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涤剂的化学研究性学习论文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您的位置:-> -> -> ->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发布商链接
作者:佚名 来源:化学教育资源网 加入时间:
人气:5555
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绿岛的保护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酸雨与人体健康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汽车与环境
无污染汽车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降解塑料的发展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水体的富营养化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绿色消费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氟利昂问题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二恶英污染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
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臭氧层破坏
太湖零点行动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黄河断流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绿色文明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苏州河综合整治 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与健康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农药污染的影响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居室污染 食品污染
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
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磷对水质的污染
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
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
(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
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
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
(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
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眼睛防水的实验
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 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
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
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对(某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某某地区)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4、(某某地区)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5、(某某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6、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7、(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8、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绿岛的保护
14、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7、酸雨与人体健康
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20、汽车与环境
21、无污染汽车
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3、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4、降解塑料的发展
25、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26、水体的富营养化
27、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8、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9、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30、创造绿色电能
31、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2、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3、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4、绿色消费
35、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6、氟利昂问题
37、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8、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39、二恶英污染
40、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
41、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42、臭氧层破坏
43、太湖零点行动
44、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45、黄河断流
46、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47、绿色文明
48、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49、苏州河综合整治
50、电磁辐射污染
51、环境与健康
  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农用生物肥
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3、生命之源――营养
4、家庭包装
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7、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9、油烟革命
1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11、金属防锈的研究
12、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13、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14、化学与农村经济
15、纯净水是否“纯净”
16、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17、维生素王国探秘
18、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19、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20、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21、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22、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2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24、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2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26、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27、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资源利用
1、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3、 创造绿色电能
4、 未来能源技术
5、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1、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2、 眼睛防水的实验
3、 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4、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5、 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6、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7、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8、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研究性学习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水​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
​超​好​的​!​
​
​高​中​生​可​以​用​用​奥​~​~​
​
​免​费​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
& 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3edu教育网]!本站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您最希望得到的,正是我们最乐于献上的。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正文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大变化、大融合、大进步的时代,基础面临大好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过去,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接受学习,它注重的是已有人类文化的复制,但是,个体要在复杂的社会中获得终身发展,已不能单凭接受社会文化这一种学习方式。虽然我们教师也在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即意义地接受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构建情景、提供资源、使用和约、利用社区、探究训练、自我评价等环节,但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不仅是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还应为多元的立体结构模式,为了扬我国之长、避我国之短,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要,上海从98年启动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按照全面实施素质的要求,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二期课改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建立以功能立意为主干的多维度的课程结构。其中研究性学习就是:对陌生现象进行探究,寻出原因,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发课堂领域一场根本性改革。
二.理论依据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内容的基础性、掌握规律的普遍性、提高素质的全面性,培养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
  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两个层面:一是学习论层面,它的学习心理是主动发现、探索,核心是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二是教学论层面,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是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的,学习活动必定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必然包含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
  学习策略包括“对外”和“对内”思维。“对外”思维主要是寻求解决外部知识的策略和方法;“对内”思维就是对思维本身的自我审察、检核、调控和整理,它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思维品质的改善和提高,都是以“对内”思维的发展为基础的。
  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分析、解决问题,是应用知识的过程。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对内”、“对外”思维是同时产生和展开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必须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
  学习意义的获得不是从外部灌输的,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其过程就是学生调动原有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接纳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组织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一旦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就要提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获得研究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主要活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三.教学阶段
1、 由教师或教科书向学生呈现新的知识,为学生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提高元认知方法;
2、 学生把感觉到的语言、文字或符号转换到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3、 使外界输入的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学生头脑,使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被激活;
4、 新知识和原有知识同时处于动态环境,在概念间建立联系,形成网络,通过精加工过程维持对证明、解释或意义上的强调,而生成更新的知识;
5、 所有外界提供的新知识和学生自己精加工生成的知识都同学习阶段被激活的原有知识形成紧密联系,给学生适量的探索时间,而贮存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样就实现外部知识在学生学习中的内化过程。
四.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当有适切的教学策略,注意角色的变换,从控制者转为参与者,从预设者转为合作者,从权威者转为引导者。
1.激发策略  教师提供“刺激”,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刺激”就是学习任务,可以以教学目标的方式呈现,也可以设置问题情景或活动情景呈现。它是为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唤醒学生学习的需要,并把它调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分层策略  不同的学生必定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不同的学习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地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学习内容中选择适合学生自己阅读地部分,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在学习内容地纵横方向上,为学生提供命题或提供材料,让学生自行查找、补充材料,自行进行归纳、综合、对比等,在学习内容完成后,让学生回顾现在的学习策略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并对哪些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哪些是不太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学习策略等产生自觉的认识。
3.民主策略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民主、平等的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教学角色的限定,超越“你”与“我”而成为“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赞赏,同时试着赋予学生新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障碍时,教师不要急于告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而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其“搭脚手架”,提供元认知方法,使教学过程具有浓厚的民主气氛和充沛的生命活力。
4.建构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一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条件和环境,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激活学生的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反省、有所,在教师帮助下进行自我构建。
五.教学模式
1.实验探索型  该模式是从实验入手,通过师生有目的、有、有步骤地做实验,从直观具体的实验现象入手,利用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等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整体开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
  《原电池》一节,即从一节干电池可使灯泡发亮发问:能否利用化学反应自己来设计一个电池呢?学生尝试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实验用品进行实验。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Cu、C、Zn、Fe交叉作电极,利用相同的材料作电池,用装置中的电解质溶液改换成非电解质溶液等完成实验。然后通过讨论,对原电池的定义、原理、实质、形成条件、一般规律等有了正确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自己解剖干电池,认清干电池的组成。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新知识分析、归纳、解决新问题――干电池的工作原理。
2.情景创设型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自形成以来就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收集和参考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烃和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这一节复习课,教师在学生已归纳出基础知识后,通过屏幕显示“人工肺”的模型,在学生误以为该模型是热交换器时,教师及时讲解中间的细管是由聚丙烯制成,细管上有许多微小的孔,可实现O2和CO2的交换,从而代替肺的功能。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教师再通过屏幕显示多种高分子的链接模型,使学生对合成高分子材料有了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引出维纶的成分是聚乙烯醇缩甲醛,也可用乙烯为起始原料来合成。学生通过分析醇、醛、酸的相互转化,提取分析、加工的信息,生成烯、酯的反应和酯的醇解反应,找出和策划能够合成维纶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明确了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学得生动活泼,学以致用,学有新鲜感,从而容易从情感上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的情景中。
3.调查研究型  调研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习的需要,与学生一起探讨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调研方向,然后进行调查考察,筛选调查所得到的资料,通过实验与研讨,最后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食盐的化学》这一节,以氯碱工业这一课题为背景,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听取介绍,网上查询资料,从开放的环境中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动脑、动手自己制作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动画,将呆板的电解装置改制成可清晰观察到电解过程的装置,再以小组活动课的形式开展课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原理和滤器、、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获得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流程中科学技术问题的体验,初步培养了提取、筛选、加工信息的能力,发展了用化学用语表达、评价的能力,同时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分析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最后,学生通过对氯碱工厂的厂址设置的讨论,了解了知识的技术化和经济化,为学生的持续学习提供了新方法。
4.社会课题型  “综合科目”是高考改革“3 + x”的热点问题之一,其旨在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敦促中学实施素质。指导高中学生综合学过的学科 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并将之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是社会课题型教学模式的体现。
  《燃料的综合利用》这一节,教师不是从复旧迎新入手,而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用背景材料与学生实验产生的反差来创设问题情景,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如何充分燃烧燃料和充分利用热能,让学生从生活、生产的实际中去归纳,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最后让学生通过几种燃料的比较,找出优质燃料,从而引发出开发新能源的新课题,在能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和矿物资源日益枯竭间的矛盾冲突中架设探求桥梁,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六.课题选择
  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挖掘了内容和各种功能,尝试以社会课题、生活课题组织教学,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们可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特长,选择一些适宜的课题。
1.利用TI计算器,测定溶液中的电导率变化,分析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2.通过网上浏览,调查重要的矿物资源以及在高科技中的应用。
3.组织学生到氯碱总厂参观调查,了解电解食盐水的原理,并以经济、环保等角度分析氯碱产品的用途。
4.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
5.广泛收集有关化肥资料,了解不同化肥的使用范围,并设计若干实验来设想人工固氮的途径。
6.剖析光化学烟雾的原理,设计减少汽车尾气中废气的各种方案。
7.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饮用水的成分及对健康的影响,并以学校饮用水状况为课题,通过采集小样、分析指标、实验对比、判断达标等方法,对学校饮用水状况向校方提出建议。
8.调查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从广泛的材料中确定以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为课题,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提出垃圾的分类、运输、处理的各种设想,并就今后垃圾的处理的技术发展,发表自己的预测。
9.分析酸雨的来源和成因,调查本市为防止酸雨采取的措施,测量本区域降雨的平均pH值,设计模拟酸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提出防止酸雨的对策。
10.以日常生活中食品保鲜的主要用具冰箱为课题,了解冰箱的基本结构和制冷原理,分析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调查食品种类与人体健康,提出食品冷藏保鲜的建议。
11.提出盐酸中加少量醋酸钠在中和滴定时是否影响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命题,让学生运用中和反应和盐类水解知识,通过TI计算器作出溶液pH值变化曲线,比较强碱溶液与弱碱盐类溶液从少一滴到多一滴的区别,理解中和滴定的实质。
12.调查市场保健钙的种类、价格,分析钙以什么形式易于为人体吸收,提出补钙的理想方案。
13.以房间装修为课题,分析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提出控制室内有害装修材料的措施,建造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
14.调查常用纤维、常用塑料、常用洗涤剂、常用粘胶剂等常用化学品种的主要化学成分、性能、价格等,提出不同人群使用不同日常生活用品的设想。
15.搜集生命起源各种假设的化学基础的资料,介绍生命科学的最新科技动态,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的强烈欲望。
七、教学关键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这节课是否围绕具体问题展开学习,学生探索事实的过程能否与科学家研究科学的过程相似,教学效果不是由学生自认为懂得结果来决定,而是看一节课是否留下若干疑问。
  具体实施时要看是否抓住“四点二作业”:1、 兴趣点:引入新课的问题,应是与生活、自然、社会、高新科技相结合的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思考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怎样维持学生的兴趣(动机、教材、潜在的意义)。2、 研究点:教师应该思考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怎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研究过程,怎样帮助学生发现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3、 反馈点: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这样落实课堂教学内容中的研究点,继续深入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4、 生长点:由教材引申出的深化内容,常是以信息题为主。5、 短作业: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作业,含简易家庭实验及反馈作业。6、 长作业:化数周乃至半年或一年完成的课题研究。
  随着知识“外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策划中心,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一体化的设计,除课本知识外,学生还要学会确定学习专题、制定学习、寻找学习资源、选择学习方法、调节学习速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决策,从而使学生学会研究。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一文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有行教育/教师平台/学科化的研究性学习形态/更新观念 大胆实践
更新观念 大胆实践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研究性学习实录
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我们化学组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选择依托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日,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配合省教育学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大我校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力度,化学教研组老师提出了开展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设想。
1.解放思想,消除顾虑
日的化学组组会上,张晓青老师关于依托于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提议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赞成和欢迎,但大家还有一些顾虑:利用假期的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会不会有情绪,家长会不会怕影响学生学习而不让学生参加。同时,毕竟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的课程,开展这方面活动的经验还不足。这些都是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的问题。会上,很多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坚信,尽管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很多的困难,但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把这门课程开展好。
2.确立对象,动员学生
考虑到对学生的相对容易协调管理,我们把课程的设置对象选择在由化学组王春宝、于红艳老师任班主任的高一五、六两班。在向学生公布这一消息的时候,学生异常兴奋,我们特意请到了师大附中主抓教学的宋校长以及在指导研究性学习上积累了许多经验的教务处主任王广才、卞红向学生介绍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的知识,说明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方式、目的和意义,介绍了一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事例。学生们异常兴奋,跃跃欲试,纷纷表示有信心和热情参加和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工作。到此,我们对学生的动员工作取得了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成功,这更增强了我们做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工作的信心。
3.引导选题,自由编组
在研究方向的确立上,我们费了一番心思。学生刚刚学完了高中一年级的课程。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对于一些课题的研究在操作上还有一定的困难。而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诸如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水资源的污染等问题都包含着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经过讨论,化学组的教师确立了由教师提出大致的范围,学生自由选题的原则。但对于学生自己想出的超出我们提出的范围的研究性课题,只要我们觉得有可
行性,仍然可以作为学生的子课题题目。在选题上,由于我们开展的是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原则主要是选与我们目前生活较密切的一些化学热点问题,最后,我们一共确定了41个候选选题。在学生选题的过程中,出现了过于集中和重复交叉、选择的问题研究范围过大,难于把握,不易于展开研究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虽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依然坚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纠正,这才是真正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也正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令我们高兴的是两班的全体学生
都参加了自由编组,这样以“让生活更美好”为总课题的十七个子课题小组全部确定下来了。
健康新杀手——有害涂料
海岛 任志帅 张默 郑小航
曹崇丽 卢颖
水体富营养化
张法忠 宋博
于洪艳 黄学亮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及处理
毕华 邓文璐 林帅 愈宇楠
于洪艳 黄学亮
揭开纳米技术的迷雾
王川 王立志 田野 陈亮 赵子书
曹崇丽 卢颖
李白字 牛悦青 范雪东
原振宇 陈肖南 孙晓夕 艾春鹏 赵滨
赵尔丰 卢颖
西药中的化学常识
曹硕 陈子威 张祎东 于 震 邓琼 胡润东 于洋 刘川 钟飞
王春宝 刘志强
餐桌上的营养与健康
王乐天 孙一平 李苏香 刘洋 金珊
刘英辉 张小青
纳米技术的应用
崔蓉蓉 付瑶 侯健博 齐志聪
王春宝 卢颖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王冠 杨光 夏士祺 张博 郝雪 万禹
王广才 赵尔丰
药皂的研究
原宇博 张懿熙 邵大欣 蔡岩 杨婧
左奕 田志楠
韩晓丽 唐海燕
厨房中的洗涤剂
郝爽 熊哲 孙美丹 郑家杰 咸玮月
韩晓丽 唐海燕
王椅 王枭然 任大鹏 陈晨 郭磊
张小青 刘英辉
化妆用品中的化学
邵天博 何宇达 林珊 吴秀艳 石阳
孙奇 毕重颖
曹崇丽 王广才
饮用水中的化学
王勇 迟大鹏 皮崇新 于暂 李江鹏
于红艳 黄学亮
汽车与环境
李莎娜 刘丽娜 高薪 李昱川 孙蕊
刘志强 王春宝
吕政华 盛中华 赵旭 邱晰 赵婷婷
翟德明 鲁轶萃
赵尔丰 卢颖
化妆品的副作用
孙晓琳 黎婧达 石磊 王棼
曹崇丽 王广才
4.制定计划,准备开题
学生确立了子课题之后,纷纷开始了行动。制定活动计划,准备开题。开始时,很多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事实并非像自己所想的那样简单。很多同学都在具体
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找资料难,整理资料更难,和别人交往也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有一些学生一度失去了信心和热情,很多小组的研究工作都停了下来,继续进行的小组也进展缓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及时地开了一次会,让同学们把自己小组所遇到的困难讲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同时我们也向学生说明,开放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从封闭的校园走向社会,面临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活动中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经过我们的鼓励,学
生又重新投入到活动中去。
5.开题报告,圆满成功
在学生完成了调查采访以及整理资料的工作后,我们开始了对学生开题报告的指导工作。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同学不明白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的写法,对此,我们专门请教务处主任王广才向各组介绍了有关开题报告的形式及内容要求,了解了开题报告的评价原则和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以后,我们请学生把初步完成的开题报告展示出来。讨论其可行性,学生们认识到了自己组的不足,吸收了其他小组的长处。我们也对学生在开题报告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指导学生开好开题报告会。为了把自己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展示出来,大多数小组都决定利用电脑制作开题报告的课件,但是由于很多的学生的电脑水平很有限,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有很多的学生买来有关电脑的书,边学边作。在8且10日和8月19日两次省教育学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会上的展示,这两个班的学生向来自全省的100多名教师充分展示了师大附中的风采,学生们制作的课件都很精美,他们的研究计划严谨,语言表述准确。听课的教师都十分凉讶于学生的表现,给予一致的好评,纷纷要得到有关资料。
6.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学生开题报告己经结束了,在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学生们将继续挖掘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更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工作,实施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计划进行阶段性汇报。开题报告的成功只是开了一个好头,要想顺利地完成计划和结题报告,学生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我们指导工作也很艰巨。我们坚信,在哈师大附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在2002年1月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7.一点体会,以求共勉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别于过去的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实施时需要我们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观念,如果我们仍然按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就不会顺利地完成这项工作。还有,在对研究性学习作指导时,既不能过多的指挥学生;也不能放手不管。前者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句话成为空话,后者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协调管理。我们既要敢于大胆地“放权”,又要学会对学生的管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指导不指令,到位不越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化学组教师充分认识到,在原有的教育模式、教学条件下,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这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开展有效的学习,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争取在课程改革新领域再创佳绩。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晓青 黄学亮
摘自http://www.21cae.net/InquiryLearning/xueke/5.htm
有行教育实验室版权所有
  elli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