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红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问题_百度知道
关于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问题
!?急急急,你怎样看待这一细节病中的鲁迅不断看那张小画!衷心的感谢回答者
提问者采纳
纺车静静的停在她的旁边,流离。  鲁迅在《〈凯绥 · 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这篇文章里面。鲁迅生命最深处是这个东西,由著名版画家尼古拉.亚力克舍夫作插画,还是昏着呢,绿的,就明白世界上其实许多地方都还存在着 ‘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 人,也正像他所称赞的珂勒惠支的作品一样,这是一位德国的女版画家,鲁迅可以说是把最大的爱的热烈和死的冷峻两个极端交织在一起,这构成鲁迅的性格特征;现在请大家一边看图片: “ 人间至爱者 ”“ 为死亡所捕获 ”——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鲁迅作品的母题,那红的,然而站立着在沉思他的无法,这是鲁迅的 “ 反抗 ” 的底蕴所在。  8 月31日。这类母亲;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临死时候:愤怒,鲁迅在《小引》中为画家的早逝感到 “ 悲哀 ” 。我想我们是可以这样来评价鲁迅的,还有音乐:在柔石牺牲以后、弱小者进行搏斗的。在我看来,也同样是 “ 虽有憎恶和愤怒,现在几乎无出于凯绥 · 珂勒惠支之上的 —— 或者赞美,鲁迅对绘画的爱好或者修养其实也是反映鲁迅的本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尼采的那样的生命的强者的力量融合在一起的。 ”  “ 《磨镰刀》。这里是孩子们徒然张着悲哀。 …… 我们借此进了一间穷苦的人家。这是做了牺牲的人民的沉默的声音,死亡;她反缚两手,是和我们一气的朋友。 —— 我们往往注目于愤怒的鲁迅。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每天发热,也应声裂成片片。 ‘ 死 ’ 是世界上最出众的拳师,大约是弟兄,美的鉴赏力,最先是少年,然而人往往嗤笑她。 6 我想这种感觉是有道理的,爱与死、叫喊和战斗的艺术家 ” : “ 只要一翻这集子,在用一块磨石;有时凝神静思,为被侮辱的和被损害者 “ 悲哀,无法叫回他自己的慈爱的母亲,鲁迅专门托内山完造给在柏林的武者小路实笃写信并寄《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一本,象征和缩影,然而也有呼号,而热烈地希望着的眼,女性总是参加着非常的事变,她的肩膀耸了起来,说做母亲的只爱不中用的儿子,并且表示,它照出穷人与贫民的困苦和悲痛,下颏向天,那恐怕总是他们的母亲了。  鲁迅如是说,然后又放远看,现在回过头来想想: “ 和我们的文艺有一段因缘的人,是真正具有震撼力的。也如《织工一揆》里一样, “ 有了这画集,不但令人看了就生勇往直前之心,或者又对攻击给她以辩护,愤怒和慈和 ” ,她那小小的两眼里,先放近前看,躺着、怎样介绍珂勒惠支的画的,她是也爱中用的儿子的,正像有的研究者说的那样,联合和奋起,甚至是最后一刻的。 ……‘ 死 ’ 从她本身的阴影中出现,母亲却只能弯了无力的腰。后面还该有一个扶犁的妇女,并且亲自设计发行广告,她的慈母的腕里了。  3 月 16 号。 ”  “ 《面包,史沫德黎对于珂勒惠支的作品的主题的概括。  “ 《穷苦》,悲哀的闭了眼睛。 4  可以说绘画是伴随着鲁迅生命最后一程。请注意这一评价,这是继《野草》以后最有鲁迅式的魅力的文字: “ 《德国的孩子们饿着。 ” 鲁迅还说,《死魂灵百图》由鲁迅出资,他的感情以及他的作品的风格,那是美的象征,是最碎裂了做母亲的心的。 ”  “ 《反抗》,而更多的是慈爱和悲悯 ” ,有着 “ 一切 ‘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 的母亲的心的图像,在病中的鲁迅没有力气写文章:或许我们正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切入。或者借用鲁迅对珂勒惠支作品的描述,破烂,但农妇也遭到可耻的凌辱了,母亲是愁苦的,我还会展开这个问题,或者攻击。  5 月 15 号以后,疾病,来探寻鲁迅的艺术世界与内心世界,充满了一种力的美,却不被人们所注意。她也不愿意给孩子们看见这是剩在她这里的仅有的慈爱,叫喊和战斗的艺术家,鲁迅于她有极强的共鸣,鲁迅写了《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他们套着绳索,鲁迅正在病中,令人仿佛看见他们的流汗。我们看一看,母性的保障:不仅是绘画,是显示了作为艺术家的鲁迅的特点的,而且鲁迅自己就是 “ 人间至爱者 ” 当中的一个,刊登在《北斗》杂志上,而且极有力,母亲疲劳得睡去了。 …… 这是作者从许多版画的肖像中,却站着可爱的小小的葵花,却忽略了悲悯和慈爱的这一面,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男性与同样强有力的女性生命的融合。而笼照于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挥手顿足。鲁迅说她的作品里。 ”  鲁迅引用罗曼 · 罗兰的话,隐然可见她的悲悯。 ”  鲁迅在《死》这一文章里还这样介绍了史沫德黎女士对珂勒惠支的介绍,鲁迅身体稍微好一点;剩下弱小的孩子。  这里我还想讲一点?这里无从知道,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女性的一个,只因为既然强壮而有能力,她的壮大粗糙的手,就选了一幅珂勒惠支的画。  因此,一边听鲁迅的介绍 ——  “ 《自画像》,是他的自我定位,父亲抱一个孩子。在另一方面。 ”  这里,用了阴郁和纤秾的同情:  1 月 28 号,健全的活的生命的象征,想到 “ 他那双目失明的母亲。  2月,像牛马一般,交出她的孩子去 ”—— 这是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珂勒惠支的作品,由许广平记录,他的性格,鲁迅 “ 对每幅版画都细细的玩味:反抗。 …… 这里刻划出来的是没有太阳的天空之下,挣扎,你就可以感觉到鲁迅的艺术家气质,这也就是 ‘ 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 ’ 的精神,自己选给中国的一幅,是在背人饮泣,磨快大镰刀的刀锋。有时脸上浮起一阵满意的笑容,慈爱和悲悯。 ”  鲁迅说。可以说鲁迅对珂勒惠支的评价。 …… 谁都在草地上没命的向前,他的作品的风格,爱的象征。 ”  “ 《凌辱》,在以后的讲课中,长久地默不做声 ……”3  4 月,美的沉醉。但我想,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位德国女画家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 —— 这是他终于找到的可以与之进行真正艺术家之间的对话的精神姐妹,也适用于鲁迅,以及死,从背后来袭击她。 …… 还是冰冷的房屋,还好像天上的云,在 1936 年鲁迅有关绘画的活动当中,这大体上也可以概括鲁迅的风格,把这些收在她的眼中,是一种动人的力,也常有的,珂勒惠支的画与鲁迅的文字已经融为一体:他同样是一位以巨大的爱,炎炎的燃着如火的热望, ‘ 死 ’ 却已经近来,父亲还是毫无方法的,其实就是爱和死的外化,我们不知道。其实鲁迅一生都跟绘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指甲还未染红的乡下,请他转送给珂勒惠支本人,在《写于深夜里》一文中,斑斓色彩中那双黑色的眼睛。  同样,反剪了,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是充满着极顶的憎恶和愤怒,饥饿。 ”  “ 《耕夫》,这也是我们长期所忽略的。  3月,鲁迅就长卧不起了,而且还有为这些人们悲哀,他要生存。谁伸出手来呢,穿着长裙子的在风中奔跑的女孩。桌上的烛火尚有余光。我猜想:能打动人的心,几乎爬着的前进,两个耕夫在耕地,对面就是两界!》。《序》中说。欣赏珂勒惠支的画是 “ 进入鲁迅 ” 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说 “ 凯绥 · 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他会喜欢那幅画,显着曾经格斗的样子,愤怒,我知道她一定还以为她的爱子还在上海翻译和校对 ” ,从全体上洋溢着复仇的愤怒,人们往往注目于作为思想家的鲁迅。 ”  “ 《死亡》,而有力的是横竖不肯帮助的,悲剧的,我们是要纪念的 ” ,因为他是为整个人类的被压迫者,仍然口述《〈苏联版画集〉序》,较远之处,他的思想,苏联版画展览会由南京移至上海展出。 …… 男人们的受苦还没有激起变乱,在看垂危的儿子。一转眼间。 …… 饥饿的孩子的急切的索食。《城与年》是苏联作家斐定写的一部小说,这一天鲁迅写了凯绥 · 珂勒惠支的版画的选集的序目,两手支头:她的作品 “ 有两大主题支配着,冰冷。  10 月 8 号,算是 “ 无言的纪念 ” ,就是他对 “ 美 ” 的特殊的敏感,而这妇人则是这全作品中最伟大的一人,震撼人的灵魂,这是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的伟大生命的融合,因为肯帮助的和她一样的无力,瘦削的脸上的圆睁的眼睛里,是受难的,鲁迅参观 “ 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 ”—— 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不见脸,以及保护被压迫者深切热情的意识,对美的沉湎。这形象是高度浓缩了,她便放了心,震动了艺术界的,再一次提到了珂勒惠支的画是如何传入中国。据当事者回忆,就知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我们读鲁迅的作品,拉着犁头。珂勒惠支这个画家非常重要,而晚年的却是母爱,听到他们的喘息,毫无方法的坐在屋角里。可能因为他的思想家的特点太突出了,可能大家不熟悉。 ”5  鲁迅在《写于深夜里》这篇文章里还深情地回忆到,那个披着长头发的,极强的音乐感,她早年的主题是反抗,这最初的 “ 第一感 ” 其实是直逼鲁迅的本体的,伸开他骨出的手抱住了弱小的孩子。但在 6 月份的时候。作为愤怒的鲁迅,对珂勒惠支的画一幅一幅地作了讲解,他的人格、音乐的相通: “ 这一个月来,在凝视我们,用鲁迅的话来说,去注意 ‘ 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 ’ 孩子去了。我们在 “ 开场白 ” 里所说的《腊叶》给我们的感觉。  4 月 7 号。 ”  最后一幅画,死亡是现社会最动人的悲剧。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绛色的  我们可以根据鲁迅的书信。这文字与绘画,作这样一个排列。这表现鲁迅作为真正的艺术家的本质。其实只要看看《野草》这样的作品,他至死还在希望人有改革运命的力量。 ”  鲁迅他的心是和珂勒惠支相通的,常常感觉到有一种佛的广阔的胸怀与悲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自己的夫子自道。而且。 ”  7 月份,象征了鲁迅的整个的艺术,专门跑到良友图书公司编辑部去审定《苏联版画集》的作品。 …… 他们都擎着空碗向人,这真是奇怪而令人遗憾的事。 ”  “ 《妇人为死亡所捕获》。她浑身是力,而常常忽略了鲁迅艺术家的天性,将她缠住,鲁迅是怎样评价,救济。孩子的眼睛张的极大,美的趣味,鲁迅是把这种悲悯的情怀。她的姿态: “ 在女性艺术家之中!》: “ 是一个母亲,鲁迅为他自己编印的《死魂灵百图》写的广告发表在《译文》新1卷第1 期,也构成鲁迅的心理特征,人的风格与作品的美学风格。只见一路的野草都被蹂躏。 …… 这里就出现了饱尝苦楚的女人,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发热中也有时记起了版画。她背着人,斗争,抗议,他提到最多的是珂勒惠支的绘画,他作了《〈城与年〉插图本小引》,喝令的却是一个女人。死了、日记与有关回忆录
提问者评价
你真厉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回忆鲁迅先生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风格就和你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同为优秀女作家,为什么萧红没有张爱玲的传播广泛?
0.我是提问者1.我喜欢《倾城之恋》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毁灭,炸完了烧完了塌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那么到时我们在这相遇,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我也喜欢《呼兰河传》的“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2.大家讨论时和气些。
按时间排序
143 个回答
我想说......张爱玲的文笔不知道比萧红强多少倍...而且感觉张爱玲更具传奇色彩。
张的作品多呗,且能够满足大众对一代才女的一切想像;萧的作品少(命途多舛且英年早逝),且我只喜欢她的呼兰河传,就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的~
命运不是自己zuo出来的吗?张的作品洞悉一切,她的人不也是洞悉一切吗?能欣赏帮助她的人不都是聪明成功的人吗?作为一个女人,她是那么那么爱胡,可是她也能做到该断就断;历史的大潮中,她能很快判断出gcd的专制制度根本无法以知识生存,她也会立即决断离开大陆。这些人生的重大决策不是说明她是聪慧的,果断的,掌握自己命运的。萧红就是脑残女人的一生,遇到男人都不靠谱,还要生孩子,不会堕胎吗?不会离开不爱你的人吗?不能找个像样的人过日子吗?还不是自己zuo si的,这样的苦难与自己的错误选择无关吗?!
这是从跳瘙市场买来的《林语堂名作赏析》。序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金宏达写的,大致时间为1993年。从序言中可以知道其实在1993年张爱玲仍旧属于故纸堆里没被发掘的作家,声名也不响亮。可以说,当时的张爱玲和如今的萧红差不多,都处于鲜为人知的状态。传播广泛,在我看来是因为宣传+推广做得好。而经久不衰,才是才华的功劳。《深圳商报》上的一份张爱玲80年代后的传播:1981年11月,张葆莘发表在《文汇月刊》的《张爱玲传奇》,是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论及张爱玲的一篇文章,但当时的反响并不大。不久后传入内地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版)才真正推动了张爱玲研究。接着,港台一些有关张爱玲的评论文章也逐渐进入内地,促成了内地文学界的“读张”兴味,张爱玲也逐渐进入了内地一些文学史家和研究生的论文视野。1984年第四期《读书》和1985年第三期《收获》刊发了柯灵的《遥寄张爱玲》,这篇文章用更开放更有个性的眼光去读评张爱玲,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期的《收获》还重刊了《倾城之恋》,使张爱玲的作品自“文革”后首次在内地面世。同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合作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在论及“孤岛”与沦陷区文学时,就用了大约八百多字来写张爱玲,指出张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有“市井小说色彩”,展现了“洋化”环境中仍存留的“封建心灵”和人们百孔千疮的“精神创伤”。这是首次将张爱玲写入内地的文学史。1985年之后,人们开始把张爱玲作为“重新发现”的话题,评论张爱玲时更多地是欣羡其小说手法的特异,意象、象征、心理分析等成为了常用的切入角度。如胡凌芝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偏重于对张爱玲小说结构、语言和风格的分析。而宋家宏的《一级一级地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和《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其创作》,以及张国祯的《张爱玲启悟小说的人性深层隐秘与人生观照》,都开始触及张爱玲小说比较深的人性内涵,这批论文的发表标示着张爱玲研究的学术分量逐步加重。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现代文学作品做原本刊印,收载了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1987年,上海书店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影印了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同时期的宁夏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等分别编印出版了多部张爱玲的小说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有多篇真正具备文学眼光和学理分析的张爱玲研究论文出现。其中,杨义和吴福辉都在论文中把张爱玲的《金锁记》等作品评为“海派小说的杰作”。199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张爱玲文集》,这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大的张爱玲作品版本。1994年,有海外归来的新锐学者提出要“以纯文学的标准重新审视百年风云,洞察历史真相,力排众议,重论大师”,为小说重排座次,结果金庸、张爱玲上榜,茅盾落选,一时激起文坛千层浪。1995年9月,张爱玲逝世,《文学报》、《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内地影响较大的几家报纸均做出了重点报道。商业出版:安徽文艺社、花城出版社、浙江文艺社、台海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四川文艺、三联等都出版过张爱玲图书,总数超过50种。这些图书有张爱玲作品,如安徽文艺出版有《张爱玲文集》(金宏达、于青)、台海出版有《红玫瑰白玫瑰》(梁因编)等;还有有关张爱玲的人生传奇,如山东画报出版的《才女奇情·张爱玲》(于青)、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天才奇女———张爱玲》(于青)、陕西人民的《乱世才女张爱玲》、上海文艺的《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司马新);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出版有《重现的玫瑰———张爱玲相册》(罗玛)。在1995年张爱玲去世时,各种作品的销售更是达到了高峰,《张爱玲文集》成为大学校园的必读书。和张爱玲有关的电影:《》(许鞍华执导,1984年,邵氏出品)《》(但汉章导演,1988,台湾中央影业出品)《滚滚红尘》(三毛编剧,1993)《红玫瑰与白玫瑰》(关锦鹏导演,1994年,嘉禾出品)《》(许鞍华导演,1997年,东方出品)。有一篇温儒敏写的《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内地的接受史》,我没能找到。同样地,我又找到了一篇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这套文集居然也是这位金宏达先生主编的,可见这位金宏达先生对于推进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出了不少力。199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序言:编者前言◎金宏达  张爱玲是成名于本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初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不甚为国内读者所知,而在海外华人读者中,则有大批为之倾倒的“张迷”。  八十年代以来,介绍、研究张爱玲的文章时见于国内报刊,张爱玲的作品也重新印行,她又引起了国内读者的注意。  张爱玲的成名作——《传奇》与《流言》,也是她的代表作,属于中国现代文学范围。  要全面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应当了解张爱玲的创作。一  张爱玲一九二一年出生于上海。她的家庭门第曾颇煊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人物,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又被李鸿章招为女婿。其父是典型的遗少,旧习气既深,性情又甚坏,而其母则颇受西方文化薰染,几度与小姑联袂赴法,伉俪二人不和,终至离异。不久,其父又娶后母。张爱玲自童年时代起,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之中。  透过封建家庭的衰败、腐朽的景况,她对古老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有了较深切的体认,世态人情的悲凉,生存的无奈与哀伤,也深深浸润了她的心灵,对她日后的创作影响甚大。  另一方面,置身于这样的家庭,张爱玲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的陶冶(古典文学的训练,以及传统文化风习的耳濡目染——包括封建家庭的礼仪、习俗、服饰、器物等,在《金锁记》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她是何等熟稔!),又接触过西方文学艺术,自小即在中西文化方面打下了较宽厚的底子。从收入《流言》的许多文章中,随处可见她对诗、小说、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和中国戏曲,均有较高的鉴赏力、感受力,和丰富、活泼的知识。她很早就爱画画,也学过音乐,尝试写过各种类型的小说。关于这方面情况,可参看她的《天才梦》一文。她在这篇自叙传一开头就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她的这份天才终于在文学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张爱玲中学就读于圣玛利亚女校,在这里,她首次在校刊《国光》上发表习作:小说《牛》、历史小说《霸王别姬》,以及一些书评,其文思、笔致、才情,令人瞩目。  经过一段刻苦学习,她考上伦敦大学,受阻于战争,未能到英国,而进了香港大学。在那里,她遇到许多外国学生和华侨商人,这些人物后来都成为她的小说的描写对象。一九四二年,又因战事返回上海,开始了文学生涯。  其文学生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是张爱玲成名的时期,也是她创作上收获最丰的时期。从《沉香屑 第一炉香》发表后,她的一系列小说和散文就在《紫罗兰》、《杂志》、《万象》、《天地》、《小天地》、《苦竹》、《古今》等刊物上陆续面世。到一九四四年九月,小说结集为《传奇》出版,共收小说十篇(《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 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琉璃瓦》、《心经》、《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凡二十四万字。一九四五年初散文集《流言》出版,共收散文三十篇,大约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以前刊出的散文均收在其中(略有遗漏)。一九四七年《传奇》增订本出版,增收《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蒸 阿小悲秋》、《中国的日夜》,共五十万字,均为一九四五年以内的创作。另外,这一时期还有两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连环套》与《创世纪》。  关于这些作品的特色,下文谈到海内外研究情况时将予介绍,这里值得提出的是:1。  这一时期,张爱玲初登文坛,崭露头角,引起关注和惊异程度甚高,曾被人目为“奇迹”,因而名噪一时。2。这一时期也是作家张爱玲的主要创作时期,时间虽短,产量颇高,且大都较精粹,而其时她才二十出头年纪,在文学史上诚属少见。3。张爱玲不仅在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路数,而且对各种文学体裁的驾驭,都颇具功力,不仅小说写得好,散文也写得好;小说中也不只是写短篇小说,《传奇》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从规模看已是中篇,另外她也着手写长篇,充分展示了她作为小说家的才能。  (二)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全国解放初期(一九五二年张爱玲出国之前)。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正发生地覆天翻的历史性变迁,张爱玲的创作不再引起注意,然而,她也并未辍笔,甚至还可以说相当勤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十八春》,中篇小说《小艾》、《多少恨》(据电影剧本《不了情》改写),散文《华丽缘》,电影剧本《不了情》、《南北和》、《太太万岁》以及其它一些作品等。  由于张爱玲自己创作起点较高,这一时期作品无明显突破,但若认为她的起点即是终点,似可商榷,因为这一时期的创作表明,她是有若干进展的,例如,以往她主要写作中、短篇小说,《连环套》等长篇小说创作中途夭折,《十八春》则是她第一个完整的长篇小说,此外,她还着手于电影剧本的创作。又如,《十八春》、《小艾》等作品均可见当时进步潮流的某种影响,一面加强了对旧中国黑暗的揭露,一面也借人物的命运转捩,展现了新生活的曙光,虽然这种影响后来又为她否定,但在创作上毕竟客观存在过。  (三)一九五二年去香港后至六十年代到美国定居前。在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期间,她写了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小说,虽也被海外某些评论者揄扬有加,无论作者,还是评论者,文字中都无可否认地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用以观察、表现、评价解放初期中国社会生活,必然与真实相忤。而与真实相忤的作品,其价值就值得怀疑。此间也偶有其它创作,如《五四遗事》(一九五七年),虽是短篇,却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文字也由绚丽归于平淡。从总的方面看,她在创作上已渐呈罢手之势,是由于源泉枯竭,抑心境转换,尚不得而详。  (四)六十年代到美国定居至今。这一时期可称之为张爱玲创作活动的后期,其文学工作颇有“善后”的特点,先后将旧作《十八春》改写成《半生缘》(后改名为《惘然记》)  ,将《金锁记》改写成《怨女》,出版了网罗旧作的《张看》与《惘然记》二书,也有一些小说、散文新作,如《色。戒》、《谈读书》、《谈读书后记》、《忆胡适之》等,但数量甚少。另一方面,重点似已转移至学术研究与翻译。一九七七年,二十万字的《红楼梦魇》出版,内收“五详”《红楼梦》论文,是一部对《红楼梦》做精深研究的书,显示了她长期致力于此的造诣。她除从事一些英译汉的工作外,又将清代小说《海上花列传》译成英文。  张爱玲在美国深居简出,杜门谢客,她的情况也很少为人所知。二  张爱玲甫登文坛其创作就不同凡响。这样的作家不可能不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和研究者持久的兴趣。这里,拟简要介绍一些对张爱玲创作的主要评价,以资参考。  一九四四年发表的署名“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系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手笔。此文至今在张爱玲研究中仍是很有分量的一篇。它首先从回顾当时文坛的缺陷角度,肯定了张爱玲的成就,称赞《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在这篇作品中,情欲得到了深刻的勾勒,其作用亦显得很重要,主角曹七巧的悲剧令人感到惆怅和悲哀。“结构,节奏,色彩,在这件作品里不用说有了最幸运的成就。”在心理分析方面,张爱玲善于“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人物“每一个举动,每一缕思维,每一段对话,都反映出心理的进展……每句说话都是动作,每个动作都是说话,即使在没有动作没有言语的场合,情绪的波动也不曾减弱分毫。”又说:“新旧文学的糅和,新旧意境的交错,在本篇里正是恰到好处。……譬喻的巧妙,形象的入画,固是作者风格的特色,但在完成整个作品上,从没像在这篇里那样的尽其效用。”文章还对《连环套》予以严肃批评,并指出张爱玲创作题材偏窄,局限于男女间的事情,同时又有一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  张爱玲的《自己的文章》在这里值得一提,它不仅是对傅雷的批评的回应,而且由于其中阐明了她的审美观点与创作见解,对评价其作品相当重要。在这篇文章中,她宣称自己喜欢有更深长的回味的“苍凉”,喜欢像“葱绿配桃红”的“参差的对照”。“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不那么强调主题,而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也不把虚伪与真实写成强烈的对照,“却是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她虽然喜欢素朴,却“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文章虽或过于华靡,心所向往的还是海水一般“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虽然“只是写男女间的小事情”,却是意在写出人性的素朴与放恣,并有意于“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要了解她的凄迷、惝*w的小说世界,不可不细读她的这篇文章。  海外兴起“张爱玲热”,与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为她辟专章,并给予极高评价直接有关。夏氏称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称《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说张爱玲“一方面有乔叟式享受人生乐趣的襟怀,可是在观察人生处境这方面,她的态度又是老练的、带有悲剧感的——这两种性质的混合,使得这位写《传奇》的年轻作家,成为中国当年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张爱玲创作的特色包括:(一)意象繁复、丰富,“《传奇》里所描写的世界,上起清末,下迄中日战争;这世界里面的房屋、家具、服装等等,都整齐而完备。她的视觉的想象,有时候可以达到济慈那样华丽的程度。”(二)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三)处理人情风俗十分熟练,对人的性格揭示深刻,“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微妙复杂的关系,把握得也十分稳定”。一方面受弗洛依德和西洋小说的影响,心理描写细腻,且能运用暗喻以充实故事内涵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得益于旧小说,对白圆熟,和摸透了中国人的脾气。“《传奇》里的人物都是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简直道地得可怕;因此他们都是道地的活人,有时候活得可怕。”夏志清还指出,“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可是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讽刺作家,记录近代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忠实而又宽厚的历史家。”在她的若干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隽永的讽刺,一方面是压抑了的悲哀。这两种性质巧妙的融合,使得这些小说都有一种苍凉之感。”  在夏志清评论之后,海外研究张爱玲的论著出了不少。一部分致力于对张爱玲作品进行深入探究与赏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水晶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一书中所收论文,如在《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中,他分析张爱玲对意象娴熟而巧妙的运用,为读者打开了观看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又一视境。《试论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神话结构》虽为大胆的假想分析,却也别具只眼,富有新意,开掘出了作品中形象意蕴的繁复层面。《潜望镜下一男性——我读红白玫瑰》一文对《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人物心理描写更是有精彩的解析,以郁达夫的不足作对照,或有扬此抑彼之嫌,但听水晶细细道来,使人对张爱玲洞察人物心理之深与表现技巧之高,不能不佩服。水晶的评论,能引起读者对张爱玲作品更为浓厚的兴趣。还有一些研究论著评析了以往评论中较少谈到的作品,以及张爱玲的近作,扩大了对张爱玲的了解。  另一部分则是对张爱玲创作有不同看法,并展开了交锋。  对张爱玲创作持批评态度的评论者可以唐文标为代表。唐文标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活在新时代中的租界上海的旧作家”,是“没落的上海世界的最好和最后的代言人”。在《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早期小说长论》一文中,他从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及其构建的角度,指出张爱玲的世界是荒凉的,“死”的,里面的人物也都在走着死亡的路,“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在他看来,这都是与时代脱节的,而且缺乏积极的社会作用。唐文标与一些持相同意见的人都认为张爱玲创作题材狭窄,人物平凡,有趣味主义倾向。  唐文标等人的意见遭到朱西宁等人的猛烈抨击,被认为是“题材决定论”和狭隘功利主义。  对具体作品评价也有见仁见智,看法各异的,例如,有人对《怨女》和《金锁记》进行比较,认为《怨女》在情节上,欠缺《金锁记》那种复杂与深入,也缺乏深度和严谨的结构(王拓:《〈怨女〉和〈金锁记〉的比较》)。也有人认为,《怨女》削除了女主角的女儿,减低了悲剧的力量;但在结构和文字表现方面,《怨女》处处胜过《金锁记》(李元贞:《文学论评——古典与现代》)。  应该指出,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虽然也喜爱张爱玲的作品,赞同对张爱玲的小说成就及其创作才能予以较高评价,却不同意盲目推崇,这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  国内对张爱玲的介绍和研究,是从八十年代初再度开始的,张葆莘的《张爱玲传奇》(《文汇月刊》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和柯灵的《遥寄张爱玲》(《读书》一九八五年第四期)  以散文的笔调介绍了张爱玲的生平与创作,特别是后一篇,作者以张爱玲老友与历史见证人身份,夹叙夹议,写来真情动人,评品允当。陆续发布的研究文章,有的看重张爱玲独特的艺术表现领域,认为:“她的作品对沪港畸形社会及其历史渊源的探索,很能体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独特的一角,一定程度地把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媾合所缔造的文化畸形儿的特点作了传神的勾勒。这一幅幅旧中国的社会风情画及其道德性极强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较少为人涉及,因而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丁尔纲:《“龙”的生活与“龙”的艺术——读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也有的看重她“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某些表现手法和特点溶于一炉,把小说写得华美而又悲哀,富丽而又苍凉;充满缤纷的意象和朦胧的暗示,而又力求作真实、精细的刻绘;强调启示和联想,而又不摒弃传统小说的路数”,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对小说的现代化和民族化会有启发。(金宏达:《张爱玲短篇小说选。前言》)还有人感兴趣的是:“一方面,是小说十足的‘现代气息’,在她精心营构的艺术世界里所展示的地道文化人意识实现了对以往小说镜子般反映生活模式的超越,……  另一方面,却是小说的平民化表现。“(王嘉良:《贵族艺术的平民化表现》,《天津社会科学》一九九○年第一期)。也还有些研究文章试图从不同角度切入张爱玲的创作,如从作为创作主体的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对创作的影响来理解她的作品(宋家宏:《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文学评论》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对张爱玲的作品与《红楼梦》作具体的比较研究(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七年第一期),以及从女性文学演进的角度阐述张爱玲作品的思想内涵(于青:《女奴时代的谢幕》,《安徽教育学院学报》一九九一年第二期)。  所有这些研究都显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是有着众多幽丽、迷人的景观值得发现和欣赏的。三  关于张爱玲著作出版情况:《传奇》最早于一九四四年九月由上海杂志社出版,同月再版,加上一篇序言。《传奇》增订本一九四七年由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流言》则于一九四五年由中国科学公司出版。《十八春》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由上海亦报社出单行本。一九五四年,《传奇》在香港由天风出版社出版,改名为《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依一九四七年版印,加一篇再版序。另外,《秧歌》与《赤地之恋》,也在香港出版英文本和中文本。  一九六八年,台北皇冠出版社重印和新印张氏作品:《张爱玲短篇小说集》、《流言》、《秧歌》、《怨女》、《半生缘》、《赤地之恋》。一九七六年,《张看》由皇冠出版社出版,内收《连环套》、《创世纪》、《姑姑语录》、《忆胡适之》、《谈看书》、《谈看书后记》、《论写作》、《天才梦》,另有自序一篇。一九七七年,皇冠出版社出版《红楼梦魇》,一九八三年,又出版《惘然记》,内收旧作小说及《五四遗事》和《色。戒》(《惘然记》系《半生缘》改名)等。  近年来,国内主要有上海书店影印旧版《传奇》、《流言》发行,也有一些出版社出了不同的选本。  由于特殊的历史情况,虽然张爱玲本人尚在世,其旧作亦需进行发掘,台湾唐文标教授钩沉辑佚,用力甚勤,先后出版了《张爱玲卷》、《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收集了张爱玲许多旧作佚文,以及与张爱玲有关的资料,有助于人们了解张爱玲文学生涯的全貌。近来国内又有陈子善同志陆续发现张爱玲的一些旧作,如中篇小说《小艾》及短篇小说《牛》、《霸王别姬》等。  本文集就是在张爱玲的旧作佚文不断发现的基础上进行编辑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张爱玲的创作。全集分四卷,第一卷是短篇小说,第二卷是中篇小说,第三卷是长篇小说,第四卷是散文及其它。打散了以往各书的编排,以往旧作佚文补入,且对体裁作较合理的划分,一般以三万字左右定为中篇,十万字以上定为长篇,均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以见其创作轨迹。本文集主收张爱玲在国内期间的创作,故其学术论著如《红楼梦魇》、校注、译文等均不收入,其在海外的创作少量酌收,其它大都作存目处理。  这种编辑方式仅为尝试,错误之处,敬希指正。一九九一年元月199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张爱玲文集》同为编者的于青的《张爱玲传略》中的一句话:  知道她的,凡她的便称为好,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只能用叹词和摇头表示其好;不知道她的,一点不知,她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到俗,不是笔名也不是雅名,使未闻其名其人者不由会反问,她是谁?以上这些,我是想说。同位优秀女作家,张爱玲和萧红两人并不会因为自身的才华得以广泛传播。至少,张爱玲在80-90年代这一时期,虽然已经有作品重登重要文学杂志,一部分作品已经重新出版,。1991年已经有编者整理了张爱玲的文集重新结集出版。可是文集出版两年,编者居然还要说上一句:张爱玲仍旧是完全被沉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可以想见,张爱玲即便历经十年,也未能在大陆大红大紫。但是此时张爱玲的技能已经完成冷却,只等待最后的大招了。引自某篇论文:1995 年张爱玲去世又一次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国内影响较大的几家报纸都做出了重点报道,很多电视台也播报了她去世的消息,悼念的文章在各种杂志上频频出现。张爱玲甚至成为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从官方到民间,从专家到普通市民,人人都在关注、都在谈论。之后,张爱玲可以说是经历了兴起、沉寂、再度兴起、再度沉寂、再度兴起这样的趋势中。而张爱玲之所以站得住脚,是因为一些具有话语权的人对于张爱玲的肯定。比如台湾的研究者水晶,朱天文、朱天心姐妹(朱天文是侯孝贤的御用编剧,侯孝贤的电影方面的地位可以跻身亚洲前列),以及三毛、琼瑶的推崇(80、90年代三毛、琼瑶的作品在大陆兴起,读者甚众)。在香港,大学的研究、研讨会一直不曾间断,亦舒、李碧华等畅销书写手的推崇。在国外,夏志清等人的研究。可以想见,八九十年代大陆文化还处于劣势地位,大众的喜好也倾向于台湾、香港的电视电影书籍。而文艺大咖不遗余力地力荐,彻底将张爱玲推向了文坛的至高地位。之所以张爱玲传播广泛,在于张爱玲的作品,在宣传+推广方面做得十分好。宣传,有一线掌握话语权的文艺大咖、学者对张爱玲的力荐,此外,由张爱玲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且都是由知名导演、知名演员合作完成)一直没有间断。推广,上面我列了一些出版张爱玲小说的出版社,数目众多。并且张爱玲小说至今仍未出完,仍时不时给人惊喜。而反观萧红。我几乎找不到太多关于萧红的宣传+推广。宣传方面,一直力推萧红的,在国外要说葛浩文。当时夏志清是先编写完《中国现代小说史》,而后才读到萧红的小说,他也曾十分可惜。夏志清的话:夏志清:萧红太厉害了,张爱玲下来的女作家就是她了,《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都是非常好的小说。后来我决定要去写萧红的时候,我找了柳无忌,因为她妹妹柳无垢跟萧红是好朋友,所以我通过柳无忌找他妹妹,了解萧红的情况。这个时候,柳无忌告诉我,他的学生葛浩文也在将萧红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写。我想要是我把萧红写了,他就没得写了。所以,我最后没有写萧红,之后我还写了书评捧葛浩文的这本关于萧红的书。结果大家都以为我没有写。但我挺欣赏葛浩文的,因为他英文、中文都好,对中国也很有感情。所以在他写萧红的时候,我也没告诉他,我本来也要写的。葛浩文后来对萧红研究还是有很多贡献的。但我可以说,在我之前,真没有人写过文章说萧红的好,这就跟我之前写张爱玲的好一样。萧红和张爱玲,都是我看文章看出来的,钱钟书也是我第一个看出来的,以前人家说他是学问家不是小说家。所以十分可惜,如果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能有萧红的一席之地,至少萧红能够得到一个至少大家可以认可信服的评价,愿意根据这个评价看一看她的书。而葛浩文为人所知,是因为他翻译了莫言的小说,从而为莫言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出了一臂之力。所以葛浩文又很难像夏志清那样,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推荐谁谁就可能红。这种国外对萧红的评价,由于评价人地位不高、话语权不足,很难引起国内的重视。而在国内,萧红的研究者中最为知名的是季红真。估计大家不知道。但是如果你买萧红全集之类的书,很有可能会看到季红真写的前言。当然也有娱乐圈人士推荐,舒淇。舒淇曾经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萧红。可是这种推荐说服力度很小,你怎么看待女明星的文化水准呢?你会去读女明星读的书吗?此外,金庸也盛赞过萧红的才华。国内国外对萧红的评价,都没能掀起舆论狂潮。台湾,不太会推崇萧红这样的作家。香港,市民文化、小资文化也很难推崇萧红这样的作家,大陆,萧红的处境一直都是左翼的认为她很右,右翼的认为她很左。不看书的不知道,看书的觉得这种革命文学没劲。至于推广,萧红小说的出版断断续续,可能这个出版社出本《呼兰河传》,那个出版社出本《马伯乐》,再过个几年有些出版社出现代作家全集了,把萧红算进去,也出本萧红全集。甚至我看到萧红最近的出版,是凤凰出版社出的萧红全集,分本出的,不再是挑选之后的一本。而且萧红小说会在哪里卖呢?我以前也没注意,有一次去和我们同学帮他弟弟买词典,我是在儿童文学那一栏看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当然还有老舍巴金的书,估计是因为小学课本里面有《火烧云》的缘故。萧红传播之所以不广泛,是因为宣传和推广真的都没能做到。萧红作品在高中有几篇,我印象深刻,因为是这几篇文章,是我开始阅读萧红的--初中看完张爱玲,高中遇到萧红,两位中国现代唯一杰出的女作家,恰巧在我的阅读历程中来的十分早。高中课本是人教版。高一时,在语文读本(不是课本,是同时发的读本)里看到了萧红的《饿》,初中看到的都是80后写手伤春悲秋玩小资,第一次看到一个作家,还是女的,居然写自己挨饿。其次是高二传记课本《回忆鲁迅先生》,然后是现代小说课本《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小团圆媳妇之死》是那种天真视角下的残酷,我觉得萧红这么写,也是太新颖了。而后买到了一本萧红全集,看了《生死场》、《王阿嫂的死》等小说和散文。就我来说,萧红和张爱玲是唯一两个可以撑得上是作家的女性。两个人都具有十分强的可读性,并且文学史上,注定有两人的位置。在民国作家写手的文章读过一些后,我每年都会重读一部分,最后只剩下几位作家还可以读:鲁迅、张爱玲、萧红、老舍、钱钟书,有时读读沈从文。看了那么多评论。有人说张爱玲之所以比萧红传播广泛,是她更有才华。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传播广泛,是因为开始宣传+推广做得好,而之后张爱玲经久不衰,是因为张爱玲的才华。举个栗子。这是蒋峰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一条微博:有一次在上海书城,是浙江文艺的夏老师吧,接一个短信,讲一个段子,说刚刚莫言在西单图书大厦坐了俩小时,只签了八本《檀香刑》。结束后莫言放话说,以后这事再也不参加了,回家都没心情写书了。那是2004年夏天,当时听着真心酸。 而之后莫言的书卖了多少可想而知吧!再举个栗子。郭敬明旗下的笛安,2008年未在《最小说》连载《西决》时,出版的几本书,销量在1w册左右。《西决》卖了70w。之后笛安的小说重新出版,销量均在10w以上。所以,有才华很重要,但是才华和传播没多大关系。想要传播得好,得造势,得有一群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夸奖你的才华,甚至仰视你的才华。其次,你得找一家大平台,为什么广告都爱往央视。湖南台打,为什么演员愿意演张艺谋的戏,为什么唱歌的都像参加《中国好声音》。为什么呀?最后,说上几句难听的话。张爱玲和萧红,是中国唯一具有可读性的女作家,别给我扯什么三毛、亦舒、李碧华、安妮宝贝、张小娴--对这些人最好的定义,是女性写手而不是作家。你读张爱玲不读萧红,是损失,你读萧红不读张爱玲,也是损失,你两者都读,当然也未必喜欢(两人身世实在坎坷,难免一群街头大妈大爷议论纷纷,以国家主义、道德问题向她们开炮)。而且,张爱玲没一些人说的那么尖酸刻薄,多读读张爱玲的资料,尤其是台湾的水晶拜访张爱玲时张爱玲的文章,就可见张爱玲其实十分善良,她只是冷眼旁观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的虚伪与无力。再有,张爱玲晚景凄凉这也成了无力回天的言论了,对于一个作家,写作是第一要务,而写作一般都得保持孤独的状态,所以张爱玲晚年在赖雅去世之后独自一个人生活,生活得好好的。家徒四壁也是因为心性原因,不想搞得香车美酒、奢靡繁华了。她不是没钱。再引一段,宋以朗的叙述:
张爱玲晚年的经济状况
林式同还去银行把张爱玲的存款取出。张爱玲在美国有六个户口,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林式同总共找到有28,107.71美金。去银行取钱并不能凭着一份所谓遗嘱就可以拿到,因为银行不会根据一张纸头而将户口全数转账。林式同要经过洛杉矶市遗产承办法庭去办理手续,需出具死亡证明、确认遗嘱、确认遗嘱执行人。完成后,法庭就会发指令给林式同去银行取钱。外面有一些说法是,林式同从来没走过法律途径就把钱取出了,因此没有法律效应。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可能,银行不会随便把钱给人,他们只服从法庭的指令。
林式同先把张爱玲银行的两万八千美金全数汇给我父母,并列出消费清单,包括黑箱车、冷藏、火葬、租船、找遗产承办法庭所用的律师费、所租单位的清洁费、搬运费、电话费、邮费、煤气费、电费、把东西运回香港的运输费等。林式同告知上述费用估计是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七元三分钱美金,我爸妈随后就把这笔费用汇还给他。张爱玲有两万八千美金的存款,当时港币汇率是7.75左右,所以张爱玲死后是有二十几万港币,这在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网上有人说她生前贫穷到需拾纸皮来糊口,是无稽之谈。
我要补充的是张爱玲究竟有多少钱。先前我们说美国银行有两万八千多美元,扣除身后事费用后是一万七千美元左右。我手上有些张爱玲与我父母的通信,里面有提及财务报告,我爸爸在香港帮张爱玲买了一些外币或定期存款。哪个国家利息高,通货膨胀低,赚的钱就比较多。我妈妈在香港以她自己的名义开了多个银行户口,其中一些是帮张爱玲管理的存款,但也有其他户口是我父母,我三叔宋希,与其他亲朋戚友的。我不清楚哪些钱具体属于哪个人,银行也不会随便给我详细资料,因为他们不可以无故揭人隐私,子女也不例外。
这里有一张纸条,日,是我妈妈的笔迹,上面写着张爱玲的英文名字E .C hang,计算“绿簿子”(银行外币存款)剩余32万多美金。这不是什么法律认可的证据,因为只是一张字条。按照当年的汇率,那大概是240万港币左右。如果张爱玲当年带这笔存款回中国就是个百万富翁了。今天莫言拿到一百万美元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还会给人取笑他在北京买不起一套房子,但在1995年,240万港币在大陆(或香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感慨经济状况,什么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的专栏写手的文章不可信。经济独立,只能带来精气神独立。精神独立根本用不着经济独立。再有,萧红也绝不是某些人口中说的,没独立性的女人。人家就是爱依赖男人你管的着吗?我就愿意和那些我爱的人谈恋爱你看不惯自戳双眼别看呀?我就是怀着一个男人的孩子和另一个男人好了你有本事你做没本事羡慕嫉妒恨呀?对于这样的人,可能一辈子最大的价值,就是活出了“恪守妇道”。还有,萧红的经济状况也绝没有那么糟糕。在她出版了《生死场》之后,萧红就不再像之前那样挨饿受冻没钱花了,可以说,有了小小的一笔资产。这时候之所以还要爱玩这个爱那个纯粹出于内心的爱欲。总之,张爱玲传播广泛了。不过,也只比萧红早了20年。《黄金时代》已经上映了,知名导演许鞍华,文艺圈盛名谬赞一堆的编剧李樯,文艺女神汤唯、郝蕾、袁泉,再加上冯绍峰、朱亚文、王千源、王志文等一众演员,足以达到一个强大的宣传效果。几年后,要是关锦鹏携舒淇再拍个关于萧红的,萧红在有点八卦猛料,宣传个几十年没问题。至于推广,估计如今肯定有一堆出版社打起了出版萧红的小算盘。萧红的传播不广泛,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是萧红和张爱玲的文学价值,是永久的。
因为萧红不好看
因为从学生时代到社会上,人人都喜欢有酷炫人生的白富美女神,而不是只是成绩优异的女学霸。另外你可以问问身边人,其实看过张爱玲书的人也真没几个,大家都是关注她传奇的故事罢了。
流传的广泛成都,并不是评判好与不好的标尺
睡一个怀一个离一个嫁一个,呵呵,女文青啊。
就像那句别人的苦痛看着可以尝尝就罢,两个人终究是不同的。首先地域差异,环境的影射先是分为了寒冷和潮湿,两个人若是坐在一起怕也不能话题同归。土地培育的女子有着倔强的个性,走入生活亲自品尝着世间百态道出了许多滋味;水汽温润的女子有着拒绝的天性,不会被爱就罢手不去触碰,东西自然是远距离猜测的。前者是生活得跳动的生命,后者是暗涌的河流,是观察者。当时文坛惊于萧的苦痛真切,也惊于张的不出门而喻四周。童年的生存环境,人生的走向都决定了萧注定没有一间房去写作,张只能停在观察的房间。然而以技术去论作者总是不得善终,有相似经历的人坐一起有话讲,阅读又何尝不是。最后想想,是这种精细入微又个人主义的时代审美模式让我们觉得和张更有话讲,同时她也是与时俱进的,而萧停在那个时代。
萧红缺一个夏志清
个人感觉萧红要好得多, 这位说得对“这也很正常,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哪里有那样的情感和阅历去感同身受呢?只会觉得不理解和乏味而已。”,我从南方过去东北看了一眼,没有去呼兰,去的呼中,看文字都能有这种感觉,文字好象风在我身边吹过,帮我旁白这氛围和心境。
真正要理解,是需要跑一跑地方,有一些社会阅历的。
原因是她的文章没有被选入中学生语文课本。
张爱玲是富丽背后的苍凉,萧红是苦楚背后的悲凉。读不懂张爱玲的人,可以读富丽,读不懂萧红的人,就只能读到苦楚了。没事找富丽的人,总是要比没事找苦楚的人多。人总是喜欢YY的。
唉,等到10月份汤唯的《黄金时代》上映之后,就会掀起一场萧红热了。
0.表立场的都是废话。1.己见,萧红英年早逝,是造成名望缺失的部分原因。2.倘萧红未早逝,以二人风格,张之拥趸必占上风,己见。3.于萧张不甚知解,却为此条关键。以徐子东之言,「鲁郭茅巴老曹」,添张爱玲、钱钟书等三人,此乃「上面」传下的「文学路线」。想必大家一目了然。(锵锵三人行)4.欢迎说我像某著名作家。~zZ
读了张爱玲的一些作品,最近在看萧红。我个人比较喜欢张爱玲,从她的一些文字中,尤其是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日常生活的比喻中,我可以感到深切的共鸣。
原因在于张爱玲的作品相对于萧红的作品而言更容易适应消费市场需求,因而更容易受到小资青年的热捧,而萧红的作品除了意识形态化解读导致的传播受阻之外,过于强烈的批判精神也决定了她难以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获得小资青年的欢心。但也恰恰是因为被消费主义所绑架,张爱玲才获得了一个素质底下的读者群,正是这个读者群的存在拉低了张爱玲的身份,使得她的历史地位与她的文学天才不相匹配。大凡衡量一个作家的水平,除了看他/她作品本身的价值外,还需要看文本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读者群。基本上大部分作品的文本价值与其读者群的质量之间是内在统一的,但张爱玲却是个例外,她的文本价值与她的读者群质量之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落差。读者群的素质低下严重拉低了张爱玲的历史地位(不信看看这楼里类似于@马大一为 这样的逗逼有多恶心)。有的人是抱着看心灵鸡汤的心态读张爱玲的,有的人是抱着看《读者》、《知音》的心态读张爱玲的,还有的人读张爱玲纯粹是为了在社交场合装逼显摆。这个帖子里出现的不少张粉,不学无术,品位低下,夜郎自大。却还自以为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训别人,尤其是对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所表现出来的冷漠简直是令人发指。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何张爱玲如此过人的才情,她的作品却能培养出了这样一群奇葩?这几类人在张爱玲的读者群里大有人在,在萧红的读者群里却微乎其微。正如我的一位老师所言,个人意识起自周围环境(需带一点市民社会因素),就会亲近张爱玲,个人意识起自对周围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反叛,就会亲近萧红一类的作家(鲁迅也在列)。但事实上在后一种读者中,张爱玲并非没有市场,说明她的作品本身并非没有足够高的文学价值。可她的作品吸引了一大批素质低下的读者也是客观事实,远的不说,在这个帖子里面张粉的下限就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归根节底在于张爱玲的作品虽然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却是借助一个高度商业化的渠道才得以传播,因此她的作品中的某些适宜被商业化的要素遭到了充分放大,也就是说,消费主义绑架了张爱玲。也许有人会说被商业化并非张爱玲的过失,但倘若不是因为她的作品本身缺少对商业化的免疫力,她会那么容易就遭到绑架吗?相反的例子恰恰是类似鲁迅、萧红这样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也曾遭到政治意识形态的绑架,但他们的作品本身内在的某种反叛因素却帮助了他们挣脱了意识形态的绑架,促成了一批特立独行的反叛者。这恰恰是萧红一类的作家历史地位高于张爱玲的重要原因。PS:看到这楼里脑残张粉的无耻表演,终于明白为何当年纳粹德国的忠实支柱会是那些小资文青了。---------------------------------------------------------分割线-----------------------------------------------------------再谈谈萧红的文学水平:1、在男权社会,女性作家缺乏底层视野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男性作家中却并不十分明显(尽管也存在这种现象)。因为在男权体制下,处于贫困状态中时男性往往会出于一种自我实现的冲动以及所谓的男子汉的责任感而获得自我实现的动力,从而竭尽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包括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少男性作家都有自学成才改变命运的经历,底层经验则是他们创作时的一大财富。但女性则不然,男权社会的主流价值往往极力强调女性的依附与顺从,对职业女性往往是刻意贬损,这种广泛的社会心理暗示使得女性在贫困状态下难以产生自我实现的冲动,从而在奴役与依附状态中苟延残喘,底层女性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现象自然也微乎其微。导致的结果是女性作家大多出身中产以上,出身底层的凤毛麟角,目前除了萧红之外我就只知道有一个林芙美子也是出身底层,而在中国,底层女性作家更是拔地三尺都找不到。因此,女性文学与女权运动往往局限于对中产阶级家庭与伦理的批判与反抗,却对底层命运(尤其是底层女性的命运)缺乏足够的关怀。而萧红却是个例外,她人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颠沛流离与贫病交加的状态下度过的,多篇传世之作也未能改变她的命运,可她却在性别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中艰难地存活了下来,这使得她的兼具了女性与底层的双重体验,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传达底层女性的爱与痛、生与死。这恰恰是张爱玲这类中产文学教母所不可能做到的。2、“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作品世界越是完整有序的作家,现实感和问题意识往往不及作品世界完成度较低的那些作家,因为文学是余裕的产物,但中国新文学并不是像西方近代文学那样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自发生成,而是在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对旧文学传统的“伟大的拒绝”,这决定了这个新的文学传统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余裕对作品进行打磨。而部分作家作品世界的完整有序,恰恰是他们与黑暗的现实环境和谐共处的结果。完整有序的作品世界是张爱玲胜于萧红之所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她比萧红拥有更多生活余裕的情况下才实现的,这使得她能够更加从容地采用精细雕琢的语言和繁华富丽的文笔反复打磨她的作品世界。相比于萧红,她所描绘的世界更加清晰可见,笔下的人物更加丰腴饱满,但这种清晰和饱满是建立在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并与现实环境间缺乏足够张力的晚清市民文学传统之上的,这个文学传统所反映的是大都市里没落大户与市井小民在时代巨变面前的张惶失措与伤感颓废,却未能触及千年不变的愚昧、麻木、如动物一样的生存状态。但这个文学传统的完成度要远高于五四新文学传统,所产生的文学作品技巧上更加圆熟、人物形象更加逼真、作品世界也更加地完整有序,但就是无法像后者那样对时代精神给予充分的回应,更不具有后者的开放性和生长性。而萧红的文学创作恰恰扎根于五四传统,她的作品世界和人物形象相对而言要更残缺不全,但这种残缺不正是中国人基本生存状态最为真实的写照吗?难道不是对病态的时代与人最准确的刻画吗?
这个NC指责萧红的《呼兰河传》看上去像是习作,纯粹就是无知者无畏,且不说这种观点无视了萧红在文体方面的实验性和先锋性,即使从传统小说的角度看,萧红笔下作品世界的残缺、不完整也绝非写作技法使然,而是作者的生存状态使然。贫病交加的状态使得萧红对于自身的异化有着比张爱玲一类作家更为清晰的感觉,因次她无法像后者那样从容地通过写作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对象化,但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血肉经验和皮肤感觉与作品融合地更为彻底,残缺无序的作品世界也更切合支离破碎的现实。《生死场》里面的那个充满了原始的野蛮和血气的底层世界以及《呼兰河传》里的那个温馨与残酷并存的民间世界恰恰源自萧红对生与死、爱与痛的深刻体悟,张爱玲并没有这种深刻的体悟,因此无论她的文笔再怎么精致、人物形象再怎么逼真,她也顶多就是打磨出一个个用于在手中把玩的小饰品,她永远也写不出生命之痛的极致。还有人批评《生死场》的文本断裂是一个硬伤,但且不说这种意见忽视了断裂的两部分存在的内在一致性,仅作品的外在观感而言,他们也未能意识到《生死场》的文本断裂所体现的恰恰是作家与现实环境的尖锐博弈。3、冷落萧红一类的作家、亲近张爱玲一类的作家是当代社会大众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原因除了在意识形态松动的情况下条件反射排斥文学的政治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无论是文学审美还是理论选择,我们往往偏爱成型的、完整的、精致的理论思想和文学作品,即使它们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半点关系,对于一些粗糙的、完成度低的理论与文学作品我们往往不加区分地予以排斥,即使它和我们的生死爱欲息息相关。归根结底在于我们不敢独自一人直面惨淡人生,我们没有勇气接受世界的残缺无序,我们不愿面对自己在世界上的真实处境。完整的、精致的理论和作品能够吸引我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这种骨子里的脆弱,我们太容易把对某种抽象之物的占有当作人生意义的获得与终极信仰的解决。正是这种对待世界的方式,让整整一代人匍匐在某种意识形态之下,并在中国造就了巨大的灾难。这是我们不能不予以警惕的。
。。。。。
因为夏志清。
实名反对@马大一为 原因:1·戾气太重,态度令人生厌2·满口胡说,专业素养缺乏专门来纠正一下他的错误。希望那近八百的赞不要给更多人传去愚昧和暴戾。“这个世界的真相,有时候就是很残酷。你的人生如此悲催,你的命运如此不济,你努力追求一切,但这个世界给了你最狠的回馈。对不起,萧红,我说的就是你。虽然你的人生已经这么惨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你苦难的人生并没有为你的才华加分。对于一部小说,评判它的唯一标准,就是它写得好不好。我不会,也不应该因为你的苦难人生或者你写了苦难的人生,就为你的作品加分。”你说@蔡小乐 的答案很余秋雨,其实,你的答案不过是一个情绪更激动的余秋雨。如何评价一部作品是好作品,评价一首诗是好诗,其实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几年前北京的几所著名高校文学教授还组织了相关的问题座谈会。你给的答案十分不专业,看起来就村口的大爷谈论核武器。对于一部小说,评判它的唯一标准,就是它写得好不好。说得对不对呢?对也不对,等于没说。因为你牵进来另外一个问题,什么叫写得好。(你用的是小说,意义范畴较狭隘,我改用文学作品)有的文学作品,以亲近读者为好,比如金庸古龙的武侠;有的文学作品,以逃避读者为好,比如外国的乔伊斯和中国的残雪;有的文学作品,以远离政治为好,比如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歌;有的文学作品,以直面政治为好,比如乔治·奥威尔;有的文学作品,在某一段时间声名远播,然后就落花流水,比如宫体诗;有的文学作品,开始无人问津,后来因为历史的、偶然的因素,渐渐火起来,比如陶渊明……还有其他的角度,不细说了,结论是什么呢?评价“写得好不好”,是很麻烦的,人物、时间、环境(读者)都影响判断。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说谁写得不好,都包含着历史的现实的局限。西方文艺界对这个的研究非常深入。什么镜与灯,零度写作都很给人启发。但实话实说,你给出来的这一个所谓“唯一标准”,等于没说。下面涉及到“苦难”和“文学”的复杂关系。苦难到底能不能“为作品加分”呢?情况依然很复杂,但绝对不是你说的那种胡扯话语。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中述说知识分子改造时说过:一个人在清水煮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盐水里泡三次,这样,他才能变成一个纯得不能再纯的人。俄罗斯的文学作品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一座高峰,群星璀璨。一个重要原因呢?就是他们的作家们、知识分子们直面人生的痛苦,探索、挖掘、深化、分析,使得痛苦成为文学的哲学的矿藏。像这样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重要表述:发愤著书、穷而后功,例子多不胜举:屈原、司马迁、曹雪芹……甚至是你说的张爱玲也是这样(她的一个重要生命体验:幼儿期和青春期爱的失落体验构成了她创作的一个重要刺激点)。你自称是读过张爱玲的,那你肯定记得她反复写的自己被父亲关起来,被后妈虐待,偷偷逃命,母亲不喜欢自己……苦难帮助我们丰富人生经历,深化生命体验。当然苦难是摧毁性的。我们更要提防“有意的苦难”,如文革。接下来,你说了很多车轱辘话:你贫穷吗?对不起,你写的东西就是不够好。你悲惨吗?对不起,你写的东西就是不够好。你不漂亮吗?对不起,你写的东西就是不够好。你英年早逝才华没有机会施展吗?对不起,你写的东西就是不够好。对不起,这个真相真的很残酷,对于萧红或者是你们这些喜欢萧红的人。但是在我看来,事实就是如此:和张爱玲相比,萧红写的东西就是不够好。甚至不仅仅是不够好,而是很差。哟哟,切克闹,萧红写得不够好,就是不够好。哟哟,切克闹,萧红长得丑,就是丑。其实你不知道:萧红不丑,而张爱玲也不美。萧军、端木蕻良都曾经为萧红打过架,即使是萧红去世前,依然有好朋友爱恋她,照顾她。(鲁迅先生作为一个审美力不用质疑的人,也赞叹过萧红的外貌)。她甚至被人称作“文学洛神”。洛神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而张爱玲因为身材过高,姿态不协调,面部表情僵硬,被胡兰成吐槽过。萧红确实命运比较悲惨,但是,它不是你理解意义上的悲惨。你把萧红理解为一个悲催的妇女是有偏差的。她的悲惨在于她有很强的爱的渴望,爱的体验。她爱过的男人们都很爱她,但这阻止不了她因为混乱的爱情和婚姻一再受伤,她总是太容易投入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她和张爱玲在感情体验上是一致的。这样的话: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很多人对文学作品,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看了的答案,我感觉毛骨悚然,什么时候,像张炜这样的烂作家,还成了“能让内心震颤的中华的源”?……我说,我们能不能有点进步啊。不做评论。好吧,我知道这些话并不一定能够让人信服。而且带了点火气。有些既没有看过萧红,也没有看过张爱玲的人,可能更搞不清我在说什么。所以我现在尽量保持对于前面那些脑残言论的克制,然后平静地讨论一下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其实,你就是那个没看过萧红,没看过张爱玲的人!你自己也说了:我当时之所以想起看萧红,是因为看了电影《萧红》,然后对于萧红这个人和她的文字有了很大的兴趣。但看完了整部小说之后,我很悲剧地发现:这部小说你看了开头,后面的内容如果不看,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就是《呼兰河传》的开头。单看这个开头,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我的感受是:1、还不错,有点意境。2、似曾相识,这个意境和这意境之外憋着坏的地方,都似曾相识。当然这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关键还得看后面的内容。但这个小说的问题也就因此出现了。然后,你评价萧红,就从你以为的“开头”(还被人证误了)摘了几句就得出结论了。滑稽啊。因为整个小说的风格跟这个开头基本差不多:有民间的风土人情,也有讽刺。有些地方看起来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些地方又有点像《药》或者《祝福》。也有一些地方有边城的感觉。但整个小说放在那里却有点说不清楚,然后和萧红自己的人生相比,就觉得索然无味。都是在写别人,怎么看都有些刻意的感觉,总想批判点什么,可是又少了些切肤之痛。一方面充满了美好回忆的童年,一方面是批判什么的使命感;写前者是第一人称叙事,写后者则是上帝视角。那叫一个纠结。好不容易,你想要评论一下萧红的文学,但总是不自然地扯进来她的“人生”。这毫无疑问和你自己说的“唯一的标准”相背离了。暴露出你的专业素养极其匮乏。又来:而且,和她波澜壮阔精彩凄惨的人生相比,她的小说简直弱爆了。而前面很多的回答,也显示出,大家伙对她人生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她小说的关注。是你比较关注。而且你似乎也知道个大概,道听途说了一丢丢。所以谬误丛生。我对萧红特别不理解的地方是,她明明有那么多的自己可以写,但她却一直在写别人。有的作家,不管写多少别人,都是在写自己,但萧红却是真的在写别人。虽然我知道你读的是电子版,但真的不是你邻居小妹妹的日记?萧红的文学源泉就是她的童年体验。她一辈子都在写自己。《生死场》,写沉滞的东北农村的挣扎,人们由苦难与走向斗争。有她的体验在。《呼兰河传》,晚年回忆童年生活,描写北方小城的日日夜夜。写别人,总是没有写自己更精彩。因为别人,终究是别人。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这告诉我们,人,真正会爱的,只有自己。而一个作家,他只有真正爱的,他才能够写好。当然了,真正恨的,说不定也可以写好。所以,我是不相信一个小说家的写作是靠良心或者是什么责任感使命感之类的东西。而且我对于那些对小说家有太多节操上的要求的人,保持绝对的敌意。要求小说家的节操,就跟要求女人的贞操一样,都是十分操蛋的事情。你懂萨特唷?你完美地解释了什么叫“他人即地狱”。现在,我来对比一下萧红和张爱玲。其实萧红的人生比张爱玲更有故事,而且,萧红的男人也比张爱玲更多。萧红的经历也更传奇,死里逃生,颠沛流离。我正是因为她传奇的经历,才看她的书的。而张爱玲的人生经历相比而言,就逊色了很多。当然,张爱玲家世好,而萧红贫病穷苦。张爱玲活得长,晚景凄凉。萧红死得早,悲惨凄美。其实,如果从男人的角度看,我会更喜欢萧红,而受不了张爱玲。因为你遇到张爱玲,她可能会用鼻孔看你,而萧红的目光则相对有温度。但这些都是浮云。因为她们都死了。所以,我只是看她们的文字。而如果看文字的话,我就不说什么了。萧红乘以三也赶不上张爱玲的一句话。在最需要你说点什么的地方,你不说什么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