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在增加生态环境在恶化?

生存环境恶化 恢复生态平衡付出代价是所得数十倍
  我国被世界称为人工林最多的国家,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以及木材蓄积量都在增长,但恶化的趋势却并未因此而得到遏止。、水旱灾害、虫灾、等恶性接连不断,位下降、锐减、等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表明我们的植被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应该说,在我国,森林的重要性是被广泛认知的。记得小时候上生物课,印象最深的是植物的: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进,呼出氧气。知道了这是森林植被的重要功能。但在那个年代,却少有生态的概念,对有些认知也是有偏颇的。比如说,那时,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除了种树,大都还做过一件事情——拔草。马路边、庭院内、校园中,野生的杂草被当作“敌人”统统被消灭掉。人们似乎并不知道,杂草与树木一样,是整个中的一环。即便现在,在我们的城市中,依然很少见到杂草等野生植物,不是被拔没了,而是没有了生长的土壤。而当今国际上考察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看城市有没有自然植被,有多少野生植物种类。
  为何森林覆盖率以及林地面积的增长未能遏制住恶性自然灾害的频发?它与我们长期以来对生态问题认知上的缺失、偏颇,与绿化工作中的误区,与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发展方式密切相关。
  较之森林,我们对于草地的重要性及草原生态的恶化更缺少重视。草地是重要的植物种类之一,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40%,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我国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及其主要的支流均发源于草原区,天然草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但由于多年来我们对草地的忽视,致使我国草地面临的危机十分严峻:草地“三化”(退化、与沙化、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水土流失、植被破坏、鼠虫灾害严重,野生濒临灭绝。由于草地植被大面积开垦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开采,造成植被降低,土壤裸露,水土流失加重。
  受破坏的还有湿地。多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的过度利用、湿地、湿地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我国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作为“地球之肾”的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在许多大城市中,湿地几乎消失殆尽。
  此外,对政绩、经济效益的功利性追求,使绿化、环保也成了某些人手中的逐利工具,不少环保工程、绿化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面子工程:砍大树种灌木,搞大草坪,搞名贵树种的大树进城……绿化对观赏性的重视远远胜过对生态功能的重视。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追求超额回报付出的惨重代价,最终会导致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恢复生态平衡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所得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同时还得忍受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态灾难。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我们不能再干了!
扫描二维码,在上查看和分享:
按关键词搜索:说明文语段阅读测试与答案解析: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是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阅读-中学语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字体: 】
&&&&&&&&&&★★★
说明文语段阅读测试与答案解析: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是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 11:01:44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是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20.阅读全文,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4分)
①吞水吐雨器:
②吞碳吐氧机:
21.阅渎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22、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3.加点词“近200年间”强调了 ,“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 。(2分)
24.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2分)
25.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武汉市政府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2分)
①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多次遭受沙尘暴袭击;南方有些城市出现泥雨天气。几十年来,我们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为何沙尘暴和沙漠化愈演愈烈?
②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西北的许多地方在不具备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漠化。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大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荒漠化地区草场牲畜超承载率为50%―12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的荒漠化地带。另一方面,荒漠化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建设力度不够。防治沙漠化的经费相对于广袤沙源地而言,只是 。
③现在,国家林业局计划采用三项重要措施来遏制沙化土地扩展,使“沙进人退”的局面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④第一项措施是,在我国沙化严重推进地带开展大规划的防沙治沙工程。第二项措施是依法治沙。第三项措施是建立起荒漠化动态变化的监测预警体系。
⑤令人欣慰的是,防沙治沙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26.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人的一个成语是( ) (2分)
A.坐以待毙  B.杯水车薪  C.纸上谈兵  D.束手无策
27.由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今年春季,我国的天气出现了哪些异常现象?(2分)
28.归纳出沙尘暴和土地沙漠化所产生并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
29.&文章可分为三部分,正确的划分结果是(2分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0.&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和 的心情。(2分)
31.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至少写出两种)。(2分)
20【解析】精读有关部分,捕捉信息,提炼要点。
【答案】①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的水源。②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
21【解析】要通览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答案】①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以上被采伐和毁掉;②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22【解析】注意语言的运用。
【答案】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3【解析】注意说明文语言的表达效果。时间之短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24 【解析】扣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这一主题,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答案】示例:①水土流失②动物家园遭受破坏,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
25【解析】建议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标语用语要简明、得体,有一定的警示性。【答案】略
26【解析】根据内容,填写成语。【答案】 B
27【解析】联系实际,结合地方天气特点。
【答案】 北方地区多次遭受沙尘暴袭击;南方的有些城市出现了泥雨天气。
28【解析】考查归纳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内容。然后确定提取信息的范围在第②段。根据第①段提出的问题,抓住第②段开头“由于”这个词,就知道第②段是说明“愈演愈烈的原因”的。第②段共有4句话,前3句各说明一个原因。
【答案】 ①西北的许多地方在不具备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②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大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③荒漠化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建设力度不够。
29【解析】理清结构层次。【答案】 D
30【解析】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答案】 忧虑(担忧、焦急),欣慰。
31【解析】 抓住语句,判断说明方法。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用。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文 章
专 题 栏 目
版权所有 中学语文网[]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墨西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中国建设报
  近年来,由于工业垃圾和废料未被充分回收利用、滥伐森林、地下水超量开采、水资源被污染、土壤发生沙化等原因,墨西哥的生态环境出现严重恶化的趋势。
  墨西哥众议院自然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在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中透露,墨30%的工业废渣随便乱倒没有回收利用,每年向河流和农田倾倒的有害工业废渣达700万吨之多。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低下,全国城市工业区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全国37个水资源主要供应地区有29个被认定为污染地区,80%的农田因此而肥力不足,产量下降。有的农田也因污染严重盐碱化寸草不生而已被废弃。
  官方材料显示,一个世纪前,墨西哥的原始森林和人造林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9%,甚至连一些干旱地区都有森林和树木。近些年来,滥伐树木和种植毒品造成森林面积骤减,植被遭到破坏。
  墨西哥全国自然保护区委员会主任埃内斯托·恩克林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墨西哥一些边境地区毁林开荒,盲目扩大农业种植的现象极为严重,估计每年因此而毁林的面积约达61.5万公顷,占世界毁林面积的4%。
  墨西哥议会一些负责生态环境问题的议员对毁林感到震惊。目前墨西哥森林面积大约有1.42亿公顷。议员们估计,照目前对森林的毁坏速度计算,全国每年被毁的森林最多可达到150万公顷。墨西哥将成为拉丁美洲毁林率最高的国家。他们预计,如果大规模毁林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到2013年,墨全国将几乎没有一片林区。
  此外,长期的干旱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也威胁着这个国家的水资源。位于墨西哥西部哈利斯科州的恰帕拉湖是墨最大的淡水湖,曾拥有80亿立方米水量。它不仅为周围的良田提供灌溉用水,而且也是水上旅游的好去处。20世纪50年代,恰帕拉湖周围只有267家工厂,到2000年猛增到3.2万家。目前,在恰帕拉湖畔虽有55家污水处理厂,但只能处理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0%。如今,恰帕拉湖水位不断下降,35%的湖面已经干涸,部分区域的湖水变黑,恰帕拉湖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魅力。
  长期的干旱造成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也是墨西哥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造成许多城市地面不同程度的下沉。据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工程系研究人员最近公布的材料,近百年来,首都墨西哥城区中心有的地方已下沉10多米。地面下沉使一些文化古迹和建筑物倾斜,有的甚至面临倒塌的危险。
  墨西哥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墨西哥政府为治理生态环境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欣扬
&&&&&&&&&&&&
本网站由中国建设报版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建设报社技术中心& 电话:(010) & E-mail:答案
1 B 2C 3A 4C 5D 6D 7A 8C 9 D 10 A11
14 B15 A 16 B 17 B 18 B 19 A 20 B 21 B 22 B 23 D 24 B
25(1)从上到下,从左至右: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乱砍乱划 樵过度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退化。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
26 答案: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环境效益,人类应该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具有整体性。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态网络中,放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加以考察。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以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为前提,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违背自然环境整体性规律。
下载完整版《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十九次周练地理试题》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
保护建设的建议
&&&&&&&&&&&&&&&&&&&&&&&&&&&&&&&&&&
&摘要:祁连山是河西走廊的“母亲山”。祁连山系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山区年均降水量300-700毫米,是一座天然“高山水塔”。祁连山供给着河西地区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西北著名的内陆水系大小33条河流的水源,年平均向下游输出水量达43.11亿立方米,构成下游走廊平原及内蒙古西部绿洲发展存亡和生态有序演替的生命线。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上一个复杂系统,其维持河西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健康稳定,维护西北干旱区生态安全、保护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使其在推动河西乃至整个西北干旱区东段环境&经济系统和谐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植被破坏等,导致祁连山雪线不断上升、生态严重退化、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下降,使河西地区水资源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保护和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加强水源涵养林区、维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保持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内陆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西部大开发成效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战略任务之一。因此,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研究节水事业的科研工作者,有必要发出倡议:希望国家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善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局势,保住祁连山,就保住了西北内陆流域的生态屏障。
关键词:生态&&
保护& 建议
祁连山是河西人民赖依生存的基础,祁连山的生态环境能否建设好、保护好;能否保证祁连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关系到甘肃经济发展和河西几百万人生存的大问题。因此,如何把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提上一个新的高度,是十分紧迫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祁连山横跨甘肃、青海两省,她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党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被称为河西走廊的“母亲山”。正是这座“母亲山”,造就了河西数千年的富庶与繁荣。现在,由于受气温变暖和人口增加的影响,再加上人类无休止的砍伐、过度放牧,受人为过度干扰,山区气候趋于干旱,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出山径流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类一味的同大自然抢饭吃,造成祁连山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受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困扰,生存现状堪忧。
1.森林锐减,植被破坏,雪线上升,沙尘暴频繁。
森林抚育了我们的先民,先民给我们留下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习俗。今天,我们在得到祁连山养育的同时,仍然向祁连山不断地索取。由于自然植被破坏,天然植被严重退化,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尘暴频发。
1.1草原承载量有限。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团的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平山湖保护区的160多万亩土地上,生活着200多户、780多人,这些人大多以放牧山羊维生。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范围内有71个乡(镇),人口约70万。保护区内现有居民57421户、229661人,大小牲畜500万头。在水源涵养林保护区核心区内还有居民378户、2446人。这些人大多以畜牧业为主要生活手段。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贤德根据多年潜心研究,1公顷草地相对合理的载畜量是5个羊单位。然而,在祁连山山区的草地上,现在大部分地方1公顷的载畜量为7至8个羊单位,有些地方甚至达到10个羊单位。他说,这是草地难以承载的。
1.2森林面积锐减。根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调查,近年来有40万亩灌木林被毁,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670万亩。由于多年过度放牧和祁连山农业人口增加,200万亩灌木林沦为荒漠或草场。2004年,省林勘院的调查显示,祁连山浅山区现有荒漠化土地62.81万公顷,占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总经营面积的23.67%。
根据资料,清雍正元年(1723年),征西将军年羹尧率军平青海罗布藏丹津之乱,命手下放火烧山,使几万亩森林成为焦土。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也对祁连山的林木进行剃头般砍伐,使几千亩林地成为永远的荒山秃岭。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至1959年,仅仅两年时间,祁连山森林总蓄积量就下降了53万立方米,减少比率达25%。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又开始了在祁连山山区的砍伐及毁林开荒,到本世纪初,祁连山森林面积比建国初期又减少了32%。目前,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覆盖率不足30%。
1.3雪线不断上升。根据卫星遥感资料,气象专家作了对比分析,日与日相比,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减少了6.5%,中段减少了8.7%,西段减少了18.6%。专家预计,祁连山最低雪线会继续升高,将由2000年的4400米上升到4900米以上。祁连山的雪线如果按这个速度上升,祁连山冰川冰面将继续减薄,冰川萎缩也将继续。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可以勉强支持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1.4沙尘暴频繁。荒漠化现象在我国北部和西部自古就有,如我国的几大沙漠、戈壁等。这些主要不是人为造成的,是长期的干旱或极度干旱、大风、高温等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自然现象,并且千万年来处于缓慢扩展的趋势。这种现象在自然情况下基本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状态,危害也是局部的。当人的因素大范围、高强度、甚至用现代化手段,打破这种自然平衡,从自然界掠夺性的获取过量利益的时候,自然界就失去了原有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能力,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首要表现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包括戈壁)和风沙威胁的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7%以上,并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相当于每年吃掉一个中等县。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2年到2001年,祁连山滋养的河西地区已发生沙尘暴88次,其中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4次,2000年至2002年达24次。
据专家预测,如果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到2030年,全国干旱区(包括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面积将扩大84.3万平方公里,湿润区缩小95.5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将扩大70.6万平方公里。
2.水资源紧缺,制约祁连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祁连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约为1400,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的警戒线,也低于全国人均2135立方米的水平。从总体上衡量,祁连山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竣挑战。
2.1河流来水减少。祁连山所蕴涵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其流域内有大小33条河流,水资源为74.897亿/年,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只有62亿,实际需水总量却达80亿,缺口达18亿。地下水总量4.37亿。其中农业用水占84.74%,林业用水5.84%,工业和生活用水8.72%,其他用水0.7%。三大流域中,石羊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和耕地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9;黑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和耕地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和1/3;疏勒河流域人均水资源为全国的2倍,耕地亩均水资源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持平。其中,石羊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达到了152%,黑河流域达到120%。这样高的利用率是超采地下水来补充的。由于上下游用水失衡,地下水严重超采下降,局部地方水质恶化,人畜饮水困难。
2.2地下水位急骤下降。由于来水减少和耕地面积扩大,对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采补失衡。祁连山东部的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达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0&20米,局部地方达40多米;同期全流域人口增加了一倍,达到500万人,农业灌溉面积增加了490.35万亩,农业用水量增加了34亿,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增加了4亿。进入21世纪,河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115%,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的开发利用率。民勤县拥有机井1.1万眼,占全省1/3,在运行的9400眼机井中,有300眼井深达300米以上。下游地下水矿化度以每年0.l克/升的速度增长,苦咸水面积由湖区向外扩展,水质不断恶化,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盐碱地面积急剧增加,植被大量枯死。近年来,民勤县有13.5万亩沙枣林枯梢衰败,35万亩白茨、红柳等天然植被半枯死,10多万亩耕地,60万亩林地沙化,400万亩草场退化。
2.3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祁连山的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祁连山流域涵养区。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林牧、林矿矛盾突出,致使林地减少,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五十年代上移40米,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
3.荒漠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祁连山边缘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近年来日渐靠拢,互推互动,沙漠化推移速度加快。沙漠不断吞噬武威、民勤、金川、永昌、张掖、临泽、高台、金塔等地的农田和村庄。荒漠化面积每年仍以0.78%的增率不断扩展,风沙线每年仍以3-5米的速度推进,个别地区达到8-10米。如玉门市北部的风沙线近20年来南移10公里,平均每年南移500米。沿风沙线679个村、镇(乡)、600多万亩农田遭受风沙埋压的威胁。有300多处风沙口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被流沙吞没和危害而弃耕的土地超过190.5万亩,现仍以每年1.2万平方公顷的速度增加。在祁连山最西头,敦煌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6万公顷区域中仅存的11.35万公顷湿地,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
二、造成祁连山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成因
人口压力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河西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1.1据资料显示,
解放初期,河西近250万人口,基本维持着生态环境原貌,50多年来,人口增加至500多万。河西土地面积辽阔,但耕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45%。就土地总面积而言,河西地区每平方公里平均为18.5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0%.而就绿洲的土地而言,再把可利用荒地也计算在内,则每平方公里已达227人,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
1.2传统的灌溉方式还没有大的改变。生产还比较粗放,农业增产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的观念没有改变,由于不断垦荒,以致农业用水量过大,地面水不够,就超采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矿化度提高。流域内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90%以上。
1.3.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种植高耗水的粮食作物和籽瓜为主,粮食作物亩均毛用水500立方米左右。节水型农业格局尚未形成,为保农业用水而挤占生态用水,造成下游荒漠植被的衰亡和沙漠化的加剧。
1.4.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停留在粗放型阶段,灌区的配套建设落后,“跑冒滴漏”严重。山区的调蓄性水库不足,平原水库水面大、库浅,水资源大量蒸发渗漏。上下游用水缺乏统一规划和调度管理。
1.5城镇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流域内各城镇均无污水处理厂,工业循环用水、生活中水回收等工作尚未展开,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很低。水资源利用上的各种不科学的做法,导致了水资源供需的严重失衡,特别是由于过去强调粮食总产的增长,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而忽略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乱开荒、乱打井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1不合理开垦是造成祁连山草原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无保护和灌溉条件下开垦草原,对生态的影响最大。50多年来,由于乱垦滥伐,毁林毁草,致使祁连山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22.4%减少到目前的14.4%,浅山区70公里范围内的森林已荡然无存。森林面积由474万亩下降到180万亩,完整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1无节制的修坝拉水。目前河西地区修筑了15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渠道砌衬,上游用水过度,导致流域内湖泊,湿地、沼泽日趋干涸。祁连山雪线上升500-800米,“七一”“八一”冰川以每年0.8至1的速度退缩,出山地表水量下降了10多亿立方米。
&加强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涵养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水源,遏制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会合,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河西走廊和谐社会建设,维护西北地区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总体表现为沙漠向绿洲推进,农区向牧区推进,牧区向林区推进,雪线向山峰推进,森林和草原缩减;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生物资源减少;风沙弥漫及沙尘暴趋向强化,空气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河西五市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治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