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股票退市并购重组的股票是利好还是不好

退市制度趋严格 资产并购更便捷|上市公司|停牌_凤凰财经
退市制度趋严格 资产并购更便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于买到了被立案调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新的退市制度显然让他们不舒服。但从长远来看,退市制度的趋于严格却是对投资者权益最好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杜绝造假上市等违法案例。
.cn 20:54新规猜想:★退市制度进一步完善,趋向严格★并购制度更加成熟、便利、快捷影响预判:★对市场影响偏正面★垃圾股风险加大★优秀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在并购中市值快速增长年末将至,A股市场又掀起了一连串&保壳&和&卖壳&的浪潮。和以往不同的是,2014年并未出现垃圾股在年末遭爆炒的情况。从退市风险股的大跌到的连续涨停,再到2014年A股半数上市公司进行了并购,可以预见,2015年的退市制度和资产并购新规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2015年,退市政策将更趋严格。数据显示,自日起,两市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公告的上市公司已超过30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并非是ST股。(600315,SH)等知名上市公司位列其中,遭遇股价暴跌,使得新的退市制度大有&动真格&的意味。实际上,上述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并不是因为业绩不好,而是因为触发了&被立案调查&这一退市新规。2014年10月中旬,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11月16日起全面实施。在《意见》中,&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规定,被立案调查的公司每月都要发布退市风险提示,一旦上市公司被调查出存在虚假披露或欺诈行为,30个交易日后就会被暂停上市,1年后就被强制退市。2015年,市场会否出现第一家因为&被调查出存在虚假披露或欺诈行为&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呢?对于买到了被立案调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新的退市制度显然让他们不舒服。但从长远来看,退市制度的趋于严格却是对投资者权益最好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杜绝造假上市等违法案例。而实际上,只有在退市制度完善的背景下,优秀企业的并购才能够更好地获得政策的扶持,实现良性推进。2015年,企业并购重组制度将更趋完善。数据显示,2013年IPO暂停,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增长了84%;2014年IPO重启,但并未降低并购的活跃度,前三季度共完成并购交易1285起,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其中上市公司占比提升至60%,目前A股市场上有10%的上市公司因为重大事项停牌,而超过一半的A股公司在2014年发布过并购公告。中金公司研究员王慧指出,目前,A股市场上并购重组制度相比新股发行和退市更加市场化。2014年以来,国务院全局性扶持,证监会连出多个管理办法,确保落实力度。审批的流程得到简化,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并购重组工具不断丰富,这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并购重组的活跃度。根据日起实施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证监会对重大资产重组申请(含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重大资产购买或出售、合并分立)划分为豁免/快速、正常、审慎三条审核通道。此后,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的热情大增。2015年,一面是退市制度的加强,一面是进一步简化并购重组的政策有望出炉,优秀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将是未来几年A股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随着工业4.0以及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长期稳健增值可期。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富盈人生产品,一次性还本付息,1000元起投。
近一年收益率
凤凰点评:十万起购的顶级私募,连续7年为客户带来绝对正收益。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889860
播放数:333412
播放数:795902
播放数:616705
48小时点击排行以下是热门股票
金罗盘测评
销售毛利率
其中:空调及零部件
其他(补充)
其中:洗衣机及零部件
其中:冰箱及零部件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421581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44.56元
更名历史:
注册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
法人代表:方洪波
总经理:方洪波
董秘:江鹏
公司网址:.cn
电子信箱:.cn
联系电话:8
并购重组新政出炉 重组概念股或上演最后疯狂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24日起实行并联审批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开始实行并联审批,审核效率将进一步提高。24日起,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核准、经营者集中审查等三项审批事项不再作为证监会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改为并联审批。
  证监会新闻发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言人张晓军昨日介绍,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相关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式审批,避免互为前置条件”为核心内容,工信部牵头,会同发改委 、商务部及证监会等部门,已制定了“上市公司并联审批方案”(下称“方案”),于24日起正式施行。
  按照原审批流程,需由证监会核准的并购项目,涉及其他部委审批事项的,申请人须先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作为证监会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
  根据方案,发改委实施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商务部实施的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核准、经营者集中审查等三项审批事项,将改为并联审批。其中,关于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经营者集中申报审查两项行政许可的并联审批,立即实施;关于与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的核准的并联审批,证监会正配合相关部门修改《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将在该办法颁布后实施。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涉及相关部委的其他审批事项,仍按现行程序执行,暂不作调整。
  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到1万亿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交易金额。目前,约90%的交易单数和75%的交易金额,依规无须证监会审批。并联审批后,证监会不需等待相关部委批复,这将进一步缩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全过程时间,提升并购重组效率。
  张晓军介绍,实施并联审批后,证监会不再将上市公司取得相关部委的核准,作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上市公司可在股东大会通过后,同时向相关部委和中国证监会报送行政许可申请,各部门独立作出核准决定。但涉及并联审批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在取得各相关部委核准前不得实施。
  方案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告重组报告书草案时,在显著位置披露本次重组需取得相关部委批准的情况,并详细说明已向有关部门报批的情况和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对可能无法获得批准的风险作出重大风险提示。
  证监会审核期间,上市公司取得有关部门核准的情况应及时公告;上市公司取得证监会核准时尚未取得相关部门批准的,应公告尚需取得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并对可能无法获得批准的风险作出特别提示;上市公司取得全部相关部门的核准后,方可实施重组方案。
  在新旧审核流程的衔接方面,根据方案,即日起,证监会未受理的项目在受理时不再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相关部委已审批或已受理的证明文件;已受理的项目,上市公司尚未获得有关部委批复的,不再要求提供相关部委审批文件,上市公司按并联审批方案完善信息披露后,证监会按照审核流程安排重组委会议及审结。
  张晓军表示,下一步证监会还将继续支持财务顾问、并购的发展,在并购重组中发挥更大作用。(.上.证)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布 重组概念股或上演最后疯狂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4日表示,今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收购管理办法。
  张晓军表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收购管理办法。以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管制为理念,简化并购重组的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主要内容有:
  一是取消不构成借壳上市的出售行为的审批,以及要约收购的审批;二是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机制;三是完善借壳上市的定义,执行与 IPO等同的要求,并强调企业不可借壳上市;四是丰富并购重组的支付工具;五是放松了非关联第三方买卖股份的门槛限制;六是明确财务顾问责任;七是分道制的审核。
  尽管市场调整,但最近几日重组概念股(尤其是ST个股)总有个股冒尖。比如截至24日,已经连续15个,此前也有连续10个涨停板记录,除此外本周、也表现强劲。
  上海一私募人士表示,重组题材一直是市场炒作的热点。加之退市新规将在下月生效,对于来讲,有压力也有机会。要想避免退市,上市公司肯定会想尽办法保住壳资源,个股连续2年亏损且今年中报继续亏损,退市风险加大,但随着新规的推进,这类公司重组的进度将加快,重组成功又将刺激股价。“未来ST板块整体走势会呈现分化的态势。一些业绩预增、有望扭亏 ”摘帽“或者重组前景明朗的ST公司会吸引资金的关注。”
  目前来看,受益于重组,和近期表现较强。其中,蓝星集团重组的,重组变身沪深两市第一只虫草股。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有30家ST公司公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三季报显示,、、、、、、、、、、、等12家公司预计三季度业绩实现扭亏。此外,、、等3家公司预计三季度业绩大幅度增长,有望摘帽。其中在2010年暂停上市。一边改善业绩,一边也会抓住机会博重组。目前,、、、*、等数十家ST公司确定了重组方案或者正处于停牌筹划重组。另外,大股东变更或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后市同样值得关注。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ST股有机会但也需要注意风险,规避纯题材炒作赌重组的悲剧。(.证.券.时.报.网)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TMT医药最活跃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前期已征求过意见、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办法今日正式发布。此次修改进一步减少、简化了并购重组行政许可,取消了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并购重组的事前审核,取消了要约收购事前审批及两项豁免情形的审批;完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灵活性;完善了借壳上市定义,明确借壳上市与IPO要求等同,同时公司不允许借壳上市;丰富了并购重组支付工具,放宽了向非关联第三方购买资产的限制性要求;丰富了要约收购履约保证制度,强化财务顾问责任;明确了分道制审核机制,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并联审批的审核方式上,证监会不再将上市公司取得主管部门核准作为并购重组审核的前置条件,股东大会通过后可同时向有关部委和证监会同时报送文件,证监会及相关部委独立作出核准决定。涉及的项目,在取得各有关部委的核准前不得实施。上市公司在证监会审核期间已取得其他部门核准应及时公告;上市公司取得证监会核准时尚未得到其他相关部门批准的,也许说明情况,提示风险。上市公司取得所有核准后,公告取得所有批复,重组合同生效,之后方可实施重组方案。
  认为,2014年至10月上旬发布董事会预案的股权并购事件共1307起,这意味着平均每2家公司就有1家涉足并购,对比美国历次并的浪潮的经验,在本次A股并的浪潮中,同样可以观察到技术冲击、股市环境、政策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转型以及技术冲击引发资本在行业间再配置,TMT、医药行业并购最为活跃,且多为收购同行业或者上下游的公司;40%的跨行业收购中以TMT、医药为收购对象;85%的并购以非股权的方式进行,这意味着并购的确能够给公司带来比依靠自身投入更快的发展。其次,从股市环境看,特别是部分行业估值上升也是重要因素,并购高发的行业恰恰是以科技为代表的转型相关行业,并且并购潮启动稍晚于股价。以股权方式支付的并购收益明显好于非股权支付的收益。另外,政策对IPO的管制和对并购重组的鼓励推动并购潮。
  上海证券认为, 国内进入并购高峰期;宏观经济所处的不同周期、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法律和政策因素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四大因素有助于推动企业并购;通过择时把握并购重组公司的交易性机会通过对近年来的并购样本进行计算,发现并购重组预案公告复牌后的0-30天和60-90天,以及发审委审批后0-60天表现较好,鉴于此,建议投资者在预案公告后尽快买入,持有至接近审批节点抛售,或者在审批通过后买入并持有至60天左右。(.证.券.时.报.网)并购重组新政出炉 利好四大行业  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昨日正式公布,主要涉及七大内容。其中,取消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重大购买等行为的审批。业内人士表示,新《办法》让医药、电子、传媒等四大行业并购重组有望再添一火。
  而随着退市新规的推进,ST公司面临保壳大战,未来ST板块整体走势会呈现分化的态势。一些业绩预增、有望扭亏 “摘帽”或者重组前景明朗的ST公司会吸引资金的关注,部分濒临退市的股票则会遭到资金抛弃。
  记者从证监会网站上获悉,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公布,其实施需等发布之日起后30日,同时,为了有利于《办法》落实,证监会还将出台配套措施,信息披露内容和准则也在同步修改,近期发布。
  并购重组实行并联审批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新旧办法的过渡期安排,实行新老划断。实施之日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项通过股东大会表决的,实行原规定;征求意见前,上市公司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破产价格可按原规定协商定价;实施之日起,上市公司已提交材料的可申请撤回。
  据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行并联审批,避免互为前置条件,从10月24日起正式实行。此前需要证监会核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人应先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作为证监会审核的前置条件,并联审批之后,证监会将不需等待相关部委的批复,可以大幅简短并购重组审批时间。
  退市前给投资者选择
  在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到位方面,张晓军表示,一是证券交易所做出了上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配套规则;二是提高稽查水平,加强审理调查工作的配合,加大司法的行政配套力度;三是严格执行退市意见以及交易所的配套规则。
  张晓军表示,这次改革目标是实现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态化,触及强制退市指标的公司“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并且从三方面来保护投资者权益。一是强化信息披露的风险提示;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在定期报告中对退市风险进行评估,强化投资意识,谨慎投资相关股票。二是设置退市整理期间;公司退市前给投资者以选择机会。三是限制相关主题减持股票的措施。
  而上周五,证监会出台 《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除健全主动退市机制外,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强制退市指标,同样也是30天后启动。
  “这个政策对市场影响不一定马上表现出来,但却有非常大的意义。”广州一位长期关注A股市场并购重组的券商分析师昨晚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新《办法》,此前诸多的审批之门都为上市公司打开,也为企业并购在融资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退市新政下警惕三类股票
  退市新规中, “三年连亏”仍是暂停上市的主要条件。目前两市已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的约20家ST公司中,有四成继续亏损,8家将面临暂停上市窘境。在今年中报披露后,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已有3家公司发布退市风险公告,它们分别是:(300029)、(300268)、(300023)。
  作为新规中“最大亮点”的“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也引起了股民关注。特别是在今年被立案或通报的造假上市公司中,有哪些存在法律风险?但是本报记者发现,由于证监会17日公布的退市意见将于30日后生效,但对于之前发生和查处的重大违法行为是否适用并未明确,因此因违法而退市公司仍有待确认。
  医药、电子、传媒、家电四行业受益
  证监会表示,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更加活跃。截至日,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到1万亿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交易金额。
  (601377)分析师李彦霖指出,未来并购中,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的审批取消。这对手持大量现金、并购意愿强的上市公司有利。
  “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很多上市公司都成立了产业并购基金。其背后的目的就是为上市公司寻找和培养合适的并购对象,等到适当的时候就卖给上市公司。”上述券商分析师称。因此,他认为,在新的并购重组办法实施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步伐会加快,不仅有钱的公司会积极并购,那些需要快速扩张的公司也可以利用定增+并购的方式进行资本运作,比较看好传媒、家电、计算机和医药等行业。
  货币资金持有情况
  传媒类公司
  (601098)持有货币资金最多,为93.4亿元。(601928)为41.37亿元。另外,(600373)、(300027)、(600633)等手上持有的货币资金都在10亿元以上。
  家电类公司
  (000651)手头最宽松,持有货币资金高达577.98亿元。(600690)、(600839)、、等都有上百亿元。(广州日报 杨欣 张忠安)2-1&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股市360]并购重组新政利好四大行业
&&更新时间:&07:44&&股市360&&【字体:
  ----本文导读:----
修订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昨日正式公布,主要涉及七大内容。其中,取消对不构成借壳上市重大购买等行为审批。业内人士表示,新《办法》让医药、电子、传媒等四大行业并购重组有望再添一火。
  ===本文导读===  并购重组热情有望再添一把火 四大行业受益  传统产业升级提速 三领域并购重组高峰来临  并购重组潮将席卷而来 或为资本市场一大焦点  并购重组热情有望再添一把火 四行业受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ST股面临冰火两重天  修订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昨日正式公布,主要涉及七大内容。其中,取消对不构成借壳上市重大购买等行为审批。业内人士表示,新《办法》让医药、电子、传媒等四大行业并购重组有望再添一火。(点击查看&&&ST概念行情)  而随着退市新规推进,ST公司面临保壳大战,未来ST板块整体走势会呈现分化态势。一些业绩预增、有望扭亏 “摘帽”或者重组前景明朗ST公司会吸引资金关注,部分濒临退市股票则会遭到资金抛弃。  记者从证监会网站上获悉,修订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公布,其实施需等发布之日起后30日,同时,为了有利于《办法》落实,证监会还将出台配套措施,信息披露内容和准则也在同步修改,近期发布。  并购重组实行并联审批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新旧办法过渡期安排,实行新老划断。实施之日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项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实行原规定;征求意见前,上市公司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破产价格可按原规定协商定价;实施之日起,上市公司已提交材料可申请撤回。  据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行并联审批,避免互为前置条件,从10月24日起正式实行。此前需要证监会核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人应先取得相关部门许可,作为证监会审核前置条件,并联审批之后,证监会将不需等待相关部委批复,可以大幅简短并购重组审批时间。  退市前给投资者选择  在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到位方面,张晓军表示,一是证券交易所做出了上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配套规则;二是提高稽查水平,加强审理调查工作配合,加大司法行政配套力度;三是严格执行退市意见以及交易所配套规则。  张晓军表示,这次改革目标是实现上市公司退市常态化,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公司“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并且从三方面来保护投资者权益。一是强化信息披露风险提示;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在定期报告中对退市风险进行评估,强化投资意识,谨慎投资相关股票。二是设置退市整理期间;公司退市前给投资者以选择机会。三是限制相关主题减持股票措施。  而上周五,证监会出台 《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若干意见》,除健全主动退市机制外,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强制退市指标,同样也是30天后启动。  “这个政策对市场影响不一定马上表现出来,但却有非常大意义。”广州一位长期关注A股市场并购重组券商分析师昨晚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新《办法》,此前诸多审批之门都为上市公司打开,也为企业并购在融资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利空  退市新政下警惕三类股票  退市新规中, “三年连亏”仍是暂停上市主要条件。目前两市已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约20家ST公司中,有四成继续亏损,8家将面临暂停上市窘境。在今年中报披露后,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已有3家公司发布退市风险公告,它们分别是:天龙光电(300029)、万福生科(300268)、宝德股份(300023)。  作为新规中“最大亮点”“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也引起了股民关注。特别是在今年被立案或通报造假上市公司中,有哪些存在法律风险?但是本报记者发现,由于证监会17日公布退市意见将于30日后生效,但对于之前发生和查处重大违法行为是否适用并未明确,因此因违法而退市公司仍有待确认。  利好  医药、电子、传媒、家电四行业受益  证监会表示,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深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更加活跃。截至日,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到1万亿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交易金额。  兴业证券(601377)分析师李彦霖指出,未来并购中,对不构成借壳上市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审批取消。这对手持大量现金、并购意愿强上市公司有利。  “我们看到一个明显信号就是,很多上市公司都成立了产业并购基金。其背后目就是为上市公司寻找和培养合适并购对象,等到适当时候就卖给上市公司。”上述券商分析师称。因此,他认为,在新并购重组办法实施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步伐会加快,不仅有钱公司会积极并购,那些需要快速扩张公司也可以利用定增+并购方式进行资本运作,比较看好传媒、家电、计算机和医药等行业。  货币资金持有情况  传媒类公司  中南传媒(601098)持有货币资金最多,为93.4亿元。凤凰传媒(601928)为41.37亿元。另外,中文传媒(600373)、华谊兄弟(300027)、浙报传媒(600633)等手上持有货币资金都在10亿元以上。  家电类公司  格力电器(000651)手头最宽松,持有货币资金高达577.98亿元。青岛海尔(600690)、四川长虹(600839)、美集团、TCL集团等都有上百亿元。(广州万隆)
(责任编辑:DF010)
123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分享此文至微博已有0条评论我有话说
--股市360财经频道讯
本站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股市360立场无关。股市360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股市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span class='JO_60.0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72.29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7.4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2.6800
<span class='JO_0.00
<span class='JO_21.8700
<span class='JO_.00
<span class='JO_97.8200
<span class='JO_0.00
股票重组是好还是坏?
11:24:50来源:金投股票编辑:gaodongyan
摘要:股票重组是好还是坏?当然是好事,但害怕重组后对个股没有实质性利好,仅仅属于补涨行情的话要注意了。
重组是好还是坏?当然是好事,但害怕重组后对没有实质性利好,仅仅属于补涨行情的话要注意了。
重组本身毫无疑问都是好的,只不过重组的对象如果低于市场预期,那对股价来说就是致命打击。
2014年中国股市全年休市安
股票走势图到底怎样看
低PB股票组合能够跑赢大盘
股票k线图应该怎么看
如何看盘:如何解读个股的
如何正确的认识蓝筹股
持有的股票退市以后应该怎
中小股民如何参与打新股
股票书籍《波段操盘法则:
《房价未来或下行 可以布局
内容页右边ssi …
版权所有 &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12288;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并购重组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