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神州专车司机加盟加盟司机怎么加入

怎么加盟一号专车 司机怎么加入一号专车司机_百度知道
怎么加盟一号专车 司机怎么加入一号专车司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拔打他们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有一个“司机加盟”。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推荐到广播
3317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赤坂怪人)
(易缘涞泽)
(yinyinyinyin)
(浅浅的肥鱼)
(小鸡炖蘑菇)
第三方登录:专车招聘乱象:网上培训当天能考过 离了导航不认路-专车司机 培训机构 众道 汉庭 扰序-东方财经-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专车招聘乱象:网上培训当天能考过 离了导航不认路
  原标题:专车招聘乱象:网上培训当天能考过离了导航不认路  “高薪招专车司机,月入过万不是梦”、“日薪500元,招聘兼职司机”……在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上,关于专车司机招聘的帖子每天都在以近10条的速度更新。在百度中输入“专车司机招聘”,跳出的相关信息有几百条。  随着专车业务的发展,专车司机也成为引人关注的职业。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调查采访,发现专车在招聘和培训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尽管交通部门一直强调私家车不得从事专车业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禁令形同虚设。  “司机自带轿车”的背后  大部分面向北京招聘专车司机的广告中,“司机自带北京牌照的轿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还要满足司机驾龄3年以上,车辆8万元以上,车龄5年以内,有30万元的商业保险等要求。4月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应聘为由联系了安顺恒达汽车租赁公司。其负责招聘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滴滴、快的都不直接招聘司机,必须通过与租赁公司合作,由我们招聘。把你的姓名、车型、车牌号等信息发给我。”中国青年报记者按要求报名后,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下周会发放二维码,有了那个就可以参加培训和考试了。  “所谓的‘司机自带轿车’实际就是私家车,只不过把私家车挂靠在了租赁公司。”一位一号专车的司机告诉记者,目前这类私家车加盟多采取“四方协议”形式,专车平台先将私家车挂靠在租赁公司名下,再通过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聘用车主,由软件平台、汽车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司机共同签订一份“四方协议”。  从形式上看,这种方式好像是专车平台在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但交通运输部要求“车辆必须是租赁公司的车”。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挂靠后的私家车实质上仍然是私家车,这违背了交通部门的规定。根据国家道路运输条例以及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私家车没有运营资质,从事运输经营活动是违法行为。  滴滴官方曾多次公开表示,“我们只与正规的租赁公司合作”,但根据记者调查,市场上不仅存在大量的私家车通过“挂靠”方式变身滴滴专车的现象,私家车主直接接入专车平台的也不在少数。  4月14日,记者拨通滴滴专车服务的司机热线,按语音提示选择司机加盟后,系统自动推送了一条报名信息,上面写道“司机带车加盟链接网址,×××,请点击前往完善资料”。点开链接,便即进入了报名及考试界面。  界面包含四部分内容:完善个人资料,需要上传驾照、车牌号、身份证等信息;在线学习,包括软件使用、注意事项等。完成了前两部分,即可参加在线考试,最后一项是软件下载链接。专车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只要有符合条件的车,通过网上的考试就可以直接成为专车司机,“我知道有不少人都是这么做的”。  “现在滴滴和快的合并了,找他们报名行,找我们报名也行。”上海易到汽车租赁公司的招聘人员说,通过我们可以简化一些流程,比如审核资料啊、照相啊。  专车司机田师傅告诉本报记者,“滴滴专车分为优选型、舒适性、商务型和豪华型。”此前公司内部透露过,优选型和舒适性都超过了1万辆,豪华型也有上千辆。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机告诉记者,他目前服务次数为51次,个人系统显示在北京专车司机中的排名为1.5万多名。有人估计,北京的滴滴专车数量超过两万台。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滴滴专车相关部门,该部门表示,专车的数量和构成不方便对外界透露。  网上培训当天可以通过专车考试  去年,一号专车、滴滴专车刚刚起步的时候,曾以优质的服务迅速打开了市场。专车司机需要穿西装佩领带,为乘客开、关车门,车内备有矿泉水、塑料袋、手机充电器等,受到乘客赞扬。  然而今年以来,乘客们抱怨和投诉的声音变多。这些意见集中在司机服务质量下降、绕路、开车技术差、离了导航就不认路几个方面。  专车司机在报名后是否需要面试,有没有培训,如何进行考核,如何保证乘客的安全?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一家专车司机培训机构。这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汽车租赁公司根据我们的要求招到司机后,所有入选者都要到这里面试。”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面试环节非常严格,“相貌不能太凶,不能有纹身,普通话要标准。”还会对司机的地理知识进行考核,这一轮的淘汰率在50%左右。  面试通过后,司机将进入培训环节。4月11日,北京西南六环某训练基地,这家培训机构对专车司机进行的第十六期培训正在进行。负责培训的教师告诉记者,“培训共分两天,主要内容有软件使用、服务礼仪用语、沟通技巧、服务标准以及实践接单操作。”据了解,每期培训共有100多位专车司机参加,目前这家培训机构共培训了近2000名司机。  据了解,最初的培训是7天,但随后减为4天,现在压缩到两天。而且,一些应聘者并不需要面试、现场培训,只是在网上学习课件便可以参加当天的在线考试成为专车司机。  “我就是网上培训然后考试的。”在北京众道汽车租赁公司“挂靠”的一位专车司机告诉记者,目前规则很乱,不同的租赁公司规定也各不相同。记者通过微信咨询此前报名的安顺恒达汽车租赁公司,招聘人员介绍说,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培训和考试了。当记者问到考试难度如何时,该人员说:“培训一会儿就完,好考!”考试通过后,去专车公司拍个照录入一下信息就可以上岗了。”  不需要面试,只在网上培训和考试能够保证司机的服务水平和意识吗?对此,那家培训机构负责培训的人回应称,“由于我们培训能力有限,确实不能保证每个司机都来这里培训。以后服务能力提高了,会让那些网上培训的司机回炉学习。”  相对专车司机的选拔,传统出租车行业的门槛要高出很多。4月7日,记者以求职为由,咨询了北京6家正在招聘的出租车公司,要想成为出租车司机必须拥有本地户口、无犯罪史,拥有出租车两证,即出租车营运证和服务资格证。  “考取‘出租车营运证’和‘服务资格证’,意味着你必须首先是一名拥有3年以上驾龄的老司机,还要熟悉北京的道路信息”。出租车雷锋车队的李师傅回想起自己10年前刚入行的情形:“当时培训了7天,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对道路信息掌握情况的考核,有时候甚至会细化到某条小胡同。”北汽集团出租车公司的招聘人员说:“我们在收到应聘者提供的无犯罪证明之后,还要前往其户口所在辖区的派出所进行核实。”  今年3月,滴滴、快的联合发布《互联网专车服务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对车辆、司机提出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例如:驾驶员入职前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试,包括笔试、路考、服务礼仪等。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不仅有的司机没有经过面试和培训,而且对培训的司机也没有多少关于驾驶技术的考核。一位参加了第十六期培训的学员说,面试环节只问了他5个地名。“回答个大概齐就行。有个问题是香山在哪儿,我说在北京西郊,然后就通过了。”  “今天查得特别紧,谁还敢接活啊”  “酒仙桥汉庭酒店这里好像有车被抓了。”4月9日,一位姓李的专车司机发布的留言在一个专车司机的QQ群中炸开了锅。“今天查得特别紧,谁还敢接活啊”、“大家注意安全,扣了车多麻烦”、“工体那边有一个活儿,我都不敢抢单”……  从今年1月起,北京交通执法部门加大了对非法运营车辆的打击力度。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微“@北京发布”1月17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从本月起,北京交通执法部门将重点检查利用叫车软件非法运营的黑出租车、克隆出租车、盘踞在重点场站地区扰序的黑出租车等三类严重扰乱出租汽车运营秩序的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从严查处,即罚款两万元。  “抓住了只能认罚,谁让私家车不合法呢!”一位专车司机一脸无奈地说。不过不用自己出钱,专车公司出80%,租赁公司出20%。当然,咱也要多长点心眼,有交管局的跟上了,让乘客配合一下,互相告知姓名,说是朋友送机。准备两个手机,把有订单那个藏起来……  在对专车的培训中,也会涉及这些“技巧”,比如到机场,一定要把乘客拉到停车场,然后提着行李把乘客送上来,防止在出发口被抓。安顺恒达汽车租赁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按照专车公司的要求,不在火车站、机场被抓,都能给报销。当记者问到,是否与专车公司签有罚款报销协议时,这位工作人员说,没有协议,都是口头的。“放心,有什么情况,专车公司会告诉我们,然后我们会马上通知你。”  除了那些私家车挂靠的专车司机要担心随时随地可能被罚款扣车,专车平台的所有司机还面临着行业膨胀带来的另一尴尬――随着专车越来越多,专车平台烧钱补贴力度降温,司机收入大不如前。  去年,滴滴对每天拉3个单的司机奖励100元,一天拉够500元奖励300元,高峰期曾经有两倍的奖励,每个月还有额外奖励。不管是滴滴专车、一号专车还是易到用车,月入一两万元的故事曾在司机圈内广为流传。一位姓白的专车司机向记者坦言,现在专车越来越多,奖励却在减少,刨去油钱,每天能挣个200元已经很不错了。据了解,滴滴专车、租赁公司和司机实行收入分成模式,滴滴和租赁公司抽成20%,滴滴额外抽成1.77%作为管理费,同时每单收取1元的保险费。  滴滴有时会要求每天接28单以上或者晚高峰3小时内拉够5单才有奖励。网名为天雨的司机在QQ上吐槽:“我一天拼命跑16个小时,最多也就拉过18单。就北京这种路况,要拿到滴滴的奖励比登天还难。”  专车计价费也会随着市场的调整而改变。之前,豪华型专车5.6元/千米,现在是4.6元/千米,舒适型专车低速费原来是每分钟1元/分钟,现在是0.6元/分钟。  司机孙俊华开的是44万元的宝马7系,本该属于豪华专车,但由于是在网上培训和考试的,前50单只能拉计费最低的优选型专车的活。孙俊华说,这车百公里油耗12升,目前拉活挣的钱只够油钱。(记者钟天骐实习生许亚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专车招聘乱象:网上培训当天能考过 离了导航不认路
日 08: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专车招聘乱象:网上培训当天能考过离了导航不认路  “高薪招专车司机,月入过万不是梦”、“日薪500元,招聘兼职司机”……在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上,关于专车司机招聘的帖子每天都在以近10条的速度更新。在百度中输入“专车司机招聘”,跳出的相关信息有几百条。  随着专车业务的发展,专车司机也成为引人关注的职业。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调查采访,发现专车在招聘和培训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尽管交通部门一直强调私家车不得从事专车业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禁令形同虚设。  “司机自带轿车”的背后  大部分面向北京招聘专车司机的广告中,“司机自带北京牌照的轿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还要满足司机驾龄3年以上,车辆8万元以上,车龄5年以内,有30万元的商业保险等要求。4月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应聘为由联系了安顺恒达汽车租赁公司。其负责招聘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滴滴、快的都不直接招聘司机,必须通过与租赁公司合作,由我们招聘。把你的姓名、车型、车牌号等信息发给我。”中国青年报记者按要求报名后,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下周会发放二维码,有了那个就可以参加培训和考试了。  “所谓的‘司机自带轿车’实际就是私家车,只不过把私家车挂靠在了租赁公司。”一位一号专车的司机告诉记者,目前这类私家车加盟多采取“四方协议”形式,专车平台先将私家车挂靠在租赁公司名下,再通过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聘用车主,由软件平台、汽车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司机共同签订一份“四方协议”。  从形式上看,这种方式好像是专车平台在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但交通运输部要求“车辆必须是租赁公司的车”。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挂靠后的私家车实质上仍然是私家车,这违背了交通部门的规定。根据国家道路运输条例以及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私家车没有运营资质,从事运输经营活动是违法行为。  滴滴官方曾多次公开表示,“我们只与正规的租赁公司合作”,但根据记者调查,市场上不仅存在大量的私家车通过“挂靠”方式变身滴滴专车的现象,私家车主直接接入专车平台的也不在少数。  4月14日,记者拨通滴滴专车服务的司机热线,按语音提示选择司机加盟后,系统自动推送了一条报名信息,上面写道“司机带车加盟链接网址,×××,请点击前往完善资料”。点开链接,便即进入了报名及考试界面。  界面包含四部分内容:完善个人资料,需要上传驾照、车牌号、身份证等信息;在线学习,包括软件使用、注意事项等。完成了前两部分,即可参加在线考试,最后一项是软件下载链接。专车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只要有符合条件的车,通过网上的考试就可以直接成为专车司机,“我知道有不少人都是这么做的”。  “现在滴滴和快的合并了,找他们报名行,找我们报名也行。”上海易到汽车租赁公司的招聘人员说,通过我们可以简化一些流程,比如审核资料啊、照相啊。  专车司机田师傅告诉本报记者,“滴滴专车分为优选型、舒适性、商务型和豪华型。”此前公司内部透露过,优选型和舒适性都超过了1万辆,豪华型也有上千辆。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机告诉记者,他目前服务次数为51次,个人系统显示在北京专车司机中的排名为1.5万多名。有人估计,北京的滴滴专车数量超过两万台。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滴滴专车相关部门,该部门表示,专车的数量和构成不方便对外界透露。  网上培训当天可以通过专车考试  去年,一号专车、滴滴专车刚刚起步的时候,曾以优质的服务迅速打开了市场。专车司机需要穿西装佩领带,为乘客开、关车门,车内备有矿泉水、塑料袋、手机充电器等,受到乘客赞扬。  然而今年以来,乘客们抱怨和投诉的声音变多。这些意见集中在司机服务质量下降、绕路、开车技术差、离了导航就不认路几个方面。  专车司机在报名后是否需要面试,有没有培训,如何进行考核,如何保证乘客的安全?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一家专车司机培训机构。这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汽车租赁公司根据我们的要求招到司机后,所有入选者都要到这里面试。”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面试环节非常严格,“相貌不能太凶,不能有纹身,普通话要标准。”还会对司机的地理知识进行考核,这一轮的淘汰率在50%左右。  面试通过后,司机将进入培训环节。4月11日,北京西南六环某训练基地,这家培训机构对专车司机进行的第十六期培训正在进行。负责培训的教师告诉记者,“培训共分两天,主要内容有软件使用、服务礼仪用语、沟通技巧、服务标准以及实践接单操作。”据了解,每期培训共有100多位专车司机参加,目前这家培训机构共培训了近2000名司机。  据了解,最初的培训是7天,但随后减为4天,现在压缩到两天。而且,一些应聘者并不需要面试、现场培训,只是在网上学习课件便可以参加当天的在线考试成为专车司机。  “我就是网上培训然后考试的。”在北京众道汽车租赁公司“挂靠”的一位专车司机告诉记者,目前规则很乱,不同的租赁公司规定也各不相同。记者通过微信咨询此前报名的安顺恒达汽车租赁公司,招聘人员介绍说,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培训和考试了。当记者问到考试难度如何时,该人员说:“培训一会儿就完,好考!”考试通过后,去专车公司拍个照录入一下信息就可以上岗了。”  不需要面试,只在网上培训和考试能够保证司机的服务水平和意识吗?对此,那家培训机构负责培训的人回应称,“由于我们培训能力有限,确实不能保证每个司机都来这里培训。以后服务能力提高了,会让那些网上培训的司机回炉学习。”  相对专车司机的选拔,传统出租车行业的门槛要高出很多。4月7日,记者以求职为由,咨询了北京6家正在招聘的出租车公司,要想成为出租车司机必须拥有本地户口、无犯罪史,拥有出租车两证,即出租车营运证和服务资格证。  “考取‘出租车营运证’和‘服务资格证’,意味着你必须首先是一名拥有3年以上驾龄的老司机,还要熟悉北京的道路信息”。出租车雷锋车队的李师傅回想起自己10年前刚入行的情形:“当时培训了7天,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对道路信息掌握情况的考核,有时候甚至会细化到某条小胡同。”北汽集团出租车公司的招聘人员说:“我们在收到应聘者提供的无犯罪证明之后,还要前往其户口所在辖区的派出所进行核实。”  今年3月,滴滴、快的联合发布《互联网专车服务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对车辆、司机提出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例如:驾驶员入职前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试,包括笔试、路考、服务礼仪等。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不仅有的司机没有经过面试和培训,而且对培训的司机也没有多少关于驾驶技术的考核。一位参加了第十六期培训的学员说,面试环节只问了他5个地名。“回答个大概齐就行。有个问题是香山在哪儿,我说在北京西郊,然后就通过了。”  “今天查得特别紧,谁还敢接活啊”  “酒仙桥汉庭酒店这里好像有车被抓了。”4月9日,一位姓李的专车司机发布的留言在一个专车司机的QQ群中炸开了锅。“今天查得特别紧,谁还敢接活啊”、“大家注意安全,扣了车多麻烦”、“工体那边有一个活儿,我都不敢抢单”……  从今年1月起,北京交通执法部门加大了对非法运营车辆的打击力度。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微“@北京发布”1月17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从本月起,北京交通执法部门将重点检查利用叫车软件非法运营的黑出租车、克隆出租车、盘踞在重点场站地区扰序的黑出租车等三类严重扰乱出租汽车运营秩序的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从严查处,即罚款两万元。  “抓住了只能认罚,谁让私家车不合法呢!”一位专车司机一脸无奈地说。不过不用自己出钱,专车公司出80%,租赁公司出20%。当然,咱也要多长点心眼,有交管局的跟上了,让乘客配合一下,互相告知姓名,说是朋友送机。准备两个手机,把有订单那个藏起来……  在对专车的培训中,也会涉及这些“技巧”,比如到机场,一定要把乘客拉到停车场,然后提着行李把乘客送上来,防止在出发口被抓。安顺恒达汽车租赁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按照专车公司的要求,不在火车站、机场被抓,都能给报销。当记者问到,是否与专车公司签有罚款报销协议时,这位工作人员说,没有协议,都是口头的。“放心,有什么情况,专车公司会告诉我们,然后我们会马上通知你。”  除了那些私家车挂靠的专车司机要担心随时随地可能被罚款扣车,专车平台的所有司机还面临着行业膨胀带来的另一尴尬――随着专车越来越多,专车平台烧钱补贴力度降温,司机收入大不如前。  去年,滴滴对每天拉3个单的司机奖励100元,一天拉够500元奖励300元,高峰期曾经有两倍的奖励,每个月还有额外奖励。不管是滴滴专车、一号专车还是易到用车,月入一两万元的故事曾在司机圈内广为流传。一位姓白的专车司机向记者坦言,现在专车越来越多,奖励却在减少,刨去油钱,每天能挣个200元已经很不错了。据了解,滴滴专车、租赁公司和司机实行收入分成模式,滴滴和租赁公司抽成20%,滴滴额外抽成1.77%作为管理费,同时每单收取1元的保险费。  滴滴有时会要求每天接28单以上或者晚高峰3小时内拉够5单才有奖励。网名为天雨的司机在QQ上吐槽:“我一天拼命跑16个小时,最多也就拉过18单。就北京这种路况,要拿到滴滴的奖励比登天还难。”  专车计价费也会随着市场的调整而改变。之前,豪华型专车5.6元/千米,现在是4.6元/千米,舒适型专车低速费原来是每分钟1元/分钟,现在是0.6元/分钟。  司机孙俊华开的是44万元的宝马7系,本该属于豪华专车,但由于是在网上培训和考试的,前50单只能拉计费最低的优选型专车的活。孙俊华说,这车百公里油耗12升,目前拉活挣的钱只够油钱。(记者钟天骐实习生许亚杰对本文亦有贡献)&&&新闻热线:021-
专车大战背后:资本风头盖过产品 吐槽仍在加剧
原标题:专车大战背后:资本风头盖过产品 吐槽仍在加剧
  抛开悬而未决的政策因素,互联网专车竞争仍有许多命题需要思考,就资本和产品本身,企业争斗从未停止。近日,Uber、易到合并绯闻愈演愈烈,滴滴、快的又拿出10亿元补贴……资本的狂欢一直诠释专车行业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用户和司机的吐槽也在加剧:叫不到车、司机不靠谱、加盟流程不人性化……
  资本狂欢
  用车一族“垄断让补贴不再”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尚处业务整合期的滴滴、快的近日故技重施,从3月21日起开始对专车用户进行补贴:每日两次15元代金券自动发放到账户系统。虽然没有刻意描述截止时间,但滴滴、快的方面强调:“预计约10亿元总额的补贴活动让用户享受免起步价。”
  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不可持续行为”的易到用车并未跟进,但神州租车愿意叫板,其“新用户50元内免单”、“北京老用户15元优惠券”以及“充100补100”等活动力度甚至比滴滴、快的还要大。
  卷土重来的补贴大战让出租车司机徐师傅(化名)深感压力,“免掉起步价,好多人都不会再打出租车。马云拿出这么多钱做专车,肯定不畏惧所谓的政策风险,也肯定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事”,徐师傅并不清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或者阿里巴巴在滴滴、快的这个公司中的准确角色,但在他的意识里,从打车软件大战开始,到目前以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用车,民营企业正在严重冲击他所在的出租车行业。
  “北京有不到7万辆出租车,据说现在已经有了2万辆专车,肯定让我们(出租车)赚得钱少了”,徐师傅的很多同行已经跳槽到专车公司,收入颇丰,这让他颇为羡慕;但另一方面,他相信,出租车肯定会继续存在下去,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出租车司机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但资本裹挟下的互联网专车已经诱发了前所未有的连锁反应:媒体、投资人关注;用户、司机利益相关;出租车是被冲击者;而政府监管部门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照――从未有一个互联网行业能如此快速地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要知道,电商也默默耕耘了近十年。
  某种程度上,补贴只是达到用户的具象表现,在这背后是更大金额的资本扶持。滴滴、快的合二为一意味着阿里、腾讯联手深耕这一市场,Uber、易到背后也都有百度的身影,神州专车是新兴力量,但却是汽车租赁市场的老牌霸主――钱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可能真的只是数字而已。
  产品掣肘
  当赞扬一种模式的同时还需要审视产品细节,否则移动即时通讯市场不会只有微信王者独大。专车领域也是如此,用户、司机极容易被补贴所吸引,但更重要的应当是乘车或者运营体验。
  上班族小姜试用过各种专车软件,从而得出了自己的看法:“用专车叫车时,预约服务基本能够准时,但是实时叫车经常遇到要等一段时间的情况。还有司机明明已经接单,但是过了不久却打电话说太远不愿接人。”最令人恼怒的经历是,有一次用Uber“人民优步”居然莫名其妙地被司机单方面取消了订单,投诉也未被审理。
  但诸如上述矛盾激烈的场景只是个例,更多用户面临的是哭笑不得的状况,比如司机不认路,即便有导航软件,也并非人人都能看懂,“十几分钟到达不了目的地是家常便饭”。
  遭遇成长烦恼的不仅是用户,还包括对专车业务感兴趣的司机。近期网上一篇火爆的评论文章《靠谱的Uber,以及不靠谱的Uber Beijing》中,作者以加入Uber司机的亲身经历讲述了“Uber本土运营的不足”,诸如“联系渠道不畅”、“司机培训走过场”、“企业文化无法贯彻”等弊病。“培训很简单,除了看视频以外,工作人员用PPT讲了大概20分钟,无非就是分成、奖励标准以及禁止刷单之类。”Uber司机朱峰说:“Uber Beijing没有任何电话联系方式,一切只能靠微信、邮件,而且基本得不到及时回复,遇到交通事故等紧急状况,根本就没办法寻求帮助。”
  涉及到公司文化或者专车文化,其实不只是司机的服务问题,乘客对专车的认知也有相当大的教育空间。有一号专车司机吐槽说:“有的时候用户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违规行车赶时间等,并认为专车司机应该满足这些需要。”这些事情看起来无关痛痒,但在具体场景下往往夸张成用车矛盾。
  还有更深层次的从业忧虑。易到用车司机李师傅担心,现在政策还是不能够确定是否专车能够合法化,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稳定也不确定,这让司机有一些顾虑。如开篇所提,很多出租车司机跳槽去专车公司,而一旦政策大闸拉下,这些司机恐怕并没有回头路。
  花无百日红
  让人担忧的不只是政策,还有司机加盟专车市场的机遇。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发布的《2014年O2O自由职业者分析报告》统计,专车司机平均税后收入为8509元,让诸多白领羡慕不已。但目前有专车司机介绍说,不用再羡慕专车司机了,“轻松月入几万”已成往事,专车司机目前的平均收入在五六千左右。专车司机能赚大钱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后,越来越多的司机开始跑专车,日子就明显不好过了,特别是在司机端补贴缩水之后。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一晚接8单,每单按照智选型车型的起步价15元计算,就是120元,加上接单奖励60元,共180元;除去按二八比例给公司的“份子钱”24元以及油钱24元,一晚净入账132元。“这是最基本的收入,如果接到远距离的单能赚得更多。”
  某专车公司司机以前一天的营业额能轻松做到1500元,现在可能只有1000元,高峰时段奖励从基本车费的1.5倍降到没有。
  没有车的司机可以到一家拥有租车牌照、与专车平台有合作的租赁公司寻求合作,但某租赁公司负责人指出,目前来咨询加盟专车平台的司机依旧很多。如果司机自己没有车,需要租用租车公司的车辆,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目前租车的成本水涨船高,比如以前每月1万元就可以租到大众迈腾,而如今租金要每月1.2万元。(北京商报记者 张绪旺)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专车大战背后:资本风头盖过产品 吐槽仍在加剧
日 08:51 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专车大战背后:资本风头盖过产品 吐槽仍在加剧
  抛开悬而未决的政策因素,互联网专车竞争仍有许多命题需要思考,就资本和产品本身,企业争斗从未停止。近日,Uber、易到合并绯闻愈演愈烈,滴滴、快的又拿出10亿元补贴……资本的狂欢一直诠释专车行业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用户和司机的吐槽也在加剧:叫不到车、司机不靠谱、加盟流程不人性化……
  资本狂欢
  用车一族“垄断让补贴不再”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尚处业务整合期的滴滴、快的近日故技重施,从3月21日起开始对专车用户进行补贴:每日两次15元代金券自动发放到账户系统。虽然没有刻意描述截止时间,但滴滴、快的方面强调:“预计约10亿元总额的补贴活动让用户享受免起步价。”
  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不可持续行为”的易到用车并未跟进,但神州租车愿意叫板,其“新用户50元内免单”、“北京老用户15元优惠券”以及“充100补100”等活动力度甚至比滴滴、快的还要大。
  卷土重来的补贴大战让出租车司机徐师傅(化名)深感压力,“免掉起步价,好多人都不会再打出租车。马云拿出这么多钱做专车,肯定不畏惧所谓的政策风险,也肯定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事”,徐师傅并不清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或者阿里巴巴在滴滴、快的这个公司中的准确角色,但在他的意识里,从打车软件大战开始,到目前以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用车,民营企业正在严重冲击他所在的出租车行业。
  “北京有不到7万辆出租车,据说现在已经有了2万辆专车,肯定让我们(出租车)赚得钱少了”,徐师傅的很多同行已经跳槽到专车公司,收入颇丰,这让他颇为羡慕;但另一方面,他相信,出租车肯定会继续存在下去,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出租车司机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但资本裹挟下的互联网专车已经诱发了前所未有的连锁反应:媒体、投资人关注;用户、司机利益相关;出租车是被冲击者;而政府监管部门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照――从未有一个互联网行业能如此快速地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要知道,电商也默默耕耘了近十年。
  某种程度上,补贴只是达到用户的具象表现,在这背后是更大金额的资本扶持。滴滴、快的合二为一意味着阿里、腾讯联手深耕这一市场,Uber、易到背后也都有百度的身影,神州专车是新兴力量,但却是汽车租赁市场的老牌霸主――钱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可能真的只是数字而已。
  产品掣肘
  当赞扬一种模式的同时还需要审视产品细节,否则移动即时通讯市场不会只有微信王者独大。专车领域也是如此,用户、司机极容易被补贴所吸引,但更重要的应当是乘车或者运营体验。
  上班族小姜试用过各种专车软件,从而得出了自己的看法:“用专车叫车时,预约服务基本能够准时,但是实时叫车经常遇到要等一段时间的情况。还有司机明明已经接单,但是过了不久却打电话说太远不愿接人。”最令人恼怒的经历是,有一次用Uber“人民优步”居然莫名其妙地被司机单方面取消了订单,投诉也未被审理。
  但诸如上述矛盾激烈的场景只是个例,更多用户面临的是哭笑不得的状况,比如司机不认路,即便有导航软件,也并非人人都能看懂,“十几分钟到达不了目的地是家常便饭”。
  遭遇成长烦恼的不仅是用户,还包括对专车业务感兴趣的司机。近期网上一篇火爆的评论文章《靠谱的Uber,以及不靠谱的Uber Beijing》中,作者以加入Uber司机的亲身经历讲述了“Uber本土运营的不足”,诸如“联系渠道不畅”、“司机培训走过场”、“企业文化无法贯彻”等弊病。“培训很简单,除了看视频以外,工作人员用PPT讲了大概20分钟,无非就是分成、奖励标准以及禁止刷单之类。”Uber司机朱峰说:“Uber Beijing没有任何电话联系方式,一切只能靠微信、邮件,而且基本得不到及时回复,遇到交通事故等紧急状况,根本就没办法寻求帮助。”
  涉及到公司文化或者专车文化,其实不只是司机的服务问题,乘客对专车的认知也有相当大的教育空间。有一号专车司机吐槽说:“有的时候用户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违规行车赶时间等,并认为专车司机应该满足这些需要。”这些事情看起来无关痛痒,但在具体场景下往往夸张成用车矛盾。
  还有更深层次的从业忧虑。易到用车司机李师傅担心,现在政策还是不能够确定是否专车能够合法化,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稳定也不确定,这让司机有一些顾虑。如开篇所提,很多出租车司机跳槽去专车公司,而一旦政策大闸拉下,这些司机恐怕并没有回头路。
  花无百日红
  让人担忧的不只是政策,还有司机加盟专车市场的机遇。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发布的《2014年O2O自由职业者分析报告》统计,专车司机平均税后收入为8509元,让诸多白领羡慕不已。但目前有专车司机介绍说,不用再羡慕专车司机了,“轻松月入几万”已成往事,专车司机目前的平均收入在五六千左右。专车司机能赚大钱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后,越来越多的司机开始跑专车,日子就明显不好过了,特别是在司机端补贴缩水之后。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一晚接8单,每单按照智选型车型的起步价15元计算,就是120元,加上接单奖励60元,共180元;除去按二八比例给公司的“份子钱”24元以及油钱24元,一晚净入账132元。“这是最基本的收入,如果接到远距离的单能赚得更多。”
  某专车公司司机以前一天的营业额能轻松做到1500元,现在可能只有1000元,高峰时段奖励从基本车费的1.5倍降到没有。
  没有车的司机可以到一家拥有租车牌照、与专车平台有合作的租赁公司寻求合作,但某租赁公司负责人指出,目前来咨询加盟专车平台的司机依旧很多。如果司机自己没有车,需要租用租车公司的车辆,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目前租车的成本水涨船高,比如以前每月1万元就可以租到大众迈腾,而如今租金要每月1.2万元。(北京商报记者 张绪旺)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号专车司机加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