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有毒物质一览表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 何时实施

“汽车产品限用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制度研究课题组”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汽车材料数据系统CAMDS
&&&&&&&&&&&&&&&&&&
“汽车产品限用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制度研究课题组”会议在京召开
&&&&&&&&&&&&&&&&&&
&&&&&&&&&&&&&&&&&&
] [] [ ]&&&
&&&&&&& 日,&汽车产品限用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制度研究课题组&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综合利用处副处长雷文出席会议,与企业代表就管理制度进行深入交流,并对课题组下一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会议由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主任郑继虎主持。 &&&&&&& 会议期间,课题组首先就课题研究成果分别做四个分项报告:&&&& 1.《课题组总体工作进展及国内外汽车回收利用管理对标分析》; &&& 2.《汽车产品有害物质使用情况摸底调查》汇报; &&& 3.《汽车产品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摸底调查》汇报; &&& 4.《汽车产品有害物质替代材料及减量化技术进展跟踪》汇报。 &&&&&&& 随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介绍了《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草稿)》的内容和基本思路,参会的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单位的代表分别就关心的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并针对管理办法条款内容提出建议。 &&&&&&& 最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雷文副处长做总结发言,他肯定了课题组的各项研究成果,并强调《办法》的编制应基于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鼓励广大汽车企业参与其中,先期提出问题和意见,尽快推动《办法》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CAMDS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介质擅自进行复制或镜像。
地址:天津市 东丽区先锋东路68号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邮编:300300您所在的位置: &
& 2013汽车禁限用物质及回收利用技术与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
2013汽车禁限用物质及回收利用技术与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时间: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地区在对车辆的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持续重视的同时,对车辆及关键部件的回收利用、汽车禁限用物质以及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进行规范。
  我国汽车主管部门对车辆的可回收利用性和禁用物质的控制工作一直给予高度关注。2006年,发改委、科技部和环保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0年底,工信部节能司正式启动了“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的课题研究。此外,随着消费者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关注度日益增强,行业对整车及车内材料和部件的VOC释放和检测、气味的评价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使行业能够深入了解国内外在汽车禁限用物质管控、报废汽车及部件回收利用以及车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的经验,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经研究决定,将于-16日在宁波召开“2013汽车禁限用物质及回收利用技术与标准法规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专家,围绕汽车及部件回收利用、汽车禁限用物质管控以及车内空气质量等相关专题开展国际交流研讨。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会议通知:
共建单位:
友情链接: |中国汽车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探讨
发展汽车回收利用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化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在回收阶段,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需要从产品设计初始阶段就开始重视汽车的可回收利用性,同时在汽车生产阶段、报废回收拆解以及再利用、能量回收到填埋处理等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标准法规进行监督、管理,才能保证我国的汽车回收利用率和回收利用水平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汽车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了汽车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这对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汽车回收利用法规,使国内的回收利用技术和标准法规与国际接轨,同时为了大力发展国内汽车工业循环经济,应及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回收利用标准法规体系。国外汽车回收利用法律法规欧盟2000年颁布了关于报废汽车的2000/53/EC指令,其内容涉及汽车产品的设计、生产、材料、标识...&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东升副司长讲话二、《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将纳入汽车公告管理记者在现场看到“2013中国汽车回收利用国际论坛”与去年的同一论坛相比,人数有了大幅度增加,关注的话题也越来越深入。这次论坛上,对《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已达成共识,据悉正处于部委内部征求意见阶段,有望于今年年底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资源综合利用处副处长雷文对《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进行了深入解读,详细介绍了立法背景、管理思路及主要制度设计内容等关键问题。雷文还指出,汽车产品有害物质控制和可回收利用率的提高,要求汽车企业在体系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汽车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提前积极准备应对。雷文在会上详细介绍了“管理办法”的意义、立法依据、立法原则及工作进展等。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管理办法所包括的六项内容。第一,要...&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近日,汽车标委会车辆回收利用工作组2009年度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讨论了汽车回收利用术语、可回收利用标识、汽车禁用物质要求、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送审稿,研究确定下一阶段拟立项的标准项目及工作安排,全面启动我国车辆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据悉,汽车行业高度重视车辆回收利用标准工作,包括汽车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外资机构(观察员身份)等5...&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任何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确立某一领域的标准体系而展开该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是使该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有效方法。而标准作为一项规范有关各方的行为指南,既要体现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又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废旧产品回收利用问题本身带有很强的国情特点,因此,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研究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条件。1建立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标准体系分类框架研究作为技术标准总体布局,可以形象地展示标准体系实际方位、分类状况及其各分类之间的支撑配套关系,能够更加方便地指导未来标准的制修订和管理工作。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是由废旧产品回收利用领域内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一幅包括现有、应有和计划制定的标准工作蓝图,用来说明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化的总体结构,反映我国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内整体标准的相互关系。研究和编制废旧产品回收利用...&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0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将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和高能耗、高污染加工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并将这些国家作为其生产与加工基地。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35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664万辆。每年的汽车报废量约为400万辆,堆积物将达到300万t以上。汽车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便捷交通,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等社会问题。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达到了85%,再利用率达到了80%,而我国回收利用率特别是再利用率还很低。1中国汽车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的现状为了达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相继于2006年2月颁布了《汽车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日通过《循环经济法》(草案)。但与国外相比,回收利用总体水平仅相当于日、德等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1.1我国汽车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是“粗放型”据统计,至200...&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2006年2月,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正式发布,该政策要求建立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的汽车回收利用体系,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满足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禁用/限用物质控制、材料标识、提供拆解信息等内容。汽车回收利用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理论研究,对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下的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以上海大众为例、乘用车为研究对象,运用绿色设计理论,开展乘用车产品可回收性设计准则和可拆解性设计准则的研究、开展面向可回收利用率计算的零件材料数据信息收集和禁用/限用物质控制的研究、开展以乘用车产品材料标识和拆解手册编制等为核心的信息公开责任研究,构建了面向回收利用的乘用车产品绿色设计体系,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和实施面向回收利用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另外通过对欧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中国汽车回收利用体系中涉及的拆解和回收处置行业进行...&
(本文共8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新闻源 财富源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将修订出台
&&来源:&&作者:佚名&&责任编辑:罗伯特
  据新华社电工业和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巡视员黄建忠近日表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将于近期修订出台。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法规,在其实施后,建立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也将随之提上日程。
高清图集赏析记者从2013年8月28日在北京兴基铂尔曼举办的“2013中国汽车回收利用国际论坛”上获悉,目前《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办法》已达成行业共识,正处于部委内部征求意见阶段,有望于今年年底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资源综合利用处雷文副处长在会上详细介绍了“管理办法”的意义、立法依据、立法原则及工作进展等。
雷文副处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管理办法所包括的六项内容。
第一,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开展生态设计。汽车产品在设计生产阶段,应充分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可拆解和易拆解性,遵循易于分捡不同种类材料的原则。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有利于产品废弃后拆解利用的技术和工艺。
第二,汽车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自法规施行之日起,除《汽车产品有害物质豁免清单》外,M1类、N1类汽车新车型的均质材料中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0.1%,镉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0.01%。
第三,对汽车产品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提出要求。自法规实施之日起,M1类、N1类汽车新车型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0%,可再利用率不低于80%。自法规施行之日2年后,M1类、N1类汽车新车型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95%,其中可再利用率不低于85%。
第四,汽车企业要及时提供拆解技术信息。汽车生产企业应在新车型获得《公告》或进口许可6个月内,发布拆解指导手册,并在拆解指导手册中说明汽车主要零部件的材料使用信息。
第五,审查和审核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技术服务机构对汽车产品有害物质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开展初始审查和汽车产品审核。
第六,管理模式。把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要求纳入到《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当中管理。雷文副处长表示,部内相关司局通过不断沟通决定拟采用纳入汽车公告的管理方式,这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纳入公告便于管理;第二是减少了部内多个部门就汽车产品出现多个目录,从而导致管理混乱的状况。
最后雷文副处长表示,管理办法已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立法计划,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满足“管理办法”要求,需要企业在体系建设、绿色供应链管理和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前开展大量的准备工作,希望汽车企业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提前准备,积极应对。
责任编辑:黄蓓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或“汽车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汽车网-《中国汽车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漆中的有害物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