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青马奖怎么写个人简历的自我评价怎么写

特岗教师覃占波个人简历(青春无悔)
特岗教师覃占波个人简历(青春无悔)
  我出生地是全国最贫困县湖南省古丈县,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变。我家庭贫困,父亲残疾、只能一支手干活,母亲体弱多病,在我很小的时候,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我就受过不少苦……,曾经当过搬运工,一次在烈日下干农活出现了流鼻血不止而晕倒。这样很多的生活遭遇使我无法忍受,必须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方法就是读书,所以我读书一直很努力,我读小学时的学校条件很差,是一个村小,学生有40来个人,只有1----4年级,只有一名代课老师,我们在一个小小的木房子里上课,没有操场,没有......,跟我现在工作的学校有几分相似,初中时我来到了一个乡里中学读书,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县城高中,但进入高中才知道跟城里孩子的差距和要考个好的难度,为了改变这些我只有更加努力学习和选择体育专业,因为我不怕苦,虽然个子不高只有1米6。但我的命运总是坎坷的,高中我读了5年,高考距离二本差几分,我就选择了补习,补习第一年由于体育训练太刻苦,使身体出现了问题,生病了胸腔严重积液不得不再补习一年。
  补习第二年才考上西北民族大学,虽然这个学校不是很好的学校,但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只是把它当成我人生的又一个起点,作为一个学生总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我从来不会因为我是来自农村的而自卑,在吃穿上我从不讲究,吃饱穿暖就行,在大学里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做过勤工俭学和,不敢去谈恋爱,但我很在乎学习成绩,曾每年多次拿奖学金,最重要的一次奖是:拿了学校2007----2008学年最高荣誉“校长特别奖”,这是我在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全校就6个人拿上,其中1个男生和
5个女生,我就是这其中的唯一一个男生,我也是我们体育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人,校长亲自给我颁发了勋章和证书,我还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在甘肃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中,写了篇论文《西北民族大学藏族大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获二等奖,是这次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本科生.......。
  大学时,为了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活动,还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曾经担任过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会秘书长,校田径协会主席,校篮球协会主席,自己也组织过很多活动,比如:我曾经组织了我们全院师生为我大学附近的农村小学捐赠了体育器材和为贫困生捐助了钱和物质、
“西北民族大学迎奥运
促评建向强者挑战篮球赛”、“西北民族大学各院部学生会篮球挑战赛”、“西北民族大学纪念12.9运动越野赛”等,得到了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以前我也准备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自己,金融危机形式很严峻,我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研,但突然有一天给母亲说我要考研还要读书,母亲好半天没有说话,从这样的沉默使我看出了母亲的感受,我现在还有个弟弟读高中,作为一个人应该把孝心放第一位,不能太自私,家里人为了我读书付出了太多,我得先找个稳定工作,缓解下家里的经济压力,减轻家里负担。所以在大学时很有保研资格的情况下放弃了,也放弃了考研。所以最后选择了找工作,通过一段时间找工作的经历,使我再一次感受到,没有家庭背景没有钱的农村人,找工作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几经波折,最后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选择考湖南特岗教师,选择做一名乡村教师,为我国乡村教育尽我的一份力,最后好不容易考上了。
  工作后的简历
年8月,我考上了湖南省“特岗教师”,来到了我向往许久的龙山县,被分配到龙山县瓦房小学,8月底,结束岗前培训后,来到了瓦房小学,后因召市镇团结片完全小学(现有学生195名、教师9名)缺教师,我就被安排来到这学校。来学校的第一天,环境就考验着我。学校很小,静静地坐落在山腰间一块平地上,只有一排简单的平房,共11间,被莽莽的群山轻轻环抱着。学校没有围墙,没有运动场,甚至学校最基本的标志――旗杆都没有。
  “到基层去锻炼,增加人生阅历。”这是我选择特岗老师的初衷。从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做足了面对各种艰难条件的思想准备。所以很快我便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尽管乡村生活寂寞,但我与学校其他八位同事一起努力工作,倒也乐在其中。可是,每当看见星期一别的学校能举行升国旗仪式而这里的孩子们因为学校没有旗杆升不了旗只能想象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每当学校因为没有运动场孩子们想上体育课而我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却不能上的时候,每当看到那一个个渴求知识的心灵连一本课外书都没看过的时候,每当看见……,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我决定要用自己力量为孩子们为学校做点事。
  为孩子们和学校要做的事太多了,但我想得一步一步来,首先,想为孩子们建起一间图书室,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但筹办图书室需要大量的图书,可图书从何而来?淡淡的忧愁过后我想到了社会上那些致力于为贫困地区捐资助学的企。我把学校的情况写成厚厚的一叠材料,拍摄成一张张震撼心灵的照片。到处找公司、找慈善机构、找媒体、找网络,最后好不容易在高中同学好朋友的帮助下,我把这份材料寄往了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2010年年初,船院给团结小学寄来了大量的图书、文具和学习用品16个大包裹,筹备已久的图书室终于有了图书。我和同事李代勇把书籍做了分类,有教辅工具类、科普类、文史类、和童话故事类等,除了杂志类,我们还专门做了个幼教类的,供学前班的小朋友阅读。图书室还在布置的时候,门口就堵着一大帮孩子围观。我们好不容易布置好图书室,松了一口气,回头看见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只好爱怜地笑笑,放他们进来,孩子们立马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喜欢的书来看。我们虽然很辛苦,但看见孩子们这样,我们开心的笑了。
  目前,学校的图书室共有图书2000余册,杂志400余册。所有图书已经编号,平时已对学生开放,虽然图书室很小,但那一册册图书为渴求知识的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精神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喜欢读书的孩子是有希望的,这些孩子就是召市镇未来的希望,又或者,像他们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孩子,组成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已经为学校筹集到很多钱物,2010年1月收到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捐赠的800余册图书和大量文具,总价值2万余元;2010年10月在李娟老师帮助下,中南大学陈博文等3人为我校捐赠了800余册图书和大量文具,总价值8000余元;2010年11月湖南省汨罗市城郊中学为我校捐赠了3000余件衣物、大量文具、200余册图书和一台新液晶电脑,总价值4万余元;日,李代勇老师联系到一位英国老人为我校捐赠了6个大包裹,物品有:26个新书包,100余双新鞋,50套新衣服,20本书等,总价值1万余元;日,在宁波大学大三学生余耿学的帮助下,收到宁波市民和桐乡市民捐赠的1.6万元捐建部分爱心围墙、给全校学生每人一个红包10元压岁钱、大量衣物、图书和玩具;2011年2月
18日,收到一位宁波市民捐赠的200套冬天保暖衣裤,价值3万余元;现在即将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帮全体孩子们实现每人一个2011年新年愿望,多数学生新年愿望是一个新书包或一套新衣服或一双新鞋或一个文具盒……;美国明日中华教育基金会即将捐赠10万余元捐建学校,正在商谈签合同的事,他们基金会董事会已经批准……。
  我本来是以体育老师招进来的,但学校因为没有运动场上不了体育课,再加上学校老师少,我主要担任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很关注学生发展,很关爱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的孩子,经常家访,现已支助了两名特别贫困的单亲家庭孩子给每月60元生活费,曾经被评为瓦房小学“优秀教师”和召市镇“十佳班主任”。
年3月,我还肩负了重任,担任了学校教务主任,负责学校教务工作,我面对以前学校极不规范的教务工作而开展工作是很艰难,但在召市学区教育办、中心小学领导和我校校长大力支持下,我还是慢慢把工作开展起来了,首先,狠抓教学质量,我深知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第一生命力,以前学校没有教具,只有一个已经缺了角的量角器,我就亲自找召市镇中心小学领导借了一套数学教具;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开学时首次举行了开学典礼,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了表彰;为了使学生写规范字,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举办了首届书法比赛;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体质,首次举办了团结小学六一庆祝活动,项目包括:少先队入队仪式、拔河、跳绳、立定跳远和一些趣味性项目;为了便于老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我的带领和所有老师共同努力下,旗杆和旗台已经建好,日学校首次升起五星红旗。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那是在日儿童节的时候,召市中心小学组织了个庆六一晚会,我排练了个节目少儿健美操代表我校参加,晚会晚上6:30
开始,但由于天气不好下大雨、节目太多等原因,等到我们节目演完都到晚上9:45了,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我们学校就租了个面包车由我把她们一个一个的送回家,由于一开始没有预料到很多状况,车开到半路的时候,由于是泥巴路还坑坑洼洼,司机就不愿意再往前走了,没办法我就到老百姓家里借了个手电筒,徒步一个一个把学生安全送到家,然后,一个人徒步回家,徒步走了近三个小时,回到家已经是快凌晨一点了,全身湿透、全身是泥,送学生过程中,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和农村学生、教师的艰苦,也让我感到了惧怕(由于夜晚漆黑一个人、路上居民有狗),同时也有让我感到很快乐的,其中,当我把一个学生送到家时,她眼睛湿润了叫了我声“覃大哥”。
  2010年下学期开学,我还带了个四岁半我姐的孩子,因为姐夫是个建筑工人,经常住在工地,我姐姐又要帮他做饭,平时在工地带个孩子不安全,我姐以前因为我家里很贫困为了让我读书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所以现在出于感恩,虽然平时很累,但我必须带上这个孩子,这也是种责任。
  2011年1月到现在,由于我们校长家出事,他孩子到上海打工发生意外,校长请假处理儿子后事,由我负责学校所有工作,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和压力,虽然学校不大,学生200名和教师9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平时工作挺多,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班多教师少,学校小公用机会少等一些问题摆在我面前,为了处理好这里问题很多时候无法睡觉,但现在已经慢慢适应,学校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学生人数比上学期还增加12人,学校别的工作也安排顺利,所有老师也团结在一起。这学期重点是:把安全放首位,继续狠抓教育质量,建设学校提高办学条件。
  下面,说下我的想法和愿望:面对未来还有1年半的特岗教师生涯,对于去与留我并不急于做出选择,生活就像一条小溪,一点一点地积累,才能汇成河流,只要我在这学校一天,我就会尽力为孩子们为学校做点事。这学校孩子们太需要帮助了、这学校太需要改变了。希望乡村教师特别是特岗教师,我们很多都来自外地,能既来之则安之,农村条件确实艰苦,但正因为这样,就给我们提供展示我们能力的平台,我们要善于发现,发挥我们的优势,不要迷失方向,找准目标,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也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能更多些关注我们农村学校和教师,特别是村片小,对我们的工作更多些支持和帮助,能给我们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愿能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更多精彩的内容:您的位置: >
第17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事迹
  唐寰澄,82岁,现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工程专业。设计的武汉长江大桥建筑方案由周恩来总理亲定为首选方案,并被采纳实施;参与南京长江大桥方案比选,提出250米跨刚性梁柔性拱公、铁两用桥方案(后为九江长江大桥所采纳);提出枝城长江大桥主跨300米三孔连续点焊钢桁拱、无渣无枕正交异性板桥面方案等诸多技术创新方案。提出建设沿海高速公路和铁路、以及研究中国渤海、琼州、台湾三大海峡跨海交通工程的建议,撰写了《世界跨海交通工程》,对国家沿海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具参考价值。在中国古代桥梁、世界桥梁美学研究方面有所造诣,著作《中国古代桥梁》、《桥》、《中国石桥技术史》、《世界桥梁美学》、《中国石拱桥研究》、《桥梁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桥梁美的哲学》等在国内外影响广泛,并获多项奖励。
  李文琪,男,62岁,现为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建筑专业。从事桥梁施工四十多年,参加和主持了数十座大跨桥梁施工。任项目经理兼总工建成我国首座主跨超过400米混凝土斜拉桥湖北郧阳汉江大桥;任常务副指挥长兼总工建成主跨420米混凝土拱桥重庆万州长江大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詹天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任项目经理兼总工建成宜昌长江大桥(A标)和鄂黄长江大桥(B标)获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在设备和资金匮乏的年代,创造了多项施工新技术和专利技术,优质、安全、低成本建成特大跨桥梁,促进了我国大跨桥梁尤其是大跨拱桥施工技术的发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等多项奖励;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培养了一批桥梁施工技术精英和骨干管理人才,在特大桥梁重要施工和管理岗位施展着才能。
桥梁青年奖
  邵长宇,45岁,男,现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从事桥梁工程专业。主持了十多座国家重点大型桥梁工程设计与研究,包括公路、铁路以及公铁合建桥梁。如:大跨桥梁发展阶段的武汉二桥斜拉桥、夷陵长江大桥,大跨与高速铁路桥,大举研究设计阶段的高铁南京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跨江海大桥兴建阶段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上海长江大桥。先后获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崔冰,41岁,现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工程专业。参加安徽省铜陵长江大桥的设计,负责主桥结构分析和预应力体系布设。在主桥建设过程中设计出国内第一套前支点挂篮,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施工控制方法。负责主持完成南京长江二桥主桥的设计,成功解决斜拉索与钢箱梁的连接、钢箱梁的吊装、架设、高空箱口对接焊、主梁拼装控制等诸多难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设计金奖。负责主持完成国内第一座全钢结构斜拉桥-南京长江三桥的设计。攻克45米深水基础建造、钢索塔设计加工和架设、钢塔与混凝土结合等诸多难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韩振勇,43岁,现为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天津城建设计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近年来,主持参加了几十项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曾荣获市级、部级优秀设计奖8项、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中,对新建桥梁建设采用创新的理念,设计施工出象大沽桥、奉化桥等一批具有造型独特、外观优美、建造工艺复杂的新型桥梁,其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旧桥改造中,以大胆的设想,采用同步顶升技术将狮子林桥等旧桥同步抬升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旧桥改造工程的先河,将设想变为现实;以科技攻关精神恢复了解放桥等百年老桥的开启功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铁道工程师奖
  廖忠棋 39岁&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隆昌器材厂&副部长&工程师&&&
  先后主持或参与开发了多种铁路提速用弹条扣件产品及轨道工务产品,产品被大量运用于国内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部分产品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应忠德 39岁&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
  配合铁通集团完成了多项跨省骨干网和DC1长途局的建设及扩容优化工程;主持建设了省内全部干线工程和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市的城域网传输工程。通过优选技术方案和引入竞争机制,仅设备一项就节约建设成本646万元。获广东省级QC奖。
  费&冬&37岁&北京国铁华晨通信信息技术公司&副总工&工程师
  在承担青藏铁路线路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以科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克服了特殊产品技术、特殊应用环境带来的诸多难题,圆满完成了该项目,为中国通号赢得了荣誉。
  田海燕&43岁&沈阳信号工厂&总工& 高工
  先后成功组织实施了微机监测、计算机联锁、ZPW-2000A区间移频自动闭塞、主体化机车信号等重要铁路信号装备的工厂化生产和自主创新,组织领导引进消化吸收铁路信号装备的再创新。组织开发了符合欧洲标准的查询应答器,成绩卓著。
  周&暐&35岁&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研发中心主任& 高工
  负责开发的&WJ型驼峰无线机车信号系统&通过部级鉴定;负责开发的&TWJY型驼峰无线机车遥控系统&通过局级验收;负责开发的&BDZ型编组站调车机车自动化系统&通过局级鉴定,并获国家专利,并负责这些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应用,完成上千万的产值。
  牛建华&37岁&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所长&高工
  主持设计的自动闭塞多达1500余公里,其中四显示自动闭塞1000余公里,为我国四显示自动闭塞技术在全路的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主持起草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填补了我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标准方面的空白。
  黄俊辉&45岁&中国北车集团公司& 总工助理& 高工
  提出新造客车安全服务改进方案158项,全部被采用。主持了哈尔滨局车组可行性和运输的经济性分析及方案制定;主持完成哈尔滨局客车段修体制改革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主持完成2007年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150亿元采购项目谈判等。
  单 巍&33岁&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审&高工
  主管设计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70km/h高速列车铝质拖车,2003年在试验中创造了321.5km/h国内最高速度纪录;负责200km/h动车组技术引进设计工作,制订了国产化实施方案,确保了动车组的国产化。
  张小军&46岁&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工
  主持完成10余种机车车体、东风10F和CKD8A、CKD8B型出口机车总体设计,以及东风5B型机车研制开发;承担完成了10余项国外机车市场的技术投标工作,主持完成了大连机辆公司3项较大规模的工艺技术改造。
  祝 震&45岁&中国北车集团齐齐哈尔铁路车辆公司&副总工&高工
  主持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通用型低动力作用大型敞车、L18粮食漏斗车等研制;主持完成铁道部C80煤车,是单列运能提高118%,为国家节省外汇1.5亿美元,组织完成P65、C64、W6、T7等9种提速火车,创造了我国铁路火车第一速。主持完成C70、P70、X4K、KM70、L70等新型货车研制,实现了升级换代的历史性跨越。
  郑剑云&35岁&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总工&高工
  组织并参加了&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减振降噪弹性轮对&和&200km/h动车组用踏面清扫器和制动夹钳的国产化研制&等项目科研攻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机车车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研究和制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曾 嵘&35岁&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首席设计师&高工
  负责&中原之星&电动车组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国产化地铁车辆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国产化北京地铁的列车网络系统的设计;负责&内电客一体化&网络通信与控制平台项目的开发,研制出模块化的分布式列车电子控制系统平台(DTECS)平台。
  李 刚&35岁&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主任&高工
  主持完成出口CK6型机车JZ-6型空气真空制动系统设计;主持完成出口动车组动力转向架、CKD8C型机车、SDD8型准轨机车、SDD9型机车转向架设计;主持完成中心销牵引的窄轨机车三轴、用于八轴机车的四轴转向架设计。
  吴冬华&35岁&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公司&高工
  主持并参与完成了广州地铁4、5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国内第一台无线遥控机车BS2000、国内第一台交流传动内燃调车机车以及柳州公务动车组、青藏铁路公务动车组、昆明米轨机车、DF7G机车、GK系列工矿机车等产品设计及负责印度地铁投标的技术总体设计。
  侯希承&44岁&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高工
  先后参加了京九铁路、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主持研究的&相邻隧道安全施工技术&被评为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总公司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强潮、宽滩、深冲刷跨海长桥基础施工成套技术》等三项获总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马 栋&44岁&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高工
  主持多项工程获省部级优质工程,主持或参与多项关键施工技术科研课题研究,解决了施工现场若干关键施工技术难题,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十多篇,荣获多项省部级荣誉。
  李国良&41岁&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副总工&高工
  担任乌鞘岭隧道设计总工程师,参加处理7号斜井涌水、岭脊地段复杂应力条件下大变形处理等技术难题。负责和主持郑西客专大跨黄土隧道设计、科研攻关和现场变形开裂等技术难题。参与处理了系列施工现场隧道涌水、塌方等重大技术难题。
  肖新华&41岁&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高工
  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开发,其中《ZQJ800型箱型梁移动支架造桥机》成果获中国铁道学会200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台风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法施工技术》等三项成果分获总公司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发表论文多篇;获詹天佑中铁建专项奖、铁道部火车头奖章。
  朱世友&36岁&中铁隧道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副院长&高工
  在地铁设计、盾构隧道设计、过江隧道设计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铁优秀设计一等奖多项,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百名技术英杰、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李昌宁&42岁&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工
  主持完成了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的科研工作,出版技术论文专辑1套,发表相关技术论文5篇,提交研究报告3份,开发部级工法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优秀QC成果奖1项,并获多项科技进步奖。
  刘锋涛&40岁&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院&专业负责人&高工
  参加或主持过多项国际、国家重点大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全过程。主持完成了多项电气化铁路技术研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获得多项技术成果和科技奖励,并编写了多部规范、技术规程均已在实际中推广应用。被评为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何庭国&36岁&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高工
  在铁路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新技术研究中,创下单铰转体拱桥重量世界记录,并取得国家专利。还首次采用了矩形渐变到圆形的新型桥墩技术,完成(80+3&144+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和减隔震支座参数研究等项目多次获得科技奖。
  王长进&43岁&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高工
  主持或参与完成多个重大生产项目和科研攻关课题,多个项目获部级和院级奖励,并已取得两项专利,&十五&院级十大科技标兵。参与创造的&勘察设计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建设&获第十届国家级二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毛 斌&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总工&提待高工
  完成南昆线设计和施工配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对内昆线提出了&展线&新思路,妥善处理了工程弃碴,将建设对自然的破坏降到最低,获国家水土保持优秀项目。组织完成太中银、广深港客专等17各大中型铁路建设项目可研评审及初设审查,所提出的技术标准、方案,改善了运输条件,节省投资约20亿元,获火车头奖章。
  郭年根&39岁&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工程部&副主任&高工
  主持完成了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三大全路性铁路重点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在全路推广使用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和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祖峰&47岁&铁道部运输局客专技术部&装备技术处处长&高工
  组织并实施了大秦线供电专业2万吨试验和改造扩能,采用变压器调压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保证了2万吨列车连发的网压需要;组织了胶济线双层集装箱、双列动车组250km/h的试验工作,满足了双弓双箱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
  石刚强&29岁&青藏铁路公司&工程师
  从事青藏铁路建设科学研究、现场监理、科研管理、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青藏铁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青藏铁路攻克三大难题、建成通车做出了重要贡献。
  葛盛昌&38岁&乌鲁木齐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高工
  主持与参与的&兰新复线防风安全工程研究&等项目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其中省部级二等奖1项,局级一等奖3项,局级三等奖2项。&强侧风条件下运行安全性现场试验研究&成果,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
  祁杰生&44岁&兰州铁路局电务处&工程师
  主持研制开发的&铁路信号设备图纸数字化处理与图形&&数据集成管理系统&、&铁路电气集中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两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八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统编和起草了铁道部《铁路信号维护规则》等,并在全路电务部门实行。
  周志辉&38岁&成都铁路局成都机务段&段长助理&高工
  2001年参加《相控电力机车可靠实现经济四段半控桥整流调压控制》项目开发,获2002年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力机车《TQG3A-G电压传感器》研制,获2002年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电力机车的用、检、修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李根亮&42岁&昆明铁路局计量所&副所长&高工
  主持完成10个科研课题,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新产品目录1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中国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1项、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2项,昆明铁路局科技进步奖4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0多万元。编制9项计量技术规范等。
  童安春&37岁&成都铁路局贵阳机务段&总工&高工
  撰写了SS1型电力机车加装重联装置的技术设计方案;编写了《SS1型机车重联装置操纵说明及注意事项》;主持了《电力机车车顶绝缘检测及处置解决方案》的研发和26台SS3型机车、59台SS3B型机车的装车工作;主持完成了800电机主极断、短路故障的技术攻关。
  杜占江&37岁&南宁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高工
  长期从事铁路测控技术方面的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推广工作,其中4项通过部、局鉴定,2项获局科技进步奖、1项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被评为铁道部和铁路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李 浩&48岁&南宁铁路局运输处&副处长&工程师
  多次参与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软件编制工作,所提修改意见得到采纳。多次组织本局运行图编制,在第五次提速调图中,节约机车40台、客车车底10组。组织科研成果攻关并获奖,被评为局&优秀科技工作者&,获&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职工创新能手&称号。
  李自强&33岁&南昌铁路局鹰潭工务机械段&副段长&工程师
  主持完成南昌局焊轨、整修生产线工艺和设备等多项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完成沪昆线高速轨焊轨任务,创下7.2公里/日全国纪录。在《电焊机》等杂志发表了4篇论文。是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徐伟人&34岁&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科研所&项目副主任&高工
  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在完成部、局重点科技项目和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铁道部、上海市、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被评为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上海铁路局中青年科技人才。
  顾建新&54岁&上海铁路局东华地铁公司&总经理&高工
  长期从事铁路桥隧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部、局科研项目10余项,针对铁路大提速中既有铁路桥梁横向刚度不足限制行车速度而开展的三项课题研究,在铁路第五、六次大提速中全路推广应用,分获铁道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车春生&53岁&济南铁路局电务处&副处长&高工
  组织实施了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工程等项目的试验。组织开发《ZQJ-01转辙机缺口光电监测报警系统》等项目获济南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07年完成的《胶济线提速200-250km/h基础技术试验》获2007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孙韶峰&44岁&济南铁路局&副局长&总工&高工
  在全路提速安全示范线建设、电务工务修制改革、信息化建设、科研攻关中组织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2007年荣获&铁道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火车头奖章&。
  李会林&45岁&郑州铁路局&总工&高工
  参与《中国铁路提速工程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开发,获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对5000吨重载货物列车的建议,使当年增加收入4.98亿元。在第六次大提速中,组织郑州局的&京广线时速250KM/H综合试验&受铁道部通报表扬。郑州铁路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孟志强&45岁&郑州铁路局洛阳供电段&副段长&总工&高工
  主持电气化铁道箱式分区所等九项科研项目,其中4项通过省、局级鉴定,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撰写论文11篇,先后获得郑州铁路局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称号。
  王荣胜&41岁&呼和浩特铁路局车辆处&副处长&提待高工
  组织完成了大包线、包惠线和集二线红外线二代机网建设车辆工艺的实施。主持和参加多项科研项目的研制开发,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加强理论研究,发表论文11篇、译文3篇。
  贾晓宇&35岁&呼和浩特铁路局电务处&科长&高工
  《DMIS/微机监测二合一系统》等两项成果获局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解决了机车信号掉码和列车提速后半自动闭塞区间接近区段长度不足的问题。革新的电务施工工艺,有效地提高了电务施工及配合效率,缩短了封锁时间,提高了运输安全及效率。
  郑大立&39岁&太原铁路局太原北机务段&副段长&高工
  研制的《8K机车牵引电机电枢轴超声波探伤》和《牵引电机机械啮合计算机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等三项成果获得分局技术创新二等奖;研制的《8K机车司机台中央柜地面试验装置》通过北京局技术鉴定;主持参与研制的《8K电力机车制动机国产化改造》获太原局技术创新三等奖;主笔撰写的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娄长冈&41岁&太原铁路局湖东电力机务段&总工& 高工
  在多年的技术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主持参与多项科技攻关、改造和革新项目的研制。创造了《非正常行车办法交互培训系统》等多项路内首创成果;发表多篇技术论文,有力保证了机车质量和运用机车供应。
  梁爱和&53岁&北京铁路局北京工务机械段&段长&工程师
  长期从事铁路工务工作,具有较强组织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北京市&金桥工程&一等奖。他策划实施的《大型机械提速施工精品工程管理》项目,2006年获局企业管理一等奖和铁道部二等奖。
  吴建芳&43岁&北京铁路局信息技术处&科长&高工
  多年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研发、推广维护工作,先后主持并参加了十几个部、局级重大应用项目的研制开发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麻洪涛&39岁&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副处长&提待高工
  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和较强的工作驾驭能力,主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获铁路局和沈阳市多项奖励,被铁道部评为&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业绩突出,具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和技术业务及生产管理能力。
  陶 毅&50岁&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提待高工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解决了为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水质、提高给水技术水平和机务检测水平等关键性问题。获得多项局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局专业技术带头人。2005年6月被铁道部聘为部专业技术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
  王新宇&36岁&哈尔滨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高工
  多年致力于铁路安全监控、检测产品以及信息化产品的研究。主要产品有铁道部重点项目&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FDS)&为保证行车安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支持与保证。多次获得铁路先进工作者、拔尖人才、风云人物等奖项。
北京青年科技奖
  陈志强&1971.1生,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所长,研究员。
  清华大学培养的在辐射成像和三维CT成像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他参加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信息产业部重大技术发明奖以及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等多项奖励。
  储明星&1968.2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第十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4项。发表论文186篇(SCI论文15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47万字)和译著1部(60万字)。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5)。培养研究生41名。
  丁希仑&1967.8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机器人研究室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负责主持和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和国家载人航天型号工程等课题十余项,在空间弹性机构、变胞机构和空间机器人研究上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并使所在学科的相关研究方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参编论著1部。已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段文晖&1967.1生,清华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研究所主任,教授。
  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特别是对低维量子体系、纳米结构和功能材料研究中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论文被他引超过550 次,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奖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韩林海&1967.10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组合结构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多篇(SCI收录40篇),并被多次引用。部分成果被多部工程建设标准采纳,并在一些典型工程中应用。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为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担任七种重要学术期刊编委。以第一、二获奖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次、获专利7项。
  刘华茂&1969.1生,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经理,工程师。
  多年从事集成电路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国防科技预研项目&建立独立于工艺的标准单元库&、国家科技攻关项目&IC卡系列单元库开发&和&IC卡EEPROM设计技术&、北京市科委的&IC设计数据库开发&等技术攻关项目,并在智能卡芯片产品开发领域,特别是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模块,取得突出成果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道亮&1971.2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提出了智能系统和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体系,开发了24个数字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并在6个省市得到应用,与国际上13个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关系,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3部,发表论文80余篇,作为国际会议主席2次,特邀国际会议主题报告2次,在6个学术团体任职,是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咨询专家、欧盟第七框架和国家主要科研计划评审专家,是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
  李先庭&1967.10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所长,教授。
  提出一系列用于室内空气环境评价的新概念和数值模拟的新方法,主编第一部《人工环境学》,受美国NOVA科技出版社邀请编著反恐专著,开发出STACH-3、TNFIRE、SODISS和TSTORS等软件,编写著作4部,发表科研论文135篇(SCI收录36篇,EI收录75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倪纯双&1967.9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辆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的动力学的仿真计算、试验装备、试验方法等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动力学试验的一系列难题,主持完成了多项铁道部基金项目,其中一项通过铁道部科技鉴定,4项分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02年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005年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青年奖。
  王灏&1967.6生,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
  在京投公司负责北京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融资,创造了国内轨道交通投融资多项第一。王灏同志主创的《城市轨道交通公私合作投融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先后获得北京市第二十一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列为全国建设行业&&城市轨道交通专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国内《经济内参》等刊物发表了二十几篇论文,并出版了个人专著来影响并推动具体的创新实践,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融合。截至2007年底,京投公司完成政府项目投资541亿元,共落实资金1000亿元,预计节省融资成本40亿元。
  徐明伟&1971.5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所长,教授。
  分别于年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高性能IPv4和IPv6路由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3项。组织建设国内第一个全部采用自主研制的高速网络设备的高性能网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交国际标准草案3项,国内标准1项。
  王金淑&1968.7生,北京工业大学副院长,教授。
  在稀土难熔金属阴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国外专家评价为:&中国在世界真空电子研究与发展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将在未来位于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中国采用亚微米技术在钪系阴极或镧钼阴极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首次成功研制出环境友好型稀土阴极,为厂方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吴一弦&1967.2生,北京工业大学系主任,教授。
  主要从事可控聚合反应与机理研究,并采用可控聚合方法制备设计的聚异丁烯、丁基橡胶、软段全饱和热塑弹性体SIBS、高顺式聚丁二烯、高顺式丁苯共聚弹性体等高分子材料,并实现创新技术向产业转化。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书3部,申报发明专利14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全国&新世纪巾帼发& 明家&新秀奖(2006年)等。
  于勇&1971.11生,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在国防科工委民用航天某重点预研项目和某型号任务的研制过程中提出了诸如预失真补偿、发射机小型化设计等多个新颖的设计思路,为项目的圆满完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所带领的团队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铝业杯&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五&技术创新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张烜&1969.7生,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在积极完成繁重的临床教学工作情况下,对风湿免疫病的临床和基础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科研课题, 迄今共发表130篇论文,中华/核心/外文期刊上第1/通讯作者100余篇,外文SCI杂志上发表论著/论著摘要22篇。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赵元立&1971.11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现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脑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颅脑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采取创新手术方式完成上千例脑血管外科手术,解除病人痛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曾获得&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称号。
木材科技教育奖
  徐 明&1981.9生& 中共预备党员&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目前主要从事竹材化学特性与腐朽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竹藤资源培育与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术研究&部分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11篇。
  张亚慧&1983.10生&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生物基胶黏剂的学习和研究,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林生物质工程&课题7&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新产品开发&的工作。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EI收录1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国内会议论文6篇。
  林兰英&1979.7生& 中共党员&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在读博士研究生
  曾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研究院进行6个月的实验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木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参与&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林业局948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等13篇,其中期刊论文8篇,会议论文5篇,参编专著2部、培训教材1部。
  曹永建&1976.12生& 中共党员&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在读博士研究生
  目前主要从事木材改性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948创新项目&生物质高分子新材料引进创新&。先后参编书2部,参编国家林业行业标准2部,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18篇,其中两篇分别获得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三等奖和优秀奖。
  黄晓东&1966.7生& 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及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目前参与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科技部2006):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造与评价的研究工作。在学期间共计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19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2008年获中国林科院优秀研究生称号。
  赵中华&1976.2生& 中共党员&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天然林经营模拟学习和研究,参与&948&项目&林分计算机模拟技术引进&、&十一五&林业支撑课题&东北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6篇,1篇获林业所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担任中国林科院第四届研究生会主席。
木材科研奖
  周永东&1968.9生& 九三学社&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木材干燥技术领域,研究硕士生导师。现主持科技部项目、948项目等共3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第2负责人、ITTO橡胶木项目子项目负责人,参加了JICA、ITTO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获2007年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2项专利;3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报告;国内外发表论文30多篇(SCI、EI各收录1篇),参编专著4部。
  彭立民&1972.4生&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木材胶合及人造板工艺研究。主持JICA项目、中国林科院院所基金项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多项,作为课题骨干参加十一五支撑项目、国际合作ITTO项目、中加合作项目、948项目、863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
工程教育奖
  杨晓蒙&1986.5生,预备党员,清华大学。
  在校期间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专业学习认真刻苦,成绩名列前茅。曾获200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甲组一等奖、清华大学&金羚杯第十三届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07年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二等奖;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二等奖、清华大学首届交通竞赛二等奖等,被学校推荐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
  唐元丽&1986.9生,中共党员,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04级茅以升班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热爱祖国,团结他人,学习刻苦认真,成绩突出,多次获校综合奖学金及专项奖学金。平时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拓展,思想、学习、工作等全方面发展,曾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为同学树立了榜样,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被免试推荐就读本校研究生。
  邓仲良&1984.9生,预备党员,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第一届&茅以升&班的学生,自入校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在土木工程专业名列前茅,获2007国际数学建模(MCM)(SP)、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北京市结构设计联赛三等奖、北京市三好学生。获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奖学金、智谨专项奖学金等,被学校推免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攻读研究生。
  柳春娜&1985.5生,预备党员,河海大学。
  学习成绩优秀,在校期间曾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宝纲科技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严恺港口航道专项二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C级二等奖、A级三等奖、校优秀学生标兵等多项荣誉,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待人真诚、诚实守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硕博连读。
  上官鹏程&1987.7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
  自入校以来政治立场坚定,学习刻苦认真,成绩名列本专业第一,曾获校长奖学金、林同炎奖励基金、常州市人民政府奖学金、东南大学学习优秀生、&C++程序设计比赛&一等奖和多次获得单科课程奖。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被保送到本校硕博连读。
  程雪松&1985.10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
  在校学习期间锐意进取,成绩在专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曾获得第六届建筑结构设计联赛优秀奖、第六届校&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德智体全面发展。参加多项科技竞赛,并取得了较优异成绩,在中科院专业实习期间,展现出良好的科研能力,受到实习单位好评。被免试推荐就读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
  陈卓异&1985.5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
  思想要求进步,学习刻苦,大学阶段综合成绩考核专业第一,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二次获校级&三好学生&、获体育活动先进个人,06年支部大舞台知识竞赛获三等奖。思维敏捷具备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热爱桥梁专业,受到师生一致好评,被保送攻读本校桥梁专业硕士研究生。
  周毅&1986.5生,中共党员,同济大学。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大二、大三连续四个学期取得平均绩点5.00,总平均绩点4.92,创学校纪录。先后荣获&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智力助残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连年荣获校学习奖学金一等奖、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韩国龙奖学金一等奖、东港奖学金一等奖、福来任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被免试推荐就读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
  牛犇&1986.8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
  自入校以来成绩优异,曾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土木&建筑&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已获得本校岩土直博生资格。
铁道教育希望之星
  周晓伟&团员&北京交通大学
  大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学生会优秀理事;大二获校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比赛三等奖、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学院宿舍规划设计大赛一等奖。
  林浩元&团员&北京交通大学
  大一曾获校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大二获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校电子电路设计大赛三等奖、校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校数学竞赛三等奖。
  李毅拓&党员&北京交通大学
  两年均获学习一等奖学金;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获三等奖、全国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获成功参赛奖;在北京市06年电子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曾获学校最高奖项&思源奖学金&、校挑战杯二等奖、被评为2004年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刘奎&预备党员&西南交通大学
  05--06年获得校综合奖学金二等奖、06--07年获得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07年获得校综合奖学金特等奖;06年获成都军区&优秀国防生&、06--07年获校&三好学&生&称号;06年获校ACM程序设计大赛三等奖;07年获校ACM程序设计大学优胜奖、06年获校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07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
  冷旷代&团员&西南交通大学
  07年第六届周培源力学竞赛全国三等奖、四川省第一名、团队赛第二名;06年第一届省力学竞赛材料力学三等奖、理论力学二等奖、综合二等奖、05年&CCTV杯&英语演讲决赛三等奖;06-07SRTP大学科研训练优秀项目(唯一作者);06-07省三好学生、06年度市&一专多能&优秀青年学生;05中铁电气化集团奖学金、2006西门子铁道奖学金。
  韩雪松&团员&西南交通大学
  07年四月参加SPRT科研训练计划;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三级考试,04-05学年第一学期一学院专业排名第一荣获&校级综合特等奖学金&、04-05学年第二学期荣获&校级综合二等奖学金&、05-06学年第二学期获综合二等奖学金、06-07学年成绩优秀,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荣获&校级综合特等奖学金&。
  何垚&团员&同济大学
  大一获得校二等奖学金,荣获2006年同济大学&郭谢碧蓉&奖学金,学年同济大学优秀学生,2005年获学校非物理学专业物理竞赛笔试前三名,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刘懋&党员&同济大学
  成绩优秀,曾当选班长,参加了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计划项目,同时参加了化学系的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领导组织才能突出。
  马婷婷&预备党员&同济大学
  连续三年获得校学习奖学金二等奖,并在大一获得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物理竞赛获得期末加十分的奖励、高等数学获全校第五名,二等奖;七门课程全优。
  张静&党员&中南大学
  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获&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第二届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全球基金防艾项目实践&突出贡献奖;英语短剧大赛第二名、女子足球比赛第二名;预防艾滋病工作先进个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先进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先进工作者称号。
  何洋&预备党员&中南大学
  06-07学年&一等奖学金&;&军训先进个人&、05-06学年&中南大学优秀团员&、土建院&干部培训优秀学员&;06-07学年&中南大学优秀团干部&、&中南大学优秀学生会干部&、&能科院优秀学生干部&;校征文比赛一等奖、优秀作品展二等奖、健美操舞蹈大赛优秀奖、英语角&优秀引导员&。
  宋光伟&预备党员&中南大学
  04年下学期获校级三等奖学金、05年上学期获校级二等奖学金、05-06学年获校级一等奖学金;05-06学年中南大学校优秀学生,06年9月一次性通过计算机三级考试;04--05学年担任基础教育学院三分部青协干事、05--06学年担任副班长、06--07学年担任班长、现任机电工程学院04级辅导员助理。
  关兴彩&党员&兰州交通大学
  三好学生标兵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甘肃省特等奖、三好学生标兵特等奖、校数学建模二等奖;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十佳学习标兵&;国家乒乓球三级裁判员证书;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连续两年总评专业第一名。
  汪铁龙&党员&兰州交通大学
  国防生雄鹰奖学金特等奖、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特等奖学金;校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省特等奖;院三好学生称号;智育、综合成绩专业第一名;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校国防生区队长,获&国防生标兵&称号。
  冷岩昊&党员&大连交通大学
  专业第一;多次获校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国家二等奖学金;获优秀三好学生、优等生荣誉称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叶佩军&党员&大连交通大学
  综合成绩连续两次获得全校第一名,获三好学生、学习优等生荣誉称号、获大连市三好学生称号;连续六学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获得国家二等奖学金、大连交通大学&AUTO832&专项奖学金;以高分过六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辽宁一等奖。
  陈玲珠&团员&石家庄铁道学院
  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基础力学竞赛河北省二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获基础力学竞赛理论力学二等奖、材料力学三等奖,总分二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院三好学生;连续六次获一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系优秀团员;计算机省一级、国家二、三级;过英语四、六级,获口语考试资格。
  李伟慈&预备党员&石家庄铁道学院
  连续六学期获得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院重点课程单科奖学金、04-05学年&中铁七局奖学金&;第十四次编程设计大赛三等奖;05-06学年度&分院三好学生&、05-06学年度&分院十大学习标兵&、04-05学年度&院三好学生&;06年被评为河北省&省三好学生&;一次性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三级。
  郅兰超&预备党员&唐山学院
  二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院级三等奖、国家计算机一级、国家英语四级;06-07在辩论赛中获&优秀辩手&并两次夺冠;06-07年被评为&优秀部长&,组织唐山学校第二届大学生辩论赛,被评为&优秀组织者&。
  刘建超&党员&唐山学院
  &唐山学院慈善演出突出贡献奖&,&唐山学院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突出贡献奖&,&唐山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辩论赛优秀组织者&,&06-07年度唐山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吴腾飞&党员&华东交通大学
  负责校运动会并蝉联第五,六届体育道德风尚奖;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院优秀学生党员;连续两年被评为华东交通大学&三下乡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获得华东交通大学&社会工作奖&;连续两年获得华东交通大学&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获机电工程学院&一等怡利奖学金&。
  梁韵&预备党员&华东交通大学
&&& &省三好学生&称号、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奖、省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校三好学生、校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校社会工作奖;校第23届秋季运动会&优秀个人&、校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校&新生杯&辩论赛&优秀辩手&、校报记者团&优秀通讯员&称号。
  张慰曾&团员&东南大学
  曾获交通学院交运之星奖学金和五合国际奖学金;曾获校优秀学生会干部荣誉、交通学院优秀个人称号。
  张慰曾&团员&东南大学
  曾获交通学院交运之星奖学金和五合国际奖学金;曾获校优秀学生会干部荣誉、交通学院优秀个人称号。
关键词:  
版权: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4号 北京市科技活动中心 2010室
邮箱:mysf@  电话/传真:01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历没有奖励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