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题

您当前的位置:&>&&>&
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科目:中我国当代经济虽说占的分值不是很大,但有部分的省份也会涉及到。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不能轻视这部分知识点的考察。我们()今天就专门整理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如果你看过我们总结的知识点后可以适当的练习一下下面的这几道题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定目标是()
A、5% B、6%、C、7% D、8%
答:C 解析中国社科院经济所12月4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称,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会设定在7%,符合&十二五&规划目标,经济增长依然面临着结构减速的压力,但预计增长好于设定目标值,经济增长保持在7.4%的水平。
2、&目前,活跃在城乡的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的&草根经济&群体,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
①可以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
②可以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③对城乡共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④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3、解析:②中&消除&的说法太绝对,不选;④在题中没有体现。
3、人才方面的全球自由流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 ()
答:A 解析略
4.私营经济具有不同于个体经济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私营经济(& )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D.有利于促进和增加就业
试题分析: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这是私营经济的特点,其中和个体经济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就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故B正确。ACD是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相同的特点。本题答案选B。
5.我国要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要防止(& )
A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 B.一心一意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片面强调GDP的增长
C.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措施。通过课本可知A、C、D都是我们应该实施的措施。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够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所以,B错误。
好东西分享一下: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测试(含答案)_试题
&&&&来源:河北博才网&&阅读:1348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一、&选择题1.(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年高三质量调研测试)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中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①外国资本操控市场 ②国民政府征收重税& ③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 ④民族工业空前艰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C2.(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答案& A3.(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压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下列哪项符合题意?&&&&&&&& (&&& )&A.甲午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 &C.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不断发展 &D.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答案& A4.(福建省福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亦主要靠“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贩油豆来此”。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门镇出现了雇佣关系&&&&B.石门镇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发展C.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石门镇的榨油原料完全依赖外地答案& A5.(福建省福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答案& C6.(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 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 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答案& C7.(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 中外合资的结果&&&&&&&&&& &B.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大力支持答案& B8.(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受到下列哪些势力的压迫?&&(&&& )&①外国资本主义&& &②本国封建势力&&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垄断资本主义&A.①②③&&&&&&& &B.①③&&&  && &C.①②&&&&&& &D.①④答案& C9.(福建省福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91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所创的三喜牌香烟大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由此,引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嫉妒,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昌牌,将对南洋兄弟公司提起诉讼。南洋公司自知势力不敌,遂将“三喜”改名为“喜鹊”牌,并将原因公之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的销路反而更好,从上诉材料可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C.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答案& D10.(贵州省铜仁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明初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20座;明末民窑崛起,数量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民窑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工匠达10万余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授值”。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明清私营手工业发展&&&&&&&&&&&&&& B.明清商品经济发展C.手工业最先有雇佣劳动关系&&&&&&&& D.社会分工扩大使手工业发展答案& D11.(贵州省铜仁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郑和下西洋时达到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通好之意,然后以中国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郑和的一系列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B.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C.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   &D.加强对外交往的手段答案& D12.(甘肃省民乐一中2011届高三历史测试卷)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 C(甘肃省武威五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近代新的经济力量,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3―14题。1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原因是&&&&&&&&&&&&&& && (&&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单薄&&&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一产生就受到来自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答案& A1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物质基础是&&&&&&&&&&&&&&&&&&&&&&&&&&&&& &&& (&& )&&& A.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民用工业 &&B.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较为迅速的发展&&& C.民国初年工商业发展的热潮&&& &&D.“一战”期间出现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答案& B15.(2010贵州省乌沙中学月考)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答案A16、(2010江苏省台州市重点高中模拟)假如你的家族是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家族不可能出现的经历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贩卖洋布赚了一大笔钱,投资了一家纺织厂&B、一战期间,纺织厂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丰厚&C、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纺织厂内迁&D、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纺织厂最终倒闭答案A17. (2010江苏省苏州中学测试)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1863年的上海&&&&&&&&&&& 张謇 民国初年&&&& 1932年日军炸毁的& 1956年上海工商界申请实行洪盛机器碾米厂&&&&&&&&&&& 著名实业家&&&&&&&&&&& 商务印书馆&&&&&&&&&&& 全行业公私合营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答案 B18.(2010.上海市虹口区质量监控测试)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B&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C& 近代中国政府根本不支持民族工业D& “重农抑商”思想贯穿中国近代始终答案B19、(2010.上海市嘉定区高三模拟)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呼吁:“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小变仍亡”批评的是A.顽固派&&&&&&&&& B.洋务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答案B20、(2010.上海市嘉定区高三模拟)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该小组正在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 B.近代商业的前世今生C.西方文化的渗透传播&&&&&&&&&&&&& D.新兴政权的确立巩固二、非选择题21.(安徽省河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四家由澳大利亚归国华侨兴办的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它们不仅给当时的上海人带去了最时髦的购物方式,还初步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百货业。在那个提倡“实业救国”的年代,这四大百货公司成为华人资本的一个典范,孙中山先生就对百货业特别有兴趣,他本人还购买过“先施”公司的股票。而四大百货的成功并不是一夜成就的神话。&&& 材料二:(这些百货公司)男职员全部都穿“中山装”,女职员全部都穿蓝色的旗袍,全公司的职员都穿黑袜黑鞋,(早上)公司没开门,全部职员都进来了,限定一个门进来。所有的职员,每个人都有一个胸牌,号码是“l”字开头,那你就是在第一层(上班),是“2”字打头,那就是在二层(上班),所以那些管理员一进去就看你的号码,就知道你是在哪层(上班)。&&& 材料三:顾客至上、职员统一管理、广泛吸纳人才、培养后备力量、为员工谋福利、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这些是现今全世界通行的管理措施,而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已经广泛实施了,它们就是四大百货公司屹立商场屡试不败的法宝。&&&&&&&&&&&&&&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上海四大百货传奇:实业救国时代的归侨梦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能够成功崛起的主要原因。&(2)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缩影,但总体来看,近代中国的商业发展是明显不平衡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 (1) A、华侨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乐于投资,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四大百货公司创造的“最时髦的购物方式”的影响; C、孙中山等辛亥革命名人的支持和投资; D、国民政府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的促进; E、上海城市的迅速发展。&(2) A、长期的战乱和战争破坏,正常商业受到影响,缺少发展环境; B、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C、列强侵略阻碍:抗日战争日本的破坏、掠夺及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破坏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环境。D、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凋弊,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比较低,限制了商业的发展。22.(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材料三 图1&&&&&&&&&&&&& 图2&&&&&&&&&&& 图3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试归纳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6分)(3)材料三图1和图3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两次重大运动?材料二、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4)概括材料四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当时的主要影响。(6分)答案& (1)官营手工业衰落;(2分)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2分)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2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分) (2)①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④政府对兴办实业的政策发生变化。(6分)(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给6分) (3)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2分)联系: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在政治上、思想上要求民主;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民主又进一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4)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分)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2分)影响:南方谈话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2分)&
猜您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高清:女生纪念毕业在寒冬拍最美宣传片走红
南极企鹅在看什么?
情侣拍大尺度婚礼视频 堪比三级片
范冰冰82岁鹤发苍颜 还原垂暮武则天
“武当妹妹”舞拳抚琴展清纯侠女气质 网上走红
俄罗斯美少女COS装网络窜红 可爱不输日韩女生(图)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高二历史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练习题及答案_新东方网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22:04&&作者:新东方网整理&&来源:互联网资源&&字号:|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
  【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单元导航】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史实。复习中可从三个方面去把握:(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重点掌握各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重点掌握各方面变迁的主干史实并分析变迁原因。复习过程中应注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及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概要】
  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背景&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夕,______仍然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②西方列强通过_________,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③鸦片战争后,________的冲击。
  (2)表现:
  ①自给自足的________的逐渐解体:
  A.原因:a.资本主义入侵,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最主要原因);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市场不断扩大;c.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d.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技术低,成本高等。
  B.表现:洋纱涌入并逐渐取代土纱,使中国传统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并逐渐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东南沿海等地最为突出。
  C.影响:自然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②_____相继出现,具体为:外商企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______出现(近代工业的起步)、民族工业兴起等。
  (3)影响:①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______和原料产地。②中国的________发生变化,买办阶层迅速兴起。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
  (1)兴起背景:①______和两次______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②清政府内部部分官僚意识到______的重要性,形成______,并得到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等。
  (2)指导思想:“____________”。
  (3)口号与目的:①口号:“________”。②目的:旨在“自强”、“求富”;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5)主要内容:①创办军用工业:A.以“自强”为旗号。B.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_______是第一家官办军用工业;1862年设计制造成功第一台实用___,标志着中国____的起步。C.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______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A.以“求富”为旗号。B.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C.1881年投产的____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堂(1861年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6)性质:________________。
  (7)结局:________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破产原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原因:列强垄断技术,顽固派阻挠,缺少有力的领导核心等。
  (8)评价:①积极作用:开启了中国的____进程: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发展了近代教育与军事;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局限: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限于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因此也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
  3.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
  (1)产生背景: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____逐渐解体。②________的刺激,洋务运动与________的诱导。
  (2)产生概况:①时间:________前后。②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等东南沿海地区。③主要民族工业:方举赞上海办________,陈启源广东南海办________,朱其昂天津办________。
  (3)影响:冲击自然经济,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中国近代化。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甲午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
  (1)背景:①____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____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___,奖励工商。③民族资本家的____热情,____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及____运动的刺激。
  (2)表现:①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______发展尤为迅速;②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涌现出____、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
  (3)影响:①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掀起______与______运动,加速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②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解体。③形成“________”的社会思潮。
  【易错扫描】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建国后,三大改造的完成,小农经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这是一个特例。
  3.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虽然也有私人资本参与,但改变不了企业的官办性质,具有很强的封建性,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大相径庭,在复习时应对此辩证地看待。
  4.“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高额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考点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年/一战期间)
  (1)背景:①____和____建立的促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民国建立,提高了________的的社会政治地位。②临时政府奖励____和倡导使用____,北洋军阀政府的支持。③群众性的________,如抵制日货等。④“______”风气的推动。⑤____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商品输出减少(外部条件)。
  (2)表现:①厂矿企业增加、规模扩大;②____、____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得到发展,____是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③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和实业团体。
  (3)影响:①经济上: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②政治上:使无产阶级队伍扩大,为中国向________转变与____成立奠定基础。③思想上:推动________的开展。
  (4)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显著发展(年)
  (1)背景:①全国基本统一。②_______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等。
  (2)概况:民族工业得到显著发展,中国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1936年,民族资本一度超过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
  (3)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抗战时期,年)
  (1)原因: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安定的环境。②侵华日军对沦陷区经济的野蛮掠夺:▲目的:为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方针:1940年,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________”,其实质是把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方式:A.对工矿业:采取“____”、“____”等方式;B.控制、垄断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____制度(便于日军以低价收购方式进行物质掠夺,极大地限制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C.掠夺劳动力。③国统区:官僚资本急剧膨胀,通过“______”( 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打击和挤压,以______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chenbei123456
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嬉皮光头仔
Oo槑小雅oO
briarglacier
briarglaci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