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投资开个蔬菜店怎么样类效果怎么样呢

您当前的位置: &&
好尔果蔬农残剥离器 家用果蔬解毒机有用吗
项目官方:北京好尔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金额:1-5万
好尔果蔬农残剥离器 家用果蔬解毒机有用吗
时间: 来源:互联网 作者:曦舞夜歌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趋势越来越严重,加之毒韭菜、蓝矾白菜等有毒蔬菜的相继曝光,果蔬农残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重点健康问题,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好尔果蔬农残剥离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通过果蔬清洗产品能够真正解决果蔬农残问题。
1、本产品采用超声波洗净原理,是一项物理清洗技术,能强力分解蔬菜水果表面的残留农药,杀死表面细菌病毒,免用任一品牌的餐具蔬果洗涤剂,完全避免洗洁精等化学品残留对人体的伤害。家用果蔬解毒机有用吗?好尔果蔬农残剥离器,在清洗蔬果时能杀死99、99%的细菌,破坏农药化学键,对敌敌畏、马拉硫磷等剧毒农药有99%以上的彻底降解率。
2、该产品的超声功率为500瓦,较传统的压电陶瓷超声洗菜产品的功率有提高3-4倍,充分保证去除农药、杀菌、消毒的效果。
3、家用果蔬解毒机有用吗?,为投入式,超声能量全部进入清洗池,与传统的压电陶瓷超声波洗菜盆(为底震式,超声能量经盆底传入清洗池)相比,超声能量利用率高,进一步增强去除农药、杀菌、消毒的效果。
现在市场上很多的加盟项目都是需要收取加盟费的,但是好尔果蔬解毒机加盟费不需要,而且还可以为员工免费提供培训资料,加盟费、保证金、品牌管理费、品牌使用费通通都没有。现在公司正在进行招商加盟当中,加盟标准与其他加盟项目不太一样,我们不收取加盟费,只求志同道合者。
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迅速催化市场,健康环保産业迅速崛起!必将引领中国家电産业的变革与发展!5分鐘去除果蔬农药残留,掀起食品安全革命风暴!纯物理方式彻底降解农残!欢迎我公司来访、探讨、合作!
家用果蔬解毒机有用吗?好尔果蔬农残剥离器某顾客用了好尔卫盾果蔬解毒机的真实感受:
外观简洁大方,市面上唯一採用机体分离式设计的産品。不仅可以立放平臺上,还可以挂在墻壁上,更加节省空间。使用方便,超能工作头可以随意放置在水槽或其他容器中,清洗量相比市面上其他産品更大,不受自身容积的影响。家用果蔬解毒机有用吗?好尔果蔬农残剥离器采用微电脑程式智慧控制,只需轻按电源开关即可工作。採用的是独有的超能安全电压,不会漏电,也不必担心进水放水接水管,使用更方便。
致富小贴士:开店创业好项目,人人能参与,家家都赚钱,好尔果蔬解毒机加盟引爆新的财富沸点。2014想要创业开店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马上留言,好尔果蔬解毒机加盟总部就为您预留加盟名额,让你轻轻松松赢在致富起点!留言1分钟,开启你的事业新天地!
上一篇:下一篇:
400-089-7808
广告咨询:媒体合作:
扫描7808微信
Copyright (C) 2005-.All Rights Reserved
已启用CDN加速
7808口碑创业网友情提示:多打电话、多咨询、上门考察,可减风险。投资有风险,请细致咨询,以便成功加盟。请投资者对项目做详细的实地考查,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负法律责任。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我微信58cv网址导航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参考建设通则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蔬菜产业项目的实施,重点解决我省蔬菜基地基础薄弱、设施不完善、产业链不完备的现况,努力提升项目建设区的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完善设备、健全产业链,推动蔬菜产品向优质、优价和提高蔬菜产品市场占有率为提前,促进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升&云菜&品牌影响力、带动力,特制订本标准。
  一、蔬菜园地建设要求
  (一)环境条件。基地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相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无空地、荒地和占用土地建设与蔬菜生产无关的设施,实现周年生产。按照《GB/T 8 良好农业规范 第5部分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GB/T 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等规范实施选址。
  (二)建设规模。露地连片面积不小于1000亩,或设施栽培连片面积不少于200 亩。
  (三)功能区布局。具备农资存放、工厂化育苗、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品检测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且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四)基础设施。路网完善、道路平整、水电设施配套、灌溉管网与喷滴灌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
  1.田间管网和喷滴灌 充分利用库塘、河流与地下水资源及天然降雨,合理布局管网,提高抗灾能力和水源利用。因地制宜,铺设合适口径的蔬菜灌溉网管,方便灌溉和耕作,易于维护,主管网使用年限按照10年以上设计。
  1.1灌溉渠 蔬菜基地建设灌溉渠道一般涉及支渠,有条件的地方要将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
  2.田间道路 按照集约节约用地、方便生产、降低投入的原则,因地形地貌特点规划建设,并与土地整治和排灌设施结合紧密,同时要与现有交通道路相连。坝区要突出田成方、地块大,方便机械耕作运输;山区要以运输道为重点。
  2.1.运输道 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设计,路基面宽3-4米,浇筑200号混凝土砼路面,砼宽1.5米,厚0.2米,加厚砼管涵洞要配套灌溉设计。
  2.2.机耕道 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设计,路基面宽3-6米,泥结石路面或者混凝土路面(3米)。
  2.3.产地集散点 要结合田间道路建设,一般按每300~500亩规划建设1个。
  3.废弃物堆沤池 根据基地生产要求可适当建设堆沤池,原则上容积不低于6立方米,采用C20混凝土或浆砌石衬砌。
  4.菜地质量 菜地质量建设是蔬菜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基地产出水平的关键措施。菜地质量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把工程措施、农艺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水田改种蔬菜要特别注意排湿,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能;旱地要以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为重点。
  (五)配套设施。建设必要的大中棚及其它栽培设施;应用防雾滴膜、防虫网、遮阳网、多层覆盖等设施;建设必要的工厂化育苗区;配套蔬菜质量检测和质量可追溯体系;配套冷库。
  1.大中棚 因地制宜建设符合规范的实施,参照《GB/T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NYJ/T 06-2005连栋温室建设标准》等实施。
  2.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大棚建设要符合项目覆盖区的用苗需求,建设标准参照大中棚,同时按照《 NYT
蔬菜育苗基质》、《NYT
蔬菜穴盘育苗通则》等进行种苗培育。
  注:①大中棚等实施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味追求规模效果,设施建设必须发挥应有的效益;工厂化育苗棚的建设要符合蔬菜产区实际情况,不能荒废或作他用。
  ②大中棚与工厂化育苗大棚以及节水灌溉设施,需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有农业园艺设施类项目设计及施工经营项目、在我省实施设计施工满5年且无事故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
  ③设施覆盖材料。设施栽培全面应用防雾滴耐老化功能棚膜,通风口及门覆盖防虫网防虫,夏秋覆盖塑料薄膜避雨和遮阳网遮荫,冬春覆盖保温节能。
  3.蔬菜质量检测与可追溯体系 建立严格的产地准出制度,并依托蔬菜商品化处理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参照《NYT
蔬菜名称及计算机编码》、《NYT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GB/T 8 水果和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NY/T 762-2004 蔬菜农业残留检测抽样规范》等进行建设。
  4.冷库 冷库建设要符合基地蔬菜种植的情况,严格按照《GB 冷库设计规范》、参照《NY/T
茄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等进行建设。
  二、标准化生产要求
  按照《NY/T
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控制技术规程》、《NYT 654-2012 绿色食品 白菜类蔬菜》、《NYT 655-2012 绿色食品 茄果类蔬菜》、《NYT 743-2012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NYT 744-2012 绿色食品 葱蒜类蔬菜》、《NYT 745-2012 绿色食品 根菜类蔬菜》、《NYT 746-2012 绿色食品 甘蓝类蔬菜》、《NYT 747-2012 绿色食品 瓜类蔬菜》、《NYT 748-2012 绿色食品 豆类蔬菜》等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
  (六)耕作制度。合理安排茬口,科学轮作,有效防治连作障碍。
  (七)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八)育苗要求。利用专门的育苗设施,采用穴盘或泥炭营养块等集约化育苗方式,集中培育、统一供应优质适龄壮苗,需要育苗的蔬菜100%采用集约化育苗。
  (九)水肥管理。全面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栽培技术(喷滴灌)和农业机械。基肥施用适量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十)病虫防控。采用综合措施防控病虫害,露地蔬菜全面应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设施蔬菜全面应用防虫网、粘虫色板及夏季高温闷棚消毒等生态栽培技术。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生物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十一)适时采收。按照兼顾产量、品质、效益和保鲜期的原则,适时采收,严格执行蔬菜产业基地准出制度。
  (十二)清理田园。将残枝落叶等废弃物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废旧农膜须全部回收。
  三、商品化处理要求
  (十三)设施设备。配置专门的整理、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场地及必要的设施,长途运输要有预冷处理设施。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商品化处理、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十四)净菜整理。蔬菜的修整净菜过程与采收同时进行。整理留下的废弃物要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五)分等分级。按照蔬菜等级标准,统一进行分等分级,确保同等级蔬菜的质量、规格一致。
  (十六)包装与标识。产品须经统一包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标识要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采收期、产品质量等级、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包装材料不得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参照《NY/T
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实施。
  四、品牌化建设要求
  (十七)安全质量。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
  (十八)产品认证。通过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或者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
  (十九)产品品牌。产品须统一品牌,且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商标通过工商部门注册。
  五、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
  (二十)农药化肥管理制度。农药化肥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
  参照《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等实施。
  (二十一)档案记录制度。统一印发生产档案本,详细记载播种期、施肥期、肥料品种、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药期、病虫防治对象、农药品种、施药量、施药方法、防治效果、农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和产品采收期等,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二十二)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配备专门的农残检测人员,通过自检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得采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销售,销售的产品要有准出证明。
  (二十三)质量追溯制度。对基地产品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统一包装和标识,实现产品质量信息自动化查询。
  六、基地建设与后期运营要求
  (二十四)加强制度建设。基地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健全,并按章实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包括员工、财务、生产、质量、投入品、采收、仓储、信息、检测、风险控制等。
  (二十五)普及技术规程。基地生产的每种蔬菜都要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并切实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农事作业。
  (二十六)建立工作档案。创建方案、生产档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检测报告、工作总结等文件资料要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
主办单位:北京尚投国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101号丰台科技园创新大厦5层现代果蔬物流与市场销售策略分析
  经济全球化正在拆除各种围墙藩篱,跨越各国边界,不可避免地对世界果蔬产销格局带来冲击和变数。只有紧紧抓住机遇,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先进设施为流通手段,把优势产区的优势果蔬产品通过保鲜和深加工,用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现代物流方式进入国内外市场,以质量、价格优势塑造国际化品牌,才能及早实现我国从世界果蔬生产大国向世界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虽然早在十九世界末期就曾出现了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国际市场,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一度打断了这一进程。直到80年代才正式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特别是近20多年来,以和平、发展为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和高新技术的强有力推动,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创造了条件。
  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生产、技术、商品、信息等要素在世界市场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跨国界流动,促使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体现在世界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WTO成员国的快速增加和国际地位的更趋强化。经济全球化具体体现在生产从国内区域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市场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正象WTO总干事鲁杰罗所讲的:&以市场要素(技术、资本、商品、管理、信息等)自由流通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并正在拆除各种围墙藩篱,跨越各国边界,编织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一个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潮流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越来越依赖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果蔬产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果品蔬菜(包括鲜食、加工制品、保健制品)是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天然维生素、矿物质营养来源,是蕴含巨大商机、充满激烈竞争的国际化商品。尤其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中国来讲,果蔬产业在国内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生产总值占第二、三位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从果蔬产量分析,据2000年统计数字,我国果品种植面积为893.2万公顷,占世界果品种植面积的18%,果品年产量达成6225.1万吨,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13%,人均占有量达50公斤,蔬菜种植面积为1523.7万公顷,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蔬菜年产量达4.24亿吨,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40%,人均占有量350公斤。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果品总产量占世界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美国和意大利,其中苹果、柑桔总产量的前五名国家中,我国苹果产量居第一位,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37.1%,柑桔占世界柑桔总产量的9.9%,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从国际市场可比价格分析,我国的果品蔬菜不仅产量大,而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其中苹果低41%,鸭梨低79%,柑桔低47%;荔枝、龙眼、哈密瓜、冬枣、中国梨、芦笋、银杏等特色果蔬更具有竞争力。蔬菜价格也仅为国际市场的1/5~1/8。
  从产业特点分析,果蔬产业从栽培管理到流通上市,尤其是采后保鲜和深加工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力资源优势也十分明显。因此,我国果蔬产业具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产量、价格和劳动力资源三大基础优势,可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国果蔬产业走向世界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国际市场空间。
  二、现代果蔬物流应及早为我国果蔬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物流的概念最初来自美国,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物流名称确定为&Logistics&,并定义为&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现代物流&是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诸方面有机结合成完整的供应链,为产销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现代物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系统高效调控和高新技术储运设施保护条件下的一条龙服务。现代物流的标志是物流配送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社会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商家竞争,已经从第一轮的&商品竞争&发展到第二轮的&价格竞争&,并且已经进入了第三轮&&&营销方式&的竞争。在第三轮竞争中,现代物流将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果蔬,尤其是鲜食果蔬是一类流通难度和风险很大的鲜活商品,具有鲜嫩易腐易衰老的生物特性。鲜食果蔬从田间到市场的安全低耗和理想货架期的保持,需要一条既具备温度(冷链)保证,还要具备无伤害保证(机械伤、病害),还要具备时空调运保证的现代物流系统。。
  国外发达国家利用高新科技手段一方面从耐贮性,外观性状等方面不断提高果蔬自身质
  量,同时十分注重鲜食果蔬的冷链气调系统等设施建设。正是因为拥有了果蔬现代物流系统,才保证了果蔬及加工品以高质低耗的物流成本运销世界各地。进入现代果蔬物流的鲜食果蔬,虽然远涉重洋,但鲜度和质量仍可与国外市场的地产果蔬竞争,甚至仍好于地产果蔬。这一点不仅从国外市场,即使在国内市场也可明显看出&洋水果&&洋果蔬汁&等进口果蔬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
  现代果蔬物流在国际贸易间运用最成功的范例要数香蕉运销。因为香蕉是典型呼吸跃变型热带水果,香蕉流通需要若干技术条件确保在采后贮运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硬绿状态,直到上市前才采取催熟技术使其转变成外观金黄无暇、口感香甜软糯的诱人商品。它对贮运温度、机械伤害,气体组成等都要求十分苛刻。如果从采收到上市的整个过程受到任何机械伤害,催熟后都会造成黑皮烂把,如果贮运温度低于10℃,轻者催熟后果肉失去香味,表皮没有正常光泽,重者则造成冷害,果皮变黑果肉硬脆,难以催熟。温度高于38℃,则会造成热伤害也不能后熟而失去商品价值。如果在贮运过程中环境中乙烯含量超过0.01ppm,则会引起连锁式催熟反应,在国际货运中造成灾难性烂熟后果。也正因如此,直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在香蕉贮运技术上早已取得国际水平的成果,但由于缺乏应用此项技术的现代果蔬物流系统,不仅无法使国产香蕉出口国外,而且还要面对国外香蕉在国内市场称霸多年的无奈。
  我国由于果蔬产业基础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果蔬采收和流通设施落后,果蔬优质率低,因此造成果蔬采后腐损严重,物流成本高。据有关部门估算,全国每年果品腐损近1200万吨,蔬菜1.3亿吨,按每公斤一元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我国果蔬出口也因质量问题出口价格普遍低于进口价格,如2001年进口苹果价格高达586.8美元/吨,比出口价格高出255美元/吨;进口柑橘价格比出口高210美元/吨;进口葡萄价格高达1126.3美元/吨,出口葡萄价格413美元/吨,仅为进口葡萄的1/3。
  由此可见,为了尽快实现我国果蔬物流的科学化、网络化、现代化,使之成为我国果蔬走向世界的安全有效通道,必须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做好扎实工作:
  1、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果蔬物流理论和技术,建设和完善以出口果蔬为主的现代果蔬物流体系。
  首先根据果蔬流通的技术需求,在果蔬主要出口基地建设规模相当的先进予冷、贮藏和商品化处理设备,实现鲜果蔬全程冷链运输系统。在中转和配送中心建立相应的分装分流设施,在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建立果蔬终端分销设施,为果蔬物流提供现代化硬件设施保证。
  2、重视信息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电子商务管理服务水平
  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现代物流运用电子商务可节省直接成本15%,间接成本75%。可大大提高为客户提供订货,查询,结算和实施动态库存等项服务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国际互联网络,率先在果蔬优势产区和国内外市场间的主要贸易通道上建立电子商务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增强我国果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现代物流人才队伍培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现代果蔬物流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领域,从事这项工作除需要一般物流的计划管理,还要求熟悉各类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熟悉果蔬在保鲜贮运过程的生物学知识和相应环境条件保证。从事现代果蔬物流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将决定进出口果蔬流通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以满足今后我国果蔬大步走向世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让中国果蔬以品质、品牌优势赢得市场、享誉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加入WTO已近二年时间。二年来我国果蔬产业第一次与发达国家同行正面交手,既深切感受到&与狼共舞&的滋味,也深刻认识到差距和潜力。为了让我国果蔬真正赢得市场,享誉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严格按国际市场需求改造我们的果蔬产业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根本出路在于痛下决心,严格按国际市场需求改造我们的果蔬产业。首先实施果蔬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结构向优势品种调整。从市场供求角度调控果蔬产量、规模,真正做到名特优稀果蔬的适地适量适栽。从生产源头打好果蔬性状优良、适销对路的基础。
  2、严格按国际标准规范我们的果蔬产业
  中国加入WTO,巨大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给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很大的威胁和压力。在关税壁垒作用逐步弱化的情况下,国外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纷纷利用&技术壁垒&(WTO/TBT)和&绿色壁垒&(WTO/SPS)等规则不断修订其果蔬进口标准、法规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并通过法律、法令等方式强制执行,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例如2002年日本厚生省公布了&对中国进口蔬菜检查强化月&发现农残超标的调查结果,提出对中国的植物源性产品实行批检;韩国提出对中国出口桃罐头SO2超标;欧盟以中国出口葡萄酒企业不能提交有关葡萄种植区地域管理法规而被列入不能在欧盟销售的&黑名单&;德国对中国进口番茄酱,美国对中国进口苹果浓缩汁也分别提出对百菌清,杀灭菊酯,甲胺磷,棒曲霉素等农残和有害微生物的批检。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HACCP(危害性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和GMP(良好操作规范)等认证要求。
  据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加入WTO以来,由于新的贸易壁垒造成的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增加了60%以上,使许多产地和加工出口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客观地分析,除去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封堵,我们目前的果蔬产业也确实在化学品污染和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食品安全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和消费者首先关注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突破农产品贸易壁垒,从生产原料,加工环境,产品质量等环节严格按国际标准规范实行物流全程控制,保证国际贸易信誉是必经之路。
  3、发展龙型经济,实施国际品牌战略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发展果蔬产业,不能重复那种千军万马齐上阵,千家万户争市场的无序竞争。尤其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果蔬产品将面对国外强手同台竞争,面向国际市场消费,因此必须走以龙头企业带动,以高水平管理,高技术支撑,先进设备生产,走农业产业标准化,工业化的&龙型经济&之路。近年来,特别是经过入世的磨炼,一大批龙头企业正在走向成熟,挑起振兴我国果蔬产业的重任。如以蔬菜深加工扬名海外的山东莱阳龙大集团;以果品深加工创出名牌的山东汇源果汁集团;以鲜食果蔬流通国际市场的陕西华圣集团,山东龙口的复发中记等等,都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场&的&龙型经济&模式。发展&龙型经济&,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而且使果蔬龙头企业有了自己稳定的原料基地,为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创造了条件。
  4、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二个市场,二种资源&优势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重新细分市场,重新配置资源的机遇。WTO各成员国之间对等开放市场,降低关税,更给我们提供了利用国内外二个市场,二种资源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和高度重新审视市场销售战略。在资源方面,我们可以到最便宜的产地国采购生产原料,比如果蔬加工用糖、油和包装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对果蔬的消费嗜好,消费价格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档次的产品。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资金、技术、设备投入进行跨国生产经营。在出口国直接组织生产销售,不仅可以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开拓多个国际市场,避开单一市场风险和初级原料进口引发的贸易壁垒。
  5、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严格企业自律,树立良好企业信誉
  加入WTO以来,我国食品贸易(包括果蔬)受到的三大冲击之一是遭受反倾销起诉。据统计,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甸提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件376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世贸组织的最终裁定率为47%,而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裁定率高达64%,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在近几年的果蔬反倾销调查中,有二次反倾销国际较量是最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一次是1995年美国七家企业对中国大蒜出口联合提起反倾销,在应诉期内竟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应诉,结果美国商务部轻松裁定中国大蒜倾销,中国的大蒜出口企业被课以376%的高额关税,导致中国大蒜出口全面受阻,几乎被迫退出美国市场。所幸于2001年,山东一家民营企业&&济南一品实业有限公司经过潜心准备,毅然向美国提起上诉,最终胜诉并获得零关税,并以其质优价廉的品牌大蒜吸引美国的一家公司主动撤诉并&上门攀亲&。
  另一次是1998年美国苹果汁生产商对中国出口的浓缩苹果汁提出反倾销诉讼。中国的19家企业在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组织下,二次提出反诉,最终迫使美国商务部做出原审仲裁修订,对山东中鲁、烟台源通、烟台北方安得利等5家企业实行零关税。
  在国际贸易中,形成反倾销调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WTO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我国在反倾销调查时实行第三国参照,使我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本国实际,但是从本国情况分析,国内缺少行业协会的协调管理,不少企业缺乏全局观念,为了争夺国外市场,竞相压价、无序竞争,也给国外以反倾销名义封堵我国果蔬产品出口提供了依据。
  因此,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加强我国行业协会建设,严肃企业自律,树立良好的企业国际信誉同样是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
  6、建立高效联动的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机制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带来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同时随着开放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经济周期的波动、消费结构和价格起伏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国内市场。因此,我们在加强标准化生产、出动出击国际市场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有关国际组织、出口国以及国际市场在农产品法律、法规、标准、价格走向等方面的动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成立由海关、商检、标准、协会、科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外贸应急体系,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以帮助龙头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供求信息,及时掌握国外贸易壁垒的具体变化,增强我国果蔬产业的竞争应变能力,在开拓国际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解决贸易争端中争取主动。
  结束语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发挥出我国劳动力和果蔬资源双重优势,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学习研讨和开拓进取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抓实标准化无害化生产,坚持以高新技术提高果蔬深加工水平,以龙头企业和名牌战略带动产业发展,以质量、价格和规模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就一定能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早日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推荐的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卖蔬菜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