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资料糖厂上访的资料

分享给好友
转到我空间
广西桂平信访办主任的上访之路
阅读(2234)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小康》杂志的张志记者,带着一副黑边的扁形眼镜,颇有一种文人气质,拥有山东汉子的魁伟,也有在扬州读大学时留下的细腻。他出色的调查能力在业内有口皆碑。今儿,偶发他的一篇文章,在此,我不得不转载一下。纵然我很少转载别人的文章在我的博客,但是,这篇我怎么也割舍不掉,还是想推荐给我的博友们。让我们平静地反思,反思后便是如何好好地生活。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上访成了百姓们常用的途径,但是结果有的是被信访局的领导说服并加以解决了;但好多事,信访局的公务员们也只能草草了事,因为执行还是要靠事发的当地职能部门;也有的各地县市级信访局的公务员干脆来到北京,极力阻止百姓上访。
前些天,有个黑龙江省富锦市的一个农村妇女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在南二环国家信访局接待处,被不明身份的人打了。反应的问题是自己以前每个人8亩田地被占,也没有补偿,于是就来上访,得到的确实暴打,最后在北京报案后,也是不了了之,因为她也没有照相机等设备记录被打的经过。
记者张志,这次写了一个信访局的干部,本身遇到了问题,结果也是――――
信访办主任住宅被强制拆迁 依靠上访维权未果
&日16:44& 《小康》杂志   一个信访主任的上访之路
  一位在政法系统工作了多年,从信访办主任位置上退休的老干部却走上了上访之路
  文& 本刊记者& 张志
  2009年8月,广西桂平骄阳似火。住在被强制拆迁户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棚里的人们燥热难耐。
  因为与当地政府的拆迁补偿条件谈不拢,共有30多户居民至今没有签署拆迁协议,这些人最后被强制拆迁出来。而他们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基本生活条件无法保障。
  吴宗明家是其中的一户。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位桂平市原信访办主任走上了上访维权之路。“有时候想想,觉得也挺可笑的,信访办主任上访。”吴宗明自嘲,“然而,除此之外我已没有更好的办法。”
  突变的回迁方案
  2002年,吴宗明从桂平市信访办主任退下来,原本安度晚年的他因为一次拆迁开始了不平静的生活。
  2007年,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西江航运干线桂平二线船闸工程要开工建设,吴宗明家的四层半小楼房刚好在征地范围内。
  “这是个好事情。”一开始,吴宗明和周围的乡亲一样,很支持二线船闸工程的建设,大家对未来拆迁之后的生活也充满期待。“2006年桂平市政府与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江航运公司”)签有征地、拆迁协议,征地拆迁费用有1亿元,拆迁户一共约260多户,这样估算下来,每家的安置成本平均摊到40万左右,想来安置也不会差。”
  根据拆迁指挥部公示的回迁安置区域规划,将划分两个安置点进行安置,第一回建点计划安置154户,第二回建点计划安置111户。规划的安置区里,学校、商场、公共空间等配套设施齐全。“甚至当时还有人说政府要建好了房子,我们直接住过去就可以了”,吴宗明拿出当时公示的方案,“我们都对当时的安置设计很满意。”
  在《建设西江航运干线桂平二线船闸工程告被征地拆迁农户书》中,桂平市委、市政府表示,“要将桂平二线船闸工程建设成利国利民的‘阳光工程’……成为依法征地的样板工程。”
  “然而,谁也没想到最后实施的回迁方案变化却这么大!”吴宗明和乡亲们都很意外。
  日,桂平市人民政府通过了《项目建设征收征用土地和地上附属物具体补偿方案》。根据该方案,吴宗明他们实际获得的补偿标准是,混合(砖)结构每平方最高补偿330元,砖(石)木结构每平方补偿20~160元不等。而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专项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文件《桂发改法规[号》的规定:混合(砖)结构每平方补偿400元,砖(石)木结构每平方补偿280元。
  “按照桂平市的这种补偿方式,一些房子修得比较好的农户就要自己贴钱才能在新回迁地上盖同样的房子。”
  吴宗明家的四层半小楼房市场评估价为38.7万,工程拆迁补偿却只有25万元,“而按现在的建材和人工成本,盖一套同样的房子我还要自己补十好几万。”在记者走访的30多户人家里,他们也普遍反映自己的补偿款过低不足以盖回原来规模的房子。
  “更重要的是最初给我们看的拆迁安置方案也变了。原来给我们回迁安置的两个地块,现在只把第二回建点给农民盖房子,一个民房紧挨着一个民房,原来的配套设施、公共空间全泡汤了。另一个回迁安置地块却被挪作他用,据说是搞商业开发去了。”
  “把所有的被拆迁户都挤压到第二回建点进行安置,极大地侵害了被拆迁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凡涉及改变土地使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报批准征地机关批准。目前我们也没有看到任何更改的文件。”吴宗明他们很愤怒。
  被拆迁户黄永辉对《小康》说:他已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大米厂、桐油厂,两厂生产机械投资为50多万元。每年为国家创造财税收入10多万元,安排40多人就业,年工资支出40多万元,现两厂全部被征收。“安置补偿部门没有安排好工厂生产条件,就叫拆迁,又没有调查实际损失给以补偿,造成工厂倒闭停产,损失惨重,至今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安置答复。”
  因为觉得拆迁补偿标准过低,很多人都没有在拆迁协议上签字,包括吴宗明(房主登记为其儿子吴显宇)在内。
  日,吴宗明发现自己在电力公司上班的儿子吴显宇没去上班,就问原因。吴显宇说,单位领导接到王家委电话通知不准去单位上班,让他回来协助拆迁工作,去拆迁指挥部报到。吴显宇到了拆迁指挥部,问怎么配合拆迁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家委告诉他,把拆迁协议签了就可以回去上班。
  当时遇到这种情况的不止吴显宇一个。原桂平市南木镇政府副镇长谭敬贤对《小康》说:“当时公职人员普遍受到了‘关照’。”谭敬贤家的四层半楼房在日被强制拆迁。“在强制拆迁前,我被政府相关部门四次‘动员’签字拆迁,第一次是由纪委传去进行所谓的拆迁动员;第二次是由组织部、人事局联合‘动员’拆迁;第三次是由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动员’。最后一次,组织部领导宣布:今天是最后通牒,三天内签字,否则进行组织处理。”如今已是政府一般工作人员的谭对《小康》说。
  “因为签字的少,拆迁工作遭遇强烈反对。时隔不久,拆迁指挥部把补偿标准提高10%。但条件是同意由他们统一搞回建宅基地地基建设。同意的就签字,不同意的10%这部分补偿也得不到手,包括安置过渡费也不给。”吴宗明说,农民只好被迫同意。
  “更多的问题出现在后期的操作过程中。”吴宗明说,“一方面是公民财产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是有些人甚至没有房子或者不具备条件,却弄虚作假、暗箱操作。”
  未竟的上访路
  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具体负责操作拆迁安置工作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桂平市办公室副主任、市法制办主任王家委。
  当地几十户人家给记者的一份签字并按了红手印的材料显示:日上午召开的桂平二线船闸工程首期拆迁户会议上,王家委说:“工程征地拆迁问题,你们必须按指挥部规定的时间签字拆迁。你们找律师、找记者都没有用,我们都可以摆平。你们想得到更多的补偿是做梦。”“这些钱我们宁愿给法院用,也不给你们。这个工程是我们政府承包的,肯定要有得赚。”
  日下午,记者来到拆迁安置指挥部办公室欲就拆迁过程中了解到的相关问题向王家委求证,王家委以“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2008年7月,广西自治区交通厅领导到桂平检查二线船闸工作进展,黄永辉他们认为这是反映情况的难得机会,于是决定在二线船闸边必经的路边等厅里来的领导。
  此时,有人打电话通知他们去市建设办,说那儿有人接待。“到了之后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万没有想到他们用了调虎离山之计。”黄永辉说,“建设办的人说领导太忙,但可以把交通厅领导的电话留给你们,随后联系反映情况。”但后来他们发现号码是假的,根本打不通。
  之后,吴宗明和黄永辉决定亲自到区交通厅上访看看究竟怎么回事。而这也正式开始了他的上访之路。
  这一次的上访是有收获的。交通厅给他们找来了该工程的业主,西江航运公司的负责人。从这位负责人这里,他们了解到:根据西江航运公司与桂平市政府签署的有关协议书,西江航运公司给了桂平市政府1亿元的拆迁安置款,该工程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由桂平市政府负责。
  “但是政府并没有把钱都用在这上面,只是花了5000多万,其他的安置款哪儿去了?没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吴宗明说。
  随后,他们去了自治区纪委、区检察院还有区高级法院,把反映材料一份一份递上去。未果。
  2008年8月,当地的政府领导组织大接访。吴宗明走进了信访办接待室。这是一个他熟悉的地方,他曾经在这里接待过无数的上访人员,但此次的角色恰好调转了过来,他是来上访的。
  “您也来上访?”吴宗明一进门,接待他的一位市委常委认出吴宗明来并惊讶地问。吴宗明说,“我是来反映情况的,请领导帮忙解决。”
  问题当然没能得到解决。之后,拆迁区发生了一起悲剧。
  三个月以前,未签协议的拆迁户被强制断电、断水、断路。他们只能就近到二线船闸工地内的水坑中担饮用水、洗衣、洗菜、洗澡。 日,13岁男孩吴深玲在二线工程运河开发工程地溺水死亡。他的叔叔吴奇森说:“事发当时,施工区没有任何安全警示。事发后,施工方连夜在工地上挂安全警示牌,补拉安全线。至今我侄子尸体不知下落。他的父母也没有见过他一眼。”
  第二天,他们到市信访办上访,希望政府出面解决问题。信访局方面以主管领导“工作忙,没有时间”为由劝回了他们。
  “至今为止没有一个领导向死者家属过问此事,也没有得到一分钱赔偿。”吴奇森很愤怒。
  “我得不得到补偿也都无所谓了。但是这30多户人,现在生活无法保障,实在太惨。而且他们普通话说不好,也说不清楚。”吴宗明觉得他有责任帮他们来理顺这些事情,向上反映。
  “但现在毕竟60多岁,年龄大了,长途坐车、吃饭还是有点吃不消……”
  如今说起当信访办主任的日子,吴宗明依然很自豪。“那时候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老百姓来上访,不是来给找麻烦的,肯定是没有路走了,信得过你信访局才来。所以,肯定要悉心听取、好好接待。”
  “当时我们信访局在贵港市是先进,我个人也是先进工作者。”吴宗明很自豪,其任内,曾妥善解决了改制糖厂几百工人集体上访、化解了公交车与专线车矛盾等一些大事件。
  吴宗明说,他绝没想到,现在自己成了上访人员。
  日上午,广西自治区纠风办突然通知吴宗明,他们反映到国务院纠纷办的材料收到了,要约他们见面。但匆忙见了一面之后再也没有回音。
  吴宗明对记者说,“上访可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这毕竟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一个正常的反映情况的渠道。”
  他觉得,媒体或许会比上访更有效。他说,今后可能将更多地求助媒体了。
  有时候想想,觉得也挺可笑的,信访办主任上访。
分享给好友
转到我空间
空间的其他文章:  强烈要求解决原云南巧家糖厂的违法改制问题  我们是原云南巧家糖厂396名生活无着落,至今凄惨度日的职工,陷入喊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境,眼看着稚嫩的孩子读书交学费而无钱时的困境,眼瞅着老人得病时无助的眼神,我们的心在流血,我们的心在哭泣。我们被暴风骤雨般的国企改制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但是我们还是人,还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着,还在中国的土地上生存着,静悄悄地凄惨地生存着,在被社会完全遗忘的角落里生存着。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巧家县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人民政府,理应继承和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十年间,我们多方奔走呼吁过、上访过,但是巧家县人民政府对原云南巧家糖厂违法改制问题却长达十年时间对此无动于衷坐视不管。  在2002年巧家糖厂改制时,由于厂方对改制政策刻意隐瞒,我们工人无法得到关于改制的法律、法规,对国家许多改制政策和规定不了解,加上厂领导在宣传中的误导,使绝大多数职工对改制误以为就是换汤不换药,而改制中时任巧家县政府办主任的蒋成旭和原巧家糖厂厂长邓文通也在职工大会和各种场合多次对职工说过“改制只是卖的经营权”,使职工误以为改制只是改的经营权,国有资产的产权还是保留着的,使巧家糖厂的改制沦为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国有资产被低价贱卖,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改制的初衷,是为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职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更多收入,理应一切都越来越好,而实际情况却与改制的初衷背道而驰。巧家糖厂自改制后职工生活暗无天日,随时被新公司领导威胁无岗位不聘用,整天提心吊胆,工作和生活在恐惧、惊吓、贫困中。企业管理越来越混乱,产品质量越来越差,企业效益越来越恶化,员工生活越来越困难。从2002年底改制后,80多名职工因不满政府和企业改制中的违法做法愤而辞职,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下岗失业。更有两名职工对违法改制做法强烈不满,在未办理任何手续下愤而出走,甩袖而去,至今没回来上班。改制后大部份职工签了劳动合同,但每年却只能上一个月的班,其余11个月回家休息分文不发,年收入仅只2000多元,部份职工年均只有1000多元,在物价飞涨的当前,每月100多200元的收入如何生活?不是职工懒惰,而是当前的新公司,病情已恶化到了病入膏肓,病入骨髓的地步!尤其是当前个别管理层巧言令色蒙蔽工人,荼毒工人,坑害工人更加变本加厉,原糖厂的工人一直生活在没有阳光的土壤里,哪里还有公开、公平、公正可言?  改制十年来,原糖厂的工人收入每况愈下,每月100多元的低收入,生活在饥寒交迫中,沦为巧家县乃至全中国在职职工收入的最底层群体。改制后成立的新企业管理混乱、只罚不奖、责权不清,产品质量急剧下滑, 一家巧家县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现在却职工工资都拖欠几个月不发,年竟有两年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对此,原云南巧家糖厂全体职工要求政府纠正以下违法改制问题:  一、改制中的程序存在严重违法问题  1、改制时没经过清产核资  在改制过程中,没有按照中央、省、地改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按云发[2002]3号文件第一条第二点和昭发[条、巧发[2002]第二章第九条和国经贸中小企 [1999]89号明确规定:产权改制的企业资产必须具备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并公开拍卖、转让。而巧家糖厂在改制中并未委托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和清查,而是由既无资质又无相关证书的糖厂财务科所属财务人员自行评估和清查。这种做法,违反了云发[2002]3号和昭发[2002]22号文件的规定,而巧家县人民政府却自打耳光,连自己的制定的改制文件都置若罔闻不执行,带头违反。  2、改制时没经公开拍卖、财务审计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  在自行评估的结论下,虽然经县改制领导组在《云南信息港》等网络媒体发布了信息,但发布的出售国有资产的信息中把巧家糖厂的资产明确为42,750,283.44元进行公示, 而巧家糖厂自行评估的实际资产总额为59,335,375.38元(含土地资产16,585,091.91),这一明显带有欺诈性质的公示无人问津说明精明的商人早就识破某些官员弄虚作假的伎俩。在无资产评估报告和公示无人问津后,巧家县改制领导组在没进行公开拍卖的情况下最后仅凭巧家县政府办主任兼改制领导组成员蒋成旭的拍脑袋决策以区区6万元(一次性付款优惠30%,实际只支付4.2万元)的白菜价格就把一家国有资产59,335,375.38元的巧家糖厂卖给改制前既没通过财务审计也没进行离任审计的政府指定购买人时任厂长邓文通,一手导演了官商勾结、自卖自买的闹剧。可以说,当时糖厂内和社会上出得起4.2万元购买的大有人在,但巧家县政府和改制领导组在没公开拍卖下执意将一家具有59,335,375.38资产卖给时任厂长邓文通。此举严重违反1999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未经资产清查和原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的企业,不得出售”的规定。  巧家糖厂国有资产被贱卖后,2002年12月底成立新公司,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就是这100万元的注册资金,也是通过暗箱操作由原糖厂39名中、高层干部入股而来,原巧家糖厂厂长邓文通用欺诈手段玩了一出活脱脱的空手套白狼的成功骗术。而就在改制后的第一年即2003年12月的股东大会上,新公司董事长邓文通会上所作的发言中就把公司资产认定为5432.76万元, 而实际上2003年新公司经营却亏损245.4万元(有2003年的会计报表为证)。在2003年新公司既没投资增加设备又亏损的情况下,新公司的资产是如何增加到5432.76万元的?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是堂堂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亲口说出的话。这充分说明巧家糖厂在改制中存在明显的官商勾结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  3、国有资产被鲸吞  2003年3月,在新公司董事长邓文通的授意下,新公司向巧家县国有土地管理局申请变更国有土地使用证名称,把原国有土地使用证上的《巧家糖厂》变更为《巧家白鹤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至此,邓文通把16,585,091.91元的土地无形资产变成了私有财产,国有资产再次被严重鲸吞和流失(土地使用证变更申请附后)。  改制时,原巧家糖厂的《改制方案》中,把16,585,091.91元土地资产有意排除在外,人为扩大资产负债率,改制后又利用变更权属证的手段把这部份资产占为己有,请看《改制方案》中这段描述:资产处置和债权债务处理中“根据资产清查结果,糖厂现有总资产 59,335,375.38元(含土地资产16,585,091.91),总负债55,485,093.26。含土地资产负债率为93.51%,净资产3,850,282.12元,不含土地总资产元,资产负债率130%,在糖厂自行评估和清查中并未包括糖厂所属的巧家迤博停车场的35亩工业用地和大沙坝100多亩土地。巧家迤博停车场的35亩工业用地地已被改制后的新公司占为己有用于开发巧家堂琅鑫苑商品房小区,大沙坝100多亩土地后来也被巧家县政府以低廉价格强行分出几十亩地给巧家县丝厂用以建生产厂房。在实际操作中,巧家县改制领导组故意忽视元和原巧家糖厂的迤博停车场的35亩工业用地的土地资产,用虚增的负债率130%把巧家糖厂以4.2万元的价格变卖。  二、改制方案违法问题  在改制时,制定的《改制方案》未提交职工进行广泛讨论、学习、思考,也未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上报《改制方案》时谎称已召开职代会并获通过,而厂方所称的职代会没经过全体职工的选举,全厂职工从未选举过厂方所称的职工代表。这一明显违反国家、省、地改制政策规定的《改制方案》竟然能得到县改制领导组的批准,可以说,巧家县改制领导组在改制中监管出现严重失职,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和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的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几部委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也明确规定:“企业的改制分流方案须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其中涉及职工分流安置和用于安置职工的资产处置等有关事项,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未经审议通过,不得实施企业改制分流工作。” 1999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是有法可据,有法可依的。对此,我们提出强烈反对,并郑重声明:因《改制方案》未提交职工讨论签名认可,对糖厂的改制不予承认。  二、改制中的经济补偿金、安置费、医疗补助费问题  改制时,按相关文件规定:对因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应当以现金形式一次性给付。原糖厂国有企业职工的经济补偿金被改制后新成立的企业强行无息借走,此举明显违反云财企[号文件中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1、当时,由于职工对改制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原巧家糖厂有意向职工隐瞒中央和省关于改制的政策规定,厂方也未向职工宣传改制的有关政策,使职工对巧发[2002]22号文件中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之处毫无查觉,使绝大多数职工对改制完全不知情而听信个别厂领导的宣传与误导。在巧家县企业少,不好就业和职工完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被企业胁迫用不平等的协议强行将经济补偿金无息借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我们认为,企业未与职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威胁、不聘用岗位等手段强行将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无息方式借走是不平等的签订合约行为,按合同法规定是无效合同。  2、安置费、医疗补助费问题:在改制时,巧家县有水泥厂和糖厂两家企业同时改制,两家改制企业执行的是同样的改制文件,但改制结果却截然不同。糖厂职工规定必须在改制时退职才能领安置费和医疗补助费,改制后退职、退休的职工不能领取安置费和医疗补助费。而水泥厂的职工改制后退职的职工却仍可以领到安置费和医疗补助费。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天下,同属巧家县境内的国有企业,为何改制后两家企业职工的命运各不相同?待遇也迥然不同?   对经济补偿金在昭发[2002]2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安排原企业职工继续就业的,可以在资产转让或出售价格中抵扣一定数量的安置费用,而原巧家糖厂的做法不是抵扣一定数量,而是把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安置费、医药补助费970万元全部抵扣负债。这一做法明显违反昭发[22]号文件规定,存在把职工经济补偿金、安置费、医药补助费全部用于还贷的违法、违规事实。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职工在改制中、改制后都没得到一分钱经济补偿金、安置费和医疗补助费,全部被原巧家糖厂违法用来冲抵负债,我们的血汗钱、卖身钱被套走。更证明原巧家糖厂厂长邓文通擅长的空手套白狼骗术,以至于我们现在生活在每月只能领取100多200元的收入,陷入悲惨生活的境地。从改制后进入新企业里,我们就象进入了练狱,饱受煎熬。我们呼唤“包青天”再世,拯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中,还我们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给我们正常基本生活。  三、改制时的入股问题  改制前的糖厂属国有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改制前的糖厂既属国有企业,也就是《宪法》中所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资产属全体职工所有,任何人都无权把国有资产私相授受,拿来做人情。在改制中,糖厂的个别领导用暗箱操作的方式,在未公开征求职工同意的情况下,私自邀约39名原糖厂的中、高层干部入股,这种不尊重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严重违反云财企[号文件中关于“积极鼓励职工参与企业改制,认购股份”和云发[2002]3号文中“国有资本退出后,允许经营者、内部职工等出资优先认购企业资产及控股经营”的规定。我们不禁要问原云南巧家糖厂领导:我们原国营云南巧家糖厂的职工算不算企业的内部职工?如果不是,那我们算什么性质的职工?如果是,那为什么你们入股时要暗箱操作而不征求我们的意见?对此,我们全体职工郑重声明:糖厂资产是国有资产,属全体职工所有,对原糖厂领导这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坚决抵制,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纠正这一违法做法。  四、要求政府关注职工生存,向巧家白鹤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派驻工作组进行整改  1、改制后,巧家县人民政府对公司的无数次扶持,都象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2003年改制后,考虑到公司职工的生存状况恶化,政府曾委托公司开发花桥南段44.2亩的土地,目的是更好安置现有职工,但几年过去,花桥南段只见开发,却没见一分钱效益,开发完成后,街道两边的门面房和地块没有向糖厂职工优惠出售或出租。而开发时安置的几名职工随着花桥南段开发的结束,又全部回公司上班,。  2、白鹤驾校的出售问题。白鹤驾校出售时,正值投资建驾校后生源最多且效益最好时期,而公司总经理邓文通置全厂职工的生存和就业于不顾,却把驾校转手卖给他人。  3、堂琅鑫苑开发问题。堂琅鑫苑是原糖厂投资修建的迤博停车场,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占地面积35亩,后被改制后成立的新公司开发成“堂琅鑫苑商品房住宅小区”。  这里,我们全体职工不禁要问:出卖白鹤驾校的收入到哪里去了?花桥南段开发的所得收入到哪里去了?堂琅鑫苑的开发收入到哪里去了?大沙坝卖给丝厂几十亩地的收入到哪里去了?改制后公司所得贷款又到哪里去了?如今落到今年上班的职工拖欠三个月工资不发、下榨季生产必需的备品备件无钱购买的地步,要求政府、纪委组织工作组彻底清查改制十年来公司的往来帐户和现金流,还全体职工公道,切实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  我们不相信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政府,能眼睁睁的看着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中而坐视不管?  最后,原糖厂全体职工要求各级政府依法纠正以上违法改制问题,追回被低价贱卖和流失的国有资产,恢复我们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还我们下岗职工公道。  原巧家糖厂全体职工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引用文件:  1、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2、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  3、 “国经贸中小企 [1999]89号” 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云财企[号  7、巧政发[2002]22号  8、云政发[2002]38号  9、昭发[2002]22号  10、巧家糖厂产权交易合同  11、土地使用证变更申请书  12、巧家糖厂改制方案  注:如上级派的调查组到来,原巧家糖厂全体职工将全力提供上述文件和糖厂内部相关资料  附:原巧家糖厂职工签名手印  2003年会计报表  土地使用证变更申请书   到吃饭时间了,下岗工人的儿子就在门口吃盒饭,生活再苦,也不能苦了儿子    这位女下岗工人(左1),在新企业就业后,每年只能领到1000多元工资。丈夫2008年因癌症去世,孤儿寡母每年就靠这1000多元凄惨度日,在说到自己的遭遇时,这位女下岗工人说到痛心处不禁悲泣地掉下眼泪。    下岗工人纷纷围着政府领导诉说下岗后的遭遇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坚决支持巧家糖厂下岗职工的合理诉求
  坚决支持巧家糖厂下岗职工的合理诉求
  坚决支持巧家糖厂下岗职工的合理诉求  !!可怜的糖厂职工,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糖厂,最后确落到饥寒交迫的地步,正所谓是老无所养,老无所依!!
    到吃饭时间了,下岗工人的儿子就在门口吃盒饭,生活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原部份糖厂职工的签名手印
  可怜的糖厂职工,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糖厂,最后确落到饥寒交迫的地步,正所谓是老无所养,老无所依!!  .
  一查到底,还朗朗乾坤一个清天白日,还糖厂工人一个生存了空间
  争取下岗工人自己的权利,下岗的人联合起来, 坚决支持巧家糖厂下岗职工的合理诉求!!!
  支持巧家糖厂下岗职工的合理诉求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光下成长手抄报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