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量化交易领域最重要的十本考研英语二参考书书是哪些

当前位置: >
近十年量化交易领域最重要的十本参考书是哪些?
发布时间: 类别:
  本篇偏学术。因为我自己做高频,所以首先提两本相关的学术著作。一本是2011年的论文集 Econophysics of Order-driven Markets,收录了一系列关于盘口和高频数据建模的论文。另一本是2013年的 High-Frequency Trading book,包含一些策略研究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应用。这两本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学界目前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接下来提几个重量级的学者,他们发表的相关论文都很有影响力,值得一读。 本文来自证书屋
  Robert Almgren 在策略执行(execution),成本(trisection cost)以及Portfolio方面都有一系列著名的论文。 copyright 证书屋
  Rama Cont 近几年有好几篇关于Order Book建模的非常不错的文章。 copyright 证书屋
  Michael Kearns 本人是计算机系做机器学习的大牛,但是常年混迹于投资界(似乎参与某基金公司的策略研发),关于机器学习在方面的应用看他写的会比较有帮助。 copyright 证书屋
  说这个方面业界远远领先于学界,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下结论。首先业界的热门方向肯定会得到学界的关注,如果真的有重要的发现,在学界上是会有反应的。但是为什么给大家在交易这个领域感觉没有什么重量级的学术著作?我个人的理解是,主要是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点非常不同。本身金融交易就不是一个纯理工的学科,它也包含很多人文方面的特性,比如行为金融学一脉,所以具体的应用上有时候很难涉及特别学术的东西。业界做的东西很多时候在学界看来是非常简单的,有相当多属于工程方面的优化,这些东西做出来非常有效果,但是写成论文就不那么好看。
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界的确相当缺乏第一手资料。尤其是近几年高频交易开始火热以后,高精度的交易数据很难求。交易所和一些数据公司都是用来高价出售的,做学术的人往往买不起太好的数据。即使通过一些途径得到一些数据,学界的人因为远离生产一线,经常会发生对数据的理解偏差。
举一个例子,去年有人写了一篇 Critical reflexivity in financial markets: a Hawkes process analysis ,用一种随机过程的模型来说明近年因为自动化交易的增加,导致市场中在微观尺度上出现一种连锁反应的现象(即一个交易事件可能会引发多个后续的交易事件)。模型做的很漂亮,数据分析也很充分,看起来很不错。但是紧跟着就有人写了一篇唱反调的
copyright 证书屋
  Apparent criticality and calibration issuesin the Hawkes self-excited point process model:application to high-frequency financial data,详细的分析了交易数据源里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交易所在发出市场数据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个打包处理,使得一个短时间内相邻几条交易的时间戳看起来是一样的,这样显然导致对时间的分析是有很大误差的。对这种细微的问题,如果没有一线生产的相关经验和深入理解,很容易带来研究方向上的误导。 copyright 证书屋
  不过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世界变化太快。优秀的学者越来越多的有机会接触实际生产,所以如果单纯认为他们很“傻”是很危险的。刚才提到的Michael Kearns 就对机器学习在这方面的应用有过精彩的论述(Machine Learning for Market Microstructure and High-Frequency Trading ):
本文来自证书屋
  Machine learning provides no easy paths to profitability or improved execution, but does provide a powerful and principled framework for trading optimization via historical data. copyright 证书屋
  We are not believers in the use of machine learning as a black box, nor the discovery of “surprising” strategies via its application. In each of the case studies, the result of learnings made broad economic and market sense in light of the trading problem considered. However, the numerical optimization of these qualitatitve strategies is where the real power lies. 本文来自证书屋
  人家显然很明白,机器学习这一套的核心价值不是用来做什么预测和盈利策略(所谓的寻找alpha),而是优化。这种认识显然比很多业界人士还要透彻的多。
( 注:本人不提供电子版下载服务,有需要者请自助。)
证书屋知乎精选频道内容来源知乎RSS,本站不负责真实性!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会喜欢....点击:3512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谢邀。邀请我的人简直用心良苦。今天回家了,用电脑认真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br&&b&首先&/b&我们要知道被摸的人是否喜欢别人动他/她的头。(有些人会对别人摸他/她的头很反感。。很反感)&br&&b&
1、我们应该先来检验一番&/b&。方法:随便摸一下。动作轻一点就好。&br&&img src=&/093cc1def13df2eee1ce_b.jpg& data-rawwidth=&18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1&&这里呢,是四反应。&br&
a、假如是第三种...放弃摸头的想法。&br&
b、假如是除了3的任意一种,那么摸头行动正式开始。&br&
2、我们要确定被摸的对象到底是小孩子还是妹子。&br&&b&a、小孩子。&/b&&br&
小孩子摸头教程正式开始。&br&1、侧着摸。就图片的样子。这个用于鼓励之类的感情。力度适中,千万不敢拍下去啊。&br&&img src=&/edcf56c77ea801b7adbfc50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edcf56c77ea801b7adbfc50_r.jpg&&2、侧面角度。手伸进头发,可以揉一下头发。表宠溺。(想到某人说话的调调了= =)&img src=&/575f48ef662c82bfd80a_b.jpg& data-rawwidth=&27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9&&3、这个是正面的摸头。这个我觉得类似于宠物摸法。&img src=&/7dbc7a8062_b.jpg& data-rawwidth=&120&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0&&4、正面,手伸进头发。轻轻揉头发。(这张真是萌死了)&img src=&/cd86bd8ec293d4ca16ad3e4b_b.jpg& data-rawwidth=&167& data-rawheight=&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7&&5、轻轻放上去。(......这图怎么是新一和柯南。注意动作就好啦)&img src=&/d04ad85d3a881d9632c8adb303a67a79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b&b、妹子教程开始&/b&&br&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方式。&br&1、题主笑眯眯的说:“哎呦,今天表现不错嘛”&br&
妹子洋洋得意:“那是当然~简直so easy”&br&
题主坏笑着,伸手~摸头&br&
瞬间....妹子就变成下图模样。&br&
(这种情况:妹子是略傲娇属性。题主和妹子关系不错平日调侃、互损比较欢乐)&br&&img src=&/dfbbb0faf22c9f108e6f3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dfbbb0faf22c9f108e6f3_r.jpg&&&br&2、妹子看着题一脸纠结“这道题怎么做呢?”&br&
题主温柔的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哦”&br&
“哎?”妹子疑惑抬头&br&
“我来告诉你~” &br&
接着!摸头&br&(这种情况:适用于呆萌妹子)&br&&img src=&/4be5a563cd422accc8ac516a21babf86_b.jpg& data-rawwidth=&26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2&&3、妹子“这次老师把打扫的任务交给我负责,真的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忧心忡忡状)&br&
题主:“有我帮你!打起精神来呀!” (摸头)&br&
(这种情况:适合文静的女生)&br&&img src=&/bc02ff4d12a6bde1e3d5d_b.jpg& data-rawwidth=&388&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 4、妹子:“你刚刚的表现真是超赞!!”可爱状&br&
题主:“那是因为有你在呀~”
(这种情况:适用于卡哇伊妹子~)&br&&img src=&/7ea6898d8eaadf02f9af3c528ce65a19_b.jpg&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br&就这样吧。想到了再补充。
谢邀。邀请我的人简直用心良苦。今天回家了,用电脑认真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被摸的人是否喜欢别人动他/她的头。(有些人会对别人摸他/她的头很反感。。很反感) 1、我们应该先来检验一番。方法:随便摸一下。动作轻一点就好。这里呢,是四反…
人姑娘只想找一两个备胎,没想到进了轮胎4S店……
人姑娘只想找一两个备胎,没想到进了轮胎4S店……
居然有这个问题。&br&&br&关于此问题,转我的导师在交大的的BBS帖。&br&&a href=&https://bbs./bbstcon,board,forum,reid,.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bbs./bbstcon&/span&&span class=&invisible&&,board,forum,reid,.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6月7日update: 今日发现此帖已被和谐。]&br&&br&摘:&br&&blockquote&&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我没有打算把这些话发到这里,既然转过来了,就再多说几句。
物理系经过几代人的建设,曾经是一个和谐,以人为本,共谋发展的系,是一个温暖的大
家庭。物理系的绝大多数教职员工,不论能力大小,水平高低,都自觉自愿地为物理系的
发展而努力。在学校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做出过重要贡献;而在985一期的一点并不算大的
投入下,有了很大地平稳发展。物理系的教学也曾经在不断的改进之中。
但是,这一切都在最近几年被彻底打翻了,物理系的新任系主任在4年的任期内,同届的副
系主任先后被辞职,几位对物理系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教授被迫主动离开物理系,本
人就是其中之一。物理系的大事,只有系主任一人做主。包括改名这样的大事,从一月份
就有传言流出,直到六月份开会宣布,竟然不征求物理系老师的意见。据说,物理系已经
两年没有开过教代会了。如此恶霸行径,出现在一个位于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的一个中国的
一流大学,简直不可思议。
&/code&&/pre&&/div&&/blockquote&
居然有这个问题。关于此问题,转我的导师在交大的的BBS帖。[6月7日update: 今日发现此帖已被和谐。]摘:我没有打算把这些话发到这里,既然转过来了,就再多说几句。
物理系经过几代人的建设,曾经是一个和谐,以人为本,共谋发展的系,…
你绝对误解你导师的要求了。所谓的摘抄,只是take Note,是科研的文献综述梳理信息的基本技能,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用笔记本也好,用evernote也好,用endnote也好,用Mendeley也好,总之,是让你在实践中学会这门技能,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来梳理和积累文献。&br&&br&鉴于你刚进实验室开始科研工作,而对于科研来讲,从实践中或者从文献中找到问题,并确定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创新性的锻炼,因为你做的都是别人没做过的或者没解决的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写一篇你这个领域内的综述,通过写综述的过程,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大体的感性的认识。写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跟导师商量,有想法或者有体系的时候多沟通,写好后又要反复的修改,这个是锻炼你跟导师沟通的技巧,因为科研毕竟是要合作的,学不会上下级和平级的合作,注定做不了科研。&br&&br&创新性的想法就是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的,没有这个积累是不会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想法的。你导师只是给你指了个方向,具体怎么走,是你自己的事情,走得好走不好,也是你自己说了算,因为,这是你的课题,你的任务,不是导师的任务。但是,你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记得找导师帮忙,把导师的资源变成自己的资源,最好是有明确的要求和目的,要不然,导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你。每一个导师都非常看重Motivative, 作为学生而言,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强烈的能动性以及坚决的执行力,这是科研的必由之路,题主好好加油吧!
你绝对误解你导师的要求了。所谓的摘抄,只是take Note,是科研的文献综述梳理信息的基本技能,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用笔记本也好,用evernote也好,用endnote也好,用Mendeley也好,总之,是让你在实践中学会这门技能,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来梳理和积累文献。…
来自子话题:
好像要打上“多图慎入”。&br&&br&&br&数据可视化是一门非常非常有意思又高大洋的学科。&br&简单介绍一下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计算机图形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其实我个人觉得这门学科是人机交互、图形学以及数据挖掘的交叉领域,盛产各种高大洋的图片。&br&&br&数据可视化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以及可视化分析。以下均来自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方面的论文,都是&a href=&/en-us/um/people/ycwu/publicatio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ingcai Wu&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或者他带的实习生的作品。感觉有点跑题了,不是很严格的描述流程的...不过也算是描述方法的吧,勉强有关。&br&&br&1.OpinionFlow&br&&img src=&/22d7c0e7a29a56ae3d1172_b.jpg& data-rawwidth=&895&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5& data-original=&/22d7c0e7a29a56ae3d1172_r.jpg&&这个是什么东西呢,这个是用来分析社交媒体上观点传播的一个可视化工具。&br&这个不是分析的结果,而是交互的界面吧,也可以认为是方法,你可以用鼠标去操作交互一下的。&br&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用来分析Tweet数据了,可以清晰的看出Tweet上各种话题的演变、讨论这个话题的人们的情感值等待,是不是感觉比干巴巴的看微博列表洋气多了?&br&&img src=&/16afdcdc43_b.jp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16afdcdc43_r.jpg&&&br&&img src=&/60afd4e32d6c9d39d43f_b.jpg& data-rawwidth=&671&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1& data-original=&/60afd4e32d6c9d39d43f_r.jpg&&&br&上面两张都是显示的某社交网站上话题随着时间的流逝的演变情况。&br&论文出自&a href=&/en-us/um/people/ycwu/projects/opinionflow.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pinionFlow:Viusal Analysis of Opinion Diffusion on Social M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2.Visual Analysis of Topic Competition on Social Media&br&&img src=&/e1cd2beb2face1d56a378b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e1cd2beb2face1d56a378b_r.jpg&&&img src=&/3dcd8844aace0fa79a010_b.jpg& data-rawwidth=&1397&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7& data-original=&/3dcd8844aace0fa79a010_r.jpg&&这个也是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的演变的,不过更侧重于话题的竞争关系。什么叫竞争关系呢,就比如汪峰老师想上头条的时候,总有别的竞争力更强的话题把他给挤了下去,这就是话题之间的竞争了。&br&论文出&a href=&/en-us/um/people/ycwu/projects/vast1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isual Analysis of Topic Competition on Social M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EvoRiver&br&&img src=&/63e471cf8da8cfc856cfb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63e471cf8da8cfc856cfb_r.jpg&&&br&这个是用河流的隐喻来显示话题之间的竞合关系随着时间的演变。竞合关系就是说既要关注竞争关系,也要关注合作关系。比如世界杯期间,除了足球比赛之外,别的跟足球有关的话题比如足彩啊章鱼刘啊大胸模特啊什么的话题也火爆了起来,这就是足球比赛与这些话题之间的合作关系。&br&论文出自&a href=&/en-us/um/people/ycwu/projects/evoriver.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voRiver: Visual Analysis of Topic Coopetition on Social M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4.StoryFlow&br&&img src=&/f2c6e89b88a30b850b1f540aa01f5c22_b.jpg& data-rawwidth=&8000& data-rawheight=&19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0& data-original=&/f2c6e89b88a30b850b1f540aa01f5c22_r.jpg&&&img src=&/dc5cc8252b60afdc95ac990_b.jpg& data-rawwidth=&1421&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1& data-original=&/dc5cc8252b60afdc95ac990_r.jpg&&非常有意思的StoryFlow,灵感来自电影剧本的故事线,但是是根据数据自动生成的&br&&img src=&/ec93dcfa8b282a4f113d2ac9ffc87046_b.jpg& data-rawwidth=&1753& data-rawheight=&7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53& data-original=&/ec93dcfa8b282a4f113d2ac9ffc87046_r.jpg&&比如这图,出自HKUST 的Prof.Qu(&a href=&http://www.huamin.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amin Qu's Home Page&i class=&icon-external&&&/i&&/a&),是根据让子弹飞的电影数据生成的StoryFlow, 可以很方便的了解整个故事里不同角色的在什么时候一起出现在哪个场景什么的。&br&有同行将这个技术用到了盗梦空间上,方便看不懂的人看懂这电影...&br&论文出自&a href=&/en-us/um/people/ycwu/projects/infovis1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oryFlow: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Stori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5.LoyalTracker&br&&img src=&/660b25d9d00fcf7e6f3b9b8f9dd9dd44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2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660b25d9d00fcf7e6f3b9b8f9dd9dd44_r.jpg&&这个是说忠诚度跟踪的,论文我还没仔细看。&br&&img src=&/ca50f33c3d7d517ae4f1c775d9d0d401_b.jpg& data-rawwidth=&1075&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5& data-original=&/ca50f33c3d7d517ae4f1c775d9d0d401_r.jpg&&&br&论文出自&a href=&/en-us/um/people/ycwu/projects/loyaltracker.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yalTracker: Visualizing Loyalty Dynamics in Search Engin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6.OpinionSeer&br&&img src=&/66c139c5a7aa3b2f246014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66c139c5a7aa3b2f246014_r.jpg&&这是一个交互分析用户意见的,具体是做出来分析酒店客户意见的。&br&&img src=&/5b9cbfaf52_b.jp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5b9cbfaf52_r.jpg&&&br&论文出自&a href=&/en-us/um/people/ycwu/projects/infovis1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pinionSeer: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of Hotel Customer Feedback&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0d469cb828c3e27deddf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0d469cb828c3e27deddf_r.jpg&&&br&&br&好,先放着一些,接着慢慢补充。
好像要打上“多图慎入”。数据可视化是一门非常非常有意思又高大洋的学科。简单介绍一下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计算机图形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其实我个人觉得这门学科是人机交互、图形学以及数据挖掘的交叉领域,盛产各种高大洋的图片。数据可视化主要分为…
来自子话题:
google学术没被墙...&br&&a href=&.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还是可以直接访问的&br&---------------------------------------------------------------&br&好吧,我太天真了,上面那个已经被墙了,下面这个还可以&br&&a href=&http://scholar.wen.lu/schhp?hl=zh-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学术搜索&i class=&icon-external&&&/i&&/a&
google学术没被墙... 还是可以直接访问的---------------------------------------------------------------好吧,我太天真了,上面那个已经被墙了,下面这个还可以
首先,引用次数低不代表水平低,就算水平有限只能发低因子期刊,也不至于一辈子引用数为零的,哪怕我们不算自引频次,也真的不至于为零的。但文献引用这事我觉得题主也不一定懂,我也懒得说。&br&&br&然后,题主你知道吗,我很有可能就会是这样的人。&br&&br&如果我博士毕业后继续做科研,那么我有可能发更多的文章,但引用数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能有多少。&br&&br&如果我能发篇Nature子刊,估计能有不少。但我能吗?我也不知道,我总归是很努力想发一篇Nature的,但Nature不是你想发、想发就能发。&br&&br&所以我就反问&b&题主,您什么行业的?很有可能干一辈子也达不到行业金字塔顶端,您还干这个行业有什么意义?&/b&&br&&br&&br&就不谢邀了。做了一天实验九点多刚吃完晚饭看到这样的问题邀请我,说实话是不太高兴。&br&&br&&br&&br&&br&&br&&br&题主改了一些细节,题主希望我不要“反问”,却不知反问也是一种回答,题主依然继续追问这些人做学术有何意义。&br&&br&一个班级里,有成绩不好又不努力的差生,有很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好的差生,他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br&&br&科研人员里,有水平不佳安于现状混口饭吃的科研人员,有努力做事但还是水平有限的科研人员,他们搞学术有什么意义?&br&&br&各行各业里,有处于底层安于现状混口饭吃的人,有努力奋斗但还是处于底层的人,他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br&&br&按理说我觉得点到这里题主应该自己有答案,但既然题主不喜欢反问,那好,我照顾你的感受,不用“反问”,用“设问”。&br&&br&&br&&br&意义这玩意,是有对象的。&br&&br&&br&对于整体(班级/人类科学进步/整个行业)来说,这些个体没多大意义,少了他们地球一样转。&br&&br&&br&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或有追求梦想的意义(且不论追不追得到),或有养家糊口的意义,或有锻炼自身的意义,或也没有意义。&br&&br&&br&世间不是什么存在都要有意义的,我们这些存在对于人类进步不一定有意义,但我们这样的存在组成的整体却是金字塔底层的基石。倒不是说做这基石里的一粒沙多光荣,这基石里也有人不甘有人安。&br&&br&&br&我们作为个体对整体而言没什么意义,少我一个总有别个,那又如何,有意义没意义你都不能枪毙我。况且对于全世界全人类这样的整体来说,有几个个体能意义重大到缺了不行?&br&&br&&br&我知道题主想问的是“对于整个人类科学进步这些人搞学术有多大意义”,&br&&br&&br&所以我最终的答案是:&br&&br&&br&&b&没多大意义。&/b&&br&&br&&br&&b&Over.&/b&
首先,引用次数低不代表水平低,就算水平有限只能发低因子期刊,也不至于一辈子引用数为零的,哪怕我们不算自引频次,也真的不至于为零的。但文献引用这事我觉得题主也不一定懂,我也懒得说。然后,题主你知道吗,我很有可能就会是这样的人。如果我博士毕业…
&u&&b&心理学里的智力和性格测量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吗?&/b&&/u&&br&  我将“普遍认同”理解成“学术和应用领域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而没有将一般公众的熟悉程度放进去;因为应用领域(即各种职业场所如商业公司招聘、教育、医院)的专业人士了解,而公众不了解的东西太多了&br&  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智力测量有(起码在美国、西欧),性格测量没有&br&&br&&u&智力测量&/u&:&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608365.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韦氏智力测验&i class=&icon-external&&&/i&&/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Wechsler_Intelligence_Scale_for_Children&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Wechsler_Adult_Intelligence_Sca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i class=&icon-external&&&/i&&/a&)&br&  呃其实这个我没什么好说的,点进去上面的中英文链接看介绍就好,这是在学术和应用(主要是医院)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的工具。应用领域主要是用于辅助诊断,例如对&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htm?fromtitle=%E7%B2%BE%E7%A5%9E%E5%8F%91%E8%82%B2%E8%BF%9F%E6%BB%9E&fromid=2826907&type=syn&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儿童发育迟滞&i class=&icon-external&&&/i&&/a&的诊断&br&&br&&u&性格测量&/u&:学术——&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5%A4%A7%E6%80%A7%E6%A0%BC%E7%89%B9%E8%B4%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五大性格特质&i class=&icon-external&&&/i&&/a&(Big Five)量表,应用——&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2%81%E7%88%BE%E6%96%AF-%E5%B8%83%E9%87%8C%E6%A0%BC%E6%96%AF%E6%80%A7%E6%A0%BC%E5%88%86%E9%A1%9E%E6%B3%95&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BTI&i class=&icon-external&&&/i&&/a&&br&  街上随便找10个人,9个不知道什么是Big Five。找10个社会心理学教授,你要是和TA提人格测量用MBTI,9个会和你说别想跟着TA做研究&br&  Big Five是维度型的人格理论,即认为人格可以由以下5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组合而成:&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8F%E9%AA%8C%E5%BC%80%E6%94%BE%E6%80%A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验开放性&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D%E8%B4%A3%E6%80%A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尽责性&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6%E5%90%91%E6%80%A7%E4%B8%8E%E5%86%85%E5%90%91%E6%80%A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外向性与内向性&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B2%E5%92%8C%E6%80%A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亲和性&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5%9E%E7%BB%8F%E8%B4%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神经质&i class=&icon-external&&&/i&&/a&,每个人在每个维度上的得分是连续的。这个经由因素分析(&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Factor_analysi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actor analysis&i class=&icon-external&&&/i&&/a&)得出的理论模型在学术领域被认为是实证的,基本上大多数和人格相关的研究都会用这套理论下的量表作为工具&br&  MBTI是类型型的人格理论,即认为人格可以由4个方面不同的两极倾向而组成16种人格类型。“學術派的心理學家常批評MBTI理論缺乏可靠的數據支持……但它在教育培訓、企业员工招聘及領袖訓練及個人發展等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另外这个测验公众的熟悉程度也很高,而且很爱用,标签比较好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br&&br&&br&&u&&b&它们是否科学?&/b&&/u&&br&  还是那句话,要看你觉得什么是“科学”。如果你觉得遵循&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9E%E8%AF%81%E4%B8%BB%E4%B9%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证主义&i class=&icon-external&&&/i&&/a&,经过&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9E%E8%AF%81%E7%A0%94%E7%A9%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实证研究&i class=&icon-external&&&/i&&/a&检验的就是科学的,那韦氏智力测验和Big Five是科学的,MBTI是不科学的。至于你问为什么“不科学”的MBTI这么多人用,我也不知道,不是还有很多其他东西是这样吗&br&&br&&br&&u&&b&心理学方面有没有其它得到较广泛认同的测量方法?&/b&&/u&——GRE&br&  如果要说心理测量,那就不仅仅是量表那么简单了,量表只是心理测量的其中一种方式。广义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66461.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测量&i class=&icon-external&&&/i&&/a&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677511.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访谈法&i class=&icon-external&&&/i&&/a&、问卷法、实验法、&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34177.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物理法&i class=&icon-external&&&/i&&/a&等方法进行的测量&br&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a href=&/view/75600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投射测验&i class=&icon-external&&&/i&&/a&曾经在一段时期内是得到广泛认同的,不过现在不是被唾弃就是只能作为标准化测试的补充。如果要说临床上,&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5%B0%BC%E8%8B%8F%E8%BE%BE%E5%A4%9A%E9%A1%B9%E4%BA%BA%E6%A0%BC%E9%97%AE%E5%8D%B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i class=&icon-external&&&/i&&/a&(MMPI)也算是应用广泛的量表,这份量表能比较好地区分正常群体和临床群体,公众不知道很正常,不过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肯定知道。不过我想稍微详细讲的,是&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GRE_%28%E8%80%83%E8%AF%95%29&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E (考试)&i class=&icon-external&&&/i&&/a&&br&  可能不少人会惊讶,GRE和心理测量有毛关系,这条毛其实挺大的;至少在两个挺基础的方面:计分方式和测验中题目难度的变化&br&  参加过GRE考试的人都知道,每个分数都会对应一个&a href=&/view/132357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分位数&i class=&icon-external&&&/i&&/a&,例如verbal里160分对应84%,而quantative里160分对应78%。为什么同一个分数对应的百分数不同,因为常模的不同。GRE分数之所以会被高校接受作为录取的考虑因素之一,是因为它是一个&a href=&/view/106605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标准化考试&i class=&icon-external&&&/i&&/a&;标准化测试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在正式应用之前,需要建立&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view/1773832.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常模&i class=&icon-external&&&/i&&/a&——即由一个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在这个测试上的得分的集合/分布。实际上你参加完一次GRE,得到一个分数,你就被放在常模之中和其他人比较,比较的结果就是百分位数,即你比常模中的多少人得分要高。GRE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它被认为能够对报名者进行直接的对比,即使两个人参加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GRE。这里面提到的常模、标准化考试,都是心理测量理论下的产物&br&  题目难度的变化。每次GRE除去一开始的writing,后面是5个部分,3 verbal+2 quantative或3 quantative +2 verbal,相互错开。起码在2011年改革之后的电脑测试中,后一个部分的难度是会依据测试参与者前一个相应部分的得分来进行调整的。例如你在第1个verbal得分很高,那么第2个verbal的难度就会比前一个更高;如果第1个得分低,那么第2个难度就会降低。这还牵涉到如何计分。这是心理测量当中的&a href=&/view/48146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项目反应理论&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应用。这个理论目前虽然不新,但是相对于经典测验理论来说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未来有可能可以做到根据前一题的结果来调整后一题难度的水准&br&  至于GRE测量的是什么,有人说测的是“GRE考试技巧”
心理学里的智力和性格测量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吗? 我将“普遍认同”理解成“学术和应用领域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而没有将一般公众的熟悉程度放进去;因为应用领域(即各种职业场所如商业公司招聘、教育、医院)的专业人士了解,而公众不了解的东西太多了 这…
来自子话题:
在百度中搜不到翻墙方法的人,又岂能在google学术中搜索到自己满意的paper?
在百度中搜不到翻墙方法的人,又岂能在google学术中搜索到自己满意的paper?
以上两个答案其实都有问题,两个答案都提到了科学可以发表,技术会保密,这是不对的。有太多的期刊是发表技术进步的文章;也有太多的科学结论,不公布或推迟公布。&br&
本人在能源部下属实验室工作,这里有许多管制,保密的项目。一般来说海军,国防部的经费支持的项目是不允许有论文发表的,哪怕是科学的结论,需要上报国防部批准。因为写科学类的论文,常会设计实验步骤里面的细节经常会被海军和国防部拒绝发布。这时就只能在会议上发布结论,但隐去具体步骤。另外实验室里经常有FBI不定期得找科学家进行谈话,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对可能应用与国家安全的科研进展进行封锁。我们发论文都是要经过实验室论文委员会审核的,并不是共同作者同意发 就能发的。nature,sciense 上当然是一流的文章,一流的结果但都是对国家安全没有什么影响的。&br&
另外还有对可能产生经济利益的结果不能发表,实验室专门有一个知识产权办公室会审核科研结果,如果有可能产生经济价值,就会要求申请专利,这时想发论文就比较难批准。一般要先专利申请成功再发表,这大概要一年时间。&br&
至于题主讲到的 sputtering target material,高纯材料很多都是对中国禁运的,没办法只有自力更生,你导师是对的。这是技术,但对国家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以上两个答案其实都有问题,两个答案都提到了科学可以发表,技术会保密,这是不对的。有太多的期刊是发表技术进步的文章;也有太多的科学结论,不公布或推迟公布。 本人在能源部下属实验室工作,这里有许多管制,保密的项目。一般来说海军,国防部的经费支…
来自子话题:
只好自卖自夸一下了&br&&br&&br&既然题主问的是著作,那么电子书什么的咱就不提了。&br&&b&《魔鬼约会学》&/b&2014年同心出版社,主要讲怎么认识陌生女孩~&br&&b&《魔鬼搭讪学》&/b&201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主要讲认识了女孩之后怎么追到手的~&br&&br&说到把妹学术研究,这两本书有两点非常合格,其一,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其二,作者手把手教男人追女孩如今六年整,首创国内第一家街头搭讪班。&br&&br&两本书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实践,作者自己的约会+培训学员的约会,并且从心理学的高度进行了专业总结,至于实用性与趣味性,就放上《魔鬼约会学》里的一篇文章吧。&br&&br&&b&约会绝招:9小时效应&/b&&br&&br&在追求女孩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女孩需要你帮忙的时候,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自己的心得。 &br&&br&首先从内心出发,既然对方是自己喜欢的人,那么帮忙当然是应该的;然后再从效果考虑,帮忙能为你追求她带来什么。 &br&&br&让她欠你个人情吗?这在追求的关系中不但没有用,甚至反而会是累赘;显示你本事大吗?那也不一定,比如搬家这种事情,纯体力活,跟本事无关;让她知道你喜欢她吗?关于这一点,帮忙一般不会再加分,没帮忙倒可能会被扣分。 &br&&br&其实在我看来,帮忙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能够大大增加你和她单独相处的机会。 &br&&br&这里先说个题外话——关于单独相处。在我的约会经验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称之为“9小时效应”,意思就是当两个人连续单独相处9个小时以上时,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会突然大大拉近。大家都知道,普通一次约会的平均时间在3小时左右,在这段时间之内,约会的双方都尽力保持着自己最好的一面,但副作用就是不够放松,不能真正进入状态。当相处时间到了5小时的时候,人会开始松懈;而超过9小时以上,本性基本就开始暴露了。当然,9小时效应的前提是她愿意跟你呆9个小时,你要是太无趣的话人家也就走了,所以这个经验只对那些能够顺利相处的男女如何快速进入下一阶段有用。 &br&&br&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中,男女关系的推进效率往往是很低的。因为大家平时都要上班上学,一天的工作结束之时往往就已经傍晚了。6点半见上面,吃个饭聊会儿天,就快10点了,气氛还没热起来,约会就差不多要结束了,然后下次还要从头再来。这就是生活中无奈的低效率重复。即使换个乐观的角度设想,把9个小时分成3次见,每次3小时,最后也积累出了好感,但你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能连续见3次面不是件容易的事。 &br&&br&所以,大投入大产出是一个不错的约会策略,这跟吃一顿600元的烛光晚餐胜过吃3顿200元的鸳鸯火锅是同一道理,一个是金钱上的大手笔,一个是时间上的大手笔。富人穷人,各显其能。 &br&&br&其实在约会中,很多人都在无意识地进行时间上的大投入,去夜店就是一种。从吃晚饭到离开club,7点一直熬到12点甚至1点、2点,可以有5到7个小时的时间跨度,再加上酒精和音乐的催眠效果,一下子会把关系拉近许多,但遗憾的是很多生活习惯健康的女孩不这么玩。再有,郊游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时间跨度更大,但问题是关系没有足够熟悉的女孩不会接受这样的邀请。 &br&&br&所以认真算下来,帮忙是最有可能在彼此还不太熟悉时,让你们能有长时间单独相处机会的事情。 &br&&br&有这样一句俗话——“好人修电脑,坏人床上搞”,讽刺的是给女孩帮忙的男人往往没有好下场,但这其实是个误会,我们先看看这种所谓的“好人”是如何修电脑的吧:6点下班,坐地铁一小时赶去MM那里,自己在路上吃个汉堡,7点到了,见面就低头开始干活儿,生怕时间不够,9点半,电脑修好了,MM说,“辛苦你了,吃饭了没?”他自豪地说:“早就在路上吃过了,我该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拜拜。”——看到没有,这不叫好人,这叫笨蛋。 &br&&br&那么聪明的好人是如何修电脑的呢?首先可以告诉MM,修电脑很复杂,时间不好估算,自己平时也很忙,所以最好找个周末的下午,时间充裕一次搞定。 到周六时提前告诉MM自己上午要加班,下了班就去找她,这样能保证下午早点开始。等到见了面再主动请MM吃午饭,尽显一下男士风度,午饭优雅地吃上2个小时其实很正常,吃完之后找一家咖啡厅(如果是台式机去她家更好),然后就边修边聊,边聊边修,格式化时谈童年,装驱动时谈人生,下更新时谈理想,仔细修慢慢修,欲修还羞,欲羞还修,修它3、4个小时,等快7点时任务圆满完成了, MM能忍心让你走吗,再说午饭还是你请的呢,所以这时她基本上是要提出请你吃晚饭的,你就大方地答应下来吧,而且一定要允许让她请,要给MM这个面子,当然,真等吃完晚餐,根据心情和气氛你再抢过账单也未尝不可。晚饭吃完一般也就快10点了,9小时效应开始体现,这么一天耗下来,感觉像一起过了小半辈子似地,只要你没干特别差劲的事,没说特别差劲的话,MM对你的安全感熟悉感亲近感都会大幅度增加。时机合适,你甚至可以来个真心大胆小表白,一手拉住她,一手指着自己的脑袋对她说:“现在请你也帮忙修修我的电脑吧,最近它一显示你的头像就会死机。”…… &br&&br&另外再补充一句,千万不要在女孩向你求助时说什么“帮忙可以但要请我吃饭”这种自作聪明的话了,我代表广大妇女告诉大家,这话非但一点儿都不幽默,而且特别特别的没意思,真的。 &br&&br&最后再教大家一招儿,根据“9小时效应”,即使在没有帮忙的时候,跟女孩约会也可以从午饭开始,因为说不准有哪些意外情况就会延长你们相处的时间。比如,本来MM打算吃完午饭就去找朋友逛街的,但快吃完的时候朋友突然有事不去了,你就顺理成章陪她再喝个咖啡看个电影什么的,耗到下午5,6点的时候,路上到处堵车,地铁里全都是人,她其实也没地方可去,晚饭你们就只能又一起吃了。这种情况下一起吃饭的性质就不是约会而更像过日子了,因为你们已经不是谁在邀约谁,而是一种被命运和缘分安排在一处同甘共苦的平等感觉,所以往往气氛也会更加自然更加生活化。晚饭过后,9小时效应开始发生作用,一鼓作气的你再散个步,拉个手,表个白什么的,就算女孩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你,那么至少也不会因此而怪罪你。因为这么一天耗下来,谁都会理解此刻是人性冲动的一次自然流露,男人有,女人说不定也有呢。 &br&&br&
——————摘自《魔鬼约会学》
第三章 约会的技巧&br&&br&&br&再各放一篇从网上搜到的书评吧,我认为写的比较到位。&br&&br&&b&非一般的“约会秘籍”&/b&&br&评《魔鬼约会学》 作者 乔现锋&br&&br&&p&“茫茫人海,终生寻找,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这句歌词,总能让人生出无尽的感慨。然而,当一个心仪的人站在我们面前,我们能抓住机会吗?我们该采取何种行动,才不会与喜欢的人失之交臂?才不会与相爱的情侣之间有那么多的误会?&/p&&p&这些困惑,从手上这本《魔鬼约会学》(同心出版社)中都能找到科学而高明的解决方案。阅读后我相信了,“约会”本身就是一门高超的学问。&/p&&p&该书作者是“搭讪教父”和“魔鬼咨询师”美称的阮琦,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数十年潜心研究男女交往,在因记录自己十余年的搭讪经历而备受宅男宅女的追捧后,不仅自创了“魔鬼搭讪培训班”,还亲自带领学员在北京街头开展与陌生人搭讪的能力训练,并已经成功帮助上千名男士找到了满意的另一半。该书便是他多年来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思想火花。全书共分四章:在第一章《两性的秘密》里,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刻剖析了男女在交往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女人受情绪左右,男人靠欲望支配;而情绪又受环境影响,欲望则指向具体目标”;在第二章《交流的艺术》里,作者详细论述了蕴藏在聊天、微信、短信等交流形式中的种种妙招;在第三章《约会的技巧》里,结合许多具体事例向我们传授了约会的“秘籍”、制胜的“宝典”;在第四章《高手的征途》里,作者身体力行,以幽默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与女孩子成功搭讪的亲身经历。&/p&&p&超前卫,很冷门,非主流,贴近现实,更温暖人心,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由衷评价。因为这本书不是低俗而浅薄的“泡妞秘籍”,而是建立在尊重女性、相互谅解的基础之上,对男女之间如何正确交往这一课题所做的科学研究。反思当下,时代虽然将我们带入了21世纪,但我们的潜意识里,对解决自己的感情问题仍有不同程度的依赖,经济条件、工作环境、性格特点等一定程度上仍决定着我们的命运,左右着择偶的范围。《魔鬼约会学》的积极意义,就是运用大量客观的分析与成功的案例,鼓励我们结识更多的MM,从一切可能中“找到那些能匹配自己的人,而不是去证明自己有多匹配”。&/p&&br&阅读该书,我为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时尚新颖的论点而叫好。上推、下切、平行等概念的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男性思维、女性思维的对比分析让人口服心服……诚然,与异性的交往,从陌生到相知再发展到相恋,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这“真正关乎人生幸福的知识”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给我们讲,学校里似乎没有这项义务,家庭里总是避而不谈。所幸,“魔鬼约会学”恰好填补了这项空白。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种策略、方法和技巧,我们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因为,人生的幸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努力而获得的幸福爱情才更值得我们向往与珍惜。&br&&p&美妙的姻缘无处不在,前提是渴望步入婚姻殿堂的单身贵族们应早一天颠覆自己的惯性思维,尽快掌握包括搭讪、约会等在内的现代化交际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魔鬼约会学》就是一把打开爱情之门的金钥匙,给我们以智慧和启迪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指引着我们早一天拥抱幸福的人生。&/p&&br&&b&男性,你有多了解女性&/b&&br&评《魔鬼搭讪学》&br&&br&我喜欢读书,却很少写书评,就如同经常看电影,但对电影的评论仅仅限于“绿里奇迹”,一来自己较懒,再者就是好东西很多,但能引起思考的却不多。 &br&   在读“魔鬼搭讪学”之前,我关注过搭讪学小组一段时间。关注它的理由也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想知道“搭讪”这个中性词在中国是怎么演绎的。 &br&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害怕别人搭讪,原因很多,一怕遇到骗子,二怕遇到推销员的喋喋不休,就算是两者都不是,仅仅是出于好感来搭讪,还分两种,一种纯粹为了泡妞,一种为了爱。前者自为我们所不齿,后者也未必敢欣然接受。我不知道是多数男人情商太低造成的,亦或是他们总是误读女性的言语行为,亦或者从根源上讲,他们还没有学会什么叫做尊重。总是会把看似美好的东西变成了纠缠不休,这让人恐慌。 &br&   “把方便留给她们,把尴尬留给自己”。这句话让我感动了一下。不晓得魔鬼咨询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但是书中所透露出来的思维还是蛮有特点的。 &br&   第一, 他很尊重自己搭讪的女孩子,就是不纠缠,讲究建立好感的有效交流。 &br&   第二, 能从女性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他谈到的安全感的建立;要知道,女性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弱势群体,安全感是任何时候都要考虑的。 &br&   第三, 表现真实自我。偶然相遇的两个人,你表现的越随意,并且及时让对方获得你的信息比你掩盖着双方都明白的想法去作假让对方舒服得多。 &br&   其实,这本书中的很多理论,我都蛮赞同的,因为我是女性,我更知道女性需要怎样的男性来进行怎样的交流。正因为如此,我才担心起,这种搭讪该获得多少女性的芳心啊?于是,抛开这本书先不说,搭讪到底该走多远。 &br&   我个人不反对搭讪,相比很多人在QQ上不停地加陌生人,然后一直持之以恒的要照片,然后去意淫,然后,两人之间就没有然后了,搭讪要健康得多,还真实得多。再者,虽然现在交友聚会或者各色各样的party也不少,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受众,还有很多人游离在这类活动之外。并且,在这类活动中,还是要搭讪的…… &br&   这样子说来,搭讪是件好事。现实生活中,我也更喜欢搭讪认识的男孩子,这种方式排除了个人之外的因素,感情显得更加纯粹。所以,我关注搭讪,甚至与搭讪沾边的泡学。某日在泡学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说自己如何如何占有一个女孩的第一次,高调宣扬自己的技巧,原来就是利用女孩子的单纯和爱,不给就不理她。我当时第一感觉是想吐,第二感觉是这人就一asshole。所以,搭讪的存在,悲哉乐哉? &br&   思来想去,搭讪本无错,错在理念。所以,魔鬼搭讪学的理念还是比较积极健康的,我只想继续关注…… &br&   至于这本书,对于不了解女性的男性,还是很值得一读的。缺点也有,纸张不好,还有就是前面的章节介绍部分和中间一些章节开篇的字体太差。至于第几页到第几页,我不记得,书中说得对,女性对数字没有感觉,记忆就更没有了…
只好自卖自夸一下了既然题主问的是著作,那么电子书什么的咱就不提了。《魔鬼约会学》2014年同心出版社,主要讲怎么认识陌生女孩~《魔鬼搭讪学》201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主要讲认识了女孩之后怎么追到手的~说到把妹学术研究,这两本书有两点非常合格,其一,…
之前提问的时候说的不够详细所以造成了一些误会,在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文章被冲不涉及任何抄袭的问题,只是因为Idea类似被抢先发表了。&br&&br&非常感谢各位的意见,文章经过修改重新递交给该杂志,3周后接收。&br&&br&在这里也来分享一下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希望以后遇到类似事件的朋友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种事情,好的文章总是可以发表的。&br&&br&从头开始说起,首先文章质量和内容都是达到该杂志要求的。第一次审稿完,Reviewer1只提出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评价很正面。&br&&b&Level of interest: &/b&An article of importance in its field;&br&&br&Reviewer2对文章本身也没有什么意见,整体来说评价也很正面,但是在审稿意见的第三段突然出现了BUT,说该杂志已经在一个月前发表了一篇类似的工作,之后花了很多篇幅描述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最后说,我们的文章并不是对之前工作的有利补充,不适合在该杂志发表。&br&&b&level of interest: &/b&An article who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to those with closely related research interests&br&&br&编辑的回信能看出很同情,说在这种情况下不想直接拒稿,但是也不保证接受,说Review2的意见非常重要。接着指出了之前一篇文章的很多硬伤,说我们可以通过补充+纠正这些问题打到差异化的目的。并且直接指出那篇文章中的一个基因注释的错误(简单来说就是用程序自动化注释基因,结果非常粗糙和随意),并提供了一篇参考文献,说我们可以参考那篇文章重新注释。&b&有意思的是,改完临投稿的前一天,正在写回信的Cover letter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这篇文章的一作是那个编辑自己。本来并没有引用这篇文章的就临时加了上去。&/b&&br&&br&&br&出了这件事以后开始和老板讨论接下来怎么办,在我们仔细阅读了已经发表的那篇文章以后,得到以下几个结论:&br&1、这篇文章的作者对这个领域并不是很了解(这么说看起来有点同行相轻,但是确实真实存在的。),文章中有很多的错误。无论是从方法还是结论都没有任何新的东西。&br&2、文章中有很多明显的错误,包括之前提到的粗糙的自动化注释;甚至还有样本污染的情况(这个问题在我之前的研究就发现了,简单来说就是提交到NCBI中的序列和实际的序列不是一个物种,我们猜测是DNA污染)。&br&3、这两篇文章本质来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已经发表的结果可以说是描述性的,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东西,而我们工作的一部分虽然和已发表的类似,但是我们还有非常多的内容是之前没有做过的,同时我们也根据自己的数据对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提出了深入的探讨和部分结论。&br&&br&于是我们的应对策略也出来了:&br&1、纠正已发表文章中的明显错误;&br&2、深化某些已发表文章中没有的结果;&br&3、通过修改文章主体达到差异化的目的。&br&4、回答好Review的每一个建议以及编辑的所有要求。&br&&br&之后的一个月过的很痛苦,我花了大量时间去重新处理数据,几乎就是几周连续加班的节奏,临近截止日期老板也花了很多精力去修改文本,以及提出一些新的想法让我去差异化数据和结论。&br&&br&昨天收到编辑来信说我们的工作被推荐发表了,Review2的意见变得非常正面,他在审稿意见中写到:&br&&br&&b&As the authors have now re-written manuscript text, to build on top of the recent&/b&&br&&b&publication publication by XXX, I am now&/b&&br&&b&happy to recommend that the submitted manuscript should be published.&/b&&br&&b&Level of interest: &/b&An article of importance in its field&br&&br&这是我在学术道路上的第一篇文章,虽然档次并不算高但是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br&&br&再次感谢大家的建议!
之前提问的时候说的不够详细所以造成了一些误会,在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文章被冲不涉及任何抄袭的问题,只是因为Idea类似被抢先发表了。非常感谢各位的意见,文章经过修改重新递交给该杂志,3周后接收。在这里也来分享一下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希望以后遇到…
应该是”不是以追求学术或专研理论知识为目的的考研党都是二流大学生“&br&问问他们就会发现,多数是大学碌碌无为混到了毕业之际无路可走不得已而考研继续混日子。&br&一心专研学术的要么留学了要么保研了,技能掌握扎实的要么谋了好差事要么创业打拼去了,所以剩下的考研党基本沦为二流。
应该是”不是以追求学术或专研理论知识为目的的考研党都是二流大学生“问问他们就会发现,多数是大学碌碌无为混到了毕业之际无路可走不得已而考研继续混日子。一心专研学术的要么留学了要么保研了,技能掌握扎实的要么谋了好差事要么创业打拼去了,所以剩下…
世界很大,26岁很年轻。如果你读了这么多年书都博士毕业了还来问「26周岁年龄是不是很大」那我真的要怀疑你是在搞笑还是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品质,从来不是用这个人的年龄。何况26岁本来就不是一个很大的年龄。&br&&br&你读到博士毕业读到26岁却仍然对前途迷茫毫不自知,甚至连将来要做什么都需要来问别人,而且补充说明里一点解释也没有……难倒你是准备别人完完整整地给你剖析未来讲解这个世界的经济趋势吗?&br&&br&你该有自己的主见。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应该知道自己考虑自己的未来。就算去问别人,也好歹告诉别人你的基本条件,好歹让别人知道一点你的基本志向,而不是完完全全一张白纸,等着别人来指点江山。&br&&br&博士,26周岁。不管是自己做决定,还是来咨询别人,请让我们觉得你配得上这两个标签,我们才能更好地给你一点意见。
世界很大,26岁很年轻。如果你读了这么多年书都博士毕业了还来问「26周岁年龄是不是很大」那我真的要怀疑你是在搞笑还是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品质,从来不是用这个人的年龄。何况26岁本来就不是一个很大的年龄。你读到博士毕业读到26岁…
Q:把鼻,你会唱小星星吗?&br&A:考试考这个么?
Q:把鼻,你会唱小星星吗?A:考试考这个么?
命也留给有钱人去活吧
命也留给有钱人去活吧
.&br&施蛰存先生说过:“钱钟书,我不说他聪明,我说他用功。”&br&&br&贴一篇杨绛先生所写的《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要是依照标题党的路数,应该叫《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过目不忘”背后的惊人真相》)&br&&br&&blockquote&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br&&br&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记。&br&&br&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br&&br&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br&&br&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钟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我曾想为他补裰破旧笔记,他却阻止了我。他说:“有些都没用了。”哪些没用了呢?对谁都没用了吗?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br&&br&
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br&&br&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Dr.Monika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br&&br&
钟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钟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吗?&br&&br&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br&&br&
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我先还分门别类,后来才明白,这些“馆”、“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我家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在钟书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br&&br&
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管锥编》里,在在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例如:《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共九十五页,而日札里读《楚辞》的笔记一则,只疏疏朗朗记了十六页;《管锥编.周易正义》二十七则,共一百零九页,而日札里读《周易》的笔记,只有一则,不足十二页;《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共一百九十四页,而日札里读《毛诗》的笔记二则,不足十七页。&br&&br&
钟书在《管锥编》的序文中说:“……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初计此辑尚有《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懒,不能急就。”读《全唐文》等书的心得,日札里都有。他曾对我说:“我至少还想写一篇《韩愈》、一篇《杜甫》。”这两篇,想是“不易理董者”,再加“多病意懒”,都没有写出来。日札里的心得,没有写成文章的还不少呢。&br&&br&
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钟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石乞石乞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书求知者,把钟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br&&br&
感谢商务印书馆愿将钱钟书的全部手稿扫描印行,保留着手稿原貌,公之于众。我相信公之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blockquote&.
.施蛰存先生说过:“钱钟书,我不说他聪明,我说他用功。”贴一篇杨绛先生所写的《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要是依照标题党的路数,应该叫《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过目不忘”背后的惊人真相》)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
只有收藏和感谢~\(≧▽≦)/~没有赞吖各位亲~~&br&希望能顶起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技能吧~~~~求赞&br&&br&正在上一门充满干货的叫「&b&现代网络信息检索与文献综述&/b&」的课。&br&老师是个蚕桑系爱卖萌怪大叔,博士,教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证专家,去过三十个国家交流养蚕宝宝的经验。(他真的好可爱啊~~)因为经常要文献检索和写论文的缘故,他的网络检索、网络资源利用能力不得不说远远高于我们这边学计算机的老师 ::&_&::&br&&br&下面先介绍一下如何评价一篇文献综述。&br&关于「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和一些与文献综述有关的小TIPS有空再更新啦。&br&&br&&b&STEP ONE:核心期刊的认知&/b&&br&&b&定义:是指那些发表某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b&&br&只要被国内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之一认定为核心期刊,好了,你立马变成了期刊界的高富帅。审核的标准是很严格的,所以要想成为核心期刊没那么简单....因而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包括研究、分析、文献综述等等)都是比较严谨可靠的,如果想要跟上某一领域的知识进展,是一定要看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的。&br&&b&结论: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上的文献综述是一篇各方面(格式、内容)有一定水准的文献综述了。&/b&&br&&br&&br&TIPS1 如何辨别核心期刊?&br&一般核心期刊的封面都会印上xxxx核心期刊。如下图,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br&放心,这个其他期刊真的不敢乱印。&br&&img src=&/97f3d10fb4cd0f0c791d9d6_b.jpg& data-rawwidth=&286&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br&TIPS2 如何快速识别核心期刊?&br&一般写着「xx学报」的都是核心期刊。学报在核心期刊比例真的挺大啊~&br&TIPS3 有哪些核心期刊?&br&详见 &a href=&/link?url=XoMwUsUUYMKzH8NUqG1mlfLQZAkw8ju4mqGEbwg6TUEbtvmiNxxpOoCnizDgZLbbautwOi3gaStIsfYTNyLKqPDMs-H9qO-LK5-L7HHukd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STEP2 格式问题&/b&&br&没有一个规范的格式就算内容再好也不算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博硕士论文也一样。&br&那么,首先就来了解下一篇文献综述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吧。&br&&b&1.题名&/b&&br&&b&字数在25字以内,最好不要超过20字。命题时要注意简明扼要,准确的表达出你要研究的对象。&/b&&br&栗子:&b&西方音乐史的发展(×)&/b&——尼玛啊写个综述撑死了几千字你这是要出本书的节奏?&br&&b&具有复杂结构的现代超级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网络数据库的分析研究(×)&/b&——尼玛啊超字数了还超级不简洁给我打回去重写!&br&&b&网络云技术的探究(×)&/b&——尼玛啊文献综述是什么,是在你看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之后综合他们的研究得出自己观点的文章啊!这种题目一看就写偏了,变成了研究分析型的论文。&br&&b& 互联网企业&/b&&b&近三年&/b&&b&的网络数据库新技术的发展(√)——哈哈哈这个题目就是我当时综述的题目咯。首先,文献综述有时效性,一般是引用三至五年内的资料。还有,综述的题目一般都是以进展、发展等等来结尾的,这样表示了知识的一个动态进步过程,也正是写文献综述的目的。&/b&&br&&br&&b&2.作者、单位、联系方式&/b&&br&这是必须写在题目后的。既然是评价文献综述,那么也可以顺带看看作者和单位的牛逼程度。&br&&br&以下就是一个简单又标准的题目了。当然还会又在这上面变形的题目格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少了这些就算不上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了。&br&还有,马赛克的是我的名字学校等。&br&具体的流程是这样:&br&&b& 中文题目&/b&&br&&b&中文名字&/b&&br&&b&(系,城市,邮编,国家)&/b&&br&&b&英文题目&/b&&br&&b&中文名字的英文写法&/b&&br&&b&(英文版的系,城市,邮编,国家)&/b&&br&&b&最后附上你的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b&&br&&img src=&/2fff754ede3dd4681102_b.jpg& data-rawwidth=&671&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1& data-original=&/2fff754ede3dd4681102_r.jpg&&&br&&b&当然也有不写英文题目的综述,但是这样真的好吗?&/b&我们可爱的养蚕教授强烈鄙夷之。注意,一篇高大上想走出自己圈子的文献综述是一定要写中英文题目和摘要的。英文要好点噢,快点 &a data-hash=&2be9d2fe6f8& href=&/people/2be9d2fe6f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恶魔的奶爸& data-tip=&p$b$2be9d2fe6f8&&@恶魔的奶爸&/a&吧哈哈&br&&br&&b&3.摘要&/b&&br&大概就是讲这边文章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方法,查了什么资料,综合了其他人什么观点,得出了什么结论。&b&字数在150~200左右&/b&,超过了的必须毙掉啊!同样,最好,不对,必须在下面附上您的英文摘要。不用担心,后面正文部分不用翻译,天大的好消息啊哈哈哈 &_&|||&br&&br&&b&4.关键词&/b&&br&&b&4~6个 &/b&&br&设置关键词是要让以后的人更好搜索到你你的这篇综述啊。如果设置不准确那么就很难被找到,那么就更难被人家引用了,好吧被引用的少只能说明这篇综述没价值啊~&br&&br&&b&5.正文&/b&&br&一般是引(前)言,分级列标题(2.1.1,2.1.2,2.1.3),结论。&br&&br&&b&6.致谢&/b&&br&200字内,虽然可要可不要但是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必备之。&br&&br&&b&7.参考文献&/b&&br&这个表示是综述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参考文献的标识不清会引起很多麻烦,涉及到侵权等等问题。而且一般来说写综述前你是要查询收集大量的资料的。这也就决定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有大量的引用参考文献,起码20篇以上吧,越多越好,上百的我也见过。而且要让人感觉在引用的过程中行文流畅,很生硬的堆砌大量的参考文献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xx娃娃(你懂得)。&br&&br&&b&8.附录&/b&&br&为了体现你的专业性,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也是必须要有附录的是不是!而且写那么多东西你总有要解释又不便放在正文里的东西吧!&br&&br&&b&STEP3 被参考、引用的次数 SCI SSCI&/b&&br&一篇有价值的文献综述是会被很多研究同个问题的人引用到自己的论文,甚至是综述里。要怎么查询呢?我一般是到知网,搜索那篇文献综述的名字,一般都找得到的。后面就会显示「被引」和「下载」等。当你进入到这篇综述的主页面,拉到最下角,还能看到一个关于它的树状图,你可以找到它的参考文献和它被引用的情况。甚至能找到跟它类似的研究同个问题的综述。如果知网里找不到,试试在这篇文献综述出处的核心期刊的网站上寻找吧。上个图。&br&&img src=&/90db684acf435c5f308f9ed_b.jp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2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img src=&/d43a424bc2d48d8da69e5_b.jpg& data-rawwidth=&829&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9& data-original=&/d43a424bc2d48d8da69e5_r.jpg&&&br&至于SCI、SSCI等等说起来太复杂了。而且这套体系在天朝尚且不完善,而且听说了很多内幕用钱买啥的,也就不推荐一般的文献综述去看SCI影响因子来评判好坏了。如果真的那么高大上到已经到已经需要用到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地步那就自己去学习吧!!!&br&&br&&b&我的结论:评价一篇文献综述,先看它发表的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是的话加一分。再看它的格式,格式全符合标准加一分。最后看它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越好。至于内容,就需要用某个领域的知识去判断了!当然文笔什么的(流畅程度、内在逻辑)也可以列入计分的!&/b&&br&&br&&br&顺便说下,写文献综述、论文的知识真的太多,甚至还包括前期怎么查资料,怎么利用网络资源,怎么提高搜索的效率等等。诸君一定要重视这个技能啊!&br&&br&&br&&b&【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谢谢!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b&
只有收藏和感谢~\(≧▽≦)/~没有赞吖各位亲~~希望能顶起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技能吧~~~~求赞正在上一门充满干货的叫「现代网络信息检索与文献综述」的课。老师是个蚕桑系爱卖萌怪大叔,博士,教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证专家,去过三十个国家交流养蚕宝宝…
业内人士的自嘲而已,更常见的是&b&P&/b&ermanent &b&h&/b&ead &b&D&/b&emage,以及&b&P&/b&ig &b&h&/b&as &b&D&/b&ream。&br&&br&常见的还有:&br&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b&S&/b&tupid &b&C&/b&hinese &b&I&/b&dea&br&EI (Engineering Index) ——&b&E&/b&nlarged &b&I&/b&diot&br&MB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b&M&/b&arried &b&B&/b&ut &b&A&/b&vailable&br&……&br&随便都能编出很多,一种乐趣吧。(教育学博士:你们玩,我先走了。。)&br&&br&我也来个,&b&M&/b&ental &b&D&/b&isorder的&b&M&/b&arvelous &b&D&/b&ick飘过,呵呵
业内人士的自嘲而已,更常见的是Permanent head Demage,以及Pig has Dream。常见的还有: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Stupid Chinese IdeaEI (Engineering Index) ——Enlarged IdiotMB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arried But Availab…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20&/span&&span class=&invisible&&757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中国在1959年至1961年,真的经历了大饥荒并且因此饿死几千万人吗?&br&请参照&a href=&/people/chenqin& class=&internal&&chenqin&/a&的回答&br&&br&以上有浅显的回答&br&&a data-hash=&b09ea18dcf0c0& href=&/people/b09ea18dcf0c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henqin& data-tip=&p$b$b09ea18dcf0c0&&@chenqin&/a& 关于这个问题有专门的一篇专栏对谬误处逐一揪出。&br&&a href=&/chenqin/& class=&internal&&苍蝇不打不会自己死掉 - Clean Data - 知乎专栏&/a&&br&&br&这里我简述结论:&br&&br&====&br&1、填平人口非正常变动&br&孙经先认为:所谓「人口非正常变化」,其实都是「户籍人口登记错误」。在年,就是有这么一大批户籍人口因种种原因漏报了,但他们在1965年至1979年又逐渐补报了回来。&br&&img src=&/a68effa2d1e0ab7d59cc307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68effa2d1e0ab7d59cc3076_r.jpg&&如图——【人口非正常变化数】表,红色部分约等于蓝色部分&br&所以&br&&blockquote&一个漏报,一个补报,就可以把所有的「人口非正常变化」给解释干净。&/blockquote&3000万分摊出去,&br&a.虚报1144万(+)&br&b.注销1144万(-)&br&c.&b&又漏报&/b&1510万(-)&br&(b+c,人口就“非正常”了2654万)&br&d.把1510万又补报回来(+)&br&&b&然后孙脑洞就填平3000万了。&/b&&br&&br&====&br&2、填平死亡率&br&&blockquote&孙经先继续使用老办法:既然前文已经「证明」了户籍可以虚报和注销,死亡怎么就不能漏报和补报呢?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blockquote&&img src=&/76e03a8df605c609478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6e03a8df605c6094787_r.jpg&&&br&如图——【死亡率】表,&b&孙脑洞把1960年的大坑填到&/b&,完美填满。&br&&br&不过如果这样填——&br&&img src=&/dae48e5ba0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ae48e5ba0e_r.jpg&&&b&还是死一票&/b&&br&&br&如果这样填——&br&&img src=&/af06de48d30caeba3cbeeb07d32c287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f06de48d30caeba3cbeeb07d32c2876_r.jpg&&!!1960年我国死亡率突降!!天赐神恩啊!!&br&&br&所以,孙脑洞的证据能不能当证据大伙自己看。&br&&br&======&br&&br&结论:孙脑洞乃天赐奇才。
中国在1959年至1961年,真的经历了大饥荒并且因此饿死几千万人吗?请参照的回答以上有浅显的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有专门的一篇专栏对谬误处逐一揪出。这里我简述结论:====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思参考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