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最新一期 有没有一期节目 耶路撒冷

帖子主题:[罗辑思维文字版]卖国贼的战场1
共&237&个阅读者&
军号:7352595 工分:56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罗辑思维文字版]卖国贼的战场1
文章提交者:laq1995ove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我们跟大伙要聊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片段当中的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侧面,那这个片段是啥呢,就是。1919年的5月4号这一天,一帮北大学生冲出了校园,喊出了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山东,还我青岛。到天安门广场转了一圈,火烧了赵家楼,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那这个历史事件通常我们接受的那个版本,是这么描述的,它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1918年的事情,然后紧接着呢,就开,列强在巴黎开会,决定战后的全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安排,那中国作为战胜国,我们当时也是的一份子,自然要参会。可是万恶的列强欺我中华无人,居然要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那些权益,包括胶州湾的一些权益,包括对青岛的占领,不还给中国人,还给谁啊?还给中国人的世仇日本人,那我们能干吗,所以消息传回国内,爱国学生就很激动啊,当大家听到,万恶的政府居然要在这个丧权辱国的上签字的时候,于是群情愤慨,就引发了五四运动,这就是我们知道的一个通常的版本。但是熟悉《罗辑思维》的朋友都知道,任何历史事件当你把镜头一旦推近的时候,当你看到细节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不太是这么回事。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一部电影叫《我的1919》,其中著名的陈道明先生扮演顾维钧,当时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一个著名的外交官,他在会谈的现场就说出了这样一段台词,说我们中国人不能没有山东,就像你们西方人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喔吆,这个句子,真的是让人好感动,你想,山东是什么地方,是孔圣人出生的地方,是中国人的圣地,怎么能让异族占领呢,就像你们西方人,也不能看到耶路撒冷沦落到异族手里是一样的吧?据说这句话在第二天传扬了整个巴黎的新闻界,到处有人给中国人竖大拇指,外交官好样的。但是我们本期节目的策划人刘学先生,翻看了大量的书籍和档案之后,他告诉我,说顾维钧当时在现场没说这句话,那为啥呢,当时的会议记录上面没有这句话啊。所以你看,很多历史都被我们用情绪和标签这两个人的天然的功能,把它给定格在那儿,而一旦定格之后,未必就是对的。今天我们就花一整期节目的时间跟你聊一聊巴黎和会到底上演了什么,我们的注意点尤其集中在那些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扔在历史的狗屎堆里的那些中国的卖国贼们,在整个这件事情当中,他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那就要回到一个问题,啥叫山东问题,山东问题是怎么来的,简单回溯一下历史,1898年,德国借口什么一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然后就强占了胶州湾,然后呢,就把青岛当做自己的殖民地,青岛的命名是1899年的事情。但是十几年过去之后,到了1914年,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打了嘛,德国跟协约国就开始开干,那这个时候日本就顺势向德国宣战,说我们跟德国开战,日本跟德国,那离得多远啊,要打德国人怎么打,就打在山东的德国人,所以英日联军就在山东登陆,这是1914年的9月份,9月初,大概9月2号就开始登陆,当时1914年。大家想,中国谁执政啊,袁世凯袁大总统啊,袁世凯一想,你们两个流氓打架,我可以不管,不参与,但问题是,你跑到我家里来打啊,我家里也有瓶瓶罐罐,花花草草,万一打翻了算谁的呢,我们中国可是中立国,我这个时候可没参战啊,所以我可以严守叫武装中立的姿态,啥叫武装中立啊,就是在我家里,谁先动手,我不管你跟谁动手,只要你先动手,我就跟你动手。所以袁世凯就问山东督军靳云鹏,说如果跟日本人干起来了,你估计能守几天,靳云鹏算了算日子说,7天。那袁世凯接着问啊,那7天之后呢,靳云鹏说,我听你袁大总统的啊,说白了就是打不了嘛,国家太弱。所以袁世凯只好采取了第二个中立的姿势,不是武装中立了,叫什么,划定行军区,就是把整个山东半岛的东部,划给行军区,我眼睛一闭,全当没看见,只要你在这个区域里,你爱打打去吧,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后来日本人果然就把德国人给撵走了,就替代了德国人在山东的那个地位。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罗辑思维文字版]卖国贼的战场1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罗辑思维文字版]卖国贼的战场1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耶路撒冷,一个人的朝圣 - 罗辑思维又一课--和未知世界的一次约会
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圣城。在信仰迷失的年代里,我愿出发,去寻找一丝坚守。
支持与回报
4/4 剩余0天0小时
一本希伯来文圣经/古兰经+在你的城,请你的神为你祈福+一篇文案策划+带你的某件物品或心愿去圣城+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 相信你能出这个价钱支持我,一定是真爱,愿你喜乐。如果你愿意,我想邀你同行,我负责行程等安排。一起去看看信徒们在战火纷飞中的坚守。
10/10 剩余0天0小时
一篇文案策划+带你的某件物品或心愿去圣城,代你完成朝圣的梦想+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 不是个厉害的文字手艺人,但也还可荤可素,目前写字为生。可以向我索要从前作品。
20/50 剩余0天0小时
带你的某件物品或心愿去圣城,代你完成朝圣的梦想+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 中东,这样随时可能发生热战的地方,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来过。但我可以带着你的信物到圣城,在复活教堂或哭墙中延绵你的爱和梦想。
54/100 剩余0天0小时
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作为不可知论者,我对一切神秘充满好奇,尤其是宗教。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做出一份小报告,愿也能引起你的一些思考。
一、我是谁
我是只在寻找信仰的创业狗。
大学的自己跟每个不安分的少年一样,做过很多为了忙碌而忙碌的事情。比如投机倒把赚了几万零花钱,去台湾交换遇见未断代的中华文化,后来不想生活就这样流淌下去,就去创业,做在线教育APP后又做聚会O2O。目前研究生休学一年,在罗辑思维做运营。
我是挺努力的人,可仍觉得怎么跑都追不上。我在追什么呢。
好像有哪里不对。
作为一个乐观的不可知论者,我总是喜欢解构旧世界却又无法建构新模型。我敬畏所有未知,比如上帝比如黑洞比如马克思的物质决定意识。但我没有明确的信仰,因为大都经逻辑演绎后被自己解构掉,发现不靠谱。
所以这次想,既然逻辑走不通,就去研究一下靠信仰支撑的宗教吧。
就是你,三大宗教发源地,耶路撒冷。
我在去台湾的147天里,写下11万字日记。这次目标圣城,我想理清东方礼教和西方宗教的关系,找到某种经得起推敲的信仰,然后做出一份电子书放在网络免费传阅。
我不奢望改变什么,只是如果被一些人看到后能唏嘘一声,还可以有这种角度看问题,就很值得。
二、我去哪
以色列是创业者的圣城,犹太人的大脑不需要多言。
但这次我想去那里,是看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如何在这里孕育,并生长出各自强悍的信仰者。为生活寻找一些意义。
1.耶路撒冷(3天)
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稣在此受难、埋葬、复活、升天。
我的城,请接受我的朝圣。
这里有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耶稣,一个无罪之人替所有人赎罪。
这里有哭墙。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即是欧亚分界线。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哭诉流亡之苦。
2.特拉维夫(2天)
特拉维夫是创业者除硅谷外的第二朝圣地。这个面积只有52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的城市聚集了以色列23%的高科技企业,其中700家为种子阶段的新创公司,是世界上新创公司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据说那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创新的味道。作为一个创业者,怎能不去膜拜。
3.死海(1天)
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负422米。水密度过大,人可以浮起来。
死海还有一个古老的咒语,圣经《死海古卷》中讲,死海将摧毁所有西方宗教,基督教天主教……都将死于死海。
这样神秘的地方,我愿前往一探究竟。
三、以色列六日行开销
以色列是发达国家,物价相对较高。以住宿费尤甚。通过国际寄宿网站(住宿)、携程网(机票)、穷游网(自由行攻略)查得各项费用如下:
食宿费400*6=2400
交通费1200
景区费1700
四、筹款计划
20元 ①=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
②=①+带你的某件物品或心愿去圣城,代你完成朝圣的梦想。
③=②+一篇文案。我不是个厉害的文字手艺人,但也还可荤可素,目前写字为生。
1500元 &④=③+一本希伯来文圣经/古兰经+在你的城,请你的神为你祈福。相信你能出这个价钱支持我,一定是真爱,愿你喜乐。也愿邀你同行。希望我们可以聊一聊,关于信仰,或者创业,都好。
12:47:56 发表于:又一课 谢绝转载
4/4 剩余0天0小时
一本希伯来文圣经/古兰经+在你的城,请你的神为你祈福+一篇文案策划+带你的某件物品或心愿去圣城+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 相信你能出这个价钱支持我,一定是真爱,愿你喜乐。如果你愿意,我想邀你同行,我负责行程等安排。一起去看看信徒们在战火纷飞中的坚守。
10/10 剩余0天0小时
一篇文案策划+带你的某件物品或心愿去圣城,代你完成朝圣的梦想+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 不是个厉害的文字手艺人,但也还可荤可素,目前写字为生。可以向我索要从前作品。
20/50 剩余0天0小时
带你的某件物品或心愿去圣城,代你完成朝圣的梦想+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 中东,这样随时可能发生热战的地方,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来过。但我可以带着你的信物到圣城,在复活教堂或哭墙中延绵你的爱和梦想。
54/100 剩余0天0小时
我整理的关于三大宗教的资料+中东明信片。作为不可知论者,我对一切神秘充满好奇,尤其是宗教。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做出一份小报告,愿也能引起你的一些思考。
北京帮我又一课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北路郎园Vintage二号楼A座六层&&电话:400-010-7599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如果把知乎的牛人聚集起来,也可以复制一档同类型的节目吗?
曾因为一个同学的强烈推荐产生好奇,关注了罗辑思维的微信,结果,刚看到他推荐书单开头的几句话就让我震惊了!
“牢记几个书名能在饭桌上吹牛,买几本书回家摆进书架显BIG,若能顺便给你的大脑烹饪一顿豪华套餐那也是极好的。”
这就是罗辑思维对自己节目的定位?真心low啊!!或者说,他也太蔑视关注这档节目的观众了!说这种话简直让人觉得看他的节目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于是果断取消关注。虽然我知道在没看过节目的情况下是没有话语权来作评判的,但这段话让我恶心到直接抗拒节目本身!有人也这么认为么?
是这样,我其实算是罗辑思维的听众。原因很简单,在我实习的时候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只有听点什么了,于是把最能扯的播客都下下来。听玩高晓松,就只有听这个了。我觉得逻辑思维最大的价值就是消遣和打发时间了,跑步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打游戏需要长时间做重复性动作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整理数据啥的时候也可以。逻辑思维这个节目是专业性为0的。我订阅过很多其他播客类节目,例如
的《it公论》,
的《硬影像》,还有《科学脱口秀》甚至《观影风向标》,这些节目趣味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听了之后受益匪浅。而逻辑思维只有打发时间一个用途了。逻辑思维最好听的就是写历史故事,这些玩意也是他们扒的别人写的书,例如多次引用张宏杰先生的书,甚至连语气和修辞都照搬,原创性几乎为零。但是我们把这个节目定义成打发时间的节目,只要听别人讲故事就够了嘛。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开始讲道理,就只能呵呵笑了。因为太傻叉了。逻辑思维每一期都想要讲个道理,或者给你什么启示,你一旦听他总结,就觉得我靠这人什么脑子。。。最后,一旦进入专业领域,恨不得你得生气。本人是学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有关经济学的节目,没有一期是靠谱的,没有一期是没有硬伤的。但有趣的是,罗振宇这个人还经常“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或者建议大家学经济学,或者自称学了经济学受益匪浅等等。很无语。我记得有一期是讲泡沫的,罗振宇说要先从“郁金香泡沫”说起,然后讲了半天郁金香泡沫的故事,从头分析到尾,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什么启示,中间还不忘掉书袋,说周其仁先生那里看的。等我把他提到的周其仁先生那篇找到,我惊呆了,因为那篇文章其实是说,根本就没有郁金香泡沫,这些都是大家以讹传讹传出来的:“说来由不得你不相信:全部现代着作关于郁金香狂潮的描述,皆来自一位M先生(Mackay)1841年一本书里的7页。这本书抄袭了另外一位先生关于哈尔勒郁金香市场的记载,后者除了援引一个英国旅行家——他1705年到过当地,对70年前发生的投机传闻不过在日记里记了一句话——之外,全部摘自一本叫《G&W》的小册子。经考证,《G&W》系荷兰地方当局编写,旨在规劝人民远离投机活动,相当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抽烟有害健康”或“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让我长话短说。直到本书作者1989年发表关于“郁金香狂潮”的论文前,没有人整理出一份比较完整的时间序列的郁金香球茎市价变动表。更没有人系统地区分清楚种种不同的郁金香球茎——以及各种不同的交易和价格——的实际含义。人们宁愿复述、传播甚至再创作“郁金香狂潮”这样一个“模式化的事实” (stylized fact),并以此为基础,产出更多的术语、理论、模型、推理、管制大计和道德规劝。”最后周其仁先生总结:”让我说明,“无知”不是罪过,我们甚至不必为之难为情——承认无知毕竟可以刺激求知。问题是,为什么要给无知包上一件“大有学问”的术语外衣,还偏偏要以美丽的郁金香的名义?“看得我笑翻了。这句话不就是讽刺以郁金香的名义贩卖自己所为”道理“和”启示“的罗振宇先生嘛,罗先生真是大度,做了一期节目,还公开了参考书目,结果这个书就是骂他的。。。。。估计他都没认真看吧。ps :我晕。看到好多同学说看到我的回答不想看《逻辑思维》了。别啊。其实我还是经常听这个节目的,只不过当消遣而已。写这个回答是为了说明,他的节目当消遣玩很不错,但是想要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启示,就过了。我想他的定位也就是个消遣的玩意。而题主认为把知乎的大牛集结起来打败他。其实完全不是一个领域。知乎也有很多大v我就不点名了,答题也是鸡汤,或者讲故事,或者讲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也有很多赞,人们给他们点赞不在于答得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能学到什么东西,而是答的正好是他们爱听的话,这些人做节目去灭罗振宇是可以的。但是知乎也有更多的人,回答的都是非常专业的东西,做节目估计不是人们爱听的话,要灭掉罗振宇。。。。毕竟不是一个领域的嘛。就像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完全两码事儿,你说让戈达尔灭掉迈克尔贝,中国观众首先就不答应。pps:很多同学说不专业也不要苛求。说这是启蒙。我觉得启蒙是讲一些简单的东西,而不是讲一些错误或者至少是误导性的东西。例如你可以觉得给小孩讲地心引力很难,但如果你说地球是平面的,那还叫启蒙吗?罗胖的很多说法都是有误导性的。还是拿泡沫那一期。罗胖用郁金香泡沫总结了很多泡沫发生的条件以及特点等等,前边已经说了,本来就是夸大的子虚乌有。另外罗胖还抛出一个观点:说你觉得泡沫就是价格高,什么是价格高呢?没有标准,价格是供需中形成的。这句话没错。但这恰好证明了泡沫的危害。因为供需中形成的价格,必须满足价格越高需求越低,供给越高,这样才能有稳定的均衡,而泡沫的特点恰好是,价格越高需求越高,大家都投机嘛,能升值才买。所以泡沫恰好是价格机制失灵,或者市场失灵的结果,而罗胖用市场机制为价格辩护,让人们误以为泡沫其实是一种好现象。非常具有误导性。再例如有一期,罗胖为了反驳《21世纪资本论》,说不应该为资本家的资本收入收税,然后他讲了个企业家造海底电缆的故事,说正是这些资本家为了创造了新技术,给他们征税怎么行。这里至少有两个错误。第一个是混淆了资本家和企业家,故事里讲的都是企业家因为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开拓失业的故事,可是现实世界里大量的资本家都是单纯的食利者,只拥有股票或者财富,然后有一个专业的经理人或者理财团队为他打理,他之所以能够获得钱,就是因为他有钱,而钱是具有稀缺性的,和他个人能力贡献无关。这也就带来了第二个错误,也就是认为征税一定会减少供给。其实学过基本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不是一定的,例如你是姚明,打篮球能赚1亿元,我征税9千万,你就不打篮球了?不是的,如果你作为姚明找一份其他工作,只能挣100万,你打篮球还能挣1000万呢,你干嘛不打?你照样打。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经济租。你特殊的才能具有垄断性而获得的“租金”,为这些东西征税是不影响供给的。而资本家或者甚至企业家能够赚得巨额的财产,就是因为这种天赋和才能所带来的垄断租,还有就是食利者因为对财富的垄断而获得的利益。对这些东西征税,当然不会影响他们的供给。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尽力调节收入分配,例如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都是累进制的,而发达国家已经是高福利化了,政府收富人的税然后转移支付给穷人,是非常普遍的,反而是我国做的还不够。罗胖这一期替谁说话,代表谁的利益,大家心里清楚。
罗振宇的“互联网思维”、禅宗、成功学都是一回事儿。罗振宇火了,就像小米手机火了一样。每天都有人跟我说,你看罗振宇做了什么什么,你看罗振宇多牛逼多会玩,你跟人家好好学学。就是这些人逼着我去研究一下罗振宇。所有的流行都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能引起流行的社会心理无非那么几种。坏的节目是迎合审美,好的节目是迎合人性;坏的商业是迎合XX后,好的商业是迎合永恒不变的人性。人性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是“不劳而获”。有人跟我说,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不劳而获,我对国外的情况不太了解。至少,中国的商业界,这些按说应该更加理性的人,也都经常非理性的喜欢不劳而获。他们不太相信常识,更相信奇迹。不劳而获就是所有奇迹中最值得赞颂的一种,和摩西分开红海一样。现在,整个商业界,特别是快消品行业,言必称小米。事实上,他们并不用小米手机,他们都用苹果和三星,他们也不了解小米。他们对小米的兴趣只有一点:小米在广告和营销上的投入的费用非常少,但是效果非常好。有人说这是粉丝营销,有人说是饥饿营销。最近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也成了他们言必称的对象,罗永浩的广告和营销费用也非常少,在他们看来,就是发了几条微博而已,但是,效果非常好。别的企业投了几千万的广告费,在罗永浩的面前,就像是打了水漂一样。于是他们说,我也要这个,我也要发几条微博,就有几百万人关注我。在他们看来,这就叫“互联网思维”,就是不好钱办大事,或者,花小钱办大事啊。罗振宇做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鼓吹者,非常直接的利用了这一心理,激发了整个媒体界和商业界对于他的关注和兴趣,并且成为了他的传播节点。对,就是不劳而获。这件事情要分开说。首先,《罗辑思维》是一档非常好的互联网视频节目,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努力,也有很多人喜欢看,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中国好看的互联网节目不止《罗辑思维》一家,《晓说》或者《暴走大事件》的点击和粉丝都数倍于《罗辑思维》。《罗辑思维》基于它的内容和主持人,不太可能是一档特别大众的节目,观众是有限的,如果仅仅是比点击,它明显不可能是最好的互联网视频节目。所以罗振宇要再玩点别的。那些每天跟我谈《罗辑思维》和罗振宇的人,都不看这个节目。他们只是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面,看到很多罗振宇做的事情,关于罗振宇的分析文章,然后跑来跟我说,你看,人家罗振宇没有花一分钱,就做了一个这样的活动;没有花一分钱,就做了这么大规模的宣传。你看,你看,你为什么不做。是的,这些人就成了罗振宇的宣传节点。罗振宇的宣传节点是三类人。首先是节目的粉丝,罗振宇每期节目的点击是150万到200万之间,听上去不少了,但是,在优酷完全排不到前面,还有《暴走大事件》这样12期点击就过亿的节目呢,你也没怎么听说过,是吧。所以,仅靠节目,无法支撑《罗辑思维》的传播。其次是那些跟着他蹭吃蹭喝的粉丝。这些人除了喜欢罗振宇的节目之外,还是罗振宇“不劳而获”也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信徒,他们坚信,这种蹭吃蹭喝的商业模式将发扬光大,自己好好跟着罗振宇,以后还能抽电视抽妹子抽房子汽车。第三种是不看《罗辑思维》的人,很多商业圈和媒体圈的人,他们内心深处看不上这种节目,但是,对于能够罗振宇的商业模式十分喜欢,看啊,人家到处蹭吃蹭喝,白吃白拿,不花钱办活动,不花钱做宣传,这就是未来的商业和商业的未来啊。罗振宇把用互联网思维这三类人装了进来,然后,都变成了自己免费的商业节点。罗振宇的所有宣传和文案,简单的说,就是:看我不劳而获,跟着我你也能不劳而获,学着我你就会不劳而获。于是大家口口宣扬这一奇迹。看,红海真的分开了,不花钱真的能买东西。奇迹是大家最愿意谈论的事情。商业世界里最大的奇迹就是东西随便拿,不要钱。罗振宇做到了,并且你们相信了。是不是有点眼熟,就是这样子的,80年代中国有一帮点子大王和策划大师(现在他们的后人都在机场书店的屏幕上),就在教这个,只要一个点子,就能打开市场,花小钱办大事呗。中国人最喜欢的事情是鸡贼致富,不是勤劳致富。张悟本的绿豆也是一样的,癌症很可怕,很难治,科研攻关不易,医疗体系一团糟。没事,不用去医院,有绿豆,有地瓜。花小钱办大事呗。罗振宇这种玩法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并冠上一个高大上的名头。比如互联网思维、国学或者创新。相比于细节和产品的创新,中国人更相信思维的创新可以改变一切,思路决定出路,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世界观发生改变,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水平都会发生改变。听着有点像禅宗。宗教做为安慰剂的一种,总要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比如,你烧烧香,下辈子就能投胎到一个富贵人家。相比于成为富贵人家,烧烧香然后等投胎,还是更容易的嘛。不仅因为操作简便,让人愿意尝试,而且无法验证。这个真是太完美了,唯一的缺点是听上去有点太简单了,无法迷惑知识分子。所以,高僧大德们更进一步,发明了禅宗,禅宗把这种简单的实践复杂化,看上去十分玄虚,所问非所答,搞出了很多口头禅,让知识分子也喜欢起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你看多开心。说到这里还要再补充一下,我知道,佛教和互联网都是很好的东西,但是理论和实践以及大众传播是不同的层面,完全是两码事。民主和共和国也是很好的东西呢,但是到了大众传播层面,就成了阿Q说的革命,直接去赵老爷家搬元宝洋钱洋纱衫,以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和钱家的桌椅,“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就是这样,粉丝,信罗振宇可以白吃白喝送电视家具房子妹子呦。总结:让别人相信,我掌握着不花钱拿东西,不花钱做宣传,不花钱做活动的秘笈,也就是“互联网思维”;所以,看我,说我,跟我学吧;然后,我火了。大象装冰箱,一般都分三步。如果把知乎的牛人聚集起来,也可以复制一档同类型的节目吗?
尽管有时候他引用一些书中的观点与我自己的观点想左,有时候会觉得有些涉及到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结论还有待商榷,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这档节目,因为罗振宇在节目中引用一些观点和论据的目的是分享,他并不期待这些理论完全光荣、伟大、正确,这个节目的目的也不是要说服所有听众都认同这些观点,只是希望能引发我们对提及的问题进行更加多维、理性的思考。同时他引用的观点都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新奇的同时,又不会让听众觉得“三观尽毁”,是一种思考的态度,而不是哗众取宠。————————————————————————————————U盘式生存方式挺有意思的。在内地可能感觉不明显,我在深圳,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太重要了。只有自己不依附于组织,才能在组织里活得更好。自我增值也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还需要依靠工作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和人脉。
是这样,我其实算是罗辑思维的听众。原因很简单,在我实习的时候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只有听点什么了,于是把最能扯的播客都下下来。听玩高晓松,就只有听这个了。我觉得逻辑思维最大的价值就是消遣和打发时间了,跑步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打游戏需要长时间做重复性动作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整理数据啥的时候也可以。逻辑思维这个节目是专业性为0的。我订阅过很多其他播客类节目,例如
的《it公论》,
的《硬影像》,还有《科学脱口秀》甚至《观影风向标》,这些节目趣味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听了之后受益匪浅。而逻辑思维只有打发时间一个用途了。逻辑思维最好听的就是写历史故事,这些玩意也是他们扒的别人写的书,例如多次引用张宏杰先生的书,甚至连语气和修辞都照搬,原创性几乎为零。但是我们把这个节目定义成打发时间的节目,只要听别人讲故事就够了嘛。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开始讲道理,就只能呵呵笑了。因为太傻叉了。逻辑思维每一期都想要讲个道理,或者给你什么启示,你一旦听他总结,就觉得我靠这人什么脑子。。。最后,一旦进入专业领域,恨不得你得生气。本人是学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有关经济学的节目,没有一期是靠谱的,没有一期是没有硬伤的。但有趣的是,罗振宇这个人还经常“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或者建议大家学经济学,或者自称学了经济学受益匪浅等等。很无语。我记得有一期是讲泡沫的,罗振宇说要先从“郁金香泡沫”说起,然后讲了半天郁金香泡沫的故事,从头分析到尾,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什么启示,中间还不忘掉书袋,说周其仁先生那里看的。等我把他提到的周其仁先生那篇找到,我惊呆了,因为那篇文章其实是说,根本就没有郁金香泡沫,这些都是大家以讹传讹传出来的:“说来由不得你不相信:全部现代着作关于郁金香狂潮的描述,皆来自一位M先生(Mackay)1841年一本书里的7页。这本书抄袭了另外一位先生关于哈尔勒郁金香市场的记载,后者除了援引一个英国旅行家——他1705年到过当地,对70年前发生的投机传闻不过在日记里记了一句话——之外,全部摘自一本叫《G&W》的小册子。经考证,《G&W》系荷兰地方当局编写,旨在规劝人民远离投机活动,相当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抽烟有害健康”或“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让我长话短说。直到本书作者1989年发表关于“郁金香狂潮”的论文前,没有人整理出一份比较完整的时间序列的郁金香球茎市价变动表。更没有人系统地区分清楚种种不同的郁金香球茎——以及各种不同的交易和价格——的实际含义。人们宁愿复述、传播甚至再创作“郁金香狂潮”这样一个“模式化的事实” (stylized fact),并以此为基础,产出更多的术语、理论、模型、推理、管制大计和道德规劝。”最后周其仁先生总结:”让我说明,“无知”不是罪过,我们甚至不必为之难为情——承认无知毕竟可以刺激求知。问题是,为什么要给无知包上一件“大有学问”的术语外衣,还偏偏要以美丽的郁金香的名义?“看得我笑翻了。这句话不就是讽刺以郁金香的名义贩卖自己所为”道理“和”启示“的罗振宇先生嘛,罗先生真是大度,做了一期节目,还公开了参考书目,结果这个书就是骂他的。。。。。估计他都没认真看吧。ps :我晕。看到好多同学说看到我的回答不想看《逻辑思维》了。别啊。其实我还是经常听这个节目的,只不过当消遣而已。写这个回答是为了说明,他的节目当消遣玩很不错,但是想要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启示,就过了。我想他的定位也就是个消遣的玩意。而题主认为把知乎的大牛集结起来打败他。其实完全不是一个领域。知乎也有很多大v我就不点名了,答题也是鸡汤,或者讲故事,或者讲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也有很多赞,人们给他们点赞不在于答得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能学到什么东西,而是答的正好是他们爱听的话,这些人做节目去灭罗振宇是可以的。但是知乎也有更多的人,回答的都是非常专业的东西,做节目估计不是人们爱听的话,要灭掉罗振宇。。。。毕竟不是一个领域的嘛。就像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完全两码事儿,你说让戈达尔灭掉迈克尔贝,中国观众首先就不答应。pps:很多同学说不专业也不要苛求。说这是启蒙。我觉得启蒙是讲一些简单的东西,而不是讲一些错误或者至少是误导性的东西。例如你可以觉得给小孩讲地心引力很难,但如果你说地球是平面的,那还叫启蒙吗?罗胖的很多说法都是有误导性的。还是拿泡沫那一期。罗胖用郁金香泡沫总结了很多泡沫发生的条件以及特点等等,前边已经说了,本来就是夸大的子虚乌有。另外罗胖还抛出一个观点:说你觉得泡沫就是价格高,什么是价格高呢?没有标准,价格是供需中形成的。这句话没错。但这恰好证明了泡沫的危害。因为供需中形成的价格,必须满足价格越高需求越低,供给越高,这样才能有稳定的均衡,而泡沫的特点恰好是,价格越高需求越高,大家都投机嘛,能升值才买。所以泡沫恰好是价格机制失灵,或者市场失灵的结果,而罗胖用市场机制为价格辩护,让人们误以为泡沫其实是一种好现象。非常具有误导性。再例如有一期,罗胖为了反驳《21世纪资本论》,说不应该为资本家的资本收入收税,然后他讲了个企业家造海底电缆的故事,说正是这些资本家为了创造了新技术,给他们征税怎么行。这里至少有两个错误。第一个是混淆了资本家和企业家,故事里讲的都是企业家因为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开拓失业的故事,可是现实世界里大量的资本家都是单纯的食利者,只拥有股票或者财富,然后有一个专业的经理人或者理财团队为他打理,他之所以能够获得钱,就是因为他有钱,而钱是具有稀缺性的,和他个人能力贡献无关。这也就带来了第二个错误,也就是认为征税一定会减少供给。其实学过基本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不是一定的,例如你是姚明,打篮球能赚1亿元,我征税9千万,你就不打篮球了?不是的,如果你作为姚明找一份其他工作,只能挣100万,你打篮球还能挣1000万呢,你干嘛不打?你照样打。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经济租。你特殊的才能具有垄断性而获得的“租金”,为这些东西征税是不影响供给的。而资本家或者甚至企业家能够赚得巨额的财产,就是因为这种天赋和才能所带来的垄断租,还有就是食利者因为对财富的垄断而获得的利益。对这些东西征税,当然不会影响他们的供给。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尽力调节收入分配,例如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都是累进制的,而发达国家已经是高福利化了,政府收富人的税然后转移支付给穷人,是非常普遍的,反而是我国做的还不够。罗胖这一期替谁说话,代表谁的利益,大家心里清楚。
罗振宇的“互联网思维”、禅宗、成功学都是一回事儿。罗振宇火了,就像小米手机火了一样。每天都有人跟我说,你看罗振宇做了什么什么,你看罗振宇多牛逼多会玩,你跟人家好好学学。就是这些人逼着我去研究一下罗振宇。所有的流行都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能引起流行的社会心理无非那么几种。坏的节目是迎合审美,好的节目是迎合人性;坏的商业是迎合XX后,好的商业是迎合永恒不变的人性。人性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是“不劳而获”。有人跟我说,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不劳而获,我对国外的情况不太了解。至少,中国的商业界,这些按说应该更加理性的人,也都经常非理性的喜欢不劳而获。他们不太相信常识,更相信奇迹。不劳而获就是所有奇迹中最值得赞颂的一种,和摩西分开红海一样。现在,整个商业界,特别是快消品行业,言必称小米。事实上,他们并不用小米手机,他们都用苹果和三星,他们也不了解小米。他们对小米的兴趣只有一点:小米在广告和营销上的投入的费用非常少,但是效果非常好。有人说这是粉丝营销,有人说是饥饿营销。最近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也成了他们言必称的对象,罗永浩的广告和营销费用也非常少,在他们看来,就是发了几条微博而已,但是,效果非常好。别的企业投了几千万的广告费,在罗永浩的面前,就像是打了水漂一样。于是他们说,我也要这个,我也要发几条微博,就有几百万人关注我。在他们看来,这就叫“互联网思维”,就是不好钱办大事,或者,花小钱办大事啊。罗振宇做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鼓吹者,非常直接的利用了这一心理,激发了整个媒体界和商业界对于他的关注和兴趣,并且成为了他的传播节点。对,就是不劳而获。这件事情要分开说。首先,《罗辑思维》是一档非常好的互联网视频节目,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努力,也有很多人喜欢看,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中国好看的互联网节目不止《罗辑思维》一家,《晓说》或者《暴走大事件》的点击和粉丝都数倍于《罗辑思维》。《罗辑思维》基于它的内容和主持人,不太可能是一档特别大众的节目,观众是有限的,如果仅仅是比点击,它明显不可能是最好的互联网视频节目。所以罗振宇要再玩点别的。那些每天跟我谈《罗辑思维》和罗振宇的人,都不看这个节目。他们只是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面,看到很多罗振宇做的事情,关于罗振宇的分析文章,然后跑来跟我说,你看,人家罗振宇没有花一分钱,就做了一个这样的活动;没有花一分钱,就做了这么大规模的宣传。你看,你看,你为什么不做。是的,这些人就成了罗振宇的宣传节点。罗振宇的宣传节点是三类人。首先是节目的粉丝,罗振宇每期节目的点击是150万到200万之间,听上去不少了,但是,在优酷完全排不到前面,还有《暴走大事件》这样12期点击就过亿的节目呢,你也没怎么听说过,是吧。所以,仅靠节目,无法支撑《罗辑思维》的传播。其次是那些跟着他蹭吃蹭喝的粉丝。这些人除了喜欢罗振宇的节目之外,还是罗振宇“不劳而获”也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信徒,他们坚信,这种蹭吃蹭喝的商业模式将发扬光大,自己好好跟着罗振宇,以后还能抽电视抽妹子抽房子汽车。第三种是不看《罗辑思维》的人,很多商业圈和媒体圈的人,他们内心深处看不上这种节目,但是,对于能够罗振宇的商业模式十分喜欢,看啊,人家到处蹭吃蹭喝,白吃白拿,不花钱办活动,不花钱做宣传,这就是未来的商业和商业的未来啊。罗振宇把用互联网思维这三类人装了进来,然后,都变成了自己免费的商业节点。罗振宇的所有宣传和文案,简单的说,就是:看我不劳而获,跟着我你也能不劳而获,学着我你就会不劳而获。于是大家口口宣扬这一奇迹。看,红海真的分开了,不花钱真的能买东西。奇迹是大家最愿意谈论的事情。商业世界里最大的奇迹就是东西随便拿,不要钱。罗振宇做到了,并且你们相信了。是不是有点眼熟,就是这样子的,80年代中国有一帮点子大王和策划大师(现在他们的后人都在机场书店的屏幕上),就在教这个,只要一个点子,就能打开市场,花小钱办大事呗。中国人最喜欢的事情是鸡贼致富,不是勤劳致富。张悟本的绿豆也是一样的,癌症很可怕,很难治,科研攻关不易,医疗体系一团糟。没事,不用去医院,有绿豆,有地瓜。花小钱办大事呗。罗振宇这种玩法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并冠上一个高大上的名头。比如互联网思维、国学或者创新。相比于细节和产品的创新,中国人更相信思维的创新可以改变一切,思路决定出路,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世界观发生改变,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水平都会发生改变。听着有点像禅宗。宗教做为安慰剂的一种,总要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比如,你烧烧香,下辈子就能投胎到一个富贵人家。相比于成为富贵人家,烧烧香然后等投胎,还是更容易的嘛。不仅因为操作简便,让人愿意尝试,而且无法验证。这个真是太完美了,唯一的缺点是听上去有点太简单了,无法迷惑知识分子。所以,高僧大德们更进一步,发明了禅宗,禅宗把这种简单的实践复杂化,看上去十分玄虚,所问非所答,搞出了很多口头禅,让知识分子也喜欢起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你看多开心。说到这里还要再补充一下,我知道,佛教和互联网都是很好的东西,但是理论和实践以及大众传播是不同的层面,完全是两码事。民主和共和国也是很好的东西呢,但是到了大众传播层面,就成了阿Q说的革命,直接去赵老爷家搬元宝洋钱洋纱衫,以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和钱家的桌椅,“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就是这样,粉丝,信罗振宇可以白吃白喝送电视家具房子妹子呦。总结:让别人相信,我掌握着不花钱拿东西,不花钱做宣传,不花钱做活动的秘笈,也就是“互联网思维”;所以,看我,说我,跟我学吧;然后,我火了。大象装冰箱,一般都分三步。
迷惘的80后尾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辑思维 散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