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l6年中国经济发展史

中国航空在线 >> 高端言论 >> 基层领导论文
&||||||||||||||
专 题 栏 目
&&&&&&&&&&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更新时间:&&出处:本站原创&&&&作者:刘东平
赵国庆&&&&编辑录入:吴秀荣&&
转变方式抓机遇& 战略突围促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中航电测总经理& 刘东平&& 党委书记& 赵国庆
&&& 中航电测在三线建设的大潮中诞生,历尽沧桑45年,取得辉煌成就。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企业,践行中航工业“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助推实现“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目标落地是我们的责任。履行责任,靠什么保证?靠什么保证发展的持续性?靠什么续写“前程”的辉煌与荣光?我们必须做出抉择。只有把握机遇,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会有我们的话语权,在市场才会有新一轮回的发展机遇。
&&&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
&&&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我国从战略高度确立了航空工业在国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确立了快速推动航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推动航空工业投资体制和发展体制变革,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航空工业。我们迎来了发展的利好机遇。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企业,又是一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要用实现企业 “一业领跑、两翼齐飞、四维拓展、多方共赢 ”的发展战略,来助推中航工业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必须加快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加快融入航空产业链步伐,融入市场(两个)广度和深度的步伐,加快推进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坚定推进“三新”的信心,树立不折不扣实施“五化”的决心,全面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努力打造为实现万亿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 二、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式
&&& 世界变平,速度为王――“如果要等高层去驱动每一个需要的变革,我们就得等很长时间”【《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企业如何在变平的世界中成长,在世界格局中超越“制造”到“创造”,向更高、更多元的价值链上提升。在速度为王的现在,战略确定,战术“自由”,创造性执行更为重要。我们要有为实现目标的“胆”和“量”;要有用“星星之火”,达成“燎原”之势的智慧。要收集政策信息、商业情报,要充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为我所用。加大力度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决定适时的经营策略。研究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特别是关于企业现有产业以及边界产业的发展政策,要知晓政策不让干什么,干什么不违反政策。收集产业发展信息,广泛研究产业链延伸的触及点与面,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创造性的采取战略实施措施,稳步向战略目标推进。
&&& 突破机制,实施转变――没有机制体制的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企业内部组织设置、职责划分,组织协调,都需要充分赋予市场的内涵。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抱团”经营发展机制,搭建信息、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机制、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建立起新产品研发系统支持机制,不折不扣推进IBSC,推进EVI考核体系建设,造大势谋大局,提升战略的实施能力,抓住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机遇,积极助推 “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落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营造中航电测影响深远的格局。
&&& 驶出“红海”创“蓝海”――走出“红海”,开创“蓝海”实现产品价值延伸。“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从而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蓝海战略》【韩】W.钱.金】 分析我们航空产品和非航空产品在行业的地位,产品技术含量、市场价值,产品技术领先程度?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产品处于价值链的端位?产品价值空间,能否实现单件产品向系统智能化推进?产品价值链延伸既要关注现有产品入手,又要从长远考虑新品开发、产业边界定位。用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上联下延,用资本纽带实现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空间,实现产品价值增值,聚集财富。
&&& 三、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动力建设
&&&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
&&& 自主创新,推动转变――自主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更多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赚取产业链中的微薄利润。这就是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这样的发展方式结构优化不够,虽然效益增加,但过程的可持续,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中航电测经过45年的发展,产品走到了产业价值链前端,研发、设计、品牌、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的创新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链整体运行效率提高,彻底改变了“跟、跑、追”状态,实现超越。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将加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步伐,关注创新的系统问题,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提升技术创新为目标,炼内功强机体,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主动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等产业和现有产业的延伸产业和行业。在新兴产业链中形成新的创新联盟,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聚智用才,加快转变――企业的发展源于人的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制约发展的人才瓶颈。形成“赛马”机制,建立完善员工成长的“长、家、匠”机制,给“能人”施展才能的平台,给“智者”以思想空间和发展机会,聚集企业发展需要的“能工巧将”。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改变职工心智模式,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鼓舞人,提高从业思想境界;用企业战略统一员工行动,实施岗位目标培养、让员工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都朝着有利于自身整体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促成“育人”与“用人”一体化,形成竞争上岗的环流机制,形成人才内培外引,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格局,达到人企共进和谐发展。
&&& 战略落地,实现转变――管理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洞察企业发展战略与创新。建立战略为中心的控制系统。实现管理改造、流程改造和文化改造。从企业战略 “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三个方面实现企业价值。聚力打造“以价值创造为灵魂,以广义客户为中心、以经济联盟为载体、以应变能力为关键、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的社会化组织形式”,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组织协调、商业模式再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千方百计融入新行业、新市场,造大势,360度借力谋发展;企校联合借“智”,引进人才借“脑”,加快技术进步;走网络集成道路,构建信息平台整合资源,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发挥资源功能共享最大化作用;在经营上,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方式的“贴身经营”(期权、股权,入股(现金、项目、技术等)、客户开发市场销售额提成激励、新产品商品化价值激励、创新管理项目效果评价奖励等)满足“经济人”的需求,提升聚集智慧谋发展的境界,提升聚集力量谋发展的能力。实现年度“高增长,保上市”经营目标,赢得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奠定实现愿景的坚实基础,实施战略突围。
&&& 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动摇、不懈怠、不忽悠,坚定实现“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的信心和决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 [] [] []
通信:西安市13号信箱中国航空在线编辑部 邮编:710021 地址:中国西安凤城十路 邮箱:
业务内容:编辑、网站活动策划、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 电话:029-
中国航空在线 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部主办 西航集团公司承办
& 技术支持:
目前已经有<font color="#FF18人次访问过本站&#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研究
下载积分:799
内容提示: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00:34:01|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研究.PDF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经济增速创近六年新低-华尔街见闻
<span id="tj-post-lef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09646" data-url="/stars/209646"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收藏" data-active-text="取消收藏">
中国经济增速创近六年新低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略高于预期,但仍有所放缓,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
尽管中国政府此前采取了定向宽松和放松房地产抵押贷款限制等政策,不过在地产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还是出现了进一步的放缓。
数据公布前,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2%,此前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5%。
此外,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为7.4%。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78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25亿元,增长7.9%。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把握大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
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但就业稳步增长,同时CPI数据也保持着非常好的稳定性,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已在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出色工作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同时也源于去年基期过高以及经济结构性调整。三季度增速回落原因包括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
从今后几个月来看,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我们初步判断后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所以,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通缩的证据不足。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
经济三季度明显走弱,GDP的波动主要来自工业部门。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放松,正回购利率仍有下调空间。目前短期资金并不短缺,全面降准并无必要。降息确有必要,以带动利率下行,但政策信号显示当局并不倾向此种操作。
中金宏观在数据发布后第一时间解读:
GDP增速下滑符合预期。三季度GDP同比增速7.3%,较二季度降0.2个百分点。基本符合我们预期的7.3%和市场预期的7.2%。统计局三季度GDP季调后环比增速1.9%,较二季度略微回落,但强于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投资增速显著下滑的拖累,同时也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超预期回升。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8.0%,较8月升1.1个百分点,高于我们预期的7.3%和市场预期的7.5%。9月工业增加值季调后环比增速0.91%,较8月份的低水平显著反弹。9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10.6%,较8月大幅回升5.1个百分点,可能是带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放缓。1-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16.1%,较1-8月降0.4个百分点,基本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季调后环比增速0.77%,较8月的0.96%明显回落。
通胀回落,拉低零售名义同比增速。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11.6%,较8月降0.3个百分点,基本符合我们和市场预期。9月CPI通胀率明显回落是拉低零售名义同比增速的主要因素。剔除价格后的零售实际同比增速较8月略有回升,显示消费维持平稳。
向前看,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GDP环比增速较三季度回升,同比增速与三季度接近,维持四季度GDP同比增速7.2%,全年7.3%的判断不变。
政策放松大方向不变。投资放缓仍带来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放松空间较大,包括继续降低银行间市场利率,向银行间市场继续注入流动性等。
民生证券宏观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
三季度GDP同比7.3%,较二季度放缓0.2%,一方面因去年同期基数高,另一方面因房地产投资下行、基建投资放缓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但随着经济政策转向稳增长,预计四季度经济环比改善。货币政策仍以定向宽松和&小招&为主,总量宽松不会出台。
数据预期及背景:
调研的15位经济学家的预测的GDP同比增长中值为7.2%,低于第二季度7.5%的表现。
而高盛则预计三季度 GDP 增速将从二季度的 7.5%降至约 7.1%。但隐含的环比增幅为 7.8%,略高于二季度。环比增速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6 月份经济显著加速增长,为三季度带来了较高的起步水平。
除高盛之外,许多投行都下调了中国GDP增长预期、野村证券将中国三季度GDP增速下调至7.2%,瑞银中国更是将预期增速下调至7.1%,并将全年增速预估下调至7.2%。花旗集团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由于政府政策并不是很坚决,因此地产行业的下滑并未得到抑制。整个投资结构或因此出现改变。
中国政府预计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7.4%,这意味着全年的增速将在7.5%左右。而总理李克强已经多次强调,7.5%的GDP增长并非政府的首要目标。所谓的7.5%,多一点少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重点在于促进就业市场的复苏和收入的增长。
经济数据多数疲弱
近期大部分重要经济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压力增加:
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5%,创年内用电量增速新低,也是自2013年2月后17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25亿元,同比少增103亿元;
1-8月,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253363万吨,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此外,投资、消费、工业等多项数据纷纷下滑。
中国9月出口超预期增长15.3%,进口显著回升至7%,带动贸易顺差下滑。
中国9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1,与上月持平;汇丰9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则小幅下修至50.2,和上月终值持平,初值为50.5。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问题,长期来看,放缓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
美国谘商会周一发布报告称,未来十年里,。该报告预计,年期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将会降至5.5%,年将进一步降至3.9%。
谘商会称:
中国经济的产出正在下滑,一方面因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回报正在下降,另一方面因为中国政府对市场力量的限制将阻碍创新。而中国经济放缓无疑将拖累原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但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却未必是坏事。因为在非常时期,外企将会有机会招募到更多的中国人才,找到更好的收购机会,并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
下图为谘商会、IMF、世界银行等对中国长期GDP的预期:
IMF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一直处于下行趋势中:
其他机构对三季度中国GDP的预期: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将三季度GDP增长预期下调至7.3%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GDP同比增速将在7.3%左右。
中金公司继续维持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的预测,且存在下行风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三季度GDP增速将放缓。他指出,房地产投资迅速下滑,新开工项目有限导致投资动力不足,制造业通缩压力加大,7月以来融资放缓,而去年三季度GDP增速基数较高,预计今年三季度GDP增速或将下探至7.3%左右。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span id="tj-pos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09646" data-url="/stars/209646"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 data-active-text="">
<span class="endorse" data-toggle="endorse" data-active=""
data-post-id="209646" data-url="/vote/up/209646"
data-message="请登录后点赞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请输入注册邮箱
用户名含中文、空格、特殊符号的老用户请用注册邮箱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使用邮箱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注册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1:03:55
【中国经济转型 澳大利亚哭了新西兰笑了】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中国经济转型 澳大利亚哭了新西兰笑了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0
网站简介:
中国经济正在走向成熟,之前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正经历着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这样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发展,对于南半球的两个国家而言,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地。难怪《悉尼先驱晨报》文章会说,澳大利亚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的成功都是依靠着中国取得的,特别是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煤炭出口国,而中国对其铁矿石的需求十分巨大。2006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为2.47亿吨,中国需求占其中逾一半,为1.29亿吨。仅仅七年之后的2013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飙升了130%左右,达到5.79亿吨,其中面向中国的出口量占比超过80%,达到4.41亿吨。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继续向消费推动型经济转变,澳大利亚铁矿石行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虽然中国今年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但如今的铁矿石价格已经和其高峰期不能同日而语。法新社文章说,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供应过剩的拖累,近期铁矿石价格已经跌至每吨60美元以下的六年新低,而在2011年顶峰时期,铁矿石价格曾达到每吨191.70美元。  包括必和必拓(BHP)、力拓(Rio)等在内的矿业巨头们依然在增加铁矿石的供应。力拓负责铁矿石业务的首席执行长Andrew Harding本月初表示,公司并不是要一战到底,但是削减供应并不符合股东的最佳利益,也不符合澳大利亚政府的利益。  这让一些规模较小的铁矿石生产企业受到更大的冲击,它们只能靠削减成本苦苦维持。  在煤炭领域,澳大利亚一些曾经繁华的煤炭产区已经显示出了衰败的迹象。澳大利亚新闻网站.au文章说,昆士兰州的鲍文盆地(Bowen Basin)一度是繁荣的矿产区,在2011年煤炭产业鼎盛时期,这里曾号称有48处正在开采的煤矿,开采项目超过50个。  作为澳大利亚煤炭的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经济的放缓让这个地区感受到了切肤之痛。2012年以来,由于煤炭供大于求,加上中国开始减少对煤炭这种高污染燃料的依赖,煤炭价格开始大幅下降。上月,动力煤价格跌至每吨73美元,远低于2011年时的166美元;冶金煤的售价也从每吨380美元降到了135美元。  文章说,如今鲍文盆地已经几家煤矿被关闭,仍在运营的煤矿中也有1/3处于亏损状态,单是去年一年就有1,200矿业岗位被砍掉。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失业。  法新社援引Fat Prophets资源分析师David Lennox的话说,澳大利亚采矿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看法越来越悲观,中国经济依然在不断放缓,这真的对大宗商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滑坡,澳元也在不断贬值。澳元兑美元汇率从2011年7月高峰时的1澳元兑换1.1078美元一路下滑,目前已经贬值了30%左右,最新价报1澳元兑换0.7623美元。不过,正如澳大利亚央行[微博]反复强调的,澳元还需要继续贬值,才能弥补矿产品价格下跌对经济的影响。  而新西兰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中国向消费推动型经济的转型正好促进了对新西兰牛奶和牛肉的需求。  据新西兰央行的数据显示,新西兰的奶制品出口占到该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3左右,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全脂奶粉出口国。而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奶制品出口目的地,中国进口的全脂奶粉有90%是来自新西兰。  自从2008年中国和新西兰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来,新西兰就占据了中国奶制品进口市场的很大份额。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文章说,《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新西兰对中国的乳制品出口增长了十倍,目前出口额达到了50亿澳元。  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企业、新西兰恒天然合作社集团(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预计,2017年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70亿澳元增加到2017年的310亿澳元。  中国经济转型对两国经济的影响也将反映在它们的利率水平上。彭博社的最新消息说,由于中国向消费推动型经济转型会冲击矿产行业而有利于农户,目前交易员们预计澳大利亚基准利率料将首次降至新西兰基准利率水平的一半。  彭博社的文章说,交易员们预计,澳大利亚央行六个月内将基准利率降至1.75%的概率约为50%,而新西兰央行将关键利率维持在3.50%的概率也约为50%。  上述两国央行的政策差异再次凸显出了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影响。澳大利亚要想继续从中国这个大市场中获益,也许真得要与时俱进才行。  去年年底,经过10年谈判后,澳大利亚终于与中国就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达成了共识。根据谈判结果,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澳大利亚也有望能像新西兰那样,向中国大量出口肉类、奶制品等农产品了。  甚至澳大利亚与中国达成的协议在乳制品方面比新西兰更实惠,澳大利亚不会遇到新西兰液态奶、奶酪和黄油对中国出口的一些限制。  看来新西兰也未必能笑的最后,特别是最近新西兰奶粉遭遇投毒威胁后,乳品的质量安全再次遭到质疑。谁能笑到最后、谁能笑得最甜,现在只能拭目以待了。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 第 46 期 ■■
海关总署10日发布一季度外贸进出口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进口4006.6亿美元,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六年来我国外贸首次出现季度逆差。中国贸易由顺转逆是喜还是忧?贸易逆差会不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喜:缓解通胀压力
 新闻回放
经济参考报
  海关总署10日发布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六年来我国外贸首次出现季度逆差。有分析称,今年贸易顺差的规模将进一步回落至1000亿美元左右。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金柏松
  一般贸易一季度贸易逆差459亿,加工贸易向下的贸易方式我们出现贸易顺差771亿,这两项是占我们国家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了。但是最近,海关统计现象又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就是在海关监管的特殊领域以及在保税区场所的进出口,这两个领域的进出口出现了贸易逆差,一个逆差是82亿、一个逆差223亿,合起来有300亿。这一季度这300亿统计,一下子使我们贸易逆差加大。
?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 刘旭
  就算从目前这个数上来看,基本上大致平衡的状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还是会今年全年保持顺差这样一个总体的状况还是不变,只不过顺差金额会比去年有所减少。
?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 何伟文
  不要以为我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就会带来贸易摩擦的减少,也不要寄希望于贸易趋于平衡能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一季度情况看,我国一般贸易是逆差,但加工贸易仍是顺差。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袁钢明
  此次逆差是合理的范围。如果我国出口竞争力形成起来,一旦逆差形成压力时,就可以扭转过来,此次逆差是不是暂时的不能肯定,但这都取决我国自身政策的调整,它是可以起到效果的。
? 安信证券宏观分析师 尤宏业
  贸易逆差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进口大幅增长,这意味着经济体内过剩产能的消除和内需的逐渐走强,这是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的征兆。
陈东海:乐观看待一季度贸易逆差
  一季度在中国出现一定的贸易逆差,直观上就是物资进来的多些,货币出去的多些,有利于缓解国内通胀。同时,连续出现贸易逆差,企业和经济人的思维慢慢地会改变,变依赖外需市场为开拓内需市场。
叶檀:以内需替代外需的趋势逐渐显现
  虽然目前我国还不会出现全年贸易逆差,但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是个标志,说明我国的贸易政策与外汇使用政策处于急速转变的过程中,未来贸易顺差越来越少是大势所趋,直至中国的基础货币发行与外汇储备脱钩。
中国证券报社评:预示货币调控空间拓宽
  从中长期来看,国际收支趋于平衡有助于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增加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从货币管理来看,管好流动性总闸门是关键。而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将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增加货币政策运用的空间。
忧:出口下滑影响经济
周子勋:谨慎看待一季度外贸逆差
  我国贸易逆差的背后其实显示出,国内的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受到国际输入型通胀的影响,而成本不断上升、高利贷等非法金融的问题从另一方面对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一言以蔽之,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常亮:首季贸易逆差积极信号背后的两大忧虑
  在看到有利形势、出现积极信号的同时,其背后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和忧虑。有些还需要尽快加以应对:忧虑之一:输入型通胀加剧;忧虑之二:出口下滑对经济的影响。
谭浩俊:贸易关系并未出现反转
  我国在低端制造和加工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正明显下降。因此,若继续维持目前的制造业和出口现状,贸易逆差是必然结果。不仅如此,在不长的时间内,贸易逆差还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和主要难题。
展望:外贸进出口趋向平衡
梅新育:一季度贸易逆差不足为虑
  某些快速增长的进口项目尽管在短期内恶化了贸易收支,促进了贸易逆差形成,但在较长时间跨度内将通过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两种机制而改善中国贸易收支。技术装备等投资品进口之后,其产品常常替代了昔日的进口产品,在较长时间跨度上是改善而不是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收支。
吴睿鸫:顺差贸易将长伴中国
  从3月份当月数据看,出口环比增长57.3%,进口环比增长46%,贸易逆差开始转为顺差。显然,二季度顺差将趋向回升,贸易逆差只是暂时现象,顺差贸易将长期陪伴中国左右。
鲁政委:外贸平衡难减人民币升值压力
  如果说,此前美国压人民币升值,主要抓手是外贸总量的不平衡即顺差过大的话,那么,随着中国外贸平衡的出现,“总量”抓手可能消失,其博弈的抓手就可能转向对于这种平衡是“趋势性”还是“临时性”的纠缠。
经济参考网综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美编:张小洁  ■
| 联系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