛歃血,共读盟文,流涕慷慨。
癸卯,王僧辩派遣超武将军、冯翊太守侯瑱至南陵、鹊头二个戍所,一并攻克之。戊申,王僧辩等进军于大雷。丙辰,出发于鹊头。
戊午,侯景之子侯鉴还至战鸟,西军忽至,侯鉴惊惧,奔还淮南。侯景属下仪同三司谢答仁,进攻马头戍主刘神茂于东阳,刘神茂孤危,辛未,亦降于谢答仁,谢答仁送之建康。
据《南史》列传第七十载:
十二月,谢答仁、李庆等军至建德,攻元頵、李占栅,大破之。执頵、占送京口,截其手足徇之,经日乃死。景二年,谢答仁攻东阳,刘神茂降,以送建康,景爲大锉碓,先进其脚,寸寸斩之,至头方止。使衆观之示以(示以本为以示)威。景仪同谢答仁、行台赵伯超降于侯瑱,生禽贼行台田迁、仪同房世贵、蔡寿乐、领军王伯丑。僧辩又顾谢答仁曰:‘闻卿是侯景枭将,恨不与卿交兵。’答仁曰:‘公英武盖世,答仁安能仰敌。’僧辩大笑。答仁以不失礼于简文见宥,伯超及伏知命俱饿死江陵狱中。
癸酉,王僧辩等至芜湖,侯景守将张黑弃城走。侯景闻之,甚惧,下诏赦湘东王萧绎、王僧辩之罪,众咸笑之。侯鉴据姑孰南洲以拒西师,舍舟登岸,闭营不出。
丁丑,王僧辩至姑孰,侯鉴率领步骑万馀人度洲,于岸挑战,侯鉴大败,士卒赴水死者数千人。侯鉴仅以身免,收散卒走还建康,据东府。王僧辩留虎臣将军庄丘慧达镇姑孰,引军而前,历阳戍军迎降。侯景闻侯鉴败,大惧,涕下覆面,引衾而卧,良久方起,叹道:“误杀乃公!”
庚辰,王僧辩督诸军至张公洲。辛巳,乘潮入淮河,进至禅灵寺前。侯景召石头津主张宾,以石缒之,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至于硃雀街,十馀里中,楼堞相接。
壬午,陈霸先于石头西落星山筑栅,众军次连八城,直出石头西北。侯景恐西州路绝,自率领侯鉴等亦于石头东北筑五城以遏止大路。侯景使王伟等守台城。乙酉,侯景杀湘东王世子萧方诸、前平东将军杜幼安。
丁亥,王僧辩进军招提寺北,侯景统领兵众万馀人、铁骑八百馀匹陈兵于西州之西。陈霸先派遣将军安陆徐度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侯景兵乃退却。
陈霸先与王琳、杜龛等以铁骑乘之,王僧辩以大军继进,侯景兵败退,据其栅。侯景的属下仪同三司卢晖略守石头城,开北门出降,王僧辩入城据之。
侯景与陈霸先进行殊死战斗,侯景领百馀骑,弃槊执刀,左右冲击陈军。陈军不动,众遂大溃,诸军逐北至西明门。
侯景至阙下,不敢入台,召王伟责之说:“尔令我为帝,今日误我!”王伟不能对,绕阙而藏。侯景欲逃走,王伟执鞚谏道:“自古岂有叛天子邪!宫中卫士,犹足一战,弃此,将欲安之?”
侯景说:“我昔败贺拔胜,破葛荣,扬名河、朔,度江平台城,降柳仲礼如反掌;今日天亡我也!”因仰观石阙,叹息良久。以皮囊盛其江东所生二子,挂在鞍后,与房世贵等百馀骑东走,欲往吴郡投谢答仁。侯鉴、王伟、陈庆则逃奔硃方。
王僧辩命裴之横、杜龛屯兵杜姥宅,杜崱入据台城。进城后王僧辩不戢军士,剽掠居民。男女裸露,自石头至于东城,号泣满道。是夜,军士遗火。焚太极殿及东西堂,宝器、羽仪、辇辂无遗。
戊子,王僧辩命侯瑱等统领精甲五千追击侯景。王僧辩迎太宗梓宫升朝堂,帅百官哭踊如礼。
己丑,王僧辩等上表劝进,且迎都建业。
庚寅,南兗州刺史郭元建、秦郡戍主郭正买、阳平戍主鲁伯和、行南徐州事郭子仲,并据城出降。
王僧辩出发江陵时,启奏湘东王说:“平贼之后,嗣君万福,未审何以为礼?”
湘东王说:“六门之内,自极兵威。”王僧辩说:“讨贼之谋,臣为己任,成济之事,请别举人。”王乃秘密传谕宣猛将军硃买臣,让他相机行事。
至侯景败,太宗已死,豫章王萧栋及二弟萧桥、萧樛相扶出于密室,逢杜崱则于道,为去其锁。二弟说:“今日始免横死矣!”萧栋说:“倚伏难知,吾犹有惧!”
辛卯,萧栋等遇到硃买臣,呼唤他一齐上船共饮,未竟,并沉于水。
王僧辩派遣陈霸先将兵向广陵,受郭元建等降,又派遣使者前往安慰。诸将多私下使别索马仗,恰逢侯鉴度江至广陵,谓元建等说:“我等,梁之深仇,何颜复见其主!不若投北,可得还乡。”遂皆降齐。
陈霸先至欧阳,齐行台辛术已据广陵。王伟与侯鉴失散,被直渎戍主黄公喜擒获,送建康。
壬辰,侯景至晋陵,得田迁馀兵,因驱掠居民,东趋吴郡。
四月,齐主使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将兵五万攻阳平,拔之。王僧辩启用陈霸先镇京口。
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萧纪,颇有武略,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越巂,西通资陵、吐谷浑,内修耕桑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故能殖其财用,器甲殷积,有马八千匹。闻侯景陷台城,湘东王将讨之,谓僚佐说:“七官文士,岂能匡济!”
恰逢内寝柏殿的柱上绕节生花,萧纪以为祥瑞。乙巳,即皇帝位,改元天正,立子萧圆照为皇太子。以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永丰侯撝为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封秦郡王。
司马王僧略、直兵参军徐怦固谏,不从。王僧略,王僧辩之弟;徐怦,徐勉之从子。初,台城之围,徐怦劝萧纪速入援,萧纪本来不欲行,内心衔恨之。将徐怦及诸子尽诛杀之,枭首于市,亦杀王僧略。
据《梁书》列传第四十九载:
太清五年夏四月,纪帅军东下至巴郡,以讨侯景为名,将图荆陕。闻西魏侵蜀,遣其将南梁州刺史谯淹回军赴援。……。六月,纪筑连城,攻绝铁鏁。世祖复于狱拔谢答仁为步兵校尉,配众一旅,上赴法和。
庚申,纪将侯睿率众缘山将规进取,任约、谢答仁与战,破之。
王琳、宋簉、任约、谢答仁等因进攻侯睿,陷其三垒,于是两岸十余城遂俱降。
十月,张彪起义于会稽,攻破上虞,景太守蔡台乐讨之,不能禁。至是,彪又破诸暨、永兴等诸县,景遣仪同田迁、赵伯超、谢答仁等东伐彪。
十一月,景以赵伯超为东道行台,镇钱塘,遣仪同田迁、谢答仁等将兵东征神茂。
十二月,谢答仁、李庆等至建德,攻元頵、李占栅,大破之,执頵、占送景。景截其手足徇之,经日乃死。
景二年正月朔,……。时谢答仁攻刘神茂,神茂别将王华、丽通并据外营降答仁。刘归义、尹思合等惧,各弃城走。神茂孤危,复降答仁。
谢答仁征讨刘神茂还,至富阳,听说侯景败走,率领万人欲北出伺候之,赵伯超据钱塘拒之。侯景进至嘉兴,闻赵伯超叛之,乃退据吴郡。
己酉,侯瑱追及侯景于松江,侯景犹有船二百艘,众数千人,侯瑱进击,大败之,擒彭隽、田迁、房世贵、蔡寿乐、王伯丑。侯景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推堕二子于水,将入海,侯瑱遣副将焦僧度追击之。
据《梁书》列传第三十三载:“(羊侃)第三子鹍。鹍字子鹏。随侃台内,城陷,窜于阳平。侯景呼还,待之甚厚。及景败,鹍密图之,乃随其东走。景于松江战败,惟余三舸,下海欲向蒙山。会景倦昼寝,鹍语海师:‘此中何处有蒙山!汝但听我处分。’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觉,大惊,问岸上人,云‘郭元建犹在广陵’,景大喜,将依之。鹍拔刀叱海师,使向京口。景欲透水,鹍抽刀斫之,景乃走入船中,以小刀抉船,鹍以槊入刺杀之。”
另据《南史》列传第五十三载:“第三子从字子鹏,随侃台内,城陷,窜于阳平。侯景以其妹为小妻,呼还待之甚厚,以为库真都督。及景败,从密图之,乃随其东走。景于松江战败,惟馀三舸,下海欲向蒙山。会景昼寝,从语海师:‘此中何处有蒙山,汝但听我处分。’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觉,大惊。问岸上,云‘郭元建犹在广陵’。景大喜,将依之。从拔刀叱海师使向京口。从与王元礼、谢答仁弟葳蕤,并景之昵也,三人谓景曰:‘我等为王百战百胜,自谓无敌,卒至于此,岂非天乎。今就王乞头以取富贵。’景欲透水,从抽刀斫之。景乃走入船中,以小刀抉船
。从以矟入刺杀之。景仆射索超世在别船,葳蕤以景命召之,斩于京口。”
为此,“世祖以(羊)鹍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明威将军、青州刺史,封昌国县公,邑二千户,赐钱五百万,米五千石,布绢各一千匹,又领东阳太守。征陆纳,加散骑常侍。平峡中,除西晋州刺史。破郭元建于东关,迁使持节、信武将军、东晋州刺史。”羊鹍其父羊侃,忠于梁王朝,在建康保卫战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羊侃(495——548),字祖忻,泰山梁父(今山东泰安县东南)人,南朝梁著名大将。少而雄伟,身长七尺八寸,稚爱文史,博涉书记,性豪侈,善音律,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弱冠,随父佐魏,任尚书郎,在梁州建功。大通三年(531),按其父遗志,率领部众从北魏南归梁,授徐州刺史,累迁都官尚书,封高昌县侯。北魏皇帝曾派遣使者到军营,说前事可以不究,还授予骠骑大将军、司徒、泰山郡公,终生任兖州刺史,羊侃斩使者以明决心。侯景陷历阳,羊侃为副,都督城内诸军事。侯景执其长子羊鷟以示,羊侃不为所动,数日又如此,因引弓射之,以表忠义。城破后羊侃在战斗中病死,赠侍中、军师将军。侯景曾纳羊侃之女为小妻,以其兄羊鹍为库直都督,待之甚厚。羊鹍随侯景东走,与侯景所亲信的王元礼、谢葳蕤秘密图之。谢葳蕤,谢答仁之弟。
侯景下海,欲向蒙山,己卯,侯景昼寝;羊鹍对海师说:“此中何处有蒙山,汝但听我处分。”遂直向京口。
至胡豆洲,侯景觉察,大惊,问岸上人,说是“郭元建犹在广陵”,侯景大喜,将依赖之。羊鹍拔刀,叱退海师向京口,因谓侯景说:“吾等为王效力多矣,今至于此,终无所成,欲就乞头以取富贵。”
侯景来不及回答,白刃交下。侯景欲投水,羊鹍以刀斫之。侯景走入船中,以佩刀抉船底,羊鹍以槊刺杀之。侯景属下尚书右仆射索超世在别船,谢葳蕤则以侯景之命召而执拿之。
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斩索超世,又以盐放入侯景的腹腔中,送其尸体于建康。王僧辩将其首级传送至江陵,另截其手,使谢葳蕤送于北齐。侯景暴尸街市,士民争取食之,并骨皆尽,溧阳公主也预先食了些。
初,侯景既克建康,常言吴儿怯弱,易以掩取。当须拓定中原,然后为帝。侯景尚梁简文帝女溧阳公主,嬖之,妨于政事。
赵伯超、谢答仁皆降于侯瑱,侯瑱并田迁等同送建康。王僧辩斩房世贵于市,送王伟、吕季略、周石珍、严亶、赵伯超、伏知命于江陵。
《陈书》列传第三载:
既复台城,景奔吴郡,僧辩使瑱率兵追之,与景战于吴松江,大败景,尽获其军实。进兵钱塘,景将谢答仁、吕子荣等皆降。
丁巳,湘东王萧绎下令解严。
乙丑,葬梁简文帝萧纲于庄陵,庙号太宗。侯景之败,却以传国玺自随,使其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之,交代说:“若我死,宜沉于江,勿令吴儿复得之。”赵思贤自京口济江,遇盗,从者弃之草间,至广陵,以告郭元建。郭元建取之,以与辛术,壬申,辛术送之至鄴。
五月,庚午,司空南平王萧恪等复劝进,湘东王萧绎犹不受,遣侍中丰城侯泰等谒山陵,修复庙社。
戊寅,侯景首至江陵,枭之于市三日,煮而漆之,以付武库。
甲申,萧绎以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封长宁公。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城县侯。
乙酉,诛侯景所署尚书仆射王伟、左民尚书吕季略、少府周石珍、舍人严亶于市。赵伯超、伏知命饿死于狱。以谢答仁不失礼于太宗萧纲,特宽宥之。
六月,北齐遣散骑常侍谢季卿来贺平侯景。
八月,萧绎八弟已先称帝的武陵王萧纪举兵由外水东下,以永丰侯为为益州刺史,守成都,使其子宜都王圆肃副之。萧绎让巫士画萧纪像,亲自用钉钉其四肢。
甲申,以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北齐主使告王僧辩、陈霸先说:“请释广陵之围,必归广陵、历阳两城。”
陈霸先引兵还京口,江北之民从陈霸先济江者万馀口。
梁元帝萧绎以陈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征陈霸先世子陈昌及兄子陈顼诣江陵,以陈昌为员外散骑常侍,陈顼为领直。
公元533年,梁承圣二年,西魏元钦二年,萧纪至峡口(湖北宜昌),萧绎惧怕,请求西魏出兵入蜀击萧纪其后,西魏遣大将军尉迟迥自散关(陕西宝鸡西南)南下,直逼成都。
萧纪顿兵日久,频战不利,又闻魏寇深入,成都孤危,忧懑不知所为。乃遣其度支尚书乐奉业诣江陵求和,请依前旨还蜀。奉业知纪必败,启上道:“蜀军乏粮,士卒多死,危亡可待。”梁元帝萧绎却不许其和。
萧纪以黄金一斤为饼,饼百为箧,至有百箧,银五倍于金,锦罽、缯彩称是,每战,悬示将士,不以为赏。
宁州刺史陈智祖请散之以募勇士,弗听,陈智祖哭而死。有请事者,萧纪辞疾不见,由是将卒解体。
七月,辛未,巴东民符升等斩峡口城主公孙晃,降于王琳。萧绎将谢答仁、任约进攻侯睿,破之,拔其三垒。于是两岸十四城俱降。萧纪不获退,顺流东下,游击将军南阳樊猛追击之,萧纪众大溃,赴水死者八千馀人,猛围而守之。
梁元帝萧绎密敕樊猛说:“生还,不成功也。”
樊猛引兵至萧纪所,萧纪在舟中绕床而走,以金囊掷樊猛说:“以此雇卿,送我一见七官。”
樊猛说:“天子何由可见!杀足下,金将安之!”遂斩萧纪及其幼子萧圆满。陆法和收太子萧圆照兄弟三人送江陵。
梁元帝萧绎为绝萧纪属籍,赐姓“饕餮氏”。下刘孝胜狱,已而释之。梁元帝使者谓江安侯萧圆正说:“西军已败,汝父不知存亡。”意欲使其自裁。萧圆正闻之号哭,称世子不绝声。元帝频使觇之,知不能死,移送廷尉狱,见萧圆照,说:“兄何乃乱人骨肉,使痛酷如此!”萧圆照唯道“计误”。元帝并命绝食于狱,至啮臂啖之,十三日而死,远近闻而悲之。
公元554年,梁承圣三年,西魏元钦三年,即恭帝元年,曾经同时称臣于西魏和东魏的梁元帝萧绎却致书宇文泰,请依旧图划定疆界,且词颇不逊,宇文泰遣柱国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率军击梁。
十一月,癸未,魏军济汉,于谨令宇文护、杨忠帅精骑先据江津,断东路。甲申,宇文护攻克武宁,执宗均。
是日,梁元帝乘马出城行栅,插木为之,周围六十馀里。以领军将军胡僧祐都督城东诸军事,尚书右仆射张绾为之副,左仆射王褒都督城西诸军事,四厢领直元景亮为之副;王公已下各有所守。
丙戌,梁元帝命太子巡行城楼,令居人助运木石。夜,魏军至黄华,去江陵四十里,丁亥,至栅下。
戊子,巂州刺史裴畿、畿弟新兴太守裴机、武昌太守硃买臣、衡阳太守谢答仁开枇杷门出战,裴机杀魏仪同三司胡文伐。
梁元帝征广州刺史王琳为湘州刺史,使引兵入援。
丁酉,栅内火,焚数千家及城楼二十五,梁元帝临所焚楼,望魏军济江,四顾叹息。是夜,遂止宫外,宿于民家。
己亥,梁元帝称居祗洹寺。于谨令筑长围,中外信命始绝。
庚子,信州刺史徐世谱、晋安王司马任约等筑垒于马头,遥为声援。是夜,梁元帝巡城,犹口占为诗,群臣亦有和者。
梁元帝裂帛为书,对王僧辩说:“吾忍死待公,可以至矣!”壬寅,还宫;癸卯,出长沙寺。戊申,王褒、胡僧祐、硃买臣、谢答仁等开门出战,皆败还。
己酉,梁元帝移居天居寺;癸丑,移居长沙寺。硃买臣按剑进说:“唯斩宗懔、黄罗汉,可以谢天下!”
梁元帝道:“曩实吾意,宗、黄何罪!”二人退入众中。
间道王琳军至长沙,镇南府长史裴政请间道先报江陵,至百里洲,为魏人所获。梁王萧詧谓裴政说:“我,武皇帝之孙也,不可为尔君乎?若从我计,贵及子孙;如或不然,腰领分矣。”裴政诡对说:“唯命。”萧詧锁之至城下,使言说:“王僧辩闻台城被围,已自为帝。王琳孤弱,不复能来。”政告城中说:“援兵大至,各思自勉。吾以间使被擒,当碎身报国。”监者击其口,萧詧怒,命速杀之。西中郎参军蔡大业谏曰:“此民望也,杀之,则荆州不可下矣。”乃释之。
时征兵四方,皆未至。甲寅,魏人百道攻城,城中负户蒙楯,胡僧祐亲当矢石,尽夜督战,奖励将士,明行赏罚,众咸致死,所向摧殄,魏不得前。俄而胡僧祐中流矢死,内外大骇。
魏悉众攻栅,反者开西门纳魏师,梁元帝与太子、王褒、谢答仁、硃买臣退保金城,令汝南王萧大封、晋熙王萧大圆质於于谨以请和。
魏军之初至也,众以王僧辩子侍中王顗可为都督,梁元帝不用,更夺其兵,使与左右十人入守殿中;及胡僧祐死,乃用为都督城诸军事。裴畿、裴机、历阳侯峻皆出降。
时城南虽破,而城北诸将犹苦战。日暝,闻城陷,乃散。梁元帝入东阁竹殿,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将自赴火,宫人左右共止之。又以宝剑斫柱令折,叹道:“文武之道,今夜尽矣!”乃使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
谢答仁、硃买臣谏道:“城中兵众犹强,乘暗突围而出,贼必惊,因而薄之,可渡江就任约。”
梁元帝素不便走马,说:“事必无成,只增辱耳!”谢答仁求自扶,梁元帝以问王褒,王褒说:“谢答仁,侯景之党,岂足可信!成彼之勋,不如降也。”谢答仁又请守子城,收兵可得五千人,梁元帝然之,即为授城中大都督,还配以公主。既而召王褒谋之,以为不可。谢答仁请入不得,呕血而去。
于谨征太子为质,梁元帝使王褒送之。有顷,梁元帝遂去羽仪文物,白马素衣出东门,抽剑击阖说:“萧世诚一至此乎!”魏军士度堑牵其辔,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梁元帝使拜。
梁王萧詧使铁骑拥梁元帝入营,囚于乌幔之下,甚为萧詧所诘辱。
乙卯,于谨令开府仪同三司长孙俭入据金城。梁元帝绐长孙俭说:“城中埋金千斤,欲以相赠。”长孙俭乃将梁元帝入城。梁元帝因述萧詧见辱之状,谓长孙俭说:“向聊相绐,欲言此耳,岂有天子自埋金乎!”
长孙俭乃留梁元帝于主衣库。
十二月,丙辰,徐世谱、任约退戍巴陵。于谨逼梁元帝使为书召王僧辩,梁元帝不可。使者说:“王今岂得自由?”
梁元帝说:“我既不自由,王僧辩亦不由我。”又从长孙俭求宫人王氏、苟氏及幼子犀首,长孙俭并还之。或问:“何意焚书?”
梁元帝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辛未,梁元帝为魏人所杀。梁王萧詧遣尚书傅准监刑,以土囊陨之。萧詧使以布帕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并杀愍怀太子萧元良、始安王萧方略、桂阳王萧大成等。
梁元帝性好书,常令左右读书,昼夜不绝,虽熟睡卷犹不释,或差误及欺之,梁元帝辄惊寤。作文章,援笔立就。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论者以为得言。
据《南史》梁本纪下第八载:
及魏人烧栅,买臣、谢答仁劝帝乘暗溃围出就任约。帝素不便驰马,曰:“事必无成,徒增辱耳。”答仁又求自将,帝以问仆射王褒。褒曰:“答仁,侯景之党,岂是可信?成彼之勋,不如降也。”乃聚图书十余万卷尽烧之。答仁又请守子城,收兵可得五千人。帝然之,即授城内大都督,以帝鼓吹给之,配以公主。既而又召王褒谋之,答仁请入不得,呕血而去。遂使皇太子、王褒出质请降。
有顷,黄门郎裴政犯门而出。帝乘白马素衣出东门,抽剑击阖曰:“萧世诚一至此乎!”魏师至凡二十八日,征兵四方,未至而城见克。
在幽逼,求酒饮之,制诗四绝。其一曰:“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今日还蒿里,终非封禅时。”其二曰:“人世逢百六,天道异贞恒,何言异蝼蚁,一旦损鹍鹏。”其三曰:“松风侵晓哀,霜雾当夜来,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其四曰:“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梁王詧遣尚书傅准监行刑,帝谓之曰:“卿幸为我宣行。”准捧诗,流泪不能禁,进土囊而殒之。梁王詧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以车一乘,葬于津阳门外。
愍怀太子元良及始安王方略等,皆见害。徐世谱、任约自马头走巴陵。约后降于齐。将军裴畿、畿弟机并被害。谢答仁三人相抱,俱见屠。汝南王大封、尚书左仆射王褒以下,并为俘以归长安。乃选百姓男女数万口,分为奴婢,小弱者皆杀之。
徐世谱、任约从马头逃奔巴陵后任犯错误降于北齐,裴畿、裴机兄弟一并被害时,谢答仁与裴氏兄弟三人相抱,一齐被杀。谢答仁殉身成仁,忠义可嘉。而被俘后能忍辱偷生的王褒,在北周武帝时竟官至宜州刺史、太子少保、少司空。
公元555年,梁元帝承圣四年,梁建军安公萧渊明天成元年,正月,梁王萧詧称帝宣帝,都江陵。王僧辩、陈霸先等共奉江州刺史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承制,称梁敬帝,改元绍泰。
梁承圣四年(555),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王僧辩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遭陈霸先反对,被其缢杀。
谢答仁、谢葳蕤兄弟因有记无传,而留下千古之谜,但他们的英烈事迹却已永载史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