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正言辞表情包语气类型的文章

最义正言辞的浪费:低「成效」的阅读 - 简书
最义正言辞的浪费:低「成效」的阅读
我在工作中一直是特别关注「成效」的人。成效,不是效率,效率会让人过度关注速度;成效,也不是效果,效果会让人过度关注结果而忽视了“意义”;我说的成效,是指,明确每件任务的意义,并设置一个清晰的高质量目标,然后努力达成。得益于这个习惯,让自己在职场中这几年能够飞速的成长。可是前段时间,我突然惊觉,在「阅读」这件事上,自己的「成效」居然如此之低。这是多大的悖论啊,阅读相比普通的工作,我认为是严肃而且神圣的多,可是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自己居然没有考虑成效的问题?先前有个微信群聊起“这辈子读的书单”的话题,让我突然警觉:教材除外,以自己的阅读量,目前看得书,至少至少,几百本是肯定有的。可是能记住的有几本呢?提个最低的要求,不考虑内容,只说能记住书名的数目都没能超过30本。30本!还达不到自己一年正常的阅读量。如果要求再高点,能运用多少阅读过的书里面的知识、智慧应对现实问题……我已经不敢进一步想了。每当这个时候,“潜移默化”这四个字总会像一个精心策划的邂逅,恰到好处的出现,温暖受寒的心灵。可是……可是……好像不对啊!我们稍微想下,现实中需要用到「知识」的场景,都是处于高度即时性状态:例如,在公司重要的内部会议上,需要说服同事错误的论调,引用一些经典案例、权威研究结论时,记不全了,只能用些“好像、据说”等概词,影响力大打折扣;又例如,在跟客户谈判时,对方问你针对他们公司的现状,有没好的解决方案时,你如果说,“请稍等,我们回去研究一天后再答复您……”,可能会因此丢了大单;甚至生活中,跟心仪对象聊天聊到兴起时,突然说,“我记得有谁说过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你稍等下我查下再跟你说……”,那画面实在不忍直视。人生是不可能随时Save然后准备好之后再Load的。我们说一个人很牛,就在于他能将自己的所学融会贯通,不断创造一些更符合实际情境的解决方案出来,应对随时发生的问题,而知识的精粹大部分是从阅读获得,这些都需要一个高成效的阅读者方能做到。我们要警惕「潜移默化」四个字,它有时候会为我们的低效能阅读提供一个自我慰藉的完美理由。我自己就陷入了这个坑坑里很多年了,但所谓的潜移默化究竟对自己带来多大帮助,实在经不起推敲。我想「低成效」阅读这事儿之所以一直为大众所忽略,恰恰是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充满光环的事情。只要是愿意花时间在阅读上,就已经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了,至于阅读后的最终成效,恩,潜移默化。这某种程度上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读书无用论。所以,对于低效能的阅读,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就是:自己每读一本书,就为了一个最终没有成效的阅读浪费了十几个小时的累积时间(对一般人而言相当于一周的可支配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爱阅读的朋友们,如果把阅读效能大幅提升,那他自身的智慧肯定会产生质的飞跃。我简单概括下读书「成效」的四个层次:1层:短时浅认知,即短时间内能记住一些观点,一段时间后只记得“看过”;2层:一段时间浅认知(一般3个月到半年),部分潜移默化,再过一段时间,依然沦为“看过”;3层:较深认知,能随时引用,深度潜移默化;4层:随时随地调用、再创造、改善自己生活状态、知行合一;大部分人大概都停留在上述1、2两个层次,你可以试着回想下近期看过得特别有感触的书,但是你现在先别去翻看,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还能记住多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生命如此短暂,要实现的梦想又那么多,如果没法高效阅读,还不如把时间花在休闲娱乐上呢。那么,如何成为一个高成效的阅读者呢?笔者在此分享下自己近段时间践行的一种方案,当然,它未必是最好的方案,但相信一定能够为诸位带来启发。首先,为了保证「成效」,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考虑清楚做这件事的意义、目标。特别是「阅读如此严肃而神圣的事情」上,更要考虑清楚。笔者本人把阅读归类为五大“意义”:休闲、获取资讯、实用、激发灵感、提升心智。相应的,如下图所示,任何一本书籍都可以根据这五个意义进行分类。这五个分类的字面意思通俗易懂,在此不再举例。
五种类型的阅读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书籍、文章都是跨类型的:例如本文,就属于“实用型+激发灵感型”。又例如,许多朋友,特别是70、80后都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包括笔者本人,相当长时间都当他是一本休闲型的书来看。随着阅历渐长,才从金老的武侠小说中,读出很多的政治味道、读出佛道儒的思想,引导我们思考、完善自身的心智。而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基本上囊括上述五个类型。但是,请切记,阅读的主体是「你」,你是主角,是你选择去读一本书,它是死的,是为你的目的服务的,要成为一名高成效的阅读者,千万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一旦你确定自己的阅读目的了,就要随时提醒自己阅读本书目的,牢牢紧扣主题。下面详细介绍下我对书籍的分类以及对应各类型书籍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阅读方式,简单且易于实施。一、实用型时下社会竞争激烈,相应的,实用型书籍空前火热:创业的、经管的、职业规划的、情感指导、为人处事的、育儿类、健身美容养花插花……基本上涵盖了当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实用型的书可能是最容易却又是最难收获阅读成效的。最容易是因为,实用型的书目的是最清晰明确的,这不,本来就奔着实用去阅读的嘛;但它也是最难的,因为,实用型的书是否达到「成效」的标准从来都是「践行」,我们看了多少本“看的时候心血来潮,合掉书之后依然我行我素的书”了?实用型的书,笔者个人使用《思维导图使用手册》(东尼·博赞/著)建议的方式,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改良,践行一段时间之后发觉效果不错(推荐各位朋友有空也可以去看下)。笔者自己总结的方法,简单来说就以下五个步骤(请特别重视第四、第五个步骤):步骤1.明确你的目标实用型的书一定是用来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所以,一定要牢牢紧扣自己的目标,别读着读着读偏了。例如,笔者看思维导图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时成效低下的问题。建议可以在做笔记的时候将阅读本书的目标黑纸白字的写下来,强化价值。如果你纯粹的只是对一本书有兴趣,例如,例如前阵子我看了一本有关投融资的书,请移步使用下文的“资讯型”或者“激发灵感式”的方式阅读。步骤2.略读,确定书的整体轮廓对整本书的把握,一般大概看下目录即可明白。这一步骤是为了方便对整体的感性理解,就好比我们刚认识一个姑娘,一开始肯定是了解她的整体感觉,而不是只盯着眼睛、衣服、鞋子等细节看,那样的话下次见面在茫茫人海中你依然不认识她。步骤3.速读配合精读根据轮廓,对能解决你问题的篇章进行批判性精读,可以对你认为适用的观点的关键词就行标识,方便后续整理笔记时用。对与你问题关联小的内容快速浏览即可。步骤4.做笔记,做笔记,做笔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完一本实用型的书,这不是结束,而是把它转化成你技能的开始。这个步骤是解决“无论你的记忆多好,所学的观点多震撼,如果没把它转化成长期记忆,时间依然能把你的所学批的体无完肤”的关键步骤。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做笔记是非常有技巧的,笔者推荐思维导图的方式做笔记,实践了一段时间,它确实笔记符合人脑的思考习惯,通过关键词关联联想的方式能迅速回忆起整本书的核心内容(*笔者注:脑图笔记不用详细,只需要自己看得懂即可,关键词越少其实越好)。有几位朋友提到笔记难以“启动”的问题,我个人也会有多少的惰性,但每次都是这么说服自己的:我已经为这本书贡献了宝贵的十几个小时了,难道要白费么?事实上,一旦启动就不会停下来了,试着坚持几次吧,比想象的还有意思,那种享受成长的感觉。步骤5.回顾+修补升级做笔记是为了啥?就是为了转化成长期记忆。看了一本有价值的书,在看完后当天通过思维导图(你的笔记)回顾一遍,一周后回顾一遍,一个月后再回顾一遍,恭喜你,基本上它真正属于你的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书是死的,但你的知识必须是活的,它是能随着你自身的成长而成长的,你每次回顾笔记时,有些新的想法、新的改进,务必要在你的笔记上有所反映。
个人的思维导图笔记
如上图是笔者本人的思维导图笔记,复习起来(快速回忆整本书的所学)仅需要10分钟以内的时间,换句话说,我大概通过5次的回顾,最长不会消耗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把一本书的知识真正吸收。我们对比下最终成效:同一本书,我通过13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吸收了90%与1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吸收了1%,孰优孰劣一眼即明。步骤六:啊?不是说只有五个步骤么?实用型的书,没有践行,吸收了多少都是零。所以,步骤六就是:践行!二、休闲型休闲型的书,相对来说就属于很私人性质的阅读,主观色彩非常浓厚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休闲娱乐目的,对吧。笔者分享下自己针对休闲型的书达到的「成效」:用心沉浸于作者构建的一个美丽的体验世界中,像一次奇妙的异国旅游般,用心体会。毕竟既然选择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那它势必要与玩游戏、K歌等休闲方式不同吧。至于休闲书的其他价值:实用价值、激发灵感、提升心智等,建议就留待「潜移默化」吧。该休闲的时候就认真休闲。三、激发灵感型其实这个类型的书籍分类是笔者自创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朋友也像我一样有这个习惯:当我们需要解决一些全新的问题,或者进行创作时,一时找不到灵感,就会刻意的或者偶然的通过一些“看似无关”但又能激发灵感的阅读获得。例如,几年前,当我负责公司的一个标准化产品的解决方案时,我对现有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非常不满意,但一时又想不到优化的空间。后来我突然想,为何大家都喜欢看影视剧,影视剧到底有何吸引观众的地方?于是马上去图书馆翻阅了一本“影视剧创作”的书籍,现在连具体的书名都忘了。借鉴影视剧“把观众带进更好的生活体验中”的理念,我想,为何不把客户带进一种产品体验的情景中呢?根据这个思路我独创了“剧场般场景式的解决方案”模板,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时候收到明显成效。当时是2011年。而“场景式”这个概念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种应用手段被广为流传已经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当年我凭着这个创新获得了当年公司级的最佳创新奖。(*笔者注:前阵子流行的“跨界”与此处提到的这个情形有非常多的异曲同工之处。)激发灵感型的阅读步骤与实用型书籍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也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阅读的,但由于是为了灵感而来,相比会更休闲更简单:
激发灵感的阅读方式
如上图所示。对激发灵感型阅读,我一般是比较漫不经心,更接近于休闲式的阅读,唯一的区别就是准备好一支笔、一个小本子在旁边,激活有用的小灵感时随时记下来,一旦出现了非常大的灵感(足够很好的解决问题时)便直接停止阅读,将灵感进行深挖,直接启动你事先准备解决的事项。前面实用型阅读里提到的步骤四:做笔记;步骤五:回顾;笔者是建议保持的。毕竟,既然人类大脑的潜能还远远没利用到位,那么,我们吸收知识当然多多益善咯。四、资讯型资讯型的书或者文章大概分两类:一类纯粹是为了知会,聊天吹牛时用的,这类速读即可。另一类是:认为以后一定能用得着。这类书的阅读方式可以采用前面提到实用型阅读方式的步骤二、三、四、五进行。五、心智成长型这类型的书,怎么说呢,有时会被鸡汤文混淆。笔者对心智成长型的书的定义是:它能够让你根本上提升自己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的方式,并最终从质的层面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例如,笔者认为不错的两本能显著提升自身心智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非暴力沟通》这类书籍的阅读方式,笔者建议不用做笔记,直接把这些书放在显眼的地方,有事没事就翻开看看。直到有一天,你发觉这些书说的都是:“恩,这与我的所作所为完全一致嘛;恩,人生本来就该这样啊……”为止。这时候,你是真正与本书达到同样的高度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放回属于它的地方:送给一位朋友——它能继续发挥价值的地方。然后挥一挥手,感谢并与之道别。洋洋洒洒写了不少,通篇读完本文的朋友辛苦了,但本文也属于“实用型”的文章,看完后请务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笔者建议的方式进行适应性优化,并付诸实现哦。毕竟,你们也不想花费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却只收获1%的阅读成效吧?****郑重声明:本文仅提供简书链接转载,其他正文转载请务必征得本人允许,否则视为侵权,必究。对个人成长有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以下文章:
《进化式运营》作者,《运营前线》特邀作者,内容品牌「少加点班」创始人。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同样类型的文章,结果比对方还好,结果人家发表,我的悲剧了,要不要申诉?
一大早就来吐槽,心里极为不爽。下面的文章是对方发表的。M. A. Noor, K. I. Noor and M. U. Awan, Integral inequalities for coordinated Harmonically convex functions, Complex Variables and Elliptic Equations., 2014. 然后我发现这篇文章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定义错了。于是我修改了定义,然后对这个不等式做了一个加细和改进,然后也投了这个杂志。结果对方说 is not appropriate for publication in this
and we must therefore decline to consider it further. 奇怪啊,我专门在cover letter里面专门提到了对方的错误。如果我的不合适发表,请问对方的带着错误的东西,为什么能发表呢。小弟想问,难道国外的杂志也有潜规则。我能申诉吗
不是怕悲剧,问题是悲剧总得有个理由吧。再说,为什么别人能投,为什么我的不合适呢。可以说我文章创新不足,我都认可,唯独不合适,让我无法接受。那为什么他的文章就合适了呢,真是的
说明国外也有一定的学术潜规则
会不会是你的文章让那个家伙审了,这种情况有可能,还有就是人家不想因为接受你的文章让人发现自己的不专业,错误的东西都能发表:secret:这推断,感觉有点太小人了:o
但是这种错误早晚还是会被别人发现的,难道容忍这个错误吗,掩耳盗铃
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改投别家,狠狠的把他们的错误挑出来,多好,让他们继续掩吧
国外也有圈子
国外也有学术圈子,你的意思是说文章中不中不完全取决于质量是吗,那取决于什么,人脉?说明我太幼稚了
我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突然感觉,不会再写论文了
我投的第一篇文章是完全被political reason黑掉的,而且具体的幕后操作者我们也知道。科研圈子利益冲突很常见的,不要灰心。
除非是highly cited的paper,纠错和改进类的文章确实不能放宽,要不idea类似的paper就要泛滥了,说白了到最后科研最核心的还是idea。lz改的那篇是14年见刊的,我觉得没被引用几次,不知道你具体的改进有多大,如果研究对象和方法都类似,那拒稿就是非常正常的了。
可能是该期刊怕麻烦,毕竟它接受了你的文章就得撤下那篇已发表的文章,相当于打嘴,我建议楼主再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论证,比较数学的论证一般都是一招不慎,满盘皆非。如果你确定自己的论证无误并对结果很满意的话,换个杂志改投,然后你可以给目前杂志的编辑写信指出你发现那篇文章的失误,祝好运!
你这种情况被拒一点也不奇怪 重要的是理念 攀比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就算你的方法简单 形貌漂亮 性能更好 归根结底是和别人一样的研究思路
而这个思路已经发表了 你做的不过是改善优化罢了
拜托他的是错误的啊,一直错下去吗,别人引用也是按照错误的引用吗
哈哈,不啊,我生活中脾气非常温顺的。只是悲剧让我心里不爽而已。我错了。不好意思
少年 不要激动 我回复的不是你
如果按照你这么讲,做材料的都不用活了~ 做应用的不看性能看啥? 而且,方法简便了才有可能扩大规模生产。这不都是大家一直在努力的点吗?文章发的好不好,跟作者有很大关联性。不是一个圈子,确实很难发高的。
同意你的看法,我的文章就被拒了。其实我心里就是觉得憋屈,为什么别人的合格,而且还定义错了、我改进了定义。然后给出了更好的加细形式,居然说不合适,无语了
推荐换杂志。抱怨没用。我那篇后来转投的SR,中了。换条路试试说不定也可以。
我想问问,coments算不算一篇新的论文,能不能被检索,还有,这个coments还能投这个杂志吗,如果不能,我怎么找可以发表coments的期刊呢,谢谢。我正有这个想法
非常感谢,我也正在想发个coments,或者不行的话就换个期刊吧,谢谢关注
是他的定义是错误的,但是结论是正确的。我是改了定义,然后对他的结果做了更新。恭喜你
嗯~正该如此。努力试试,只要自己做的对,工作做的到位不怕没有地方接收~
不是性能好就能发好文章的 就说电催化产氢 大把性能好的发在RSC Adv 上了 很多性能没那么好的发到了JACS 上了 你也可以说没进圈子 但我想说的是重要的还是理念吧
嗯,你说的有理。不过也没理解我的意思。其实,所谓理念也就是idea吧,不知道理解的对否?一篇好的文章,idea确实重要。再者,研究方向不一样,真的差太多。我们一是材料新,二是形貌新且好,三是性能高,才能发高的。超电的衍生方向。和催化确实不一样,你们做的太烂了。储能的,效果还是很看重的。
你说的这是工程问题,不是科学问题
等那GG成了大牛我们就得让他尽情咆哮了。
那你说为什么他的文章有错误的地方,还能发表?
没错,定义错了,但是结论是正确的。因为这个结论是对称性的,即使定义错了,也能得出一样的结论。但是我觉得还是纠正了好。
不是,只是当时心情不爽而已,平时我不是那样的人
人家的文章发表在前,人没有觉得错自然就发表了。你觉得这篇文章是错误,也许真的是错了。但是有可能也只是你觉得,之前的审稿人和编辑不觉得呢。建议你投更高档次的,这样如果你是对的,发表了,将很有用。不然一直发表不了,你的工作也浪费了呀。
结果明明是错误的,你却说审稿人和编辑不觉得,那说明编辑和审稿人也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明了,作者,审稿人,编辑之间互相认识
说的很明白些。就是你认为的错在别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或者根本不是错的。你所谓的发现不被认可。所以发不了。
你说人催化做的太烂?幸亏我不是做催化的,不然无辜躺枪……
超电…… 祝你发好文章 得偿所愿
其他不说了 观点不同没什么好讲的
不好意思,我可能说重话了,望不要见怪。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个性,有些人会比较张扬,有些人会比较内敛,没什么绝对的好坏,我自己个人倾向于不乐意张扬的个性而已。
你这回说到我心坎了,你想想,错误的结论能发表,这本身就说明问题。审稿人也许就是作者本人请的,压根就没好好审。当然我直接自责别人的错误也不对,下次一定学会态度不要太锋芒毕露。谢谢关注
不合适只是一个模板词,就是要拒的意思。醒醒吧
要按照你这样说,对方的论文意义就重大吗
已经醒了,谢谢。那个错误永远留着吗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正言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