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滩华夏文化博物馆物博物馆是否有收购

>> 最新发布微博藏友
>> 相关专题
>> 更多相关资讯
华夏收藏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5 邮箱: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24小时相关热门资讯
Copyright ,版权所有&&收藏热线:9&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华夏文物拍卖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文物艺术品专场拍卖会重点拍品介绍.cn  (-13日)  文物----国家文物局新近批准的中国西部唯一取得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专业文物拍卖公司。  预展时间:日-12日(共2天)  预展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二楼南展厅  拍卖时间:日(周日)下午2时始  拍卖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5楼多功能厅  重庆华夏文物第二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文物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于日(周日)下午2时始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本场拍卖会拍品分为中国书画、油画、瓷器、玉器、金属器和杂项5个类别。拍品来自三方面:一是海外回流,二是文物商店旧藏,三是资深藏家提供。在各个类别的拍品中都有不少的精品、珍品。.cn  本场拍卖会隆重推出海外回流文物精品专场:其中有海外著名收藏家提供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商代早期兽面纹青铜爵、商晚期青铜戈丁爵、化丁爵;战国透雕彩绘龙纹青铜方镜;精美玉器和田黄石印章等拍场上难得一见的精品(均有入境报关手续)。.cn  中国西部多家文物商店精品专场和民间藏家提供的文物精品。书画有、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奚冈、吴大澂、邓散木、张照、郑孝胥、丰子恺、陈半丁、戴卫、杜泳樵、黄作林、邓旭等名家力作。另外,历代精美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犀角杯等精品也将亮相本场拍卖会。.cn  书画:有川渝名家苏葆桢《玉兰八哥》(1号拍品)、《桃柳八哥》(13号拍品)等;的隶书作品《东坡诗》(2号)、《行书》(61号)、《篆书》(8号);冯建吴《孤苏寒山寺》(4号);吴一峰的《大渡放筏》(5号);晏济元《山水》、《书法》;陈子庄:花鸟册页。另外:阎松父、周北溪、戴卫、段七丁、李琼久、岑学恭、郭汝愚、赵蕴玉、李文信、彭先诚、何应辉、方凤富、秦天柱、郭克、李华生、蔡岚等川渝知名书画家的精品力作将亮相本场拍卖会。.cn  全国著名画家徐悲鸿《马》、《猫》;张大千《拟巨然湖山图》、《春山云起》、朱屺瞻《枫霜山水图》、陆抑非《书法》、沈鹏《书法》、启功《书法》、傅抱石《观瀑图》、齐白石《长年大贵》、丰子恺《人物》册页、陈半丁《花卉》。另外清代张默迟《乡林书屋图》、张照《书法》、奚冈《秋山萧寺图》、赵熙《书法》;康有为、于右任、郑孝胥、邓散木、杨晋、吴大澂、吴昌硕等人的书画作品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cn  油画:有油画大师全国美展作品和重庆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许世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航、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邓旭等的油画精品亦将亮相本场拍卖会。  古月大师的大型油画巨制《日—南下途中的刘邓大军》和创作于文革时期的《朝气蓬勃》两件重点油画拍品;还有著名画家刘昌文的文革题材作品《青春往事》和《风雪征程》;有著名色彩大师杜泳樵和钟定强、傅念屏、金科、马一平、邓旭、黄作林、许世虎、雷洪、杨瑞洪、刘曙光、、姜国素、高林等名家精品。.cn  瓷器:瓷器从东汉的青瓷四系罐至唐、宋、元、明、清的各类不同品种的拍品均有。其中不乏康熙朝民窑青花瓷精品,更有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器。  玉器:玉器类中从原始社会时期至清代历代玉器品种繁多、器形精美。如红山文化玉猪龙、商代玉鸠、新石器时代玉斧和玉璧、战国螭龙剑彘、白玉环;汉代玉璧、翁仲;唐代角形杯;明代蚌形笔舔;清代三合环手镯、如意童子、莲蓬盆栽等都是难得之藏品。.cn  金属器:金属器中的商早期青铜兽面纹爵、商晚期青铜戈丁爵、化丁爵;西周青铜器错银凤鸟纹壶、青铜鸟尊;战国错银权杖、青铜双耳壶、彩绘龙纹透雕方铜镜。  杂项:杂项中的明代犀角雕荷叶型大杯、战国竹胎漆潘蛇纹卮、明代描金龙纹漆器圣旨盒、清田黄石印章等拍品都是不可多得之物。  重点拍品一览:  1、苏葆桢《桃柳八哥》、《玉兰八哥》,此二幅拍品为画家唐世希珍藏,是一九六二年苏葆桢在唐世希家所作。此二幅作品为苏老真迹中之精品。  2、冯建吴《孤苏寒山寺》,冯建吴是川渝名家中的代表人物,此作布局、构图疏密有致、中锋行笔、线条刚劲、功力雄奇,为吴老山水画之神品。  3、徐悲鸿《马》:此作约4.5平尺,画一立马回首而望,马的明暗、结构及动态在简洁明快的笔触和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此作为悲鸿先生卅三年春在重庆盘溪为金石家志明先生所作。画的右下方有傅抱石与夫人观后的铃印:“抱石时慧同观”是悲鸿先生的画马精品。.cn  4、张大千《拟巨然湖山图》约7平方尺,此作为张大千仿古山水,尺幅较大,为原装原裱。图中山石、树木、房屋、人物,无处不体现出张大千深厚的传统中国画功力。层崖叠翠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古树,蜿蜒的山路,飞动的瀑布,垂钓的高土,勾画出一幅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cn  5、张默迟《乡邻书屋图》(204号)《乡林书屋图》简介:清,张如芝《乡林书屋图》画,黄其勤题引首,刘彬华、谢兰生、陈振飞、刘士芬题诗跋,“具有四王遗风,是典型的文人画”,故宫博物馆专家语:难得六位名家集体创作,已成千古绝唱。张如芝:(?—1824)字默迟,广东顺德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在当时广州画坛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喜诗画,专工山水,其作品列入国家文物局限制出境范围。黄其勤:字嘉恩,号舟山,广东新会人,乾隆六十年(1795)举人,由学正历官无极知县。谢兰生:()字佩士,广东南海(佛山)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广州羊城书院掌教,阮元重修广东通志延为总纂,工诗善画,其作品列入国家文物局限制出境范围。刘彬华:()字藻林,广东番禺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翰林院编修,工诗善画。.cn  6.古月《日—南下途中的刘邓大军》(212号)  为(1985年全国美展作品)。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震荡环宇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雄强之声激励了亿万民众。当画家古月在1985年经历了文革的现实之后再去涉及这一主题时,深感那只是一种渴望的辉煌。然而,民族振兴的意志是阻挡不了,在重新以日开国大典为主题的表达中,画家从另一个视角选择了当时南进途中的刘邓大军在听到这一宣告时那山呼海啸般的动人情景,深刻地表达了整个民族不论在怎样的泥泞和艰难中那势不可挡的意志和信心。.cn  7.雍正红釉高足碗(315号)和 乾隆祭红釉高足碗(316号)。此二件为清雍正和乾隆的官窑红釉精品,直径均达19厘米以上,一件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一件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二件拍品曾为四川省文物商店所藏。在近几年来国内拍卖会上官窑瓷器缺乏的情况下,此二件拍品确为不可多得之珍品。.cn  8.红山文化玉猪龙(346号)。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特色之一。其头像猪而身如三星他拉玉龙。猪龙合体,造型奇特,猪龙属于神话动物,因为古代认为猪和龙都是冰(雨)神,是祈雨求丰年的祥神。  9.兽面纹爵(388号)。商早期(二里岗时期)(公元前1600年—前1028年)。通高:15公分,流/角宽:16公分。饮酒器,狭长流,尖尾,口沿折边加厚,束腰,鼓腹,侧面有銎(把手),平底,三足呈尖锥状。二柱立于流折上,柱帽成月牙形,腰装饰连珠纹,腹饰单线凸目兽面纹。在商爵中为较早期形制,甚少见。.cn  10.西周青铜鸟尊(405号)和战国青铜双耳壶(404)。两件拍品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定,有中博鉴定证书。  11.战国 彩绘龙纹透雕铜方镜(408号)。整体铜胎铸造,两层透雕文饰加彩绘。镜背系绳穿孔为战国型制纽,纽围周边以四只卷曲蟠龙纹装饰,龙头对称朝向弦纹纽,龙身体浅铸造鳞片,斜线等细纹,以几何形卷云纹环绕收边,背为凸铸透雕,文饰线条加以浅铸造透雕加饰彩绘,粗细有致,瑰丽无比,典型楚文化风格。战国镜以绚丽多姿的文饰,精致流畅的艺术,轻盈灵巧的形制而著称。彩绘镜则是楚国特有的高档产品,它结合金与漆工,突破铜镜色泽比较单一的缺陷,使金属与色彩的光辉交相辉映。迄今所见战国铜镜多为圆形镜。方镜较少,已知方镜中一般为单面加彩,面积小。而如此体大,尺寸达13.5公分双层透雕且加艳丽彩绘文饰,品相如此完美的战国彩绘龙纹透雕铜方镜是极为罕见珍稀之物。.cn  12.乾隆描金龙纹漆器捧盒(436号)和清代铜龙一对(401号)。此二件拍品在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重庆的寻宝活动中被专家团一致推选为重庆十大宝物之一(有证书)。  13.明犀角雕荷叶型杯。此杯由亚洲犀角雕成荷叶状杯,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并且器形硕大,直径达18.5厘米,重近300克,确为明晚期之犀角雕精品。
上拍指数:0件拍品
交易指数:0件成交作品
艺术家拍卖排行
艺术家搜索指导
杜泳樵快速通道
| (C)2009 版权所有·搜艺搜此内容是搜艺搜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不代表搜艺搜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地市频道: |
电子商务: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铅山农民企业家办私人民俗博物馆 投资3000万收藏民俗文物
字体:&& |
| 新闻热线:5
  本报上饶讯陈万民、记者王敏君报道:投资3000万元,收藏民俗文物2万多件,铅山县农民企业家李忠金办的私人民俗博物馆,于10月28日隆重开业。
  今年50岁的李忠金是铅山县河口镇刘村李家人。高中毕业后,他拿起扁担,带着几个大油壶挨家挨户收山茶油,一年下来,就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1999年,李忠金与人合作做桐油生意,谁知却遭遇了种种不顺,丢钱、吃官司、赔款。当年年底,李忠金身上已背了20万元外债。他带着仅有的145元钱来到了德兴市,选择重操旧业。仅两个月时间,李忠金便用扁担将145元钱&变&成了1.7万元。2001年中秋,又一个榨油坊在李忠金手里诞生了。
  2003年,李忠金收购了一家倒闭工厂的厂房,随后注册成立了&江西绿野山茶油有限公司&。此后,他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2004年,李忠金的纯天然山茶油成功打入北京、上海、杭州、福建等地;2005年,公司获得&自行出口证书与自行检验资格&&中绿华夏A级有机认证&,同时被评为上饶市农业龙头企业;2006年又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名牌产品&;2007年则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列为重点支持企业。他也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3年前,李忠金迷上了民俗文物,且一发不可收拾。3年来,李忠金光添置古董就砸进3000余万元。今年年初,李忠金不顾亲戚朋友反对,毅然在铅山县新滩乡铁路桥头建民俗博物馆。&我现在把60%的时间都花在博物馆上,能将我收藏的民俗文物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记住历史,感受先人的智慧结晶,这是我坚持做这件事的动力。&李忠金说。
  &李忠金认准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头。他现在对民俗文物可着迷了,我们睡的床上都放着新淘来的古董,一床都是泥!他看一件东西能从19点一直看到23点,凌晨两三点还经常爬起来看文物、上网查资料。&李忠金的妻子无奈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李忠金的民俗博物馆秉承&在流通中保护,在弘扬中光大&的艺术宗旨,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为目的。博物馆分文物陈列室、连四纸陈列室、木雕陈列室、石雕陈列室、古建筑陈列室等,展出了铅山手艺传承的手工艺品。
  其中文物陈列室收集记录我国食用油发展史相关器具,土漆工艺、生活生产器具、刺绣剪纸、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等纯手工制作品及器具。藏有各种民俗文物20000余件,从几十万年前的古化石,到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的陶器,再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陶器。包括很多颇具特色的手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榨油器具、舂米器具、刺绣等。
&&相关新闻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5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 电子报 -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5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分网--论文发表平台
评价文档:
5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流失海外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章穆)据有关权威单位保守统计,中国至少有17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远超 中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来自中国的文物精品高达160多万件,而流落民间的文 物数量,相当于馆藏的10倍,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流失海外的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美国各博物馆的中国石雕比故宫还多;斯德哥尔摩国立东方博物馆仰韶时期的彩陶居世界之冠;中国美术史的开篇之作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早已成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少珍贵文物孤品只有在国外博物馆才能一睹真颜……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3万多件,其中绝大部分是无 价之宝。该馆长期陈列的中国文物约有2000件。这超3万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 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青铜器、陶器、饰品等。大英图书馆:收藏中国珍贵古籍文献6万多种大英图书馆收藏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有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敦煌宝藏,而今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七成流失国外。其中,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近两万件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中国文物十分丰富,是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几个大博物馆之一。据1946年统计,该馆的东方艺术部共有两万一千多件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馆藏中国佛教文物艺术品首屈一指该馆几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国文物,包括书画、佛教艺术、铜器、玉器、陶器等。所展出的中国文物分为绘 画陈列室、佛教艺术陈列室、铜器和玉器综合陈列室、陶瓷陈列室。在中国流失的绘画作品中,美国收藏巨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在美国华 盛顿弗利尔博物馆绘画陈列室中,有唐朝所画的《释迦牟尼佛会图》卷,宋朝所摹晋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宋代郭熙的《溪山秋霁图》卷以及元代的钱选、赵 孟\、吴镇等著名的作品及大量明清绘画。在佛教艺术陈列室内,有来自云冈、龙门、天龙山、巩县等中国著名石窟的石刻艺术品,有唐人写经和宋元明各代的 佛教题材的绘画,有各种质地的北魏至元明时期的佛教雕塑,这些中国古代佛造像及石刻首屈一指。中国铜器、玉器、陶瓷馆的陈列,更是美国其他博物馆所无法相 比的。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中国历代法书最多最精的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收藏有大量中国古代文物。其中有从南北朝到元代的各种木雕、石雕精品;有从商代 以来各时期的精美青铜器。书画收藏更是丰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是美国收藏中国历代法书最多最精的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绘画高质高量。 除了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外,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藏品从早期、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里 红,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红釉、黄釉、斗彩、五彩、墨彩等应有尽有,种类繁多,且大多是精品。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珍贵中国文物超3万件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赛努奇博物馆 (Cernuschi)和枫丹白露宫均收藏有大量中国文物。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在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 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为主,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 法国枫丹白露宫:另一个“圆明园”法国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枫丹白露宫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 钟、宝石和金银器等珍贵文物有3万多件。宫内有中国馆,由拿破仑三世时的欧仁妮皇后主持建造,馆内陈列着中国明清时期的古画、金玉首饰、牙雕、玉雕、景泰 蓝佛塔等上千件艺术珍品,这些藏品大多来自圆明园,为法军统帅孟托邦献给拿破仑三世帝后的战利品。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该馆所藏的圆明园文物至今未正式公开,参观者亦不允许拍照,许多情形不得其详。法国吉美博物馆: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巴黎吉美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在法国是价值最高的,有自新石器 时代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陶瓷、雕塑、绘画等艺术珍品两万余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该馆收藏的瓷器从中国最 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等品类,构成了一部丰富的“陶瓷史”。该馆典藏的青铜器象尊属最为罕见的稀物,虽然象尊背部的顶盖已失,象鼻也大部 分被毁,但仍不失为目前世上所知的动物型尊中最大的一件。该馆内还收藏有圆明园艺术珍品文物。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上万件赛努奇博物馆:巴黎市府亚洲艺术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市第七区蒙梭公园附近。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多 达1.2万件,是法国第二大亚洲艺术博物馆。在展出的众多中国古代文物中,有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皇家金器。有中国西汉时期的金腰带扣、鎏金蹀躞带、金枕 头、金碗等,还有神秘而奇异的两件鎏金面具,专家说,这是中国古代辽代契丹民族的一种特殊的陪葬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中国珍贵文物上万件近代以来日本等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日本是掠夺中国文物数量最多也是最贪婪的一个国家。据 中国官方统计,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1879箱,360万件,而流失日本民间的中国文物已经无法估计了。流失海外 的3万枚甲骨片,就有1.3万枚被掠至日本。现代统计海外失落名画已查录的有2.3万件,其中在日本的就有1/3。日本各地的博物馆中,中国的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日本1000多座公私博物馆几乎都有中国藏品,数量应该在数十万件。日本有上千座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其中尤以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最丰,设有五大展厅展示中国文物。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9万多件藏品中,包括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春秋战国青铜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陆建松在《文物灾难备忘录》中称,面对如此光彩夺目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我们在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 和杰出创造力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如此众多的无价之宝流落海外而感到痛惜。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积极在全球各地追索和赎买流失海外的文物,并取得了 一些成绩,但是和流失在海外上百万、数百万的祖国文物相比较,能够回到祖国的文物实在少之又少。
>> 更多信息:
>> 最新发布微博藏友
>> 相关专题
>> 更多关于
华夏收藏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5 邮箱: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24小时相关热门资讯
Copyright ,版权所有&&收藏热线: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夏历史博物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