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最新发明专利利能不能获诺贝尔奖?

当前位置: >
【小D导读】
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联合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在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方面的贡献。
日本为何能拿这么多诺贝尔奖?
应该说,日本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
注重基础研究
早稻田大学创造理工学研究科教授森康晃说,早在明治维新前的江户时代,日本就奠定了重视基础研究的传统,并培育了很多人才。虽然当时日本没有西方的产业革命,但在数学等领域却一直在进行独自研究,而且通过唯一允许通商的荷兰接触了西方近代科学。
森康晃说,日本科学家能获诺贝尔奖,是由于知识的长期积累,是通过基础研究积累、大力培育人才获得的,并非一朝一夕。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都是国立大学毕业,很多人还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些大学多属于研究型大学,本身就重视基础研究。
东京理科大学知识产权战略副教授平塚三好说,日本大学的基础研究有保障,可以研究那些在10年、20年后可能大有用武之地的课题。从中长期来看,要重视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还应该注重不会立即产生经济效益、而需要踏踏实实地花时间积累的基础科学。
  保证科研经费
二战后,日本以科技作为立国之本,举全国之力投巨资进行科技创新。作为文部科学省外围机构的“日本学术振兴会”负责制定具体科学研究项目的,其掌管的“科学研究费”是日本最大规模的竞争性申请类科研费,占日本政府全部竞争性科研费的六成以上,是当前日本科研经费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森康晃说,日本政府向大学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公立研究机构提供研究开发经费。日本学术振兴会制定的《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公开招募要领》,涵盖人文社会、理工、生物等几乎所有科技领域,并详细列出了研究项目、研究年限、招募人员资格和办法,研究资金使用方法等。经费金额从500万日元到2亿日元不等,对于重点项目则不设上限。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科研费预算安排纳入日本政府5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研究人员能够从大学、企业或国家获得充足的研究经费,这是能够安心进行研究的物质保障。
传统重视教育
日本向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实际上,在江户时代末期,江户(现东京)成年男性市民的识字率就达到70%以上,远远超过伦敦的20%和巴黎的不到10%,令欧美人为之惊异。当时,甚至日本最偏僻的农村也维持着非常高的识字率。
二战后,日本通过立法实现了教育均一化,偏僻乡村都拥有和大城市同等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可以说,日本重视教育的传统,家庭内重视读书的氛围,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以后投身科研打下了基础。
而在科研领域,这种传统表现为研究人员把学术放在首位。以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为例,该校是日本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在迄今22名获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中,出身于东京大学的占了7人。这些成绩,与研究人员专心做学问而不是热衷当官,没有将学府办成“学衙”有很大关系。
人物背后的专利故事
中村修二曾获日本朝日奖、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金奖,化合物半导体先锋奖、世界科技奖,芬兰千禧技术大奖、全球创新领袖奖,光学媒体全球性行业大奖,圣巴巴拉地区商会创新大奖,日本科学应用物理学杰出论文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科研类)等36项殊荣。科学界早就认可了中村修二的发明是”诺贝尔奖级别”的,他的获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但中村修二的成功是一条“从奴隶到将军”的漫漫征程。
与日亚化学的恩爱情仇
中村修二1973年求学于这个岛上一所日本二流的国立大学德岛大学。他花了6年时间拿到电子工程硕士学位。由于学校声誉不佳,中村进不了像索尼这样的一流企业,最后在导师的推荐下才进了一家四国地区生产荧光粉的小公司日亚化学。日亚化学成立于1956年。在1993年之前,公司主要的产品是荧光灯、显象管用的荧光粉,年收入仅20亿日元(约2000万美元),员工不到200人。
1988年,一直从事生长一些磷化镓砷化镓单晶生长的中村冒然走进董事长的房间,提出了要制备氮化镓蓝光发光二极管。董事长当即决定资助500万美元的设备支持。日亚化学先资助中村修二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有机金属气象法,1989年又从日本酸素制造购买了一台MOCVD设备供中村修二研究。
当时,整个产业界对蓝绿光LED都束手无策,在1990年前后,氮化物半导体研究几经周折,甚至当时日亚化学还一度中止了中村修二的研究。
中村在公司研究工作中任劳任怨。但公司对他非常严苛。一旦他所发明的某项产品未能立即打开市场,就会被讥讽为“饭桶”;为企业赚得钵满盆满,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就他最重大的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而言,首任社长(总经理)还算是支持的,后来继任的社长根本就反对这一科研项目,中村几乎是偷偷搞成的。
中村的执着使得发明得以完成。三年后,中村在《应用物理快报》上发表了生平第一篇英文文章:一种用于生长氮化镓新颖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论文一发表便轰动了世界半导体产业界和科学界,要知道这个时候世界上有多少大公司、著名大学科研机构都在为半导体蓝光光源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头痛不已。中村在没有实验员,没有助手的情况下,用短短四年时间克服了两个重大材料制备工艺难题,一个是高质量氮化镓薄膜的生长;另一个是氮化镓空穴导电的调控。
1994年4月,当中村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春季材料会议上打开他发明的蓝色激光器那一瞬间,整个会议厅的科学家们如同小孩看烟火一般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这种发光二极管通电后的电能转换率高达80%至90%,是世界上公认的可能会取代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新光源。
因为中村修二在日亚化任职时成功研发出蓝光LED技术,日亚化学蒸蒸日上。该公司在1990年提出专利申请,1993年推出产品,1997年获得专利。
日亚化学公司本来只是一家规模极为有限的“街道工厂”,在中村发明了蓝光二极管后,企业规模大大上了一个台阶。
中村修二为日亚化学获得了近2000亿日元受益,尚不包括将来的和向其它公司专利授权的收入。
中村为企业做出的贡献之大是毋庸置疑的,而日亚化学公司又向他提供了多少报酬呢?
说来都令人哑然失笑,公司一共向他支付了2万日元的“奖励”(申请专利和注册专利时各1万日元)。
中村在该公司的年收入为1500万日元左右(这与其贡献相比已是低得不能再低了),而这笔奖金怎么也不到其半天的收入。在物价昂贵的日本,几个人上餐馆吃上一顿,2万日元也打不住。美国同行们闻听此事都大呼“看不懂”,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中村成了日亚化学公司的“奴隶”,也就是公司常年奴役般地使用这位科研高手。中村因此被国际同行称为”中村奴隶”。
奴隶的战争
工资低廉,奖励没有,中村修二还被调离研发一线,重压之下,1999年中村离开公司。
日亚试图状告中村泄密,中村反诉要求要回专利权,诉讼持续5年,2005年和解,赔偿金额从200亿日元降到8.4亿日元(约为6700万元 ),过程曲折,被称为“奴隶的战争”。
在中村办理辞职手续时,日亚公司方面曾要求他另行签署一份合同,即要他保证在今后3年内不再从事氮化钾(蓝光二极管的基础技术)的研究,这当然遭到了中村的拒绝。由于他未签那份明显对其不利的合同,所以他也未能从公司领到退职金,对此中村也就忍受了。
孰知在中村前往美国的大学就任后,那家公司法务部的人员居然又追到美国,非得让他签合同。人都离开公司了,与日亚化学公司已没有任何关系了,中村根本没有义务签署这样一份合同,所以他再度断然予以拒绝。
2000年秋,日亚先发制人,状告中村修二泄露公司秘密。 被告是中村和他担任顾问的美国Cree公司以及北卡罗莱纳大学。
日,中村以自己的发明成果被公司侵占而损失了应有的发明报酬为由,起诉了日亚公司,要求公司归还其专利所有权,并支付创纪录的20亿日元专利使用费。
应该说,中村这次打官司,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发泄对日亚化学第二任社长的强烈不满。中村指出,在开始进军氮化物研究之初,日亚化学曾经下令中止研究。中村修二的执着才有了原创性发明,据此,中村修二提出了专利研究不属于职务发明的请求。
1989年日亚化工虽然购买了日本酸素的MOCVD设备,但是按照设备手册根本无法试制足以商品化的氮化镓结晶薄膜,正是中村修二的不断改进才于1990年2月突破了关键性的发明。日亚化学的投资早在专利的使用中收回,因此中村修二主张他对专利权的贡献是100%。因此该项目可视为非职业发明。
据中村向法院提交的诉状表示,在为公司所做出的一系列发明中,他个人的贡献度在80%左右。而据其律师提供的数据表明,蓝光二极管的专利至少具有数千亿日元的市场价值,中村要求公司支付20亿日元的报酬,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根有据的。实际上中村本来还想将标的标得更高,但考虑到印花税,他只能先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目前的这一标的的印花税已超过了500万日元,这都是中村用自己的积蓄缴纳的。再要提高标的,他就要借债了。不过他绝不会就此止步,因为他今后还有几十项专利,他的目标就是要让公司为此而倾家荡产。
比较戏剧化的是为了取得诉讼胜利,日亚化学甚至提出中村修二发明不足以保证顺利生长蓝光LED,公司其他研究员研制出了其他更优质的氮化镓生产方法,想从根本上否定中村修二发明对氮化物半导体的基础作用。
在达成和解以后,日亚化学还提出说明,1993年首次推出蓝光LED后,其他公司在1995年推出了亮度更好的蓝光LED,而其他公司目前销售的蓝光LED已经超过日亚化学1993年产品的20倍。
日亚化学是想从这个角度否定中村修二专利作用,而忘记了1989年在氮化镓外延片研究陷入僵局时,公司管理层曾经下达过中止研究的命令,也忘记了没有中村修二和赤崎勇教授突破氮化物研究瓶颈,现在有没有氮化物研究这个方向都还存疑的事实。
一审时的法官认为中村修二在日亚化这样贫瘠的研究环境中仍能发明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产品,给予极高的评价。
日本专利法第35条规定“员工的职务发明专利可以归公司所有,但企业必须向发明者提供相应的发明报酬”。法院调查了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专利产品的生产情况,计算出专利有效期的20年间,该公司因此项专利获得的利益为1208亿日元,按中村在此项专利中的贡献度为50%计算,认为中村可获报酬为604亿日元(5.89亿美元),中村在起诉状中只要求200亿日元(1.96亿美元)。
日,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的三村量一裁判长做出了一项判决,驳回中村修二的转移专利权的诉讼请求,判定该专利权属于日亚公司,而日亚公司可能将为此向中村修二支付200亿日元。
判决公布后,日本企业界惊讶无比。日本企业的传统做法是,员工发明的专利归企业所有,企业只对发明者奖励少额奖金,同时提高发明者的行政级别或名誉奖励,使员工获得被终身雇用的稳定感。
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大不相同,美国企业往往与员工事先签订合同,确定专利发明后利益分成,或以巨额股票为回报。一些企业家表示,这种判决将大量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不利于产业发展。日亚化学工业公司也认为法院夸大了中村个人的成果,是公司为中村提供了研究经费和试验设备,蓝光二极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中村认为,判决不仅承认了其个人的劳动成果,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日本年轻人对学习科学、研究发明的希望和兴趣。
日亚公司不服上诉。日,日亚化学与中村修二的蓝光LED专利诉讼案达成庭外和解,和解金额急转直下,大幅降为8.4亿日元(820万美元)。历时5年的专利权纠纷以法律上的和解而告终。
中村修二的选择是无奈的。对东京高等法院的法官的高压,中村修二曾怒不可遏的表示:”只要有1%的可能性推翻高等法院的调解提案就不要进行调解,争取继续向最高法院上告”。
然而律师方面提出的建议是最高法院提出等价补偿的法律依据与东京高等法院不会不同,向东京高等法院下达发回重审的命令几乎没有任何希望。无奈之下,中村修二只能接受和解的结局。
不得已选择和解的中村修二愤怒的面对记者:”他们(东京高等法院)连看都不看审理用的预备文件,就直接提出了调解建议。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做厚厚的庭审准备材料。东京地方法院先前判定的600亿日元的补偿金数额被认为过高,而判定仅有其百分之一的6亿日元是一个妥当的数字,并且按照这种逻辑来计算出贡献度,根本讲不通。”
专家指出,通过和解,日亚化学以6.08亿日元的代价取得了中村修二在职参与的191件专利以及未提出专利申请而为公司珍藏的其他技术。而支付给中村修二的8.4亿日元,其实还包括2.35亿日元的利息。中村修二为此将激烈的情绪指向了日本的司法制度,说出了”日本司法制度已经腐烂”的心声。
在发出”个人不可能打赢大企业”叹息后,中村修二结合自己的遭遇,建议日本技术人员应该到更能够体现价值的国家从事研究工作。
尽管和解金额大幅降低,但金额仍创日本历史新高,也有不少企业逐渐从不断发生的劳资专利纠纷中获取教训。为避免因诉讼带来的难以预估的损失,佳能、本田、武田药品等日本厂将取消发明奖金上限。
日本业界人士则大声呼吁,防范于未然是解决此类纠纷的最佳良方。效法美国企业的做法,劳资双方在事前签订契约,才是最斧底抽薪的办法。
日本专利法的第35条规定:“专利属于发明者个人。如由于聘用合同等契约方面的原因而必须转让给企业的话,企业必须支付‘相当的报酬’。”
问题在于这“相当的报酬”到底如何确定。当然谁都会说要看因该发明为企业所赢得的利润和发明者在其中所做的贡献大小,但这样的说法仍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日本的专利法并未对此设计具体的计算方法。例如利用专利所生产的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中,究竟有多少是由专利所带来的,这就很难划分,而发明者的贡献占多少也是很不好算的。尤其是在一项产品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的话,其计算就更复杂了。
中村修二对日亚化学的诉讼不但在LED产业界广受关注,甚至成为日本知识产权领域的历史性事件。《日经电子》甚至就此发起了一次紧急调查。结果赞成美国企业研究员奖励制度的比例高达66.9%,此事对日本的冲击由此可见。
“奴隶战争”之外,由中村修二的专利引起的一系列专利纠纷在LED产业也影响深远,值得回顾。
记者曾走访多所日本名牌大学,包括著名国立大学在内,发现建筑都很朴素甚至简陋。可以说,日本的大学重视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而能够出大师,与保持“学问第一”的氛围密不可分。
数据:新华网+思博网
整理:IPRdaily 赵珍
IPRdaily小秘书个人微信号:iprdaily2014
■小秘书【小D】个人微信号:iprdaily2014(添加验证请说明供职单位+姓名)
■添加可获得更多实务干货分享、定期私密线下活动、更有机会加入知识产权界最大云社区【IPer社群班级】与全球知识产权优秀精英深度交流。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
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写!
—— IPR店小二
相关阅读Reading
众说纷纭Comments
小提示:直接粘贴图片到输入框试试
努力发送中...
#知云社区# IPRCloud
#知云社区#这里就是知识产权人的社交互动社区,在这里我们记录、述评、传播、分享知识产权行业的每一天,分享每天发生的新鲜事物,或者是感觉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的想法
IPR店小二 在 《》 在 《》 在 《》 在 《》知识产权知多少?知识产权科技媒体IPRdaily获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想打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 谈资网 创业 天使投资 vc 创业诊断 融资 | 谈资网 创业 天使投资 vc 创业诊断 融资 在 《》知识产权知多少?知识产权科技媒体IPRdaily获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想打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 谈资网 创业 天使投资 vc 创业诊断 融资 | 谈资网 创业 天使投资 vc 创业诊断 融资 在 《》知识产权知多少?知识产权科技媒体IPRdaily获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想打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 极客互联|关注极客事业 在 《》知识产权知多少?知识产权科技媒体IPRdaily获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想打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 极客互联|关注极客事业 在 《》知识产权知多少?知识产权科技媒体IPRdaily获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想打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 科技辣 在 《》知识产权知多少?知识产权科技媒体IPRdaily获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想打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 科技辣 在 《》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IPR DAILY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当前位置: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这一发明被日亚公司申请专利
时间: 13:31 来源:未知 作者:妈妈网 阅读:次
摘要:-10-09 09:02:49.0韩旭阳发明蓝光led灯3人获物理诺奖天野浩 诺奖 led灯 发明 中村修二 绿色发光二极管 蓝光 名古屋大学 光源 氮化镓要闻
-10-09 09:02:49.0韩旭阳发明蓝光led灯3人获物理诺奖天野浩 诺奖 led灯 发明 中村修二 绿色发光二极管 蓝光 名古屋大学 光源 氮化镓要闻/enpproperty-->原标题:发明蓝光led灯3人获物理诺奖中村修二当地时间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俗称led,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更持久更高效光源当地时间11时45分,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用瑞典语和英语宣读了获奖者名单及其获奖成就。评奖委员会在声明中称,“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为世界带来了明亮、节能的白色光源。诺尔马克表示,今年的诺贝尔获奖者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型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随着led灯的问世,我们现在有了更持久和更高效的替代光源。”“继承诺贝尔遗志”在颁奖词中,评奖委员会将三人的发明置于人类历史中来考量。“从掌握火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寻找和黑暗作斗争的方式。继油灯、白炽灯、荧光灯等技术之后,人类在二十世纪发现了‘电致发光’现象,从而诞生了新的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然而,很长时间里,我们都只有红光到绿光波段的led,没有蓝光led,就无法制造出白色灯光。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半导体中获得了第一道蓝光,使得白光二极管灯成为可能。”“全世界电力的近四分之一用于照明,全球约15亿人无法接入电网。led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极其光明的前景,也继承了阿尔佛雷德?诺贝尔为人类造福的遗志。”颁奖词说。颁奖词还将三人的成就形容为“照亮世界的新光”。三名获奖者将平分约合111万美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成就人类半世纪努力1962年,美国科学家使用磷砷化镓材料制成红色发光二极管,此后,绿色发光二极管也诞生。但只有完整地采用红、绿、蓝三原色,才能产生足以照明的白色光源。尽管工业界和学界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产生蓝色光源的技术仍然难产超30年之久。直到赤崎勇等三人通过半导体产生出蓝色光源时,照明技术革命的大门才由此打开。(韩旭阳)■ 人物中村修二
(本文关键字:平凡的诺贝尔奖B型获得者_b型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94贴子:
平凡的诺贝尔奖B型获得者收藏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一个的公司小职员。然而,是他使日本的获奖者人数上升到12人;是他创造了日本人连获3年的奇迹。他是日本第一位战后出生的获得者;他又是诺贝尔奖历史上仅有的得主。unispacey)J|aA I\*U"]与以往的获奖者相比,田中的经历非常平凡,因而也显得异色。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连硕士学位也没有。田中毕业于工学部电气,与化学、生化等领域完全无缘。东北大学是除、京都大学以外的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曾经排名第三。田中的母亲在生下他后一个月后便因病去世,自幼过继给叔父叔母。当他在念大学时才被告知这一事实,他感到非常震惊。从此立志研究医用测试仪器。 进公司以后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埋头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和名誉升迁统统置之度外。从报纸上透露的只言片语来看,田中几年前才通过相亲娶了一个媳妇。另一方面,他现在的头衔也只是个主任。不过这与中国的主任头衔完全不同。日本企业内的职务分管理职、专门职或事务职两大系列。具有大学毕业学历的人一般归于管理职系列。进公司首先做1-2年的职员,然后升任主任。往后还有系长、课长代理、课长、次长、部长等等。每一种职务又往往分2-3个等级,而且还有最低任职年限的规定。据报道,田中为了能在实验室第一线从事研究工作,自己拒绝了所有升职考试。与从前(现在?)的中国企业一样,日本企业的工资也是与职务挂钩的。每年工资普调的额度很小,大致为月工资的2-3%。可以想见,他在经济上不会有多少余裕。因此也可以说,田中几乎处于日本企业社会的最底层。我想这可能就是他在公司内部被称为怪人的原因。 田中几乎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仅有的几篇也只是发表在不是很重要的会议和杂志上。他与日本学术界几乎没有任何交往。以至于前天晚上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日本学术界措手不及。在电视台采访去年的化学奖获奖者野依教授时,该教授透露他刚与前年的获奖者白川教授联系过,都不知道何许人也。最后,该教授只能结结巴巴地说:这说明只要自己努力,不在学术界活跃也能得到。与田中有一面之交的另一位教授也找不到话来称赞他,只是笼统地说:人很老实,工作热心。再问如何相识时,原来教授也只是因为买了的分析仪器,听过一次田中作的产品介绍。 从这些侧面我们可以知道,日本学术界可能没有人推荐过田中。力推他的可能是美国和德国的学者。据今天的朝日新闻透露田中有可能是在最后一刻顶替了一位德国学者,因为瑞典奖选考委员会认定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的原始思想出自。 导致田中获奖的成果是于1987年发表在由京都纤维工艺大学主办的一次关于分子质量测定的会议上。他当时28岁。据出席过会议的人士介绍,它的方法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一方面是他的方法只适用于少数大分子。另一方面则是当时普遍认为大分子的离子化如果不是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这是日本报刊的报道。笔者不懂这一行,若有误,请专家指正)。到了90年代初,解析人类遗传因子的热潮兴起,使得测量蛋白质质量成为研究的必需。德国学者对田中的方法作了改进,使之适用于大量的其他分子。美国的学者也对它的方法现示了极大的兴趣,加州大学有两位学者曾专程到日本与他交流并要求合作。正是这些学者在自己的论文中介绍了田中87年的原始论文(我估计原始论文是用日文写的),从而成为此次获奖的一个重要依据。 田中在随后的这些年里,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分析仪器,连同分析方法一起申请了专利。并获得批准。这些产品已为公司创造了相当于超过1亿人民币的利润。田中的这一项现在获得化学奖的方法和他的相关专利发明,当时仅获得公司1万1千日元的奖励。申请专利被接受时奖5千日元,被批准时6千元。1万1千日元现在合人民币700元左右。我猜想这个数额大致是他月收入的三十到三十五分之一之间。换个比方。假定有一位牛气冲天的清华毕业生在一家企业,突然有了一个潜在的能获的主意,并且设计出一台仪器。他申请了专利,并获批准。这种仪器为公司尽赚1亿人民币。公司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奖励他60元人民币(这里假定该牛气清华毕业生的月工资为 2000元人民币)。猜猜他会干什么?我猜他会把公司总裁和财务总监的肚子里灌满硫酸。可是,田中默默地干到了现在。
1楼 13:20&|
相关的贴子3451403086相关的图贴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前天晚上,像体力劳动者一样穿着工作服的田中出现在记者面前时,除了喜悦,脸上也残存着困惑。当记者问及他接获喜讯时的心情时,田中说他只听见一位讲英语的人告诉他,他和另外两人获得叫做什么奖的东西。并说congradulation! 田中说他的第一想法是:是不是有人作弄他。稍稍平静一点后,他想会不会是有并非重要的其他学会有同名的奖。直到同事、朋友纷纷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时,他才慢慢地意识到的确是“得了真家伙”。 做梦也没有想到4~8S%U1k9B)z$j,iX0&&&& 的履历非常简单。他出生于1959年,1983年毕业于理工系,同年就职于总部设在京都的,现任该公司分析测量事业部下属的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主任。值得注意的是,此“主任”非彼“主任”,日本公司里的“主任”只相当于中国公司中的科级职员。unispace)t ] v sQ%O:j5H"W&&&& 2002年,田中像往常一样继续在研究室加班。傍晚6点左右,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用英语说:“你是吗,包括你在内,有3人获得了化学奖,我们向你表示祝贺。”尽管田中当时听清了“诺贝尔”和“祝贺”两个词,但还是没有往上联想,只是以为自己获得了类似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于是说了句“谢谢”便挂了电话。此后表示祝贺的电话络绎不绝,田中还是以为谁在跟他开玩笑,直到公司同事看到电视上的快讯前来祝贺时,田中才知道自己真的获得了诺贝尔奖。unispace"eF)uKw _&&&& 当晚9点,在的研修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他身穿蓝色工作服,左胸部别着写有姓名的徽章,出现在200多名新闻记者的面前,不时地应摄影记者的要求露出微笑。田中坦言:“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得奖。”他说:“以前听说得会有一些预兆,而我这次获奖非常意外,即使是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要是早知道的话,我会穿西装来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今天穿工作服见各位实在抱歉。 奖走近平凡人unispace'efY8\YC4r&&&& 在常人眼里,奖是遥不可及的,这一殊荣的获得者即便不是科学界泰斗,也是学术界的精英,他们在获奖之前早就声名远播。而今年的得主却把人们脑子里的框框粉碎得一干二净:他不是优等生,大学时还留过级;他找工作时未通过面试被拒之门外,后经老师的推荐才进了现在的工作单位;获奖之前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小职员,别说是全世界、全日本,就连他所在单位也有很多人不认识他。田中是这样的普通,是他让走近了平凡人。0B6cL#u+~0&&&& 田中出生在日本富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95年,田中经人介绍与现在的妻子裕子结婚,目前两人生活在京都,夫妻两人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刚结婚的时候,裕子曾每天早起给田中做和式早餐,后来田中说随便吃点就行了,裕子就不再特意早起自己动手做早餐了。现在,田中每天在6点到6点半之间起床,早饭通常是前一天在附近面包坊买的面包,喝的是酸牛奶或是豆浆。据裕子透露,田中喜欢吃带有奶酪或是香肠的微辣面包。小时候,田中的动手能力就很突出,有一次他利用暑假时间用厚纸板制作了一个富士城堡模型,就连城堡上的小门都是可以左右对开的。这件作品当时令班主任老师大吃一惊,甚至怀疑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sJS*I6m#DM0
2楼 13:20&|
他的才能是被德国人发现的,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就是B型比德国多的日本反而无法发现B型血人的才能!
3楼 15:44&|
我十分讨厌日本人
4楼 19:45&|
我一直很喜欢他,号称有史以来最谦虚的日本得奖者,好象奖金也捐献出来了.对家庭也很忠诚.
5楼 20:03&|
还是支持一下吧
6楼 12:55&|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b型血“的信息,请&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用新型专利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