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创新学习技巧与科目四考试技巧心里

&&&&&&&&&&&&&
苏州教育学会网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首页&>&学会要闻&>&学会要闻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大学的事
发布时间: 9:31:03 发布人:admin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3
来源:华夏国际人才智库
  7月7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并发表演讲,讨论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下为演讲全文:
  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是什么?
  现在,千家万户都非常关注中国的教育。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教育的普及程度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到现在为止,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就可以实现普及;职业教育也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今年高考录取率预计可以达到75%以上,因为今年报考的人数是942万人,而录取计划是700万人,录取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当中。
  在这样一个教育高度普及的背景下,“上学难”的问题可以说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上大学也比较容易了。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那就是上好学校、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刚才主持人给大家看的那幅照片实际上就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现在老百姓都想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但是矛盾的另一方面是,我国现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比较短缺,满足不了老百姓和社会的需求。
  我们现在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教育质量问题。社会经常批评我们用了这么多钱,为什么培养不好学生、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这就是今天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再比如说教育公平问题,到底如何做到入学机会公平?
  现在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于去年正式启动,目前在浙江和上海进行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入学考试制度、招生录取机制以及招生计划分配的整个机制都在进行系统调整和改革。我们也高度关注,希望这些改革能先行一步,做出一些尝试,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加以借鉴和推广。
  培养创新人才:“大中小结合”+“内外结合”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2014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首次突破了700万,达到了727万。今年的毕业人数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攀升,达到了 749万,明年可能还要提高。在这样一个毕业生总量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正在进行转变,就是“稳增长、调结构”。我们调低了经济发展的速率,但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还在,大家也看到了最近希腊发生的债务危机事件,这就使我们现在的就业形势变得比较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大学毕业后尝试创业,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要解决就业或者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首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学生培养的质量提得更高一点,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更强一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创业观的教育,对他们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和服务,这是大学的责任。同时,政府应该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这也符合现在所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和大背景。
  当然,从学生自身而言,也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涉及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创新人才应该有他们特定的素质,包括宽广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健全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大学和中小学教育协调发展。
  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这与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学具备的各种优势和特点密不可分。同时我始终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小学和中学阶段所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这些对他们在进入大学后乃至工作之后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或者说是启蒙性的作用。因此,从这点来讲,我觉得国家要培养好创新人才,必须强调大学和中小学教育协同调整,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或者为他们成长为创新人才奠定好的基础。
  所谓创新人才,除了他们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外,他们在就业或创业的工作岗位上能否取得创新型的成果以及开拓性的业绩,也是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创新人才的基本依据。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他们所在工作单位的小环境、所处的社会政策、舆论文化的大环境,对他们能否脱颖而出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培养创新人才,也需要教育外部的其他各个领域提供良好的条件,包括政府、社会、家庭、用人单位形成合力,为我们的孩子成长为创新人才、彰显个人特长和个性提供好的条件,帮助他们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希望在座各位,尤其是媒体朋友们,能够多方呼吁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级各类学校能够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共同为孩子们的快乐健康成长,为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相关评论[Top4]
发表人:&电子邮件:
Copyright@2012
All right reserved.
苏州市教育学会&&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 号-5 &&E-MAIL:
办公地址:苏州市新市路220号行政楼三楼
联系电话:4&&&&
协助主办:江苏黄金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小学要和高等学校协同创新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李平沙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关系到上亿学生的前途,它将倒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要求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加强协同创新。”26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话题引到了中小学。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说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为过。去年9月,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公布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和浙江率先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试点;同年12月,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公布了4个配套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自选三门”等措施,这标志着多年来一把尺子衡量人才的教育模式将被打破。
  没有了“一把尺子”,中小学首先要转变的是教育理念。钟秉林分析:“此次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所以中小学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探索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挥。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中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必须摒弃。”
  此次改革中,中小学对学生的评价将是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面临改革。钟秉林对记者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是此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中小学必须改进综合评价方式,丰富综合评价内容,客观准确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同时,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重视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功能。另外,中小学还要重视人才培养体制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积极开展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和‘走班’教学等改革尝试;要改革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调整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机制。”
  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改善是关键。钟秉林强调:“应重视提高教师发现学生特长和潜力、指导学生选课和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在教学上,要打破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关注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式带来的变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参与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责任编辑:李平沙]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科学的发展观与现代学校发展 - 中国教育学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科学的发展观与现代学校发展 - 中国教育学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青年人品牌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来源:青年人()& 11:27:04 & 【教育新闻资讯】
  青年人网讯:《中国教育报》最近发表了对广西教育厅厅长秦斌的访谈,讲到“MS-EEPO有效教育”激发了师生的活力。这使我回忆起2011年我在广西玉林农村学校看到的场景。一堂是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后,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棵知识树。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把理解的知识点填在树上。最后,各组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互相补充、纠正,讨论十分热烈。另一堂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辩论一个问题。辩论的内容我已记不清,但活跃的场面至今难忘。看到农村中小学生如此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发言,勇敢提问,自信开朗,我十分震惊。我在想,如果农村学校都有这样的教学气氛、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学生,何愁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MS-EEPO有效教育”2004年率先在广西玉林试点,至今已经10年。在玉林试点的基础上,现在实验区已经由原来的12个市区县扩大到20个。为什么“MS-EEPO有效教育”在广西能够生根发芽,十年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因为广西教育要改革,因为那里的领导重视。正如秦斌所说:“广西经济不发达,要想让广西的学校赶上东部地区的学校,是件困难的事情。我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教育教学改革,铆足劲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终于找到了“MS-EEPO有效教育”体系,将之作为系统改革区域性教育结构的突破口,并运用行政手段推广这种新的教育范式。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部门领导和教师观念的转变。当初玉林推广“MS-EEPO有效教育”时,阻力是很大的。老师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换一套全新的教学方略,不但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思维,还要重新学习新的套路。尤其那些年龄大一点的老师,在教改面前难免有抵触情绪。但经过10年的实践,老师们终于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实效,改革由被动变为了自觉。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就是用学生发展的思维代替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思维,用相信学生能力的思维代替教师权威的思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当前的教育现状是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课堂比较沉默,学生思维不太活跃。孩子本来就有求知的天性,但应试倾向却在无形中阉割了孩子的天性,折断了他们想象的翅膀。因此,冲破应试教育的藩篱,要靠改革,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心灵与开放的思维。以学生为主体,绝对不是降低老师的作用,而是提高对老师的要求。老师不能只抱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要研究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和学生共同学习。
  广西教育厅把培训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多所师范院校纳入这场教育改革的洪流。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育改革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这些做法对全国其他地方也是有裨益的。(顾明远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责任编辑:linshi2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目四考试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