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教育思想1000字

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作&&&&者黄显中ISBN8页&&&&数407出版时间装&&&&帧平装开&&&&本32
《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以亚里士多德的文本为依据,以丰富详实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以当代西方公正理论为参照,专门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以其理想城邦为伦理生态;它是一种“非个体的个体”伦理德性,从而与纯粹的个体伦理德性相区分。公正虽然被定义为合法与公平,但他的公正德性不属于规则中心的规范伦理类型,而是属于德性伦理的类型。公正德性有其自身的秉性,但又是德性原理在其中的运用。因此,《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名为探究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实则探究其整个伦理学和政治学,探究德性伦理的原理。黄显中,男,1972年出生,湖南桂东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博士。现任湘潭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德哲学、政治哲学、行政哲学等的研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参著《西方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学思想史》、《现代行政管理新探》等多部著作和教材。在Frorltiers of Priloso—phy in China、《光明日报》、《文史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等全国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序言
1. 公正理论的时代背景
2. 公正理论的一般特征
3. 正义研究的主要意义
4. 正义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公正的目的
第一节 希腊城邦
1. 伦理实体
2. 伦理关系
3. 伦理秩序
第二节 幸福生活
1. 涵盖论的幸福
2. 理智论的幸福
3. 辩证论的幸福
第三节 城邦公民
1. 政治论的公民
2. 德性论的公民
3. 伦理论的公民
第二章 公正的德性
第一节 公正的伦理类型
1. 公正非德性伦理范围
2. 德性伦理的基本结构
3. 公正归属于德性伦理
第二节 公正作为德性
1. 公正德性的概念
2. 公正德性的本质
3. 公正德性的挑战
第三节 公正德性的地位
1. 公正德性的完全特性
2. 公正德性与大度德性
3. 公正德性与友爱德性
第三章 公正的理念
第一节 合法即公正
1. 良法论的观点
2. 目的论的观点
3. 德性论的观点
第二节 公平即公正
1. 平等论的观点[总]
2. 平等论的观点[分]——公平的形态
3. 目的论的观点
4. 德性论的观点
第三节 合法与公平
1. 隶属与种属
2. 积极与消极
3. 自为与自在
第四章 公正的秉性
第一节 中道
1. 公正德性即中庸之道
2. 公正德性的两个极端
3. 德性中道与伦理中道
第二节 应得
1. 斯城哲人的应得秉性
2. 罗尔斯应得观念批判
3. 公正德性与应得秉性
第三节 相互性
1. 公正德性的相互性秉性
2. 相互性秉性的现代探索
3. 相互性秉性与相互善意
第五章 公正的德行
第一节 公正德行的自愿
1. 公正德行的意愿
2. 公正德行的自愿
3. 公正德行的自由
第二节 公正德行的明智
1. 公正相伴明智
2. 公正合乎明智
3. 公正对应明智
第三节 公正德行的自制
1. 自制的坚持
2. 意志的软弱
3. 责任的分担
后记黄显中博士的《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一书即将出版,这是一件大好事。作者约我写篇序言,我欣然接受,因为这是近几年我所读过的最能体现独立思考、深思熟虑的书稿之一,是一部有深厚功底和创见性的学术著作。
亚里士多德是伦理思想史上无与伦比的德性伦理大师。他撰写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我们回首瞻仰这位永远令人崇敬的大师,并非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因为人处俗世难以有如此闲情逸致;也并非为了矫正规范伦理学的偏颇,因为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已有半个多世纪。当然也不是因为大师的某一思想被世人忽略了,因为经过学者前仆后继上千年的研究,任何地方也不大可能被遗漏。我们之所以要继续研读大师的著作,是因为它仍然是人类精神哲学的天才之作,仍然会给我们常读常新的解放思想的启迪。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以讨论善和美德为主题,以教人为善和养成美德为宗旨。他以城邦公民为教育对象,教导公民成为城邦所需要的有良好美德的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意义分别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色诺芬尼的《回忆录》中,将苏拉格底说成是一个道德高尚、助人为乐、遵守法律、有实际事务主张的好公民,对他的哲学思想则几乎没有谈到.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他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此外,和苏格拉底同时的诗人阿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云》中,将苏格拉底描写为一个智者,以诡辩和谎言欺骗青年.但一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要点是,他在批判自然哲学,特别是在批判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中得出了目的论,在批判智者学派中得出了道德上的普遍原则,而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内容是关于建立道德原则的普遍方法.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目的论.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介绍说,苏格拉底早年也研究过自然哲学,一心追求研究事物的原因.但当这种研究无法帮助他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时,他就感到迷惑和不满足.后来听到阿那克萨哥拉讲“奴斯”,觉得很高兴.但研究阿那克萨哥拉的著作后,发现他在解释具体的自然现象时又放弃了奴斯,仍用物质作机械的解释.而哲学所研究的应当是:为什么生成这种东西?为什么能够生成这种东西?这样,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这样,苏格拉底就把目的论当成了他的世界观.
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自然哲学中决定论的宇宙观为目的论的宇宙观所代替.目的论的提出,在于对世界的统一性,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及自然中谐调的现象等作出哲学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力图克服自然哲学中的机械决定论,宇宙运动的循环论,和把精神、意识现象统统归结为物质的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观点,同时也力图克服智者们不重视研究原因,把一切都看成相对的、主观的、可怀疑的错误观点,这在认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苏格拉底对世界统一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解是错误的,具有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
在苏格拉底看来,整个宇宙都服从一种目的、一个“好”的原则.这是由于神的存在和神的力量才把世界万物设计得如此之好,如此完满无缺,并且追求着最好的目的,从而使世界成为一个有秩序、有意志,且发展得愈加完好的统一整体.从反对自然哲学的因果决定论,到主张目的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再到承认作为最高目的的神的存在的有神论,这是苏格拉底世界观的基本面貌.苏格拉底的神学目的论思想,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对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乃至近代哲学和科学都发生过不少的影响,是欧洲哲学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重要理论.
美德论.苏格拉底既然把世界归为一种善的目的,且认为这是由神决定的,那么研究自然对人来说就是无意义的,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而且,干涉自然的事,就是对神的不敬.这样,苏格拉底就主张从新方向和用新方法来研究哲学.于是,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提出了这样的哲学口号:“知道你自己.”这构成了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主张,同时也标志了古希腊哲学史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在苏格拉底的思想里,所谓“知道你自己”就是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从此出发,苏格拉底建立了他的美德论和方法论.
在苏格拉底时代,智者运动使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全面的崩溃.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普遍的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如什么是勇敢、美、正义等等.对话者都以这种和那种特殊的事例来回答,均被苏格拉底所否定.他说,我不是要你回答这一种美或者那一种美,而是要你说明美之所以为美,即美自身.所以,苏格拉底所追求的不是关于“美的事物”、“正义的事物”这类具体知识,而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所寻求的“美自身”、“正义自身”,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无穷无尽,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主张.它与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相反.在他看来,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情.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现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是矛盾的,具有相对性,既有善也有恶.但道德作为知识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因为善的概念的本身,即善之为善,乃是完全的、绝对的善,是不包含任何恶的善.人们只有认识了道德的含意,真正懂了道德,才可以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因此,苏格拉底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道德既为知识,而知识、智慧当然是教育的结果,所以道德也是可以教育的.通过教育使人具有道德的知识,了解善与恶的区别,使心灵为智慧所武装,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道德论中还有一个重要思想:人不会有意为恶.他认为道德既为知识,那么有知识,深明大义,自然就会有道德,而无知、愚昧也就无道德而言.但由于愚者无知,虽做不出善事,也不知为恶,相反还会把恶看作善,所以没有人有意为恶.他说,有意为恶的人,较无意为恶的人,还更高尚些,因为前者知道什么是善,故具有为善的条件,而后者则什么也不懂,所以是最无希望的了.
苏格拉底提出的“道德即知识”的思想在伦理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他把道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道德行为知识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又把知识判断和价值判断相联系,这种从认识论和科学上来了解道德本质的做法积极而又有启发意义.但苏格拉底把道德绝对化和永恒化了,当他完全排斥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时,也就走向唯心主义了.
方法论和概念论.苏格拉底的道德学说确定了道德就是知识的观点.他认为,道德知识与现实无关,也不以个人感觉和相对的意见为标准.这样,研究道德的问题,首先就必须改善人的心灵,以便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认识真理.因此在苏格拉底那里,道德的问题就成了真理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苏格拉底由此引出了方法论问题.
苏格拉底的方法,主要是指讨论道德定义的方法,它有如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怀疑法.据《申辩篇》中记载苏格拉底的自述,他发现自我的途径与追求真知识分不开.苏格拉底曾到处寻找比他更有智慧的人,他去找了政治家、诗人和巨匠等.经过他一一访问之后,他认识到,所有认为自己有智慧的人,其实并不智慧,反倒证明了苏格拉底是智慧的,而苏格拉底所以能比他们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识,“自知其无知”.这段自述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认为对于自然真理的追求无穷无尽;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不确定.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因此,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这样,苏格拉底就确定了“知道自己无知”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中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即认识从怀疑开始.在苏格拉底看来,那些认为自己有智慧的人,其实都是独断论者.他认为,人们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从贸然的意见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接受智慧提供前提.苏格拉底的“知道自己无知”的命题是反对智者学派的,更是反对普罗塔哥拉以个人作为真理尺度的主观主义观点的.
其次,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意见的对立和冲突,从中不断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后达到真理的方法.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包括四个环节:(1)讽刺.即从对方的意见中引出矛盾,迫使其陷入窘态,或者迫使其否定所肯定的东西.(2)助产术.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他这样解决这个矛盾: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象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理论直接产生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回忆说”,也是后来唯心主义“天赋观念”说的先导.从教育思想看,苏格拉底提倡启发式教育法,反对灌输法,有积极意义.(3)归纳.即通过讽刺否定了个别的、偶然的、错误的意见,通过助产术不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道理,也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4)结论或定义.即是对找到的真理加以表述,或者加以定义.苏格拉底在这里,从无知开始,经过运用讽刺、助产术、最后归纳出定义.这种方法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在苏格拉底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辩证法形式,也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的方法论提出了舍个别而求一般的重要问题.当他引导人们排除所谓主观感觉的混乱、自以为是的意见和个别的偶然的东西时,普遍的原则也就被确定了.这就形成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寻找道德的概念,或者说寻找事物的概念,这是苏格拉底的对话和论证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他的方法论是达到概念论的手段.
从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看,苏格拉底的方法己经触及到了人类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成为后来的形式逻辑的归纳推论的先声.他的概念论突出地强调认识的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原则,对后来的形式逻辑的定义学说有一定影响.同时,他的方法论和概念论对于克服智者们中间的某些诡辩论倾向也有一定意义.但苏格拉底的方法论以一般排斥个别,否定事物的相对性和矛盾变化为特征.而他的概念论则把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共性,看成是绝对的、不变的和超验的,从而否定了具体事物的真实性.苏格拉底哲学中的这种唯心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
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肉体是“多”,它可以聚合和分解;而灵魂是“一”,是单一的东西,没有部分,它不能分散,因而无所谓聚合,所以灵魂不会生灭,它永恒存在.这种单一性的东西不是物质性的“原子”,而是精神性的实体.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苏格拉底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就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一生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及哲学等各方面的问题,且写下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很多已失传,但留存下来的也不少.这些留传下来的著作是经过后人大量的考证校勘、编纂整理的,其中当然有讹误、遗漏、不完全、不恰当之处,但这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体系来说并无重大损害,这些著作足以使我们了解他的哲学思想.
“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在知识领域中作过多方面探讨和研究,.他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将科学分成几类:(1)逻辑学,这是求知的工具,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分析法”;(2)理论科学,这是以求知本身为目的的科学,即为求知而求知的科学,它又分为第一哲学、数学和物理学(包括天文、气象、生物、生理、心理学等;(3)实践科学,这是探求作为行为标准的知识,包括政治学、伦理学等;(4)制作(生产)科学,这是寻求制作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与有艺术价值的东西的知识,如诗学等.
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第一哲学与其他科学区别开来.他说:第一哲学专门研究“有”(或译“存在”)本身,以及“有”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它考察作为“有”的“有”,以及“有”作为“有”而具有的各种属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与其它科学不同,它研究的是客观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产生、灭亡、运动、变化的最根本、最原始的原因,这也就是“第一因”.哲学是关于第一因的学问.因此,亚里士多德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哲学”所探讨的就是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很接近唯物主义,且显露出很多辩证法思想;但他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不彻底,常陷于混乱,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动摇徘徊,最后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中去.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基本特点.采纳哦简述东西方的宇宙观1000字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简述东西方的宇宙观1000字
简述东西方的宇宙观1000字
伊斯兰哲学伊斯兰哲学(a1—Falsafah al—Islamiyyah)
阐述伊斯兰教义及有关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或世界观体系,阿拉伯语亦称哲学为“伊勒姆·希克迈”('Ilm al-Hikmah,即智慧之学).是以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为前提,以安拉创世说为中心,在探讨教义问题的基础上,融汇穆斯林各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吸收古希腊等外来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成果,借助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证,运用与教义学不同的哲学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论证方法,说明造物主与被造物、理性与启示、知识与信仰、人与现实世界等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宗教哲学及自然哲学思想.它是中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国家各族人民和学者,在长期的社会斗争、宗教论争和生活实践中,在伊斯兰社会文化传统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共同创造的、独特发展的哲学形态.伊斯兰哲学是伊斯兰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哲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伊斯兰哲学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必然产物.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是由多神信仰向唯一神信仰的思想升华.穆罕默德的后继者率穆斯林军先后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伊斯兰教发展为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帝国政治的统一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全面确立,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陆交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科学事业日益活跃,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化学等学科取得了重大成就.帝国实行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赞助翻译和介绍外国的科学和哲学著作.9世纪初,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马蒙(813~833在位)在首都巴格达创立“智慧馆’,对希腊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进行了有组织和大规模的翻译和注释.10世纪时,柏拉图的《国家篇》、《蒂迈欧篇》、《智者篇》,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普罗提诺的《九章集》,波菲利的《亚里士多德导论》,阐述新柏拉图主义流溢说的主要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神学》和《原因篇》等已被译为阿拉伯文并加以注释.同时波斯、印度的古典学术著作也被译成阿拉伯文.这些著作的流传,开阔了阿拉伯思想家的思维,希腊哲学的唯理论、逻辑思维和演绎法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了阿拉伯自然科学和哲学研究的发展,出现了大批哲学家和哲学派别.在哈里发帝国内,伊斯兰教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古兰经》和圣训被遵奉为神圣的经典及社会生活的准则.在伊斯兰教初期,由于政治和宗教斗争的需要,出现了不同的政治宗教派别,对《古兰经》和教义进行了种种解释,展开了辩论,提出了与信仰有关的哲学问题,称为“凯拉姆”.后在希腊哲学和其他宗教思想的影响下,不少教义学家、经注学家和学者对伊斯兰教义作了种种烦琐的哲学论证,使哲学开始从教义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伊斯兰教经院哲学.
伊斯兰哲学的思想渊源及其特点.其思想渊源是:(1)《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中关于安拉绝对独一、反对多神信仰的思想,关于安拉本体与属性关系的思想,关于安拉创世及宇宙生成的思想,关于造物主与被造物关系的思想,关于安拉前定的思想,关于以赏善罚恶为核心坚持顺从、坚忍、公正、平等、宽恕的伦理思想,关于今、后世并重的两世幸福的思想,关于灵魂不灭和末日审判的思想等,奠定了伊斯兰宇宙观、人生观和伦理观的哲学思想基础.(2)继承以古希腊哲学为主体的东西方哲学思想,并经过加工改造,赋予伊斯兰特色.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唯理论和逻辑思维,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柏拉图的灵魂论和理想国,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等影响较大.另外还吸收了基督教的神爱说和神智论,波斯光明与黑暗的二元论哲学和印度佛教哲学的某些理论,(3)吸收了自然科学的宇宙结构学说和自然观,对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物质的构造,事物的运动、形式和规律,物体与时空的关系,自然界的同一性和多样性,肉体与灵魂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确立了自然哲学理论.其特点是:(1)以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为前提,以安拉独一和安拉创世的宇宙论为中心,以抽象的思辨和烦琐的论证为特征,展开与教义有关的哲学问题的讨论,调和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使哲学为信仰服务.(2)注重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以自然科学的成果论证哲学.阿拉伯哲学家,大多是自然科学家兼哲学家,用自然哲学观点阐述自然观,使哲学脱离教义学而独立.教义学家也通晓和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加工改造,作出符合宗教信仰的解释,以论证宗教哲学问题.(3)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伊斯兰哲学是在伊斯兰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和融合以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主的东西方哲学思想遗产,给外来的哲学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赋予新的涵义,在哲学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创见,并结合伊斯兰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创立了独立发展的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4)伊斯兰哲学的发展同社会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紧密相联系.伊斯兰教历史上,各派别在教义和哲学上的不同论争,是政治和宗教思想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各派的哲学思想在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凡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的派别,其哲学思想受到推崇,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5)伊斯兰哲学从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形态.他们对《古兰经》及伊斯兰教义进行不同的解释,对外来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思想,各取所需,加以剪裁.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各派观点各异,展开论战,互相攻讦.在方法论上,采用不同的概念、命题和论证方法,以说明本派的正确性.伊斯兰哲学对伊斯兰文化的各学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伊斯兰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中世纪时期和近现代时期两大历史阶段.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哲学,是伊斯兰哲学的主干,各民族的哲学家人才辈出,学派林立,著述宏富,诸家争鸣,哲学思想丰富多彩.它由经院哲学、神秘主义哲学和自然哲学3部分所组成.
(1)经院哲学以伊斯兰教欧莱玛(即宗教学者)阶层为主体,在探讨基本信仰和教义(即凯拉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不同哲学流派.经院哲学主要流派分为两支:1.穆尔太齐赖派.它形成于8世纪初,是伊斯兰教早期反对宿命论的盖德里叶派思想的继承者.它吸收古希腊哲学的唯理主义思想,提倡运用理性解释《古兰经》和自由讨论教义问题.该派还提出了含有辩证法因素的哲学概念、范畴,给伊斯兰教义引进了逻辑思维的新方法.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瓦绥勒·本·阿塔、伊本·欧拜德、伊本·胡载里、奈萨姆、贾希兹和穆阿迈尔等.2.艾什尔里派.10世纪初,由从穆尔太齐赖派中分化出来的艾什尔里(873~935)所奠基,其追随者后形成艾什尔里派.该派的哲学思想以维护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为宗旨,调和理性与信仰,以理性论证正统派的信条.11世纪后,该派的学说得到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官方的经院哲学.后安萨里将其与神秘主义调和,成为正统经院哲学的最终理论形式.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巴基拉尼(?~1013)、巴格达迪、朱韦尼、舍赫拉斯塔尼等.
(2)神秘主义的苏菲哲学.它是以经训的某些内容为依据,在新柏拉图主义和其他宗教神秘主义思想影响下,以著名的苏菲为主体形成的神秘主义派别.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安拉与人的关系问题,安拉与自然界的统一问题,人与安拉的合一问题,人的本原及灵魂如何复归安拉的问题.从9世纪中叶起,逐渐形成了神爱论、神智论、人主合一论、泛神论和真主之光照理论.苏菲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拉比尔·阿德维娅、达拉尼(?~850)、穆哈西比、左农·米斯里、比斯塔米、哈拉智、祝奈德、萨拉吉(?~988)、侯吉维里、库萨伊里(?~1074)、安萨里、叶海亚·苏哈拉瓦迪、伊本·阿塔尔、伊本·阿拉比、伊本·法里德、鲁米、萨迪、哈菲兹、巴哈丁·纳格什班迪、贾米等.此外,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的宗教哲学思想也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思想.他们将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和毕达哥拉斯的数论相结合,给《古兰经》赋予神秘主义的隐义,倡导内学,用神秘主义的数字“七”论证宇宙生成和历史发展周期的七阶段,以此比附该派七位伊玛目的圣职传系,确立了与其他派别不同的宇宙生成论.其代表人物有奈赛斐(?~942)和哈米德丁·基尔曼尼(?~1021)等.
(3)自然哲学.以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为代表,分东方和西方两大支系.东方支系以巴格达为中心,代表人物有肯迪、伊本·法拉比、伊本·西那和拉齐,西方支系以科尔多瓦为中心,代表人物有伊本·巴哲、伊本·图菲利、伊本·路世德和伊本·赫勒敦等.他们深受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精通各门自然科学,谙熟伊斯兰教义,多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注重研究自然科学和逻辑学,推崇自然哲学,强调理性的作用.在不违背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力图使哲学脱离宗教教义学,变为理性的知识体系,具有明显的世俗倾向.另外,10世纪由巴士拉政治上倾向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世俗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诚兄弟社”,阐发了自然哲学思想.他们提出伊斯兰教已被愚昧和无知所污染,陷入迷误,须用哲学和科学知识加以洗涤和医治.他们主张研究和汲取对人类有益的一切宗教、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建立包罗人类一切学问和智慧的哲学,以启迪人们的理智.该团体编纂的“论文集”,集希腊哲学、伊斯兰各派学说和自然科学之大成,对伊斯兰哲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近现代伊斯兰哲学思想.1798年法国殖民者占领埃及后、伊斯兰世界先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伊斯兰教随之进入近代历史时期.随着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渗透,伊斯兰国家的社会生活出现了世俗化和西方化的倾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出现了伊斯兰教复兴和改革的运动,形成了以救亡图存为宗旨的诸多思想派别和社会运动,主要有:(1)伊斯兰复古主义.以瓦哈比派为代表,坚持“认主独一论”,提出“恢复正教’,“回到《古兰经》去”的口号,主张恢复伊斯兰教早期原教旨精神和质朴风尚,严格遵从经、训教导,清除一切外来及异端思想影响,否认人与真主之间存在“中介”,改革陈规陋习,纯洁宗教,净化社会,抵制外来侵略.(2)泛伊斯兰主义.以阿富汗的哲马鲁丁·阿富汗尼为代表,他认为应抵制西方殖民主义及物质文明对伊斯兰世界的威胁.在政治上,主张全世界穆斯林团结起来,拥戴一个共同的哈里发,建立超民族、超地域的伊斯兰大帝国.在宗教上,既要坚持伊斯兰原教旨,又要对宗教和社会进行改革,主张学习先进的科学与文化,发展宗教和现代教育,用理智巩固信仰,改变伊斯兰国家的落后状态.(3)伊斯兰现代主义,它是主张变革传统宗教和社会制度,使伊斯兰教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主义思潮,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布笃和印度的赛义德·艾哈迈德汗为代表.20世纪初,伊斯兰教哲学家伊克巴尔吸取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成果,对伊斯兰教的形式主义和定命论进行了批判.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斯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穆斯林学者将如何振兴民族经济,发展现代科学和教育,全面复兴伊斯兰教文化,以应付现代各种思潮的挑战,作为研究探讨的主要课题.有的调和现代科学和宗教,认为宗教和现代科学没有矛盾,提出发展现代教育和科学文化是强国之策.有的主张摆脱伊斯兰社会危机的出路,不是向西方学习,而是恢复伊斯兰教的传统,全面实行伊斯兰教法和政教合一制度.有的提出“伊斯兰社会主义”,作为民族复兴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手段.
伊斯兰哲学对欧洲哲学的发展曾产生过重要影响.12~13世纪,通过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托莱多及西西里的大学和翻译机构,西方学者负笈来此学习,并将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和阿拉伯哲学家的大量论著翻译传入西欧,促进了西欧的哲学研究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巴黎和意大利的主要大学推崇伊本·路世德的哲学著作,形成了阿威罗伊学派,并对基督教经院哲学的唯名论派以深刻影响,曾在西欧思想界占重要地位.伊本·赫勒敦被推崇为历史哲学的奠基人.安萨里的著作传入西欧后,其思想被基督教哲学家广泛引用.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经院哲学和苏菲神秘主义也随后传入.11世纪,中国新疆的喀喇汗王朝首府喀什噶尔为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维吾尔学者优素福·哈斯·哈吉布的《福乐智慧》和马哈茂德·尤格纳克的《真理的入门》等著作,阐述伊斯兰教的自然观、知识论、伦理观及出世派和入世派的人生哲学.元至明中叶,伊斯兰教正统派及苏菲主义的哲学经籍(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本)先后传入新疆和内地.从元代始,在广州、泉州、济南、定州等地清真寺,出现了用儒、释、道语言阐述伊斯兰教义及哲理的碑文.明清之际,随着经堂教育的倡兴、汉文译著经籍活动的开展及苏菲主义门宦派别的出现,伊斯兰教经院哲学和苏菲哲学以更大的规模在中国各族穆斯林中传播.在经堂教育中多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的原著《教心经注》、《归真要道》、《昭元秘诀》、《归真总义》等教义和哲学著作,并有汉译本.在汉文译著活动中,以王岱舆的《清真大学》、《正教真诠》、马注的《清真指南》、刘智的《天方性理》、马德新的《大化总归》和《四典要会》及苏菲各门宦的道统史、传教箴言和歌诀等为代表,将伊斯兰教义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借儒、道、佛语汇,阐释伊斯兰哲学和伦理学,建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宝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