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对中国的影响企业撤离中国对经济影响大吗

外资未大规模撤离中国 部分撤离对经济影响有限
制图:蔡华伟近来,有关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说法盛行。外资是否大规模撤离中国?外资撤离是否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对外资还有吸引力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约请记者采访有关部门、专家和外资企业,进行解疑释惑。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确有外资撤离现象,但不能得出大规模撤离中国的结论,国外媒体故意渲染中国投资风险外资正在大规模撤离中国吗?对于这个问题,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及市场分析人士都表示,很难真正搞清究竟有多少外资正在或已经流出中国,资本的跨境流动太复杂,很难有一个统计口径能全面覆盖。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人是通过解读相关数据得出外资正在撤离这一结论的。据国家管理局2月1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和项目逆差1173亿(4月3日公布《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时,这一数据被修正为逆差168亿美元),是自1999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首次从持续“双顺差”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也有人按“残差法”来检测跨境资金流动。据外管局数据,2012年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987亿美元,扣除四个较稳定的贸易投资项目(外贸顺差2311亿美元、直接投资净流入345亿美元、境外投资收益1438亿美元、境外上市融资160亿美元)后,差额为负3267亿美元,这印证热钱减少有加大趋势,但也不能就此认定热钱大量流出中国。这一算法也受到诸多诟病。一般认为,“残差法”不仅遗漏了变化、价格变化和其他调整等三个非交易性因素,还遗漏了服务贸易、收益、经常转移、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主要是外债)等交易性因素,而且几个指标的统计口径也不同。“在各种数据之中,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对而言更能准确地体现资本跨境流动的状况,但很难准确区分流出中国的到底是外资还是内资。”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初期,境外的资产价格下跌,所以中国不少企业和个人都在境外投资,进而把资本向外转移。”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一说不符合实情,“从目前来看,外资的撤离基本符合市场运作的规律,外资的变动主要受回报率的影响,但总体来看,我国仍是世界第二大利用外资的经济体”。相关数据也支持这一看法。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7月22日公开表示,尽管“2013年5月份以来,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预期逐步增强,国际资本有从新兴市场逐步撤离的迹象”,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出现外资主动集中撤离的迹象。他的论据是,首先,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证券投资跨境资金净流入仍在增加。6月份FDI资本金跨境净流入119亿美元,环比增加14%;证券投资净结汇15亿美元,环比增加2.5倍。其次,FDI撤资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2013年上半年,FDI撤资购汇3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再次,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利润汇出变化平稳。专家们认为,“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有媒体炒作因素,以此渲染中国投资风险。复旦大学全球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袁堂军分析,因日本是中国外资第二大来源地,许多针对中国的言论正是发源于日本,甚至出现了针对中国的特有词汇“China Risk(中国风险)”。为何有部分外资撤离?部分因为成本增加,更多是一种短暂调整,不影响大局,而热钱的流出并非坏事记者采访发现,确有部分外资因中国的政策调整或成本增加而转移至其他国家,但更多的则是出于投资或投机的考量而做的短暂调整,并不会影响到中国利用外资的大局。在产业投资方面,外资企业撤离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成本的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中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其中,2012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居民工资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农民工工资也上涨了14.9%。同时,外资在税收方面的“超国民待遇”也被逐步取消,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外资进入中国的门槛。一位美国IT企业的中国区税务总监坦言,现在外资在中国几乎没有享受优惠,“超国民待遇”已经是过去时。外资撤离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专家认为要根据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认为都是坏事。比如热钱的流出就未必是一件坏事。“热钱往往是一种短期投资或投机的资本,因此热钱过多流入对经济并非是一件好事,各国政府也会采取措施来防范热钱大规模涌入所带来的风险,如本币快速升值、通胀压力上升等。”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指出。但专家提醒,产业经济领域的资本流出需引起注意。“就在这两年,不少韩国企业撤离,一些台商投资聚集地也出现台资撤离现象。”首席经济学家说。不过,有专家表达了不同观点。何茂春认为,目前,外资在一些行业的退出并不代表整体外资的撤离走向,部分外资的变动对中国经济不会产生过多影响。目前主要应该进行政策引导和制度改革,鼓励外资投资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兴行业,避免外资热钱炒作市场、圈钱走人。中国对外资还有吸引力吗?中国拥有巨大市场与发展潜力,外资增加对中国的投资是必然、长期的趋势尽管如此,也不意味着中国大陆已失去竞争力。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中国仍比欧美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具优势,“就劳动密集型产业看,短期内,外资也不会完全撤离中国,而是会从成本高的城市转向周边的二、三线城市”。他认为,即使外资撤离真的存在,也不会形成大的趋势。鲁政委也认为,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依旧具有优势。“早期外资到中国投资主要是看重低价的土地、劳动力等,现在更看重中国庞大的市场。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但是中国劳动力素质也有了大幅提高,能够承载附加值更高的加工工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斯更是乐观:“资本撤离新兴经济体国家是全球共同趋势,中国是受外资撤离影响最小的国家。”他分析说,由于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外资增加对中国的投资是必然、长期的规律性趋势,而撤离只是局部、短期、少量的现象,不是根本的战略性问题。记者采访也发现,根据外资企业撤出中国的数量就断定外资大幅撤出中国,有偷梁换柱之嫌,因为企业的数量并不等同于利用外资的质量和金额。比如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下降17.31%,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却同比增长20.12%,一升一降意味着“更少企业更多钱”。美国、欧盟27国等对中国的投资也呈现同样趋势。另一个现象是,外资在华投资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迹象。首先从区域来看,中西部吸引外资的增速很迅猛。商务部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同比增长只有1.69%,而西部地区增长了32.54%。其次,投资还显示出下降服务业上升的趋势。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金额已经超过制造业7个百分点。在619.84亿美元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服务业占总金额的49%,金额306.29亿美元;制造业占42%,金额264.41亿美元,下降2.14%。中国区总裁兼CEO程美玮把这一现象归因于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他认为,针对这一变化,外资亦需要“有所准备”并适时调整。中国区总裁兼CEO盛伟立、传播负责人蒋婷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韩晓梅参与部分数据整理本期栏目统筹:吕毅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xanthewang]
热门产品推荐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565|回复: 2
阅读权限28威望0 级论坛币1462 个学术水平31 点热心指数44 点信用等级21 点经验5296 点帖子228精华0在线时间1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0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手表制造商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关闭;日本松下公司表示近期将从中国撤出两条彩电生产线;微软决定逐步关停原诺基亚在华两家手机生产线……
大范围撤离潮已至?在华外资企业“黄金时代”远走?
企业经营是永无止息的动态进程,有生有死、有进有退,破产清算也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总量——外资进入减去退出后的净流量。
放眼全局,近几个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趋向上升。2014年上半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从7月份开始,非金融领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减少:1~7月同比减少0.4%,1~8月同比减少1.8%,1~9月同比减少1.4%,1~10月同比减少1.2%。从11月开始,非金融领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止跌回升:1~11月同比增长0.7%,1~12月同比增长1.7%。
数据说话:2014年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3778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第一大国。
具体而言,部分西方大型跨国公司关闭在华工厂的主因并非中国商业环境恶化,而是这些企业竞争力相对于中国内资企业和第三国企业衰退而难以为继,或是不得不转型。
最典型者,莫过于此前在全球市场独领风骚却连续数年巨亏的日本家电产业。随着中、韩同行迅猛崛起,接连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的日本家电产业已经无可奈何沦为明日黄花,仅索尼公司一家的家电业务过去10年累计亏损总额就超过3000亿日元。
于是,一些日本家电企业不得不选择收缩全球制造业务,并非仅关闭中国工厂。事实上,他们通常都会保留与中国的生产链关系,即保持向中国生产企业提供中间产品或其它投入品。
困窘至极的夏普不仅向银行要求1500亿日元的“资本支援”,而且可能要求三星提供资金援助;同时收缩战线,断腕求生,一口气退出了墨西哥、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市场。即使如此,夏普也仍然保留了与中国的生产链关系。
至于昔日世界头号手机品牌诺基亚,由于在竞争中没落,关闭全球工厂也是必然选择。
那么,西方巨头折戟沉沙,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萧条呢?非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本土产业正生气勃勃地成长起来。
1998年第一部国产手机科健KGH-2000型上市时,中国境内生产的396万部手机全部出自三资企业。
2012年,中国手机产量已经上升到11.8154亿部,比1998年增长297.4倍,年均增幅超过50%,占当年全球手机销售量(15.8亿部)的75%。
2013年全球手机出货18亿部,我国手机产量就达到14.5561亿部,增长23.2%,占全球出货量的81.1%。
再有,中国手表品牌飞亚达、海鸥在持续增长,驰名世界的瑞士名表机芯已经有一大半出自中国内资企业的工厂,我们又何必对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关闭这一个案反应过激呢?
进一步分析,上述西方跨国公司关闭在华老工厂,是否意味着放弃中国市场呢?除非破产清盘,否则他们一般都在进行业务转型,努力保住中国市场。
毕竟,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可能在10年之内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就已是多种原料、消费品和资本设备的世界最大消费市场,且仍保持着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增长速度,退出这样一个市场对任何志在保住“江湖地位”的跨国公司都意味着自杀。
当然,客观看待部分外资跨国公司关闭在华工厂,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忽视改善中国投资环境的问题。在中国实际已资本净输出国、且资本输出还将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重视这一点。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437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4178 点帖子50精华0在线时间5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匿名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无聊签到天数: 57 天连续签到: 18 天[LV.5]常住居民I
感谢楼主的分享,今天课堂上刚刚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LZ的分享拓展了新的观点,十分受教!
阅读权限40威望0 级论坛币1000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13 点帖子1精华0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金钱卡
(VIP/贵宾)一级
(VIP/贵宾)一级
已加入6天, 距下一级还需23小时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匿名卡
关于外资撤离的数据,是否有更详实具体的?比如制造业是否产生这种现象呢
论坛好贴推荐A股不会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影响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郑海斌)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
最新播报:
商务部:外资并未大规模撤离 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有关“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说法再度盛行。目前,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情况究竟如何?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人是通过解读相关数据得出外资正在撤离这一结论的。今年前六个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下降9.18%;但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却增长4.9%。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认为,这“一升一降”的背后,反映出我国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沈丹阳:现在来华投资的企业规模在扩大,投资领域已经从原有制造业拓展到各类和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并占了相当大比重。外商投资的企业规模和投资金额比过去有明显的提高。
日前,继葛兰素史克丑闻爆发以来,赛诺菲、礼来这两家大型外资药企日前也遭到中国工商部门的调查。受此影响,有人担心,这会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信心。沈丹阳表示。
沈丹阳: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也不会改变。依法查处此类案件,进一步表明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完善、优化投资环境,努力为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机会的决心。希望大家能够从客观、积极的角度看待这类事情。我们相信,依法查处违法企业将有利于增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而不是相反。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7月公开表示,尽管“2013年5月份以来,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预期逐步增强,国际资本有从新兴市场逐步撤离的迹象”,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出现外资主动集中撤离的迹象。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
高虎城:在事实上这几年来中国利用外资一直是非常稳定的,而且今年上半年是增长的。增长是来源于美国、欧盟和日本,所以我预测今年的整体利用外资的形势是稳中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增长幅度。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资撤离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