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一账通是什么建设“六大目标”是什么

平安创建知识应知应会内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免费5页免费13页免费15页免费2页免费 2页免费12页1下载券36页3下载券2页免费6页免费
平安创建知识应知应会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知识测试卷20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保险lass测试,平..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知识测试卷201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可在服务器上查看具体错误信息)和依靠全城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核心城区"的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城区第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财政收入取得新突破
&&&&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86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4.82亿元,同比增长20.66%;实现财政总收入23.27亿元,同比增长27.95%;全部工业总产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30.4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73.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2亿元,同比增长19.62%;实际利用外资2481万美元(按旧口径计算),同比增长44.16%,实际到位内资额21.33亿元,同比增长42.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504元,同比增长14.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75元,同比增长11.37%。城区财政总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区各县(区)中名列第一位。
&&&&服务业快速发展。按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开展了"工商企业服务年"、"月月美食节"、"科企联合、共谋发展"等活动,规划了岸锪肷倘Γ屠璐禾臁⒐阒萦岩甑裙谕庵倩豕鞠嗉炭担黄舳"都市休闲游,欢乐青秀行"主题旅游活动,打造3条商务会展精品路线;积极培育了中介、科技、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吸引了华夏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进驻城区;提升了商业街区的品质,对七星路、双拥路等街道进行了街景综合整治,改造了基础设施,实施了高层楼宇灯光亮化工程,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旧街换新颜的同时带来了新的商机与活力。批发零售、餐饮娱乐和房地产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势不减。据不完全统计,全年销售超亿元商贸企业达31家,限额以上批零贸易额达154亿元;餐饮业营业额达23.74亿元,同比增长28.8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销售额达3.38亿元,同比增长32.08%;房地产业营业收入达9.23亿元,同比增长31.13%,房地产税收占全部税收的45%。销售收入总量和增速均保持居全区之首,全区三产第一区的地位更加巩固。
&&&&都市型工业建设初见成效。根据城区特点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稳步推进伶俐工业集中区、二塘工业园区和仙葫东区等工业园区建设,2007年全城区共新增规模口工业企业7家。按照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布局科学合理的高标准,完成了伶俐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城区财政投入近200万元,完成了二塘工业园区基础道路建设,成功引进南宁市生源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等六个项目,其中两家企业已投产,园区已初具规模;仙葫经济开发区的服务型配套项目建业混凝土有限公司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年产值达5480万元;以广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青秀区医疗器械专业园区,已成为了广西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
&&&&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以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为总抓手。2007年共投入1.48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874个,共建成村屯道路430.5公里,13.98万群众告别了"行路难";实施农村水利建设项目200个,建成灌溉渠道61条110公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9万亩,安排人饮工程73个,解决了3.96万名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3350座,试点村屯沼气池普及率达到了80%;新建村级计生卫生室17个,完成改厕2950户,完成村屯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投入110万元推广种植11万亩超级稻,每亩增收145.6公斤,农民人均增收198元。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投入181万元,重点扶持刘圩镇麓阳村的"食用菌"和南阳镇留凤村"养殖业"等示范项目的发展,增收达1200万元。种植高糖高产甘蔗6.2万亩;秋冬种6万亩,种植桑蚕1.5万亩,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和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城区首次组团赴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开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规模招商活动,组织人员参加郑州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长沙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共签订意向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金额11.1亿元。积极利用"两会一节九论坛"的平台,做好项目洽谈、投资环境推介等工作,共签订云星?星都国际、大观天下、德瑞花园地产等6个项目,总投资29.64亿元,招商引资实现了新突破。
&&&&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深入扎实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大力改善城乡环境,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乡清洁工程"扎实推进。认真贯彻自治区、南宁市、城区党委实施 "城乡清洁工程"的部署,采取措施,率先成立了环卫夜巡队,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调动基层力量,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体制。认真纠正"五乱"行为,全面查处各类违章行为约84万起,其中摊点乱摆约26万起、车辆乱停放4万起、垃圾乱扔24万起、广告乱贴30万起、工地乱象约920起,营造了清洁、整齐、优美的市容环境。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6510万元。新增加环卫工人810人,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待遇,为环卫工人配备防寒棉衣2500件。聘请了490名市容协管员。购买了11辆治理"五乱"巡逻车、13辆环卫清运车和350辆环卫三轮车。在各镇、村屯新建垃圾池共352个。投资783万元建设数字城管二级指挥中心,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城建工作按期完成。一是扎实推进服务自治区、南宁市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青竹立交桥、葫芦鼎大桥地面交通完善工程、区党校新址(二期)项目等久拖多年的征地拆迁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期完成。柳铁新址建设及储备用地项目、"七一"总渠改造、广西国际儿童医院、南宁市科技馆等共计30个征地拆迁项目全部完成,征地总面积3287亩,拆迁单位23个,私房600多户,拆迁总面积14.4万平方米。香港街、长犯睦┙ǖ裙こ陶鞯夭鹎üぷ髟低平欢窃傲致袒ぷ鞒尚灾2普吧缁嵬蹲式2000万元,完成14.5万株树木种植工程和建成区的英华路、柳沙路等重要节点及小街小巷绿化精品工程,绿城特色更加突显;三是城建项目有效开展。推行城建项目领导负责制,共投资1500万元,按时按质完成66条小街小巷维修、改造、建设工作;成功打造七星路、双拥路2条精品示范街。积极开展柳沙消防站建设工作。完成南湖连通渠、新兴村"城中村"改造、青秀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四是全面推进村镇建设。做好乡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完成4个建制镇、102个村屯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和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消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认真组织实施并完成自治区人大督办的南宁市新青有色金属选矿实业总公司关停工作,对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津头砖厂实施关停,对三家无证砖厂实施了强制关停拆除。完成伶俐、长塘、刘圩、南阳镇卫生院的医疗废水处理工程建设。2007 年共审批环保项目215个,环保投资379.96 万元,环保投资系数10.83 %,"三同时"执行率100%,环保设施峻工验收合格率98%,依法对辖区内46家存在油烟噪声扰民问题的饮食娱乐经营单位进行了处理,否决了7个污染较重、选址不符的项目。在2007年度南宁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评比中,城区荣获优秀单位称号。&&&&三、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新改善,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
&&&&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按照"全民创业"的工作思路,统筹城乡就业,认真抓好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做好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再就业援助工作,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765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119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1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4%,低于市下达任务1.96个百分点。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69人。
&&&&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初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为主体,以自然灾害救助、临时困难救助、爱心超市帮扶、社会互助为补充,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并全部纳入城区政府财政保障。实行城乡低保金国库直接支付,发放低保补助金571.5万元。构建了城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爱心超市"实物救助网络,惠及全城区名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居民。
&&&&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认真开展"两基"达标迎国检工作,加大对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投入2976万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做好"两免一补"各项工作,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全年共安排2670名农民工子女就近到公办学校就读,减免费用近300万元。开展与辖区大、中专院校教育联合活动,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加强与国内外教育发达的省市、国家的教育交流,城区素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城区荣获自治区"两基"先进城区。
&&&&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投入 1.8955亿元,顺利推进和完成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4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1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全年各类文艺演出150场次,观众达7.5万多人次;下乡放电影350场次,观众达10万多人次;全民健身普及率达72%以上;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广泛开展除四害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活动,年内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85.2%;全面开展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巩固和扩大了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城区成果。2007年,城区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和"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等国家级奖项。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扎实有效地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 "三大会战"。围绕巩固和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全面完成自治区和南宁市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指标及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征收社会抚养费2615.18万元,新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室2个,2007年区间年符合政策计生率90.40%,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54‰和7.24‰。
&&&&民政和双拥工作成绩显著。加大了解决社区"三有"问题的工作力度,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提高了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者待遇。城市和农村社区工作人员岗位补贴分别平均提高73.58%、32.37%;村级"两委"干部的生活补贴平均提高了53.47%。目前,城区村(居)民委员会干部的补贴标准为全南宁市的最高。广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95%以上。扎实抓好区划地名工作。 2007年8月城区对街道管辖区域进行了科学调整,将原来由津头街道管辖的9个"城中村"划分给五个街道管理,整合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增强了各街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区)活动,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城区荣获了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区和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给我城区实施的为民办实事14件和城区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12件。累计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
&&&&四、综治工作迈出新步伐,和谐青秀建设呈现新局面
&&&&坚持以平安建设为重点,以"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为载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综治工作取得成效。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组织开展了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整治。2007年共开展安全大检查6次,投入整改资金42万元,整改各类隐患226项,辖区内2007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比2006年减少8人,下降21.6%,城区荣获了南宁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优秀县(区)。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工作,平安镇、街道、村(社区)、单位均达95%以上,城区荣获自治区"平安建设县(区)"称号。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管理职能有关问题的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做好接收青秀山管委会社会事务工作,着手实施"保护青山,呵护绿肺"行动,对青秀山风景区进行全面整治,有效地遏制了青秀山周边违章建筑抢建的势头。
&&&&信访渠道畅通,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积极整合城区34个职能部门力量,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将城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与青秀区群众工作部合署办公,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在履行办证业务的同时还承担起群众接访工作,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搭建 "行政审批、群众接访、效能监察、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将社会矛盾在基层一线化解,切实稳护了社会稳定。2007年共开展"公开大接访"活动44次,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31件(次),各级立案112件,结案率100%;共排查出89个不稳定问题,调处率达100%。
&&&&五、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认真组织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落实"三项制度",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推行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求真务实,落实全年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行政问责制度,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和效能监察,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效能得到提高,《公务员法》实施进展顺利。自觉接受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听取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3件,政协委员提案56件,办结率100%。办理市长热线、市政府信息专报转交我城区群众来电、来信179件,反馈率100%。从严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审计监督,认真治理商业贿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全年城区政府出色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的任务,执行力经受了考验。
&&&&一年来,我城区人民武装及国防动员、审计、统计、监察、物价、人事、人防、扶贫、档案、残联、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城区经济发展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我城区荣获了7项国家级、15项自治区级、28项市级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城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城区人大、城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城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城区人民政府,向全城区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一切关心、支持青秀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整体竞争力不强。工业规模企业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后续财源培植缓慢,财政增收渠道单一,保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缺乏更多的产业支撑,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二是统筹协调发展不够,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群众的生活较困难。三是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四是违法违章建筑蔓延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作风不实,依法行政、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与群众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8年工作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实施,南宁市还要相继举办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以及第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作为南宁市的中心城区,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深入扎实地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的新春寄语,认真学习贯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城区要在全市"率先解放思想,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率先提升"的要求,紧紧围绕"商业树品牌,工业上台阶,农业兴产业,城市升形象"四个发展主题;扎实推进"新农村、重点项目、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五项建设;努力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创业增多、服务创优、环境清洁、和谐稳定"六大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迎大庆、树形象、满意服务在青秀"活动,着力构建富裕青秀、和谐青秀、魅力青秀,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向自治区50周年大庆献礼。
&&&&城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1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
&&&&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巩固传统服务业
&&&&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巩固传统服务业优势,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推进服务业由传统服务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由消费性服务业向消费性、生产性并重转变,实现城区服务业率先发展、率先提升。
&&&&完善岸锪肷倘ㄉ瑁蛟炀飞桃到智0凑岸锪肷倘"一轴四区两中心"的整体规划,重点谋划以民族大道东段为主轴的大南宁国际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发展。在重点做好梦之岛水晶城、广州友谊、巴黎春天、沃尔玛等项目服务工作的同时,依托地王大厦、金源CBD等高层商务楼宇聚集和航洋国际城的辐射作用,借助岸锪敫呱凶≌萍兔嫦蚨松涛袂亩捞氐乩砦恢糜攀疲小⒈O铡⒅と⑿磐小⒒稹⑿畔⑽锪鞯雀叨诵滦头褚堤T诖嘶∩希瓿晌逑蠊愠【方ㄉ韫こ蹋プ》锪氡薄⒎锪肽系缆吠亟ā⒙吠晟啤⑼恋厣档幕觯呋慌桃悼⑾钅浚诜⒄狗康夭档耐保嘤何锷坛 ⒎⒄剐羌毒频辏ㄉ枭涛裰行模岸锪肫倘ㄉ璩晌姓⑸涛瘛⒎瘛⒕幼∥惶宓母呱芯飞糖
&&&&以主题游为特色,加快旅游业前进步伐。将城区旅游业主动、全面融入泛北部湾旅游经济规划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南宁市开展"月月旅游节"为契机,开展"风情青秀"主题旅游年活动,重点发展以"商务游"和"乡村游"等现代新型旅游经济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即: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点),以名人名居、渌口坡农家乐、沱江漂流、军山风景区等为重点;包装一批旅游产品,并以四个镇为基地,积极开发旅游农产品市场;开拓一批新旅游线路,以商务会展旅游为开发重点,挖掘、立项、招商新旅游线路;培育一批优秀旅游餐饮、酒店企业,使旅游业成为我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北部湾经济区融资平台,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内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广西总部设立在青秀区的优势,在去年国内知名金融企业落户青秀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已落户的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的服务工作。同时,抓住南宁市作为外资银行进驻的首批试点城市这一契机,提高对外资银行的服务水平,使我城区成为辐射全区乃至东盟的金融中心,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建设提供金融业发展平台。
&&&&着力培育发展信息服务业,打造"数字青秀"。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加快办公自动化应用进程,大幅度提高农村网络普及和运用程度,推进城区特色农产品网上购销;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业,利用辖区人才优势,引导法律、会计、商务服务等一批信息咨询机构集中发展,提高信息服务水平;鼓励发展软件及相关信息产业,依托城区信息产业优势,吸引更多更好的软件开发和信息企业进驻城区,培育发展城区软件创业园。
&&&&整合资源做大优势产业,巩固传统服务业领先地位。立足第三产业发达的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拓展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努力提升传统商圈和八条专业街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巩固"吃在青秀、住在青秀、娱乐在青秀、购物在青秀"的传统服务业龙头地位。整合现有资源,完善3条特色商业街区服务功能:以竹篱笆家宴、毛家饭店为龙头的长湖路"美食娱乐休闲特色街",以长塘肥仔酒楼、壹泰酒楼、古鼎香食府为中心的仙葫大道"美食休闲长廊",以富安居家建材中心、桂中家居、全友家居为中心的竹溪大道"建材家居专业特色街区",使其成为城区商业的新亮点,市民休闲娱乐的新热点。以"月月美食节"为契机,以中山路美食街为主,在小吃上做大文章,在老风味中创出新风格,加强传统美食的宣传,不断提升本土传统美食品质。加大对落地企业的扶持力度,主动帮助企业宣传扩大知名度,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好第三方物流基础建设规划。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优势,依托我城区南北高速公路入口、伶俐高速路段、快速环道横穿的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在做好在消费性生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布局,按照打造第三方物流园区的规划思路,做好仙葫大道沿线、五合伶俐高速沿路两边、伶俐工业园集中区配套服务设施规划,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使物流业成为我城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亮点。以现代物流方式进一步推进传统业态,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建设平台,继续推进70个中心超市、便民服务点进镇村、进社区,加快构建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体系。
&&&&二、加大工业发展力度,促进园区经济出效益
&&&&加大对工业的扶持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今年安排15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工业发展,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导工业项目向集中区聚集,年内力争引进1-2个规模以上企业落户集中区。加强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资金、土地等问题,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贯彻落实南宁市工业布局总体规划要求,重点发展印刷、机械、家具、食品加工、精细加工等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配合市里组织津头街道、中山街道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推进园区规划和基础建设,提高园区承接能力。抓好仙葫经济开发区、伶俐工业集中区和二塘工业集中区的土地征用和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利用仙葫经济开发区11.3平方公里纳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契机,争取自治区、南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仙葫经济开发区东区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工作,重点发展印刷、食品精细加工等产业。今年完成伶俐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和土地蓝线图的编制工作,重点引进大项目、大企业进驻园区。牢固树立集约、节约用地意识,着力提高园区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园区。做好征地拆迁,加快伶俐工业集中区400亩核心启动区的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的前期工作。尽快完成约2000亩国有农林场土地的收储工作,大力发展工业房地产,尽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为大型和优质项目入驻提供平台。力争将伶俐集中区和二塘工业园区纳入仙葫经济开发区,突破园区管理模式,加快工业集中区发展。
&&&&培育壮大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南宁市"建设工业百家亿元企业工程",利用南宁工业投资风险基金等优惠扶持政策及城区"科技三项",重点扶持辖区发展潜力较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发展壮大。今年,我城区计划新增2-3家亿元企业,新增规模口以上企业3-5家,新增工业企业20家以上,力争初步形成以建业混凝土有限公司、飞翔印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建材及印刷产业集群。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是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建设。对7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5座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建设长塘镇风门电灌站和一批山塘堤、放水涵的加固坝。年内解决2000人安全饮水问题,开展农村集中供水前期工作。完成长塘至刘圩公路建设。修建通村通屯道路50公里。加快小城镇建设,解决好城镇规划及规划后实施问题,重点抓好四个镇政府所在地的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扶贫开发和农业机械化。&&&&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做大桑蚕、蘑菇、香芋、香米、甜瓜等特色产业;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抓好10万亩超级稻的种植;稳定糖料蔗、水果种植面积,加快发展速生林、花卉特色农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把各镇打造成各具特色农业镇。继续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和专业示范村的建设,重点发展刘圩镇麓阳村、槐里村的食用菌产业,长塘镇洞江村、仙葫经济开发区五合社区的蔬菜产业,伶俐镇石塘村的"天草杂交柑"水果产业,长塘镇定西村的甜瓜产业,刘圩镇那烈村、那救村的桑蚕产业和刘圩镇团黄村的香芋产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户发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抓好农业灾后生产,大力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安排100万元资金对受灾种畜禽生产农户和规模养殖户进行恢复生产补助。突出抓好生猪、家禽、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落实生猪养殖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展秋冬菜生产,建设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加大力度建设高效农业,引导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建设100亩农业示范大棚。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抓好伶俐镇独岭村渌口坡建设,将其建成集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四、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按照南宁市提出的"一个提升、六个延伸"的要求和部署,以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城区为载体,导入生态意识、精品意识、文化意识、机遇意识和民生意识,从点到面,全面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朝着区域性国际城市核心城区努力奋进。
&&&&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标准。抓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工作。按照服务城市、融入城市要求,调动各方力量,吸引多元投入,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在现有镇区面貌全面出新的基础上,每个镇至少新建或改造1条镇区道路,加大绿化美化工作力度,道路主干道亮化率90%以上,做新做美城镇,展示城镇新形象。
&&&&高标准搞好城市建设。树立"精品"意识,建设"精品"城区。重点推进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及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项目建设。一要扎实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服务自治区、南宁市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重点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周边、青秀山风景区控制线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建设工作。抓好长防┙ā㈢吣-浦北二级公路刘圩段、香港街、凌铁大桥北岸项目征地拆迁,做好新兴村、凤岭南路北面、伶俐工业园项目土地储备。二要扎实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城建项目开展。维修、改造和新建一批小街小巷、城中村道路,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结构。抓好南湖连通渠、柳沙消防站、青秀区公安分局办公大楼、青秀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和凤岭派出所办公用房的建设。三要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搬迁、分步实施的方式,抓好凤岭北、林里桥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工作。四要扎实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完成好城区20万株绿化造林任务,全面组织实施青秀山风景区拆违后的绿化工作,新建城区级公园、绿地,抓好小街小巷绿化美化及内河绿化综合整治工程。五要扎实推进城市精品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五象精品广场。开展"穿衣戴帽"工程和楼宇亮化美化工程,打造户外广告示范街。
&&&&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提升,六个延伸"的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市容环境,促进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理顺"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管理"的体制,做到上下联动,责任到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镇、街道、开发区负责辖区内清理建筑垃圾、清理非法小广告、整治城中村市容市貌和牵头整治沿街跨门槛经营、开展综合治理等工作;将城管中队下放到各街道办事处,增强各街道办事处的执法力量;对环卫站的财政管理采取与其它事业单位一视同仁的政策,各项支出实行财政全额拨款,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在编人员与其它事业单位人员享受同等待遇;环卫专业队伍全面接管辖区小街小巷清扫保结任务。按照市政府移交城管大队"三不变"的原则,落实城管队员福利待遇,计划新增配一批执法装备,按照1:1比例招聘城市管理协管员,增加城管执法力量。二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辖区各单位、庭院、小区和沿街铺面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城区城市管理局为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综合执法局为行政执法主体,各镇、各街道办事处和仙葫经济开发区按照分工负责本辖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规划、建设、城管、绿化、公安、工商、环保、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组织实施。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垃圾中转站建设、环卫职工廉租房建设、新增环卫设备、公厕改建、违章建筑清理、户外广告标志牌整治、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管指挥系统、农贸市场改造等工作。
&&&&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节能减排机制,做好乡镇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项目的验收和接管工作。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强节约资源,推行清洁生产、集约节约用地,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扩大改革开放,努力增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争项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城区经济发展后劲。
&&&&着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率先思想解放,更新观念,创新思路,要以城区产业定位为导向,择优选资,引导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通过完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优化政务环境、提供标准厂房等措施,加快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做大做强城区产业规模。在招商方式上,以专业招商为主,降低投资门槛和投资成本,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在招商策略上,要坚持招大引强,建立与知名商会和知名企业的沟通机制,加强招商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准备,为大项目的引进创造条件;在招商范围上,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巩固珠三角、开拓长三角、兼顾渤海湾"的招商战略,充分利用"两广、桂港、桂澳、桂台"等经贸合作平台,开展"百企入邕、央企入邕"活动,促进招商引资点线结合、纵横交错、全面发展。在招商内容上,积极盘活辖区内可用于发展工业的资源,深入了解辖区内国有、集体或私营工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将有意向引进技术、资金或进行项目合作开发的企业登记在册,统一对外招商。充分利用四个镇位于邕江两岸、毗邻南宁市市区、有着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四个镇特色农业旅游业项目对外招商。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自治区50周年大庆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伶俐大桥项目前期工作;抓好伶俐工业集中区核心区启动工作;抓好香港街、中山路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工作;抓好华润混凝土等产值高、投入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抓好琅东凤岭商圈的扩展工作;抓好柳沙、凤岭、仙葫三大片区大型和华润中心、云星.星都国际超大型房地产项目健康发展;继续加大教育项目特别是农村学校基础设施项目投入,积极配合南宁市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完善城区项目工作机制,成立重点项目工作组,坚持把"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城区领导、一个服务小组、一跟到底"工作制度贯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过程,做好项目洽谈、引进、落地、实施等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为投资者排忧解难,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投产率,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落地开花。
&&&&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好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在岗人员队伍结构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工作,力争2008年内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和聘用认定工作。按照自治区和南宁市部署,抓好事业单位规范津补贴工作,落实国家有关绩效工资分配政策,逐步建立符合不同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类管理的酬薪制度。
&&&&着力抓好财税征管工作。围绕"收、支、管"做好生财理财文章。一要努力培育壮大税源经济,落实兑现各项财税奖励政策,及时调整征管思路,确保收入应收尽收。二要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构建公共财政。财政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优先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增财力向教育、卫生、"三农"、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着力改善民生;加强零散税源的委托代征工作,保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对非税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开源节流,确保收支基本平衡。三要切实提高财税征管水平,严历打击各种偷漏抗税行为,确保应收尽收。调动镇、街道、开发区协税护税积极性,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为城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六、加快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改善民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上新台阶。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以城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21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和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工程等六大工程。开展教育强镇、教育强区建设,开展培养名牌学校、名牌校长、名牌老师活动,巩固提高"两基"达标成果。不断推动精品学校、特色学校建设上台阶。继续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互动,全面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在落实农村"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做好2008年秋季市区学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资助体系,让全体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启动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配合市政府做好五合中等职业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推进仙葫学校的建设。配合市里做好香港街和中山路学校的规划建设。加快新沛鸿小学的规划建设步伐,完善凤岭翡翠园小学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辖区内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做好教育对外交流,特别是与东盟10国交流工作,继续做好与辖区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联合,为城区率先成为教育强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化"科企联合"活动。巩固和扩大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县(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和"创新年"活动成果,以培育南宁市顺天堂食品厂成为城区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引进转化步伐。深入开展"科企联合,共谋发展"活动,实施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带动农民增收的"双带"项目,分别与广西畜牧研究所合作实施伶俐镇独岭村渌口坡银香鸡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项目,与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合作实施青秀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组织实施周年栽培食用菌模式示范推广、特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等13个农业科技项目,发挥农业科技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着力发展健康文明、时尚高雅的文化项目,深入挖掘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重点引进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强化文化和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加大稽查力度,努力减少违法经营等不和谐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各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套设施,扎实开展文化体育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围绕主题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喜迎奥运圣火系列活动,办好首届农民运动会和第二届社区运动会等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结合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和民歌艺术节10周年等重要活动,大力推动城区文体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完善四个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开展示范卫生院创建活动,提升卫生院服务质量。健全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管理和考评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率。建立餐饮业、食品索证制度,开展创建农村食品放心工程示范区活动,实施食品卫生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实施"强基创先"工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一手抓基础工作,一手抓创新工作,建立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与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创新工作机制,力争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上抓出亮点。建立以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月检、季评工作制度,落实奖惩制度和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孕情跟踪管理责任制,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势头。加强基层计生服务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全面完成自治区和南宁市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服务水平。&&&&做好人民武装与国防动员、人防、扶贫、残联、红十字会、物价、档案、民族、宗教、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七、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全面开展"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年",把实现人民群众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全民创业工作步伐。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就业再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和富民之基,坚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行业,根据内外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充分就业社区率达95%;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统筹城乡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以各镇、街道为引导主体,开辟农村外部增收新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就地转移和异地输出并举,引导和帮助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2008年,新增就业11500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强社会救助、法律援助和帮困工作,加大对"爱心超市"的投入,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25个五保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板二社区"居家养老"为试点,不断创新养老服务工作模式。切实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和特困学生的就学需求。积极发展慈善、福利事业,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和救助活动,逐步完善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抓好群众灾后救济和生产自救工作,进一步抓好抗灾救灾,特别是灾后核查灾情、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救灾资金,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深入村屯督查指导做好灾民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落实好、兑现好中央和自治区、南宁市的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坚决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强化劳动监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继续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今年城区政府着力抓好以下13件为民办实事项目:
&&&&1、改造完善五象广场周边区域的市政设施,改造11条小街小巷。
&&&&2、新建和改造7个农贸市场。
&&&&3、新建公厕1座,改建公厕5座以上。
&&&&4、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
&&&&5、完成长塘镇集中饮水工程前期工作。
&&&&6、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46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0人,新增创业培训200人。
&&&&7、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屯),建设22个社区、农村警务室。
&&&&8、改造、硬化、亮化四个镇机关所在地的社区(村)道路。
&&&&9、多渠道解决3个以上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
&&&&10、为四个镇建设集体经济综合楼,解决3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的问题。
&&&&11、完善和提升仙葫经济开发区市政配套设施。
&&&&12、完成8个"城中村"巷内道路亮化工程。
&&&&13、按每年每人200元的标准资助2600名贫困学生。
&&&&八、健全民主法制,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南宁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亲商、安商、富商风尚,树立开放青秀的新形象。落实优抚政策,做好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强化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为载体,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积极推进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活动,完善村(居)务公开、村(居)民自治、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围绕依法治区工作目标,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进程。
&&&&扎实推进平安青秀建设。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扎实推进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重大节日前安全生产例行检查制度,努力实现城区安全生产状况平衡好转。以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县(区)"为目标,狠抓平安青秀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的"大防控"体系,健全"大信访"格局。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积极研究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规划相关政策依据,创新工作思路,大胆谋划,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政府积极、全面、正确地履行各种职能,不断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以依法行政为根本,推进各项工作。强化政府依法行政,把维护群众的根本需求作为一切工作价值取向,切实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开放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自觉做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定位,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做政府该做的事情,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建立抓落实机制,健全目标管理体系,推行行政问责制度,使每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扎实、责任落实,形成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合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以服务为宗旨,提高行政效能。政府各级干部必须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要不断完善落实领导联系镇(街道)和村(社区)制度,完善镇(街道)、机关、部门帮村帮户制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调查研究,到第一线去了解情况,倾听第一线的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沉下身子工作,把心思用在谋划发展上,把时间用在具体工作上,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努力建设有序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以廉政为准则,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加快政府法治化进程。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密切与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和推进的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加强监督,做到事前依法公示、过程阳光操作、结果及时通报,让群众知晓,受群众监督,使群众满意,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努力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坚持诚实守信,对政府承诺的事情,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交代。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落实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健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民主评议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强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树立清正、勤政、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新的任务,催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城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城区人大、政协的监督下,紧紧依靠全城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努力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矿六大系统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