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志敏的资料料

抗日资料主题阅读
披肝沥胆救中国――记方志敏烈士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从东北伸向我华北地区。山河破碎,国难日深。1934年7 月15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表庄严的《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11月决定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方志敏伫立赣东北地区的高山之上,俯视着壮丽的山河,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他写文章表达自己要“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从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而不惜“我这一条蚁命”。  方志敏1899年农历7 月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九区漆工镇塘湖村一个农民家庭。他8 岁进私塾读书,5 年后因家境不济,回乡一面劳动一面刻苦自学。  1916年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五四运动的爆发,深深地触动了方志敏的心弦,他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之中。1920年方志敏来到南昌南伟烈学校读书,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1922年他只身到上海,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组织派他到江西工作,1923年3 月在南昌经赵醒农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里写道:“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地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生命都交给了党。”在土地革命斗争中,方志敏在南昌等地组织农民进行减租和抗捐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常委兼秘书长。1927 年10月,他领导弋阳、横峰两县农民暴动。弋横地区纵横百里,到处红旗漫卷,捷报频传。当时赣东北各地传遍这样一首歌谣:“湖塘塌塌岭,出了方志敏。  领导共产闹革命,都是为穷人。”后来他创建赣东北红军,攻占景德镇,转战各地。1933年,他代理闽浙赣省党委书记兼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方志敏被增补为中共中央委员。  现在国难当头,中央任命他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他立即领导指战员誓师出征,奔向抗日前线。  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挥师北上,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振奋了民族精神。但是蒋介石****集团,不顾民族危亡,竟调集十几万军队包围抗日先遣队。  方志敏不畏强敌围追堵截,率领部队沿途给敌军以狠狠打击。在一个多月里,从赣东北打到长江的黄山脚下,占领了安徽的太平、泾县等地。1934年12月中旬,抗日先遣队到达谭家桥一带,遭到多我7 倍之敌的围攻。方志敏指挥部队英勇反击,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由于敌众我寡,红军指战员伤亡很大,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乐少华,刘英身负重伤。当时,战局的发展对我军极为不利,方志敏果断地率领部队撤出战斗,迅速转移。  1935年1 月中旬,方志敏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冲破了敌人一道道围堵,迂回到赣东北的怀玉山区。在过敌人封锁线时,遭敌突然袭击,部队被打成两截。前一截800 多人在方志敏、乐少华、刘英,粟裕率领下,冲出封锁线回到了根据地。后一截主力部队,因刘畴西、王如痴指挥失当而被敌人重重包围。当方志敏冲进封锁线重新找到部队时,队伍只剩下2000 多人,被敌军14 个团包围在很小的狭长地区。方志敏立即把部队缩编为一个团,千方百计与敌人周旋。尽管作了种种努力,但部队始终未能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最后只剩下80 余人,并且已经七天没有吃饭。部队处于绝境,方志敏心如刀绞。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与敌人拼一死战。由于叛徒的出卖,1935年1 月24日,方志敏在怀玉山密林中不幸被捕。  方志敏被捕后,蒋介石密令顾祝同劝降,用“接风”酒宴、金钱美女来软化方志敏的斗志,方志敏不屑一顾。敌人劝方志敏“悔过”,方志敏表示“笃信共产,至死不渝”。敌人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把方志敏押上大堂审讯,方志敏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痛斥国民党的滔天罪行。敌人软硬的办法失败后,只好给方志敏戴上十几斤重的脚镣手铐,并对他鞭笞、铜烙,方志敏虽几经昏死,却毫不屈服。  2 月2 日,敌人把方志敏押到南昌监狱。  在狱中,方志敏仍然念念不忘党的工作。他利用敌人要他写“供词”的纸和笔,不顾身体虚弱和咯血,在昏暗的牢房里抓紧时间写作。他立下誓言:  “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从春到夏,方志敏用自己全部的感情和心血,写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的序言、《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几十万字文稿,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把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化成血写的文字,献给党和人民。  在狱中的一天,方志敏偶然从敌人包东西的一张旧报纸上,看到毛泽东领导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歼灭了国民党两个师八个团的消息,兴奋得通夜难眠。于是,他在报纸的空白处写下:“亲爱的全国红军同志们,我在狱中热诚地庆祝你们的伟大胜利,希望你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决战斗,全部消灭白军,创造苏维埃新中国!”蒋介石见方志敏坚贞不屈,下了“秘密处死”的命令。1935年8 月6 日清晨,方志敏慷慨激昂地高呼着口号,走向刑场……  方志敏虽然壮烈牺牲了。但他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功绩,率军北上抗日的精神,用血写下的雄文,永留人间!  (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稿张知、舒毅撰写)
更多精彩e书尽在在线读书网:【论文】澎湃和方志敏的挚诚友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0.50
&&¥2.00
&&¥2.00
&&¥2.00
&&¥0.50
&&¥2.00
&&¥2.00
&&¥1.00
&&¥2.00
&&¥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澎湃和方志敏的挚诚友谊
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三​位​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一​是​彭​湃​,​二​是​毛​泽​东​,​三​是​方​志​敏​。​广​东​有​个​彭​湃​,​江​西​有​个​方​志​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彭​湃​,​广​东​海​丰​县​人​,86​年0​月​生​,98​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学​的​是​政​治​经​济​专​业​,​研​读​了​社​会​主​义​学​说​,91​年​毕​业​后​回​到​海​丰​,​宣​传​社​会​主​义​。92​年​他​下​决​心​“​到​农​村​去​做​实​际​运​动​”​,​脱​下​了​学​生​装​,​穿​上​了​粗​布​衣​,​深​入​农​村​,​与​农​民​谈​家​常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方志敏简介资料
方志敏简介资料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方志敏(日-日),江西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出身于自耕农家庭。7岁入私塾。17岁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夏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班,次年升入应用机械科。为该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1921年春被校方开除。同年秋又考入教会学校九江南伟烈中学。1922年春参加“非基督教大同盟”。同年7月赴上海,任《民国日报》校对,并在上海大学旁听。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赴南昌创办“文化书社”,出版《青年声》周报,与赵醒依等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组织。
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不久,回弋阳创建中共漆工镇小组,组织“弋阳青年社”,出版《寸铁》旬刊,建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
1926年5月,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同年12月,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秘书长。
1927年3月在南昌创办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组织了农民自卫武装。6月5日,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礼送”出境,旋化名李祥松,流亡赣西。8月1日“南昌起义”后,潜回弋阳,先后任中共弋阳区委书记、中共横峰区委书记。
1927年11月至1928年2月与黄道、邵式平等领导弋横暴动,后转战赣东北、闽北,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1930年7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红十军)。
1931年9月,被选为中共赣东北省委常委。
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并获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的红旗章。同年当选为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
1932年9月,再任红十军政委。12月,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3年1月,红十军改编为红十一军,兼任政委,并组建新红十军。3月,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荣誉勋章。12月,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军区司令员。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并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再度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
1934年11月,红十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先遣队北上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队袭击,方志敏突围后南下,日在玉山县怀玉山区战败被俘,同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被杀。
在遇难前,方志敏在狱中写有《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
1957年于下沙窝修建化纤厂挖地基时发现了方志敏9块遗骨。1960年在南昌西郊梅岭山麓修建方志敏烈士墓,毛泽东亲笔题词。
现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有1950年重修的方志敏故居。家庭
子:方英、方明
弟:方志纯
希望帮到你啦~
他么叫神魔
方志敏(日—日),江西省弋阳人,生于1899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日,他不幸被俘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fasihfrb hasgf
方志敏出牛.,1G匍枭艾扦长老甦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东方宣传教育资料网
当前位置: &&
&&&&>>&正文
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
【字体:&&】来源:人民网 &()
  1900年,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祖祖辈辈种田的农民家庭里。“五?四”运动以后,他在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是南昌学联的负责人之一,对腐败的教育制度进行过猛烈抨击。1923年,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在江西领导农民运动,担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和主席。1928年,他领导了弋阳、横峰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底,他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给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蒋介石赶忙调集7倍的兵力,对红军疯狂进行围堵。在浙、皖、赣三省交界地区抗日先遣队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经7天7夜的激战,先遣队大部冲出敌人的包围圈。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于日,落入敌人的魔掌。  方志敏被捕以后,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对于敌人的“软化”和“规劝”毫不动摇。在监狱里,他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党的事业,是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胜利。一方面机警地避开敌人,争分夺秒地写文章;另一方面,把监狱里的同志们组织起来建立党支部,积极开展对敌斗争,策划越狱。《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文稿都是他在狱中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纸张和时间,陆续完成的。那么这些文稿是怎样从监狱中传送出来的呢?  方志敏被捕以后,被押解到南昌,当他得知自己的爱人和儿子也已被捕的消息后,知道敌人对他下毒手的日子不远了,就想方设法把文稿送出监狱。南昌监狱有一个姓高的年轻下士文书,他看到方志敏根本不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凶相”,便和方志敏作一些接触,方志敏抓拄时机对他进行政治教育。他和姓高的青年商量要他把文稿和密信送往上海。二人商定由这位青年的未婚妻送文稿。这位姑娘化名“李贞”,带着文稿和鲁迅等人的地址,离开南昌来到上海。经过一番周折,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文稿终于交到鲁迅手中。鲁迅冒着生命危险珍藏着它,直到1936年4月才交给当时党中央派往上海工作的冯雪峰。可是方志敏已经在一年前的8月6日被敌人杀害。
日 邓兆祥同志逝世日 韩国一客机坠毁关岛日
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性文明调查结束日 使用人工心脏时间最长的病人去世日
新中国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日 新中国财政首次实现收支平衡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日
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苏联日 方志敏英勇就义日 中共成立总行动委员会日
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被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志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