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利用还有显存不足怎么解决之处,如何解决?

境外媒体:中国需解决民航空域不足问题_财经频道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稍微延长一点曝光时间,可捕捉雾霾的流动感,让照片充满玄幻感。
中国移民大军逐步扩大,但移民出去之后就真的很好么?
境外媒体:中国需解决民航空域不足问题
责任编辑:祁巨昆
核心提示:中国政府在一些事件上通常不愿透露太多信息,因此民航局愿意公开提到军演这件事本身就非常值得人们注意。
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境外媒体称,本周中国东部地区航班出现大范围延误甚至中断,惹得乘客们怨声载道。不过,中国民用航空局明确指出了占用空域者身份,这种开诚布公实属罕见。北京必须解决民航空域不足的问题。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4日报道,民航局24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称,受雷雨天气和例行性军事演习等综合因素影响,上海、南京等地区可能会出现航班延误或临时取消航班现象。
资料图片:一名旅客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贴出的航班延误通知前经过。
中国政府在一些事件上通常不愿透露太多信息,因此这次民航局愿意公开提到军演这件事本身就非常值得人们注意。这一次民航局为什么决定这样做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来自公众和机场的压力可能是原因之一。长期忍受不便的中国&飞行客&曾因航班延误大闹航站楼,而且航班延误的时间还不及这次长。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5日在题为《北京必须解决民航空域不足问题》的社论中称,在中国最繁忙的部分空域,持续近一个月的军事演习花了大力气组织,包括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遗憾的是,如此保密也会导致旅客对空域对民航飞机关闭的事全然不知。因此,在报道称为了给演习提供方便,在8月中旬前最多将把部分城市的民航交通削减25%后,成千上万乘客沮丧而迷茫地在东部重要机场内转来转去。
受影响的机场包括上海、南京和武汉等城市。但至少这次和以前不同,终于发了通知。
资料图片:一些滞留旅客在上海虹桥机场查看飞机延误信息。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军方一直有效地控制着空域,分配给民航的少到只有20%&&相较之下,在美国,分配给民航的接近90%,空军只控制狭窄的走廊或远离繁忙的空港中心的空域。中国放开低空管制的力度跟不上空中交通发展的步伐。
官方说法是,拥堵导致约25%的中国国内客运航班误点,航班误点约有半数被归咎于空域管制和天气状况。业内专家说,即便是在天气不错的时候,这个数字也要高得多。当局将近40%的航班误点怪到航空公司头上。但当局没有深入发掘航班延误的潜在原因是民航空域不足。
相关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新媒体营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2页免费5页免费20页免费3页免费4页免费 2页免费2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3页1下载券11页免费21页2下载券4页1下载券
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讲​座​的​观​后​感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Sina Visitor System3浅谈生物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浅谈生物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谈​生​物​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移动互联网已经蔚然成风,这一点几乎毋庸置疑。从诺基亚9000
Communicator手机1996年首次在芬兰提供商用移动网络接入服务以来,该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量节节攀升,移动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应用数量同样日益增长。简而言之,我们正在利用越来越多的非PC设备上网。
我们总结了如下数据,希望展示迄今为止的移动互联网状况,或许也可以对未来的发展有所了解。
以前,移动互联网意味着经过简化的网页,需要通过WAP或其他速度较慢的渠道访问,而且主要是文本内容,只能适应小屏幕。当时的显示屏只有数百像素,甚至更低,多数手机的主要输入方式也只有老式的数字键盘。
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甚至配备了高清屏幕,很快还将采用四核处理器。4G网络的下载速度甚至能达到数百Mbps,即使是时间较长的电影也可以在几分钟内下载完毕,或者通过流媒体形式观看。
而平板电脑则采用了性能更高的处理器,并配备最高10英寸的屏幕,使得这类产品更适合浏览常规网页。
适应了最新的移动设备后,用户期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移动网络用户希望移动设备的网页加载速度能够与桌面设备相同。这将给网站开发和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机遇。
尽管无需智能手机也能访问移动网络,但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大号触摸屏、更快的处理器以及更大的存储空间显然起到了帮助。
全球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速度几乎超过了厂商的生产速度。
- 59亿——2011年全球手机注册用户总量。
- 13%——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
- 78%——智能手机贡献的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比例。
- 16亿——2010年的移动设备终端用户销量,同比增长32%。
- 19%——智能手机在全球移动设备销量中的占比。
- 4.72亿——2011年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
- 9.82亿——2015年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
- 80%——触摸屏设备在移动互联网访问量中的占比。
- 5000万——家里没有电的手机用户。换句话说,手机的触角比电更广。
很多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都支持WiFi,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必须要使用2G、3G或4G这样的移动数据网络。
网速的提升也带来了移动数据需求的增加。尽管这种需求近些年来已经大幅增长,但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有望继续增长:
年的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变化预测
很难找到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但以下数据仍然值得关注:
- 21.1%——到2015年,诺基亚西门子(微博)预计移动用户使用的移动数据与其他数据的比例。
- 400PB——2011年第二季度每月的移动数据流量,1PB=1024TB。
- 20%——排名前1%的移动数据用户产生的移动数据流量比例。
- 12亿——2011年的活跃移动宽带用户。
移动互联网浏览
移动互联网浏览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最常见的活动,很多设备都能够显示完整而丰富的常规网站。但网络浏览体验并不仅仅依赖硬件,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
根据爱尔兰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的最新数据,iOS系统中的移动版Safari位居全球移动浏览器首位,份额超过24%。但这一数据合并了iPhone和iPod
Touch的数据,仅iPhone的份额也已接近20%。Opera的份额也高达22.5%
各大移动浏览器市场份额
以下则是我们找到的其他移动网络浏览数据:
- 85%——预装浏览器的手机在2011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
- 60——手机中使用的各种类型和版本的移动浏览器总数。
- 6500——具备上网功能的移动设备型号总数。
- 3——网络浏览在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中的排名,位居短信和应用之后。
- 11.7%——中国完全依赖移动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 1.4亿——2011年10月使用Opera Mini浏览器的人数。
- 862亿——通过Opera Mini浏览的页面数。
- 12.7PB——为Opera Mini用户压缩的运营商数据量。
- 6.95%——2011年11月,移动网络浏览量在全球网络浏览量中的占比。
- 2013年——Gartner预计移动互联网届时的规模将超过桌面互联网。
- 26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今后4年的移动网络流量增长倍数。
- 97.17%——谷歌2011年11月在所有移动搜索中的占比。
移动网站与常规网站
对于多数用户而言,用移动设备访问常规网站显然不合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网页尺寸过大,另一方面是移动设备无法支持原有的脚本和图片。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一些问题。
但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最近的很多设备显然都具备了足够大的显示器和处理能力,能够支持常规网站。
- 96×65——2003年发布的诺基亚1100手机的1.5英寸单色屏的分辨率。
- ****0×960——2010年发布的苹果iPhone 4的3.5英寸屏幕的分辨率。
- 51%——喜欢从提供移动设备专用网站的零售商处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比例。
- 35%——如果网站针对手机进行定制,这一比例的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愿意进行更多的“一般浏览”。
- 24——平均每名智能手机用户每天访问的网站数。
- 21亿——到2015年,兼容HTML5的移动设备数。
移动网站与应用
尽管有关移动网站与应用的对比数据并不多,但移动用户显然在这二者之间存在偏好。
例如,雅虎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与他人联系时,69%的用户更愿意使用应用;而在购物时,63%的用户更愿意使用浏览器。除此之外,用户在搜索时更愿意使用浏览器,在导航时更愿意使用应用。
移动用户在各项活动中对应用和浏览器的偏好比例
其他数据:
- 48%——更愿意使用浏览器而非应用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 2011年——今年6月,用户每天花在移动应用上的时间首次超过桌面和移动网络。
- 58%——通过浏览器获取内容的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
- 56分钟——平均每名美国Android用户每天通过移动设备与网络和应用互动的时间。
- 2/3——移动用户花在移动应用上的时间比例,另外1/3则花费在移动网络中。
几乎就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同时,社交网络最近几年的发展也可谓风生水起,处于领导地位的则是Twitter和Facebook。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整合,再加上地理定位服务,就将拥有一组无与伦比的工具。这些工具被全球各地的人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美国有超过50%的移动用户通过移动网络访问社交网络服务。
美国移动用户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频率和访问渠道
其他一些与移动社交网络相关的数据如下:
- 19%——通过移动网络在Facebook上发布信息的用户比例。
- 3.5亿——使用手机登录Facebook的用户数。
- 35至54岁——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社交网络的用户中,最活跃的年龄段。
- 47%——每天都浏览移动互联网的欧洲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 66%——每天都用移动设备访问社交媒体服务的欧洲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 30%——曾经通过浏览器访问社交网络的智能手机用户比例。
- 大于50%——社交网站在移动页面浏览量中的占比。
NFC(近场通讯)和移动钱包占据了2011年各大媒体的头条,但移动商务领域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数据:
- 10.8%——IBM的调查显示,这一比例的受访者在今年“网络星期一”当天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了零售商的网站。
- 3.9%——2010年的相应比例。
- 50%——零售商网站的访问量中,来自移动网络的比例。
- 45%——在感恩节周末购物过程中,通过手机对比价格的美国移动用户比例。
- 49%——至少每周使用一次移动互联网,而且在过去6个月内通过移动设备购买过商品的消费者比例。
最后再来看一下平板电脑和移动网络的关系。平板电脑通常被当做媒体消费设备来使用,上网的次数也高于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和网络浏览量对比  \
有关平板电脑和移动网络的更多信息如下:
- 1030万——2010年的平板电脑用户数。
- 8210万——2015年的平板电脑用户数预测。
- 21%——平板电脑在零售商网站移动流量中的占比。
- 88%——苹果iPad在全球平板电脑网络流量中的占比。
2012年展望
我们不会对2012年的移动网络进行任何定量预测,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数据都将更上一层楼。
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倘若这些预测准确,多数网站的移动流量很快就将超过桌面流量。这不仅会对网站的设计和开发产生影响,还将影响商业机遇,而且将比我们此前经历的任何互联网趋势都更为深远。
你或许会从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数据中找到有用的信息,现在就该将其应用到你的企业中了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09:31
下午一个北京的MM朋友推荐了她同事给我,因为有个朋友公司需要找兼职的手机UI设计师,以为她还在公司上班,后来聊了后,才知道她刚辞职?辞职的原因就是在公司待的不开心,现在有多少人因为在公司待的不开心,而坚持着?至少年底的坚持是为了年终奖。
我也考虑继续待到过完年再出来,我没坚持住,刚好跟公司的合同一年到期了,加上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就出来了,出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就是做一个针对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的社交平台——移联网
,现在别人都说我开始第二次创业?我觉得我不是在创业,而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你把感兴趣的事情做好后,你才能谈的上创业,因为创业第一考虑的是赚钱,当你把赚钱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往往你的项目容易走偏,虽然我的移联网需要盈利,但是我一定是因为我的兴趣才去做的?
为什么要去做移联网呢?去年从财客退出后,我就进入了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后,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没错,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做移动互联网,是最正确的选择,虽然是去年底才进入,有点晚,但很庆幸自己能及时进入,潜伏一年后,终于做出决定,去做移联网,期间也想过开发手机软件产品,以我的判断,移动互联网很火,但都是虚火,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沉淀,往往现在火爆的产品和项目,2、3年后还不一定存在。
从去年进入移动互联网后,认识很多移动互联网行业内的朋友,如今再回头跟这些朋友聊,10个就有9个已经在创业了,剩下那个没有创业的人就是我了,所以我也没忍住诱惑,往里跳下去了,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来的那么凶猛,那么疯狂,行业的疯狂并不是什么坏事,疯狂之后,大家开始慢慢成熟。
一年的沉淀,让我学会了很多,学到了如何带团队,让我学会了如何运营,如何选择项目等,这次做移联网(www.elian,me),基本心中有计划,以及具体的发展规划。从12月1号开始到现在,从后台的运营数据看,发展速度非常快,超乎我的预期,当然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选择这个方向绝对没错。
虽然我知道几年后,我也许会失败,我会一无所有,我不怕失败,不怕任何困难,不怕任何打击,经历之前的创业经历和打击,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当然我也完全做好了准备,把自己的积蓄亏光,大不了重新开始,创业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非常庆幸有老婆的支持和鼓励。
刚起步,总是有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慢慢开始解决,每天依然充满着激情和信心,我们几乎每天工作到很晚,甚至周六周日都在公司,我们一个团队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觉得累,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有收获,我们的努力付出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上周六有个朋友来我这边坐坐,之前她一直是兼职在做手机SNS方面的项目,但是进展非常不顺,跟我聊过之后,周一果断辞职,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业当中来,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在我的鼓励和影响下,投身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中,很佩服,很欣赏你们这些有梦想,有激情,有冲劲的创业朋友。
12月份,我在微博&
)上发布自己创业的信息,很多朋友关注和支持,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让我创业失败了,到他们的项目中工作,可入职上市公司,给我吃了颗定心丸,谢谢兄弟的支持,相信以后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合作。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10:20
编者按:66%的初创企业能撑过2年,能撑过4年的不足50%,而那些撑过4年的许多只是在苦苦挣扎、苟延残喘。作者在权威、文化、位置、解决问题这四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相信对初创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6%的初创企业能撑过2年,能撑过4年的不足50%,而那些撑过4年的许多只是在苦苦挣扎、苟延残喘。尽管数字上看并不乐观,但每年仍有新的初创企业不断涌现。我也有自己的公司,我曾一度思考是什么因素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和别的企业区别开来。像Amazon和Oracle这样的公司究竟是如何存活下来的,而且在经济低迷时期还可以不断发展?是什么让它们与众不同,不像许多初创企业那样面临失败?细心观察并研究了一些公司后,我意识到有四个明显因素让这些公司成为一方霸主并保持增长。
你要创业,就需要影响他人,而拥有权威是很好的办法。人们会尊重权威、专长以及文凭,就像人们会尊重身穿白褂和警服的人那样。但人们不会听凭你说你有权威就会尊重你,你还得能把权威展现出来。美国昂飞公司(Affymetrix)的愿景是:你走进医生办公室后,在30分钟内医生能给你开出诊断方案(仿佛就像是为你的基因蓝图设计的那样)。这公司要不是在该行业里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他们不可能办得到(在他们的领导层里有相当多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
但初创公司也在挑战权威,试图要改变现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初创企业都是由极端自我主义者(egomaniacs)在领导,他们相信他们的产品会改变世界。假如你也是这样的人,请了解:这种信心(加上一点谦卑)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别人看到你的产品或商业模式后,会挠挠头,对你打击、无视,称你是疯子。记住,在面对阻力时,你要能够做出艰难的决定并抵抗否定的声音。你要相信你的产品,相信你所相信的是正确的,哪怕别人都说你错了。换句话说,你要有权威。
文化是你成功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要是你的文化能够聚合许多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支持你的话,你几乎就是不可阻挡的了。我认为,优秀文化还能帮你做出更好的决定。但你怎样才能获得那种文化呢?首先来自于你和你的个性。这里有一些从5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那里参考得来的秘诀,能助你建立并保持一个能让你的初创企业存活和兴旺发展的文化。
你公司最早的45个员工你都要亲自面试选拔,之后你还要进一步面试每一个将来要管理别人的人。
让员工成为独立个体。
在每个新来报道的员工身上花些时间,不一定要很多,20分钟就够了。然后每隔两三个星期你要跟进看看情况有什么变化。
记信每个员工的名字。
学会说谢谢。
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期间,你要亲自说明公司的策略和使命。
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全公司会议,强调公司的策略和使命。
给员工锻炼和娱乐的机会。
每当有影响公司的重大新闻发生时,或当你外出参加会议或会见重要客户时,请通过邮件或内部博客告诉员工新的进展。
向他们表明你是团体的一部分,在任何工作上都愿意帮忙,无论是倒垃圾还是计划公司野餐。假如要求员工加班,你也要出现。
考虑允许员工每周2-3天在家里办公。
千万别错过公司的派对或活动,每次都要主持。
在自己享受的家具和其它津贴上少些花费,比如在飞机仓位上面。
免费为员工提供午餐。
出了问题后,你要承担错误。遇到好事后,要称赞你的团队。千万别责备他们或称赞自己。
当你创造了一种文化,在里面人认为自己不仅是团队的一份子还是一家人时,你的策略和使命会更容易实现,你无需和每个人战斗就能成功。
你知道你的品牌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吗?若还不知道,你可以通过你的“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来确定你的位置。你的USP会告诉你的目标顾客你是干什么的、你和你的竞争对手有何不同。以下6个问题有助你创造你的USP:
你给顾客最大的三个好处是什么?
你如何才能与众不同?
你能解决性能落差或客户疑难吗?
对你做出的任何声明你都能提供证据吗?
你能把你的USP压缩成一个清晰、简洁、引人注目的句子吗?
你能兑现你的USP吗?
回答完上述问题后,你就可以着手把USP放进所有你的宣传物料里了。
要想存活下来,最重要的是要能为顾客解决一个实际需要。但仅仅解决问题还不够。比如,通常你看一个产品,你看到的是很具体的东西,像设计或技术。重要的是你能意识到这些东西的存在是基于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顾客的问题。所以你看东西要超越表面,看到是一个问题的存在才给了产品长期存在的机会。另外,有些公司选择了一些顾客根本不在乎的问题,而最终流于失败。优秀的公司和产品选择了解决正确的问题。
假如只看数字的话,你会发现创业其实胜算不大。但如果你研究并采用成功企业的一些明显特征和做法,你的确能够提高胜算。还有什么因素能帮助年轻的企业存活呢?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10:18
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从0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互联网行业,一直到2010年底,也算有6个多年头了,在成熟的互联网市场里,努力的拼搏,最后会发现自己还是一无所有。
自己经常想为什么会一无所有呢?主要的原因是刚毕业,没积累,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没有资金等,只是对互联网行业感兴趣,热爱而已,但是想在互联网行业里做出点成绩,绝非易事,只是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做互联网的话,门槛低而已,也正是因为门槛低,导致竞争激烈。同时互联网因为不受地域的限制,看起来市场很大,实际上是拼得你死我活,比如大家以为在淘宝上开店,市场面向全中国了,市场看起来很大,但是做起来,却发现,难,几乎是血本无归,往往那些线下的实体小店,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基本可以维持生存,过个小日子,为什么呢?因为实体小店有地域屏障,虽然市场不大,但是小店至少过的很滋润。
04年进入互联网,基本互联网已经形成了行业龙头,要想发展起来,只有找细分市场,当时总是希望模仿门户网站,做大而全的网站,总是希望一夜暴富,结果却走了许多弯路,浪费很多机会。一旦行业巨头形成后,机会成本越来越高,机会也越来越少。就算你找到了一个机会,在没有快速做起来的情况下,随时面临着被抄袭,被模仿的命运,一旦被互联网巨头抄袭和模仿的话,往往只有死路一条。
时间到了2010年底,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慢慢对移动互联网行业了解,开始拼命的学习移动互联网行业,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行业的人请教,这个过程虽然很漫长,很辛苦,但是很开心,无论每天工作到多晚,都必会在睡前看看行业资讯,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的新鲜产品和商业模式。
一旦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后,深深的被这个行业所吸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爆发性增长,以及3G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这个市场才刚刚兴起,面对这个比互联网市场大几十倍的新兴市场,如何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呢?曾经也是日日夜夜思考过,同时自己还总结了一下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一无需注册,可自动注册;二快速获得用户,通讯录就是用户;三随时随地,开机就在线;四登录门槛低;五病毒传播性强;六单向关系,知道手机号可联系;七手机号做id,每人都有;八情景聊天;九跟位置结合;十拍照视频方便;十一有信号可上网;十二付费方便。
为了更深入的进入移动互联网,从2010年底到2011年底,曾经也找技术朋友开发过2个手机软件,一个是针对商务、情侣等人群的“51保密箱软件”,另外一个是针对商务人士的“友通手机名片软件”,说实话,2个软件发展的还不错,其中51保密箱的下载量快突破10万个,但是困扰我的一点就是如何盈利?没有盈利的APP对于我们这些草根创业者来说,很难支撑太久的。
经历过一年多的反复思考,以及对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分析,暂时放弃了去做手机软件的梦想,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偏门,没什么人瞧得起的项目——移联网,因为我发现很多人都在关注移动互联网,很多人都想进入移动互联网,很多人都想快速的学习和了解移动互联网行业,但是他们跟我当初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情况一样,不知道如何下手学习,不知道怎么学习,不怎么学习什么?为了帮助更多人快速的进入移动互联网,快速的了解移动互联网,快速的认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技术、设计、产品经理、运营、推广等人才,我决定再次创业,做一个专门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技术、设计、产品、运营、推广等人才提供线上和线下交流平台。
现在创业主要是因为兴趣,看到自己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移动互联网,帮助更多人在移动互联网里成功,是我最开心的事。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14:21
“我昨晚又在公司睡觉了,从早上11点到下午1:30这两个半小时我就蜷缩在办公桌下边的被子里。然后一觉醒来我就发现我会议要迟到了…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会议迟些再开便是。其实别人也不好在会议迟到这件事上说你什么——你是因为工作过度才精疲力竭晕睡过去的呀。”
突然间人人都在抱怨硅谷多么不公平。个个都奋力工作,怎么就得不到风投?怎么就不能要个好价钱把东西卖给Facebook或Google?但是别的许多人却可以?所有的新闻标题都在说硅谷不是个公平的地方。媒体在大声疾呼Zynga要真的开始考虑和不再尽职工作的高待遇员工重谈合约。你大可期待会出现更多关于在初创企业做牛做马的心酸血泪文章。人们工作如此卖力,他们哭着入睡。
上面的这些看上去都挺新鲜的吧,但这并非来自过度辛劳的Zynga工程师,而是1994年Netscape一个名叫Jamie Zawinski的早期工程师所写的。下面还有:
“今天我见到了Ian(几个月来第一次),他一见面就说:‘卧槽,瞧瞧你的屎样。’他说我看起来十足像个瘾君子。我原来还以为自己状态还不错呢!我昨晚睡足了整晚。我没有生活。我从来没见过任何一位没在一起工作的朋友,我仅有的青春正在流逝,一去不复返。我应该出去,做些有意思的事情,那些在我身心憔悴后无法再做的事情。但我却被困在日光灯下,在电脑上折腾着只有别的呆子才会感兴趣的二进制。我瞄了一眼电影清单,那上面有我压根儿就没有听过的电影。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吓坏了。我在药店买了些腕带,戴着它们打字已经有好几天了。它们用处不大;我的中指还行,但无名指却痛得不得了。这差事正吞噬着我的身体。这根本不值。”
“这些孩子出去买醉去了,有的还嫌醉得不够。我想他们有可能还是去的****。
好了,这些孩子又回来了,醉得已经不成人形了。没一个能好好走路,不断撞上格间,弄得我的桌子不住乱颤。他们烂醉而我没喝,这点差异就使我无法和他们展开对话,所以我只能试着把他们屏蔽掉。但现在他们全都把音量开到最大在联网玩DOOM,为了集中精神,我只得戴上耳机,也把音乐开到最大,尽管见效甚微。
这是个周六的晚上,我呆在我的小格间里,周围是一堆来自伊利诺斯州的醉汉。
我快要耳鸣了。操!老子回家去。”
“我真他妈累趴下来了,活着就他妈是受罪。我们全完了。我要折腾我的简历了,但我甚至还没有任何新东西可往上加,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出点什么。我现在想要回家哭着入睡了。”
没错,早在1994年就有人哭了。但是,慢着,还有回报呢。每个工作过度的20来岁的工程师所梦寐以求的一瞬的荣耀。
“又有电了,我们把这该死的程序摆到了FTP上,接着有200万人同时开始下载(我们还没来得及发布通知呢)。最后终于到底算完成了,我们都可以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了吧。我们坐在会议室里,把一台电脑接到了大电视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团团围坐着、在黑暗中看着FTP下载日志在滚动。有个同事临时写了个脚本,每成功完成一个下载就会发出一声炮响。伴着不断的炮声,我们在黑暗里欢呼。”
你可以想象Zynga的早期员工会写出完全一样的话来,或是Google和Facebook,或者是某个惨败以后被遗忘的初创企业。或许其中的某些人会以为他们比硅谷里的任何人都要更刻苦工作。努力工作、不懈努力,是他们灵魂深处非凡的要求。
他们错了。努力工作就是构成初创企业的东西。
假如你在一家初创企业工作,认为工作太累、牺牲太多,你大可到别家找一份能满足你需求的工作。但是,如果你在内心深处知道你是历史的一部分,你所做的东西会永远被记录被想起,那么,在你躲在桌子底下短暂睡眠以后,你可以放声大哭,然后拾掇一番,记住:你身在竞技场,你是一个海盗,你来这里是要改变世界。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可怜:工作时间太长、气氛紧张起来你老板有时还会对你大呼小叫。但是你也知道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硅谷了。没有任何别的地方像硅谷那样在结构上就设计好了要帮你把想象变成现实。没有任何别的地方像这里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作出牺牲、努力工作、创造新的东西。
现在硅谷里到处是钱,也有许多非我族类的人也跟着进来,想在一家热门的初创企业轻易获得股权。在意识到在成功之前要付出如此多以后,他们开始抱怨了。这种现象会周期性发生,我在2007年就写过这个。但如果过多这类人跟风进来,就会达到引爆点。魔法就消失了。似乎是快要到了。不久以后人们会开始谈论最高工时、完成一项任务至少需要多少工程师。再然后,初创企业员工联合起来了。我衷心希望这不会发生。要是不幸发生了,所有真正必需的人会离开,到别的地方去完成他们的东西。
奋力工作,少些哭泣,记住你是历史的一部分。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10:28
购物,是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这意味着,购物市场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运用空间,再结合正确的盈利模式,必将从这座大金山中获利颇丰。于是乎,伴随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兴起,新技术的运用和各式解决方案的出现开始逐渐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让消费者更加憧憬勾未来的“智能购物”。
就消费者个人而言,现在购物的方式、途径十分多样,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很多。既可以经由最常见的桌面互联网购物,也可以通过日益成为主流的移动互联网购物。设备的选择上,PC只是选项之一,还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终端。购物操作方式也不再限于网页浏览,大量出涌现的垂直细分购物应用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纵观这些丰富的购物模式,可以大致归纳出三种将改变未来购物方式的三种技术,分别是QR码,增强现实和移动支付。
QR码尽管很外观“丑陋”,但在企业、产品和品牌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日常生活中,我们多是从宣传海报,商品包装中接触QR码的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点。QR码需要扫描获才能获取其中信息的特点,为开展营销的企业提供了一条精准定位潜在客户的捷径。当然,QR码的应用场景远不止这些。下面是我们曾报道过的一些QR码应用方案,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把曲奇变成邀请函、个人名片……
令人拍案叫绝的15个二维码
QR Code 最创意应用案例5则,不好玩你找我!
Paperlinks 把为商业专门优化的QR码带到生活中
墓碑上的QR码,科技与历史的结合
其实,线下广告也可以和互联网广告一样容易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QR码本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QR码外观没有吸引力就是其一。所以QR码在广告上的放置位置要恰到好处,不能使客户因QR码的存在而感觉广告十分“难看”。此外,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引导客户去主动扫描QR码的信息。另一个要留意的是安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被感染的QR码,可被用作发起网络钓鱼。处理好QR码应用的不利因素,QR码将会是一个对消费者购物选择有着相当影响力的技术。
如果你对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不太了解的话,可以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增强现实技术在购物领域应用的典型例子是亚马逊前不久推出的iPhone应用Flow。Flow通过增强现实帮助用户探索和发现成千上万的现实世界中的商品,包括图书、DVD、玩具等,并为消费者提供亚马逊上该商品的信息。(前提是你扫描的物品在亚马逊上有卖)
打开Flow后,将摄像头对准一本书、一个游戏、DVD或者其他带有条形码的产品进行识别。一旦Flow识别出这个商品,它将显示出亚马逊商城上的商品信息,包括播放多媒体内容,用户评价等。Flow会保存用户的扫描历史记录并提供商品的特殊预览(例如,影视商品播放预告片)。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看见一款心仪的物品却不知道上哪买,没关系,用增强现实的购物应用一扫即知。增强现实购物应用带来的好处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了极大方便;另一方面,利用增强现实购物应用,在线商城增加了用户对自身的黏性,培养了一批固定的用户群。
移动支付与NFC
移动支付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掏出智能手机,轻轻一刷即可完成支付。移动支付加快了购物的结算过程,消除了排队结账的“等待厌倦感”。对收款方而言,免去直接现金付款的过程,有利于简化财务管理,记账内容也有据可查。移动支付领域的成功案例是Square。Jack
Dorsey领导的Square经历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上佳表现:日处理交易额达1100万美元,年处理交易额达20亿美元,签约商家超过80万。
Square也有不方便的地方,需要安装读卡器设备。于是,以近场通信(NFC)技术为代表的免安装外设的移动支付方案开始变得红火起来,比如,今年9月推出的Google
Wallet。抢滩NFC领域的科技巨头并不只Google一家,苹果和微软都有对NFC应用方案的未来规划。据前不久传来的消息,iOS设备将在明年支持NFC功能。除了科技公司紧锣密鼓地推进NFC外,信用卡公司和无线运营商也在向这一领域发力,未来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NFC支付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事情的处理都变得简单方便。但这些因素仍不足以完全改变消费者行为。尽管移动支付火热异常,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所十分有限,只有少数零售商在尝试这一新兴的支付方式。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省钱比方便更重要。改变消费者的行为绝非易事。其实,技术方案的实施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消费者的接受态度——这决定新技术和新模式发展的命运。从零售商的角度看,采用NFC
等新兴技术的部分原因在于降低运营成本,而不是展示自己有多么的新潮。当技术的运用做到“方便”与“省钱”兼得时,它们将真正地改变未来大众的购物方式。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10:25
从09年代初万维网(WWW)的进入我们的视线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多个年头。我们经历了从电视媒体时代、传统互联网 、Web
2.0、SNS时代的变迁。
与此同时,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开始我们通过电视获取信息,到后来我们上门户网站看新闻,再到后来的博客时代,一个个文化名人、草根英雄、码字少年风起云涌,丰富了我们的信息,然后过渡到了现在的微博时代。
因为我们渴望真实,所以我们随真实化信息牵引,并随互联网的进化而进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新时代,你需要的是什么?
● “宝洁公司,优质产品”
● “农夫山泉有点甜”
● “爱生活爱拉芳”
● “想要皮肤好 早晚用大宝”
● “有汰渍,没污渍”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 “人靠衣装,美靠亮庄”
● “酸酸甜甜就是我”
● “今天你喝了没有?”
● “洗洗更健康”
………………
上面几个句子,是我们在这个恶俗时代最熟悉的几条广告语。在我苦难年幼的童年岁月里,电视被作为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于是乎这些东西不停的出现在电视机前反复播放轰炸着人们眼球,让全国人民都烦,却又无法摆脱。
若干年后,聪明独立的你,已经不像当年年幼无知的我,你我现在已经用上了互联网,我们现在看优酷,织微博,逛淘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再次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叹:这些破玩意儿终于离我远去了。
但是……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
我今年25岁,但在天朝已经是一个老网民了,94年我第一次接触电脑,98年开始成为一名合格的网虫,泡在互联网上,随后经历了从传统互联网 ? Web 2.0
几个时代,现在正在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这期间,我们使用过许多互联网产品,也放弃了许多我们认为过时的产品,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从新浪网易搜狐门户网站,到后来的博客社区,再到今天微博,形式不断在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对真实信息的追求,活着就是折腾,所以,哪里的信息更真实,使用更便捷,我们就去哪里折腾。
新浪网易搜狐于97、98年间创立,属于中国互联网第一代产品,虽然一些和我们一样被电视媒体摧残的人们之中有一批成为了这些门户网站的编辑,这些原本和我们一
样没有话语权的网站编辑们,开始替百姓们发声,他们敢于说实话,敢于把我们在电视媒体上看到的一些夸张的、虚假的信息还原成它原本的面貌,我们在这些网站
可以看到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东西是否真的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
互联网也开始成为引导网民进行理性消费的好帮手,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一件商品的优缺点,而不是像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
这些有价值信息吸引了无数人,随后几年间,中国网民数量急速增加,到2005年中国网民已经突破1亿人。如此大的市场,生意人自然不会放过,随着唯利是图生
意人的进入,一些急功近利的网站老板与缺乏信仰互联网内容生产者也开始出现,很多网站内容开始变质,软文无数,混淆视听,误导用户。再加上如今的门户新闻
已经受新闻把关人的控制,已经变得越来越狭隘了。
时至今日,目前门户网站每天产生了新闻条目上万,信息严重过剩。
在与朋友创办格子箱之前,我的工作是一个手机论坛的管理者,同时也从事许多与编辑相关的工作,写过一些手机方面的新闻,因为鄙人有自己的原则,没有写软文的习惯,为此得到了同行许多“前辈”教育,说此基本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写软文,何来收入”之类的云云。
这些传统网站如同电视媒体一样把人们恶心到极点之后,新的模式诞生了,Discuz、Phpwind等论坛系统的出现,解决网民们渴望自己来生产内容这
一潜在需求。通过Discuz、Phpwind提供的免费通用论坛系统,摄影、数码、汽车、游戏、运 动、生活…………无数专业论坛在互联网诞生。在论坛,
你既是一个读者,也是一名作者。网友在论坛里发表自己针砭时弊的看法,展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是将兴趣极致化的园地。此后,无数高端玩家在社区中产生,论
坛文化的兴起也影响着整个互联网氛围,随处可见“沙发”、“顶”、“楼主”、“看帖不回帖,生儿子没屁眼”等语句。
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吸引越来越多的新网民涌向社区,但是Discuz、Phpwind社区依旧存在门槛,不够土,不够俗,也不够便捷。并不适合大众网民使用。所以随后出现土、俗论坛也开始风靡了起来,主要以猫扑、天涯、百度贴吧为代表。
2005年,新浪博客、腾讯QQ空间等的产品相继推出。博客给了人们自由表达的平台,博客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的阅读习惯,许多人通过博客进行自我表达,博客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的阅读习惯,许多人通过博客进行自我表达。
博客的出现也让新闻不再受把关人控制而传播,随着越来越多博客内容以新闻评论的形式出现,新闻的理念也被彻底改变了。
精英群体从博客中脱颖而出了。当然,博客的出来,也为无数80、90后那些个性突出的孩子撒欢撒野提供了平台。
但是博客依然具有局限性。不够随意,需要大量时间来记录更新,信息记录不够即时。除多数商业明星外,即便信息真实,文字功底薄弱的人在博客平台上被认可度依然较低。
随后许多人开始放弃博客,而真正的精英至今已经留在了博客,他们现在大多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重度意见领袖。
2006年3月,Twitter在美国诞生,随后一年被引入国内,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微博。
微博服务真正在中国大陆火热起来是在09年末,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后开始邀请大量娱乐明星、名嘴开博,随后腾讯、网易、搜狐等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微博服
务。与博客相比,微博更加随意性,内容更精练。很多放弃博客的人都转移到了微博上,140字的微博与长篇大论的博客相比给人的压力更小,可以随意的记录生
活和心情,消耗时间短,文字功底好坏已然和这个没什么关系了。
由于微博门槛低,可快速发表的内容,老少皆宜,内容即时,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加入,到2011年,中国微博用户已经达到了1.95亿。
目前微博已成为老百姓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平台,也是许多商家进行营销重要的手段,同时,微博也成为了政府沟通民义的重要平台。
但是,微博也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随着微博的发展,无数网民成为微博控,成天泡在微博上,大量的时间被碎片化,行事效率降低。此外,微博也让许多人的阅读习惯产生变化,在习惯了低成本的阅读之后很难再潜下心来进行高质量的深入阅读。
现在每1秒中发出的微博就有上万,每天产生的微博总数超过7亿条,大量流水信息让我们很难以传统的形式去获得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
目前我在Twitter、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关注人均在200名左右,但是微博时间线的信息量依然大得看不过来,阅读负荷非常高,每天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检阅,但是看到的高质量微博通常只有少数几条。虽然其中许多信息是真实的,但是真正对我有用的并不多。
传统互联网已经满足了我们对真实信息的追求,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真实且有价值的信息。
07年苹果iPhone在这个世界上诞生,08年Google
Andorid诞生,在随后两年中摧枯拉朽般的抢占了移动平台的市场份额,到2011年5月,智能手机在全球移动设备中已经占据了68%的份额,而在这
68%中,有八成份额已经被Google的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占据,传统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即将成为历史。
双核处理器、1GB内存、
海量的存储空间、高清屏幕、飞快运算速度,在几年前我们一定认为说的是电脑,而现在,这些配置在很多智能手机上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智能手机电脑化已成趋
势。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顺势而为,我们熟悉的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网络安全、社交平台、微博都在向移动平台拓展,于是乎这新的地盘有了新的称谓-移动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玩法自然也不一样了。在传统互联网时代,真实化信息的转移直接影响了互联网的变迁。
移动互联网我们所追求是真实且有效的信息。
现在,习惯创新的老外们已经在探索,已经涌现了Kik、Instagram、Color、Path、foursquare、viddy等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另一方面,苹果iOS软件商店和Google
Android的软件市场累计每天都超过1000款新软件推向市场。
但是,习惯模仿的国人一直在等待,从小被教育回答标准答案的我们,加上当下唯利是图的社会环境,我们开始寻找国外一些产品进行复制。
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不缺技术,不缺能力。我们缺乏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在过去互联网变化中,内容形式不断在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对真实有用信息的追求。今年3月,杭州一家小小的创业公司成立,希望通过创意改变生活,我们将提供一种全新的形式,并希望以此输出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期待你的参与。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10:11
1976年,乔布斯和他的朋友发明了个人电脑apple,推动了个人电脑革命。
从此,他的传奇开始了。
不过,历史太过久远,世人几乎已经忘记了那个当时还年轻的在别人眼里是偏执狂的疯子。还好我们又经历了i十年(,ipod,iphone,ipad),一个改变世界的十年。
很多人只知道iPod是一个高端时尚的mp3。但事实上ipod以及虚拟的音乐商店iTune联合起来颠覆了整个音乐产业。
但我们都知道,迟早手机会摧毁mp3产业,虽然个别高端品牌会生存下来,但那将是一个边缘行业。Jobs如能能忍受?
如果Jobs应对不好,苹果再次衰落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想想,连我们外行都这么认为,当时的Jobs应该压力很大吧。
经过和手机厂商的合作等折腾,2007年初的Mac World大会上,Apple给出了答案。Jobs带领Apple重新发明了手机。
原本以为,就这样一个产品,已经是划时代了,苹果把我们带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意犹未尽,再发布了重构PC和移动网络的核心产品:iPad。
如今Jobs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那句名言却永远地鞭策着我们。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那么,我们回顾一下,从2007年开始,Jobs和他的苹果,改变了世界什么?
在iPhone没有发布之前,我们展望未来:带键盘的智能手机和UMPC类平板电脑是我们的设想。
一个带键盘的小巧玲珑的手机加上一个带了手写笔的UMPC平板是不少人和不少企业,对未来主流信息终端的预计。
Jobs带领苹果公司,重新定义了这一切,触摸和精致的设计,iPhone和iPad,代替了我们的设想,
让地球拐了下弯,加速了IT工业的步伐,不但提前推动了移动信息时代的到来,
而且这两个设备,一个击溃了过去的手机霸主NOKIA,一个威胁了PC霸主Intel和微软的地位。iPhone完美地上演了破坏性的建设,重新定义了手机。而iPad又完美地上演了建设性的破坏。在手机和PC之间创造出平板电脑的巨大蓝海。
按过去的设想,NOKIA,Intel和微软,肯定按部就班,在保证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推出新产品,我们肯定也在继续使用缺陷更多的信息设备。
就是Android,据一些新闻报道,原来也是把黑莓作为超越对象,打算推带键盘的产品,因为iPhone的推出,彻底地重构了一遍,才走向了触摸屏之路。
在人们都认为语音和笔写输入是下一代用户和电脑产品交互接口的时候,触摸中途杀出,这是苹果推动的,并且,顺带让ARM体系走向主流,让Intel有了真正的对手,让微软也开始重新重视ARM架构,让笔记本电脑的流行,特别是情报型笔记本电脑的形态,发生改变,加速NAND电子存储技术走向主流,让硬盘危险了。
不过,上述改变只不过是硬件层面的,人们容易看得见的。
实际上,iTunes和AppStore,还有iCloud才是更大的革新。影响更加深远。
iTunse创造了数字媒体的出版,发布和传播的新方式,只要能数字化的东西,音乐,书籍,电影,电视……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发行。
可以说,让很多行业看到了互联网上如何盈利和发展的机会,何况苹果还提供了消费这些数字化内容的平板电脑。
AppStore是一个iTunes变形,让盒装软件,走向消失。
我经常想,Windows上早该有这样的东西了,可惜了。
假若Windows XP之后,微软从iTunes得到启发,推出Windoows
AppStore,今天的Windows或许会大有不同。或许微软能在平板市场上上演绝地反击,凭借windows应用多年的积累,低功耗x86处理
器+win8的平板打败android或许不难。尤其是在用户习惯改变缓慢的市场(如中国)。
iPhone4S中透出的语音交互,更是让手机,慢慢成为全功能信息助理。个人随身机器人。
毫无疑问,下一个时代属于O2O和云计算,一切才刚刚开始,未来更是创新的重点……
不过,按过去很多的预测和设想,终端应该越来越不重要,Internet移动终端,只需要一个够用的浏览器即可。
Jobs改变了这一切,让IT工业走向了另外一条路,是不是一个弯路呢?
这可能是Jobs给我们最大的启发了:围绕你的用户创新,挖掘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围绕这些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而不唯技术论。
Jobs,不但改变了很多行业,也提供了一种改变世界的方法和实践,可能,这才是他最伟大的地方吧。而创新者,唯一需要信奉的信条便是Jobs的另一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本文由Tech2IPO作者阿桑原创。如果您对该话题感兴趣,可以留言评论,也可以点此和他交流。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09:57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Formula Capital总经理詹姆斯-阿尔图奇(James Altucher)在TC撰文,探讨了一些创业的经验。以下是全文:
根据一项调查,10个人中有9个会认为自己是“高于平均水平”。让我们暂时先认为“平均等于中位数”。很显然,不可能10个人中有9个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大部分人都有这么一个特点,认为他们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都会有不错的表现。
让我们回到Malcolm Cladwell的书上,《异类 -
不一样的成功》。根据他在书中提到的“10000小时规则”,你如果要确保自己能成为某一个方面做的最好的之一,你至少需要10000个小时的训练。
他列举了甲壳虫乐队的例子。开始他们是一般人。之后,他们在德国一个脱衣舞俱乐部里一天连续不断的演出,持续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这就是他们经过的10000个小时的训练,之后他们成为历史上最好的乐队。鲍比·菲舍尔开始也是一般的象棋选手,但是经过他10000个小时的训练之后,他成为了历史上最好的国际象棋选手。我的朋友Ylon开始对于扑克一窍不通,后来他经过自己的10000个小时之后,突然就拥有300万美元,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扑克选手之一。
或许,你不必成为历史上最好的,不必去高于一般水平。但是,世界上大部分值得去做的事情都有一个非常陡的学习曲线,之后就变得非常的平坦了。所以,获取1000个小时可以让你比大部分人做的好,然后再经过小时阶段之后你就会成为你的同行中最好的,然后再经过小时的最后阶段的不断的改进之后,你就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了。
需要说明的是,最后一个阶段需要5000个小时是因为这个过程是不明显的,并且是在很微妙的进行的。但是没事。如果已经坚持了5000个小时了,谁还在乎其他的5000个小时呢?最重要的是小时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养活我们的家庭然后才能够享受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甲壳虫或乔布斯。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曾经和数以百计的其他创业者讨论过关于创业的一些经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个小时的训练对于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是必须的——这是一种可以让你去创造一个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可以去获得利润,可以出 售业务的成功。
带着你的激情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奋斗小时,然后再去接下来的10000个小时里去讨论如何快乐和健康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至少这是我的推荐。
在这5000个小时里,你需要做什么呢?怎样才能将事情做的更好呢?如果你已经开始做下面的一些事情了,那么你可以开始为你的5000个小时开始计时了,但是,我觉得下面的这些事情必须要保持平衡,不能只做其中一个而忽略其他的。
1. 积累经验。
如果甲壳虫乐队只是阅读一些关于音乐的书的话,他们永远是无法成为好的乐队的。老虎伍兹在3岁的时候就开始光顾一些俱乐部。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创业者,现在就要开始去实现你的想法。可能这些想法开始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立刻着手去做,立刻去向用户、投资者、收购者去推销。
2. 自我分析。
想一想你当前正在做的事情,进行逻辑分析一下,看能否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可以将它做得更好。比如,作为一个扑克选手,回顾一下你已经参加过的比赛,想一想当时你是否可以采用一些不同的方法。
3. 找到一个好的导师。
每一个优秀的象棋选手都是有一个老师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不认为存在什么例外。这适用于大部分的游戏、运 动或其他不容易擅长的事情。我认识的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有一个导师的。至于我自己,在我进行创业之前,我曾经在一个大的公司——HBO/时代华纳,它是我认为运行最好的集团之一。这个公司本身就是我的导师。我也花了很长的时间和这些历史上最好的默默无闻的商人在一起。
4. 从历史中学习。
甲壳虫很显然是学过猫王的音乐。他们很可能也研究过从20年代开始流行的爵士音乐。据我的猜测,他们还研究过巴赫的艺术。鲍比菲舍尔曾一度消失了一年,期间他研究了19世纪进行过的每一场比赛。当他重新出现的时候,他对一个比较不同寻常的开局进行了改进,这种高级的开局的方法最后一次出现是在19世纪。
不仅要和你的导师进行交流,还可以和你这个领域中的一些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这种交换想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将你的想法和你对某个领域的想法进行综合,然后提出一些只靠你们自己无法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Paul
McCartney与John
Lennon的组合是史上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歌曲创作组合。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Google的布林和佩奇的合作是现代创业者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6. 从失败中学习。
从你的一些失败中进行学习是一个可以让你很快越过学习曲线陡坡的很好的方法。我的孩子在一些事情上失败了之后就经常放弃了。不过这没关系。他们只是对那些不感兴趣。但是,一旦你找到一些你感兴趣,并且非常想做的事情之后,你很可能就会说,“下一次我要做得更好”。这时候,你已经知道你自己开始专注于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让你激情燃烧,它是你的梦想,在这个领域你可以成为一个大师,在这个领域你可以成为一个创业者。这时候,你终于了解了自己的一个小秘密,你可以私下里为自己感到骄傲,至少你找到了一个很少有人可以竞争过你的领域。99%的人在某个领域失败之后就会放弃。失败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如果你保持自己不被过滤掉那么最终你会成功的。如果你失败了,并且要从中学习,你可以回到第二步,进行自我分析,然后重新开始。
7. 探索更多的领域。
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去学习生物学。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去学习音乐。“各种可以思想相互交配,然后进行进化,淘汰掉那些畸形的后代,保留住那些可以很快适应的后代”。能够得到这种后代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全面的去探索一个全新的领域,然后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和你研究的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寻找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最近,我发现,研究量子力学给了我一些难以置信的,我想都没有想过的一些很好的见解。同样也可也关注每天的博客。研究查理·布朗(美国漫画家,创作了史努比)的见解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帮助。
我曾经提到过阻挡创业者成功的9种障碍,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人努力的人都是适用的。一定要尽量的去避免这9种障碍:疾病,懒惰、多疑、粗心、妄想等等。以上这些要做到平衡。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09:55
一直想给产品运营下个系统的定义,或者总结一个方法论如何做好产品运营,产品运营需要包含的素质等。听过很多课,搜索过相关的信息,但一般都是针对具体产品讲某个片段成就。或者有大佬说,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但实际产品运营在各个公司具体定义是不一致的,甚至有的只是打打杂,很不待见。而我个人也一直觉得:运营即效率,而效率即生命。对于产品、对于用户、对于渠道和平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效率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其实原本是从英文的Product
operation翻译过来的。product为产品,而operation翻译为中文意为:操作;经营;手术;运算;手术;运转;起作用;作战……
其关键字:操作 有效 精确 分析 战略 协同 执行
从英文翻译来看,对于产品运营的具体定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联想到现实的生活与工作,处处皆运营。
比如:教师讲课,是一种运营,是将课本内容更深刻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再比如:医生给病人治病或者手术,也是一种运营,是根据病人的病因通过医疗器材和药品,治愈病人;再比如:打仗,是根据敌人情况作针对性的战略打击。……现实中运营的例子很多很多。
但总结这些运营的案例,我们能够发现产品运营往往是紧紧围绕目标的三个元素:产品,用户,渠道。
没有产品的运营,那是纯忽悠;而没有渠道的运营,产品不会有什么影响力;而没有用户,产品就一点意义也没了。而目标是稳定的三角,支撑起产品、渠道、用户三者良好的循环发展。
运营的起点:用户。
任何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或者说是一个服务型产品,都该以用户为出发点。理解用户需求,实现用户需求。透过用户看运营,运营其实就是怎样更快的给用户找到它想要的答案。
成功的运营能够深挖用户的特点和需求。例如:凡客成品。
VANCL广告创意投标前,团队深入研究和剖析VANCL两位代言人(韩寒和王珞丹)的特质和VABCL品牌的诉求,他们认为:韩寒、王珞丹都属于80后靠自我奋斗、努力获得成功的代表,他们的个性既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成长心态,也能和VANCL品牌进行很好的融合。
于是,团队想出以这种能表达自我且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来用作为创意的点子和思路。
凡客的成功:
源自于它抓住了目标用户的心理特征(他们爱表达自我),这样抓住和把握特定的用户心理特征,创意活动的思维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用户和留住用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用户角度出发,让用户在活动中体现价值感,并增强对品牌的好感。
所以,运营成功的起点是用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品运营的具体工作有哪些?
产品运营的工作相对杂乱,包括:运营策划、BD、媒介、活动、数据分析、市场监控。
1、运营策划:主要是以数据为依据的产品运营方案策划,这块是重点。基本上是每个产品运营都必须做的。
2、BD:运营会接触到不同渠道的转化效率,因此相对的需要和渠道商打交道或者公司内部的销售人员接触,这块实际也会涉及到一定的沟通协调公关的工作。
3、媒介:这里又包括了文案的撰写、话题策划、软文发布等等。
4、活动营销:结合产品推广或是品牌宣传,策划活动营销方案并有力执行之,促使达到提高产品和品牌知名度的目的。以及活动的用户调研,奖励等。
5、数据分析:数据决定运营的执行。
6、市场监控:主要是战略层面,包括:行业市场的监控以及竞争对手的监控。
很多公司的运营具体定义相差很大,但不管怎样一般80%左右的工作是处理一些日常的维护。而这些构成了运营的主体。做的同时可能感受不到进步,但一旦不做打击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假设,新闻不持续更新,会有什么后果?用户渐渐流失。
三、产品运营有极为明确的目标
运营是有成本的因此他有极为明确的目标。
总结运营的目标一般无外乎三个:
1、营收:运营要找到商业模式,或者为现有的产品扩大营收。
2、扩大用户群:让更多的人知道,产品将更成功。
3、用户活跃度:沉默用户是没有多少商业价值的,只有活跃用户才有。
运营目标要照进现实。盟军敢死队3的发布就让一大堆忠实玩家流失了,这块就有团队目标定位失败的原因。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你的目标用户的需求,你有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准确的把握住。
当然对于产品运营来讲,现实也是:
一个好的产品,同样可能被运营失败;一个好的产品需要好的运营;而一个不好的产品,通过反复的运营,也可以变成好产品而成功。
奇虎网董事长周鸿祎说过:互联网产品是一个需要不断运营,不断持续打磨的一个产品,好的产品是运营出来的,不是开发出来的;好的互联网产品有两个特性:第一它要能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第二,它一定是一个靠持续改进、持续运营的东西;互联网的本质是服务,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地变,你就得随时调整。
目标决定运营的数据取样。
很多人说数据决定一切,实际上是不对的。没有明确的目标,任由数据发展必然会有所混乱,发展不清晰,最终导致用户流失。
例如:手机腾讯网的目标定位是媒体门户网站。而10年2月,移动网关流量统计手机腾讯网流量分布。最大头来自于QQ空间,占比28%,其次为手机QQ,占比18%,首页和资讯分别才占比11%。试想如果让数据决定一切?
四、关键数值
数据是产品运营的武器,数据决定执行。产品运营每天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应该是看数据分析数据,然后找到需要及时调整的数据,进行后续执行工作。
有关数据侧的具体分析,很多人都会先烦。提到数据分析就恐惧。而实际对于产品运营来讲,掌握好数据的几个筛选原则,也就相对好一些:首先是有数据,其次是准确性,然后数据要有连贯性,再者一切数据要有对比才有价值,最后就是要有结论,没有结论一切都是空谈。
此外,在以上数据筛选的基础上,找到你可以不断为之努力的关键数值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实在讨厌数据的运营人员的一大法宝。
优秀的产品运营,不在于把一堆数据分析的头头是道,而在于找到一个关键数值,并把它做到极致。其他所有的数据,只不过是这个数值的分支,或者说是提高这个数值论证。
关键数值:可以是收入,可以是用户数。他必须是你可以顺着这个数值找到具体执行的方向的数据指标。个人比较偏好喜欢,什么什么率,什么什么度之类的数据,比如活跃率,比如ARPU值。做收入的可以多考虑考虑人均访问用户贡献收入。对比同类产品你是否高效;免费产品多看看人均PV,活跃度的指标。
同时关键数值是重要一环,可以省力高效;但真正的每天围绕这个数值不断的努力执行下去才会有真正的提高。
五、产品运营的4大对应意识
1、成本&产出
运营是有成本的,但往往很多大公司的产品经理没有这个概念,因为他们所用的资源都是免费的。时时刻刻有成本意识对于个人成长很重要。
成本包含:人力、渠道、设备……,如果你走出大公司,自己去创业,你就会发现成本的束缚。但也唯有在成本的束缚下,你的产品才能够真正的成功。在大公司的产品经验,要注意你的渠道投入是否大于你的产出,及时是自有的渠道不要,你也要对应成是卖给其他公司的,另外你的产出是否大于公司平均水平。如果不是,对不起,你的产品很可能会被淘汰。
对于产出,公司上下每个人都盯着,其实你反而可以放开手脚大干特干;但同时在定价侧,有时候适当的涨价也许你的产出会更大哦,而不是一味的考虑降价。
2、聚焦&细分
毋庸置疑细分市场细分运营会使得效率最大化。但现实是什么?我们最大化了么?没有。为什么?因为很多我们首先聚焦都没做好,而细分后运营力量又跟不上,导致效率没有最大化,反而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聚焦。
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讲,聚焦相当于是一个页面,你能否包容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让用户在你的网站里迅速找到自己的需要?虽然手机上展示空间没PC侧广,但一般是足够的。当然理论上你做成定制的,比如新用户进来是什么页面,老用户进来是另一个页面。以前广东流量占比一直在30%以上,我们也做过广东用户进来一个页面。最开始往往是好的,但结局往往是很悲惨的。1分为2,为3或者更多后,运营力量是否跟得上?成本的投入是否大于产出?真正做好聚焦的内容,往往绝大部分用户都喜欢。好的产品在不同的渠道位置,往结局都是好的。就怕你推荐错误的产品,以及更新维护不到位的产品。
坚持做细分的原则:如果你能保证细分为二后每天运营更新的力度和聚焦时是一样的,那么你已经具备条件。
3、效率&量级
运营即效率,效率即生命。是每个产品运营经理必须时刻牢记于心的。而量级是KPI,是光辉的数据。
前阵子看到一篇《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的网文,虽然创新方面的观点不敢苟同,但其中有个数据表:历年的QQ在线人数和腾讯的盈利放在一起,通过这个数据说明了:腾讯的盈利和QQ在线人数成正比关系。在平均用户消费这样的关键指标上,腾讯10年没有进步。实际就是光鲜的数据背后,产品运营没有提升。
但反过来我们看某个产品,你是否曾熟识?是不是当初 效率还不错,后来随着推广的加大,效率反而降低了?为什么?
效率跟不上量级的增长,意味着成本的投入有浪费,目标用户定位不准。势必有很多无效用户,以及加大的流失率和部分用户对产品的失望。
而效率才是衡量一个产品运营经理的真正价值所在。
4、前奏&高潮
最后说下前奏和高潮。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点都在关注高潮上,高潮固然重要,但做好前奏会更有利于高潮的爆发。
产品运营的前奏实际是不断的预热预热再预热,让用户先有所了解有所期盼,并且到最终使用过程中很润滑。这样效率值才会更高。高潮才会更高。
产品运营不要寄希望于最后一击命中用户真实需求,而重点应该是稳定的有效的一步一步的接触、引导、尝试、认知、渗透、熟悉的过程。前奏做好润物细无声,高潮才会自然而来。
总结下优秀的产品运营:以用户为起点,具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同时目标决定数据取样,找到关键数值并努力执行,同时要具备一定的运营意识。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田克山 @ 09:56
中国第一家专业的移动互联网人才招聘平台
访问量: 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解决水中氧气不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