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内部中国双职工家庭比例信息的目的是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状况的调查报告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状况的调查报告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7|
上传日期: 05:18:4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状况的调查报告
官方公共微信西北、西南赛区 —— 图文类
现代化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水平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兰州资源环境职业...&&学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
上传时间:&&浏览数:1851&&票数:1&&
现代化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水平现状调查报告
&&基于靖远、华亭煤业公司等的调查
煤炭是现代世界五大能源之一。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主要地位,研究员工安全意识对于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具有重大作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
安全是自古以来人类在生存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而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是世界各个产煤大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这个以煤炭能源为主要能源的世界级产煤大国,党和国家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一直都是特别重视及关注的,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各个产煤重点煤矿都达到了新的安全水平,百万吨死亡率已经很大程度上接近于世界各个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煤炭行业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对员工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系统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安全意识的总体现状、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因素等。为以后促使我国煤炭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秉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开采,并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煤炭行业是我国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的高危行业。据调查显示,全年死亡人数超标情况占全年控制指标百分比都超过了百分之百,有几个省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二百。全年事故起数超标情况也同样超过了百分之百,有几个省甚至高达百分之四百。其中因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煤矿事故高达81%。只有让职工自己的安全意识加强了才干从根本上去维护自己,解决平安对自己,对家人,对企业都是很重要的,才能让煤矿平安生产得以保证。
因此,我们做了《现代化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水平现状调查报告》,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从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人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可以这样说解决矿难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因素,人的问题解决了,煤矿安全也就有了保障。通常人不经意间的违章操作就导致事故发生。为创造一种和谐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生产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生产理念最终达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自发控制的作用,从而起到减少事故的再发生。
综合近年来我国煤矿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多发在疏于管理监管不力和管理者、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的矿井,盲目生产致使各类重大恶性类似事故接连发生,在国际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与一个综合实力在国际上名列前矛的泱泱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
通过对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现状的调查,从员人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对安全知识和对所在工作生产环境的认识了解,发现生产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导致的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更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和改进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水平,让人、机、环境达到协调统一,减少事故发生,使我国煤矿生产安全、有效的进行。
1.3 研究方法
针对煤矿企业职工进行的实地调查,从大量的员工反馈信息中分析并了解我国现存的职工安全意识问题。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调查中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对我国现阶段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水平做出系统分析,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具体步骤可分为:
1 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调查问卷。
2 统计并分析调查问卷,了解员工的安全意识现状。&&&&
3 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乃至世界产煤大国矿工的安全意识,以及了解最近20年的矿难资料。
4 系统分析影响员工安全意识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5 根据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因素,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员工进行安全定位评价。
1.4& 研究内容
1.4.1 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煤矿资料,了解现阶段我国煤矿发展的处境和员工安全意识的现状,着手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印刷&现代化国有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现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见附表1)
1.4.2 调查阶段
1在华煤集团和靖煤集团展开了调查。通过员工半天会时间对问卷进行发放与收回,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访问,了解煤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的照片见附表2)
2对矿区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与照片采集(照片见附表3)
1.4.3 统计与分析阶段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统计,和对我国近20多年的煤矿事故及死亡人数、环境特征做的详细统计,了解所调查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现状,具体分析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各个因素。
1.4.4 评价及结论
1对所调查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定量评价。
2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章& 调查的系统分析
2.1 调查对象
2.1.1 华亭煤业公司简介
华煤集团公司成立于日,是甘肃省最大的国有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矿区煤田总面积134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33.7亿吨,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黄陇基地的骨干矿区之一。目前,华能集团、甘肃省国资委、平凉市国资委分别持有公司49%、41%和10%的股权。公司拥有3个全资子公司、3个控股子公司以及销售运输公司、物资供应公司等16个直属单位,现有在岗职工19442名,公司注册资本17.47亿元。公司主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务,现有9对生产矿井、1对在建矿井和2个选煤厂,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1754万吨/年,实际产能达到2000万吨/年以上。经过8年的改革发展,已形成了集煤炭生产销售、洗选加工、煤化工、建筑安装、水泥建材、矿机修造、矿山救护、物业管理和医疗卫生等多元发展的大型煤炭企业。华亭煤业公司中专以上学历人数由&十五&末的3242人增加到&十一五&末的6149人,增长89.7%,初中以下学历人数由&十五&末的11338人减少到&十一五&末的8426人,现在公司35岁以下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8.9%。
2.1.2 靖远煤业公司简介
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原靖远矿务局基础上整体改制而成。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境内,资源丰富,煤质优良。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地质保有储量9.5亿吨,总资产97.91亿元,现开采的煤种为不粘结、弱粘结煤及气煤,具有低硫(&0.3%)、低灰(&10%)、低磷(&0.03%)、高发热量(7000大卡/公斤)的特点,是广泛用于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和生活民用的优质环保型煤炭。 煤炭品种齐全,有大块、混中块、小块、渣煤、混煤、沫煤6种,销往甘肃、青海、广西、湖南、湖北等十几个省区,主导产品陇上精品---晶虹煤1号、2号、3号产品以含硫指标低于国家对城市用煤含硫控制标准的优良品质,1989年获出口煤免检,长期出口东南亚,成为目前甘肃最大的煤炭基地和主要的出口煤基地。全公司矿井设计能力666万吨,现实际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积极推行科技兴煤战略,改革采煤方法工艺,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5%,拥有现代化的筛选系统和先进科学的计量检测手段。现有在册职工17586人,下属30个二级单位,其中全资子公司8个,2011年实现千万吨零死亡,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2.2调查依据
&& &本次问卷调查就以靖远煤业集团和华亭煤业集团的在岗职工的安全意识所做的一次全面调查,针对我国现代化煤矿普遍存在的员工知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就此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我们就此累计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问卷2732份,实际利用问卷2500份,其中靖远煤业1250份,调查的煤矿有:魏家地煤矿、宝鸡山煤矿、大水头煤矿、红会1煤矿、红会2煤矿、红会3煤矿;华亭煤业1250份,调查的煤矿有华亭煤矿、陈家沟煤矿、砚北煤矿、马蹄沟煤矿、大柳煤矿、东峡煤矿。
2.3所选统计类型及优点
本次调查我们所采用了表格统计与柱状图相结合的统计方法,旨在让数据更清晰明了,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更能清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有利于问题的发现与研究;部分数据采用了扇形图或饼状图统计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对于有数据之间有变化趋势的图标,我们采用了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2.4研究的具体内容及分析
2.4.1员工总体安全意识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1、你是否了解矿区常规安全问题?
& 调查表明:如表2-1所示,矿工对于矿区常规安全问题了解的占90.68%,了解一点的占8.24%,不了解的占1.08%,可以看出矿工对于常规安全绝大多数人是了解的,反映了员工对于自身安全的认知程度。
但是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的矿工人数占有9.32%,一则矿区在常规安全普及还不全面,普及力度还不够;二则矿工自身对于常规安全不够重视,思想教育方面有待提高;三则这些对于常规安全意识浅显的员工往往也会是引起矿难的主要原因,技术不熟,处理现场安全隐患经验不足,或对出乎意料的险情,惊慌失措,不能正确地采取措施。
建议每区队按期深入基层查看学习记录,并测试学习效果,进行验收考核,切实提高员工本人的知识水平。
2、矿区工人是否广泛的存在职业病?
调查表明:如表2-2所示,矿区工人存在职业病的占74.88%,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病依旧是威胁矿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矿区领导应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护措施,因工作的不同配置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尽量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降低矿工职业病的发病率。&
&&& 还有15.6%的矿工认为不存在职业病,一方面说明该区的职业病发病率较低,矿区在安全防护方面做的较为完善;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矿工对于职业病不太了解,认识不全面。对于9.52%的矿工不清楚职业病说明企业对于这方面宣传还不够,定期的职业病检查还不到位,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还不够。
建议矿区建立健全职业病预防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排查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的个体易感性不同,对于新进矿区的员工建议做全面的体检。对于体检合格的员工方可进入工作第一线。矿区应时刻关心员工的身体状况,发放劳动保护用品要及时。
3、矿区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各部门安全负责人是否明确?
调查表明,如表2-3所示,矿区在安全管理上基本完善,各部门安全负责人上也基本明确。只有少数人对自己相应的负责人还不够明确,说明一些煤矿企业忽视安全管理,以包代管。一些乡镇煤矿随意变动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员均无任命文件,主要管理人员长期不下井。一些国有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向煤矿下达的产量、掘进进尺等指标越来越高,这种考核指标的压力下,导致矿井负责人盲目追求产量和利润。一些国有重点煤矿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漂浮,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各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下去;也有少部分矿工认为管理还不够完善,说明矿区在部分管理方面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因此要努力去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多与矿工沟通及时了解,认真处理。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质是对人的管理,要求职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使职工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形成&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安全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自觉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抵制&三违&现象的发生,让职工置身于浓厚的安全氛围中,打造一个牢不可破的安全盾牌。时刻绷紧安全思想这根弦,使人人都有自危的紧迫感,随身系牢健康生命这条线。只有以预防为主,安全防范措施为重,筑牢安全大堤,才能把握住宝贵的生命。建议矿区实行安全的亲情化管理,上级领导主动慰问下级员工,与员工及时沟通,建立有问题大家解决的和谐新型矿区。
4、你所属矿区中你认为什么灾害最突出?
如表2-4所示,煤矿五大灾害随时都影响着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煤矿经济安全,由图2-4显示:瓦斯依旧是影响煤矿工人安全最大的灾害之一,瓦斯是煤形成的同时生成的,瓦斯无色无味不易被人发现,在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其次就是煤尘,当工人每天都在有大量煤尘的环境中作业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工人患有尘肺病的危险,最后就是顶板、水和火。
建议矿区继续加大与重视瓦斯的排查与抽放力度,历史以来,瓦斯一直威胁着矿区人民的生命。能否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依然是现代矿区能否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
5、企业对周边居民生活区环境是否采取了相关保护措施?
如表2-5显示:企业对周边居民生活区环境的相关保护措施还是比较完善的,采取相关保护措施的占58.88%,没有相关保护措施的占6.64%,不够完善的占34.48%,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以牺牲周边环境为代价,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实行两手抓,坚持边开发边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绿色开采的理念,从调查结果来看,还有34.48%做的不够完善,6.64%就没有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从这方面看,就可以看出在对周边居民生活区环境的相关措施做的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建议矿区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规范化,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的标准和相关办法,提高矿山、资源和废水利用效率,减少和;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树立绿色矿山典型,推广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研究提出相关鼓励政策,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安全、环保、可持续地发展矿业经济。
6、在工作过程中你所顾虑的最大危险因素是?
从调查的结果的数据来看,如表2-6所示,有45.36%的人顾虑健康状况,有41.44%的顾虑作业条件,有11.48%的人顾虑待遇条件,还有1.72%顾虑其他因素,由调查结果能看出在工作过程中人们对健康还是相对重视的,再者就是人们对工作条件的期望也很高,工作面的环境、机械设备的优劣等都会给生产带来影响。工作面的环境好、机械设备优良,在生产中很少发生事故,工人健康有保障,工人就没什么可顾虑的,这样生产效率也就会提高,其中11.48%的是顾虑待遇条件,这是因为在矿上有少部分的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和合同工,其目的只是要挣到钱就可以,责任意识不强。
7、你对所在工作区域机器设备的安全状况是否满意?
调查显示:如表2-7所示,对自己工作区域机器设备满意的占绝大多数,有52.68%;不满意的占8.84%,还行的占38.48%。这说明企业员工对于自己工作区域的机器设备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还是重视不够。
一方面,机器设备厂家应根据企业员工的反馈信息,加强员工对于设备的满意程度,对于特殊岗位的有些设备应适当更改,符合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尽量消除设备自身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员工对于设备的认识和操作熟练程度还不够,造成对于自己所操作的设备漠不关心,占到1/3以上,所以企业也应加强员工在上岗前的培训学习,培养员工的感性认识,对自己岗位机器设备做到充分认识。
8、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是否有相关的应急救援培训?
调查表明:如表2-8所示,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员工接受过应急救援培训的有81.16%,说明企业对于员工的自救或者互救的培训工作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同时也能看出企业自身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比较完整;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有7.96%,不清楚的占到10.88%,对于这两部分的人来说企业没有有效的进行员工的现场救援演练,造成部分员工对于自身的救援意识淡薄,甚至不清楚;要知道矿井条件复杂,随时都有安全隐患发生,这就决定了矿工必须要具备自救的意识,一方面通过对事故的分析、事故责任者以及其它人员的警示教育,达到防范事故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促使事故责任者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做好上述几方面的工作,不断解决矿山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不断好转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更加完善自己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实行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反应机能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免除一些突发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9、对你从事的工作岗位涉及的安全知识了解多少?
如表2-9所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岗位涉及的安全知识了解的有74.52%,了解一点的有20.40%,不了解的有5.08%,调查表明:我国招收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是逐年提高的,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根除文盲和半文盲,这就导致仍然有1/5以上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的熟悉成都还不够,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还依然存在很大隐患,是否对自己工作岗位涉及的安全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是一名矿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矿区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
建议企业员工在上岗前应进行分工种、分岗位、分层次进行工作分配,尽可能与职工的专业知识和特长相统一。新进矿区的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于培训合格的人员才可以以试用期的形式进入工作现场。
10、你们平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安全培训?
一周到三周
一个月到六个月
一年及一年以上
调查数据显示:如表2-10所示,现代化国有煤矿职工在安全生产期间安排的安全培训一周至三周的占80.48%,一个月至六个月的占15.6%,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占3.92%,由此可知企业在安全培训这方面做得是比较到位的,安全培训不管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还是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事关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大局,没有经过实践考验的理论永远是纸上谈兵,只有经过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运用于实践。
11、在生产中是否为了生产而忽略安全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如表2-11所示,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生产仍然占有主体地位,占调查数据的82.32%,还有少量的生产忽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占11.48%,只有少部分的生产只是为了生产而生产根本不在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占6.2%,如果在生产中只为经济利益所驱动,根本不顾及安全生产,非法作业,结果只会造成一系列的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超能力、超强度开采。煤矿不能为了追求利益,急功近利,不惜拚人力,搞人海战术,无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作业,局部区域内布置很多采掘工作面,导致井下一个班作业人员高达数百人。由于生产组织集中,导致事故扩大,伤亡惨重。例如在薄煤层炮采工作面支护,尽管许多煤矿都使用了单体液压支柱,由于其点、线支护的特点,工序间衔接过程,如前面出煤,移溜放顶、局部构造等极易造成顶班空顶,很有可能使工作人员受到突然冒落的顶板伤害。其实不仅是投入的不到位,现有投入的安全设施设备也存在着安全保护设施制造质量不合格、维护维修不及时造成不灵敏、不可靠等,达不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等等。再加上安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使原本就不充足的安全设施,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保护功能。这样,矿难的频发就再所难免了
所以在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生产计划,维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企业应按利润的百分比对本企业安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安全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科技投入是矿区安全生产的命脉。
12、你所在煤矿是否举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
由调查得知,如表2-12所示,经常举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是对煤矿职工进行再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占到调查总数据的78.60%,偶尔的举行此种活动的占19.44%,没有举行的只占总数据的1.96%。说明矿区的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比较及时,偶尔和没有的人占1/5说明部分职工的文化素养养成不够。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建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是新形势下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通过丰富的载体,我们应该加快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安全宣传教育步伐,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来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一些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多数为农民工,且乡镇煤矿的工人流动性很大,培训工作又不到位,工人素质很低,安全意识和自主保护能力差,违章作业现象相当严重,所以在今后煤矿应举行更丰富的以安全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活动的形式对广大职工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可以加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安全生产的观念在每个职工的心中树立一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生产&的观念。一个企业建立起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不论决策者层、管理者层还是一般员工,都会在安全文化场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2.4.2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的统计与分析
煤炭产量(亿t)&&
死亡人数(人)
百万吨死亡率(%)
表& 2-13 &&我国从年的煤炭产量、每年的死亡人数及百万吨死亡率
图 &2-13 我国从年的原煤产量及死亡人数的走势图
图& 2-14 我国从年的百万吨死亡率的走势图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煤大国,在我们的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比重。如表2-13所示,从1990年到2002年我国的产煤总体趋于稳定状态,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我国的原煤产量逐年递增,截至2011年我国的原煤产量达到了37.5亿吨。
&&& 从我国煤炭行业每年的死亡人数来看,从1990年到2002年每年的死亡人数上下波动,但总体没有下降的趋势,直到2003年开始,我国每年的死亡人数才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5615降到了2000人以下。这跟近些年来我国对煤炭行业的大力整治与科技投入是分不开的。但是,从图2-14中,总体上,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截至到2009年,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到了1以下,尽管如此,就2000年来讲,我国死亡人数为5798,百万吨死亡率是5.86。美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是0.03,印度的是0.296,南非的是0.085,波兰的是0.27,俄罗斯的是0.46,日本是0.67,印度尼西亚是0.097。从这一点上看,我国的煤矿企业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美国、俄罗斯等产煤大国。那么研究如何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普遍特点是:自然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小煤窑多,安全管理不善,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要改善我国的这种现状,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找出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我国煤矿实现安全有效的发展。
2.4.3由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引起事故的统计与分析
事故发生的主要环境特征
A.瓦斯爆炸
放炮、吸烟、拆卸矿灯、带电作业、机电管理混乱、撞击摩擦火花、
自燃、安全管理混乱
B.瓦斯中毒窒息
火区管理不善、违章进入险区、通风管理不善、自救器失效或者配备
不足、采掘技术管理不力、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放炮产生有毒气体
C.煤与瓦斯突出
违反掘进规程、违章超掘、工程技术管理不严
D.煤尘爆炸
放炮、机电管理棍乱、炸药雷管管理混乱、撞击或摩擦产生火花
易燃物管理不善、违章启封、吸烟、电缆段路等
工程质量差、管理失误、技术管理失误、乱砍滥挖、盲目施工、违章
指挥、冒险蛮干、水文地质不清、玩忽职守、违背探水原则、无方案
施工、违章建井、违章施工
操作失误、工程质量差、顶板特性不熟、工作面无支护、技术管理失
误、冒险蛮干、空顶作业、违规开采、违章操作、支护不够或失效或
简化放炮程序、未设警戒、违章爆破
I.运输提升
操作失误、技术管理失误、冒险作业、设备管理不完善、违章操作
生产管理棍乱、违章开采、冒险蛮干
K.机电事故
机电设各管理混乱、操作失误、违章作业
L.自身伤亡
违章操作、无安全措施、指挥失误、缺乏急救常识
M.其他事故
操作失误、工程质量差、冒险作业、擅离职守、无安全措施
表 &2-14& 年我国煤矿重大事故特征源分类表&
故意违章比率(%)
管理失误比率(%)
非人为比率(%)
人因比率(%)
表& 2-15& 年我国煤矿重大事故中的人因比率&
表2-14中从A到M中,可以看出
(1)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冒险蛮干、擅离职守等,总数高达81%,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来解决。
(2)在四类高发事故即瓦斯爆炸、瓦斯突出、水害事故、顶板事故中,故意违章造成的比率分别是45.7%,41.7%,57.6%,44.2%。
(3)由表2-15中可以看出,故意违章操作和管理失误行为是造成重大煤矿事故的最关键因素。
2.4.4岗位、工龄的统计与分析
从调查的性别来看,如表2-16所示,从事煤矿工作的人员多以男性为主,由表可知:大多数在30岁-40岁之间,其次是20岁-29岁之间的,再下来是41岁-50岁的,从年龄的结构来看,整体的煤矿员工年龄是偏高的,30岁以下的人数比重小,说明年轻人很难对从事煤矿的工作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员工的安全意识会相对降低,这也是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另外一个因素。
而在图2-16可以看出:员工的工龄在1-5和5-10之间的人数最多,多达128人,说明员工的工作经验普遍偏低,当发生日常故障和突发事故时,工作经验多员工能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事故引发的概率,所以工龄在很大程度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具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章& 调查结果的整体分析
3.1对现阶段员工安全意识的现状分析
安全意识属意识的一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安全生产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是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现实的认识。人的安全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安全行为起到调节和约束作用。
&&&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煤矿企业职工不在是传统的为了生存去相对比较危险的工作环境来换取高回报的生活形式;而是在新观念、新思维、新生活法则的冲击下,处于忧虑,情绪波动的不稳定状态,从煤矿事故的发生规律来说,除了极少数的事故是人们无法预料的一些自然灾害,绝大多数的事故都是人的因素造成的,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矿业员工的这种现状,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总起数超过总事故的70%&&90% 。如何使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当今科技时代的发展并存,那么研究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安全生产刻不容缓。
&&&&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具有内在的动机(需要)来指导或推动他们走向自我完善和个人优越的境地。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能占优势;每个人的动机结构是不同的,各层次的需要对行为的影响也不一致,需要层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概念,只有未被满足需求才会影响行为。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人们对与第二、三层次的的需要,即&安全的需要&和&社交需要&已经建立在第一层次的需要只上了,所以建立更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对员工的工作情绪及热情具有很大的提高。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更深刻的研究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
3.2 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主观因素
3.2.1员工的知识水平对安全意识的影响
随着劳动方式的转型,新世纪的企业员工不再是靠蛮力去工作,掌握一定的知识水平对于职业的选择具有局限性和趋向性。而对新型矿区引进先进设备,生产力也由机器逐渐来代替人力,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而对于机器的操作则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操作,由此看来,知识水平的高低在新型矿区中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水平是指其对所学知识的蕴藏,及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对员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程度的一种体现。它可分为道德意识、文化水平、自身素质修养。&&&&&&&&&&&&&&&&&&&&&&&&&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成长中实践而来的观念、情感、信念,是通过身边的人、风俗及其当地习俗影响下而产生的特殊意识形态。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长期共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自我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不同,意识到集体与个人之间的不同的利益关系以及调解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利益就发挥了自己的功能。在生产中,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时,道德意识就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形式,如果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安全问题,那么随之带来的将是事故。比如在煤矿生产中,为了省事出现的故意违章操作,攀爬不安全位置,明知井下不能吸烟,却故意吸烟等造成的事故等等。表3-1是我国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的由于人的故意违章操作引起事故类型。
&& 不安全行为
&& 导致事故类型
经常不执行三人连锁放炮程序
瓦斯爆炸(29)爆破事故(4)
经常不执行&一炮二检&制度
瓦斯爆炸(33)
采用明电、明火放炮
瓦斯爆炸(34)
不按规定填充炮泥
瓦斯爆炸(33)
放炮母线皮未及时包接
瓦斯爆炸(26)
使用岩石炸药进行爆破
瓦斯爆炸(25)
一次装药多次放炮
瓦斯爆炸(24)瓦斯中毒窒息(30)
爆破警戒线不足的情况下放炮
瓦斯爆炸(26)爆破事故(2)煤与瓦斯突
出(101)顶板(20
瓦斯爆炸(30)火灾(10
井下拆卸矿灯头
瓦斯爆炸(27)
擅自动用电器或带电作业
瓦斯爆炸(25)机电(1)
无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瓦斯中毒窒息(33)
使用导电易燃物作业
火灾(8)煤尘爆炸(2)
用灯泡取暖
擅白离开工作岗位
火灾(9)水害(32)运输提升(2)其他(3)
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
不执行有疑必探原则
不按规定的程序操作
水害(50)其他(3)
在空顶情况下作业
顶板(20)坍塌(1)
不检查支柱和顶板就作业
顶板(22)坍塌(1)
工程质量不合格
顶板(19)坍塌(2)
将支护打在浮煤上
顶板(23)坍塌(1)
不及时打支柱
顶板(22)坍塌(1)
违章乘车、蹬车、爬车
运输提升(7)
不按站规定路线行走
运输提升(8)
运输提升(5)
不佩戴氧气呼吸器或摘掉说话
瓦斯中毒窒息(34)
自身伤亡(l)其他(4)
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由于人的故意违章操作引起事故类型
2 知识水平
文化水平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将其所学的知识运用与实际中,其理论知识的丰富促使其在实践中更专业的操作。在煤矿生产中,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员工的教育程度有直接关系。在现阶段机器代替工人的煤矿生产前提下,劳动能力要适应劳动资料水平。工人不仅要熟悉组成生产线的设备及系统的原理、结构和特征,而且要掌握岗位责任范围内的设备运行情况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在井下,受过高等技术教育的人员才能胜任维修、调试等工作。所以文化水平是影响安全生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从现阶段我国的煤矿发展来看,煤矿工人的文化水平是逐渐提高的。
3 自身素质修养
& 自身素质修养是在人心灵深处对自我进行认识、反省、教育和提高。自身修养高的员工,会时刻为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全负责,当有安全隐患存在时,会及时处理或者是向上级反映要求处理。当自己身边的员工有不安全的意识动机时,会善意提醒并说明这样做的危害。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也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员工的安全意识。
3.2.2员工的生理状况对安全意识的影响
1 人的感官系统
感官系统是接受并处理外界信息的,在煤矿这种特殊的作业环境中,视觉与听觉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它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些构成了判断是否有灾害来临的主要形式。
眼睛是我们揭晓后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由于用眼的方式不同,可能会使视觉的好坏有偏差,影响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在矿井内视觉又受环境、灯光的影响,加上矿井内的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容易进入眼部,从而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再者说,粉尘浓度的加大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人的主观判断,这样就降低了人的安全意识。
听觉也是我们接受信息的另一种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人只能听到20&20000赫兹的声音,但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声音的频率感觉的上限逐渐降低,在煤矿井下的噪声很大,若长时间在噪声下工作,耳朵疲劳,会影响听力,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人的安全意识。据调查显示,煤矿工人的年龄普遍偏大。多数在30&40岁之间。
当有气味的空气吸进鼻腔上部时,它会使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在闻一些不太明显的气味时,要反复用力吸气才能产生嗅觉。嗅觉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适应性,但不是嗅觉疲劳,在煤矿生产中人们可以通过嗅觉对矿井的空气进行判定,若在老空区突水前,会有酸臭气味,煤炭自燃到一定温度后会出现煤油味、汽油味和轻微芳香气味的非饱和碳氢化合物等。由此可以判断。嗅觉是对人的安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影响,但是不可避免的,人在伤风感冒时,嗅觉会明显降低。
人可以判别的四种基本味为甜、酸、苦、咸,同时一个味觉感受器并不只对一种味质起反应,而对甜、酸、苦、咸都有反应,只是在感受幅度上有所不同,在煤矿生产中,运用味觉的情况比较少,但是在检测水质方面,比如老空水,就可以味觉来辅助判断水源,若口尝时发涩,则为老空水;若水清且甜,则为&流沙水&或&断层水&等。
触觉是皮肤受到机器刺激或其他作用后的感觉,其分布于体表。人可以通过触摸来判别物体的大小、形状、硬度等。也可通过自身的感觉判断冷热,若在采掘工作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若刚进工作面就感觉到凉且时间越长越凉,用手摸煤层是感到冷,则应注意可能会突水。
2 人的反应时间
人在对机器设备及其事物的观察识别中,从开始识别、操纵、识别到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个感知过程,即反应时间,它是由知觉时间和动作时间两部分组成的。作业时人的反应时间不同的特点,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反应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减少反应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可以减少避免事故的发生
(1)反应时间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
&&& 不同的感觉系统对物体判断其反应时间也不同,听觉的反应时间在0.115s&0.182.s之间,视觉在0.188s&0.206s之间,触觉在0.117s&0.201s,嗅觉在0.200s&0.370s,煤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不用味觉来判别,所以这里不再讨论。在矿区里工作的员工要时刻注意的自己的身体,每段时间要做定期的安全检查。保证自己的各个器官在警惕状态,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
(2)反应时间与运动器官有关
&&& 运动器官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煤矿工人工作时若身体呈弯曲姿势,则反应时间为720ms&1620ms,若倾斜则为1260ms,矿工在工作中的微小姿势都在很大程度影响其判断的反应时间。
(3)反应时间与刺激性质有关
&&& 不同物体对人的刺激,且刺激人的次数不同人的反应时间不同,往往单个刺激物对人的作用,要地狱两个或多个刺激物的反应时间,在我们工作的声音随处都有,安全人机学中显示,单个声音刺激人的反应时间为142ms,若在光、声、点击下,反应时间为127ms,当然刺激次数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会在听觉上出现掩蔽效应。要减少刺激对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影响,要从根源上减小机器的噪声,比如采煤机工作时安置消声器等。
(4)反应时间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
&&& 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反应时间也不同,大脑经过神经中枢将信号送给需要执行的命令的各个部位,然后各个部位才开始动作。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显示,手部位在抓取东西时,直线反应时间比曲线反应时间快,不克服阻力比克服阻力快,脚部位直线的最少反应时间为360ms,脚向侧面的反应时间为720ms-1460ms等。
(5)反应时间与颜色搭配有关
平均反应时间/ms
如表3-2所示,所以在煤矿井下,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警示的时候,多用反应时间短的色调,当有突发矿难发生时,不起眼的这点时间都可能相对降低事故程度,合理搭配颜色,,对员工安全意识都有增强作用。
(6)反应时间与年龄有关
&&& 反应时间额快慢与人的年龄也有很大关系,下表是人的反应时间与年龄的关系表。
反应时间的相对值
从表3-3中可以看出人的反应时间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变长,所以在矿区内,应尽量控制员工队伍的年龄阶段,对于实现员工的安全生产有很大帮助,也能整体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
3& 生理规律影响人的安全意识
(1)人体活动是各系统的调解和配合
① 神经系统
其作用是传导信息,或信息刺激时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作业过程中,人机的配合逐渐形成了作业时的定型,从而使各系统的调解与配合更默契,若打破这种定型简历新的定型,则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操之过急则会导致神经的紊乱,同样,若长时间脱离岗位,则会使原有的定型消退而至反应迟钝,在矿井生产中,若矿工长时间从事一项工作,则要保持自己的警惕状态,不能因为熟悉而带来事故隐患,更不能一直挑换岗位,因为熟习新的岗位要有一定的熟习阶段就是建立岗位定型,而没有建立岗位定型就开始从业,就会引发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生产事故。在2.4.4表2-16中,工人的工龄普遍偏低,这中情况很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② 血管系统
&&& 血管系统可以从心率、血压、血液在分配及血液成分来考虑,并判断其适应性的变化。
&& 心率是指人心跳的频率,一般人在工作是其心率增加未超过休息时的40次时,作业停止后,其心率的恢复程度可以判断该人是否能适应该项工作的标准之一,因此,企业应重视员工的身体情况,并及时对其作业时的安全健康进行监督、检查,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③ 呼吸系统
当处在一般作业时呼吸浅且慢,当作业复合过大时,人的呼吸浅且急,呼吸的次数随体力的劳动强度增大而增大增加,矿井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除一些地区会有缺氧情况之外,矿内瓦斯等一些气体含量增加,就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异常,导致的不安全行为,降低人的安全意识。
(2)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能力
①人的神经活动规律
在一天中人神经活动是有规律的,白天是神经系统支配能力强,夜晚则神经支配能力弱,昼夜循环交替,由此呈现周期节律,使人在一天不同时间内信息处理能力不同,这就要求矿工在夜间工作时,更应该精神集中。
&&& 因为人对作业目的的理解和认知程度的不同,其对待工作时的态度就不同,良好的动机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促进工作的良性发展,而相对动机不明确的,则在工作时心不在焉,应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更有甚者出现安全隐患。
3.2.3 员工的心理特征对安全意识的影响
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事故发生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据此对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又包括注意、感觉、记忆、知觉、思维、想象。
&&注意是指心里的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或集中。对象可以是外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也可以是内向体验。因为注意而影响心理活动从而存在着心理状态的改变,它是心理活动的特性之一。
&&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在无目标的情况下,受到某种刺激而不自觉地注意,是被动性的注意。在矿井下受环境、作业条件的因素在作业人员工作期间周围环境突然发生变化会使人的注意力不自觉地向其方向偏移会是人的注意力被打断影响人的继续作业由此可能会发生误操作而发生事故。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主动型的注意。矿井的工作枯燥乏味当对某项工作没兴趣时需要有意去完成,由此要保持一种集中的高意识,而人不可能长时间保持,由此便存在间歇性的停顿或者加强,这种不稳定因素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有意后注意是先强迫性的去有意注意,一段时间后,可能对其产生兴趣或者成为一种习惯后转变成习惯性注意成自动型。倘若在矿井中出现突发情况则容易出现反应迟钝,安全意识降低,出现操作错误。
(2)感觉、知觉和观察力
&& &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大脑对感觉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及对感觉到客观事物所作出的反应。由此,感觉是基础,知觉是感觉的一种升华或者提高。知觉往往是人的知识、经验等。使人们长期的实践活动的经验的积累,而使知觉更丰富。
&&&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包括信息进入记忆系统 ----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 在安全生产中记忆力强弱也是影响安全意识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劳动者需要学习安全知识、熟悉安全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机器的性能、分析作业过程的威胁因素等,这些都与我们的记忆息息相关,同时,记忆还是思维的前提,通过记忆才为我们人脑的思维提供可以加工的材料。因此,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是对记忆的加深,从而能更好的记忆一些相关安全知识,为安全生产做准备。
(4)思维&
&&&& 思维就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对客观现实的概括过程和间具体化接地反应过程。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括、判断、推理。思维能力的强弱与人的阅历、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且阅历越深、实践经验越丰富,那么思维能力就越强。在矿井中工作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良好的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在安全生产时保证一种健康的工作状态。
(5)操作能力
&&& 操作是人通过运动器官执行大脑的指令对机器进行操纵控制的过程,操作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安全监察人员及工人搞好本职工作极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人和设备的安全。因此,上岗培训是劳动者对机器设备的熟悉操作的过程,并且能够提高作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如图3-1所示,观察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眼睛,记忆能力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中枢,操作能力是智力结构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转换器,它是人们完成一定任务的心理特征的过程。
2 情绪与情感
(1)比较情绪与情感是用那些不同的角度来标示感情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 其区别有三,其一,情绪是由肌体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属于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属于人类特有;其二,情绪带有情景性,由一定情景引起,并随情景改变而消失,情感既具有情景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其三,情绪带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很少有冲动型,其外部表现也能够加以控制。
情绪。可将其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使我们对自身的体验和活动中能够长时间感染情绪色彩的状态,而且具有弥散性。会用这种情绪看待一切事物。因此心境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困难,在矿井下这种积极的心境还能影响周边的人带动其工作效率,倘若消极不良的心境出现则会使人厌烦、消沉,而矿井下搞安全工作的人出现这种消极心境时,不仅要求领导及时发现疏导,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导让其自身能够调节心境向良好、积极地转变,从而杜绝由于消极心境所引起操作失误。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快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在突如起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很容易产生勃然大怒或者欣喜若狂的情绪反应。在这种状态下,外部的行为表现明显,理智分析能力受情绪状态的认知所局限,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顾一切的鲁莽行为。人的情绪还能控制人的身体和活动状态,由于情绪的影响还会导致身体极其心理的病变,在这种情绪下工作人体的操作行为的准确度在平时的50%以下。在工作中,许多事故的根源就来源于此。若能从管理上及其主观上注意创造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并积极引导人们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则可大大减少因为情绪所导致不安全的行为。
应激是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的反应。当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在这种状况下,反应的迟钝,认识的狭隘很容易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加强培训,以提高工人的技术的熟练性和认知性。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树立崇高的目的和坚韧的意志,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克服紧张情绪的不良影响。但应激的状态不能维持过久,因为这样很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若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适应性疾病的发生。
&& ② 意志
&&& 意志就是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并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人们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尤其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必须有意志活动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 意志品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地品质表现为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定;消极的品质表现为盲目性、冲动性、脆弱性和盲目性。
&&& 坚定性,是指个人坚定的、且有目的的去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的树立还取决于对行动目标的认识,当认识到目标的意义越重大则选定目标的坚定性越强,当然意志的坚定性还与人的认知情况,兴趣、责任心、理想、信念。坚定的意志在安全生产中也很重要,生产是以熟练地操作技能为基本,在此过程中所要凭借的就是意志的坚定性。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矿山企业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意志坚定性,从而在安全操作上规范性强,工作效率也相对提高更快。
&&& 果断性,是在紧急关头,能够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决定。这种意志特性在应对紧急、突发事件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在生产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是有先兆的。比如,在矿井作业中,有些事故是有先兆的,比如当作业面出现温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湿度增加、煤壁&挂汗&、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还有煤油、汽油等芳香气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说明煤有自燃的倾向,应该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意志品质好的人能够根据变化作出判断决策,相对的意志薄弱的则会表现出犹豫不决,行动上优柔寡断,以致失去最好时机而引发事故。
&&& 自制性,是人自身的一种自我约束的品质。在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上是否能够冷静的思考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由此而来的自制力是克服内心障碍而产生的,自制力的好坏在学习与工作中都有其表现形式。比如,自制力好的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学习专心致志,且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制力差的则表现出平时马马虎虎,干事不专心,容易接受暗示,从众性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现代化的企业中工人所要必备的心理素质就是要有良好的自制力。不难发现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违章操作,而其原因之一就有在意志上的自我放松,以至于行动上的放纵而导致不安全行为。
&&&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的心理活动。态度的形成因素首先是来自父母、同事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其次是一种工作的需要或者是在团体中的规定和期望。态度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先是顺从--认同--内化。态度的改变往往是以团体的力量影响个人,这种带动作用比企业的规章制度更能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态度的转变对搞好安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煤矿企业对矿工的安全工作态度的教育要抓住对态度转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④ 性格
&&& 性格是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中区别于他人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而性格可以大致将其按情绪类型分为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轻浮型和迟钝型。而人的性格往往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很大。性格决定人的行为、思维方式、社会贡献。因此,在矿区生产中性格的影响也很重要。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对员工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将良好性格的员工安置在重要的岗位。而将不良性格的员工安置在安全性相对较大的岗位。并对其进行教育,逐渐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 ⑤ 气质
&&& 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包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的形成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教育和社会影响也会改变人的气质。
总之,在安全生产中合理选择不同气质的人担任不同的工作。发挥特长即人不同的安全意识品相,从而更有利的从事安全工作,完成任务,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不同的教育方式适应于不同气质的人。减少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3 非理智行为的心理因素
&&& 在生产中许多事故是在明知故犯而违章作业的情况普遍存在,其中由非理智行为而发生违章操作的心理有侥幸心理、省能心理、逆反心理、凑兴心理、从众心理、精神文明。
(1)侥幸心理
是由于侥幸的心理所导致的事故,人们这种侥幸的产生的原因有:错误的经验,比如,长时间未发生这种事故,人们心理上的危险意识就逐渐淡薄,在工作中总认为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由此违章操作。错误的在思想方法上运用小概论思想,因为事故的发生时存在小概率如海因里希法则中的1:29:300,因为概率小而忽视它在今后的工作中养成不好的习惯,长期如此不安全的隐患终会发生事故,在高危行业这种小概率的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是不能忽视的,加强员工的思想认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必须的。
(2)省能心理
是人们长期生活中养成了一种习惯的干任何事总是要以较少的力而获得同等效果。这种心理肯定的在于发明中技术的创新需要这种想法。但在安全操作中,这种心理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在工作中怕麻烦、图方便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当事故发生时就是真真切切的了。
(3)逆反心理
&&& 在特定的环境中,有些人的言行在好奇心、好胜心、思想上的偏见,对抗情绪等一时作用下,产生一种与常态行为相反的对抗心理反应。刚刚上岗的人,对仪器设备有好奇心,喜欢试探的操作,事故的发生便由此而来。同样,也存在与领导或上级有矛盾而产生逆反心理,孰不知害了自己。
(4)凑兴心理
&&& 是人在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反应,在玩耍中获得满足,并能得到交往上的和谐也是对剩余精力的释放。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青年职工中,他们往往精力旺盛,对于安全知识和经验都很欠乏,一些违章的行为由此而来。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安全教育,控制在工作中嬉闹玩耍的行为。
(5)从众心理
&&& 是人们在适应群体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反映。鹤立鸡群往往会让人精神压力很大。而在生产操作中往往在班组中有部分人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且并未发生过事故,则其他工人就会效仿。这种不安全操作的行为不仅影响安全生产而且在以后的作业中这种心理的跟风会对以后的管理上带来威胁。因此,要在宣传上做好,以防从众违章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加强人的安全意识。
(6)精神文明
&&& 人的品德、责任感、修养、法制观念等心理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许多违章作业事故就是在群众精神文明差的条件下发生的。当然这也与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有关,个人的不安全的行为可能会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因此,在对职工的道德及其素质上的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3.3 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客观因素
3.3.1周边环境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
优美的工作环境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而且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员工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优美的工作环境能净化、美化人的心灵,约束人的不良行为。在安全生产上优美的作业环境一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条件,二是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三是给人以舒畅的感觉。
人们劳动始终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煤炭生产特殊的开采方式和恶劣的作业环境造就了煤矿工人这个特殊的群体。煤炭生产的第一现场是在井下,井下环境与一般劳动环境有很大区别。煤矿井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给作业带来的负担和危害,构成了煤矿矿工劳动的特殊性:劳动强度大、安全卫生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和环境艰苦等。
无论如何,周围环境的压力常常是经常性的且难以处理,他们往往超过了个体适应的限度,使个体负担过重,因而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噪声、气温、污染和有害物质等都可能产生环境压力。
它是在生产中,影响人工作的声音,使人感到厌烦、不愉快的不良情绪,有时使人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导致人的安全意识降低,引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使事故发生。
极大的噪声还会影响人的听力,导致人接受信息时被屏蔽,使员工分不清信号,致使事故的发生。对于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工作者来说,噪声降低14.5%,煤炭产量会提高8.8%,操作失误率将降低24%。所以减少噪声对于安全生产很重要。
不论是在井下,还是在地面上工作的员工,适宜的气温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需要的,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标准的干球温度是: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高于2℃;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能高于26℃,机电设备铜室的空气温度不能高于30℃;空气温度过高时,要酌情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采掘工作面气温高于30℃、机电设备铜室的气温高于34℃时必须停止作业,避免造成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人员的伤亡或者事故的发生。&&&&
当煤矿井下气温过高时,会使员工感到闷热、急躁、甚至感到浑身乏力,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会使人精神紊乱,动作迟缓,使生产不能顺利进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井下应做好通风降温工作。
近几年来,矿区周边的环境逐渐好转,但是依然存在很大问题,从我们的现场调查中,发现部分矿区的污染还是很严重的,比如臭水沟。
4 有害物质
在煤矿生产中,有很多有害物质对员工的安全意识都有影响,最主要的有瓦斯和煤尘,其次还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瓦斯是无色无味、有毒有害气体。如果巷道中充满高浓度的瓦斯时,轻则会导致员工缺氧,神志不清,反应迟缓,意识下降。重则导致窒息死亡。
煤尘悬浮与矿井空气中,影响人的视觉,重则导致职业病,甚至会引发煤尘爆炸。据调查显示,矿区工人存在职业病的占74.88%。德国煤矿死于尘肺病的人数比死于工伤事故的人数远远高出10倍。尘肺病患者的症状为:气短、胸闷、胸痛、咳嗽甚至咯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患病初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容易工作中出错,随着病情的加重,工人将没有办法工作。
(3)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略带有酸臭味的气体,常积聚与巷道的底部,不助燃但也不能助人呼吸,略有毒性。当矿井内的二氧化碳增多时,能刺激人的呼吸神经中枢,引起人的呼吸频繁,呼吸量增加。下表是二氧化碳浓度对人的主要生理反应关系。
二氧化碳浓度(体积浓度)%
人体生理反应
呼吸感到急促
呼吸感到困难,同时有耳鸣和血液流动很快的感觉
动作不协调,大约10min可发生昏迷
很快中毒,将导致死亡
表& 3-4 二氧化碳浓度对人的主要生理反应关系
如表3-4所示,在煤矿井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作面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能超过0.5%。当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时,会引起人体生理反应能力失调,从而降低人的安全意识。
(4)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与空气均匀混合,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如下:
危害性:极毒。一氧化碳与血色素的结合力比氧与血色素的结合力大250~300倍,使血液中毒,阻碍氧和血色素的结合,是人体缺氧引起窒息或死亡。浓度达到13%~75%有爆炸性。浓度0.02%~0.08%,会引起耳鸣、头痛、心跳加速;浓度0.32%~1.28%,会丧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甚至死亡。
(5)硫化氢
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有强烈毒性,对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具体浓度与人的危害见& 表& 3-5:
硫化氢浓度(体积浓度)%
人体生理反应
0.005%~0.01%
1~2h内眼及呼吸道受到刺激,臭味&减弱&
0.015%~0.02%
恶心、反应迟钝等
0.035%~0.045%
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有死亡危险
0.06%~0.07%
很快中毒,将导致死亡
还有氢气、氨气也是在煤矿生产中的危害气体,比如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发肿等。
所以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煤矿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煤矿的生产大多为井下作业,作业环境极其的艰苦,空间狭窄、色彩单调、照明不良、阴暗潮湿、气候恶劣,还存在噪声、振动、粉尘和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等的污染,而且煤矿井下的作业场所还时刻受到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水害、火灾、冒落塌方等重大灾害的威胁。矿工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极易产生厌烦、恐惧、疲劳的不良心理。这样的心理都可能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影响员工的安全意识,危及安全生产。
由于煤矿是特殊的工作环境,它工作空间狭小,不安全因素存在,难免会使工人产生不良的心理阴影,此时就要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产生心理阴影,干扰正常的生产,甚至引发事故。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不仅可以避免不良心理的产生,也可解决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定时开展心理咨询,则可以随时解决工人的心理问题,为正常的生产提供保障。
由调查显示,大约占42%左右的员工表示矿区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或者没有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矿区应加强完善对环境的保护机制。
3.3.2 作业条件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
1& 地形地质条件
地质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大多的煤矿所利用的资源大都是地质条件复杂,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多数煤炭矿区的现场作业条件较差,井下工作面场地狭窄,地质条件复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水害、火灾、冒落塌方等重大灾害的威胁。地形条件的复杂就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难度,就要求在工作时更要谨慎,小心。
2& 机器设备条件
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机器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直至报废,都有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工作人员必须按规程的规定正确的使用设备,应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异常和危险状态。
3& 技术条件
由于煤炭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流失严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到企业工作,企业人才严重缺乏;一些煤矿不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采区和采掘工作面无设计,不编制采掘作业计划和作业规程,有的煤矿不按设计施工作业;石门揭煤、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忽视生产技术管理,采掘布置不合理,采掘失调严重;一些突出矿井、水害严重的矿井和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采取的综合防突、防治水和防尘措施缺乏针对性。
矿井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匮乏,就会导致技术操作和管理的工作的失误。技术设备、安全仪器的使用和维修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只有加强企业的管理、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才能更好的进行生产,才能是企业健康的发展。
3.3.3 企业文化及管理机制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
1&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的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出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着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实践和物质的内容。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不仅要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宣教,着眼于局部的,个别的文化形式,而且还要做好人、机、环境、管理等各方面与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氛围、行为模式等深层次的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一切管理工作。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员工的熏陶作用是很大的,它每时每刻都刺激这员工的神经让其注意安全,一切以安全为中心。
(1)正确认识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提倡、崇尚什么,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企业所提倡、崇尚的内容,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将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企业员工的安全认识的形成,必须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广大企业员工才能逐渐树立正确的安全的意识、态度和信念,树立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与行为准则等,从而给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以及日常安全生活活动中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与精神力量,使员工都能懂得,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是企业生产与生活的安全要素,提高安全文化意识和素质是在为自身的安全行为导向。
(2)更新安全观念,开放进取的安全新观念和新意识
安全文化不仅有助于企业员工适应深化改革、形成开放进取的安全新观念和新意识,更能促进他们对安全的价值及作用进行正确认识和理解,从而树立现代安全价值观以及科学的安全人生观,用新的安全意识与新的观点指导与规范自身的活动以及安全行为,从而实现更有效地推动安全生产和保护自己。
(3)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
&&& 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企业安全文化能通过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智慧力,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力气,有基本思维能力;作为社会人,每个人又都有精神需要,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未获得激励时,人发挥的只是物质力量,获得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就得到开发,激励越大,所开发的精神力量就越大。
(4)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状况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件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而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就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
(5)企业安全文化具有规范安全行为的作用
通过对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能加深企业员工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安全规章的理解和认识,企业员工通过学习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能够增强安全意识,从而能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在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和生产劳动中的行为。企业应该多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心理学家就指明:人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而倡导安全文化正是帮助员工认识安全文化的意义,将他们的&要我安全&的意识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意识,从而才能向&我会安全&发展。
2& 管理机制
有这样一个经验公式:企业的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个人的积极响应。如图3-2所示
安全管理机制实质上就是一种用于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抑制事故发生,实现安全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现行企业制定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和约束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安全文化就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的形式和手段。
(1)建立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矿区岗位职责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据调查显示,因管理失误引起的事故发生率为39%左右,具体有管理人员指挥不当、井下操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用不安全设备、设备管理不完善等。
&&& 在矿区内必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据所调查的煤矿显示,员工对于各部门负责人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占14%左右。如果一个矿区没有没有让员工共鸣的安全责任意识,那么安全生产就是纸上谈兵,员工的安全意识也不会提高。矿区应建立明确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及各安全部门的管理职责,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条例、工作场所的安全情况、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等。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生产工作,这样可以切实保障员工自身安全,从而促使生产的顺利进行。
(2)&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
企业的本质安全关键在人,煤矿以及与此相关部门的各级领导的思想意识决定着煤矿企业的命运,广大煤矿员工的整体素质关系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前途。国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做到以认为本的管理,各级领导就要牢固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凡事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企业定计划、要效益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职工上岗、人员调动首先要进行安全 培训,安全无法保证一切都要让步。煤矿企业要把职工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来抓,只有把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技术能力提高了,才能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我应安全&、&我能安全&、& &我懂安全&,这是安全意识的飞跃,这种飞跃只有通过经常的反复的安全再教育。人是安全的主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创造先决条件。
&人&作为安全生产实践的主体,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煤矿职工的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像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煤炭生产国家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安全意识较强,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少,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事故,由于职工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护能力较强,也能够很好地避免伤亡。
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明确的认识到企业命脉与自己共存。
(3)安全培训
由调查数据显示,矿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开展次数少,生产作业人员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足,这就会影响到员工的安全意识,导致生产不能顺利进行。因此,矿区内积极开展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其他生产作业人员每年至少有20h的在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认证资格、培训经费、安全监管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实现减少和消除事故的最终目标。
(4)奖惩制度
为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维护矿区正常的管理秩序,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或减少事故,确保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矿区的顺利生产。
实行奖惩制度,就必须把安全教育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在奖励上,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物质奖励为主的原则。
在惩罚上,对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矿区安全管理制度的员工要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实事求是,以错定罚的原则。
第四章& 提高煤矿员工安全意识的方案与措施
4.1方案的的设计
针对影响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我们所调查的煤矿员工及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数据的规律,分析影响员工安全意识的各个因素,确定各个因素在总体的比重大小,通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量化评价。一方面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安全意识水平,在生产中避免因自己的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的事故;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建立并完善员工管理体制。
4.2方案的的内容
4.2.1&& 确定评价体系
通过各个因素在总体中的比重大小,即权重系数,我们通过因素比较法来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系数。其中各个因素的权重系数之和为1。然后对所调查煤矿的员工进行打分,进行加和,总得分就是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最终得分,最后根据所划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得出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现状。
4.2.2& 各因素的因子
从分析中提取影响员工安全意识六个因素的各个子因子。以下是各个因素包含的因子
1 员工的知识水平对安全意识的影响,如图4-1所示
2 员工的生理状况对安全意识的影响,如图4-2所示
3 员工的心理特征对安全意识的影响,如图4-3所示
4 周边环境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如图4-4所示
5 作业条件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如图4-5所示
企业文化及管理机制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如图4-6所示
各个因素的因子对人的安全意识影响不同,通过比较法得到六个因素的权重系数。其中数据是根据发生事故的经验和实际的调查中得来的。
&&& 比如以知识水平为例:通过对年我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统计中,见2.4.3的图2-14中,故意的违章操作事故起数占到总事故的46.2%,管理失误造成的事故占到43.8%,而违章操作主要是由于人的知识反面亏反造成,由两组数据比较得知:知识水平对安全意识的因素与管理对安全意识的因素比为23:22,它们近似相等分,所以知识水平得分1,而管理得分为1,在算出其他方面与知识水平的关系。评分值为横向通栏住址之和,在以此除以各因素评分值之和,就得到了各因素的权重系数,这样取得的各权重系数之和为1,从而保证评价结果与各评价结果保持统一记分制。
&&& 例如:影响员工知识水平的评分值q=10, &q=34.4, 10/34.4=0.291.即为知识水平的权重值,余类推。
企业文化及管理
企业文化及管理
如表4-1所示,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之后,就要将各个下级指标值复合成上级指标值。由于各个评价指标值对综合评价值有着不同的影响,也就是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是彼此独立的,而且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每个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度不是很紧密,主要是&部分之和等于总体&的关系,因此本文采用加权线性合成方法,也就是加法合成,并且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应用普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表示因素权重系数 , 表示因素评价值& n 表示因素总数。
4.3对于所调查煤矿员工的安全定位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而得到的靖远与华亭煤业公司的员工各因素打分,打分的规则是根据员工对问卷回答的情况而得,其中包括了知识水平、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周边环境、作业条件和企业文化及管理的得分情况,具体如下:
权重系数( )
企业文化及管理
根据表4-2的评分结果,运用加法合成的方法计算得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综合评价为:81.97.下表是安全意识评价等级
&&& 表 &4-3
根据查表4-3得出靖远煤业和华亭煤业的员工有轻微的不安全意识行为。在人的安全意识评价结果中,四种影响因素的得分都不高,尤其是身体状况因素以及周边环境因素。也就是这些方面的因素对人的安全意识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是人的安全意识评价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要加强对身体状况因素以及周边环境因素,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
4.4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措施
4.4.1主观因素措施
1& 设立业余学习机构提高员工自身的理论文化知识水平。在生产活动中能够学以致用。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安全生产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让员工能够感觉到自我价值的体现调动积极性。
2& 要培养员工自身的集体情感、责任义务感、家庭感、荣誉感,只有员工在自我意识上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关系到集体、家庭还在企业中有很大的影响。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不仅是对他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
3& 通过感知---记忆---操作提高人的在安全操作意识上的判断能力,这就需要有扎实的安全理论知识及其对安全操作规程的熟悉同时对机器性能的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不仅靠平时的学习、经验还有企业的培训力度。
4& 人的性格往往也是决定是否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依据之一,在安排岗位时要对员工的性格有所了解,当然也要企业加强纪律、制度的管理培养劳动者好的性格,自身的调整也是对好的性格的培养。
5& 对于煤矿企业要求员工的整体素质较高因此对于气质类型的了解是其对安排岗位的标准之一。所谓好刀要用在刀刃上就是这个道理
6& 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心理,比如侥幸、求快、自私、从众、逆反等这些不安全的心理,这些都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不仅要加大安全培训还要让员工能意识到这些需要自身的调节。
7& 对于企业发展中会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流入,而在他们心理会有各种不同的心理想法,企业应该就此设立相关机构定期对员工进行了解,切实解决问题,让员工能够安心的工作。
8& 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很必要的,在工作中时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好的关系能保障人好的心态,这不仅需要加强员工的交际说话能力,还要加紧企业与员工的沟通力。
4.4.2客观因素措施
1&& 由于作业环境中的灯光与平时的灯在亮度与光度有上所差异,在矿井下应该在灯照方面合理化,降低长时间作业后产生的视觉疲劳。
2&& 在作业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声音的影响,在接受信息时是会选择性的接受声音较大的。而噪声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素之一。同时长时间的在噪声下工作容易影响听力,因此在防护用品发放上就应该对噪声环境下的员工佩戴耳塞,减少对耳的伤害。
3&& 对于安全用品的发放必须检查其是否有损坏从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4&& 减少反应的时间,就要求选择的感知类型与机器的操作合理化,当然,对机器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也是必须要掌握的,这就需要通过训练来加强。
5&& 由于自身身体因素的影响,如疾病、心理异常等影响大脑的意识水平,因此,矿工有身体不适时应该及早反应停止作业。
6&&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在身体上就前期有所降低,还在反应能力上也逐渐降低,因此,矿企应该多关注并合理安排岗位和工作时间,将有限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7&& 要保障员工的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要长时间的作业,合理分配任务及其工作的进度。
第五章 结论
对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研究对于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保障人的生命权利、维护煤炭行业的声誉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也很多。本文主要是从人的知识水平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作业条件因素和管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更着重从知识水平因素和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但是由于我们知识、能力、学术水平等有限,对本报告的研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还有待完善,因此对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研究做出如下结论:
1 通过对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认识现状的调查,从工人的实际出发,根据员工自身对安全知识的认识了解和对所在工作生产环境,发现生产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导致的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了更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和改进了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水平,让人、机、环境和管理达到了协调统一,减少事故发生,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本文数据的收集只是固定在两个煤矿,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局限性,不能代表整个整个煤矿行业的安全意识行为水平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各个因素的确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权重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指标的选取有待完善。可以结合多种评价方法来检测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对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的研究任重道远。
[1]陈红.中国煤矿重大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林伯泉.安全学原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景良.安全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
[4]吴晓峰.矿井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评价研究[J].山东:山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宋元文.煤炭灾害防治技术.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2007.4
[6]郭金明.采煤概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8
[7]隋鹏程.安全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8]欧阳文昭、廖克兵.安全人机工程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9]沈斐敏.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10]俞启香.矿井灾害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12]车卫贞.从业人员安全心理分析[J].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3]涂翠红.煤矿井下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评价.论文2011.5
[14]李树刚、邵海.矿井通风.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9
[15]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2001版本
附表1& 现代化国有煤矿职工安全认识现状调查问卷
性别: &&&&&&&年龄:&& &&&&&&工龄:&&& &&&&岗位:&&&&&&&
1、你是否了解矿区常规安全问题?(& )
&& A、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2、矿区工人是否存在过职业病?(& )
&& A、存在&&&&&&&& B、不存在&&&&&&& C、不清楚
3、矿区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各部门安全负责人是否明确?(& )
&& A、是,是&&&&&& B、是,否&&&&&&& C、否、否
4、你所属矿区中你认为什么灾害最突出?(& )
&& A、水&&&&& B、火&&&& C、瓦斯&&& D、煤尘&&& E、顶板
5、企业对周边居民生活区环境是否采取了相关保护措施?(& )
&& A、有&&&&&&&&&& B、没有&&&&&&&&& C、不够完善
6、在工作过程中你所顾虑的最大危险因素是?(& )
&& A、健康状况&&&& B、待遇条件&&&&& C、作业条件&&&& D、其他&&&&
7、你对所在工作区域机器设备的安全状况是否满意?( )
  A、满意&&&&&&&& B、不满意&&&&&&& C、还行
8、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是否有相关的应急救援培训?(& )
&&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9、对你从事的工作岗位涉及的安全知识了解多少?(& )
&& A、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10、你们平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安全培训?(& )
&& A、一周至三周&& B、一个月至六个月&& C、一年及以上
11、在生产中是否为了生产而忽略安全问题?(& )
&& A、是& &&&&&&&&&B、否&&&&&&&&&&& C、不清楚
12、你所在煤矿是否举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 )
&&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网友评论共0条
您好,请登录后参与评论!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职工公积金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