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伍对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的意义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参军认知及参军意愿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参军认知及参军意愿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 社会学专业学生 刘小磊 指导教师 姚兆余 狄金华 摘要:本文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对大学生的参军认知状况及其参军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国防意识淡
,骆驼论文网-提供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硕士论文,职称论文,计算机论文订制,论文发表等服务,本站永久域名:www.
当代大学生的参军认知及参军意愿研究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
社会学专业学生&&& 刘小磊
指导教师&&&&&&&&& 姚兆余& 狄金华
摘要:本文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对大学生的参军认知状况及其参军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素质较差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参军动机不明确、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薄弱、贪图工作生活安逸等问题,有的还存在严重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出现以上问题有着一定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国防安全、参军入伍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爱国爱军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参军;认知;意愿
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生存与发展、安全与稳定问题。不断吸收又红又专的高学历青年入伍,改善部队素质结构,是我军建设的既定方针。为确保这一方针落到实处,近年来军事机关采取了许多调动高学历青年入伍积极性的措施,如设立国防奖学金等,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与此同时,高校部分大学生也存在着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素质较差的现象。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参军动机不明的问题。了解大学生的参军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其参军意愿,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丰富相关的理论和加深对这一问题认识,为制定相应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对完善大学生参军管理工作以及端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文献回顾
社会认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或80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2]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提出&自我中心&这一概念。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由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3]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库利、米德、苏利文等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内容的研究中,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4]总的来说,社会认知研究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发展之初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研究较多,而对成年人的研究却比较少。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国内对社会认知的研究起步较晚,比较分散薄弱,许多领域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社会认知理论的介绍和论证,对确立社会认知学学科的研究,应用社会认知理论对中国一些社会现状的应用研究上。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行为&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的关注。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就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热门话题的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这类研究多数集中在简单的描述性分析,理论性的研究较少。第二,从研究对象来看,除了以大学生整个群体为研究对象外,还有个别学者以大学生中的小群体为研究对象,如特困学生、独生子女、 某特殊地域学生等不同群体的不同内容。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采用定量研究的占大多数。总体而言,有关大学生认知行为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微观总体的描述性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的界定
&参军认知&概括来说,就是大学生对我国1998年颁布实施的《兵役法》当中与大学生参军有关的法律知识内容的认知状况及其对社会上流传的关于参军行为的观点的看法。
&参军意愿&主要包括大学生参军意愿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的总体为南京某高校的所有本科生。调查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先在学校后勤处查阅到每个年级在学校宿舍楼的分布情况。然后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年级抽取50个宿舍;然后进入宿舍后随机选取4名同学,进行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6.5%。
2.访谈法。本研究选取7个个案&&保卫处主管征兵工作的老师(1人)、参军学生的辅导员(2人)、参军学生(2人)、参军学生的同学(2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了解参军大学生的参军动机。
(三)数据处理
本调查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问卷数据进行频数、相关等统计分析。同时对所得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个案访谈采取个案编码方式:依据访谈表,以英文CASE的第一个字母C表示个案,以数字表示序号,如个案为C1,个案为C2,依次类推。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参军认知的现状描述
表1& 不同年级学生参军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一年级(46人)&二年级(49人)&三年级(48人)&四年级(50人)
&人数(N)&百分比(%)&人数(N)&百分比(%)&人数(N)&百分比(%)&人数(N)&百分比(%)
知道成年人有参军的义务&42&91.3&40&81.6&38&79.2&34&68.0
知道大学生可免除服兵役&17&37.0&15&30.6&13&27.1&12&24.0
知道大学生可缓征&29&63.0&13&26.5&13&27.1&14&28.0
知道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44&95.7&40&81.6&35&72.9&38&76.0
知道要服预备役&16&34.8&12&24.5&8&16.7&8&16.0
知道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31&67.4&33&67.3&21&43.8&19&38.0
知道我国义务兵服役期限&39&84.8&41&83.7&36&75.0&33&66.0
知道现役军人需要履行公民义务&42&91.3&42&85.7&36&75.0&38&76.0
调查显示,一二年级大学生对参军相关常识的掌握状况明显好于三四年级学生(见表1)。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学校的国防教育有关。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军训完毕或者正在进行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军训结束时间短,而且有的还正在进行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他们接触国防教育的机会较多,国防教育对这两个年级的影响还较深。而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年龄增长高年级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他们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在专业研究、恋爱、求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另一方面,高校在完成国防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军训之后,对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提高和强化不再重视。因而,国防教育对高年级学生的强化作用可能以减退了一些,使得他们的国防意识淡薄了。目前国家每年都要从高校毕业生中招收部分学生入伍,高年级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对国防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针对这一现象,如何争取用更好的方式来强化高年级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成为高校国防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军训结束后有必要继续加强和持续下去。
表2& 不同性别的学生参军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男生(102人)&女生(91人)
&人数(N)&百分比(%)&人数(N)&百分比(%)
知道成年人有参军的义务&85&83.3&69&75.8
知道大学生可免除服兵役&34&17.6&23&11.9
知道大学生可缓征&53&52.0&37&40.7
知道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86&84.3&66&72.5
知道要服预备役&26&25.5&18&19.8
知道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59&57.8&45&49.5
知道我国义务兵服役期限&80&78.4&69&75.8
知道现役军人需要履行公民义务&86&84.3&72&79.1
从不同性别来看,在对参军相关常识的认知上,男生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女生(见表 2)。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男生通常接受的观念是坚强、勇敢、刚毅,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接受了一些战争、军事、武器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在国防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而女生与之相反,她们对国防的了解和关注程度相对较少。这一结果主要与男女生的心理、兴趣爱好等差异有关系。
R. G. V. Leeming(1984)研究了72人对核武器的文明使用的态度,就曾经发现性别差异的存在。[5]其研究发现,注重国家安全价值观的男性,对核武器持欢迎的态度;注重和平的女性,与之相反。他们在看待国家安全和战争的关系的程度上也存在差异。减小大学生国防意识性别之间的差异对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代知识女性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她们涉足国防事业或者与国防相关的事业的机会增多了。为了让知识女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加强女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提高其国防认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女性在下一代人的发展和教育中担负着母亲的角色,她们的国防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女性的国防意识对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有潜在、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关注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性别差异,努力提高女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有待提高的部分。
表3& 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军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文科(105人)&理科(88人)
&人数(N)&百分比(%)&人数(N)&百分比(%)
知道成年人有参军的义务&88&83.8&66&75.0
知道大学生可免除服兵役&27&25.7&30&34.1
知道大学生可缓征&47&45.7&42&47.7
知道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78&75.2&73&83.0
知道要服预备役&18&17.1&26&29.5
知道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52&50.5&51&58.0
知道我国义务兵服役期限&77&7.6&71&10.2
知道现役军人需要履行公民义务&80&77.1&77&87.5
从不同专业来看,在参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文科不如理科的高(见表3)。大学文科学生的国防意识较理科学生弱,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两类学生的学科差异、兴趣爱好差异、个性差异等等。文科学生倾向于感性的、理想化的认识,理科生倾向于理性的、实际的思考,这使得二者在国防的注意、兴趣、态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强化文科生的国防意识,也是目前大学生国防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国防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文理科人才的发展都是国防所需要的。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向文科生灌输&国防安全,文理并重&的思想,用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提高文科学生对国防的兴趣,把国防理念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
从表4中可以发现,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同意,人数约占被调查者的80.8%;同意基本同意&当过兵的人有较强的能力&的学生约占75.6%;不赞同&服兵役能帮助人找到好工作&的人占52.8%;同意一般同意&通过参军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约占64.2%;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到部队上待遇好、比较受欢迎约占70.5%(见表4)。调查说明在当代大学生思想当中已经基本不存在传统的对军人职业的歧视观念。与此同时大学生们由传统的理想主义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部分人把参军定位为提高能力和锻炼自我的机会,或视之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
四、结论与思考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素质较差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参军动机不明确、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薄弱、贪图工作生活安逸等问题,有的还存在严重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当前大学生参军动机,除了基于主导性的共产主义信念信仰型参军动机外,呈现出多种偏差性动机。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因素& 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国防素质较低的外部因素。社会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入侵,中西文化的碰撞,社会上腐朽观念的沉渣泛起,使处于高校&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都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在理想和信仰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产生动摇。[8]多数的同学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代军队没有变质,仍然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同时13.0%的受调查者对这个问题意识模糊,出现动摇;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当代军队代表部分人的利益,约占受调查者的29.0%。这种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上一些人,只讲物质不讲精神,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处理上,大学生们也难以超脱名利的诱惑。当前,社会上流传的一些关于军队腐败的观点导致了军人群体形象整体受损。调查显示,26.0%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军队的风气比较差或很差。大学生对当代军队风气的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我国国防安全的信心。这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军意愿的重要因素。78.8%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参军必须要得到家里人的同意。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八十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颁布实施,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兄弟姐妹少或是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自小就受到家长的过分疼爱。父母们不愿意让他们吃苦。另外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军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家长们对大学生的参军意愿大多是持反对而不是支持的态度,多是起到了消极的作用。虽然当代大学生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针对于像参军这样人生中比较重大的问题上,家长们大多还是要扮演起&拿主意&的角色。
(三)教育因素& 在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积极寻求教育改革道路的过程中,国防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偏差,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国防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培养倾向。对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教育较少。成长在和平年代大学生,国家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他们充分地感受和平、享受和平,日渐导致国防观念淡漠。[9]第二、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校园围墙内外的反差,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内心积压着强烈的矛盾空间。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滞后和内容脱节,造成学生蕴涵于参军意愿中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个人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10]第三、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机会较少。虽然大学生入学后都有以国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课程,但时间太短,借以提高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目的不能很好地实现。教育模式的僵化及教育手段的贫乏,教育内容和社会现实的脱节,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处于困惑和茫然的状态,他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直接影响参军动机的端正。[11]
(四)个人因素& 由于青年学生年纪较小,社会阅历浅,正处于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强,政治鉴别能力的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经济利益的注重,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社会价值观的混乱,使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扭曲。他们既对社会经济发展感到欢欣鼓舞,又对一些社会现象感到迷惑不解;既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断提高,又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不同程度的担心;既对政治信仰的追求由炽热、冲动转向冷静、理智,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冷漠;既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关注,又有对自我价值、金钱和物质利益的狂热追求,进而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茫然。[12]他们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理论疑惑区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是造成参军动机不能端正的根本原因。在端正学生的参军动机时,要注意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促使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应从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上进行改进和调整。首先,认清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科学地调整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贴进实际生活,努力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精神支柱。把加强爱国主义意识纳入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坚持用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人、武装人和塑造人,并贯穿于国家安全教育的全过程。[13]再次,在继续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课的同时,可以采取切合实际、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继续抓紧对高年级同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具体形式上可采取网络、博物馆、小说、电视、讲座等的方式,适当举办一些有关国防安全的知识竞赛。加深大学生对国防安全的了解和关注度。
总之,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应当把参军、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摆脱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说教。这将会更加符合参军、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
在本人的论文完成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姚兆余、狄金华两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他们从选题到结构建议、撰写方面的指导。尤其要感谢狄金华老师,他严谨治学的作风给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感谢他给我从头到尾修改论文,使我得以顺利的完成论文的写作。此外,更加离不开社会学系诸位老师的关照,在此要向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闵捷,彭安胜.高校&参军热&的调查与思考[J].征兵工作研究,2000(3):1.
[2] 李晓侠.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2.
[3] 邓赐平,戴晶斌.儿童社会认知结构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1999(6):8.
[4]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7.
申明:本站发布的计算机毕业设计资料均是完整无错的全套作品,包含开题+程序+源代码+论文+答辩稿PPT+翻译
本文内容只是论文部分简介,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本站客服!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分隔线----------------------------对“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日11:12&&&来源:
近年来,国防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深化国防教育改革”,这对提升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水平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应切实按照中央要求,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法规和中发z2011{8号文件精神,在“思想认识、机构建设、组织实施、检查考评和制度保障”上不断加以深化改革,为开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
一是要深化思想认识。《国防教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对此,必须引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建设强大的国防,不仅要大力加强军队现代化防卫之盾的“硬件”建设,更要全面加强全民国防精神的“软件”建设,二者兼备,才能彰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威力,才能确保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期;同时还要引导各级深刻认识到,推进军队现代化“硬件”建设需要军费投入,加强全民国防精神“软件”建设也需要经费保障。因此,在推进国防教育的实践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首先要将“教育观念”化为“建设理念”,切实走开“项目化”推进的国防教育建设新路子,确保“软件”建设用“硬工程”来保障,这是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思想保证。
二是要深化机构建设。通观全国国防教育机构机制建设情况,大都设在省军区、军分区和人武部,军地协调不衔接、上下运行不畅通的瓶颈障碍已日趋凸显,这就客观上造成工作往往只能停留在省军区、军分区和人武部“内部循环”,不能有效地跳到“地方作战”。对此,应依据《国防教育法》第六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的法规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和省以下各级国防教育领导工作机构的体系建设。要在中共中央、国防院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国家层面建立融中央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军地协调、上下对接、资源共享机制,与此同时,国家机制要合力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依照《国防教育法》建立统一的、全国一盘棋的地方各级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领导工作机构,以形成深化和推动军民融合加强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体系,这是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组织保证。
三是要深化组织实施。通观《国防教育法》和中发z2011{8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对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组织实施、如何把握重点、如何创新方法、如何齐抓共管、如何普及全民、如何实施保障等都作了详细全面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反观20多年来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情况,有法不依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落实走过场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把“发文当落实、把开始当结果、把计划当成果”更是常态不改。对此,在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关键是要做好真抓实育的“硬文章”,要切实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检查督办、评估反馈、跟踪问效、总结提高”上下功夫,形成全闭合的工作“回路”,从而实现国防教育真正走向基层末端,深入全民心灵。
四是深化检查考评。中发z2011{8号《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将国防教育检查和考评情况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纳入党政机关目标绩效管理考评体系;注重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作用,加强对落实国防教育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此,在深化国防教育检查考评中,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要切实按照中央要求,一方面会同同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地区开展国防教育情况的检查考评,另一方面,要切实形成制度,建立考评体系,加大对下级党委、政府开展国防教育情况的检查考评力度,按照法规要求,真检真查,并及时给予奖惩通报,同时要切实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目标管理体系。
五是深化制度保障。国防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看“两个”成效。一是看“激励最优秀的人才献身国防”的成效。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结论,即每年高考后,最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大都云集到“211”以上大学,尔后则分别被以下各等级院校按分数高低依次录取,所剩“最后方阵”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才最后进入应征入伍范围;当然,另一统计数据也在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入伍比例正在上升,但是,通过调研入伍大学生的素质,显示他们其实也只是所在院校的“后续方阵”。这就是我们每年应征入伍兵员素质的基本实情,这一实情表明,我们的国防教育成效岂容乐观。二是看“曾经献身国防的人是否倍感荣耀”的成效。有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放眼看看美国的情况。以寻找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等国家失踪的美军士兵遗骸为例,30多年来,美国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在亚洲阵亡将士的遗骸,他们不余遗力、“挖地三尺”寻找将士遗骸为什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实现“让每一个人回家”的诺言!这就是美国国防教育的“魅力”。综上所述,反思我们的实情,若要实现我们国防教育的成效,势必要从国家层面深化制度保障。建议:①立法大学生必须应征入伍。要建立军队选择大学生、而不是大学生选择军队的制度。②立法确立未来一个时间节点,考公务员必须要有从军经历。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要建立统一的法规制度保障,切实在全社会彰显“让曾献身国防的人倍感荣耀”的正能量,以“激励最优秀的人才献身国防”。(作者系江苏省委宣传部国防教育处副处长)
(责编:谢磊、赵娟)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大学生入伍对国防教育的作用及意义_百度知道
大学生入伍对国防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与国外对比 增强民族自豪感3、提高我国国防官兵文化素养2
其他类似问题
大学生入伍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47是不是河师大的啊…-_-/&#47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学生入伍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大学生入伍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78|
上传日期: 01:50:46|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大学生入伍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PDF大学生入伍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