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 维吾尔族语言相关视频教程

肃南县加大传承裕固族文化力度_张掖广播电视台
|注册|高级搜索||TAG标签|RSS订阅||加入收藏
肃南县加大传承裕固族文化力度
在肃南县红湾小学,近日了解到,为了更好的传承裕固族文化和历史,红湾小学开设了一堂裕固语和汉语的双语课程。
&&& 张掖视听网讯:在肃南县红湾小学,近日了解到,为了更好的传承裕固族文化和历史,红湾小学开设了一堂裕固语和汉语的双语课程。
&&& 余若阳是红湾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起故事来也像模像样。但是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除了普通话,她现在也能说一些裕固族语言,因为她还参加了学校开设的裕固族语言培训班。&余若阳:&我也在学双语课,老师在教我裕固族语言,我现在已经会说一些裕固族语言了。&
&&& 裕固族语言培训班是红湾小学试点的课程,近年来,红湾小学适应改革,不断发展,从孩子兴趣入手,开展了多种兴趣班,其中,开设的裕固族双语班更为重要,对传承裕固族文化有深远意义,虽然开设前期存在困难,但是裕固族文化的传承才是根本。老师冯海燕:&我觉得语言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红湾小学开展这个裕固语兴趣小组,是从娃娃抓起,主要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传承语言,使得语言不要消失下去。&
&&& 近年来,我县一直将传承裕固族文化当做工作重点,除了在学校开始裕固族课程,传授裕固族文化外,我县还修建了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该中心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约600多万元,内设9个展示厅11个展区,4个传习所,并设有学术厅、裕固族文化研究室、档案室和资料采集室等,使我县濒临失传的裕固族民歌、舞蹈、婚俗、服装服饰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长效保护、动态传承,同时,也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宣传肃南,打造裕固族品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据了解,2015年我县将修建民族特色村寨,裕固族文化传承中心等,在以往保护、传承裕固族文化的基础上,宣传裕固族文化,培养一部分传承人。
(记者 鲁泽鹏 宋少波)
------分隔线----------------------------两次裕固族语言教育试验失败的归因分析与相关政策探讨——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研究Attributive Analysis and Related Policy Inquiry of Two Unsuccessful Educational Trials on Yugur Language:Based on Two Educational Ethnographic Research
裕固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民族政策的制定、调整和族群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裕固族地区先后开展了两次语言教育试验,却都以失败告终。通过对这两次语言教育试验的民族志描述和之所以失败的归因分析,并对民族自治地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发现有三种效应——应激效应、黑箱效应和计划效应值得注意。
关键词: 裕固族研究;;教育政策;;政策过程;;教育民族志;;教育人类学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社区里的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 巴战龙;
参考文献:
[1]巴战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3]巴战龙.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的社会人类学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44.[4]钟进文.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5]陈宗振.西部裕固语研究[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6]巴战龙.西部裕固语的使用与教学述略[J].甘肃民族研究,-64.[7]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民族语言第二课堂活动的通知(肃教发[号)[R]..[8]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R].2006-03.[9]铁穆尔.十年寒窗苦,乡土情思深——访裕固族青年学者巴战龙[J].生命树,-10.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中国民族报电子版
第02版:新闻·动态
&&&&&&&&&&
裕固族语言培训进牧区
  本报讯&7月25日至8月2日,由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文化研究室和大河乡西岭村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裕固族语言培训班在肃南县大河乡西岭村夏季牧场开班,共有3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据悉,此次裕固语培训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母语教学历史上首次深入牧区、驻点培训的探索性实践开端,为今后全方位地深入开展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培训班编写了适合该语言区学员学习的《裕固语识读教材》,制定了周密的教学计划,由长期从事裕固族语言和文化研究的阿尔斯兰担任主讲教师。培训主要讲授了由中国社科院民研所裕固语研究领域专家陈宗振、照纳斯图两位教授制定的裕固语记音符号及其拼写、发音方法,并就如何挖掘、保护、传承裕固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了讲解。同时,介绍了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等。  通过9天的强化培训,学员们掌握了裕固语记音符号基本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识读拼写和阅读能力,在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  (白雪)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图: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向孩子们传授裕固族语言
  暑假期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邀请裕固族语言传承人,以唱民歌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传授裕固族语言。本报记者曹义成 (来源:中国甘肃网)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金亚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今年国庆8天假期第一次实施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今日零时至10月7日24时,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行经全市所有收费公路都将免费通行。免费通行期间,北京市各收费公路收费站...
甘肃生活通
天气·出行更多>>
考录·求职更多>>
购物·消费更多>>
二手·交换更多>>大学生志愿者探裕固族文化传承&拯救濒危民族语言--教育--人民网
大学生志愿者探裕固族文化传承&拯救濒危民族语言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大学生志愿者探裕固族文化传承 拯救濒危民族语言  由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连续三年走进肃南县,召集当地以裕固族为主的6至12岁少数民族儿童组建童声合唱团,以期通过学习裕固族原生态民歌以及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学会并自觉传承民族语言和口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谢亚乔 摄  由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连续三年走进肃南县,召集当地以裕固族为主的6至12岁少数民族儿童组建童声合唱团,以期通过学习裕固族原生态民歌以及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学会并自觉传承民族语言和口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网甘肃张掖8月6日电 (冯志军 谢亚乔)“裕固人啊,来自那西方,从那西至哈志搬向东方,赶着那牛和羊迎着太阳,骑着那黄骆驼来到这里。”8月盛夏的祁连山脚下骄阳似火,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所中学的阅览室里,30位裕固族儿童用裕固语合唱的歌曲嘹亮悠扬。  近日,来自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和湖南大学的12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专赴肃南县,与当地裕固族文化传承人一起探求裕固族文化传承新方式,以期拯救濒危的裕固族语言。  由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发起并组建的第三期“花儿朵朵”民歌童声合唱团,是志愿者们近年探索出的一种裕固族文化传承新方式。该团队利用暑期连续三年走进肃南县,召集当地以裕固族为主的6至12岁少数民族儿童组建童声合唱团,意在通过学习裕固族原生态民歌以及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学会并自觉传承民族语言和口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项由大学生志愿者发起的“拯救濒危裕固族语言”的培训计划过程中,文化行者团队邀请当地为数不多的裕固族文化传承人为孩子们教唱童谣,联系当地敬老院,让熟悉裕固族传统文化的老人进课堂讲述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并通过前两期参加过培训的“老学员”参与教学,发挥传帮带作用,调动新学员学习热情。  文化行者团队负责人张仕霖说,老人们总是更有亲和力,孩子们很愿意听他们讲故事,老学员由于长期生活在此地,也更易于与孩子们沟通交流。通过这些尝试,合唱团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志愿者团队也扭转了师资严重紧缺,裕固民歌教学计划几近停滞的局面。  过去20多天,文化行者团队还协助当地文体局,对全县36位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裕固文化知识培训,一起探索如何将裕固民族知识更有效地带进双语课堂,传给下一代裕固人。  肃南一中校长安维武表示,此次培训班旨在积累师资力量,汇集师资智慧,延缓裕固族文化的消亡速度。由于师资匮乏,培训班时间很短,但他希望接受培训的教师从这里带走的不仅是几个记音符号,或是一个结业证书,而是一种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  地处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也是藏、蒙古、回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2010年,裕固语被国家列为九个“正处于濒危状态的弱势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花儿朵朵”民歌童声合唱团主要指导老师阿尔斯兰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裕固语言、保护裕固文化。他向记者介绍,随着禁牧、休牧政策的推行,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以及老一辈裕固人的逝去,没有形成书面文字的裕固语言和裕固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消亡。  经文化行者团队两年田野调查发现,当地近90%城镇适龄儿童离开牧区后,基本不懂其本民族语言,其中65%以上的儿童甚至不能使用基本礼仪式语言,他们对以语言为载体的民歌和口述文学等的知晓度更是寥寥无几,民族文化传承严重断层,民族存在感亟待增强。  目前,合唱团儿童已学会《西至哈志》、《十二生肖》等近十首裕固民谣。  连续两期参加培训的张欣予掌心朝着记者,伸出她的十个小指头说:“现在,我会唱这么多裕固族民歌,上学的时候,我也经常为伙伴表演从这里学到的裕固歌舞,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我的民族,我要把奶奶们跟我讲的裕固族故事告诉比我更小的孩子。”(完)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裕固族服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