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调解2014全集视频下乡视频耿庄村

“平安登封”百姓点赞
12月12日,又逢周五。这对登封市、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来说是繁忙的一天。
& & & &按照登封市“周五书记接访日”制度规定,这一天,市、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都要固化在接访处的岗位上,服务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难题进行“重点办”。
& & &&周五书记接访日’制度是登封市夯实基层、基础,服务群众,关注民生,化解矛盾的措施之一,”登封市委书记郑福林说,近年来,登封市围绕省委提出加强“双基双治双安”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保障,以推进法治、德治为途径,以实现社会安全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深入推进平安登封建设,为登封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营造出了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 & & &夯实“双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 & & &登封市少林街道办事处耿庄村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该村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受到群众超多“点赞”的有两个窗口,一个是便民代办,另一个是综治民调。“到了这儿,你进一家门,可以办百家事,遇到困难有人帮忙,感到不公可以说理,政府为老百姓考虑这么周到,咱们咋能不点赞?”来办事的村民王清远说。
& & & & 近年来,登封市探索实施以服务队伍、服务场所、服务制度、监管平台、考评体系等为支撑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累计投入3200多万元在全市323个行政村(社区)建设“柜台式、开放式、一站式、标准化”村级为民服务中心,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社会救助、卫生健康、惠农补贴等七大类48个项目,在村级实行代办服务。
& & & &运用现代科技,登封市建立起了覆盖全市乡、村两级的为民服务在线管理平台,全天候对各村(社区)服务群众情况、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管理,确保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制度真正得到落实。今年以来,该市农村共排查问题、受理诉求1.3万件次,办理1.19万件次;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休闲观光等产业,带动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平均提高800元。
登封市十分注重规范村级组织民主决策程序,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各个环节、程序都作出了规范化要求,将“支部提议”和“两委商议”安排在周二村干部集中服务日进行,配套完善党员联系户、村民代表推选、档案管理等制度,为村级组织和广大村干部提供了操作指南和行为规范。今年以来,全市村级组织运用这一工作法决策农村事项780余件,基本达到“有效落实、全面覆盖、应用尽用”,有效提高了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
重大群体事件源于平时琐碎事件的累积,如果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件件可以及时解决,就不会拖成群体性大事件。为进一步拓展为民服务渠道,登封市建立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四项服务等制度,让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有效解决了涉及土地、拆迁、社区建设、退伍军人安置、医疗、教育、民生等事项千余件,做到日常问题“随时办”、热点问题“集中办”、难点问题“重点办”、复杂问题“综合办”,使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推进“双治”营造群众满意环境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登封市在推进“双治”工作中,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统筹推进法治、德治建设。
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登封市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组织编印了普法学习手册6万余册,向市民发放;将普法与现代通信手段相结合,开通了登封普法微信公众平台,累计推送普法信息120余期,发送普法微博500余条;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截至目前创建郑州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已达53.8%,少林办耿庄村、君召乡胥店村、徐庄镇郑庄村等被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强化法治意识的同时,登封市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百姓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放在突出位置。继2013年4名“登封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后,2014年2月,大金店镇“草药郎中”郭光俊获评央视十大“最美乡村医生”;4月,大冶镇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获评2013河南十大“最美村官”……不断涌现的“好人”温暖着登封这座文明之城。
今年,登封市将“记录登封好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各单位考核指标。该市文明办主任秦胜永告诉记者,这些“登封好人”中,有40年如一日、照顾下肢瘫痪丈夫的大金店王上村68岁老人贺芬;有放弃城市优越生活、不顾教学条件简陋,毅然留教的石道乡张沟小学特岗教师王红珊;有为报恩还债,50年来跨三省、行万里路的大金店73岁老人陈怀军……目前,登封正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好人墙记录这些“登封好人”,并将通过微电影、歌曲、小品等文艺创作,让他们的精神深植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
秦胜永说,今年,登封市按照“一月一主题”的要求,相继在市、乡、村三级举办了“登封好人”、“敬业奉献”、“最美劳动者”、“诚实守信”等一系列专题道德讲堂,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一步走近群众,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见贤思齐,为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增光添彩。
实现“双安”维护和谐稳定社会
“利用这个网络可以对全市各层级一把手的周五接访情况进行监控,并存储接访记录,通过固化干部联系群众渠道,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避免出现‘没人管、找不到人’的现象,有效防止了小事情因解决不及时拖成大事件。”指着不断切换画面的屏幕,登封市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主任杨建欣介绍,近年来,登封集访、越级访、恶性访明显下降,被授予郑州市信访工作红旗单位,中央巡视组交办6批157起信访案件、39起涉法涉诉案件,全部如期办结。
人民调解制度为登封市的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据了解,该市目前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41个,培养、发展人民调解员975人,以“一防二调三化解”为主线,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登封司法局政治部主任赵越洋说,“一防”即积极推进“公证下乡”、“法律六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活动,把法律服务置于各项利益需求和纠纷前,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二调”即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将村级民调员作为一级防线、司法所和乡镇首席民调员作为二级防线、登封市级优秀民调员和律师作为三级防线、特邀省级调解专家和教授作为四级防线,形成分级负责、逐级上交、有序处理的“四级防线”机制。“三化解”即在各级防线暂时调解不到位,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民调员变调解为感化教育,用法律、法规去教育规范当事人的言行,防止事件恶化、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民间纠纷6012件,调成民间纠纷5865件,调解成功率达98%,‘双转’(民转刑、民转治安案件)案件发生率下降44%,有力地夯实了社会稳定基础。”
此外,登封市还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注重打防管控一体,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维护平安登封。深度整合视频资源,构建了以文物安全、煤炭监督、森林防火等专业监控系统为支撑,17个乡级技防平台为基础的“全覆盖、无缝隙、一体化”的城乡技防网络,同时还将技防触角向村(社区)延伸,全市30%以上的村(社区)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初步构建了市、乡、村三级联网运行的城乡技防“一张网”,形成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人机结合、整体联动”的常态化防控机制。
目前全市共建成重点路口、要害部位视频监控点770处,环城区、环县际治安卡口45处、接入社会视频点1472处,应急联动防控体系运行以来,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提升了应急处置水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群众有了更多安全感。由于成效突出,去年登封市平安建设综合绩效居郑州市第一位,连续被评为“郑州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市(县、区)”。
双基双治双安’工作的开展,为登封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下一步,登封市将不断创新,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各项制度措施,推动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登封市市长乔耸说。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
本月热点资讯
205179170165160147141141132122
Copyright (C) 2003-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登封@登封地区第一便民信息门户 网站备案: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5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1:  客服QQ2: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新闻热线:
建站服务:
《“铁嘴”调解员:干戈化玉帛》系列报道(三):贺永松:放弃出国当起了调解员
贺永松,朔州市朔城区小平易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是司法助理员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及时化解了280多起矛盾纠纷,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12起,防止矛盾激化166起,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建议126条。
1994年,贺永松大学毕业后,担任了小平易乡土地管理所所长。当时的小平易乡,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民间纠纷此起彼伏,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还出现过几起自杀和凶杀案件。由于司法助理员的工作没人愿意干,他于2001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放弃赴日本留学和两次进城工作的机会,辞去有职有权、令人羡慕的土地管理所所长职务,去担任司法助理员。
2005年10月,有几百人到乡里上访,反映某村干部准备私自卖掉土地100多亩,当时群众情绪激动,为避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组织上决定由他牵头处理此事,通过对群众进行耐心的教育和疏导,群众慢慢把白布解掉,逐渐散去。因为贺永松的承诺,事态暂时被控制住了。但他意识到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矛盾还会再度激化。于是,他一边继续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调查落实,一边迅速将有关情况汇报给乡党委和区政法委。由于被调查的村干部在当地很有势力,有人劝他不要插手此事,村干部也托人捎话,让他手下留情,以后必有重谢!他不为所动,继续积极调查取证。没想到,在一天深夜,有人把汽油浇在他家的房顶上放火点着,幸亏及时发现并扑灭,后来有关部门根据他调查取证的材料和线索,对违法违纪人员依法进行了惩处,把土地归还了农民,这个村终于恢复了平静。
耿庄村张福才,刑满释放后,父母已经去世,他生活无依无靠,从而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整天找茬闹事,他以朔州市自来水公司过去占了他家土地但补偿太少为由,扬言要向自来水里投毒,自来水公司紧急拨打了110,但由于没有形成事实,警方出警后也无能为力,这件事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安排贺永松处理此事。接受任务后,贺永松买了几袋白面,去找张福才谈话,但却碰了一鼻子灰。张福才冲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算老几,你能把我怎样?&贺永松没有放弃,多年来的调解工作经历磨炼了他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次上门不成,就三次五次;路上碰见,跟上个三里五里也要跟他谈谈;遇到吃饭时间,就拽上他喝上三杯五杯。经过这样反复做工作,张福才态度开始有了转变。为了趁热打铁,贺永松赶紧找村干部帮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一开始村干部不理解,经过他耐心说服,村里终于同意腾出两间房给他居住,并安排他到村办煤矿工作。这时张福才放弃了重新犯罪的念头。后来,张福才对政府的关心十分感激,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社会。政府的税收他带头交,村里的公益活动他带头参加,村中哪个年轻人学坏他就现身说法帮助教育。好名声传到了邻村一位姑娘的耳朵里,这位姑娘把一颗滚烫的心交给了他,两人最终喜结良缘,张福才邀请贺永松参加了婚礼,婚宴上,张福才热泪盈眶,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本报记者 程培青
$("#ul_Moods").html(listvotehtml);
Page.onLoad(function(){
initfaceVote();
网友评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耿庄村彩虹广场舞
扇子舞-[&其他...
方式一:扫一扫
支持各类二维码扫描软件
方式二:发一发
免费发送App到手机
看不清验证码不正确
该短信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式三:下一下
下载App观看
还有更多攻略和游戏礼包等着你
嵌入代码:
这个支持手机播放哦
专区热点·
大家都在看
手机看视频
じ☆ve丶小彤彤
浪·不去打麻将
Angela~月月...
海王Seaking丶
狼牙山凯哥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铁嘴”调解员:干戈化玉帛》系列报道(三):贺永松:放弃出国当起了调解员
贺永松,朔州市朔城区小平易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是司法助理员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及时化解了280多起矛盾纠纷,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12起,防止矛盾激化166起,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建议126条。
1994年,贺永松大学毕业后,担任了小平易乡土地管理所所长。当时的小平易乡,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民间纠纷此起彼伏,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还出现过几起自杀和凶杀案件。由于司法助理员的工作没人愿意干,他于2001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放弃赴日本留学和两次进城工作的机会,辞去有职有权、令人羡慕的土地管理所所长职务,去担任司法助理员。
2005年10月,有几百人到乡里上访,反映某村干部准备私自卖掉土地100多亩,当时群众情绪激动,为避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组织上决定由他牵头处理此事,通过对群众进行耐心的教育和疏导,群众慢慢把白布解掉,逐渐散去。因为贺永松的承诺,事态暂时被控制住了。但他意识到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矛盾还会再度激化。于是,他一边继续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调查落实,一边迅速将有关情况汇报给乡党委和区政法委。由于被调查的村干部在当地很有势力,有人劝他不要插手此事,村干部也托人捎话,让他手下留情,以后必有重谢!他不为所动,继续积极调查取证。没想到,在一天深夜,有人把汽油浇在他家的房顶上放火点着,幸亏及时发现并扑灭,后来有关部门根据他调查取证的材料和线索,对违法违纪人员依法进行了惩处,把土地归还了农民,这个村终于恢复了平静。
耿庄村张福才,刑满释放后,父母已经去世,他生活无依无靠,从而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整天找茬闹事,他以朔州市自来水公司过去占了他家土地但补偿太少为由,扬言要向自来水里投毒,自来水公司紧急拨打了110,但由于没有形成事实,警方出警后也无能为力,这件事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安排贺永松处理此事。接受任务后,贺永松买了几袋白面,去找张福才谈话,但却碰了一鼻子灰。张福才冲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算老几,你能把我怎样?&贺永松没有放弃,多年来的调解工作经历磨炼了他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次上门不成,就三次五次;路上碰见,跟上个三里五里也要跟他谈谈;遇到吃饭时间,就拽上他喝上三杯五杯。经过这样反复做工作,张福才态度开始有了转变。为了趁热打铁,贺永松赶紧找村干部帮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一开始村干部不理解,经过他耐心说服,村里终于同意腾出两间房给他居住,并安排他到村办煤矿工作。这时张福才放弃了重新犯罪的念头。后来,张福才对政府的关心十分感激,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社会。政府的税收他带头交,村里的公益活动他带头参加,村中哪个年轻人学坏他就现身说法帮助教育。好名声传到了邻村一位姑娘的耳朵里,这位姑娘把一颗滚烫的心交给了他,两人最终喜结良缘,张福才邀请贺永松参加了婚礼,婚宴上,张福才热泪盈眶,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本报记者 程培青
( 责任编辑: )
( 源标题:
没有上一篇
没有下一篇
$("#ul_Moods").html(listvotehtml);
Page.onLoad(function(){
initfaceVote();
网友评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姓调解下乡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