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同于美联储会议纪要,人民银行近年来较为频繁地使用存准率

中国央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美联储联合五央行救市
『时间: 9:24:37』 &
【】 【】 【】
  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决定,从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的主要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1%。央行上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日。截至1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79.21万亿元,据此估算,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资金约4000亿元。  美联储当天晚间宣布下调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等5家央行的美元隔夜互换利率50个基点,并延长互换协议时间至日,加上中国忽然下调存准率,这两个因素共同造成当日欧美股市暴涨。  上述央行间互换拆借利息降低是金融危机期间已实施过的政策,而周三的举措是进一步强化了其提供流动性的功效,所以被市场视为极大利好。中国三年来首次下调存准率也有较大信号意义,欧美股市投资者多数认为此举象征中国的紧缩政策开始转向。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看股吧观点,内容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看股吧新闻搜索
今日股市行情在线查询 涨幅榜
最近更新股票财经新闻
&|&&|&&|&本页网址:
免费不推荐任何股票,不收会员,站内广告不代表的观点,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ICP备案:
特别提示:本站不为所提供数据的错误、残缺、延迟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为负责。本股票网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中国人民银行与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有何区别?
如题,按照目前普遍以及官方的说法,中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并不发达。而另外两大工具近年来很少使用,目前大幅吞吐基础货币的正逆回购以及央行票据使用极其频繁,而这就属于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说中国也还是主要采取公开市场操作。那么请问中国所谓的不发达的公开市场操作与美国的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有哪些本质与具体上的区别?比如说进行操作的市场,使用的证券种类等。另外还有像央票是不是实质上是一种强制的东西?恳请指教!
按投票排序
具体委员会怎么操作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央行采用存准,贴现率为主要方式也是迫不得已。
这两项的负效应不用多说。关于公开操作,首先得知道在哪个市场操作,操作什么,目的是什么,自己如何传导。
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东西,就是操作标底。我国主要是央票,曾经想加入国债,到由于国债期货事件,连这玩意的市场都没了。
操作市场是全国银行间市场。
总得来说,市场不活跃,操作标底少(种类和数量),传导渠道不通偿,效果一点也不好。还不如找行长来谈话……
利率管制,没人会去做银行间市场的市,国债缺位(广泛接受并应用的无风险资产),公开市场操作变成几大银行间政策任务操作……金融管制下的金融压抑会导致市场化的缺位,政策行为变成主导。
首先,不是中国喜欢公开市场操作。是其他两个全世界都用的谨慎,哪个国家一天到晚调贴现调准备金的,那不是找抽吗?美国谁见新闻一条到晚调贴现调存准的。。。这么搞伯南克早就滚蛋了。。。哦不,伯老已经滚蛋了。。。三大政策中,无论哪个国家,都会很谨慎的调整贴现率和存准,这个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大,而且传导缓慢。相比之下,公开市场操作随机,灵活,额度便自定,宏观上不会产生货币数量上的变化,属于短期流动性融通调整,辅以SLO和SLF是非常方便的,针对市场问题,立竿见影,当然就常用咯。这个问题和美国中国没啥关系。。。无论哪个国家,货币工具基本就老三样ps:有人私信问。补充一下:一般而言,我们国家利率管制,只需要把这个贴现率理解成存款利率就好了,你可以理解成利率是价格型工具,是央行对于市场利率的一个态度,一个指导,是为了调整资金的价格,在宏观上调整投资的数量用的,从资金价格反应到经济中,自然缓慢。其核心,是体现了央行对于当前宏观经济的一种态度。存款准备金属于数量型工具,存准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了货币乘数,调节的是市场的货币总量,其目的是调节流动性的状况。从金融学的角度说,起最终的影响还是要靠放贷体现的,其中比如现金漏损等变量也会影响最终效果。而且传导过程缓慢。你出政策,到放贷才能影响货币总量,自然缓慢。最后就是公开市场操作。特点是方便,便捷,迅速,直接面向市场操作云云,前面都说过了。不足么,其实但从货币政策上,谈不上什么不足。要硬说我们国家融资过度依赖贷款,债市不发达,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资金定价机制,债券市场不发达尤其是国债少也造成市场缺乏游资抵押品,相关衍生金融难以发展云云。。。不过这和货币政策已经没关系了ps:因为我们国家利率管制,所以理论上打压利率只需要改变存款利率就行了。但是最近单纯政策不管用的,市场资金价格越来越高,有点类似于官价和市场价格完全扭曲,为了让他们一致。所以公开市场操作为最近越来越频繁。差不多美国的购债也是这个目的,实质上也是为了打压长期利率,降低企业和国债的借贷成本。 还有一个美国国债作为优质抵押品,国债收益率如果大幅上扬,这个将引发信贷危机,抵押品短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事实上现在也短缺,都被美联储买去了)要说操作能力个人以为肯定是有的,国债期货的运行上看,还算不错。不过我们国家的融资行为,主要靠信贷,发债的行为还是非常少的。购债的行为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善高企的资金价格,个人觉得主要是没必要的问题。还有个么现在百姓这么不满,动不动就官方印钱(虽然我不知道众砖家怎么得出M2是央行发行的结论),但是也事实上给QE操作带来了舆论压力最后,个人还觉得一个是为了打压资金价格刺激信贷。。。我们是因为信贷热情太高而打压资金价格。。。一个是目的,一个是原因。具体情况差距也很大。美联储应继续释放流动性 中国可以继续下调存准率-金投外汇网-金投网
7x24小时客服热线
400-188-3535
请选择交易商
AETOS艾拓思
艾福瑞Alpari
SAXO盛宝金融
HY兴业资本
FXBTG.大旗金融
Formax福亿
ETX Capital
FXCM福汇美国
请选择开户交易商
您的当前位置:
美联储应继续释放流动性 中国可以继续下调存准率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chengjun
网友评论:0
摘要:2011年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欧债危机肆虐,美国则被自身的财赤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中国也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
2011年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欧债危机肆虐,美国则被自身的财赤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中国也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对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进行了专访。他认为,虽然欧债危机在中长期都很难解决,但2012年的美国经济仍展望积极,应采取多发的方式以向市场持续提供流动性。对于中国经济,他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美经济前景积极
中国证券报:2011年已经进入尾声,投资者往往会将今年的情况作为判断2012年经济的重要依据。你认为2011年美国经济走势怎么样?的情况又如何?
陈志武:总体来说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率可以到2.5%左右。第四季度的情况确实有所好转,无论从美国政府机构还是企业界协会的数据均显示,美国11月份和12月份的零售处于增长趋势,居民收入在增长,失业率的情况也有所好转,表明美国经济目前不像今年7、8月份预估的那么差。股市方面,我认为最近这几个月如果不是区的债务危机,美国股市还应该继续呈现上涨态势。
中国证券报:对2012年美国经济你是如何展望的?欧债危机以及美国本身的债务赤字问题会不会拖累美国经济?
陈志武:第一,从目前的情况看,欧债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打击并不是很大。最近几个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为乐观,制造业景气指数也高于预期,失业率下降至8.6%。特别要指出的是,今年从感恩节到圣诞节期间,美国的消费和零售水平创近几年新高。美国经济受服务业和制造业提振较少,大约有76%均来自消费的提振,由于目前消费动力还不错,所以经济发展前景还算积极。
第二,要研判美国经济发展,欧债危机确实是目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欧债危机到底往哪个方向走。一旦欧元区局面恶化,比如欧元出现崩盘、欧元区各国重新恢复各自货币,不仅是金融机构会陷入泥潭,欧元区经济也会在一段时间内非常混乱,这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
至于美国国会与政府对于债务问题的僵局,我个人认为影响不是很大。美国的政治制度导致各方在竞选前对此类问题一般采取拖沓的态度,投资者应该已经见怪不怪。
中国证券报:美联储2011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没有任何关于刺激政策的暗示,扭曲操作一定程度上也令市场失望。你认为美联储在新的一年将会作出如何举措?
陈志武:美联储最需要做的就是向市场多提供流动性。由于金融危机的缘故,目前美国银行业回避风险的倾向性大大增加,放贷倾向性则很小。为了平衡银行业的风险回避所带来的货币供应紧缩,对冲货币供给的减少,美联储应该多发货币,多给市场提供流动性,从而抵消银行的惜贷情绪。
目前,美国通胀率水平比较低,所以美联储在释放流动性方面不会有太大后顾之忧。
欧元区存在结构性问题
中国证券报:你刚才提到欧债危机如果恶化会让美国经济受到冲击,你认为美国会不会重蹈欧债危机的覆辙?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相比较有什么优势?
陈志武:美国、欧盟两大经济体如果作比较,相对更健康的是美国。将政府负债水平GDP占比和国家总税率的GDP占比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国经济现状和未来2-3年状况会远比欧盟好很多。
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债务是其GDP的100%,即1倍左右。欧盟成员国政府债务占GDP的平均水平是0.9倍左右。其中,希腊政府债务占GDP的1.4倍,英国政府债务则是GDP的0.85倍,表面看来似乎美国情况更差。但是,结合政府税收的情况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总体来说,美国联邦政府税收仅占GDP的15%,如果加上地方政府税收,美国社会总体税负近几年只是GDP的25%,2011年仅有24%。这就意味着,即使美国现在债务问题比较严重,但由于政府征税较少,一旦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如欧洲一般无法持续,美国政府的加税空间非常大,完全可以抵御债务问题。当然,由于竞选的缘故,加税这种情况只会在万不得已时才会发生。
中国证券报:从这个角度看,欧元区各国的情况不甚乐观,欧洲债务危机会长期持续吗?
陈志武:欧洲的问题一方面是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另一方面,欧洲高税负是二战后持续至今的政策,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欧盟国家目前税率占GDP比重平均在41%。法国税率GDP占比已经到了45%,有些国家甚至在50%左右。由于征税空间狭小,各国无法通过征税来降低财政赤字和膨胀。
由于国家国债和财政赤字高企,加上高税率,难有好的办法应对。财政紧缩可以成为一个选择,但这意味着福利和养老等部门的削减,容易造成像希腊那样的社会动荡;就算勉强执行,一旦出现社会动荡,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打击也会很大。
现在我们看到欧元区首脑也在想办法采取各种措施,但目前出台的都只是短期的、辅助性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欧元区结构性问题,欧洲的债务问题是中长期很难解决的问题。
中国应加大货币供应
中国证券报: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哪些挑战?
陈志武: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在于民营经济。在过去一年里,民营经济受压严重,特别是货币政策紧缩开始后,民营经济受冲击最大。另外,房地产市场也不乐观,在过去8个月至1年,通过高利贷维持运营的企业,除了部分制造业,很多都是房地产企业。
我认为,首先,存款准备金率应该继续下调,放缓货币紧缩局面。最近下降存款准备金率是很好的举措。放大货币供应,更多资金可以提供给民营企业,放大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信号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包括民营金融机构给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最近银监会允许一些主要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特别金融债支持中小企业就是一个例子。如果特别金融债在明年第一季度结束之前发放完毕并投放到中小企业的话,会给中国2012年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动力的同时,抵消房地产价格下降带来的冲击,也让中国的经济更好地应对欧债危机。
第三,中国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减免税措施,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外汇:1.8$
黄金:4.8$
原油:0.5$
外汇:1.8$
黄金:5.0$
白银:0.07$
外汇:1.6$
黄金:4.5$
外汇:1.8$
外汇:1.9$
白银:0.05$
黄金:2.5$
原油:0.5$
原油:0.5$
外汇:1.7$
黄金:4.3$
原油:0.6$
外汇:1.6$
外汇:1.6$
黄金:3.3$
白银:4.5$
原油:0.6$
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流通着不同的货币。例如,在日本是日元,在美国是美元,在英国是英镑,在德国和法国则是欧元,等等。...
兴业资本总部设于伦敦,拥有提供零售投资者金...
Aetos Capital Group Pty.Ltd.(AETOS)艾拓思...
SAXO盛宝金融是Saxo Bank盛宝银行全资拥有的...
大旗金融是美国在线外汇交易商FXBTG金融集团...
炒外汇专题
外汇买卖专题
外汇交易专题
网络上开始盛传“第六套人民币...
本周全球央行的议息大戏,将轮...
本月非农数据表现可能较为靓丽...
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环比下降...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虽然欧洲央行全体委员已达成共...
欧洲央行3日在货币政策结束后宣...
今天北京时间20::30公布的非...
和黄金一样,即使未来国家象储...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188-3535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
点击按钮即可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400-188-3535央行为什么在降存准率的同时又发行央票啊?_百度知道
央行为什么在降存准率的同时又发行央票啊?
这两天老是听说又在发行央票,这有什么意义吗?希望能详细讲解上周央行降存准率了
提问者采纳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刚听说马上要发行国债了,人民不敢花钱但敢买国债的人很多,是促进经济的手段,国债。所以还要从其它渠道收回一部分流动性。对经济是个很大的损伤,首先要明确?降准。央票和国债的发行对象不同,也会面向个人,央票,肯定是增加流动性的,不利于维稳,有加剧的危险,有政策放松的倾向,如果再不放松可能会影响到GDP的增长,严重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发行国债和央票就成为了一个选择,人民内部矛盾增大,央票的发行对象只有几十家金融机构可以购买,因为流动性加强会放松更多的资金,国债你知道了。但之后带来的资金流向市场所造成的高通胀也要解决,发行渠道和对象非常多。等于向人民借钱去扶持经济了,到底对象是谁,所以要降准,但要考虑到PPI指标,温州中小企业主大批逃跑,国家政策收紧对企业的影响太大,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去发行贷款我个人觉得,降准,物价飞涨,高通胀的同时降准风险比较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收缩货币供应。至于意义什么的没有直接关系,可能是测试一下中国主权债券在国际上是不是受欢迎吧。最近两年一直在提高存款准备金。
发行的这些央票如果大部分定向销售的话,是为了收紧信贷,讲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流向市场的大部分资金用购买政府债券的方式回流。不过这个可能性很低。
最大的可能我想就是央行想跟美联储学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加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不让多出的这些货币流入市场造成通货膨胀的加剧。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猜测。这个跟发行央票没有直接关系,降低通胀。发行央票是政府向社会借钱。为人民币国际化试水
楼上的在胡说些什么啊,把国债和央票都弄混了。降存准率和发行央票看起来是反向的货币政策,可是两者的政策覆盖面是不同的。当前的货币政策倾向于“定向宽松”,两个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可以对冲一部分通货膨胀的危险,也可以平衡各家银行的流动性差别。
好像央票也是国债的一种补充吧,因为财政部发的短期国债较少,所以央票作为短期的债权影响短期的基准利率。央票不像存准率那样作为一个纯粹的货币政策,它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增加市场的交易工具。这样理解不知道准不准确?
把央票理解成国债非常牵强,实际上央票只是一个调节货币供应的工具,回笼的资金作为央行资产,不作为政府收入。央票收益率作为短期基准利率的参考倒是有道理,不过影响不大,毕竟央票的规模很小,这一轮央票发现也只有区区500亿元,不过是相当于10个基点的存准率所代表的流动性。
发行央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01页]&[]&[]&[]&[]&[]&&&
  导读: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 继续稳定好通胀预期
  央行:严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央行: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
  央行:将用存准率等工具调节银行流动性
  央行报告: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内容摘要
  2013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有新的进展。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价格、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4.8 万亿元,同比增长 7.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4%。
  2013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国际资本流动不确定性增加、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等形势变化,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创新组合,继续发挥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在全国范围内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充分发挥其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功能。积极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推动信贷结构优化。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 2013 年 7 月 20 日起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货币信贷增长高位回落。2013 年 6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同比增长 14.0%。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4.2%,比年初增加 5.08 万亿元,同比多增 2217 亿元。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 10.15 万亿元,同比多 2.38 万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小幅波动,6 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6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1787 元,比上年末升值 1.73%。人民币汇率预期总 II体平稳。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依然较多,工业化、城镇化空间还很广阔,区域协调发展还有较大空间,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取得积极进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及一些新型业态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一些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的产业和企业呈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在经济潜在增速呈阶段性趋缓的大背景下,与以往高增长相匹配的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上升较快,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资源环境承载较重。当前关键是要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物价形势相对稳定,但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对需求扩张也比较敏感,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贯彻宏观稳住、微观放活和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要求,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更好地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行业转型和调整。扩大民间 III资本进入金融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继续通过改革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平稳,信用总量总体增长较快,5、6 月份略有回落,贷款结构有所优化。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回落
  2013 年 6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10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0%,增速比 3 月末低 1.7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 0.2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额为 3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1%,增速比 3 月末低 2.7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 2.6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 余额为 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9%。上半年现金净回笼 509 亿元,同比少回笼 956 亿元。
  6 月货币供应量增长有所放缓,6 月末 M2 增速已较 4 月末高点回落了 2.1 个百分点。货币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是随着相关金融管理政策出台,商业银行按照宏观审慎要求,加大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力度,适度调整了过快的信贷投放节奏,同业运用渠道有较大幅度的收缩,减少了存款派生。加之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对货币增速也有一些影响。此外财政存款同比少减较多,由此也相应地少增了一部分存款。总体来看,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也更趋近于年初确定的 13%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利于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6 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 2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0%,比年初 2增加 5432 亿元。货币乘数为 4.09,与 3 月末基本持平。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2.1%;其中,农村信用社为 3.9%。
  二、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
  6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103.6 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与上年末持平,比年初增加 9.2 万亿元,同比多增 1.0 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0.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3%,增速比上年末高 0.9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9.1 万亿元,同比多增 1.7 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为 4415亿美元,同比增长 9.0%,比年初增加 313 亿美元,同比少增 988 亿美元,主要是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也与 2013 年以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增强等有关。
  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住户存款增长平稳,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提升较快。6 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 44.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5%,比年初增加 4.1 万亿元,同比略少增 729 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为 35.0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4%,增速比上年末高 4.5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2.3 万亿元,同比多增 1.2 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比年初增加 2.6 万亿元,同比多增 1.1 万亿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在经济增长预期不稳时倾向于多储备资金。6月末,财政存款余额为 3.4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 9588 亿元,同比多增 4274亿元。
  三、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增长
  6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 72.9 万亿元,同比增 3长 15.1%,增速比 3 月末和上年末分别低 0.9 个和 0.5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5.6 万亿元,同比多增 4296 亿元。
  人民币贷款增长略有放缓。6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6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2%,增速比 3 月末和上年末分别回落 0.7 个和 0.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5.08 万亿元,同比多增 2217 亿元。第二季度各月贷款分布更为均衡,月均新增贷款 7736 亿元,较第一季度少 1447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速稳步提升,信贷结构总体改善。一是产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长回暖。6 月末,产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7.4%,分别较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回升 1.1 个和 0.2 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6 月末,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7.9%,较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回升 5.7 个和 6.6个百分点。分机构看,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与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贷款同比多增较多。(.央.行)
[第0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储加息时间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