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测量时应怎样使用,操作和保护好长沙五里量具厂.考试论文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量具使用教程-5指示式量具_千分表_中国百科网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量具使用教程-5指示式量具
    指示式量具是以指针指示出测量结果的量具。车间常用的指示式量具有:百分表、千分表、杠杆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主要用于校正零件的安装位置,检验零件的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测量零件的内径等。一百分表的结构百分表和千分表,都是用来校正零件或夹具的安装位置检验零件的形状精度或相互位置精度的。它们的结构原理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就是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较高,即千分表的读数值为0.001mm,而百分表的读数值为0.01mm。车间里经常使用的是百分表,因此,本节主要是介绍百分表。图5-1百分表百分表的外形如图5-1所示。8为测量杆,6为指针,表盘3上刻有100个等分格,其刻度值(即读数值)为0.01mm。当指针转一圈时,小指针即转动一小格,转数指示盘5的刻度值为1mm。用手转动表圈4时,表盘3也跟着转动,可使指针对准任一刻线。测量杆8是沿着套筒7上下移动的,套筒8可作为安装百分表用。9是测量头,2是手提测量杆用的圆头。图5-2是百分表内部机构的示意图。带有齿条的测量杆1的直线移动,通过齿轮传动(Z1、Z2、Z3),转变为指针2的回转运动。齿轮Z4和弹簧3使齿轮传动的间隙始终在一个方向,起着稳定指针位置的作用。弹簧4是控制百分表的测量压力的。百分表内的齿轮传动机构,使测量杆直线移动1mm时,指针正好回转一圈。图5-2百分表的内部结构由于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测量杆是作直线移动的,可用来测量长度尺寸,所以它们也是长度测量工具。目前,国产百分表的测量范围(即测量杆的最大移动量),有0~3mm;0~5mm;0~10mm的三种。读数值为0,001mm的千分表,测量范围为0~1mm。二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方法由于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百分表高,所以百分表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6~IT8级零件的校正和检验;千分表则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5~IT7级零件的校正和检验。百分表和千分表按其制造精度,可分为0、1和2级三种,0级精度较高。使用时,应按照零件的形状和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百分表或千分表的精度等级和测量范围。使用百分表和千分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任何轧卡现象,且每次放松后,指针能回复到原来的刻度位置。2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时,必须把它固定在可靠的夹持架上(如固定在万能表架或磁性表座上,图5-3所示),夹持架要安放平稳,免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摔坏百分表。用夹持百分表的套筒来固定百分表时,夹紧力不要过大,以免因套筒变形而使测量杆活动不灵活。图5-3安装在专用夹持架上的百分表1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零件时,测量杆必须垂直于被测量表面。图5-4所示。图5-4百分表安装方法即使测量杆的轴线与被测量尺寸的方向一致,否则将使测量杆活动不灵活或使测量结果不准确。2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量头突然撞在零件上;不要使百分表和千分表受到剧烈的振动和撞击,亦不要把零件强迫推入测量头下,免得损坏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机件而失去精度。因此,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零件是错误的。3用百分表校正或测量零件时,如图5-5所示。应当使测量杆有一定的初始测力。即在测量头与零件表面接触时,测量杆应有0.3~1mm的压缩量(千分表可小一点,有0.1mm即可),使指针转过半圈左右,然后转动表圈,使表盘的零位刻线对准指针。轻轻地拉动手提测量杆的圆头,拉起和放松几次,检查指针所指的零位有无改变。当指针的零位稳定后,再开始测量或校正零件的工作。如果是校正零件,此时开始改变零件的相对位置,读出指针的偏摆值,就是零件安装的偏差数值。图5-5百分表尺寸校正与检验方法 6检查工件平整度或平行度时,如图5-6所示。将工件放在平台上,使测量头与工件表面接触,调整指针使摆动~转,然后把刻度盘零位对准指针,跟着慢慢地移动表座或工件,当指针顺时针摆动时,说明了工件偏高,反时针摆动,则说明了工件偏低了。(a)(b)a)工件放在V形铁上b)工件放在专用检验架上图5-6轴类零件圆度、圆柱度及跳动当进行轴测的时候,就是以指针摆动最大数字为读数(最高点),测量孔的时候,就是以指针摆动最小数字(最低点)为读数。检验工件的偏心度时,如果偏心距较小,可按图5-7所示方法测量偏心距,把被测轴装在两顶尖之间,使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在偏心部位上(最高点),用手转动轴,百分表上指示出的最大数字和最小数字(最低点)之差的就等于偏心距的实际尺寸。偏心套的偏心距也可用上述方法来测量,但必须将偏心套装在心轴上进行测量。图5-7在两顶尖上测量偏心距的方法偏心距较大的工件,因受到百分表测量范围的限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测量。这时可用如图5-8所示的间接测量偏心距的方法。测量时,把V形铁放在平板上,并把工件放在V形铁中,转动偏心轴,用百分表测量出偏心轴的最高点,找出最高点后,工件固定不动。再用百分表水平移动,测出偏心轴外圆到基准外圆之间的距离a,然后用下式计算出偏心距e:图5-8偏心距的间接测量方法式中e&&偏心距(mm);D&&基准轴外径(mm);d&&偏心轴直径(mm);a&&基准轴外圆到偏心轴外圆之间最小距离(mm)。用上述方法,必须把基准轴直径和偏心轴直径用百分尺测量出正确的实际尺寸,否则计算时会产生误差。7检验车床主轴轴线对刀架移动平行度时,在主轴锥孔中插入一检验棒,把百分表固定在刀架上,使百分表测头触及检验棒表面,图5-9所示。移动刀架,分别对侧母线A和上母线B进行检验,记录百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为消除检验棒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对测量的影响,必须旋转主轴180&,再同样检验一次A、B的误差分别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就是主轴轴线对刀架移动的平行度误差。要求水平面内的平行度允差只许向前偏,即检验棒前端偏向操作者;垂直平面内的平行度允差只许向上偏。A)侧母线位置B)上母线位置图5-9主轴轴线对刀架移动的平行度检验8检验刀架移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时,将百分表固定在刀架上,使其测头顶在主轴和尾座顶尖间的检验棒侧母线上(图5-10位置A),调整尾座,使百分表在检验棒两端的读数相等。然后移动刀架,在全行程上检验。百分表在全行程上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就是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图5-10刀架移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检验8在使用百分表和千分表的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水、油和灰尘渗入表内,测量杆上也不要加油,免得粘有灰尘的油污进入表内,影响表的灵活性。9百分表和千分表不使用时,应使测量杆处于自由状态,免使表内的弹簧失效。如内径百分表上的百分表,不使用时,应拆下来保存。 三杠杆百分表杠杆千分表的分度值为0.002mm,其原理如图5-11所示,当测量杆1向左摆动时,拨杆2推动扇形齿轮3上的圆柱销C使扇形齿轮绕轴B逆时针转动,此时圆柱销D与拨杆2脱开。当测量杆1向右摆动时,拨杆2推动扇形齿轮上的圆柱销D也使扇形齿轮绕轴B逆时针转动,此时圆柱销C与拨杆2脱开。这样,无论测量杆1向左或向右摆动,扇形齿轮3总是逆时针方向转动。扇形齿轮3再带动小齿轮4以及同轴的端面齿轮5,经小齿轮6,由指针7在刻度盘上指示出数值。图5-11杠杆千分表1-测量杆;2-拨杆;3-扇形齿轮;4-小齿轮;5-端面齿轮;6-小齿轮;7-指针。已知r1=16.39mm,r2=12mm,r3=3mm,r4=5mm,z3=428,z4=19,z5=120,z6=21,当测量杆向左移动0.2mm时,指针7的转数n为:由于刻度盘等分100格,因此1格所表示的测量值b为:当测量杆向右移动0.2mm时,指针7的转数为:由于杠杆比 相同,因此测量杆向左或向右转动的两条传动链的传动比是相等的,也就是分度值相等。四杠杆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方法1使用注意事项1)千分表应固定在可靠的表架上,测量前必须检查千分表是否夹牢,并多次提拉千分表测量杆与工件接触,观察其重复指示值是否相同。2)测量时,不准用工件撞击测头,以免影响测量精度或撞坏千分表。为保持一定的起始测量力,测头与工件接触时,测量杆应有0.3~0.5mm的压缩量。3)测量杆上不要加油,以免油污进入表内,影响千分表的灵敏度。4)千分表测量杆与被测工件表面必须垂直,否则会产生误差。5)杠杆千分表的测量杆轴线与被测工件表面的夹角愈小,误差就愈小。如果由于测量需要,&角无法调小时(当&&15&),其测量结果应进行修正。当平面上升距离为&时,杠杆千分表摆动的距离为b,也就是杠杆千分表的读数为b,因为b&&,所以指示读数增大。具体修正计算式如下:&=bcosa例用杠杆千分表测量工件时,测量杆轴线与工件表面夹角&为30&,测量读数为0.048mm,求正确测量值。解&=bcosa=0.048&cos30&=0.048&0.866=0.0416(mm)2杠杆百分表体积较小,适合于零件上孔的轴心线与底平面的平行度的检查,如图5-13所示。将工件底平面放在平台上,使测量头与A端孔表面接触,左右慢慢移动表座,找出工件孔径最底点,调整指针至零位,将表座慢慢向B端推进。也可以工件转换方向,再使测量头与B端孔表面接触,A、B两端指针最底点和最高点在全程上读数的最大差值,就是全部长度上的平行度误差。 3用杠杆百分表检验键槽的直线度时,如图5-14所示。在键槽上插入检验块,将工件放在V形铁上,百分表的测头触及检验块表面进行调整,使检验块表面与轴心线平行。调整好平行度后,将测头接触A端平面,调整指针至零位,将表座慢慢向B端移动,在全程上检验。百分表在全程上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就是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图5-14键槽直线度的检验方法4检验车床主轴轴向窜动量时,在主轴锥孔内插入一根短锥检验棒,在检验棒中心孔放一颗钢珠,将千分表固定在车床上,使千分表平测头顶在钢珠上(图5-15位置A),沿主轴轴线加一力F,旋转主轴进行检验,千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就是主轴轴向窜动的误差。图5-15主轴轴向窜动和轴肩支承面跳动检验5车床主轴轴肩支承面跳动的检验时,将千分表固定在车床上使其测头顶在主轴轴肩支承面靠近边缘处(图5-15位置B),沿主轴轴线加一力F,旋转主轴检验。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差值,就是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误差。检验主轴的轴向窜动和轴肩支承面跳动时外加一轴向力F,是为了消除主轴轴承轴向间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大小一般等于1/2~1倍主轴重量。6内外圆同轴度的检验,在排除内外圆本身的形状误差时,可用圆跳动量的来计算。以内孔为基准时,可把工件装在两顶尖的心轴上,用百分表或扛杆表检验(图5-16)。百分表(杠杆表)在工件转一周的读数,就是工件的圆跳动。以外圆为基准时,把工件放在V形铁上,如图5-17所示,用杠杆表检验。这种方法可测量不能安装在心轴上的工件。图5-16在心轴上检验圆跳动图5-17在V形铁上检验圆跳动7齿向准确度检验,如图5-18所示。将锥齿轮套入测量心轴,心轴装夹于分度头上,校正分度头主轴使其处于准确的水平位置,然后在游标高度尺上装一杠杆百分表,用百分表找出测量心轴上母线的最高点,并调整零位,将游标高度尺连同百分表降下一个心轴半径尺寸,此时百分表的测头零位正好处在锥齿轮的中心位置上。再用调好零位的百分表去测量齿轮处于水平方向的某一个齿面,使该齿大小端的齿面最高点都处在百分表的零位上。此时,该齿面的延伸线与齿轮轴线重合。以后,只须摇动分度盘依次进行分齿,并测量大小端读数是否一致,图5-18检查齿向精度若读数一致,说明该齿侧方向齿向精度是合格的,否则,该项精度有误差。一侧齿测量完毕后,将百分表测头改成反方向,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轮齿另一侧的齿向精度。五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是内量杠杆式测量架和百分表的组合,如图5-19所示。用以测量或检验零件的内孔、深孔直径及其形状精度。图5-19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测量架的内部结构,由图5-19可见。在三通管3的一端装着活动测量头1,另一端装着可换测量头2,垂直管口一端,通过连杆4装有百分表5。活动测头1的移动,使传动杠杆7回转,通过活动杆6,推动百分表的测量杆,使百分表指针产生回转。由于杠杆7的两侧触点是等距离的,当活动测头移动1mm时,活动杆也移动1mm,推动百分表指针回转一圈。所以,活动测头的移动量,可以在百分表上读出来。两触点量具在测量内径时,不容易找正孔的直径方向,定心护桥8和弹簧9就起了一个帮助找正直径位置的作用,使内径百分表的两个测量头正好在内孔直径的两端。活动测头的测量压力由活动杆6上的弹簧控制,保证测量压力一致。 内径百分表活动测头的移动量,小尺寸的只有0~1mm,大尺寸的可有0~3mm,它的测量范围是由更换或调整可换测头的长度来达到的。因此,每个内径百分表都附有成套的可换测头。国产内径百分表的读数值为0.01mm,测量范围有10~18;18~35;35~50;50~100;100~160mm;160~250;250~450。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是一种比较量法,测量前应根据被测孔径的大小,在专用的环规或百分尺上调整好尺寸后才能使用。调整内径百分尺的尺寸时,选用可换测头的长度及其伸出的距离(大尺寸内径百分表的可换测头,是用螺纹旋上去的,故可调整伸出的距离,小尺寸的不能调整),应使被测尺寸在活动测头总移动量的中间位置。内径百分表的示值误差比较大,如测量范围为35~50mm的,示值误差为&0.015mm。为此,使用时应当经常的在专用环规或百分尺上校对尺寸(习惯上称校对零位),必要时可在如图4-3所示的由块规附件装夹好的块规组上校对零位,并增加测量次数,以便提高测量精度。内径百分表的指针摆动读数,刻度盘上每一格为0.01mm,盘上刻有100格,即指针每转一圈为1mm。六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图5-19内径百分表图5-20用外径百分尺调整尺寸内径百分表用来测量圆柱孔,它附有成套的可调测量头,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组合和校对零位,如图5-19所示。组合时,将百分表装入连杆内,使小指针指在0~1的位置上,长针和连杆轴线重合,刻度盘上的字应垂直向下,以便于测量时观察,装好后应予紧固。粗加工时,最好先用游标卡尺或内卡钳测量。因内径百分表同其它精密量具一样属贵重仪器,其好坏与精确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其使用寿命。粗加工时工件加工表面粗糙不平而测量不准确,也使测头易磨损。因此,须加以爱护和保养,精加工时再进行测量。测量前应根据被测孔径大小用外径百分尺调整好尺寸后才能使用,如图5-20所示。在调整尺寸时,正确选用可换测头的长度及其伸出距离,应使被测尺寸在活动测头总移动量的中间位置。测量时,连杆中心线应与工件中心线平行,不得歪斜,同时应在圆周上多测几个点,找出孔径的实际尺寸,看是否在公差范围以内。图5-21所示。 图5-21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专业实务》测试题(7)
来源:  11:48:25 【】 
为了您更好的备考,小编整理了2014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专业实务》测试题,希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帮助!
  点击查看:
  思考题
  1.应如何配备进行检定、校准和检测的仪器设备?
  答:应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型式评价大纲和检验规则等中的规定配备仪器设备,所配备的仪器设备应满足规程、校准、大纲和检验规则的准确度要求和其他功能要求。
  2.实施检定、校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指什么?为什么要规定环境条件要求?
  答:检定、校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是指温度、湿度、电源、照明、气压、灰尘、电磁干扰、噪声、振动等。
  规定环境条件的要求是因为很多计量标准器具复现的量值,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电压、气压下才能保证达到规定的准确度。有些检定或校准结果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参数进行修正,而有的干扰,如电磁波、噪声、振动、灰尘等,如不加以控制,将严重影响检定、校准的准确性,因此必须等实验室温度、湿度、电源、照明、气压、灰尘、电磁干扰、噪声、振动等环境条件进行检测和控制。
  3.如何使环境条件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
  答:(1)配备监视和控制环境的设备。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表、照度计、声级计、场强计、电压表等。
  (2)在进行检定、校准、检测之前,以及在进行过程中都应该查看监视仪表显示的环境参数是否满足要求,不符合规程、规范等文件规定的要求,应停止工作,用控制设备对环境进行调控直至符合规定的要求方可工作。
  (3)对互不相容的检定项目如天平、振动不能在一起工作,必须采取措施使之有效隔离。
  (4)空气流动、人员走动、温度微小的变化、声音的影响等对准确度高的计量标准器具影响大,直接关系到检定、校准质量,应注意控制和保持环境的稳定,当实验进行时不得开门进入,控制无关人员。
  4.什么是检定、校准、检测的原始记录?它必须满足什么要求?
  答:检定、校准、检测的原始记录是指每一次检定或校准的所记录的被测对象的名称、编号、型号规格、原始状态、外观特征、计量标准器具、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环境参数值、测量项目、测量次数、每次测量的数据、数据计算处理、结论、测量不确定度等原始信息。
  原始记录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真实性,原始记录必须当时记录,不能事后追记或补记,也不能以重新抄过的记录代替原始记录。必须记录客观事实、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读取的数据,不得虚伪记录,伪造数据。
  二是信息量充分,原始计量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包括各种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在内,以保证检定、校准、检测能够在尽可能与原来接近的条件下复现。如实验的计量标准器具和被测对象的名称、编号、型号规格、原始状态、外观特征、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环境参数值、测量项目、测量次数、每次测量的数据、数据计算处理、结论、测量不确定度等原始信息。
  5.如何设计原始记录的格式?举例说明。
  答:原始记录的格式应按照规程或规范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设计。
  例如,设计JJF391-2009《力传感器》检定原始记录,根据该规程提供的记录格式结合工作实际设计的原始记录应包括:
  6.原始记录应包括哪些信息?
  答:应包括记录的标题;被测对象的名称、编号、型号规格、制造厂、外观检查记录等;检测日期、地点、依据的技术文件名称代号;检定或校准或检测的项目、计量标准器的标称值、测得值、平均值、计算的示值误差等;环境参数值、如温度、湿度、气压等;由测量结果得出的结论、测量不确定度等原始信息。
  7.原始记录的书写要求是什么?当出现记录错误时如何修改?
  答:记录要使用墨水笔填写,不得用铅笔或其他字迹容易擦掉或变模糊的笔。书写应清晰明了,使用规范的阿拉伯数字、中文简化字、英文和其他文字或数字。
  当出现记录错误时,只可以在错误处上用一横杠划改,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内容,并由改动人在改动处签名或盖章。不得涂改或擦去或刮去。
  8.为什么要保存原始记录?如何进行保存和管理?
  答:由于原始记录是证书、报告的信息来源,是证书、报告所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始凭证,因此原始记录需要妥善保存一定时间,以便需要时可以追溯。
  应制定原始记录的管理制度,保存期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规定,存放地点应安全,防止损坏、变质、丢失,能够方便检索,做到为顾客保密。对超过保存周期的原始记录,按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消耗。
  9.如何评定检定结果?
  答:按照所依据的检定规程的程序经过对各项法定要求的检查,包括对示值误差的检查和其他计量性能的检查,判断所得到的结果与法定要求是否符合,全部符合要求的结论为“合格”,且根据其达到的准确度等级给以符合×等或×级的结论。
  10.如何评定校准结果?
  答:校准得到的结果是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修正值或校准值,以及这些数据的不确定度信息,也可以是反映其他计量特性的数据。对于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性校准,可以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做出符合哪一级别计量标准的结论。对一般校准服务,只要提供结果数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即可。
  11.如何评定型式评价结果?
  答:依据型式评价大纲,所有的评价项目均符合型式评价大纲要求的为合格,可以建议批准该型式;有不符合型式评价大纲要求的项目为不合格,型式评价报告的总结论为不合格,并建议不批准该型式。
  12.如何评定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结果?
  答:依据JJF《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第6章的评定准则,分别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标注和净含量进行评定,分别得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是否合格和净含量是否合格的结论。
  13.为什么要对检定、校准、检测结果进行核验?核验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检验是指当检定、校准、检测人员完成规程、规范规定的程序后,由未参与操作的人员,对整个实验过程检测审核。核验是检定、校准、检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一项重要措施。核验人员必须负起责任,认真审核,不走过场。
  核验工作的内容包括:
  (1)对照原始记录检查被测量对象的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2)检查依据的规程、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现行有效版本;
  (3)检查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是否符合规程、规范的规定,是否经过检定、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4)检查规程、规范规定的或顾客要求的项目是否都以完成;
  (5)对数据计算、核算、修约进行核算;
  (6)检定规程规定要复读的,负责复读;
  (7)检查结论 是否合格;
  (8)如有记录的修改,检查所做的修改是否规范,是否有修改人的签名或盖章;
  (9)检查证书、报告上的信息,特别是测量数据、结果、结论,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如证书中包含意见或解释时,内容是否正确。
  核验中如对数据或结果有怀疑,应进行追究,查清问题,责成操作人员改正,必要时可要求重做。经过核验并消除了错误,核验人员在原始记录和证书(或报告上签名。)
  14.检定、校准、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置?
  答:在检定、校准、检测过程中突然发生停电、停水等意外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好仪器设备和被测对象。尽快排除故障并恢复正常。如实记录现场情况,对正在进行的实验进行分析,如果对事前取得的实验数据影响不大,在情况恢复正常后可以继续实验,否则重新实验。当供电供水等情况恢复正常后,应检查所有设备是否正常,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
  当发生漏水、火灾、有毒或危险品泄漏,以及人身安全等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制止的扩大和蔓延对所发生的事故要按规定及时报告,不得隐瞒。
  当由于人员误操作或处置不当,或设备过载等原因,导致设备不正常,或给出可疑的结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并贴上停用标识。有条件的应将该设备撤离,以防止误用。检查该设备在故障发生前所做的检定、校准、检测工作,是否对以前的测量结果产生了影响。对已发出的证书、报告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对有疑问的追回重新检定、校准或检测。对有故障的设备修复后经重新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15.什么是校准测量能力?
  答:校准测量能力是指通常提供给用户的最高校准测量水平,它用包含因子k=2的开展不确定度表示。有时称为最佳测量能力。
  16.是否每一次校准都必须达到校准测量能力的要求?
  答:不是的,因为同一个校准项目,每一次校准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可能是不同的。如对某计量器具某一点测量了5组数据,评定的不确定度有可能不同,校准测量能力也可能是不同的。
  17.什么是检定周期、校准间隔?如何确定检定周期、校准间隔?
  答:检定正确是指按规定的程序,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的时间间隔。
  校准间隔是指上一次校准到下一次校准的时间间隔。
  检定周期的确定应按照JJF《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执行;校准间隔的确定应参照JJF《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但在实施强制检定时,按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检定周期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18.如何编制单位内部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答:在制定周期计划、校准计划时应根据本单位计量器具数量和工作安排上的需要,合理制定年度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包括当年所有需要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月计划只包括当月需要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制定的计划表一般包括:计量器具名称、编号、测量范围、技术指标(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测量不确定度)、检定周期或校准间隔、使用部门、保管人等。
  19.承担强制检定任务的机构如何编制强制检定计划?
  答:承担强制检定任务的机构应根据各申请单位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申请表,按年或按月制定出强制检定年计划表或月计划表。制定的计划表一般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传真、计量量器具名称、编号、测量范围、技术指标(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依据的检定规程名称编号、检定周期、上一次和下一次检定年月日、承担部门等。
  20.对计量标准器具和测量仪器的管理包括哪些环节?
  答:对计量标准器具和测量仪器的管理包括:购置、验收、建档、检定、校准、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期间核查、修理、报废等环节。
  21.仪器设备购置环节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填写详细所要购置的设备信息,对其技术内容应审查批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有选择信誉高、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在签订技术合同应包括申请书中所有技术指标信息,国产计量器具应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进口计量器具应有型式批准,标准物质应有经批准的有证标准物质。
  22.仪器设备验收环节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仪器设备到货后由经办人员和专业人员共同验收,检查物品是否符合订货合同。对照装箱单检查仪器设备、附件和说明书、合格证、软件载体等资料是否齐全。需要通电试验或其他试验手段才能证实的功能,应由专人进行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或证书。需要检定、校准的,应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并出具检定或校准证书。对验收情况,如物品名称、数量、状态、试验报告、检定或校准证书都应详细记录,并由参加验收的人员签字确认。如在验收中发现不符合订货合同的情况,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理。验收合格后,移交设备保管人保管同时办理签收手续。1&&&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zhumingzhu&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1:41:04)?&&( 14:26:35)?&&( 14:17:26)?&&( 14:12:10)?&&( 14:31:00)?&&( 15:46:57)
在线名师:  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学院,长期从事测绘、遥感、GIS等方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磁测量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