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态环境现状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简述自然环境调查中主要的调查内容及方法?因为还有两天就交作业了,_百度作业帮
简述自然环境调查中主要的调查内容及方法?因为还有两天就交作业了,
简述自然环境调查中主要的调查内容及方法?因为还有两天就交作业了,
(一)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调查内容(1)自然环境调查: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基本情况.(2)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首先须分辨生态系统类型,包括陆地生态与水生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系统,然后对各类生态系统按识别和筛选确定的重要评价因子进行调查.(3)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4)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即调查地方性敏感保护目标及其环保要求.(5)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的调查.(6)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2、调查方法(1)收集现有资料.从农、林、牧、渔业资源管理部门、专业研究机构收集生态和资源方面的资料,包括生物物种清单和动物群落,植物区系及土壤类型地图等形式的资料.(2)收集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土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珍稀和濒危物种保护的规划或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3)野外调查.(4)收集遥感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并进行野外定位验证(“3S”技术).(5)访问专家.(6)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环境调查报告 600字左右初中的。《我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报告包括内容:环境现状存在那些问题,分析防治方法,为环境部门提出可行建议等。_百度作业帮
环境调查报告 600字左右初中的。《我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报告包括内容:环境现状存在那些问题,分析防治方法,为环境部门提出可行建议等。
环境调查报告 600字左右初中的。《我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报告包括内容:环境现状存在那些问题,分析防治方法,为环境部门提出可行建议等。
我们正在打一场反对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反对人类自身错误行为及观念的战争。保护环境需要政府的决策,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公民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如果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选择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做起,我们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长流,青山绿野常在。 但是当你踏出家门:门前的河成了臭水沟,楼下公交车来往那烦人的报站声...
你可参考,摘要,这是高中版的1、生态环境形式不容乐观:1.1耕地总量逐年减少,人均占有量小,用途不稳,质量不断下降,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1.2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流失面积有所减少,但水土流失区域差异大,部分地区流失仍在加剧。1.3土地沙化问题非常突出,沙化土地发展迅速。1.4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林地面积不断扩大,但人均占有量低,林龄单一、林种单一、林相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可笑又悲哀的故事,一辆拖拉机在葛洲坝水库因没油而熄火,...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生态现状调查(5)_名人网本文为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材第三章的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详细阐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学习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的重点知识!7. 遥感一地理信息系统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遥感一地理信息系统一全球定位系统,即3S技术,在生态学调查与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①遥感的数据源和记录格式。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标志 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之后,美国先后发射了一系列的陆地资源卫星,包括陆地卫星1?7号,包括MSS (分辨率为80 m)、TM (7个波段,分辨率除第六波段为 120 m外,其他均为30 m)、ETM+ (8个波段,热红外波段的分辨率为60 m,全 色波段的分辨率为15 m,其余波段的分辨率均为30 m)0此外,法国发射的SPOT 卫星载有高分辨的传感器(分辨率为20 m,全色波段为10 m),印度发射的IRS 卫星全色波段的分辨率为6.25 m,1999年美国发射成功的小卫星上载有IK0N0S 传感器,其空间分辨率高达1另一方面,低空间高时相频率的AVHRR (N0AA 系列,分辨率为1 km)和其他遥感载体及测试雷达的相继投入使用。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发展空间遥感技术,1999年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 (CBERS-01)成功发射,截至2007年9月CBERS-02B成功入轨,已形成对地 观测图像业务能力,多光谱CCD相机空间分辨率达到19.5m,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估产、环境保护与监测、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勘测等领域,结束了我国长期单纯 依赖国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历史;2008年9月,中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 卫星A、B星成功发射升空,搭载的CCD相机具有超过720 km幅宽的覆盖能力,红外相机具有夜间的灾害监测能力,高光谱相机具有高分辨率探测能力。A、B星可实现48小时对全国范围的无缝覆盖观测,同时还具有对境外灾害与环境事件的监测能力,大大提高了环保部门大范围、快速、动态、立体的开展生态监测及评价、 跟踪部分类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监测能力。遥感记录数据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胶片格式记录;另一种是以计算机 兼容磁带数据格式记录。第一种格式主要用在航空摄影上,这种记录方式常常导致地物的几何形状产生变形,它的优点是相邻像片间有较大的重叠,很容易获取立体 像对;第二种格式主要用在航天遥感上,如多光谱扫描仪所记录的就是一种可以用 计算机处理,并可以转换为图像的CCT磁带,其优点是容易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便于进行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判读。②遥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领域分析。广义来讲,遥感是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船载 遥感、雷达以及照相机摄制的图像。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得益于遥感技术的 发展及其应用。遥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面水体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生物量分布、土壤类型及其 水体特征、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等。最常用的卫星遥感资源是 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影像,包括7个波段,每个波段的信息反映了不同的生态 学特点(表3-29)。123456123456上一篇:下一篇:123456123123123456123456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生态现状调查(4)_中大网校
>> >> 正文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生态现状调查(4)
发表时间:日13:55:54
点击关注微信:
本文为《》教材第三章的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详细阐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学习2013年的重点知识!
本文为《》教材第三章的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详细阐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学习2013年的重点知识!
7. 海洋生态调查
海洋生态调查按《海洋调查规范》(GB/T 7) &第9部分:海洋 生态调查指南&执行。海洋生态调查包括海洋生态要素调查和海洋生态评价两大
(1)海洋生态要素调查。
①海洋生物要素调查。 &
a)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要素调查。
a. 微生物、叶绿素a、游泳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和污损生物调查均按 GB/T 12763.6的规定执行。
b. 浮游植物调查。
网釆样品和釆水样品的釆集与处理:按GB/T 12763.6的规定执行。
釆水样品的鉴定计数:釆水样品显微鉴定计数时分三个粒级:小于20 pm、20? 200 pm、大于200 pm。粒级按细胞最大长度计算,对于那些多个细胞聚集形成的 群体,则按群体的最大长度分级。对于小于20 |Lim的浮游植物鉴定到种或属会有一定难度,如没有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细胞的测量和计数都有困难,可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酌情处理。
绘制分布图:分别绘制总浮游植物和各粒级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分布图和粒级 结构图,各粒级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等值线取值标准参照GB/T 12763.6执行,也 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c. 浮游动物调查。
网釆浮游动物按GB/T 12763.6的规定执行。
水釆浮游动物。
釆样:采样层次按GB/T 12763.6的规定执行;
分级:20?200|nm、200?500 |im、大于 500 (
釆水量:30?70 dm3,依不同海区情况而定;
连续观测釆样频次:每3 h釆样一次,一昼夜共九次。
样品处理步骤:
过滤。取20?60 dm3水样,依次经500 |im、200 |im、20 |im筛絹过滤,分别冲洗到小瓶中,各规格筛绢也可自行设计成直径大小不同的小网,网口直径一般为 15 cm、20 cm、25 cm均可,网衣长度分别为15 cm、20 cm、30滤过样品的 固定同GB/T 12763.6规定的网釆样品。
样品编号。按GB/T 12763.6浮游动物的规定,但编号末尾应加020、200和500, 分别表示经20|im、200 |Lim& 500|im筛绢过滤。
鉴定计数。按GB/T 12763.6浮游动物的规定执行。
数据处理。按GB/T 12763.6浮游动物的数据处理方法执行,但应计算各粒级浮游动物的种类、个体数量和生物量(粒级小的浮游动物如原生动物,可酌情考虑 不称量),并绘制浮游动物总数和各粒级的分布图和粒级结构图,各粒级的个体数量和生物量的等值线取值标准参照GB/T 12763.6浮游动物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
体情况酌情增减。
b)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调查。
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目前着重调查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和细菌生产力,具 体调查内容按GB/T 12763.6的规定执行。
②海洋环境要素调查。
a) 海洋水文要素调查。深度、水温、盐度、水位和海流调查按GB/T 12763.2 的规定执行。温跃层和盐跃层调查方法同水温和盐度,判断标准按GB/T 12763.7 的规定执行。记录海面状况,收集入海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
b) 海洋气象要素调查。包括日照时数、气温、风速、风向、天气状况等,气 温、风速、风向的调查按GB/T 12763.3的规定执行。
c) 海洋光学要素调查。
a. 海面照度、水下向下辐照度调查按GB/T 12763.5的规定执行。
b. 真光层深度。
真光层深度计算:提取表层和每米水层的向下辐照度数据,作垂直分布图,确 定向下辐照度为表层的100%、50%、30%、10%、5%和1%的深度。
真光层判断标准:取向下辐照度为表层1%的深度作为真光层的下界深度;若 真光层大于水深,取水深作为真光层的深度。
c. 透明度调查按GB/T 17378.4的规定执行。
d)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总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总磷、活性磷酸盐、 活性硅酸盐、溶解氧和pH调查按GB/T 12763.4的规定执行。化学耗氧量调查按GB/T 17378.4的规定执行。重金属(总汞、铜、铅、镉、总铬、砷)、有机污染物(硫 化物、氰化物、有机氯农药、挥发酚类)和油类调查按GB/T 12763.4和GB/T 17378.4 的规定执行。所测定的要素可根据调查任务和海区的具体情况酌情增减。调查悬浮 颗粒物(SPM)和颗粒有机物(POM),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
e) 海洋底质要素调查。底质类型、粒度、有机碳、总氮、总磷、pH和Eh的调查按GB/T 12763.8的规定执行。硫化物、有机氯、油类、重金属(总汞、铜、 铅、镉、总铬、砷、硒)的调查按GB/T 17378.5的规定执行。
③人类活动要素调查。
a) 海水养殖生产要素调查。调查海区如果存在一定规模的养殖活动,应调查 养殖海区坐标、面积,养殖的种类、密度、数量、方式;收集养殖海区多年的养殖数据,包括养殖时间、种类、密度、数量、单位产量、总产量、养殖从业人口等, 并制作养殖空间分布图。具体养殖数据根据不同海区的养殖情况相应增减。
b) 海洋捕捞生产要素调查。存在捕捞生产活动的海区,应现场调查和查访捕 捞作业情况,进行渔获物拍照和,并收集该海区多年的捕捞生产数据,包括捕 捞生产海区坐标、面积,捕捞的种类、方式、时间、产量,渔船数量(马力),网 具规格,捕捞从业人口等,并制作捕捞生产空间分布图。具体捕捞生产数据根据不同海区的情况相应增减。
C)入海污染要素调查。存在排海污染(陆源、海上排污等)的调查海区,应调查和收集多年的排污数据,包括排污口、污染源分布,主要污染物种类、成分、 浓度、入海数量、排污方式等,并制作排污口和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图。具体情况根 据不同海区的污染源的情况相应增减。
d) 海上油田生产要素调查。存在油田生产的调查海区,应收集多年的油田生产和污染数据,包括石油平台位置、坐标、数量、产量、输油方式、污水排放量、 油水比、溢油事故发生时间、溢油量、污染面积、持续时间、受污染生物种类和数 量、使用消油剂种类和使用量等,并制作石油污染源分布图。具体情况根据不同海区的污染源的情况相应增减。
e) 其他人类活动要素调查。若调查海区存在建港、填海、挖沙、疏竣、倾废、围垦、运动(游泳、帆船、滑水等)、旅游、航运、管线铺设等情况,而且对主要 调查对象可能有较大影响时,应调查这些人类活动的情况,调查要素主要包括位置、数量、规模、建设和营运情况,对周围海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排放污染物的种 类、数量、时间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具体内容根据调查目标确定。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共3页,当前第1页&&&&&&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生态现状调查(1)_中大网校
>> >> 正文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生态现状调查(1)
发表时间:日13:21:37
点击关注微信:
本文为《》教材第三章的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详细阐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学习2013年的重点知识!
第六节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生态现状调查
生态调查至少要进行两个阶段: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前要进行初次调查与 现场踏勘;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详细勘测和调查。
1.生态现状调查要求
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 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
专题调查。
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 于评价工作的范围。
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 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二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 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
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生态现状调查常用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生态监测、遥感调查、海洋生态调查和水库渔业资源调查等,具体可参见《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 19-2011)附录A;图件收集和编制要求可见《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 19&2011)附录B。
2. 调查内容
(1) 生态背景调查。
根据生态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 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 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 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2) 主要生态问题调查。
调查影响区域内己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 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3. 调查方法
(1) 资料收集法。即收集现有的能反映生态现状或生态背景的资料,从表现形 式上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从时间上可分为历史资料和现状资料,从收集行业类别上可分为农、林、牧、渔和环境保护部门,从资料性质上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 书、有关污染源调查、生态保护规划、规定、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目标的基本 情况以及其他生态调查材料等。使用资料收集法时,应保证资料的现时性,引用资 料必须建立在现场校验的基础上。
(2) 现场勘查法。现场勘查应遵循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主导 生态因子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段的调查,并通过对影响区域的实际踏勘,核实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以获取实际资料和数据。
(3)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是对现场勘查的有益补充。通过咨询有关专家,收集评价工作范围内的公众、社会团体和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影响的 意见,发现现场踏勘中遗漏的生态问题。专家和公众咨询应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 同步开展。
(4) 生态监测法。当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提供的数据无法满足评价的定量需要,或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时,可考虑选用生态监测法。生态监测应根据监测因子的生态学特点和干扰活动的特点确定监测位置和频 次,有代表性地布点。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态监测规 范和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调查,必要时需现场釆样、实验室 测定。
(5) 遥感调查法。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
4. 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
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一般 草本的样地在l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 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 m2以上,样 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 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在样方调查(主要是进行物种调查、覆盖度调查)的基础上,可依下列方法计 算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
(1) 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二 雾德x 100%
所有种的密度
(2) 优势度=底面积(或覆盖面积总值)/样地面积。
相对优势度=z1!!&52xiqo%
所有种优势度
(3) 频度=包含该种样地数/样地总数。
一个种的频度inno/
相对频度=亡广士仏从虹-也X100%
所有种的频度
(4) 重要值二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
相关文章:
更多关注: &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