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里面的利息调整?还有什么叫摊余成本本?还有下面这个怎么理解

请问持有至到期投资中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如果为5年期那每一年是怎么算出来的?_百度知道
请问持有至到期投资中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如果为5年期那每一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投资收益,买价为2088,差额入利息调整,16,%)-55,98,每年付息。每年应收利息=0(面额*票面利率),可能导致利息调整无法结平。),,,56-100=%=83,56(实际支付的价款*实际利率),年末的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4%,(可以理解为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票面利息)第二年的摊余成本=2072,,可能由于前期的小数点四舍五入的原因,54+(2072,,, 依次类推(注意最后一期的调整,假如说一债券面额2000,票面利率5%,54,
其他类似问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初级职称&>&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2014)
原题:简答题
延续【举例1】根据约定,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1年债券利息11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 000元;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11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2 000
 贷:投资收益                 200 000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8 000
 贷:应收利息                 118 000
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2年债券利息11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8 2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11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 200
 贷:投资收益                 208 200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8 000
 贷:应收利息                 118 000
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3年债券利息11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17 220元;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11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9 220
 贷:投资收益                 217 220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8 000
 贷:应收利息                 118 000
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4年债券利息11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27 142元。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11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9 142
 贷:投资收益                 227 142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8 000
 贷:应收利息                 118 000
正确答案:
&&&&&&&&&&&&&&&&&&&&&&&&&&&&&&&&&&&&&&&&&&&&&&&&&&&&&&&&&&
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是怎么算出来的?[答疑编号:]
老师请问按照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是怎么算出来的呀?
还没报读课程?来这里选购吧&
知识点出处:&>&初级会计实务&>&<a
href="/openqa/showQaList.html?examId=711&year=&>&第一章 资产
本章所有知识点: |
本题/页答疑
关于投资收益的计算?
奶茶虾米 提问:
老师,您好:
我看了您其他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但是我还是理解不了这个投资收益怎么算,能麻烦您给我列下一公式吗?谢谢
关于摊余成本的问题
接上面例题,如果按照摊余成本算投资收益的话,第4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不是00++0562,实际收益就是%=&
但是如果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相平,根据已算出前四年的利息调整,倒算出第5年利息调整就是119438,加上应收利息118000,那实际收益就是237438,我想问一下这两种方法为什么会有差异?一般算法都是前几年都按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算实际收益,到最后一年,就是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借贷差倒推最后1年的利息调整,算出投资收益。
每年的投资收益怎么计算
第一步的投资收益是20,题目中虽然高速,但是200W的实际利率得20W
第二步是208200,我理解成200原值加上第一步的差额82000,再乘以10%得208200
第三步是217220,我理解成200原值加上第一步的差额82000,加上第二步的差额
第四步是227142,我理解成200原值加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差额+W=% =227142,我看刘老师在讲2015年的投资收益时就是这样计算的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zjlf 提问:
老师问道题。
甲 企业以1100万的价格购入了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200万的 债券,其中债券的买价为1090万,相关税费为10万元,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4%,三年期,一次还本付息,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企业计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额为多少?
请老师为我写下分录,及答案。谢谢
麻烦老师了
iydkg 提问:
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是实际花费的钱数或者是其他货币资金,或者是银行存款的数额呢?
本知识点其他学员的提问
持有至到期投资
jiangxue2014 提问:
老师您好:债券入账价值不应该是债券成本嘛?
入账价值,账面价值,摊余成本
trs_helen86 提问:
入账价值,账面价值,摊余成本,这几个价值区别都是什么?能归纳总结一下吗?
对于非上市公司的投资
午后的阳光LJ 提问:
为什么说对于非上市公司的投资是权益性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怎么区分
xieguanhe1 提问:
我看课本持有至到期例题是按面值作为入账价值,那里是折价发行,,但是我想问下如果支付价款比面值高的时候(溢价)分录又怎么做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问题?
liyujia926 提问:
老师请问:本题期末摊余成本不是应该:&2=1051吗 ?怎么是1041呢?
请问老师:第二小题可以这样做吗?为何不能?有劳!
冯剑文 提问:
(2)借:预付账款&乙公司             33 500
 贷:银行存款                 33 500&
借:原材料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
 贷:预付账款                 58500
应收款项减值
欧阳巧妮 提问:
日 &应收账款 科目 &借方余额为100万元 &经减值测试 &该企业应收账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5万元 &那么100-95=5 & 5 万元是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吗?
存出投资款为什么不是呢?
nick1 提问:
老师,你好,这里C选项为什么不是呢?
年数总和法
fengqiting 提问:
年数总和法中预计可使用年数总和是这么算出来的啊
持有至到期投资
jiangxue2014 提问:
老师您好:债券入账价值不应该是债券成本嘛?
京公网安备:号&&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刘慧娟;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计算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准则)指明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能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债权性投资,如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金融债券等。准则和指南中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时应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科目,下面再设“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明细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在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计算公式如下:债券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本金加上或扣除: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于教材中所列的摊余成本计算表不易理解。经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账户的账(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8.00元/期全年定价:6.40元/期 共76.80元
      用丁字账户巧释“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的摊余成本
  【摘要】 用丁字账解读实例会让考生感到通俗易董,而巧释“摊余成本”将成为考生能否在短时间内学好“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2009年注册师《会计》培训教材35页「例2—5」实例进行阐述,以供广大注会考生学习时参阅。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丁字账户;摊余成本      一、把握会计科目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1.“成本”明细科目   取得时按债券面值计入“成本”明细科目借方,到期收回时将该明细科目的余额从贷方予以冲销(此明细科目只核算债券的面值)。   2.“应计利息”科目   核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与票面利率的利息计入该明细科目的借方,到期收回时从贷方予以冲销。   3.“利息调整”明细科目(此科目核算债券的溢折价)   (1)发生时:差额(X)=实际支付的全部款项-(债券面值+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   X&0时,在借方; X&0时,在贷方。   (2)摊销时:差额(Y)=实际利息收入-票面利息收入;   Y&0,在借方摊销;Y&0,在贷方摊销   [注意问题]:实际支付的交易费用不应计入“成本”明细科目,而应计入“利息调整”科目,经过持有期间的摊销,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时,该明细科目无余额。   (二)“应收利息”科目(分期付息债券)   1.借方核算内容   (1)认购时买价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而尚未支付的利息。   (2)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2.贷方核算内容:收回的利息   (三)“投资收益”科目   1.贷方核算内容   (1)实际利息收入,债券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处置收益。   2.借方核算内容:处置损失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1.核算期末摊余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差。   2.已提减值以后可以转回。      二、账务处理程序      (一)取得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   (二)期末计息摊销利息调整时   1. 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2. 投资收益=年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 利息调整摊销=双方差额   借: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也可能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   (三)分期收回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4. 到期收回本金或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省略)      三、巧释摊余成本      准确计算摊余成本是会计考生轻松学习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关键所在。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会计》辅导教材中“摊余成本”的定义是:摊余成本是指该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一是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是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是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又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其具体计算如下:   摊余成本(即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四、妙用“丁字账户”      笔者多次在教学中用“丁字账户”法来解析摊余成本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的例题,效果很好,学生很容易理解。下面介绍这一丁字账户。     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A-B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如果该持有至到期投资没有计提减值准备时,则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就是该账户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上期期末摊余成本就是本期期初的摊余成本。期末摊余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相比较可以判断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如果期末摊余成本大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说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已发生减值,反之则说明其没有发生减值;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际利息收入,此利息收入将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      五、详解实例      实例:(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辅导教材第35页[例2-5])   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实际利率为10%。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甲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要求:编制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解析过程:   (一)日,购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 250   贷:银行存款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丁字账:     从上述丁字账户可以得到该持有至到期投资日的期初摊余成本为1 000元。   (二)日:   1.项目计算: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 250×4.72%=59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000×10%=100   利息调整摊销=投资收益-应收利息=100-59=41   2.会计分录: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丁字账:      从上述丁字账户中可以得到日的期末摊余成本,也就是日期初摊余成本为1 041元。   (三)日   1. 项目计算: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 250×4.72%=59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041×10%=104   利息调整摊销=投资收益-应收利息=104-59=45   2. 会计分录: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贷:投资收益10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丁字账:       从上述丁字账户中可以得到日的期末摊余成本,也就是日期初摊余成本为1 086元。   (四)日   1. 项目: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 250×4.72%=59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086×10%=109   利息调整摊销=投资收益-应收利息=109-59=50   2. 分录: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丁字账:       从上述丁字账户中可以得到日的期末摊余成本,也就是日期初摊余成本为1 136元。   (5)日:   ①项目计算: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 250×4.72%=59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136×10%=114   利息调整摊销=投资收益-应收利息=114-59=55   ②会计分录: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   贷:投资收益114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丁字账:      从上述丁字账户中可以得到日的期末摊余成本,也就是日期初摊余成本为1 191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2004年实际利息收入(即投资收益)时,应采用倒扣法,即先计算应收利息和利息调整,最后倒扣投资收益。这样处理的原因是为了把利息调整全部摊销完毕。   (六)日   1.项目计算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 250×4.72%=59   利息调整摊销=利息调整-已累计摊销的利息调整   =250-41-45-50-55=59   投资收益=利息调整摊销+应收利息=59+59=118   ②会计分录: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   贷:投资收益 118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59   丁字账:     从上述丁字账户中可以得到日的期末摊余成本1 250元。也就是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因为随着债券溢折价的不断摊销,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中的数额会越来越接近于债券的面值,等到到期日时,正好等于债券的面值,对于持有该投资的,可以按债券的面值收回其持有至到期投资。其收回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 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摊余成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