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大学生国家奖学金答辩ppt稿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学生竞选奖学金演讲稿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大学生竞选奖学金演讲稿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25: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学生竞选奖学金演讲稿
官方公共微信先别拜神,做你自己的“学人”——也谈清华特等奖学金答辩
14-11-04 22:36:35 / 分类
& & & &本周社交网络上备受关注的消息是清华大学的特等奖学金答辩,跟我们化大逸夫图书馆那几个多功能厅长得很像的答辩台上站着的不是听都没听过的某期刊发过文第一作者,就是荣誉等身的青年才俊,看过之后任谁都“亚历山大”,有种光阴虚度、大学白念之感。头几年清华特奖答辩马冬晗的视频和她那张满满的日程表着实在互联网上风靡过不短的时间,彼时“学霸”一词尚不知在何处,哪知如今清华大学这种“封神榜”答辩会上一个个“学神”都意气风发,向着全面秒杀同龄人的目标不断迈进。
&& & & 以清华之底蕴,每年的特等奖学金答辩候选人水准应该都很高,不应只有今年才有这么多耀眼的“超新星”走进新世界,看着他们超越国内一般大学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素质和履历的时候,“呵呵”者有之,“哦哦”者有之,“啊啊”者也有之,总之很多拟声词都有之,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只有今年的清华“超新星”这么吸引我们的目光呢?我掐指一算,应该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读大学”和“怎么读大学”的时代来了。
&& & & 高等教育的扩招带来了的本科毕业生如潮水,将每年招聘会上的用人单位包围,一层一层往里推,紧紧跟随……在经历了连续三个“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有一种声音一次次浮出水面——不读大学也能有好的前途,你看看隔壁老盖茨家那小比尔,大学没毕业都当过好几次世界首富了,再看看你们这些本科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从逻辑和概率上来说,你成不成功和读什么样的大学应该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架不住三人成虎,你多看几篇“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硕士生开饭馆”之类的新闻,你说你得多坚定才能坚信自己读大学的选择没有错误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首先需要从这个消息中明确的一点就是读大学还是比不读大学更能接近成功的。
& & & & 以我接触到的同学来说,先分成知道为什么读大学和不知道为什么读大学两类,在前者中再分成为了自己读大学和为了其他目的(以为了文凭和给父母一个交代为主流)读大学两类,后者就没有分的必要了。前者中的前者一般来说都是目标明确,最多就是方法不当,不晓得怎么学习专业知识或者误入歧途之类的,目标明确的方法得当的基本都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了,而前者中的后者除非是天赋极高,否则在自身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基本都成为大学里的中间阶层了,时而分母,时而分子,而且还是分母的时候居多。所以,当今次清华特奖答辩的几位“学神”从朴实低调的清华园中跑到社交网络上供人膜拜的时候,我们听到的不同声音,其实也是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认知、反思或者说是否认可的不同见解:有的人看到的是中国某个学科未来的希望,有的人想到到的是“和我有什么关系”的淡定,有的人感到的是见贤思齐的动力,当然,还有的人吃到的高树上的酸葡萄。
& & & & 上大学的目的之一我以为就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社会上明里人人平等,私下三六九等。决定你在大学毕业之后是属于哪一等的想来应该有天赋,努力和机遇这三个因素,可能笼统,但却实际。如果真有命中注定这回事的话,那这些“学神”应该都是“人上人”的有力竞争者。能上清华的多半智商上首先碾压了绝大部分同龄人,这是天赋;清华的平台国内能比肩的除了他们隔壁邻居外,基本都要在大陆以外找找,这是机遇;而达到这两项却不等于能获得特等奖,因为他们最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学神”的努力,(我记得有个学数学的同学每周有超过80个小时的学习数学时间),当同龄人天赋相同,机遇不确定时,有限的资源下,可以帮你“更上一层楼”成为“天下第一等”的,只剩努力一途。所以无论你从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的相关消息里读到的是什么,你都应该明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否则,等到问题真正来的时候,蓝翔也教不了你。
& & & & 网上有句励志的话叫“你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看到这些清华的“学神”,有的同学想想还是算了,把 世界让给他们吧。可请不要忘了,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每一个人的,每个人也都是自己的世界。你总还是有属于你自己的天赋等待挖掘,有属于你的机遇等待把握,而你要做的,就是做好挖掘到和把握到的准备。所以,所谓正确看待“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应该是看看自己的身材和成绩,钱包与脑子——下午就别逛街了,背背英语吧;晚上也不要刀塔了,看看文献吧,成不了学神不要紧,先成为“学人”吧。
&& & & 也许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神”,拜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神”,然而神也是人,也不能凭空制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更主要的原因是你离神很远,所以他们总是很高很大,而你离你自己很近,所以总觉得自己很矮很小。但请不要忘了,你要追求的都是你自己的成功,都是自己再小也要实现的梦想,而不是“神”的成功和梦想。
脚印一串串:
请先后再进行评论!法学院优秀学子参加校长奖学金暨山东大学(威海)十佳大学生评选答辩会
作者:法学院
来源:法学院
阅读次数:93
11月27日下午,校长奖学金暨山东大学(威海)十佳大学生评选答辩会在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学生处处长郭邦礼、副处长袁付平,校团委书记杨玉,教务处副处长王福安以及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牛文军等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参加评审会并担任评审委员。评审会由校学生会主席张珣主持,法学院李涛、张悦等30名校长奖学金候选人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评审会。
答辩会上,来自法学院2009级法学二班的李涛同学以&带上责任,去拼搏,去奉献&为主题,分别从学习成绩、学生工作、科研实践等方面,细数三年来大学生活的点滴成果,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李涛在答辩中提到,是责任在推动他不断拼搏,也是责任在提醒他牢记奉献,并表示如果有幸获得校长奖学金,他将会把所有现金奖励回馈学院、回报学校。来自2010级法学二班的张悦同学则从品格、求学、工作、科研、实践及活动六个方面展现了自己追求全方位高品质发展,在学习和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奋斗过程。在答辩过程中,张悦也承诺如果获得校长奖学金,将会把所得款项全部捐给社会和学校中需要帮助的人,将大学生的担当进行到底。经过激烈的角逐和现场评委投票,十位校长奖学金候选人最终产生,法苑学子李涛以9票的优势位居第六,顺利入选。
学生答辩过后,郭邦礼处长做简要总结。他肯定了参加答辩的学生们的优秀与卓越,并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以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优异的成绩争做全面发展的优秀山大学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此次评选不仅为学子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楷模,也使在场同学们感受到了法苑学子的卓越风采。相信在学院的悉心栽培下,日后法学院还将不断涌现出更多优秀学子,续写法苑华章!&
CopyRight (c) 2014 共青团山东大学(威海)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清华大学15名学霸角逐特等奖学金答辩实录
2014清华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微言教育 责任编辑:yuxueshan
1989年设立的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旨在表彰全面发展或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贡献的优秀学生。对清华学生而言,特等奖学金是最高荣誉。11月2日下午,经过院系推荐、校奖助学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初评等环节,15位本科同学在主楼后厅进行2014年度特等奖学金答辩。最终,邱聪灵、李若愚、杨植麟、韩衍隽、唐韬然、柳珺、郭宇韬、郭齐、元喆、杨珩得票获前10名。
邱聪灵:我的大师梦
第1个上场的是来自数学科学系的邱聪灵同学,他现担任数学系《荷思》编辑部编辑。他获得了2014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几何金奖、全能金奖、代数银奖,他所在的团队同时还获得了团体银奖。他代表学校参与了2012亚洲科学夏令营以及2013全球华人数学家大会。大学前三年,他在图书馆借阅了357本书,90%以上是数学书。
邱聪灵这样说:我梦想着成为像陈省身这样的大师。我每周在数学上投入80个小时。张益唐曾勉励我,即使不能做,也要胸怀大问题,这正是我奋斗的源泉。在Michigan大学,一开始我在黑板上写几行思路就会被教授讥讽,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最后我可以洋洋洒洒写一黑板的思路。我的理想是成为数学大师,振兴中国数学,我愿意为中国数学的崛起而奋斗!我以一个数学家的理解为公共服务,培养学生和传播数学。我组织很多讨论班,为后勤部的工友辅导了一年的数学。我获得马杯健美操比赛轻量级第二名,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
评委提问,很多数学家在取得成就后会转行进入百万美元年薪的业,你怎么看?邱聪灵回答,与数学这么美妙的东西相比,百万美元又算什么!
杨珩:探索,一直在路上
第2个上场的是来自学院的杨珩同学,他曾任汽车系科协副主席、汽车系科协竞赛部部长、未来云计算兴趣团队成员。在科创方面,他的论文Effectsoferectableglossalhairsonahoneybee’snectar-drinkingstrategy发表在AppliedPhysicsLetters.热心志愿,他曾担任园博会志愿者,IEEEVPPC志愿者,还将在北京APEC领导人会议周担任志愿者。
杨珩的推荐人介绍,一次在试验中,杨珩的手被蜜蜂蛰了,整只手都肿了起来,但是他还是继续坚持试验。
杨珩说道,科研的第一步是质疑,“这一次我不再相信大牛”。科研的第二步是坚持“除了坚持,我没有别的选择。”最后科研需要开拓的精神,“做自己想做的,不要紧跟着大牛。”质疑、坚持和开拓难能可贵,但这一切其实都来自于我的思考和好奇。在清华的几年里,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让我们对自然的好奇陷入欠费的危机,无论生活怎么对待我们,希望大家保持最初的好奇。
施天麟:博士水平的本科生
第3个上场的是来自交叉信息学院的施天麟同学,他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学会信息部干事、交通大学大学探索家活动讲师和为星火计划第七期学员。他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交换学习。第一作品成果发表于计算机视觉的顶级会议CVPR2014。自主立项“贝叶斯最大熵的在线学习”,成果发表于国际机器学习大会,成为18篇入选JMLR的高水平论文之一。
施天麟的推荐人是姚期智院士。他说,一所好大学的产物是青年人才,我非常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介绍施天麟同学,我认为他是今年全世界计算机本科生中毫无疑问的前几名。第一点是他能够不断发现自己能够做什么,他是后来转入姚班学习的;第二点是他不断改进自己,成绩每年都进步,我认为他是非常成功的典型。今年,他在不同领域的顶级会议发表4篇论文。光靠2014年4篇论文的成就,他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博士毕业的标准。
来自交叉信息学院的施天麟说,两年来,我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很多创新的灵感就来自于课堂学习。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计算机科学家,铸造改变世界的创新,服务科技与人性,改善人们的生活。
郭宇韬:做世界的体验者
第4个上场的是来自土木建管系的郭宇韬同学,他曾担任土木建管系学生科协主席。他从大一年级第8上升到年级成绩均为第一。他还获得了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一等奖、北京市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结构设计大赛清华选拔赛第二名。综合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未来学者奖学金更是不在话下。文章“ImpactofDriver"sBehavioronTrafficFlowUsingExtendedCellularAutomataModel”在ICCIS2014(第六届通信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目前已提交EI检索。
他说:2008年那年我正在参加中考,我是幸运的,但是我的同胞被掩埋在了废墟下。从那时我便立下志向,要建造最安全的结构与房屋。结构有形,梦想无限,我相信这个梦一定会实现!
评委提问:你参与的活动、取得的成果都很多,但是如果在墓志铭上你只能留下20个字,你会留下什么?
郭宇韬同学答:我想应该是,这是一名伟大的抗震结构设计者。
元喆:把科研的乐趣传递给更多人
第5个上场的是来自系的元喆,他曾担任化工系科协主席、系科协与宣传部部长、化工系团委委员、班长等职务。他的作品《高容量柔性锂硫正极材料的开发》获得清华大学第31届“挑战杯”的特等奖。他参与的论文“HierarchicalFree-StandingCarbon-NanotubePaperElectrodeswithUltrahighSulfur-LoadingforLithium–SulfurBatteries发表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影响因子达到了10.4。
元喆说,我希望把科研的乐趣分享给更多同学,担任化工系学生科协主席期间,组织“一张图读懂挑战杯优秀作品”活动。科研并不是那么高贵冷艳,而是可以很接地气。
郭齐:宁静的寻梦者
第6个上场的是来自自动化系的郭齐。拍过,做过主持,入选“星火计划”第七期,大二暑假在斯坦福大学研修两个月,大三暑假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海外研究,一作论文“EfficientDivide-and-ConquerClassificationbasedonFeatureSpaceDecomposition”已投稿至ICASSP2015(顶级)会议。曾获自动化系本科生最高荣誉“清华之友——方崇智奖学金”。
郭齐是系里同学公认的榜样,教过他的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KristenGrauman教授因他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称他为:“无与伦比的学生”。郭齐的介绍人这样评价他,道德高尚,基础扎实,思想活跃,引领风骚。
郭齐在答辩中说道,由于身体素质突出,他成为了系队的门将,但历次比赛里都接不到高球。后来我结合比赛录像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训练方法,成为了当年马杯中失球数最少的门将。敏锐的洞察力与专业的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我把这一点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他方面。对于前锋,10次机会只要把握1次就是英雄;对于门将,10次扑救失误1次就是罪人。
唐韬然:让因科学腾飞
第7个上场的是来自美术学院的唐韬然,他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学生艺术团合唱队副队长,紫荆礼仪队队员等职务。他的作品参与了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以他为第一作者的作品“Animusic-交互式动画生成应用”获得了清华大学第三十二届挑战杯一等奖,并获得两份意向书。
唐韬然在答辩中说道,我希望把艺术推向实处。让艺术因科学腾飞,做创新的,做实用的,做服务人民的大设计。厚德方能载物,设计放大人生。三年来我积攒了20多张健身卡,游泳卡。从180斤到120斤,从高中的从不及格,到花样轮滑课程专项第一。或许你没有高超的运动天分,但是你一样可以通过努力收获、从容。
杨植麟:心怀梦想计算未来
第8个上场的是来自计算机系的杨植麟同学,三年成绩班级第一,10门专业课取得满分,所有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他在DREAM9全球癌症大赛第一名,获邀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另外他还以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会议WSDM和CIKM发表论文。他还是校园摇滚乐队Splay联合创始人,参加校内大型演出,晋级校园歌手大赛复赛。
杨植麟在答辩中说道:大学三年,我90%的专业课都在95分以上,其中所有程序设计课程均为满分。提出的算法已经被腾讯、华为等企业应用。数据改变了计算机科学乃至人类社会。我参与基于的癌症预测课题,为提升癌症治愈率做出贡献。我是校园乐队Splay的鼓手和词曲作者,带着原创歌曲参加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这是计算机科学最好的时代,因为这是数据的时代。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时代,因为我怀揣梦想,做最好的事情,让数据改变世界。
评委老师提问:能不能分享你那么多100分的经验?回答:这是集体的功劳,我们的班级学习氛围很好,经常组织班级学习小组和答疑。大三的学年,我们班在年级前10名中占据了6席。
韩衍隽:理工结合,执著求索,扎根清华,面向世界
第9个上场的是来自电子系的韩衍隽,他现任电子系TMS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腰鼓队副队长。他的学业成绩三年均为班级第一。他曾获得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4年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全球特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决赛一等奖第一名。
韩衍隽在答辩中说道,作为一名清华学子,在面对世界时,我的表现无愧于要求。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去攻克人类未解的问题。为文明做贡献,为人类谋幸福。
斯坦福大学TsachyWeissman终身教授在实习鉴定中写道:感谢该项目让我有幸结识这样一位天赋异禀、勤勉早成的年轻研究者。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他还只是个本科生,虽然他已远远超出了我对于最优秀的研究生的预期。
柳珺:广厦冷暖·常记于心
第10个上场的是来自学院的柳珺同学,曾获“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一等奖第1名。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思源计划”11期学员。大学三年连续六学期学分绩排名全系第一,数理基本课程学分绩达到95.4分。
柳珺在答辩中说道,在社工中,“推己及人,服务社会”;在科研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大一的暑期实践中,我感受到西北地区干旱燥热气候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干扰,经过不断的学习,我开发了一种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的,使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我希望做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科研,心系天下冷暖,情牵广厦万千。
徐曼琪:做有温度的工科女
第11个上场的是来自精密仪器系的徐曼琪同学,她曾担任精密仪器系团委组织组干事、“星火”8期理事会成员、“思源”11期项目组成员和精14班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她的三年成绩名列院系第一。她还是清华-伯克利全球技术创业项目成员,作为入选团队于2014年5月参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硅谷交流参访活动。她的论文《ALong-termStablePowerSupplyμDMFCStackforWirelessSensorNodeApplications》收录在J.Micromech.Microeng。
徐曼琪在答辩中说道,经过三年的成长,大一时自嘲的“工科女”三个字已经成为我最温馨的归属和自信的标签。我曾在做义工时发现了很多人因为疾病无法及时检出而致残。我们不仅需要高端的设备,还需要贴近民生的仪器。为了刷新实验本上的Fail,我在回国前的24小时还在实验室里坚持试验。我们总要接受不断地失败才能守住最初的梦想。
黄斐:实践求真自信发声
第12个上场的是来自新闻学院的黄斐同学,她曾担任学生模拟亚太经合组织协会会长、院学术中心主任等职务。三年专业课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综合一等、学业一等奖学金以及科技创新奖学金。她的论文《CloserTiesRaiseQuestions》在WashingtonReportontheHemisphere上刊登,其他的论文也有收录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青年记者》。
来自中原大地的新闻女黄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家。黄斐在答辩中说道,千万不要让怠惰埋葬了自己的创新想法,不放弃任何一个求知求真的机会,是坚持让自己的创新开花。从兰考到世界,这不仅仅是一个清华学子的梦想,知己知彼才能让自己的言谈更有底气。
管悦:扎根大地优秀筑梦
第13个上场的是来自经管学院的管悦同学,她曾担任第十八届共青团经管学院委员会委员、经管科协项目部部长、经管团委志愿副书记、经35、36班小辅导员等职务。她连续两年成绩均为年级第一。她也参加了埃森哲IT案例大赛,获得初赛小组第二名和以经管学院辩论二队成员参加“清风明辨”半决赛以及首都高校“经世济民”辩论赛等。
管悦在答辩中说道,我来自黑龙省的一个煤城,对于煤炭安全特别感兴趣。于是就穿着厚厚的作业服下到矿井去接触工人。我曾组织格桑花开书信传爱。公益是小事,却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经世济民。
李若愚:全球化、法治与我
第14个上场的是来自法学院的李若愚同学,她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会长、《清华法律评论》主编助理。三年成绩均为班级第一。她在中国商务部担任研究助理,和曾在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担任公益律师助理。另外她也参加了清华第三十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得一等奖。她曾参加中东难民援助项目,协助一名受人迫害的叙利亚人申请联合国难民资格。
李若愚在答辩中说道,我想成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律师。大一时参加一个研讨会,中国面临的世贸争端越来越多但国内律师没有足够的应诉技巧。由此,我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贸易律师。法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今年7月开始,我担任商务部条法司研究助理,是那里最年轻的助理。全球化与和平发展时期,我愿做一滴水,为了国泰民安,水滴石穿,平凡却有力量。
许伟东:追梦科学
第15个上场的是来自化学系的许伟东同学。他连续三年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获得第九届诺维信杯首都七校生命科学文化节二等奖、清华之友-三星奖学金、第二十九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二等奖等奖项。他的论文《MultiresponsiveRollingCircleAmplificationforDNALogicGatesMediatedbyEndonuclease》在美国化学会的《AnalyticalChemistry》杂志上收录。
许伟东在答辩中说道,我连续三年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高中生物竞赛的经历使得我对生物的基本结构产生了兴趣。在人类发明这些之前,大自然是不是早就设计好了精妙的机械?埋藏在我们的血液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坚信化学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内容图片均来源于清华大学)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调查榜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凶宅,这个概念自古至今,海内海外都有,之所以被称为凶宅,大多......
昨天若风首次开启斗鱼直播,为了庆祝自己入驻斗鱼,若风第一次直......
“砸彩蛋”类似活动又来拉,大家准备好钱包了吗?......
早在2014世界总决赛结束之后,有网友就爆料称Roit已经完成了新英......
从有关部门获悉,根据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1日发布的2014年......
11月1日,第十四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公......
皇家加勒比新星:海洋量子号。最新加入皇家加勒比船队的海......
海洋量子号
皇家加勒比新星:海洋量子号。最新加入......
黄毅清不停爆黄奕猛料
黄奕与前夫黄毅清已与上月初......
黄奕黄毅清虽离婚但狗血不停
黄毅清爆猛料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奖学金答辩ppt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