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电动剃须刀能剃光头吗吗

“龙抬头”才剃头,源自反清复明
民间有“思舅”版、“死舅”版、“思旧”版,最后记者又狗尾续貂了一个“天地会版”
  二月二,剃个头讨个好彩头  资料图&&河南商报记者&王正位&&整个正月,是理发厅最闲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不约而同“攒”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集中处理。究其原因,无非是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这种说法很滑稽,也没见哪个舅舅因此被诅咒仙去。“死舅”是“思旧”谐音变化而来的道理大家也都能猜到。&&但是由于后果极其严重,所以这一说法还是被舅舅们的姐妹,也就是咱们的亲妈,坚定不移地维护并一代代传承了下去。&&“思舅”版、“死舅”版都不靠谱&&关于正月不剃头的传说主要有3个版本。一个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剃头匠和舅舅感情很深,每年正月都去帮其剃头。后来舅舅去世了,他因“思舅”而号啕大哭,后来就正月封刀。另外一个版本是秦王嬴政的舅舅正月里玩剃刀玩死了,后来全国流传正月不剃头。&&不过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觉得这两种说法很荒诞。咱们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所以在古代剃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侮辱,远甚于当面扇耳光、吐唾沫。&&上古五刑之一的髡刑,就是把人头发给剃了、胡子给刮了。其恐怖程度相当于后来的宫刑。晋代和南北朝时期,佛教流行。因为佛教徒是剃光头的,而且又不结婚,世俗社会认为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所以说,从三皇五帝时期到明朝,汉族人都是不剃头的。汉族人理发的岁月,是从满清入关开始的。&&剃头,从多尔衮的“剃发令”开始&&其实当年皇太极当政的时候,他也没打算让汉族人理发。更远一点,当年辽国、金国包括元朝,也没让汉人理发。少数民族该怎么剃怎么剃,汉族人该怎么留还是怎么留。&&元朝的大殿上,站着金钱鼠尾辫的女真人、“头顶剃光,鬓角及胸”的党项人、“阿福头加俩小辫儿”的蒙古人以及束发的汉人,如果再加上披头散发的马可·波罗,那可真是活脱脱的国际发型沙龙了。&&后来皇太极死了,以“睿智”著称的多尔衮当摄政王时不知道哪天突发奇想,要对所有汉人执行“髡刑”,也就是“留发不留头”。&&本来汉族人以为清军入关只是换个朝廷,还没怎么往心里去,后来听到这消息才明白满清是要断“祖宗之根”。然后全国动乱,连八旗的汉军也有造反的。但是南明的小朝廷太窝囊,要不就算只有宋高宗赵构的一半腹黑,也足以把孝庄母子俩赶回长白山。&&原为思旧,误传成“死舅”&&迷恋《戏说乾隆》、《康熙大帝》、《甄嬛传》的亲们,要努力睁开双眼。其实清朝前期的阿哥们没那么帅,抛却基因、相貌什么的不提,单是发型就能让人望而却步。&&那会儿的发型还不是电视剧里标准“一半一半”的阴阳头,而是金钱鼠尾式的。所谓金钱鼠尾就是只有后脑门的一小撮,覆盖面积铜钱大小,细细的辫子如同老鼠尾巴。自己想吧,让男神们安上这样的发型,还能帅得起来吗?&&于是许多人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意思是“思念过去的历史”。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成了“死舅”,遂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也许这个版本孩子更爱听&&官方史料有些简单和枯燥,孩子们多半听不下去,也许这个版本孩子们更愿意听。&&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带着众位兄弟除夕祭拜了洪武皇帝后,在聚义厅里召集诸位当家人叙事。&&陈近南道,“诸位兄弟,如今虽然鞑子坐了江山,但咱们还要记得大明和国姓爷的恩泽,反清复明大业不可停下。”只见青木堂堂主韦小宝面有难色抓耳挠腮,陈近南略有不快,问小宝有何要说。&&韦小宝道:“师父,最近鞑子皇帝查得越来越紧,城门口的鞑子官兵见人就看脚底有没有‘反清复明’,再这样下去,兄弟们不敢出门事小,以后还有谁敢入咱们天地会啊。不如咱们不刺字,只留发,正月留一个月,鞑子皇帝也不会注意,以后凡是正月留头的都是咱们会中兄弟。”&&陈近南扫了一眼厅中当家人,似有赞同之意,想想也罢。从此正月不剃头,就慢慢流传开了。(这个版本是记者根据官方史料和金庸小说《鹿鼎记》发挥而已,仅仅当成一个故事吧。)&&河南&&二月二风俗&&1.围粮仓&&&&二月初二清晨,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些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2.不动刀剪&&&&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3.吃炒豆和煎饼&&&&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或是烙馍),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另外开封人这天吃炒凉粉。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为什么正月不剪头?_百度知道
为什么正月不剪头?
每到正月。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这里有三个说法。此为一说,在全国强制推行满人的发式剃头留辫子。
理发跟舅舅有啥关系。他手艺好,那时的取暖条件差,由谐音讹传为“死舅”,这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按祖辈传下来的说法,人见人夸,正月不剃头以“思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础,以此来缅怀祖宗.,见到人就给剃头,斩,为了牢固掌控全国人民、“嘉定三屠”等惨剧,没有什么亲人,为了反抗满族的统治,第三个九天称为“三九”,春耕季节开始了,而是“死舅舅”了。
第三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个浪漫的民间故事,理发匠就想起了舅舅,为了实用方便,“正月里不许剃头”即为一例,传来传去走了样,不是“思舅舅”,便“九尽桃花开”。满族人原是狩猎部族,以每九天为一个“九”:很久很久以前,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人们还在以讹传讹地传说着。在有些地区。年复一年,依次类推。”但是,怕小孩头部受寒,留发不留头”,因而群起反抗,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再过九天就是节气“春分”,不让小孩在这些天理发就是其中之一,谐音即“思旧”,意为“防九九”,人们就盼着春天到来,一声令下,妨舅舅”的由来,从不间断,又细心,汉人也奉“满清”为正统了,只有一个舅舅,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去给舅舅精心理发。直至夏历二月初二,而且那时的冬天本就比现在的冬天要冷。之后。
第一种说法是:“宁为束发鬼,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在广大汉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对,让他们走街串巷,一直数到第九个九天,第一个九天就称为“头九”或“一九”,特别是江南文士认为强行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污辱,人们的这种心情更迫切,一些文人士大夫再也不敢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口号了。“剃发令”规定官军民一律剃发,谐音讹传为“妨舅舅”,舅舅高兴地说。这样。为了度过“数九寒天”,他们宁死也不剃发。日久天长,望着剃头担子潸然泪下,他因买不起贵重礼品,迟疑者按逆贼论,第二个九天称为“二九”。后来,即从冬至开始。“死舅”.,可是.本来。成为北京地区“正月里剃头!
朝廷以死要挟汉人归依满人的发式,男孩才可以理发。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冬至一到,特别是汉族群众,提出“留头不留发,各地接连发生了“扬州十日”.。如今。血雨腥风之下,不作剃头人。
一到冬天.,清朝入主中原后.,舅舅去世了,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缅怀传统,剃发渐成习惯,而改用种种拖延手法来应付,甚至高呼,有个贫穷的理发匠,理的头美观大方。正月一个月不剃头,就挑着剃头担子。每年正月家家探亲的日子,便进入“数九寒天”。尤其在很多年以前,顺治皇帝根本没理这一套,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正月里剃头妨舅舅”,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被传来传去走了样。据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正月剃头思舅舅旧时民俗禁忌甚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正月为何不剃头
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理由很简单,&正月理发死舅舅&。头发和娘舅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恐怕了解的人不多。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强烈,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
传说正月剪头死舅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为什么正月里不能理发呢
218.76.139.*
没那么恐怖吧?
218.85.55.*
是可以不用帮凶了吧!!嘿嘿
119.191.123.*
他叫苑育林
119.191.123.*
218.26.110.*
照你们这么说,那正月岂不是鬼节,我擦
119.191.123.*
119.191.123.*
123.103.45.*
哈哈,正月里别到ATM取钱倒是真的。
非常一般人
高人啊,洗耳恭听。
一道高二难题--CanIhaves...
一道高二难题--Wouldyoub...
218.26.110.*
扯犊子,我就不信这个邪
219.234.141.*
正月不剃发,不光是迷信,里面曾包含这咱们汉族的民族气节在里面
115.222.3.*
别让你舅舅看到!!
172.16.181.*
222.35.117.*
送你一首陈小春的歌:算你狠!
非常一般人
你母亲不生气吗?呵呵
海阔天空就不游
遇到这种事,本来不打算理也要理
迷信啊,什么年代了,还相信这个。
我好象也听我妈这样说过,其实我觉得是迷信,但是有舅舅的人就出了正月再理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正月里不能理发没有科学依据的,都是迷信。
大家还关注新闻热线:028-
“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谣传从何而来
作者:袁文良
编辑:徐言方
  文/袁文良
  年过完了,大大小小的门面店铺都陆续开门营业了,又恢复了往日红火的景象。而街头的各家理发店却仍是异常的冷清,与节前排队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出现这一情景主要缘于民间的一种说法,说是正月里不能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因此,人们早在春节前就理了发,一些贪玩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催促下走进了理发店,而下一次理发又大多挤在二月初二这一天,民间说是“二月二剃龙头”。
  其实,正月不理发也许是一种迷信,也许是一种习俗,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流传。对此,民间有许多种说法,一是说头发是“发”的近义,而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人们不愿新年伊始就失去“发”的良好愿望,所以正月里才不剃头;也有的说是“正月剃头思舅舅”,后来被人误传为“死舅舅”,以讹传讹就有了“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还的说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才应该“剃龙头”,正月里自然也就不用剃头了。
  不过,最有说服力的还要从清军入关时说起。满清政权在入关前,就使用了大量的汉人。到1644年顺治帝即位时,还须依靠归降的汉人去扑灭各路政权,争夺天下。所以,当小皇帝坐在紫禁城里称孤道寡时,颁发的一系列诏书中就有一道明确宣布“文臣衣冠暂从明制”。但仅过一年,随着清兵势如破竹般击溃李自成、横扫江南消灭了明王朝的主要抵抗力量之后,由摄政王多尔衮代七岁的小皇帝顺治颁发了《S发诏书》,在全国男子中推行统一的“S发垂辫”发式,并强调“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贷”。“S发”就是剃发,指在额角两端向头顶引一条直线,将直线以下前颅的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的头发,编成辫垂下。大清皇帝推行的这一种奇怪发式,其目的是为了一统江山,实现“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在当时,清代满族成年男子的发式已经是“S发垂辫”,不存在奉旨剃头之事,而这种发式要在汉人中推行自然要离不开剃头匠了。于是,清政府便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并打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制性口号。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行南赴北,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奉旨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和全球工业化的进程,束发与梳辫都成为了历史陈迹,但这场发生在三百五十多年前的剃头闹剧至今仍然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力,我们应该为民间口口相传的力量所折服。民俗学家:“正月剃头死舅舅”习俗实为讹传
新华网沈阳2月21日专电(范春生 刘品初)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即将到来。专家称“正月不剃头”民俗源自沈阳,“剃头死舅舅”则实为讹传。
“‘正月不剃头’的民俗源自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顺治在沈阳故宫下达的‘剃头令’。”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振超介绍,当时的清廷为了贯彻“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金钱鼠尾)。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清廷将这种发型在汉人间大肆推行。
刘振超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谈及“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俗语出现的原因,辽宁省民俗学会会长曲彦斌指出,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汉族男儿自古就蓄发,视“头发”如生命,“去发”则是一种刑罚。“三国时曹操曾割发代首就是这个道理。清政府强迫汉人改为满人发式剃头留辫子以统一全国服饰,激起了强烈的民族反抗情绪,于是有了‘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的口号,发生了‘江阴十日’等反抗剃发斗争。”曲彦斌表示,后来又借助民俗语言方式创造了一个歇后语“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以“死舅”谐音隐指“思旧”,在民族压迫的黑暗统治下表达一种民族反抗意念。
民俗学家认为,“剃头死舅舅”本是汉人对清朝的反抗,经过三百多年的口口相传已经演变为另一种含义,现在更多的体现为中华民族注重血脉亲情的个性和文化传统。“社会在进步,民俗在发展,人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民俗在文化方面的传承,但不要为此耽误了正常的生活,真正做到‘辨风正俗’。”曲彦斌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剃光头头发会变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