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st云科的st股票退市规则,都快退市了。

*ST九发:第一妖股是如何炼成的_上市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ST九发:第一妖股是如何炼成的
  九发股份的发展史无疑给了我们强烈的印象:试错、犯错的低成本时代一日不终结,中国的资本市场就会永远存在投机!
  文/于清教
  从日到7月8日,马不停蹄地“一”字涨停,30个涨停板过后,股价从2.26元拉到9.26元,累计上涨309.73%。由此,*ST九发一举夺得2009年上半年“第一妖股”和“涨停王”两大“美名”。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股份制公司,当初由山东九发集团公司和中国乡镇企业总公司联合发起,以募集设立方式于日正式注册成立。同年7月,九发股份迅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闪电”上市。作为一家以食用菌的生产和出口为主导的农业公司,九发股份曾是国内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和唯一的上市公司,被投资者津津乐道为“蘑菇大王”。
  然而“蘑菇大王”今天的现状,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云山雾罩的*ST九发
  现在从任何途径都无从掌握九发股份的真实经营现状,查询上市公司提供的网站(www. ),打开后却是“This domain may be for sale(此域名可转让)”。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公司经过数轮重组、资产置换、关联交易,原主营范围中的“食用菌菌种的培育,食用菌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等业务”早已不是主业。“蘑菇大王”早就不以蘑菇为生了。
  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看,2008年全年、2009年第一季度,*ST九发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零,2008年度的营收中,食用菌及相关产业为3205.20万元,贸易938万元,复合肥11.6万元,饮料果树汁656.6万元,生物制药522.1万元,其他101.6万元,合计5435.10万元,营业利润却为&C450.6万元。主营业务不再以种食用菌为主,*ST九发的资金去向陷入了重重迷雾之中。
  2008年5月中旬,沪市最后一家没有发布2007年年报的九发股份却迎来了一次重大人事调整:董事长蒋绍庆和董事、副总经理宫云科突然辞职,随后年报报出巨亏4.79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在蒋绍庆任上,2007年4月和2008年6月,九发股份曾两次被证监会立案侦查。在曝出实际控制人占资、因虚假信息披露和重大遗漏遭证券监管部门调查之前,九发股份经营状况给外界的印象依然是欣欣向荣。骗局依然在继续!
  中国证监会山东证监局在2007年4月介入九发股份调查,发现九发股份采用对到期付款的票据不入账、隐蔽关联方关系、隐瞒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的事实、隐瞒披露关联担保等手段,掩盖了实际控制人山东九发集团大规模占资的事实,山东证监局因此对其进行了严厉的公开谴责。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股东资金占用高达7.88亿元,其中非经营性占用为8.03亿元。有分析称,大股东九发集团占用其巨额资金进行乱投资和高管挥霍致使无力偿还,最终殃及九发股份濒临破产。
  2007年以来,为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问题,九发集团曾设想各种途径以求安全脱身,其中将上市公司卖壳,一度被视为最可靠的途径。而随后九发股份与北京安捷联公司重组谈判,终未能达成协议。
  2009年4月,*ST九发又与南山建设商谈重组。南山建设注册资本3亿元,主要经营房地产综合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是烟台房地产行业的区域性龙头企业。但现在看来,重组谈判更让外界看得云里雾里。
  进入2009年,继破产重整、破产重组变故、高管集体辞职后,7月,*ST九发的资产重组增发股票方案又遭到了蔡海华等110名中小股东的强烈抵制。更为“麻烦”的是,因大股东占款、虚假陈述、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过程中严重违反有关规定,*ST九发再次被证监会紧急核查。
  九发不是最后的“殉道者”
  从日*ST九发发布公告来看,公司董事曲丽华,监事宋建鹏、宋文斋及高级管理人员刘昌喜分别申请辞去所担任的董事、监事以及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而此前3天,独立董事邢晓英也提出辞职。除了原公司董秘刘昌喜不是南山集团的人外,其余4位均是重组方南山建设的控股股东――南山集团的人。高管如此密集地集体离职,难道背后还有更大玄机或不可告人的秘密?有分析称,董事会成员之所以集体递交辞呈,是迫于投资者上访、被中国证监会核查的压力。
  一家上市公司被反复核查,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问题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固然,大股东九发集团占用巨额资金及其他违规事项是拖垮九发股份的直接原因,但*ST九发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和监管部门缺位背后的利益纷争才是引发中小股东愤怒,继而集体上诉的根源所在。说白了,这是一个体制问题,九发并非始作俑者,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殉道者”。
  为何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外部审计和监管如此苍白无力?我们不仅要问,难道仅仅是*ST九发和南山集团自身经营的问题?还是利益纷争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猫腻?行政监管是否可以确保上市公司不出问题?那么谁是下一个*ST九发?
  没有祸起“壳资源”那么简单
  信息披露顽疾。总结*ST九发案,我们可以看到,其在证券违法违规上体现为信息披露违法,但其核心和实质却是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造成的。一方面这直接减损了上市公司的利益,盘剥和侵蚀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了信息披露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使投资者受到误导,股价无法正常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
  上市融资谬误。其实,中小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经常会受到一些阻碍,本身并不奇怪,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壮大,按理说更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资金,或者说不是上市融来的巨额资金。通常情况下,大企业是以硬件来划分的,那么有资金就能成为大企业很容易,但相应的软件跟不上,企业就类似于拔苗助长,势必要面对巨大的风险。但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让社会大多数人变得躁动不安,许多上市融资、一夜暴富的神话,让他们变得急功近利,无论面对什么行业,什么样的软、硬件基础,都无所顾及,不惜欺骗、造假,只要能促使有机会IPO的招数,都不会放过,有时企业的快速壮大都成为借口,就是直接上市圈钱套现走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反而是真正发展非常好的民营中小企业,许多都不愿IPO。
  改革退出机制。*ST九发沦落到今天地步,我们还必须清楚看到的是,如果每一个进入ST的上市公司,公众都较真,让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开始会有轰动效应、会激起震荡,但一定会让ST高管们断了欲盖弥彰、鱼目混珠的想法,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到底,而不是辞职了事那么简单。中国资本市场由于退出机制或历史渊源等原因造成的上市公司壳资源稀缺局面必须改革,遏制围绕“烂壳公司”的场外公司借壳上市的追捧和股票市场的疯狂炒作,给预IPO的公司以公平的条件竞争及还资本市场一片净土。
  无论如何,*ST九发案给我们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公众投资者都敲响了高亢的警钟,上了非常深刻的一课,试错、犯错的低成本时代一日不终结,中国的资本市场就会永远存在投机!
  希望下不为例,是一个真正的句号。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ST九发:第一妖股是如何炼成的
*ST九发:第一妖股是如何炼成的
关键字:&nbsp
 *ST九发:第一妖股是如何炼成的
&&&&& 九发股份的发展史无疑给了我们强烈的印象:试错、犯错的低成本时代一日不终结,中国的资本市场就会永远存在投机!
  &&&&&&&&&&&&&&&&&&&&&&&&&&&&&&&&&&&&&&&&&&&&&&&&&&&&&&&&&&&&&&&&&&&&&&&&&&& 文/于清教
  从日到7月8日,(<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马不停蹄地&一&字涨停,30个涨停板过后,股价从2.26元拉到9.26元,累计上涨309.73%。由此,*ST九发一举夺得2009年上半年&第一妖股&和&涨停王&两大&美名&。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股份制公司,当初由山东九发集团公司和中国乡镇企业总公司联合发起,以募集设立方式于日正式注册成立。同年7月,九发股份迅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闪电&上市。作为一家以食用菌的生产和出口为主导的农业公司,九发股份曾是国内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和唯一的上市公司,被投资者津津乐道为&蘑菇大王&。
  然而&蘑菇大王&今天的现状,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云山雾罩的*ST九发
  现在从任何途径都无从掌握九发股份的真实经营现状,查询上市公司提供的网站(www. ),打开后却是&This domain may be for sale(此域名可转让)&。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公司经过数轮重组、资产置换、关联交易,原主营范围中的&食用菌菌种的培育,食用菌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等业务&早已不是主业。&蘑菇大王&早就不以蘑菇为生了。
  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看,2008年全年、2009年第一季度,*ST九发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零,2008年度的营收中,食用菌及相关产业为3205.20万元,贸易938万元,复合肥11.6万元,饮料果树汁656.6万元,生物制药522.1万元,其他101.6万元,合计5435.10万元,营业利润却为&&450.6万元。主营业务不再以种食用菌为主,*ST九发的资金去向陷入了重重迷雾之中。
  2008年5月中旬,沪市最后一家没有发布2007年年报的九发股份却迎来了一次重大人事调整:董事长蒋绍庆和董事、副总经理宫云科突然辞职,随后年报报出巨亏4.79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在蒋绍庆任上,2007年4月和2008年6月,九发股份曾两次被证监会立案侦查。在曝出实际控制人占资、因虚假信息披露和重大遗漏遭证券监管部门调查之前,九发股份经营状况给外界的印象依然是欣欣向荣。骗局依然在继续!
  中国证监会山东证监局在2007年4月介入九发股份调查,发现九发股份采用对到期付款的票据不入账、隐蔽关联方关系、隐瞒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的事实、隐瞒披露关联担保等手段,掩盖了实际控制人山东九发集团大规模占资的事实,山东证监局因此对其进行了严厉的公开谴责。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股东资金占用高达7.88亿元,其中非经营性占用为8.03亿元。有分析称,大股东九发集团占用其巨额资金进行乱投资和高管挥霍致使无力偿还,最终殃及九发股份濒临破产。
  2007年以来,为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问题,九发集团曾设想各种途径以求安全脱身,其中将上市公司卖壳,一度被视为最可靠的途径。而随后九发股份与北京安捷联公司重组谈判,终未能达成协议。
  2009年4月,*ST九发又与南山建设商谈重组。南山建设注册资本3亿元,主要经营房地产综合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是烟台房地产行业的区域性龙头企业。但现在看来,重组谈判更让外界看得云里雾里。
  进入2009年,继破产重整、破产重组变故、高管集体辞职后,7月,*ST九发的资产重组增发股票方案又遭到了蔡海华等110名中小股东的强烈抵制。更为&麻烦&的是,因大股东占款、虚假陈述、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过程中严重违反有关规定,*ST九发再次被证监会紧急核查。
  九发不是最后的&殉道者&
  从日*ST九发发布公告来看,公司董事曲丽华,监事宋建鹏、宋文斋及高级管理人员刘昌喜分别申请辞去所担任的董事、监事以及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而此前3天,独立董事邢晓英也提出辞职。除了原公司董秘刘昌喜不是南山集团的人外,其余4位均是重组方南山建设的控股股东&&南山集团的人。高管如此密集地集体离职,难道背后还有更大玄机或不可告人的秘密?有分析称,董事会成员之所以集体递交辞呈,是迫于投资者上访、被中国证监会核查的压力。
  一家上市公司被反复核查,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问题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固然,大股东九发集团占用巨额资金及其他违规事项是拖垮九发股份的直接原因,但*ST九发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和监管部门缺位背后的利益纷争才是引发中小股东愤怒,继而集体上诉的根源所在。说白了,这是一个体制问题,九发并非始作俑者,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殉道者&。
  为何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外部审计和监管如此苍白无力?我们不仅要问,难道仅仅是*ST九发和南山集团自身经营的问题?还是利益纷争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猫腻?行政监管是否可以确保上市公司不出问题?那么谁是下一个*ST九发?
  没有祸起&壳资源&那么简单
  信息披露顽疾。总结*ST九发案,我们可以看到,其在证券违法违规上体现为信息披露违法,但其核心和实质却是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造成的。一方面这直接减损了上市公司的利益,盘剥和侵蚀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了信息披露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使投资者受到误导,股价无法正常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
  上市融资谬误。其实,中小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经常会受到一些阻碍,本身并不奇怪,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壮大,按理说更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资金,或者说不是上市融来的巨额资金。通常情况下,大企业是以硬件来划分的,那么有资金就能成为大企业很容易,但相应的软件跟不上,企业就类似于拔苗助长,势必要面对巨大的风险。但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让社会大多数人变得躁动不安,许多上市融资、一夜暴富的神话,让他们变得急功近利,无论面对什么行业,什么样的软、硬件基础,都无所顾及,不惜欺骗、造假,只要能促使有机会IPO的招数,都不会放过,有时企业的快速壮大都成为借口,就是直接上市圈钱套现走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反而是真正发展非常好的民营中小企业,许多都不愿IPO。
  改革退出机制。*ST九发沦落到今天地步,我们还必须清楚看到的是,如果每一个进入ST的上市公司,公众都较真,让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开始会有轰动效应、会激起震荡,但一定会让ST高管们断了欲盖弥彰、鱼目混珠的想法,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到底,而不是辞职了事那么简单。中国资本市场由于退出机制或历史渊源等原因造成的上市公司壳资源稀缺局面必须改革,遏制围绕&烂壳公司&的场外公司借壳上市的追捧和股票市场的疯狂炒作,给预IPO的公司以公平的条件竞争及还资本市场一片净土。
  无论如何,*ST九发案给我们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公众投资者都敲响了高亢的警钟,上了非常深刻的一课,试错、犯错的低成本时代一日不终结,中国的资本市场就会永远存在投机!
  希望下不为例,是一个真正的句号。
&&&&&&& 来源:董事会杂志2009年9月
正在读取...
于清教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中国电池网创始人/董事长,能源财经网CEO,新能源产业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清教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股票退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