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安县县方圆100公里内的养老机构有哪些

廊坊戏曲资料汇编 - 廊坊数字图书馆_馆档网
廊坊戏曲资料汇编 - 廊坊数字图书馆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
下载次数:2&&
点击次数:81
廊坊戏曲资料汇编
廊坊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
廊坊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处
廊坊地区戏剧工作者协会
1984年 1O月 31日
(《廊坊戏曲资料汇编》,是为撰写《中国戏曲志》河北
卷廊坊分卷,搜集有关廊坊地区戏曲材料而编印的内部、不
定期出版的集子。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资料的收集、积累和保
存,便于及时交流,广泛征求意见,为分卷的编写工作,提
供尽可能准确、可靠的资料基础。
分卷编辑部的同志们(包括各县编辑和写团史的同志),
半年来在地、县(市)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基层
文化站的积极配合下,深入全区各地访问了三百多名老人和
老艺人,查阅了各县县志及其它有关资料,收集到几十万字
的第一手资料,有的资料是通过有关部门从国外寄回来的。
经过初步选择理整,汇编成第一辑,约十万字。计划在继续
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再陆续汇编两辑。每辑不超过十
万字,三集总计约三十万字。
我们热切希望了解廊坊地区有关戏曲方面情况的各界人
士,能关心和支持此项工作,积极提供线索,更欢迎能写成
稿件寄来。来函、来稿请寄:河北省廊坊地区文化局戏研室
《戏曲志》编辑部。
因为我们的编辑水平有限,对汇编资料的真伪及准确程
度,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和鉴别。汇编资料仅供内部参考,
如有转引者,请与我们联系。
欢迎各位读者对汇编资料有什么看法和要求,提出宝贵
意见,以便在编辑后两辑时改进。
《中国戏曲志?河北卷?廊坊分卷》
编辑委员会
?剧种?剧目?
诗赋弦………………………………………………(1)
《渔樵耕读》………………………………………(7)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文档
芦花荡导学案答案&&芦花荡学案&&芦花荡三导答案&&芦花荡学案答案&&芦花荡导学稿&&芦花荡课后题&&芦花荡阅读答案&&芦花荡作业本答案&&芦花荡课件您现在的位置:>>
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日
【字体: 】 【】 【】
文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文安加快崛起,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文安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借势京津、置身沿海、全民创业、洼地崛起的总体思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0.7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0%;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93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2亿元,五年年均递增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58元,五年年均分别递增15%和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11亿元,是&十五&累计投资额的4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1:63.2:25.8调整为2010年的11.28:61.27:27.45。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3.4亿元,五年年均递增32%。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总产值五年年均递增5%。新镇镇成为全县首个亿元镇,左各庄镇成为全县首个扩权镇。
二、城乡建设明显提升。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载体,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新版县城总规、县城控规和11个建制镇总规编制工作,实施了绿化、环保、消防等17项专项规划和142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采取捆绑开发、BT运作等方式,实施了政通道景观综合整治、国泰道大修、丰利北路改造、人民公园和体育场改扩建等26项重点工程,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以拆开路、拆建结合原则,启动实施了溢泽花园等14项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项目,改造面积达2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实施了小务农场、人和小区和政通小区3个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建成廉租房391套。
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抓住廊沧高速公路建设契机,着力构建&六纵四横&交通路网框架,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运输网络。&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全县94%的村街通上了柏油路,实施了台王线、兴祖线二期工程,全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由2005年917公里达到现在的1332.7公里,公路密度由2005年的40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现在136公里/百平方公里。电力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共建设投运了新镇220KV、滩里220KV等5座变电站,新架改造35KV和10KV线路783.9公里,110KV和220KV变电站由2005年的6座增加到现在的10座,新增输变电能力72.3万千伏安,是&十五&末的5倍。
四、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抓发展的第一要务,紧紧扭住项目建设工作核心,实施项目带动和大项目攻坚。五年来,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695项,总投资383亿元,完成投资298.8亿元,其中实施亿元以上项目95项,总投资230亿元,完成投资162亿元;共争取中央投资项目90项,争取中央资金4亿元,争列省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65亿元。项目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投资10.5亿元的年产85万立方米密度板项目、投资4.3亿元的年产80亿只LED电子元件项目、投资4.3亿元的高档房车座椅生产项目、投资2.6亿元的孟氏节能锅炉项目,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生产技术都领先于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水平。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五年累计签约域外项目355项,累计引进域外资金28.7亿元。对外开放日益活跃,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37067万美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县先后投资2.34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建中小学校20所,改造升级中小学校42所,基本达到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目标。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有序推进。实施了县医院新病房楼建设工程,对全县1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全县病床总数达到1462张。社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扎实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6%。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采取多种模式推进新民居建设,打通新农村建设高速路,49个省级示范村全部启动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建成大围河节水灌溉工程,21个单村供水工程,5座集中供水厂,解决了6.7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七、生态建设、资源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县林木面积达到22.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4.7%。入统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949吨标煤,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799吨标煤,单位GDP水耗下降到4.6立方米,城镇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8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圆满完成了全省节能减排&双三十&承诺目标。
第二章&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对于我县发展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在&十二五&期间,我县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从外部环境看,全省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构建、天津滨海新区崛起的大背景,为我们实现与京津融合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从自身条件看,廊沧高速即将建成,大广高速已通车,以及县城新防洪圈的获批启动等叠加效应的显现,会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从发展路径看,我们已经找到了加快园区建设的新机制、产业调整的切入点,各项工作正在日趋成熟。
坚韧奋争的人文精神,生生不息的创业激情,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日趋完备的要素市场,潜力巨大的土地、林木、石油、水资源禀赋以及稳步夯实的发展基础,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
在看到&十二五&时期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区域发展格局上,文安县没有直接被列入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在与周边县(市、区)的发展对比中,处于了政策扶植、资源配置的劣势。伴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增大,国家宏观调控趋紧,货币、土地政策紧缩,对增投资、上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我县一部分以自由创业为主要形式的传统产业布局分散,主导产业与核心企业不突出,产业配套不完善,增长动力不足,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城镇吸附力弱化,对吸引创业投资、凝聚人才队伍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我们还面临发展支撑力不强和工作推动力不足的问题。
第二部分&科学规划发展蓝图&
确立崭新发展目标
第三章&发展思路和目标
第一节&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产业立县、园区强县、新城富县、环境兴县&的发展战略,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转型跨越、奋勇争先,在京津冀区域融合中借势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洼地崛起,努力把文安建设成为具有经济实力、富有发展活力、彰显现代魅力、体现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水韵宜居名城。
第二节&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全力实施四大战略:
产业立县。把握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跨越,以产业转型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注重产业协调发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形成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地理集聚的产业区块,打造加速崛起的产业支撑。
园区强县。园区是全县经济发展的窗口和亮点、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关键,注重园区承载能力提升,按照&布局合理、机制顺畅、设施一流、产业配套&原则,全力推动园区平台做优做强,力促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相对集中发展,打造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新城富县。把县城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的龙头,建设新城,改造旧城,提升城市总体功能,推动各类要素向县城集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发展重点镇,打造新农村,力促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建设美丽家园,打造幸福文安。
环境兴县。把优化环境作为加速崛起的保障,全面加快交通、水利、供电、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打牢承载发展的硬支撑;围绕促成投资、推动发展,着力从优化提升外资投入环境、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和行政服务环境等五个方面入手,以受理速度快、审批环节少、服务质量高为目标,倾力构筑一个生活、商务、行政成本低的投资洼地,优化服务发展的软环境。
第三节&发展定位
一、产业定位: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崛起并重,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区域竞争力显著的现代产业基地。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按照&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的原则,改造提升&钢、木、塑、线缆&四大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扶持骨干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通过以商招商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配套项目,推动传统支柱产业做优做强,打造传统产业提升示范区。
新兴产业发展崛起。以文安北城区工业园区、文安工业新区为依托,着力培育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崛起区。
服务产业比重提高。以扩大规模、拓宽领域、提升功能、创新业态为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城市定位:蓝天碧水、林木葱绿、生态良好、适宜人居的水韵宜居名城。
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巩固林地,逐步恢复湿地,以文安县城安全防洪圈建设促进外城水系和内城水系的互通互动,形成国内独有的北方城市水系,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体系,构建&河林洼淀&生态环境格局。大力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城乡生活环境水平,建设城水相依、林水相望、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水韵宜居名城。
第四节&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县综合实力在全市晋位升级,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科教文化更加繁荣,人居环境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综合实力新跨越。到2015年,GDP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确保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GDP达到44200元;全部财政收入力争翻一番半,年均增长25.8%,达到2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翻两番,年均增长31.8%以上,达到14.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五年累计完成89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产业转型新突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明显加快,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高,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速和水平明显提升。到&十二五&末,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城乡统筹新成效。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到2015年,城区功能不断提升,重点街镇特色化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4%;农村新社区达到40个,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人民生活新水平。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35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3800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
社会和谐新进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良好,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年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33&和8.33&以内,每年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每年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12000人。
生态环境新改善。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良好以上天数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1.8%。
专栏1&&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10年完成
&十二五&规划
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人均生产总值
全部财政收入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引进国内资金
五年累计引进国内资金
新增工业企业用地亩均税收
新增工业企业用地地均增加值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城镇化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率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达到省市要求
单位生产总之CO2排放降低
达到省市要求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达到省市要求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达到省市要求
林木覆盖率
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二级以上良好天数比重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达到省市要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第五节&指导原则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要抓住一个核心、把握三个关键,坚持七项原则。一个核心就是产业转型。要注重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三个关键就是通过园区做强产业、通过新城集聚产业、通过环境优化产业。园区是承载重大项目的平台,要按照布局合理、机制顺畅、设施一流、产业配套的原则和新城的标准打造园区,提高园区的承载力;要建设新县城,发展重点镇,实现城乡建设上水平,进一步带动产业集聚;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受理速度快、审批环节少、服务质量高的文安效率,构筑环境优美,生活、商务、行政成本低的投资洼地。
工作实践中,要坚持好以下七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跨越发展。发展不快是文安现阶段的主要问题。面对兄弟县市的迅猛发展态势,我们唯有跨越发展、超常规发展,才能在区域竞争中实现创先争优。要进一步在全县上下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真正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形成转型跨越、奋勇争先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必须坚持转型发展。失去一次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转变&村村冒烟&的经济发展现状,实现由创业积累到科学发展的转型;抢抓开放性经济的机遇,实现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型;抢抓结构调整的机遇,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的转型;抢抓园区建设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转型。
必须坚持集约发展。发展园区经济,打造产业集群,走集约高效发展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坚定不移地做大、做优、做强园区经济,运用现代机制,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逐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构筑产业集聚和升级的战略平台。
必须坚持统筹发展。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力促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既注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又注重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发展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
必须坚持高端发展。树立高端发展意识,把转型跨越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产业定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努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必须坚持融合发展。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速崛起的强大动力,借环首都经济圈发展之势,抢滨海新区崛起之机,加快区域融合步伐,全面借势京津发展。更加注重对接天津,在规划、产业、交通、通讯等方面重点突破,真正做到与天津相融互动发展,打造环津新兴产业带。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利益协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巩固和保持安定的社会局面。
第三部分&明确重大发展任务&
推动文安加快崛起
第四章&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根据全县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基础和开发开放条件,着力构建&一城、两极、六区&(简称&1+2+6&)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一城&指文安县城。
在巩固县城全县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新城,着力培育县城经济中心职能,提升县城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按照现代商贸金融区、行政文教区、现代制造产业区和创业宜居区的发展定位,实施县城&西进北拓、中部提升&战略。西城区依托世纪大道和曙光路,发展商业、金融、大型综合市场、文化娱乐、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北城区以迎宾大道为主轴,依托廊沧高速公路交通优势,重点建设县城北城区工业园,形成集行政办公、工业、物流为一体的新城综合中心;中部老城区改造建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活力商业中心。
&二、&两极&指左各庄镇、新镇镇两个经济增长极。
左各庄镇和新镇镇,加强镇域规划和城市建设,通过城建提升经济增长极的承载能力。左各庄镇,借助扩权强镇政策,加快产业整合提升,做强名优板材基地,叫响区域发展品牌,辐射大柳河镇和滩里镇,基本具备新兴现代化小城镇雏形。新镇镇,依托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完善城镇功能,以新钢集团为龙头,以芦阜庄钢材贸易市场为纽带,整合提升钢铁轧延、轻钢龙骨产业,辐射苏桥镇和史各庄镇,借势培育五金制造产业,提高资源集聚力和产业承载力,打造区域性钢铁加工基地。
&三、&六区&指六大特色产业园区。
包括以李庄农场为支撑的河北文安工业园区,以小务农场为支撑的文安工业新区,以新桥农场为支撑的文安新桥工业区,以界围农场为支撑的鲁能文安生态旅游度假区,以黄甫农场为支撑的文安东都环保产业园区,以食品加工基地和粮食批发市场为支撑的文安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六大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城镇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河北文安工业园区。以产业转型提升为导向,积极引导关键性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园区,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形成现代制造业产业集聚态势,五年内建设成区域性重要的现代制造产业基地。
文安工业新区。作为新兴产业集中摆放区,以新光源、汽车零部件、机床再制造及特色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通过新光源、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制造基地、机床市场等各类区块的有机集合,规划建设节能灯具孵化园、LED产业园、再制造产业聚集区等特色园区,形成新光源、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等高新产业制造业基地。
文安新桥工业区。依托天澜新能源等重点企业,积极承接天津医药化工等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环保产业及其产业配套与协作。
鲁能文安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自然条件,开发景观资源,将其打造成文安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发展成为环京津旅游带的重要节点,融入地域整体生态格局,完善城市生态体系。
文安东都环保产业园区。以建设国际一流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带动基地为发展定位,严格按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示范基地和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文安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孙氏、刘么、龙街、黄甫、董村等乡镇(管区)为支撑,以河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建设为载体,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林业和林下经济为农业主体,坚持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借助工业化手段,融合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力抓好杂粮产加销、设施瓜菜、规模畜禽养殖等三大工程,打响文安特色农业品牌。
按照&1+2+6&空间发展布局的思路和定位,在&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布局的建设与实施,优化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关联度较强的企业集群布局,推进集聚化发展;积极推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规模化发展;根据不同产业集群的特点优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提高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
第五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牢牢把握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廊沧高速公路建设的战略机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企业集聚水平,形成若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块状产业集群,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一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以农业资源分布特征和现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按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运作要求,遵循&稳粮棉、壮畜牧、强瓜菜&的总体方针,着力推进规模型畜牧业、优质型粮棉业、劳动密集型瓜菜业、科技外向型杂粮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继续稳定东棉西粮的总体种植业格局。棉花种植向土地规模大、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集中。粮食生产向生产条件较好的西南部乡镇集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确保粮食生产逐年提升。继续优化畜禽养殖规模化布局。加快牛羊猪禽等规模养殖厂建设,促进全县养殖业向科技化、安全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瓜菜优势产区。规划发展甜瓜种植区、设施西瓜种植区、设施蔬菜种植区、大白菜种植区、马铃薯种植区,建设甜瓜交易市场。继续推进休闲观光农业跨越式发展。以鲁能文安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拓展全县特色优势产业的旅游开发潜力。规划建设兴隆宫镇至史各庄镇千里堤段果品采摘园、黄甫甜瓜观光采摘基地和元里小金鱼捕捞、观光基地。经过五年的努力,把文安打造成知名的杂粮供应基地,面向京津的观光农业基地,果蔬、肉蛋供应基地。
实施&强龙工程&。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做大做强文安杂粮营养食品产业,重点扶持占祥粮油、福豆粮油等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集团化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70%以上。到2015年,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
第二节&引导产业升级&做强四大传统产业
瞄准国内先进地区,深入开展行业&对标行动&,引导民营企业解放思想、引进技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园区,鼓励域内企业技术革新、扩大再生产。制定专项优惠政策,支持规模企业兼并重组、技术研发、自主创新,在传统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
鼓励企业按照&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的要求,实现由工艺升级到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和功能升级(品牌、管理)的战略转变。狠抓大项目,重点引进&重大项目、新兴项目、补链项目&,推进兼并重组,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规模大、产业优、实力强的优势企业,河北凯跃化工集团以煤化工、薄型密度板为主产,新钢集团延伸特钢、大无缝钢管产业链,力争到2015年凯跃、新钢双双打造成为产销百亿元的文安经济支柱企业。组建有效团队,研究针对性政策,帮助企业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力争到2015年,培育2家上市企业。
人造板制造业。在现有主要生产多层板、刨花板、细木工板、装饰板、建筑模板、密度板六大类品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密度纤维板、薄型中密度纤维板、木塑复合材料等产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一批国家驰名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加大资产重组,以园区化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与结构优化。
工程塑料加工业。工程塑料加工业的转型提升目标为北方塑料制品产业集群,重点转型发展汽车塑料零件、0.5米以上大型塑料管材、管件、工程塑料零部件产品。
钢铁五金制品业。钢铁五金制品业要利用新镇与106国道区位优势,以新钢为龙头,由以建材为主的薄壁管制造向管道装备制造业、特钢制造转变,重点发展大型管道装备,石化和风电管件、法兰等优势产品。
线缆制造业。线缆制造业要由普通交联电力线缆、塑料绝缘线缆、架空绝缘线缆、控制电缆、高压电力电缆等产品向地暖采暖设施、特种电缆、高压电缆方向发展。大力实施压小扩大,鼓励柏康、兴盛山鹰、大旺龙岗等品牌规模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第三节&积极引进培育新兴产业
依托文安北城区工业园区、文安工业新区,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房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到2015年,引进3家以上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工程塑料油箱、通风管道等上水平、上规模发展,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打造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特色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成果,实现机械制造成套装备的智能化和高端化,努力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我县的超级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着力培育光电产业,重点在新型平板显示器、超高亮度LED等新技术产品中实现突破,打造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光伏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到2015年,全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新材料产业。支持蓄电池企业,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发展工程塑料改性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等产品,延伸新材料产业链,推动材料产业集聚,建设成京津冀最具竞争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机床再制造产业。在现有机床市场的基础上,改变以二手设备经销为主的经营模式,以建成河北省再制造产业聚集区为阶段目标,长期发展定位于建成国家级再制造产业聚集区的示范性试点单位、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机床再制造产业园区,培育建设仓储物流中心、拆解清洗中心、鉴定检测中心、技术中心、信息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中心、新材料研发中心和再制造产业孵化中心,涵盖从旧机床回收到再制造整个生产过程的全套服务体系。
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挥城市经济优势,以繁荣商贸服务业为基础,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健全现代服务业,加快壮大服务业经济规模。
一、繁荣传统商贸服务业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大力促进消费扩张升级的战略机遇,适应市场消费特点,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等新型业态,加快构筑以城区为主导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乡镇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便利店三级商贸体系。结合老城区改造和西城区、北城区建设,规划建设专业性市场和城市商务中心,建设特色商业街区,繁荣发展大型零售、休闲娱乐、旅游接待等业态。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我县公路、铁路、高速公路以及与两大空港联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设集公路、铁路、高速公路、仓储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企业物流外包,建立第三方物流系统。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速融入环京津物流圈。依托廊沧高速公路资源,规划建设城区国通物流园区、龙街高速出口物流园区;依托106国道建设岛田物流节点,加强滩里津西国际物流中心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货物中转、运输、装卸、配送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以文安工业新区为载体,高水平规划建设集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性物流中心。
三、培育健全现代服务业
休闲旅游业。以鲁能文安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为重点,整合提升现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建设以界围农场、赵王新渠为中心的人文旅游核心区,启动鲁能文安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洼淀生态旅游产业。
房地产业。以文安新城建设为依托,科学规划房地产开发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在住宅建设领域的运用,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健全完善物业管理制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县预计新建住宅400万平方米以上。文安新城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结合城中村改造搞好还迁房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开发住宅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满足外来人口居住需要。在文安新城开发建设高端写字楼和星级宾馆酒店,为商务服务业发展提供载体。大力发展商贸、文化休闲娱乐等商业地产,提升城市功能。到2015年房地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0亿元以上。
文化产业。挖掘文安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化,推进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咨询设计、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公证签证、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体系。
社区服务业。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日常维修、学习培训、就业指导等社区服务业,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
第六章&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坚持严格规划、有序开发,重点建设新县城,加强城镇管理,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节&推动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功能
通过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建设三方面的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的有机增长和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
以产兴城,增强城市活力。以多样性的产业提升多样性的城市生活,营建多样化的产业新城,实现&园区经济&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将文安新城建成河北省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文安立足京津冀,走向全世界。
以城育产,优化空间结构。沿着廊沧高速等空间主线进行组团布局,根据产业属性、用地性质将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和劳动者相对集中在各园区,组建各具特色的乡镇组团,通过立体化大容量公共交通体系和系统的生态绿色走廊,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生态宜居的低碳新城组团,建设多极开放的城市网络结构。
产城融合,促进城市发展。通过社会建设营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社会建设获得城市转型升级的动力,通过社会建设增强区域竞争软实力。将社会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与文安新城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以点带面,推进良性互动。将文安县城北城区作为产城融合建设试点区域,探索产城融合之路。文安县城北城区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开发理念,科学制定产业引入原则,形成相关产业链企业的高效集聚,加大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明确禁限范围。妥善处理区域开发与原住居民的协调关系,使普通居民能够分享区域开发带来的增值收益。优化生活居住环境,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第二节&高标准规划建设文安县城区
按照严格规划、有序推进、综合施治、全民共建的总体原则,在做好文安古城墙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高标准规划改造县城老城区,高起点建设西城区、北城区。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培育和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加快产业与人口集聚。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按市场规律运作,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分步完善的办法开发建设。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水、电、路、气、邮、讯、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环城堤顶绿化和水系文章,着力打造精品街区、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建成一批群众文娱活动场所,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文化品位和人居质量。高起点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医院、公园、文体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把西城区、北城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新型服务消费的热点区和和谐社会的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新区集聚人口达到9万以上。
规划建设城市组团间道路。建设迎宾大道、日照大街(大庄子-麻各庄-曙光路)、曙光路(老保静公路-迎宾大道段)、东环路等城区市政道路,打通城区断头路,建成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
加强通信网络建设。在县城新城区增设一处电信支局,建立3G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可视电话、宽带可视图文及多媒体通信等宽带业务。
加强供排水工程建设。以城南蓄水库为水源,在城南新建1座自来水厂。老城区已经形成合流制排水的地区可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改为截流制,新城区采用分流制。结合《文安县城排水工程规划()》,依托县城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1座再生水厂,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水源,进行深化处理。
燃气和集中供热建设。利用华北油田&苏一联合站&气源资源,建设天然气门站和储配站等供气设施,改扩建城区集中供热设施,提高县城供气、供热保障水平。
第三节&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上水平
紧扣&以业兴镇、以镇聚人&的发展理念,拓展乡镇发展框架,完善乡镇功能。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资源集聚、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抓好左各庄镇和新镇镇的小城镇建设。左各庄镇,借助扩权强镇政策,通过三年城建上水平,加快产业整合提升,做强名优板材基地,叫响区域发展品牌,基本具备新兴现代化小城镇雏形。新镇镇,依托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完善城镇功能,整合提升钢铁轧延、轻钢龙骨产业,借势培育五金制造产业,提高资源集聚力和产业承载力,打造区域性钢铁加工基地。其他各建制镇要高标准搞好规划,科学确定城镇布局、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加强基础设施,突出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建设一批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的特色小城镇。
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层次。围绕制定新规划、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培育新农民、构建新机制、打造新环境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新规划:高标准编制完成《县域城乡统筹规划》,把《镇村体系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相互衔接,科学确定分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优化农村空间、产业、人口布局。发展新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积极培育、打造村街的特色产业支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新的生活方式有新的生产方式支撑。建设新民居:把新民居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新城、园区、产业建新村,打造一批整体改造和联村并建的示范村街新典型;配套建设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建立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新型服务网络,基本建成4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新社区。培育新农民:建立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开展&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技能、表达利益诉求和参政议政水平,努力使传统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生活、讲文明、明责任的新农民。建立新机制: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加快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打造新环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研究长效管用措施,建立整治、宣传、督导、考核等专项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推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第四节&加强城镇管理
按照城乡统筹、建管并重的原则,提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镇村体系总体规划》和《重要交通干线周边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合理调整社区规模,理顺社区管理机制。继续抓好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打造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平台。
第七章&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发展的驱动力
大力引进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建设创新平台,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第一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双轮驱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鼓励企业在技术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引进国际先进装备和技术,逐步提高先进设备和新技术投入比重。加强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以园区基地式发展模式为主导,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2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第二节&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强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联合新建行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技术中心和技术研发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的财政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形成财政引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十二五&期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每年上升2.5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县科技进步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前移10位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居全省县级中等以上水平,基本达到省科技强县标准要求。
第八章&积极推进区域融合发展&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充分利用环京津的区位优势,紧抓环京津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全方位对接,积极承接京津资本溢出和产业转移,加快融入其产业链分工体系,确立自身区域分工地位,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与环京津特别是与天津在区域交通、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在借势天津上实现重大突破。积极组织参加省际间、区域间经贸合作活动,进一步发挥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经济技术合作层次,开展产业、资本、金融、商贸、物流、人才、技术和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尽快形成发展合力,把我县打造成为环京津拓展发展的优选腹地,赢得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依托工业园区及国有农场载体,探索飞地开发模式,吸引环京津等地的政府、园区或企业进行跨区域合作,建设园中园、专业园,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加强投资环境的建设,成立专业招商机构,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整合招商引资资源,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进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形成招来一个、落户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鼓励在外文安籍人士回乡创业,着力解决企业经营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促进以商招商。
第九章&加快绿色经济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文安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资源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建设绿色生态文安。
第一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强化低碳发展意识,牢牢把握低碳产业发展趋势,谋划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低碳产业和项目,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文安北城区工业园区、文安工业新区等园区为载体,不断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机床再制造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加强低碳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产业竞争优势。加强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重点围绕再生塑料、钢铁压延等产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塑料再生利用示范区等项目建设。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原材料节约、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第二节&加强资源集约利用
加强资源的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利用,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合理补偿机制。突出抓好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重点领域以及工业、建筑、农业等重点行业的资源集约利用。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大力推广节地建筑技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严格落实工业投资强度与用地指标控制,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好引黄入廊常态化用水调配。推进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和水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做好造林绿化、林业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林地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强森林资源的优化更新。倡导绿色消费观念,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充分挖掘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潜力,明显降低能耗、水耗和物耗。
第三节&强化节能减排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优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持续推进。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加强节能减排源头控制,把好审核程序关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和预警调控,建立针对企业的长效奖惩机制。创新节能减排模式,推动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使用清洁能源,鼓励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适应工业和居民生活需求的污水处理、大气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文安城区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文安新桥工业区污水处理、新垃圾填埋场、集中供热厂等项目。抓好居民建筑、市政设施、公共机构、城市照明等领域节能,落实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
第十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跨越发展的支撑保障
积极对接环京津城市带基础设施布局,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水利保障体系,切实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加快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夯实跨越发展的支撑保障。
第一节&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文安县&四横六纵&交通路网建设规划,按照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的目标要求,加速完善以县城为中心的等级公路网建设,新建白陈线(文安工业新区)西段至任丘大广高速鄚州出口;新建河北文安工业园区创业路至东都园区线,与改建后的司吉城至大城宫村线相接,完成廊沧高速大柳河、文安、龙街三条连接线以及大广高速雄县出口连接线建设;谋划105国道改扩建,津石高速及其出口、连接线工程,廊泊线滩里镇复线工程;全部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与城镇联网对接,初步形成农村公路网络化;文安工业新区完成直通106国道、文安火车站连接线十字交通路网建设;文安工业园区完成横向交通网络。开辟天津公交专用线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善城区和建制镇公共停车设施,缓解停车难问题。
专栏&城乡一体&交通网&
第二节&构建安全水利保障体系
加强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以南水北调配套和引黄为重点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强雨水集蓄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工程建设,谋划实施水资源防污工程建设。加强工业园区、重点乡镇的自来水厂建设,推进全县自来水管网改造,构建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应体系。到2015年谋划建设城区供水厂、集中供水厂20座,5个单村供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民饮用水城乡联网供水率达80%以上,改善30万农民饮用水条件,实现城乡自来水一户一表,逐步提高城乡饮用水质量。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清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全面完成文安县城防洪圈工程,继续实施文安洼分区滞洪工程,规划新建撤退路27条170.5公里,撤退桥12座,加强以西码头泵站改造工程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河道整治。规划实施大清河下游综合整治、赵王新渠清淤工程、赵王新渠崔家坊小埝橡胶坝、小白河综合整治工程、排干二闸新建工程、文安县城排水渠系整治工程。
堤防加固工程。主要对千里堤、牛角洼周边大堤、隔淀堤、秃尾巴堤进行除险加固,保障堤防防洪安全。
水土保持工程。进一步遏制重点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逐步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深化水利改革,逐步建立明晰的工程产权、管理体制与良性运行机制,提高工程效益。
专栏&城乡一体&水务网&
第三节&切实提高电力保障水平
继续推进变电站建设,加强农村电网布局,分年度实施电网建设计划,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用电和重点生产力布局区域生产用电的保障能力。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110KV变电站8座,实现电网的合理配置。&十二五&末,力争形成以220KV变电站为主电源,110KV变电站为主要网架的供电布局,并达到35KV变电站互联,建成以110KV双电源、35KV环网的电网体系。紧密配合国家电力改革,做好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入网、居民阶梯用电等各项改革。
第四节&加快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进一步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数字文安&建设,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力度,整合各部门分散的信息系统,统筹建设全县统一的公共安全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社会事务信息系统,广泛开展&三农&信息服务。
第十一章&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文安
加快和谐文安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加强卫生事业,繁荣发展广电文体事业,扎实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水平。
第一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初中学校撤并改造,80%以上农村中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保障教育经费支出逐年递增,力争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着力扩大高中段教育和学前教育覆盖率。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开展区域内教师定期交流。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落实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公开选拔竞聘,教师公开招聘制度,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培育一批骨干教师、名教师和名校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多元化、成人教育终身化,基本形成县域&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到2015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
第二节&切实加强卫生事业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工作。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改革,规范医院收支管理和服务收费,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实现群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创建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示范单位。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全县适龄青年实行免费婚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乡镇卫生院和农村新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推进群众爱国卫生工作。&十二五&期间,谋划并建设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第三节&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加强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积极稳妥地推进&三网融合&。组织各类群众文化生活,提倡高雅文化、经典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重点建设&一馆一场&体育设施(2~4千人体育馆和1~1.5万人体育广场)、&三馆一场&文体设施(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文化休闲广场),谋划建设综合文化中心,巩固提高13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农家书屋覆盖全部行政村,形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网络。培植一批实力较强的文化艺术团体和创作机构,打造精品节目、精品团队,引导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运动,建设一批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全部乡镇和行政村。鼓励建设体育健身场所、培训班等机构,拓宽体育事业发展渠道。继续做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输送工作。
第四节&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以人为本、管理科学、服务优质的新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系。深化计划生育以村为主工作重心,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大治理性别比力度,严格落实出生实名登记管理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工作,落实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作机制网络。推进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工作。推进计划生育站、乡所和村室标准化建设。切实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大力实施妇女创业行动、妇女维权行动、妇女文明行动和妇女关爱行动,全面加强妇联组织建设,提高妇联工作管理水平。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3&以内,总人口控制在52万人以内。
第五节&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措施,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新型就业制度。积极扶持下岗工人、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自主创业,建立政策咨询、项目扶持、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鼓励多元化投资,新建一批技工学校、公共实训基地、学习基地,加大对农民工、下岗工人、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力度,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切实做到技能培训促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到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规范分配秩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遏制并逐步缩小不合理的工资收入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期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第六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建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形成以基本社会保险为主,企业补充保险、商业保险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按照统一经办机构、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政策体系、统一网络平台的要求,稳步推进建立开放式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网合一,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落实失业人员保险待遇,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扩大参保范围。
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谋划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增强养老服务能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就业、脱贫,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到2015年,全县孤残儿童集中收养率达到80%以上。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根据文安实际情况,增加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建设,最大限度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第七节&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努力打造法治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体系,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促进全县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到2015年,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对象普遍接受法制教育,机关、企业、学校、乡镇、行政村和社区按要求达到依法治理标准。
第八节&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民族宗教工作要夯实基层基础,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做到民族宗教基层网络建设强保障,民族宗教领域&两个确保&强有力,达到民族宗教内部的和谐及与社会的和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充分发挥宗教的独特优势,动员和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凝聚智慧和力量,积极为文安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第九节&切实加强社会安全工作
紧抓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高危行业、道路交通、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定期安全检查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开展食品安全等重点区域专项整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整治药品虚假违法广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公共场所的公共安全监管,广泛开展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教育。加强改进信访工作,依法规范群众信访秩序,维持信访量平稳下降趋势。建立公共安全应急联动平台,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安全等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新建综合文化中心为平台,丰富群众日常文化生活,增强城市文化活力;以县级媒体为平台,加大市民教育力度,引导城市人口素质的快速提升;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平台,大力倡导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文明风尚。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全面建设文明城市。
构建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努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推进文化融入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设计的文化内涵。开展文化广场、文化街区、文化景点创建,建设具有历史记忆、特色突出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地方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十二章&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解放思想,强化全县人民的机遇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营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发展家乡的浓厚氛围。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职能与市场中介功能分开,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完善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服务发展。
牢固树立环境是竞争力的发展理念,服务于企业创业发展、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工作,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生活人文环境,促使我县成为各类先进要素集聚的优选地,努力从外部条件变化中抢抓新的发展机遇,从错位竞争中创造新的发展条件。
第十三章&集聚要素资源&强化支撑保障
第一节&强化资金保障
优化财政支出和供给。根据公共财政服从于公共政策的原则,按照本《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编制实施好年度财政预算。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示范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维护社会公平要求,逐步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重。积极争取和有效整合各项专项资金,规范管理,统筹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推动社会投资多元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市场,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积极探索BT、BOT等融资模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切实放宽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它行业和领域。
加强政银企合作与创新。建立健全政银企会商机制,全力推进政银企合作,积极向银行推荐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贷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整合信用担保资源,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争取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
第二节&强化土地保障
用足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成果。为适应&十二五&发展要求,根据我县规划期间的建设规模,认真搞好年度任务分解,通过科学的年度计划调整,争取更多建设用地指标。
提高土地整体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促使土地效用最大化。强化项目用地审批和批后监管,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各园区建设要依法依规,坚持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兴建多层厂房,适度提高投资强度。
挖掘建设用地潜力。盘活闲置土地,以强有力的措施盘活闲置资源;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增加耕地面积,置换建设用地。
第三节&强化人才保障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树立开放的人才观,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人才,不断充实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
鼓励企业采取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顾问等多种方式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以项目为载体,用项目揽人才,构建&项目+人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形成项目凝聚人才、人才带动项目的良性循环局面。开展科技人才招商,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北京、天津等城市举办科技招商活动,发布企业项目合作信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
建设科技创业孵化中心(京津学子创业中心),吸引高级人才自主创业、科研人才转化创业。实施&借脑引智&工程,与重点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一批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到高校参加培训。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健全重实绩、重贡献的考评体系和分配机制,奖励具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形成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推进人才向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企业集聚。
第四节&强化项目保障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目标,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项目提升促进发展转型,实现调结构、促转型、增实力、强后劲的有机统一。
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对规划提出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制定项目建设规划,开展科学论证等前期工作,抓紧开工建设。对于符合规划、前期工作基本落实的项目,积极推进项目的评审与审批,争取及早启动项目建设;对于符合规划、前期工作已有一定基础但条件还不完备的项目,要抓紧进行项目建设内容的沟通、调整和论证,尽快完善和编制相关申报材料;对于不在规划范围内,前提条件还不完备,但符合地方发展方向或需求的项目,要继续开展调研。对关系全局、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大项目,由政府统筹规划和布局并主导建设,纳入重点项目管理,在投融资政策、项目用地、建设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主动配合有关方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项目与资金计划,争取得到国家和省、市政策资金扶持及相关部门支持。
完善督察、加强跟踪。对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保证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对于列入规划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督办方法,按职能分工分配到县级主管领导和部门第一责任人。完善目标责任制和项目推进考核、激励机制,统筹推进各年度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没有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十四章&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领导核心。按照&团结、民主、务实、创新&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县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完善议事制度、提高决策效率、改进工作作风。以县委常委会执政能力的显著提升,带动各级班子建设的全面加强。夯实基层基础。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深化完善&四三二&、&三五三三&等村务运行管理工作机制,打造实干的农村&两委&班子。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在基层的覆盖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健全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创造拴心留人环境,为实现转型跨越提供人才支撑。推进廉政建设。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大教育、监督和惩治力度。推动创先争优。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活动主题、创新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创争亮点,开展对标定位活动,使各个领域&五个好&党组织、各条战线&五个模范&党员的比例实现新提高。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积极支持政府放手放胆工作,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注重吸取老干部、老党员等社会各界意见,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
第十五章&加强落实&推进规划实施
分解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十二五&规划,协调完善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体系,形成指导全局发展的基本框架。根据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分项具体行动纲领,并落实到政府各部门各年度具体工作计划中和发展建设项目上。以充分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导向和引导作用,保持规划期内工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评估检查。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考核内容。加大对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检查工作的力度,重视规划的法律地位,树立其权威性。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将规划的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与规划提出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比,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系统分析,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并为动态调整和修订提供依据。
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二五&规划的宣传,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不断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规划办事的良好环境。
《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文安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开创文安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作者: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 版权所有:文安县人民政府主办 文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安县第一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