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住宅图集精选的高龄老人养老补助卡的密码是多少

阆中市创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出新招互助养老构和谐颐养天年
――阆中市创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老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老龄工作,切实解决广大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生活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阆中市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在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工作,破解了现阶段农村养老难题,为下一步全面推行农村互助养老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农村养老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线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阆中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 183936人,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 20.97%,并以每年4.8 %的速度递增。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3.15 万人在农村,农村空巢失能老人达67246人,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和总人口比例与增速都远远超过全国水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社会养老问题都及其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产生活无助。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一个是靠自己劳动收入,另一个是靠子女供养。在农村60-70岁之间的低龄老年人中有不少人身体比较健壮,能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或多或少的劳动收入,在经济上不完全依赖于子女供养。而不得不靠子女供养的农村老人,却因他们的子女生活本身就相当困难,其生活就难以为继了。尤其是80岁以上的纯农户特困独居老人因自身基本上已无经济来源,依靠吃低保、政府救助和子女少量赡养费维持生活。
  二是看病就医困难。农村老年人一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年老生理疾病较多,经济上抗病能力较弱。而当前农村医疗条件、医疗水平还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一旦生病,子女负担加重,后果不堪设想,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的现象常有发生。虽然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医疗保障的缺乏,他们生病就医时,能拖则拖,不及时就诊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是照料功能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约有60-70%的青壮年因外出打工,无暇顾及父母,许多老人成了“留守族”,他们不但享受不到子女的照料,还要承担种田、照料孙辈等繁重的田间和家务活动,负担重、压力大。特别是那些年迈体弱的老人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状态,加上生活单调贫乏和长期独居带来的精神上的空虚,使得其性格怪异。
  四是安全令人担忧。目前农村老人业余生活枯燥,娱乐活动鲜得一见,加上长期“留守”,邻里彼此缺乏互相照应,他们的安全状况比较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高龄特困独居老人,他们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甚至病死陋室多日无人知晓的事情时有发生,事故日趋增多。
  二、农村互助养老的主要做法
  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该市结合实际、科学论证,制定出台了《阆中市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工作意见》,先期在飞凤、双龙、文成三个乡镇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工作试点工作。所谓“互助养老”,实质是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有一定照顾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对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按照“村级主办、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开办农村互助养老中心,为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坚实的平台。
  物尽其用,搭建平台。在目前暂无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的情况下,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在互助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危房改造项目、村级组织办公和活动场所、村级闲置场所,做好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场地建设。利用农村卫生服务点、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按照养老中心建设标准,设置休息室、视频聊天室、棋牌室、健身室、厨房、餐厅等功能用房,配置相应电器、家具、厨卫、等设施。同时,张贴悬挂敬老养生图片标语,硬化绿化室内外活动场地,购置安装健身活动器材,努力为农村留守老人搭建一个养老养生、互助互娱的交流平台。
  自主管理,邻里互助。充分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以老人自我管理、互助照顾为主,实现养老中心民主化、规范化管理,采取自我选择、协商互助、来去自由的管理模式。按照“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健康老人照顾生病老人”的方式开展互助服务,通过自主开办食堂,为老人提供自助餐饮服务。成立村老年协会,借助养老中心既有资源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协调行政村现有医生、党员、团员以及社会团体等各类服务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为老人送药、煎药、陪护和保健等为老助老服务活动。同时,开设视频聊天室,通过互联网与外出亲人面对面交流。
  广引活水,多元投入。建立和完善互助养老中心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确保养老中心工作正常开展。互助养老中心所需建设资金,主要由当地政府承担,民政部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助。互助养老中心产生的水、电、气等日常费用,按统一政策规定,根据入住人数和入住时间给予定额补助。利用中心内自办的便民服务店、卫生服务点对外营业,获取微利收入;通过政府调整土地从事种植、养殖业,兴办实体经济获取收入;动员乡友捐赠资金以及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结对帮扶来拓展收入渠道。建立农村老人信息库,推行老年人家庭信息电算化管理,构建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监督到位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协作、群众关心、社会支持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
  三、初步成效
  “成本低廉”的敬老院。村上“建的起”。农村养老互助中心都是利用集体闲置资源建设,村集体前期投入非常小;政府“贴的起”。互助中心投入使用后,由于不需要请专职护理人员,老人还可以自己种植一些蔬菜、粮食,当地政府只需要对入住老人水、电、气等日常开支进行适当补贴即可;老人“住的起”。政府负责建好场地和配套设施,入住老人自带米面粮油,每月实际花费最多几十元钱,由于农村老人都有每人每月55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以基本不用为花销发愁。
  “来去自由”的托养院。有的老人子女在场镇、社区或城乡结合部工作,可以灵活选择白天将老人送到活动中心,晚上下班后接回家里;也可以选择周内把老人寄托到养老中心,周末接回家。只要在老人身体健康,子女同意的情况下自愿与院方签订入住协议,无论哪种寄托方式都是来去自由,想走即走。
  “安享晚年”的幸福院。互助养老中心购物、吃饭、休闲、劳动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其低成本入住条件让大量处境相似、经历相似的老年人聚在一起,使他们在一起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照顾,情感上互相慰藉,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高。共同的文体活动能够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孤独问题,确保老年人身心健康、生活愉悦。
  “和谐干群”的连心院。通过开展互助养老,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化解了矛盾,而且树立了当地干部的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飞凤镇三家塘互助养老中心在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附近老人由冷眼旁观到好奇体验,最后热情追捧,当地老百姓对政府和干部赞不绝口,也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想干事的信心,促进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四、有益启示
  首批农村互助养老中心建立使用后,不但吸引了大批留守老人前往休息、养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农村养老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政府引导是根本,深思方能出良策。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基层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新路子,才能有所作为。在阆中市互助养老探索实践过程中,乡镇政府首先提出初步构想和相关政策,村委会具体实施,取得一定成效后,市政府在总结经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细化建设标准,加大扶持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目前,阆中已经启动第二批农村互助养老中心建设,力争到2015年,保证所有乡镇(街道)至少建设完成1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
  方法灵活是关键,“四两”也能“拨千斤”。在阆中市首批互助养老中心建设之初,面临着资金、场地、设施缺乏的问题。在困难面前,该市勇于创新,巧妙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和集体闲置资源完成养老中心硬件建设。同时,按照自愿原则积极促进成立村养老服务互助协会,通过协会代管中心开展日常工作,不断发展会员,加强会员管理,组织开展互助照料活动,协助处理互助中心矛盾纠纷。
  群众支持是保障,真心才能赢民心。农村老人养老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是社会普遍关注和群众热切期盼的重大民生问题,从阆中市首批互助养老中心人满为患的火爆场面中可以看出: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的政策,群众都会积极拥护;只要是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举措,群众都会参与支持。飞凤镇三家塘村互助中心从门可罗雀到争先入住,充分说明了群众对于新鲜事物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政府在科学决策的同时,还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
(阆中市组织部)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四川新闻网 版权所有 ICP 川B2-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农村80岁以上老人可享高龄老人补贴
  会宁县中川乡中川村农民咨询:
  我的母亲今年已经81岁了,听说农村80岁以上老人就可以享受高龄老人补贴,但是我母亲至今都没有领到高龄老人补贴,这不知是为什么?省上对高龄老人补贴的政策是怎么规定的?
  解答:今年,我省公布实施的《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将高龄老人补贴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放范围,合并发放,标准为:100岁以上100元/人/月;90~99周岁的60元/人/月;80~89岁25元/人/月,90周岁以上的补贴资金由省财政承担,80~89岁补贴资金由县市、区财政承担。另外建立待遇领取人员丧葬补助金制度,标准为中央和省级12个月基础养老金之和,所需资金由省财政承担。以上标准从日起执行。(&12316三农&专家金九伟)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老年人多大可以领取养老金
老人到多大年纪可以领取养老金?子女包括儿子、女儿和儿媳女婿吗?要带哪些资料,怎样去为老人申请养老金?业务咨询,我们答复如下: 根据《丹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第六条建立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
老人到多大年纪可以领取养老金?子女包括儿子、女儿和儿媳女婿吗?要带哪些资料,怎样去为老人申请养老金?&业务咨询,我们答复如下:
根据《丹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第六条建立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截止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具有本市户籍、其全部子女及其配偶在社会养老补贴制度实施前已按规定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并正常缴费的,自2010年1月起可按月领取社会养老补贴;从日起,对符合参保条件而未参保的人员,不得享受社会养老补贴待遇。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目前我市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正在制订过程中,待制度正式出台将向社会公布。
7月起河北农村老人领取养老金不再与子女参保挂钩 。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7月并轨,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无差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今年全覆盖
广东近日查出,不少非穗籍人员,通过挂靠公司违规参加广州医保,骗取门诊特定项目待遇,还有一些人骗取或重复领取社保。目前已查验出&死亡冒领&农保待遇787人,重复领取养老金者471人,社保基金被骗保、套保涉及金额达5800多万元。
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基础养老金,河北省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实行特殊补贴政策。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缴费的,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
7月起河北农村老人领取养老金不再与子女参保挂钩 - 7月起河北农村老人领取养老金不再与子女参保挂钩---5月23日,省政府批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河北省2012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货币工资增长上线为23%,
信息首发:
------分隔线----------------------------
最新评论(为网友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银行信息港同意其观点)Q群交流:
银行利率相关
失业保险是为了防止劳动者在失业时没有经济来源而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它是由国家...
财政部日前发布 《关于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下称 ...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
问题一:参保人在《暂行办法》出台前已办理了退保,能否办理转移手续? 答:参保人在...
如果失业了,同时具备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使用失业保险金: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
陈某在某公司担任司机,入职后公司给他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银行信息港源自互联网,若您对本网站信息有疑,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整改。
本站网址:http://www.yinhang123.net
如有意见和建议,欢迎E-mail至您所在的位置: >>80岁以上老人将享受高龄补贴
80岁以上老人将享受高龄补贴
发布日期:
  河南日报农村版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日前指出,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但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保障面仍相对较小,服务项目偏少;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
  李立国称,今后将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多种渠道,来加强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一是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对于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二是推动高龄补贴制度建立。积极推动各地逐步将本地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范围,按月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计发高龄补贴。三是推动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四是推广民办公助制度。对于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或组织,既可在建设期按照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土地租期等指标,一次性或者分期给予建设补贴,又可按照床位数、收养人数、入住率等指标,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
  据悉,未来5年,我国要朝着城市街道社区有社会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住宅设计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