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生态城生态梦网读者大厦怎么做车

  渤海早报讯 (记者刘长海)日前,天津市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滨海新区在生态城设立出版产业园区,吸纳国内著名出版传媒企业入驻,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提高出版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形成以出版原创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出版产业基地。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生态城具有出版物经营资质的出版发行企业共有21家,包括甘肃读者出版传媒、江苏凤凰出版传媒等,注册资金总额为3.9亿元人民币。其中,读者出版传媒集团投资2.5亿元建设了读者新媒体大厦,项目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预计2014年初投入使用。此外,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音乐、数字版权交易平台等数字出版企业超过20家,注册资金总额超过2亿元。  作者:刘长海天津市汉沽区8000万天津中新生态城读者新媒体大厦工程_行政办公工程_工程信息_合力网,六度商道中国印刷资讯频道
&&&&&&&&【中国印刷网】打造中国一流期刊集团 &&&&——访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吉西平 &&&&一从《读者》横空出,书海从此起边声。日,《读者》杂志的前身《读者文摘》诞生于大西北的甘肃兰州。30年来,她从创刊时月发3万册到30万、300万乃至1000万册,不断创造着中国期刊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文化!”她的品牌所蕴涵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情感诉求、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及始终如一反馈读者、关注公益的社会担当,更是得到了读者和时代的最高褒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和发行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三的“中华第一刊”。 &&&&2006年年初,孕育了这个杰出文化品牌的甘肃人民出版社,以《读者》冠名,改制成立了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在甘肃人民出版社成立60周年暨《读者》30岁生日到来之际,读者出版集团董事长吉西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畅谈了集团的改革现状、自身定位及面对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竞争态势下的发展目标和应对举措。 &&&&转企改革如凤凰涅槃般完成自身蜕变 &&&&吉西平介绍说,成立于1951年的甘肃人民出版社,60年来与新中国一同成长,现已发展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430人、8家图书及电子音像出版社、11家期刊社、6个经营单位和6个管理部门的综合性出版集团,年出版图书及电子音像制品1600余种、期刊11种,发行量上亿册,为先进文化的传承和甘肃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经几代甘肃出版人的心血浇灌,培育出了《读者》这棵刊界奇葩,就使得体量并不大的甘肃出版在业界显出独特而亮丽的光彩。 &&&&2006年,甘肃人民出版社顺应历史改革大潮,挂牌成立了读者出版集团,开始了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这一转制改革是历史性的,也是艰难的,它就像凤凰涅槃一样,要浴火重生,完成自身全新的蜕变。”吉西平这样形容自身的集团化改革。 &&&&之后两年中,读者出版集团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围绕三项制度改革,在形成企业激励机制、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内在动力及创新内部运作机制和业务模式、健全企业财务和劳动制度、建立规范的资产经营责任制等方面一一着力,在阵痛中开始了身份转换和股份制企业化过程。 &&&&2008年6月,在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整体加快的形势促动下,读者出版集团启动了股改上市工作,并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培育的上市后备企业。2009年下半年开始,读者出版集团在内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大讨论中,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转制鼙鼓擂得更响。读者出版集团联合中国化工集团、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甘肃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省内外优秀大型企业集团,于当年年底共同创立了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集团向现代企业转换和上市方向又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与之相适应,在传媒公司规范运行的第一年即2010年,读者出版集团在股份公司上市必须具备的严格条件压力下,面临着组织架构、产业结构和分配办法几方面的重大调整。&&&[4]&[5]&&集团及传媒公司全体职工戮力同心,勇敢应对挑战,在深入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加快出版转型诸方面都有喜人突破和良好双效。由于业绩突出,读者出版集团被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评为2010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被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评为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公司核心品牌期刊《读者》杂志再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可以说,经4年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了符合股份公司运行和经营管理的体系,与上市运作日趋衔接。虽不能说已完成了自身的彻底蜕变,但我们越来越像一个企业人了。”吉西平同时举出几组数字为近几年的成绩佐证:自2006年读者出版集团成立以来,各项数据快速递增,在人均资产占有率和人均劳动生产率方面,已进入全国一流出版单位之列;2009年,集团合并口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8%,净利润同比增长40.57%;2010年,集团资产总额达10.97亿元,股份公司资产总额和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14.15%和29.6%。 &&&&现状审视新理念新业态孕育新希望 &&&&在读者集团这些不为外人所了解的悄然而紧锣密鼓进行的身份转换改革和逐年上涨的数字之外,业内人士更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成立集团和股份制公司后,他们长期主要靠《读者》杂志支撑的、单纯依靠传统出版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态势是否有了转变? &&&&对于这个问题,吉西平欣然作答:“这的确是甘肃出版人几十年来耿耿于怀的一个心结,但这种局面已开始改变了。我们以股份制改革和市场化运作为契机,在近两年大力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加快新媒体建设和向数字出版转型,积极探索实践多元产业发展和战略投资,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已初步为自己拓开了另一片创业新天地。”他以2010年的动态举例—— &&&&5月,新颖的《读者》电纸书亮相深圳文博会,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期刊企业中第一家推出自主品牌手持终端阅读器的企业。到9月初,第二代电纸书产品就接踵研发出来并在市场热销。目前,第三代相关产品正在研发,可望不久面世,读者股份公司已拥有其数字转档能力和相关核心技术。 &&&&12月,读者出版集团门户网站“读者网”正式上线运行,并快速完成初期交流和商务平台的搭建。 &&&&当年内,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注册5000万元、设在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读者新媒体公司成立,并已启动建设以动漫和影视产业为主的天津新媒体大厦基地建设工程。年内,手机数字出版工程全面展开。《读者·原创版》手机杂志(彩信版)目前已发展到20多万个;《读者·原创版》WAP手机报于5月在中国移动手机报天下网开通运行;《读者欣赏》手机报等彩信版产品同时在西北电信上线试运行;《读者》主刊手机杂志项目已与中国联通甘肃分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并接入联通全网平台。 &&&&同时期,按照“三网合一”的媒体发展趋势,策划和开始启动对《读者》杂志中的1000个精彩故事进行改编并拍摄相关美文短剧,争取早日实现在电视台、手机和互联网的播放。 &&&&当年11月,读者出版集团因积极的、大力度的数字和新媒体出版探索实践,而成为全国业内首批获得新闻出版总署电子出版资质的4家传统出版单位之一。同时,也被新闻出版报社举办的“阳光中国·2010传媒发展年会”组委会评为“年度数字化转型媒体”。 &&&&鉴此,吉西平认为,集团以开放的理念和高科技的手段,涉猎新业态,不断探索并推出一个个全新的、多媒体的产品,这才是前行路上的耀眼亮点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希望所在。 &&&&自身定位在“刊群战略”中树立特色优势 &&&&身处西北腹地、由甘肃人民出版社转制而来的读者出版集团,若论规模实力,显然无法与出版大省的同类集团硬作较量。而在各个出版集团都投入多元化经营竞争之时,规模相对较小的读者出版集团会不会有用力分散而弱化根本之虞?对记者提出的这一担忧,吉西平的回答很干脆:“不会!因为我们已给自己的集团和公司以明确定位,那就是立足《读者》杂志品牌优势,实施‘刊群战略’,努力打造中国一流期刊出版企业集团。” &&&&2010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来读者集团调研时,就讲了自己的一个观点:应把读者集团和以后的上市公司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期刊企业集团品牌。为此,蒋建国建议应紧紧围绕《读者》品牌,做到“一个主题,多元化发展;一次制作,多形式出版;一次生产,多媒体发布;一个产品,多层次开发。”吉西平说:“这个观点和建议,因特别符合读者出版集团实际,给了我们强烈的提醒和很深的印象。同样,对读者集团近几年改革全过程都了然于胸的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也对蒋建国副署长的这一说法十分赞同,且在不同场合多次对我们叮嘱:改成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也好,上市搞多元化发展也好,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那就是紧紧抓住‘读者’这个优势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不放,以此打造以期刊为主核心的特质鲜明的出版企业集团。同时应有雄心壮志,力争在将来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期刊集团。” &&&&吉西平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到,殊荣累累的《读者》杂志,在2010年6月,再次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居第176位、传媒业行业品牌第15位、杂志类第5位。同年9月,又被其评为亚洲最具品牌价值500强企业,居第210位,品牌价值达50.08亿元。另外,《读者》广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唯一真正走向世界的杂志。2010年8月,她又获台湾有关部门正式核准,成为祖国大陆媒体第一份进入台湾地区出版发行的刊物,再次引起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我们的‘刊群战略’,就是以《读者》为核心,在未来5年内通过对现有系列刊物的整合及吸纳、新办等方式,增加原创刊物,构建起由20个左右版本组成、种类丰富、内容涵盖更加广泛的期刊群。同时,在‘读者’品牌的引领带动下,将其办成高质量、高品位、多语种的刊群,以做强做大、全部上市、更多地走出国门为目标,从而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得到更多传播的同时,也实现集团核心竞争力及双效的增强。” &&&&甘肃出版一向有“刊强书弱”的说法,在实施“刊群战略”之时,读者出版集团同时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工程:一是继续调整图书出版结构,大力压缩和去除平庸选题;二是立足地域省情,继续给力于敦煌、民族、丝路三大板块传统优势选题,同时抓好重大主题和专题项目出版;三是进一步重视“走出去”战略,将版权贸易作为公司图书发展重点和质量推动器加以强化,扩大甘版图书的影响。 &&&&在此图书出版精品工程实施中,吉西平介绍,集团在2011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已策划组织了一批极具特色和分量、又有独特视觉的选题,如长久瞄准农家书屋工程需求、可滚动出版的《农家书屋文库》丛书,和相关单位共同组织的全民阅读工程等。
------------------------------------------ 相关阅读:------------------------------------------ ※ ※ ※ ※ ※ ※ ※ ※ ※ ※
&·&·&·&·&·&·&·&·&·&·&·印刷行业最新供应:&·&·&·&·&·&·&·&·&·&·&·&·本行业热门搜索::
| 广告服务
| 用户注册
| 欢迎合作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版权所有 网址:www..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中新生态城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