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和美团真的赚钱吗

美团和淘点点等餐饮外卖O2O前路在何方?|美团|饿了么|淘点点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美团和淘点点等餐饮外卖O2O前路在何方?
餐饮O2O前路在何方
  日下午,海淀区的3W咖啡,i黑马“外卖O2O”专场沙龙如期举行。
  由于处于O2O爆发的前夕,此次i黑马沙龙现场一片火爆。用美团副总裁王慧文的话说――每个行业在即将爆发时,沙龙活动都会十分火爆。美团副总裁王慧文、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康嘉、淘点点产品负责人王磊、外卖库创始人孟超,四位O2O行业的“先驱玩家”,在i黑马沙龙上分享了自己对于外卖、O2O的看法。
  O2O的风口真的来了,从巨头到小创业者,从老江湖到大学生创业起家,他们对餐饮O2O有自己各自的看法。
  以下,为i黑马沙龙对话摘要。
  美团:我们要抢占外卖O2O的时机
  (i黑马注:作为团购领域第一的美团,在2013年年底开始突入外卖O2O领域,并且一反常态的十分高调)
  美团副总裁王慧文口述
  美团开始就在做O2O,而不是我们团购做到今天之后,做外卖了才进入O2O。团购是O2O的其中一种形式,外卖也是O2O的其中一种形式,不能把这件事情完全的割裂看看待。
  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会经过几个阶段: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追不上。
  外卖应该是2000年初开始的,当时在清华南门就有做外卖网站的,我记得05年我们做校内网的时候有一个叫趣多多的网站做了一个外卖的网站,当时他们还跟我们做了一个联合活动。但前几年,很多家做相关业务的死掉了,当然死掉的原因有很多种,无外乎几种原因:时机不对、做法不对、资源不到位。
  随着团购,微信、移动互联网,一轮一轮过来,在消费者和商家对于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需求,意识在越来越强。商家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意识也越来越在变强,所以有很多家又开始进场尝试。
  外卖这件事情对美团来说,时机不能说很成熟,应该说时机很紧迫,以前的例子,分类信息,团购,这些大的发展潮流,如果错过某个时间点没进场的话,后面要想进场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所以我们内部讨论了一下,外卖行业是够大的,消费者使用频率够高,商家也都是服务业餐饮商家,所以跟我们之前原先的团购业务是有很大互补的。所以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实际过去这些年我们做事情都是很低调的,这次其实是比较破例很高调的做了(外卖O2O)这件事情,入场时间非常短,机会非常大,时不我待。
  饿了么:我们做了很久的外卖O2O
  (i黑马:饿了么是外卖O2O领域的先驱,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5年)
  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康嘉口述
  饿了么是在外卖领域里面精耕细作了好几年的一个创业团队。当时(2008年)我和舍友(现饿了么CEO张旭豪)在宿舍里打实况(电子游戏),经常叫外卖,觉得这个市场很大,我们就调研了一下准备做外卖,和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一样,我们在校园里找了一个小屋,一些人看上去不修边幅,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玩儿,然后折腾点儿东西。
  我们还是比较幸运,2011年3月份我们毕业的时候拿到了金沙江的风险投资,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红杉领投的C轮(2500万美元)融资。为什么说我们比较幸运呢?是踩在了行业爆发的点上,这个行业就是所谓的O2O。
  其实,当年我们做的事情就是给服务业商户提供互联网服务或者IT服务。我觉得给服务业商户提供服务,核心就是两点:
  第一点,我们做的事情一定是真的能够帮他们赚到钱,提升他们的利润水平;
  第二点,网站无非就是帮商户获取用户嘛。一个一个的商户非常多,但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很差,网站会帮他们获取用户。核心是,帮他获取的用户在不在他社区半径范围之内,如果不在他社区半径范围之内实际上这些用户对他是无效的,就算吸引过来了这些用户也是很难留下来的。
  外卖非常符合这两点,所以我们一致认为外卖是非常非常靠谱的生意。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甚至会远远超过零售,我觉得这也就是现在BAT争相在O2O里卡位的一个根本原因。
  服务业商户五花八门,很多很多,最大的应该就是这些类型。中外都一样,餐厅应该是最最大的,尤其在中国,因为我们是一个能吃会吃并且把吃当成文化的一个民族,我们做的就是专注于餐厅的O2O的生意。
  饿了么餐厅的后台Napos,我们给餐厅的服务主要是通过这个东西来实现的,简洁、好用。
  我们产品(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
  1.社交点评,就是所谓UGC的一些东西,我们越来越多的把这些东西开始应用了,因为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样的数据,尤其是给餐厅打分之类的。
  2.数据分析我们一直非常非常重视,在我们第一版的Napos应该还很粗糙,只是一个尝试,就把餐厅分布饿了么菜品分布做了进去,后来惊奇的发现有的餐厅老板用的非常溜,甚至有的时候会组合出来一些新菜,通过这些帮他获取新的市场、开发新的需求,很有意思。
  3.我们给餐厅的客户端,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解决一些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现在每天大概是10万单左右,在高峰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小时2万单,一般来讲这时候都是天气、气候很恶劣的时候。
  这个市场(餐饮O2O)非常非常大。整个行业确实可以说还没有形成巨头。饿了么的目标愿景是成为餐饮业最大的电子商务O2O平台,从我们的名字饿了么也能看的出这点。
  淘点点:阿里极度重视餐饮O2O
  (i黑马:淘点点以外卖O2O为切入点,是阿里内部十分重视的O2O部门)
  淘点点产品负责人王磊自述
  淘点点成立时间不长,我一直在做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事情,特别i黑马给我这次机会跟大家交流。本来今天是来讨论外卖的,但淘点点其实不仅是外卖。
  淘点点现在是跟淘宝、天猫、聚划算一样,是整个阿里集团下单独的部门,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心很大,我们想做成跟淘宝、天猫一样。
  O2O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样,从淘宝的角度来讲,我们其实一直把它理解成是一个市场。很多人说阿里没有大家天天在用的产品,但阿里最大的产品其实就是这个市场本身。
  目前我看,确实没有太多人理解清楚什么是市场,市场看起来很简单只有两头消费者、商家,今天我们讲外卖、讲餐饮是这样,但其实别的东西也都是这样。淘点点很清楚,我们想做移动餐饮的生活服务平台。
  其实,淘宝做本地生活做了很多年,从最开始的口碑(网)开始,其实折腾过特别多次了,做过团购、信息分类,当年任何一个业务坚持下来,今年都是个很大的公司。由于当年淘宝卖货这件事情还没处理完,生活服务一直没有当成特别大的重点做。
  今天有了特别好的契机,移动互联网的势头势不可挡,特别是去年这一年时间点真的到了,如果再不做我们可能又会错过。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促使了淘宝加快做(020)这件事情的布局。
  其实,消费者和商户这两头要的东西都是很清晰的:
  消费者要信息,很多公司在做这个东西,大众点评、地图、地图,另外要解决吃什么、吃,吃完之后有没有折扣,美团最擅长做这个事情。
  商家那头很简单,他只关心你能给我带来多少增量的单数,淘点点其实重心一开始没想做外卖,10月份、11月份想试一试外卖,之后的数据也吓了我们一跳。
  外卖,我们从2013年11月重点开始做的时候。商家只关心你能给我带来多少订单这个事情。我们校园门口有一个夫妻店,他们找我们说要开个店我们说就开吧,反正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这些都有,就开店了,上个月我找他说我准备把这个店退掉了,一天大概60多个单从淘宝过来,我说你把这个店关掉可以省5万块钱房租,他说你帮我们省掉这5万块钱房租我就跟着你们淘点点干。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醉了。。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抢生意打起来了- -_eternal_bayern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76贴子:
醉了。。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抢生意打起来了- -收藏
Bianews报道 近日关于与线下餐饮O2O平台“”的员工冲突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通过多方媒体的报道两方也各执一词,很难分辨出是非对错,而警方的介入似乎也并没有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让人无语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 Bianews与双方均进行了沟通,对于部分事件进行了了解和求证。 在与美团网方面进行了解情况时,该方向Bianews提供了一些近期以来所收集到的双方冲突事件的资料。 美团网所提供的事件梳理: 1.日,饿了么在西安殴打美团外卖员工马停尚,根据警方的调解协议:饿了么员工徐梦乔赔偿美团外卖员工马停尚一千元。 图1:警方 2. 2014年8月,8月重庆员工殴打美团外卖员工。 图2:员工被打伤照片 3. 2014年,员工在殴打美团外卖员工、肖稀歌,导致两人受伤,为此,饿了么西南区域经理薛亚苓曾经在派出所写过一份,表示歉意,并保证将来的工作进程中,不会再出现打架事件。如果再次发生,将依法从重处理。 图3:西南区域经理薛亚苓的手写 4. 9月25日,美团外卖员工董小平正在大学校区里发放传单,被饿了么员工夏宽等两人遇到,随后这两名饿了么员工手持木棍对董小平一人进行殴打,导致董小平头部受伤,有两处六厘米长的伤口,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配图:对于事件的报道 此外还有近期在网络上曝光的一段关于“”创始人康嘉对于员工的培训的视频。 公关副总监丁西坡对Bianews表示,还有许多的线下冲突,只不过性质没有上升到如此级别,所以无法被具体搜集到。 同时,Bianews也与“”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并且希望该方能够对以上事件进行确认,是否曾有类似事件发生,此外,是否可提供一些其他的相关信息。 “饿了么”相关人员则表示“对于斗殴之事不做回应,把精力放在提高服务上吧。” 此前,“饿了么”官方人员曾分别对于以上的部分事件作出了回应。 关于外卖员工董小平被伤事件,饿了么西南区域经理薛亚苓表示,打人者并不是他们的正式员工,在出现冲突事件前,就已经将该员工开除,而事件发生时他只是一个兼职人员。 创始人康嘉于10月11日在其个人上做出回应。 根据康嘉的介绍,,饿了么3名员工被美团30余人群殴,此后在长春也发生了美团员工3人打伤1名饿了么员工事件,更甚的是,一位福州女员工被美团2名男性工作人员跟踪数日。 而对于内部培训视频,康嘉表示该视频被精心截取了一段。 山高皇帝远 事已至此,我们再去评论分析两家公司多起冲突事件责任在谁已经毫无意义,相信双方在线下都有一定责任。 个人的自我约束力是无法控制的,即使双方的管理层对于员工表达要冷静处理问题,也确保不了百分百的执行力。具体每次冲突到底是因何事而引起,无法进行追溯,要说根本的原因或许是山高皇帝远吧。 关于双方处理的方式 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到两方处理危机公关的方式是不同的,选择的是搜集一些信息来进行辩护,“”方面在事件曝光之初做了一些回应,此后选择了沉默。 这到并不是说“饿了么”沉默的态度是无言以对,相信双方的高管面对面叫起真来能说到昏天黑地,沉默或许是因为“言多必失”。 校园市场 从双方的冲突中,我们也看到了校园外卖市场对平台的吸引力。首先学生学生对于时间的敏感性较低,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卖配送环节的要求。据了解到的数据来看,校园单店每天外卖的订单数量为500-600份之间,而人力成本又相对较低。 其次,校园消费团体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些没有踏入社会的年轻消费者中,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及提高黏性要相对容易很多。 这一点对于“”未来发展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很明显,因为该平台是垂直的,但对于美团来说,培养未来主要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即使业务并不盈利,也要树立竞争壁垒。 公司之间起诉不现实 那么关于该事件,双方公司之间进行起诉,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难道不可以么? 就此问题,Bianews咨询了IT法律专家、律师赵占领,他表示两家网站员工之间的打人事件,主要可能还是个人之间的纠纷,如果有人受到人身伤害并达到轻伤程度,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由公安机关立案处理,没有构成轻伤,也可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 公司之间提起诉讼确实比较困难,因为行为发生在个人之间。 互联网圈的冲突不是第一起 2013年十月,团购网糯米、拉手在聚餐时巧遇,曾引发线下群殴事件。当时拉手网马某被殴打成脑震荡、眼部开裂、腿部伤口缝针、韧带拉伤等,糯米网向媒体表示,此事件属于个人行为,不涉及公司政策。 而事后双方各执一词,均称本次冲突是由于己方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较高而造成的。 回顾团购时期的冲突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与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态基本如出一辙。 这样看来,其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商业行为,进而也显现出双方在用人管理方面欠缺的问题。 虽然是互联网企业,但在线下与传统企业直白层次的商业竞争是相同的,所以说O2O拓展业务与团购时期铺街模式是一样的粗犷型,也并不为过
1楼 16:05&|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eternal_bayern“的信息,请&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外卖靠什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