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谁知道宝。马!会如何?咋给账 户充 ??不懂呀!!

为什么最近金融圈集体唱衰余额宝?
好多金融公共平台发表言论,认为应该取缔余额宝说他们是金融寄生虫?其二余额宝真的会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冲击么,比如房贷车贷等等贷?比如大家把钱存了余额宝以后会不会当接盘侠?作为一个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表示很迷茫啊。先谢谢啦。补充一个问题:今天看到央视评论员在唱衰余额宝,这是否代表官方的态度,余额宝的走势会不会下降,未来余额宝会不会被监管并导致收益率降低?(补得不好请完善)附一个央视评论员评论文章的网址:
按投票排序
144 个回答
作为一个银行工作人员,尤其是最近一直在做同业存放和境外同业的金融机构业务,所以对近期的人民币市场利率情况比较了解。上面说到余额宝,也就是货币型基金,只投资于货币市场,如短期国债、回购、央行票据、银行存款等等,风险基本没有,货基其中一个渠道就是所说的大额同业存单,是货币型基金将钱借给银行;而我们银行同业存放,是一家银行的钱借给另一家银行。由于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可以说,市场对人民币资金的需求程度,决定了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从2013年6月底份那一波钱荒来看,市场对人民币资金需求强烈,直接推高了货币型基金收益率。余额宝从日的收益率2.09%暴增到7月1日的6.3%!必须要阐明的一个观点是:是市场需要资金,余额宝才能有如此高的收益率,因为它们能以更高的利率借给银行。而不是余额宝凭空定下一个收益率,然后左右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为了简单起见,我仅拿大额同业存单为例。比方说,X银行缺钱100亿,最高可以接受以7%的年利率借钱。而余额宝得知这个消息后,从我们这些用户吸收资金后将100亿借给X银行,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费、手续费后,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购买余额宝用户的收益。由于我所在的银行最近几乎每天都有大额资金存出,每天都要打几十个电话给其他银行的人员询问他们吸收资金的价格。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同业市场的shibor一路下跌,其他银行吸收资金的利率也一路下跌。从一年期6.8%跌到6.4%。与此同时,我注意到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也一路下跌,余额宝从6.3%跌到6.18%,理财通从6.6%跌到6.3%。这个结果,也就说,你一般只能以一年期6.4%的利率借钱给银行,但是你要付给你的余额宝用户一年期6.18%的收益率,利差仅有0.22%!当然,货币型基金由于资金量比较大,议价能力较强,借钱的利息会高上一点点。但是,在整个银行业的资金都充裕后,银行业不再那么需要钱,开出的利率也会一路下跌。货币型基金能干什么?也只能是不断调低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罢了。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大部分银行对资金的需求都没有年前那么紧迫,甚至有不少银行最近有多余的短期资金,纷纷存出到其他银行同业。利率就是资金的市场价格。当整个金融市场不再像以前那么迫切需要钱了,于是余额宝的收益率不断调低。可以说,是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决定了货币型基金(余额宝、理财通)的收益率。这个时候要提到另一个概念:跨境人民币。现在国家正在力推跨境人民币,已经有一部分人民币通过支付的形式流到海外,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储存了一定量的人民币资金。这些人民币资金存在海外的银行,一年定期能够给到多高的利率?1.5%不到。而通过跨境人民币形式存回到国内呢?最高的时候超过6%!!!于是,海外的银行通过清算账户的名义将海外的大额人民币资金汇回国内,做定存,享受国内的高收益率。国内的银行需要资金,而国内的人民币利率居高不下,它们当然非常欢迎境外人民币回到祖国怀抱。目前的跨境人民币一年期定存价格,从最初的6%以上跌到目前的5.5%左右。你说一边是余额宝、理财通要以6%以上的借款利率借钱给我,一边是海外银行仅以5.5%的成本借钱给我,我会要谁的钱?当然是后者。所以目前有人民币清算资格的银行都在拼命寻找境外的人民币资金来源,因为海外的人民币的确比国内的人民币“廉价”。一方面是海外廉价资金的回流,另一方面还有央行偶尔放水,使得国内人民币市场不再那么紧张。当人民币资金需求不那么强烈,余额宝、理财通们就回归正常收益率了。我在2013年年初就开始关注货币型基金。当时货币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5%的已经算是非常高了。然后发生了钱荒,然后余额宝以超高的收益率走进了大众视线。我觉得目前形势,余额宝、理财通年化收益率跌破6%是必然的事,甚至回到4%也是有可能。如果说余额宝和理财通们给银行也带来了什么?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思维的转变,让银行人员开始像一个正常的现代人那样思考。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便捷性和简单是其特点,最后大家的关注点就只落到一点上——收益率。当我们银行的理财经理还在试图向客户解释表内理财、表外理财、股票型基金、银保产品、T+0生效,T+1赎回到期等诸多繁杂的概念,然后客户被弄得一头雾水的时候,余额宝和理财通的出现,让我们的关注点回归到了最重要最基本的收益率上。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的资金安全(货币型基金基本能够保证安全),看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还不错(每天都告诉你),那就足够了。我们不需要为了让我们那点可怜的工资升值而去苦学几个月的投资理财,分清各种概念,我们都忙着赚钱,没那个闲心!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大多数都需要现场填写风险评估表以及理财协议,甚至针对个别理财产品还要单独签产品说明书、协议书,一大堆流程走完后,还要输密码才算购买完成。而余额宝理财通只要输入一个六位数密码就可以随时随地成功购买了。不安全?上面不是写着中国平安承保吗?有阿里、腾讯的信用背书还怕啥?现代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厌烦了复杂麻烦,追求简单便捷,余额宝、理财通只是迎合了现代人的品味而已。我已经看到了银行开始作出改变。为了抢那点存款也推出了类余额宝、类理财通的产品。网银、手机银行做得越来越便捷、人性化。购买方式也越发便捷,甚至可以通过绑定手机,直接回复短信购买理财。是时候像个普通的现代人那么思考问题了,银行员!这个东西我们缺失太久了。
1、长文预警2、意识形态预警3、文章尚未完成,请谨慎点赞。写在前面的话:最近正在写一篇超长的答案,正好需要找一个大家都挺熟悉的金融产品做假想例子。所以就翻到了关于余额宝的一系列问题。首先,作为一个买过余额宝,而且只买过余额宝,从来没有任何理财经验和金融知识储备的人,我觉得大家的答案都挺有道理的,无论是奶酪说还是威胁论。但是,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余额宝遭到金融集团围攻,表面上看是因为余额宝不守规矩,动了金融集团的奶酪,实际上是因为余额宝触动了我国的“政治红线”。下面,我将以自己仅有的一点金融知识论证这一观点。不过,我必须设定一个极端情况下的假想世界,一方面是方便讲的更简单,一方面也是尽量避开一些金融知识。这个假想的故事,会一步步地告诉大家,余额宝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余额宝是个什么东西,余额宝收益从哪儿来,余额宝是不是庞氏骗局,余额宝是不是“吸血鬼”以及我认为余额宝会变成什么东西。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例子是为那个超长答案服务的,也请各位朋友审一审,看看哪些内容不可以简略,哪些是根本就讲错了。这个假想世界是这样的:在另一条世界线上,遥远的东方有个C国。C国一共只有3家银行,分别是国有银行(国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商行)和一家非常小的外资银行(外行),一般个人账户存款利率在3%稳定浮动。国家使用的通用货币叫做群众币,规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为5%,贷款利率上限为15%。(不考虑存款基准利率、上下浮动限额、七日年化收益率、H+0等等真实情况以及不确定因素,说上限多少,最终就是多少,说能赚多少,最终就能赚多少,凡是涉及数字的尽量避免计算、尽量取整数,只求能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清楚问题。如果有某些真实情况是在下列构想逻辑中确实无法绕过的,请评论告知我)这个地摊文学分五步:第一步:鱼额宝是什么?C国有个电商叫马运,为了方便网上担保支付,他在国行开了一个公共账户叫“知乎宝”。不管这个知乎宝是怎么进行担保交易的,反正在一般群众看来,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知乎宝往银行一个共同账户里面存钱,也可以从里面取钱,存取自由而且购物方便。当然,自己存多少才能用多少。然后,马运通过这个公共账户吸纳的资金在国行生息赚取管理佣金。后来有一天,马运突然灵光一闪。他在商行又开了一个公共(开放式基金)账户叫“天白基金”,主要从事稳健的货币市场投资(此处与现实世界有出入,但是我认为不影响理解,下面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为了让“天白基金”运作起来,马运向商行的这个账户存进了一大笔钱作为本金。几年过去了,“天白基金”收益马马虎虎,仅能勉强比银行存款高一点,约在4%(已经扣除管理费,即马运的利润,下同)。所以发展了几年也没几个人愿意往这个公共账户里存钱,规模一直很小。这时,马运发挥了他天才般的营销策略,开始广而告之“天白基金”以4%浮动收益公开募资,但对外不称“天白基金”,而是称作“鱼额宝”,并且宣称“鱼额宝”是一个可以“以钱生钱,赚取利息的零钱包”。最重要的是,他把鱼额宝的入口绑定在了知乎宝的平台上。于是,在一般群众看来,鱼额宝似乎与知乎宝差不离。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鱼额宝这个入口往银行一个共同(基金)账户里面存钱,也可以从里面取钱,存取自由、购物方便,而且还有收益。天下居然有此等好事!立即,包括知乎宝用户在内的很多朋友都开始逐步把钱存进了“天白基金”的账户。这个时候,有人开始提醒大众,鱼额宝其实是基金,购买基金有风险云云。在这一阶段,无论是知乎宝还是鱼额宝,都还只是一个支付结算工具。你充知乎宝也好,充鱼额宝也好,都只是相当于往两个银行账户里存钱罢了(鱼额宝稍微有些不同,它其实是一个购买过程。如果你不理解什么叫购买过程,请直接忽略,就认为是存钱)。你存进去的钱并没有交给马运保管,仍然是放在银行里。你的钱依然在银行体系里流转。可是,似乎没有人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在C国,理论上基金收益是没有上限的,“天白基金”的钱虽然存在银行,但是这个账户的吸金能力、特别是吸收零散资金的能力,理论上应该比其他非基金账户的吸金能力都要高。第二步:鱼额宝的收益从哪儿来尽管鱼额宝实际是基金,也有风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朋友来说,这是个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基金购买体验。存取自由、购物方便、具有收益,而且还有保本承诺,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很多朋友纷纷把自己的存款,存进了“天白基金”账户。在鱼额宝入口的支持下,很快的,“天白基金”规模突破了500亿。这一大笔钱,对国行、商行、外行都有很大吸引力,他们都希望能够争取到这笔存款。这时,“天白基金”与银行之间的同业存款谈判开始占据一定的主动权优势。简单地说,一般人在银行存钱,因为数额小,所以只能接受银行规定的3%存款利率(类似店大欺客)。但是,“天白基金”把许许多多一般人的小钱汇聚起来,变成了银行不可忽视的大钱,它就可以跟银行商议存款利率和存款期限。当然,这里需要指出来的一点是,“天白基金”与银行商议存款利率和存款期限的行为,与大家一般所认为的“吃利息”是不太一样的。“天白基金”如果把钱存在自己的开户行(托管行)里不动,这就是一般情况下的“吃利息”。现在,“天白基金”主动出击,到其他银行要求以更高的利率“吃利息”,虽然都是赚取利息,但是前者是存款行为,后者是投资行为。为了方便下文理解,我把前者称为本存,后者称为投存。于是,通过协商,投存利率在7%浮动(因为投存期限是协商的,投存行为一般是短期行为,所以此处利率看做是浮动的)。“天白基金”会怎么利用自己汇聚的这么一大笔钱呢?它把80%的资金放入投存渠道吃7%的利息,剩余的20%放在开户行(托管行)走本存路线,吃3%的利息。这20%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应付基金的赎回,也就是方便大众通过鱼额宝进行消费、转账、取现等等。当然,实际上,本存不需要20%这么多。这20%还可以再划一部分出来做其他货币市场投资。这里,为了方便理解,其他投资行为我直接省略了。以前,“天白基金”规模小,投存利率比较低。现在,规模大了,投存可以吃到7%利率了。这就意味着,“天白基金”收益开始显著增加。体现在鱼额宝上,就是家家户户存在鱼额宝里的钱“利息”变高了。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就要问了,假想世界不是已经规定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是5%吗?这7%是怎么做到的?是的,这是因为当时,C国的投存利率上限只做原则性要求,而且C国银行还未察觉到鱼额宝的野心,自律意识也比较差,所以推高了协议利率。第三步:鱼额宝是不是庞氏骗局?之后,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刺激,我开启神之手让马运做出了一件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马运决定,一个季度内挥泪大发送,“天白基金”3个月不收取任何管理费。也就是说,马运掏钱雇人给购买“天白基金”(即往鱼额宝存钱)的人打白工。这就使得鱼额宝里的“利息”能够最大限度的逼近7%。社会开始疯狂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鱼额宝。短短3个月,“天白基金”规模突破5000亿。有的人开始担心起来,鱼额宝的“利息”高的离谱,这里面不会有什么猫腻吧?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庞氏骗局?很显然不是。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C国实行的是基金托管制度。“天白基金”本身是接触不到自己的资金的,它要用钱必须经过自己的托管行,而托管行对它要履行监督责任。比如说,“天白基金”是一个货币基金,它的资金只能投入到货币市场,如果想要投放到房地产市场,它的托管行是不会允许的,更不可能被直接取出来花天酒地。理论上,只要一直保守地坚持投存、本存并用的路线,只会降低收益,却很难亏损,更不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当然,托管行肯定也不会允许让“天白基金”拆东墙补西墙。除非托管行玩忽职守或者和马运勾结起来,不然不可能变成庞氏骗局。托管制度还有其他一些监管责任,这里就不多说了。最重要的是,马运已经很富有了,他根本不需要骗大家的钱。他的野心很大,比庞氏骗局要大,他的头脑很聪明,比传说中的胖子要聪明。就像马运自己说的,“如果银行不变 我就变银行”。第四步:鱼额宝是不是“吸血鬼”?3个月后,“天白基金”规模突破5000亿,变成了一个庞然大户。无论是本存还是投存,“天白基金”都是银行不容忽视,甚至竞相争夺的目标。又经过一番协商,投存利率在10%浮动。也就是说,“天白基金”的收益又一次显著提高了。哪怕现在重新开始收管理费,在鱼额宝用户看来,“利息”也比3个月前有所提高。这个时候,银行开始集体发声了。他们借专家之口说,鱼额宝是“吸血鬼”。如果我理解地不错的话,专家的论据有这么几条。第一,鱼额宝吸收了天量资金,造成了银行资金短缺;第二,鱼额宝人为地抬高了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第三,鱼额宝侵吞巨额利润。这里,第三条我就不详细论述了。主要是因为,我不会计算利润,如果光靠猜,我会说他第三条说的不对。最重要的是,在我的故事里,鱼额宝赚多少利润并不影响我的观点(触动“政治红线”)。虽然,它的利润越高,越能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我不想陷入“利润到底高不高”这样的无效争论。下面,对于第一条。我认为他说的基本是正确的。有的朋友可能又要说了。既然,鱼额宝理论上只是在银行开通的一个账户,这怎么会造成了银行资金短缺呢?钱不是还存在银行里吗?又不在马运自己身上。是的,确实如此。但是,正像我前面说的,“天白基金”的钱虽然存在银行,但是“天白基金”账户的收益比其他绝大多数账户都要高,所以它的吸款能力、特别是吸收零散资金的能力,理论上应该比其他非基金账户的吸款能力都要高。大家把钱存进鱼额宝,其实正是把原本存在国行、外行的钱以及商行其他账户的钱转存到“天白基金”里了。所以,国行、外行出现了可用资金短缺(这里假设C国央行还没放水)。那么,鱼额宝的托管行——商行是不是日子就好过了呢?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大家存在鱼额宝的这些钱怎么投资,是本存还是投存,“天白基金”说的算,投存投向哪个银行“天白基金”说的算,今天投还是明天投,“天白基金”说的算,投5成还是投8成,“天白基金”说的算。商行敢利用的资金只有“天白基金”20%的本存,而且这20%还没到保底线。这20%,商行自己都未必够用,怎敢拆借给其他银行。这就好比,商行原来有100万存款,分别以不同数额存在1000个账户里面。1000个账户今天你来存钱,明天他来取钱,有取有还,商行始终可以保证自己的存款在一个数额上浮动,其余的都可以拿来,贷款也好、拆借也好,赚取利润。只要不碰到挤兑就没有问题。现在1000个账户变成1个账户了,存也是他取也是他,银行就不能向以前那样放心大胆地去放贷,更不可能去资助其他银行。所以,我认为,鱼额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资金短缺。但是,并没有像专家说的那么严重,5000亿可以说是天量资金了,但还没有达到过量的地步,银行还有不少回转余地。下面,对于第二条。我认为他说的不够正确。这个问题要分成存款和贷款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我认为鱼额宝不能够影响银行的存款利率。 就像 答案里提到的:是市场需要资金,余额宝才能有如此高的收益率,因为它们能以更高的利率借给银行。而不是余额宝凭空定下一个收益率,然后左右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鱼额宝不能凭空定下一个收益率,倒逼银行提高协议利率。鱼额宝的收益率也好、银行的协议利率也好,都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鱼额宝决定的。请看下图:平心而论,我对这张表不是非常懂。如果只是表面上的朴素理解的话,平心而论,我对这张表不是非常懂。如果只是表面上的朴素理解的话,我认为,基金公司作为市场的参与方之一,规模不到10%,而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基金公司中的一种,规模就更小。鱼额宝只是货币基金之一,本身规模虽大,却很难从整体上影响市场利率水平。所以,我认为,专家指出的第二条在这一点上不正确。当然,就像我在第三步里安排的“神之手”一样。通过短期让利极速推高基金规模,这种情况虽然在现实世界不会发生,但是我们必须警觉到,鱼额宝现在5000亿规模,约占市场规模的3%,如果它想方设法地继续扩大规模,推高到10%抑或20%,基金规模一旦过量,确实是有可能操纵市场的。而且,以我对鱼额宝这一年来的了解,当时鱼额宝的服务对象还只是面向普通群众、个体户,没有推出“企业版”鱼额宝,所以鱼额宝的“存款”限额是100万,每天的转入转出上限也是100万。如果,当时”个人版“和”企业版“鱼额宝同时推出,且”企业版“”存款“、转入转出限额增加几倍,我觉得,天量资金成长为过量资金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 所以,C国官方报纸《C民日报》才会发声力挺鱼额宝的同时,指出必须警惕规模过量的风险。在真实世界中是这样的,第二方面,我认为鱼额宝是能够推高银行贷款利率的。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推高银行贷款利率,并不是指鱼额宝可以人为的操纵市场,而是说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银行的存贷款结构。我在前文说过,同数额的一笔钱,由一万人分别存进银行不同账户和由一个人存进银行单一账户,这是不同的概念。而且,这笔钱数额越大,银行可利用资金就越难获得,在放贷时就越是投鼠忌器。这等于是变相地降低了银行的存贷比。为了保证收益,银行有可能会提高贷款的利率,以有限的可利用资金提升利润。所以,我虽然认为鱼额宝确实是吸血鬼,但是这位专家所提出的论据不能够说服我。我会在下面的内容里告诉大家,为什么鱼额宝是吸血鬼,为什么银行容不下这个吸血鬼以及国家为什么不剿灭而是限制这个吸血鬼。第五步:如果不限制发展,鱼额宝会变成什么?(从这里开始,就已经是超展开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鱼额宝诞生大约一年前,马运开通了一个名叫“阿里郎”的小额贷款平台。这个贷款平台特点是,面向个体户和微、小型企业,贷款仅凭信用无抵押。最重要的一点是,申请人必须要是知乎宝6个月以上的实名认证会员。我认为,这个规定主要的作用应该是方便获取,申贷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申贷企业、个体户的经营、效益情况,降低贷款风险。当然更有可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么,有的朋友可能自然就会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申贷人必须要是知乎宝用户,而鱼额宝入口又是放在知乎宝平台上的,马运是否可以把鱼额宝里的钱通过阿里郎平台放贷呢?显然不行,因为有托管银行的监管。不过,“天白基金”的管理费是马运的利润,这可以拿出来;还有别忘了,马运一开始投进“天白基金”里的一大笔本金以及马运追投进去的资金,这部分钱还在银行里吃着10%的利息呢,这些利息也是可以拿出来的。好了,我们把问题再简化一下。马运有一大笔钱存在银行里吃着10%的利息,这些利息可以拿出来放贷。放贷的贷款利率,马运会定多少呢?看起来应该会高于10%,不然还不如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呢。我想,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这样认为。可是,我猜,他应该会把贷款利率放得比较低。为什么呢?因为有鱼额宝在。鱼额宝是一个专吸零散资金的大海绵。我们想一想,马运把贷款放出去之后,这笔贷款不会烧掉、不会埋掉、也不会放在家里等着人来偷。这笔贷款是要被花掉的,它得有个最终去向。那么,在申贷人还没想好怎么花之前、钱没花光之前,大家觉得他会把这笔贷款放在哪个银行?如果,这钱花出去了,100万被打散成许多份,大家觉得这些零散资金会流向哪里呢?我想,贷款限额、鱼额宝存、转款上限同为100万,恐怕不是没有深意的。被打散后的零散资金,大部分还是会回流进鱼额宝的鱼池之中。所以,马运在之后大力推行线下支付,其目的可以看做是为了进一步抢占零散资金空间,加速零散资金回流,减缓银行资金回笼。倘若,“企业版”鱼额宝在当时已经开通了,我有理由相信,放出去的所有贷款都会回流进鱼池中。这才是让银行真正恐惧的地方。在鱼额宝之前的货币基金,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的资金回流功能。通过鱼额宝,马运可以在银行存一笔钱吃10%的利息,这些利息又被拿出去放贷,贷出去后的钱又会回流进鱼额宝继续吃银行10%的利息(回流资金这10%的利息中,马运还可以抽取一部分管理费)。到了这一步,鱼额宝就变异了。它不再是一个支付结算工具,而是一个小型的网上银行,可以存、可以取、可以贷,不需要租楼占网点,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工,不需要购买ATM机,统一由银行代劳。大家觉得,他的运营成本比之银行如何?他定的贷款利率会比银行更高吗?理论上来说,只要“天白基金”一直占据协议主动权,把投存利率稳定在10%浮动,鱼额宝的雪球会越滚越大。同时,伴随的将是银行存贷款形势的恶性循环。我认为,这才是鱼额宝被称为金融“吸血鬼”的原因。就在这时,国家出手了。就我知晓的,有这么几个措施。1、C国央行开始逐步、适量地放水(政策调控)2、国行开始吸引海外资金回流(垄断优势)3、限制鱼额宝的每日转款上限(政策调控)4、禁止鱼额宝线下支付(政策调控)5、银行系统通过自律协议,明确协商利率不超过4%(垄断优势)6、银行系统纷纷出台类鱼额宝项目(银行自救)一眼望过去,几乎都是国家干涉或是利用垄断优势。我想,恐怕有很多朋友都不理解,C国为什么要限制鱼额宝的发展。鱼额宝那么方便、利息又高,照我刚才说的,还能解决小型以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于国于民不是非常有利吗?问题就在这里,鱼额宝触及到了C国的2条“政治红线”,但是它确实非常有利,所以C国决定只限制不取缔。(以下内容还在施工中,结构也需要调整,核心论点在成文后会调整到答案开头)核心论点:为什么说余额宝触及到了我国的“政治红线”?余额宝经过半年的飞速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支付结算工具了。马云以诚信通为贷款平台、以支付宝为转接桥梁,以余额宝为回流工具,构建了一个不需要网点成本、人工成本极低,实体工作全由银行代劳的网上虚拟银行。理论上,凭借余额宝强大的零散资金吸收能力,马云可以在余额宝存一笔钱吃银行的高额利息,这些利息又被拿出去通过诚信通放贷,贷出去后的钱大部分又会打散成零碎资金,回流进余额宝继续吃银行高额利息。 也就是说,在没有国家干涉、银行自律的情况下,余额宝的收益会永远比银行存款利率高,诚信通的放贷利率也会一直比银行贷款利率低,这会大大压缩银行的存贷款空间,对银行体系构成恶行循环。(一套演变过程和要素较为复杂,需要解释的内容也很多,具体请看正文后的假想世界举例和国家调控措施解析)。如果单单看余额宝“吃利息”、“发福利”的行为,是不能称之为金融“吸血鬼”的。但是如果任其发展,让恶性循环形成,诚信通+支付宝+余额宝不仅会成为金融吸血鬼,还会成为国家吸血鬼。对于一贯视金融为命脉的我国来说,这是条红线,是决不允许的。第一条红线,“国民红线”要解释第一条红线的问题,就必须要理解我国银行的性质,还要理解全民所有制及其背后含义。我尽可能把这个问题说的浅显一些。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我国银行的性质是什么?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性质又是什么?大部分人可能都是这么认为的。银行是以低利率吸储,再以高利率放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银行才是真正的“吸血鬼”。是的,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是,这句话只说出了银行的经济(盈利)属性,却没有说出银行的国家属性。要知道,我国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家纯粹的民营银行。我国现有的银行都是国家的,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国家、国企控股的。什么叫银行的国家属性?要看清这个属性,就必须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存款”。“存款”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相当于我们把钱放进了一个银行提供的保险箱。但是,对于银行而言,“存款”相当于他提供一个保险箱,方便他来借我们的钱。也就是说,“存款”这个行为,看起来是,我们把钱“存”进银行,实际上是,我们把钱“借”给银行。这样来看问题,银行的国家属性就显得分外重要。如果我们用国有银行(比如说工行、建行)来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国有银行是国家全资拥有的。他的建立、运营都是国家出资的,理论上国家财政负担其盈亏。你在国有银行里面存的每一分钱都可以看做是借给国家的。假设,你在国行开业第一天,“借”了一笔钱给国家,如果国行运营好,赚了钱,第二年到期后一部分利润按照约定的数额返还给你,这就是利息。如果国行运营差,赔了钱,拿不出利润做利息,怎么办?金融从业者可能会想出很多办法吸收储金应对这个短暂的危机。但是,现在我们不考虑微观领域的方式方法。从宏观角度来说,第二年到期后国行拿不出利润做利息,就必须要国家财政,也就是国家税收补充注资。这样一来,问题的性质就变了。第一年借给国家的钱,却需要用第二年的税收偿还利息。这不就相当于,国家提前预支了第二年的税收了么?是的,这才是我国银行的性质。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是以国家税收为担保,面向全民的融资机构。你在银行的存款,虽然不叫“国债”,但已经是国债了。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明白这个意思。我看很多朋友,都赞成放任余额宝,认为余额宝是在帮大家跟银行抢钱,给大家“发福利”。那么,结合我刚才所说的我国银行的性质,大家再想一想,余额宝给大家发的“福利”到底是什么?如果余额宝规模不大、在银行体系内运作,只是稳定地压缩银行利润空间,不至于造成银行亏损,那么它就确实是在给大家“抢钱发福利”,还显得比较有节操。但是,余额宝的规模一旦大到可以持续倒逼协议存款利率、持续挤占银行可利用资金空间、持续压低银行利润的地步,银行的亏损将会成为必然而且是长期的现象。鉴于我国银行的国有性质,我国必须长期对银行进行注资,用国家税收给余额宝“交租子”。另一方面,马云还可以通过诚信通放贷,把自己在余额宝里的收益贷出去给想要发财的个体户和微、小型企业。余额宝是允许的,但是过量就危险了;放贷也是可以的,但是与过量的余额宝结合到一起,这就是绝对不可以的。为什么?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何况还是薅了两遍。在恶性循环形成的情况下,马云可以一边吸着国民的税款,一边把吸来的税款放贷给国民,而且用的是同一笔本金。这构成了对国民的二次盘剥。这就是不能触碰的第一条红线,国民红线。有的朋友可能又要奇怪了。银行不也是在干着吸储、放贷的事吗?为什么国家可以干,马云不能干?这就涉及到第二条红线:国家红线。第二条红线:国家红线(很抱歉,不小心点到发布了。刚刚写到核心论点,大约还有十分之一。今天肯定完成)
余额宝动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奶酪,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弹,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说余额宝是金融寄生虫,那么银行不就是寄生在社会大众身上的吸血鬼吗?传统金融行业吸储放贷之余,民企想要申请贷款是何其艰难?想在国内上市途径进行融资走不通,进行民间融资又被高利贷盘剥。而在高通胀的大环境下,普通百姓想对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进行投资保值,又遭股市黑庄、楼市限购、基金老鼠仓、保险骗购。余额宝不过是利用互联网途径进行低风险适当高于定期利率收益的货币基金产品销售,因为动了传统银行业的奶酪,就要被贬斥为金融寄生虫。试问,谁才是真正的寄生虫?现在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柜台业务员不再像过去那样,按储户要求办完业务即可,而是强行扫读你的资金状况,然后纠缠储户,劝说你把存款取出,“存”成收益稍高一点点的由银行代销的,可风险却又不告诉储户,这种简直是明抢的行为,怎么没人来说是金融诈骗呢?怎么没人说要取缔整改呢?我就亲眼看到过隔壁柜台的老伯被中X银行的女值班主任纠缠住,不给盖章授权办理业务,反复跟他说,“存”成这个利息比定期要高。那位老伯拼命摇头:我不要!我不要!而被推荐的是一款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却被这位主任说成是“存”,还有“利息”。余额宝的本质,是利用支付宝账户内的闲置资金购买传统的。如果余额宝是金融寄生虫,那么货币基金不也就是金融寄生虫吗?货币基金的投资,就是把募集来的资金用于购买、央行、商业票据、、、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货币基金在国际上的诞生已经有40多年历史,在国内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经过金融主管部门认证后合法成立的(参见:),是符合国家金融管理规定的正规金融产品。怎么发展了十几年都没问题,偏偏对接上了支付宝,就成了寄生虫了呢?如果要取缔余额宝,那是不是也该取缔银行活期账户对接信用卡还款,以及银行活期账户对接购买其他银行理财产品呢?况且余额宝是可以随时赎回的,当天赎回,本息当天到帐。现在大家几乎每天都上网,上网看一下收益情况,并不是件多么麻烦痛苦的事,手机支付宝甚至可以不用开电脑随时随地就能看清楚收益,而且货币基金风险本来就极其的低,除非发生人民币系统性崩溃,风险才可能出现。要是那样的话,持有人民币也不靠谱。就历史记录来看,货币基金的安全性相当高。购买货币基金的本金是安全的,从没发生过系统崩溃和本金损失的风险,而年收益率普遍高于五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况且货币基金的月度收益会自动加入下个月的本金,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的理财工具。而和普通货币基金月结利息滚动到下个月进行复利相比,余额宝的复利是日结滚动到第二个交易日,这显然又进一步帮投资人“榨”出更多的投资利润。《》第九部分 基金收益分配第5条:本基金收益每日支付一次,每日支付方式采用红利再投资(即红利转基金份额方式)。只不过在余额宝推出之前,大众很少有人知道或关注过这个理财工具,余额宝让大众迅速发现了原来自己可以不用受制于银行的盘剥,银行存款开始不再流向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就是通过挖存款的墙角来稳赚代销理财产品的丰厚利差来大赚其钱的,但服务却每况愈下,然后给出高于定存利率一点点的收益给投资人,风险却全部推给投资人承担),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出,银行存款开始流失,银行的利润开始受到威胁,于是银行妄图买通代言人开始向余额宝发动污蔑性的攻击。可是就像诺基亚的功能机无法阻碍苹果三星的智能手机发展那样,银行垄断金融的日子恐怕是到头了,拒绝提高服务质量,参与竞争,只会让传统银行业离大众越来越远,就像今天的诺基亚那样。所以,你就放心地当这个接盘侠吧。不会出大事。
财经郎眼之聚焦互联网金融
/v_19rrmj0ol8.html
延伸阅读人民日报:最后,转个段子给你压压惊:
我觉得余额宝是这样赚钱的 不知道对不对银行获利的手法主要是放贷账面上的钱并不会押在手里不动,放贷的利息很高,但是需要周转,有时候遇到审查结账什么的年中年底钱就不够用了,银行会问四处找人,如果你手头如果大额资金,借给银行周转搞个协议存款哪怕只有几天利息也会很高。以前有各种散户的钱所以周转也不是很麻烦,现在这么一搞,手头紧的情况就变多了。假设银行平时放贷的收益是10,支付给小额散户的利息是1,超级大户的话是6,现在的情况就是余额宝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承诺给4,然后去找银行说,我现在有这么大一笔钱,要我存你这就给我6,不要你就有可能资金周转不灵,说不定就得去外面12甚至15的借。这种做法导致银行少赚了很多以前从小户头上的钱,都被马云和支付宝散户分走了,当然这点利率在有投资渠道问银行借钱的人眼里就是渣,马云做的就是带着大家可以跟着他分那点渣,这个做法颠覆了整个金融市场,因为以前银行是连一点渣也不会留给你的。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吗?查了下去年银行业的利润,真心吓尿了,我当然知道我上面的收益数字只是想当然,但是也没想到银行也利润这么高。2年中国2550家上市公司的利润不及16家银行,中国银行业连续数载逾万亿的年度利润占到全球银行业利润的1/3。到底究竟谁是所谓『中国经济的吸血鬼、高利率的罪魁祸首』,想想我每个月还的房贷貌似也想的通,希望有懂行的告诉我真实的数字是多少,另外明明这个行业赚钱因为政策的关系又轻松又没技术含量,但这帮人就天经地义觉得自己不该让利,当大爷的好日子必须100年不变,真心觉得挺不要脸的。
所谓传统行业,传统不是贬义词,只是描述一种状态:就是他们在用老思维看待自己干久了的这个行业。所谓互联网思维,也不是特指互联网行业,就好比我们说某某人是行业高手并不代表他会武功。传统们非常不善于虚心研究别的传统行业里的难兄难弟,不肯花时间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传统们非常善于给自己的行业贴一个“特殊”的标签,然后安慰自己说互联网不可怕,我们很特殊,他们搞不定。当互联网上开始卖书的时候,一家家实体书店相继倒闭,传统说:“书才几个钱,上当了也无所谓,老百姓不敢在网上花大钱。”然后互联网上开始卖几千几万块的电器了,中关村卖场快速衰败,强大如京东苏宁也都不得不转型,传统说:“电器都是标准产品,互联网玩不转非标准产品。”然后互联网上开始卖鞋卖衣服,大大小小的住宅和写字楼里,快递小哥们穿梭不绝,传统说:“互联网卖来卖去也就会卖东西,服务他们一定卖不了。”然后互联网上可以卖旅游,卖在线教育了,煎饼牛肉避孕套也都上来了,这让传统们有点晕。他们开始觉得互联网或许也是个好东西,于是纷纷表态自己也是互联网企业,因为在N年前他们就已经在互联网上收发电子邮件了。然后余额宝出现了,P2P活跃了,金融行业作为传统中的传统,自然有人坐不住,搅屎棍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话都放出来了,可他们忘了:第一,就在2年前还有同行在承认自己的利润“高到不好意思说”;第二,新玩家中很多人都出身于这个传统行业,不然你以为那群编码技术宅男读得懂天书一样的基金开户说明?这景象似曾相识,70年前那场厮杀,对垒的两军都是黄埔子弟。确实,互联网仅仅是工具,不是革命,它不完美,有很多问题,实在没什么了不起,在传统金融行业面前,真的不是个入流的竞争对手。互联网不是,那谁才是?想想5点钟就拒客户于门外的网点,想想求贷无门的企业,想想每每让人崩溃的网银,想想五花八门的各种收费,不知传统们会不会觉悟,最大的敌人就是你们自己,是你们亲手把客户推给别人的。当一切决策都只为自己舒服,这样的行业怎么能不被新来者搞个天翻地覆?虽然总有愣头青们动不动就祭起“颠覆”的大旗,但我坚决不承认这是个颠覆的年代。没有任何人任何商业形态会被互联网颠覆,但是传统们会因为不适应变化而被淘汰,地球几十亿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你可以不服气,但你不得不承认,世界在变,而我没跟上。
老实说,作为某国有银行的普通员工,看到银行业许多大佬、从业人员对余额宝类产品的敌视、攻击甚至恶意中伤(作为专业人士说出明显的小白言论只可能是蓄意抹黑),真的感到很难过,总觉得我们正走在传统纸媒、传统零售曾走过的路上。1.余额宝的出现对国内银行业应该是件好事。余额宝其实就是货币基金,所给的收益很接近于利率市场化下银行应该给客户的收益,这等于是一种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有空诋毁它、妨碍它,还不如多思考下如何正面应对。另,某专家在拿国外没有类似产品举例来抨击余额宝,一是视而不见西方国家也有货币基金,二是视而不见西方国家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2.任意夸大余额宝的风险实在是太过低级的手段。如果说投资余额宝是件很有风险的事,那么就请敢说这话的银行们先介绍介绍自己家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是怎么运作的吧。其实,银行早就在利用保本型理财产品(和余额宝相似的投资方向)干着变相高息揽储的事了,只不过理财产品有购买门槛,而余额宝让我们再次见证了互联网时代草根的力量。如果说5000亿的余额宝风险很大,那远远不止5000亿规模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呢。3.余额宝最值得诟病的一点其实是它的宣传,确实对风险提示不足。但怎么说呢,这其实是银行业也同样存在的问题。不要以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多了风险测评、风险提示、客户抄录等繁琐手续,它就对风险提示到位了。干银行这么多年,我发现国内客户对风险的判断很有意思,他们不相信书面的东西,更相信销售人员口头的承诺。而销售人员为了任务会怎么做,你懂的。4.真的希望这次众媒体的行动不是上头的意思。作为网迷,一直很关注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余额宝们在动银行利差、产品中收的奶酪,打车软件、淘点点等在动银行支付中收(刷卡手续费)的奶酪,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动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的奶酪。看这些信息只有一个感觉,就是迟早会有看不见的手来干预,支付领域也许会有银联来关注用卡安全,转账汇款也许会有人行来关注金融诈骗、账户安全,本以为余额宝最没啥可说道的,没想到第一个挨枪的会是它(看来发展太快也未必是好事啊)。我们一直听说要改革,还听说金融改革是重头,可这动静听着咋不对味呢。若取缔余额宝,那我想,所谓改革,也许只是句空谈吧。
我觉得有两篇文章说的挺好:1. 第一篇是经济观察报说余额宝的天花板的2. 第二篇是张化桥的,说余额宝对利率市场化的贡献和抢不了银行的奶酪的大家自己看看,再做判断。---------------------------------我的观点:1. 货币市场先天的缺陷限制,限制了xx宝的成长空间,2. 但货币基金是利率市场化在存款端的推动者,xx宝的提升作用更是有目共睹,至少没有xx宝之前货币基金没有这么被大家所认知。3. 另外在贷这一段银行早就市场化了,我不觉得xx宝直接影响了贷款利率。但银行因为自己的垄断地位可能转嫁了资金成本提高的不利因素,也有可能间接影响了贷款利率。4. 我是赞同利率两端都市场化,这样利率市场不至于被扭曲,造成金融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在这方面张化桥对影子银行的讨论,可以借鉴的看看5. 利率市场化的远期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也许宏观经济的研究者有更好的观点。6. 对于互联网金融剥取了银行奶酪,舆论过于乐观了,我觉得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我更看好p2p,因为从项目获取(小贷公司来做,未来p2p平台做),资金来源(互联网的长尾资金),资金中介(p2p平台),征信系统(目前不知道谁来做?)这是能够发挥互联网优势的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真正的屌丝帮助屌丝。而不是xx宝之类,他们只是发挥了互联网的第一层优势,传播,他们只是传统金融产品的马甲。等一切都看起来成熟了,我d一定会管制的。----------------------------------第一篇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史尧尧 2500亿元,虽然惊呆了许多货币基金同行的小伙伴,但这可能远远不是余额宝的天花板。这个金融业的巨无霸到底还将怎样生长?支付宝内部对余额宝2014年的KPI考核目标暂定是5000亿元。如果收益率不明显下降,以现在资金净流入的情况看,实现这个目标用不了一年。上万亿或许也不是难题。有基金经理测算,从国内货币基金现有投资标的容量看,短期内货币基金发展到1.5-2万亿元之间的空间不成问题。货币基金市场只剩余额宝一只独大?而余额宝要在未来一年内撬动银行现有16万亿元活期存款的十分之一。那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其实在余额宝的快速膨胀下,支付宝已经处于重压之下。上万亿不是梦?毋庸置疑,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互联网余额理财形式销售的货币基金已经成为存款定价的重要一环。2013年12月底,央行统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总量45万亿元。其中超过16万亿元为活期存款,这是互联网余额理财的最大空间。以2013年货币基金市场结构看,近9000亿元的规模中,余额宝占据了20%,包括华夏、易方达、汇添富在内的发力互联网渠道的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都是微微持平甚至负增长,以直销渠道的增量弥补了传统渠道的缩水。一家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在下载了自家和同行货币基金APP进行比较后,还是悄然选择了余额宝。目前看来,虽然各类“宝”如雨后春笋争相涌现,但在操作便利、支付便利、取现便利方面,余额宝的优越性力压群芳。在个人用户理财方面,未来可与之一搏高低的估计只有微信版的理财通。让其他货币基金经理羡慕不已的还有,除了“双11”,余额宝几乎每天都保持着资金的净流入。细心的人还发现,从余额宝几次披露的规模和用户数据看,其户均持有额在持续增长,目前2500亿元、4900万户的户均持有量为5100元。中信证券近期一份报告指出,货币基金总规模将在2-3年内迈向2.2万亿的新高度,大致相当于活期存款中的5%。单纯从需求角度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余额宝的吸金大法似乎还不会失效。一位监管部门人士预测:在目前的形势下,余额宝规模上万亿也并非难题。余额宝占据货币基金总盘子的比例可能从20%继续提升。从货币基金的管理看呢?管理万亿级别的货币基金是否存在问题?余额宝背后天弘增利宝基金经理王登峰,从业经历四年。天弘增利宝的2013年四季报揭示了这只巨无霸货币基金的投资细节。其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占到了92.5%,债券投资仅6.7%。即余额宝90%以上的资产投资了银行的协议存款。该基金还有一大不同于绝大多数货币基金的地方在于:其报告期末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仅51天,平均剩余期限在30天以内的资产组合占到了63.69%。即余额宝投资的银行协议存款一大半以上期限都不超过一个月。对比多只货币基金,包括同样在互联网端销售的华夏现金增利E、汇添富现金宝,余额宝绝对是国内货币基金剩余期限最短的货币基金,这样的投资组合是货币基金里绝无仅有的。“货币基金强调流动性管理,余额宝的最大优势是资金净流入、散户多,且拥有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进行预测,这也决定了其如此畸形的投资组合。”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称。也就是说,余额宝做的工作非常简单,将零钱整存至银行短期存款,后者目前收益率即5-6%,基本不用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尤其是在6月和11月“钱荒”的时候,余额宝也不差钱,其收益率能基本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同步。一位货币基金经理分析,同业存款规模大致10万亿,这是电商货币最主要的投资标的,如果非银行机构参与占到其中20%,货币基金可投资存款的规模在2万亿元,可以支撑货币基金的发展空间。在他看来,在现有投资环境下,单只货币基金的管理几乎没有上限,电商货币基金的投资剩余期限一般都在90天之内,每个季度所投资存款即会更换一次,相当于重新建仓,在收益率上也不会有明显差距。据悉,天弘基金和支付宝内部亦将用户数上亿作为目标。看上去,余额宝的巨无霸路径仍将继续。不过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威胁已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初期,市场利率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余额宝生存的最大前提保证。在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初期持续了2-3年。然而,如果这一进程走得过快,或者说,余额宝没有“节制”,又将会怎样?余额宝的投资运作的最大优势是资金净流入,而一旦资金净流入打破,其流动性管理和T+0垫资的难题都将凸显。在货币基金的投资周期中,存款和债券的投资交替会时不时出现,长期看收益率曲线没有差异化的扁平形态不可持续,短期存款的利率终会下降。如此以后,余额宝的收益率如何保证?除了协议存款,目前1年期内的央票、金融债、短融这些具有流动性、又承担违约风险的投资标的有限,最多仅能支撑1万亿左右货币基金的规模。在上述资深固定收益部负责人看来,试想一只数千亿级别的货币基金去投资债券市场,这在国内还没有哪个人,甚至哪个团队敢于胜任。再来看目前余额宝依赖的协议存款,货币基金大量投资其中的一大前提是“可提前支取不罚息”,这一政策其实是银监会和证监会给予货币基金的“政策优惠”,并非市场化。这意味着货币基金不用承担所投资标的利率风险,一旦需要提前支取,利率损失由银行承担。“一旦余额宝的净流入被打破,数千亿的协议存款可提前支取不罚息,对银行而言都是定时炸弹,如果银监会叫停这一政策优惠,货币基金整个的游戏就别玩了,余额宝也将立马卧倒。”一家基金公司高管称。从投资运作上看,是收益率下降引起余额宝净流入被打破,还是净流入被打破引发管理难题收益率下降,两种局面都有可能出现。理性看,余额宝持续的资金净流入不可能是常态,而天弘能否建立起一支能发挥主动管理能力,管理数千亿级别资金的固定收益团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余额宝的对手早已经不再是基金业的小伙伴,其最大威胁来自于银行界的反击,2014年,余额宝的最大竞争将来自银行代销渠道T+0的觉醒,或者是上述来自监管层面的出手。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分析,余额宝现在是2500亿元,以其年化5-6%的年化收益率计算,一年可以创造150亿元的收入,而原来这2500亿元在银行的活期存款中,银行只需要给予0.35%至0.85%左右的活期存款利率,这也就是5亿元左右。由此,中间的145亿元差值就是银行损失。如果45万亿元活期存款都要多付出3%的息差,就是1.5万亿元。这已略超过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都已经准备或推出了自家的T+0货币基金,对抗余额宝的吸金大法。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目前余额宝的用户数量已经有4900万户,而支付宝内部活跃账户数量在1.5-2亿户。一位支付宝内部人士略有担忧:最活跃的三分之一已经购买了余额宝,接下来,在支付宝内部用户中,也需要新的“投资者教育”来开垦市场。支付宝承压其实外界已经可以透视支付宝运作这只巨无霸的种种压力。不包括此前备付金收益的成本损失,余额宝需要承担的成本来自于垫资和转账两部分。业内有传言,支付宝在余额宝项目已经出现数亿的额外成本。日前支付宝推出最新规定,余额宝客户资金转入支付宝的资金规模,单日单笔不超过5万,单月不超过20万。外界猜测,这是余额宝垫资掣肘所致。货币基金通常需要T+2日赎回到账,但是为了方便互联网用户的体验,余额宝可以实现实时到账和消费。一位支付宝内部人士介绍,余额宝消费并不需要垫资,淘宝内部7天消费在途设计可以满足赎回时间的要求,但是余额宝转出都涉及到垫资问题,包括转入支付宝和银行卡。通常,货币基金T+0需由基金公司负责垫资,但是对于2500亿的余额宝,显然天弘基金没有这样的能力。垫付资金的成本问题将由支付宝承担,或许天弘基金会用管理费进行弥补。有业内人士称,通常100亿元的货币基金就可能需要5亿元垫资准备,这意味着支付宝可能需要为余额宝准备百亿元的流动资金。同时,任何一笔银行卡至余额宝的转入和转出都涉及转账费用,均有支付宝承担。余额宝托管于中信银行,与其他银行间的操作都为跨行转账。一般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会协商这一价格,最高的每笔为千分之二。支付宝与各家银行商谈的这部分价格外界不得而知。以2500亿元,0.33%的管理费计算,余额宝赚得的收入是8.25亿元。不过,其每次规模提升都有大量线上下线的营销活动,成本也已经以数亿计算。记者了解到,阿里内部被称为“9号计划”的余额宝二期,近期刚刚组织基金公司重新上报方案,该产品名为“定期宝”,暂定为开放平台产品。支付宝的要求是分级、定期产品皆可,但收益率要高过余额宝,最重要的特点是有封闭期,该产品可能3月上线。还有消息称,阿里近期在与某大型光伏电站投资及运营商洽谈,期望将光伏电站资产金融证券化,也很可能对接定期宝。不论多久,投资银行协议存款的货币理财收益率必然下降。阿里内部更为重视余额宝对现有个人用户的现金管理功能,定期宝则可以从收益率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而定期运作也将大大降低支付宝的成本支出。一些银行人士分析,余额宝还可能利用阿里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自我组建了一个对多“资金拆解平台”,根据具体自身情况和市场资金价格给需要资金的商业银行报价,这样通过频繁交易提高收益,而商业银行可以用这些钱继续匹配自己的非标业务;或者余额宝二期可以将资金投入到阿里小贷中赚取高息差收益。但工商银行一位人士担忧:余额宝是对银行的掠夺和挤压,这就是货币空转,银行不担心你来抢我的市场,担心你把市场秩序给搅乱了。对于基金公司而言,目前许多基金公司都已经放弃了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货币基金用户上的竞争,转战中小微企业现金管理。余额宝目前仅供个人用户开户,上奶100万元。大量淘宝商户已经使用余额宝。由于央行反洗钱等政策,机构用户基金开户还没实现电子化,同时企业做账对货币基金电子账单管理也存在问题,许多基金开始盯住支付宝看不上的细分市场,发展电脑端线上100万以上级别的企业版“余额宝”。第二篇 余额宝想动银行的奶酪? ( 03:59:25)余额宝和其它"宝"想动银行的奶酪?没门儿!某君把我在"南华早报"的文章翻译成了中文(SCMP, ) 。摘要如下:互联网公司根本抢不到银行业的奶酪,下面是一些被大家忽视的真相。首先,支付宝2500亿元资金仅是银行业总存款的0.24%。第二,电商公司既无贷款技能,也没有客户,更没有贷款牌照。严格说来,余额宝买卖货币市场基金,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这是一种聪明的创新,而且无伤大局,所以监管层对这种创新尚处于理解和容忍阶段。但如果这种创新如野火般迅速蔓延,监管层态度就可能改变。第三,到目前为止,余额宝(或其它"宝")投资渠道非常有限: 货币市场基金、国债和银行存款。但要注意,货币市场基金本身也需将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余额宝不是在和银行竞争,而是在为银行打工。当然,有人会说余额宝收益率比银行高,但这是银行同业市场目前紧张的短期情况。不是常态。余额宝和其他“宝”无疑会推高整个银行业的短期资金成本,但这种成本的上升最终取决于银行的转嫁能力。最后,你必须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谷歌和亚马逊不推出美版余额宝?答案非常简单:这种商业模式在美国不能成立,因为利率是市场化的。目前,中国有约四分之一的银行资金已经被“市场化”了,这就是所谓的“理财产品”。银行在理财产品中的获利比普通存贷业务更丰:利差更大,加上多重收费。可以想象,在未来5至10年,所有银行的利率都将由市场决定。等到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利率将走高,余额宝的存在逐渐失去意义。“宝”类产品就成了中国利率自由化的“烈士”。或者它们必须发明新的游戏。目前来看,银行不屑于理睬余额宝和其它"宝"。但如果他们开始动银行的奶酪,相信银行会反击。银行有多种方式“曲线加息”以争夺存款,或者在各项业务中互相补贴。余额宝和其它"宝"没有“护城河”,银行其实可以用非常小的边际成本打垮它们,只是银行目前还不愿意,也不需要这么做。注意:国债市场和货币基金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一阵狂风就可以打翻余额宝和其它"宝"。而银行岿然不动。
看到评论猿说支付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别想歪了),我心想着余额宝也忒狠了把。原来年化6%左右的收益率是靠吸银行血给我的。忍不住我有打开了的余额宝看了一样,我一下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我居然伙同
余额宝这几个居然从银行那里吸了几十块了。我对不起银行啊。回想当初,我还在为自己手机账户中多了几块钱而沾沾自喜,好禽兽的赶脚。评论猿都说了,余额宝把2%的收益都放自己腰包里了。我加了一加,这货居然以8%左右的利息借给了银行。这样真傻啊。这么高的利息拿去余额宝的钱。我又忍不住了,去网上查了查存款利息(屌丝没钱存银行,所以没关注过存款利息),以下是查到的结果,这时我才觉得银行真傻。没事找余额宝要什么钱呢?找我们呗,多便宜呀。
三个月 1.71% 半 年 1.98% 一 年 2.25%二 年 2.79% 三 年 3.33% 五 年 3.60 %写到这里,我被骂了,谁有钱还存银行行啊,你看看这利息,你看得过去吗?存余额宝啊,不知道比这高多少呢。我深深的鄙视了一下旁边这位。你TM就知道钱、钱、钱。不知道余额宝都快把银行血吸干了?朋友看了一眼,浑身上下骨瘦如柴的我,骂了一句傻×,然后就走了。人活在这世界上,关键问题是得有节操,得有远见。每当看到普通人,为了那么几个点的蝇头小利而骂来骂去,我都忍不住说一句,“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还有大局观念吗?”前段时间居然还有损友推荐我去某网,说是收益年化能有15%。当时我就和他绝交了,这样的狐朋狗友,这不是分分钟想要银行分飞湮灭吗?这不是吸血了,这是吃肉了。银行不哭,站起来撸。评论猿不哭,你的世界还有我。
个人认为,余额宝最终前路如何,存在是否有价值,问题的核心是银行是否存在暴利。余额宝等产品集结散户的钱买货币基金与银行谈条件,其实像另一种模式的财团或者基金。在金融领域,散户就如同没娘的孩子,经常被此领域的大户欺负。现在给成千上万的散户组成一个团体的机会,去对抗现有利益集体,拿到本应就该拿到的利益。发现基本所有金融行业的朋友的回答,都是捧着现有理论逻辑教条,忽略未来发展变化,你们做过需要玩命竞争的产品么?看到一些余额宝的宣传,高喊着他们犯规。其实内心里是巴不得这么做的是自己,说白了就是眼红。你们当用户那么傻么,你觉得你们的智商要比余额宝用户高几个层级么?你们真觉得余额宝一些文字游戏,用户都傻傻的真信了么?用户看重的是结果,余额宝给用户带来的好处就是比你们多,就选择他们怎么了?你们在银行躺着吃奶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份地位特高,没觉得自己是吸血鬼,现在看见别人明明吃的奶水比你们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但就心理就不平衡了。好像自己做得,因为是正义的,天经地义的。余额宝做不得,因为那是邪恶的。余额宝只是互联网金融的开始,我不认为你们这些学究对这个未来看清点什么。长久的环境和工作方式已经注定你们僵化的思维,看了许多知乎上从业人员的回答,没救了,估计一巴掌呼脸上也明白不了。我所相信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不透明的会逐渐透明,不合理的会逐渐合理。从现有态势,不断出的政策改革都能感觉出政府确实是想通过压制一些垄断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很多专业人士的回答的共性就是1、高高在上,从高处俯视互联网产品。否认创新,各种表达都是想说余额宝模式不管怎么搞都是捡他们玩剩的。现在看来是有些像,但希望以后你们别捡IT行业玩剩的。2、自傲,相信无人可撼动行业现有现状。对于自身所认知的自信,认为不管怎么变也不会颠覆他们的认知。希望明天的世界也会像你们今天的世界一样。你们是否认同其实无所谓,可能你们看衰是对的。我从未说过现在一定就是如何如何,更没说未来一定是我说的那样。只是说未来很可能如何,希望未来不会打你们的脸,你们可以笑到最后。---------------------------------------------------------------------------------------------------------------------------------------借用
知友的一个回答:券商这个传统行业的诸多大佬们对用户相当冷漠,对所谓互联网金融的理解相当浅薄,对行业可能的变革趋势相当麻木。在看了很多知乎上金融从业者对余额宝的看法后,我认为这个回答可以更广义的评价大多数传统金融领域从业者。----------------------------------------------------------------------------------------------------------------------------------------看到一些从业者的评论,又是尤为生气。你们做的玩意就是产品,别人做的就不叫产品,对产品的定义又要上升到包含多少原创才叫产品的一样。你们懂什么是产品么?----------------------------------------------------------------------------------------------------------------------------------------看了好多同学的看法,感觉上是对产品的定义和我这种笨人不同。比如同样是方便面,先有袋装方便面,再推出桶装方便面,口味那些不管。我认为这就是新产品,虽然这还是方便面。是否有人被洗脑了?
不会冲击银行贷款规模,但是会对银行贷款利率有一定影响。银行基本停止了基准利率以下贷款的投放,主要是房贷。余额宝是年轻人在玩,房贷也是年轻人在背,其实就是一个口袋的钱跑到另一个口袋而已。中间或许还会少掉一些基金管理费。
很简单啊。打个比方,卖手工果汁的人,看见新发明的榨汁机。伤感不?银行屌丝表示自从有了余额宝,存我这里的客户的存款跌的一塌糊涂。。。哎。
与其说金融圈怕的是互联网金融,不如说怕的是互联网营销。.在余额宝之前,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有1000元到50000元的理财产品,但是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是因为银行的业务模式迫使他们并没有将过多精力放在这类客户的营销上。而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人看到了互联网的一呼百应,看到了积少成多的力量,成为一个代表广大用户与银行博弈的平台。那些可能从来都不会走进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群体,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是,这部分利润还是来自于银行。相应的,银行的利润又来自于客户,银行在余额宝上丢掉的,可能都要慢慢地让客户从其他渠道还回来。.目前来看,天弘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已经超过了个别股份制银行,但是利润率还不能与其相比。银行还怕,余额宝积累了这么多用户之后,再做出点其他事情来。互联网渠道的便捷和煽动性,让各大银行都有所畏惧却又不以为然,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余额宝并没有在金融产品上有太多创新,只是利用了其互联网属性。.以下是网上传播某银行的部分说法,不代表本人观点,但在这呈出,供君借鉴思考。补上句:求你们了,有不同意见评论就是,但是引用部分真的不代表我的观点啊,只是想让大家看看。.问:最近互联网营销攻势是否让银行很紧张?答:你们不过把十年前银行干过的违规的事情搬上了网,比如夸大收益不提风险什么的,只不过当初银行无良的销售人员是一个一个的骗,你们现在是一群一群的忽悠。现在银行被各种制度规范了,工信部还没出来管你们而已。问:你不觉得是颠覆吗?答:你觉得颠覆了谁?又没创造新产品,又没开辟新领域,又没绕开现有银行体系。更多的是在分销渠道方面有所创新,银行也因此更理解了非物理渠道的运用,是好事,能真正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但是银行失去了很多存款啊?不怕吗 答:余额宝们把钱从银行账户里转走,通过货币基金绕一圈又以大额存单存回来银行,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存款没有减少多少,只不过表现为A银行流动到B银行,或者原本属于分支行拉进来的零售存款变成了同业存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问:那对银行没什么影响吗难道?答:当然有,逼迫银行传统物理渠道向电子渠道替代加速转型;也有些银行可能会考虑减少自己的渠道,前端销售更依赖你们去做。提供了一些思路。问:对客户来说我们就是鲶鱼,客户实惠更多了总是好的影响吧?答:你们哪里是鲶鱼,根本就是搅屎棍,好不容易这几年银行不打价格战了,风险管理意识和经营意识在加强,你们这么一搞,银行全面上浮存款利率迎战,投入系统和类似产品,增大营销投入,结果就是单位存款的成本大幅上升,资金成本高了你觉得银行还会给你贷款打折吗?客户跟银行借钱更贵了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你觉得是好事? 问:那你对我们互联网金融怎么看?不是革命吗难道?
答:你根本算不上互联网金融,顶多互联网营销公司,你网上卖个货基就是搞金融的啦?过几天你在网上卖个药就是互联网医药啦?多谈行业合作,少提颠覆和革命。你们的思路如果停留在想个好点子,找个博眼球的营销方案,先搞起来出问题再说的水平上,革别的行业的命我不知道行不行,金融的肯定不行。以上。
(对我而言,来知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谁是一定是对的或错的,而是说,原本我们都只能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经过讨论,把原本缺失的那块拼图补上了,仅此。)我想说一下我的分析和观点。如果我没记错,去年有人爆料过,支付宝的沉淀资金大约有200亿(如有误,请指正)。照理说这些钱闲着也是闲着,对于支付宝的存量用户来说,这些存量资金在账上是死的,如果能生点利息,那也不错。货基确实是好的选择,流动性高,起点低,风险低(但不代表没有)。按照这个设想,应该是基金公司和淘宝用户和马云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最后怎么会动刀到银行头上去的?我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是用户不懂。支付宝的天然优势是钱刚好在账户上,闲着也是闲着,而且不需要用户额外进行复杂的操作。但问题是,大部分用户因为不懂,以为这是一个由马云创造的,新鲜地不行的投资方式。其实保持原本的生活习惯,把支付宝上的小钱转过去生点利息,这样聚沙成塔也就可以了(我认为这个画面是最符合余额宝的本质的)。但是发展到后面,十几万几十万地特地搬家去余额宝,这正常么?!这个现象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一代(我是80后)受到金融教育实在是太匮乏了。因为无法正确地认识某种金融工具的作用,继而导致无法合理运用该工具,让它在生活中发挥合理的作用。在余额宝身上的表现就是用力过猛,过度运用一个现金管理工具。第二是余额宝不负责任的夸大宣传。我们说用户不懂是很正常的,毕竟各行各业都有,不是人人懂金融,第一个原因并不致命。余额宝不负责任的夸大宣传才是致命原因。一个人在社会中是多角色的,他可能既是银行员工,也同时是淘宝用户。按照最原始的设想,我相信银行员工也会从中受益,为余额宝拍手叫好。我记得在去年6月的某一天,微信圈刷爆了它的广告(我很想知道,这条微信的源头是哪里?阿里的水军真是厉害,啧啧),光读那个广告,你会以为余额宝是一种安全性等同于银行存款但收益又远远超过银行存款的新产品。随后的发酵,舆论导向渐渐往批判银行的方向走去。说地好像是银行盘剥克扣原本属于老百姓的利益但硬是占着不肯给似的,而他马云大善人开仓放粮救民众于水火似的。要我说,这就是不怀好意的误导!你们能不能先去核实一下,直接跟基金公司申购货基也是很简单的事好吗?如果你从银行转钱去买货基,会有人拦着你吗?银行本身就代销基金保险,都是出账,也没见银行被踩到尾巴阿。流动性高,起点低,风险小,以上这些都是货基的天然属性,而不是余额宝独创的。余额宝既然选用了货基,它的收益表现,必然受到该种金融工具本身的特性的限制和约束的。过分地强调收益,而不提风险,这就是无可辩驳的误销售。试想如果余额宝当时明明白白地把本质用大白话告诉大家,背后是去买货币基金,这效果能和今天的局面一样么?楼上有人反驳说银行有时也夸大收益阿。我想问你,既然你知道银行夸大收益的现象是不对的,用户都不喜欢,受伤害了,这怎么就证明了余额宝夸大收益的做法是正确的呢 ?如果你因为讨厌一个人而去纵容另一个人的恶,那我无话可说。你见过哪家银行宣传理财产品的时候说:我家的理财产品比隔壁家的活期存款高n倍的说法么?除了造成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余额宝的不恰当宣传,造成的另外一种非常恶劣的影响是,实实在在地破坏了关系国家社稷安全的银行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确实危害国家的金融稳定了。我只能说余额宝盘活资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路走歪了。它不但应该受到监管,而且应该重点监管它的宣传方式,防止它偷换概念欺骗群众。它原本不是怪胎,它是被不守游戏规则的人玩出怪胎倾向了。综上,也就是我所理解的为什么一开始不监管,现在却要管的原因。有今天这个结果,我希望它的宣传团队不要狡辩说是用户自己理解错了。我想强调的是,金融产品不是大众消费品。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宣传不能随意地混淆视听。求求你们不要拿营销大众消费品的那套方法简单粗暴地套到营销金融产品的头上。货基不是马云发明出来的,在它的初期宣传丝毫不提风险,美其名曰“我是创新”。请问创新就可以乱来吗?余额宝的确是搭桥做了一个连接,它是方式的创新,而不是产品的创新。既然只是方式的创新,就不能顶着创新的名义逃避监管。事实上,我没有看到支付宝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他们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却看到了它的marketing有意制造了marketing最擅长制造的歧义。余额宝们可以在市场上一起玩,但是请遵守游戏规则。回到题主的问题,我主张限制余额宝的规模。他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玩家太贪心,定位没定好。既想玩大的,又没那金刚钻。如果余额宝真的关了,其实也没什么,用户还是可以自己去基金公司申购货基的,该有的回报还是有,但是马云肯定不高兴,蛋糕钱赚不到了(大家不用替他操心,他已经看到保险大肥肉了)。到时候大家要记得谢谢他为普及货基知名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基金公司记得送面锦旗过去。大家都是上知乎的人了,相信都是有手有脑爱思考爱上进有求知欲的好青年。不要人云亦云。在跟风开骂之前,求证一下,核实一下,了解一下。我在这里拜托大家了!不要把天涯那种不经求实的谩骂风传过来!下面,我想说,2500亿的余额宝面前,我没有看到银行的末路,我看到的是银行的机会。有些人拿利差说事。我想说,有利差怎么了?哪个公司商业运作不是靠利差盈利?0.35%和6%之间难道没有运营成本吗?银行是不是暴利,我们不妨另开一个话题来讨论。某家有点规模的伪p2p融资(具体不点名,业内都知道),包装成理财产品卖给客户,理财端号称10%-12%左右吧,放贷那头算上这个费那个费至少25%以上吧?30%以上也不少,它难道不是暴利?不也混在互联网金融的大军里想乘机捞一把?接下来,支付宝开始卖保险了。互联网卖保险成本多低阿,这可是一座金矿呢。愤愤们怎么不去喷这个呢,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暴利好素材阿!万一拿到保底利率2.75还不如一年定期,可别怨国家,这是你们自愿的。余额宝们不是在为老百姓的血汗钱而呐喊,而是在为自己能挣到的蛋糕钱而呐喊。大家都想盈利,都垂涎蛋糕,谁也没比谁高尚多少。最讨厌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危言耸听,刚出了银行破产保护法,就微信圈满屏地呼吁把钱存到三方理财去。我就搞不懂了,银行不安全就能推出三方机构安全的结论了?大家想赚钱都想疯了。同理,也请不要因为个人遭遇过个别的从业人员素质问题,就以偏概全,以点打面地打倒一大片。这是从业者职业操守的范畴,不赘述。我想对各种宝们说: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也鼓励竞争,但是竞争要遵守游戏规则,要符合并尊重金融工具的本质。我想对银行的同仁们说:我们仅限于自己很专业很懂是不够的,还要多get一项技能,叫做化繁为简。把我们了解的专业知识转换成用户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把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用户最关心的事情,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及时地反馈给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关怀每一个用户。我们拥抱变化,迎接竞争。最后,把决定权留给用户。我想对那些巴不得银行快倒,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说:我非但没有感受到要失业的恐惧,相反却看到了自己的前途非常之光辉!不好意思让你们失望了。合理定位,我认为历史安排给余额宝的一个合适的属于它的位置。作为市场的补充者,我认可它。但如果它不安于此,妄想喧宾夺主称老大,我就只能摇头了。野心太大,不是好事。我看好金融互联网远多过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固然有传播快等特点,但是我相信还是会回归到人与人的互动,特别是大金额的存款。这种专业性不是喊打喊杀来势汹汹的互联网能轻易替代的。让我们凭专业度让那帮不懂但声音比谁都大的人闭嘴。支付宝深夜卖地一手好萌怎么了?卖萌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博得用户好感,但是我更提倡在专业度足够的情况下再卖,疗效更好哦亲!以现在的阶段来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层面已经ready了,但是参与者(包括用户和从业者)的金融素养还没有完全ready。恐怕等不及大家都ready,滚滚浪潮就已经要拍过来了,很高兴大家都身处在这浪潮之中。我个人看好的互联网金融,只包括陆金所,91金融超市等少数几个。这些更符合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以及大数据匹配筛查的本质。但是不管是哪一方的市场份额更多,最终,我都希望看到我们的国家金融稳定,社会安定,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能够生活幸福的大前提。上个礼拜有一个素不相识自称是互联网巨头工作的知乎ID给我发私信,问我如果我是银行高层,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我不想去揣测对方的意图,我只想说,我不是高层,时代的浪潮不是你我所能左右。我只知道,我应当脚踏实地做好我的本分,帮助用户树立正确的金融三观,不要让他们在市场上像小孩子一样,给块糖就拐跑了。教育好用户,我的工作才有了意义。用户好了,我才会好。让我们一起做顾大局,识大体,分地清轻重的正能量青年。以上。
的答案帮助许多人理解了余额宝的收益为什么可以这么高,而且关于境外人民币回流的信息也有启发性,感谢。不过,文中提到的几点概念有必要澄清一下:余额宝的收益率并不是什么先打听到银行资金价格再由支付宝或者管理人天弘基金“定”下来的,而是“算”出来的。主动定价和被动计算可是两回事,更不用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都是要托管行复核后才能公布的。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是两种商业模式。就余额宝来说,中介机构(管理人+托管行+支付宝)赚的只是手续费,并不是“利差”。即使你把它理解为利差,这个数字也不是0.22%。按照支付宝公布的信息,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合计是年化0.63%(三方分之)。这个数字是固定不变的,并不会随资金市场供需情况波动。
你看谁在喊话就知道问题多大。在位的不能喊话这是规矩,退位的几位大人物轮流喊话了,银行要收拾余额宝,背后有支持。因为余额宝打乱了资金结构抬高了资金成本,银行可以忍受利润下降,只要钱在银行里就行了,但是存款减少对银行的打击太大了,所以全部暴跳如雷。另今年实体经济不好做,某银行已经开始停止所有房地产信贷业务,银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多大规模的与地产有关的资金业务,所以要求全面清查每一笔非标业务,总量不增结构优化,防止区域风险。于是地产股带着银行马上就股跌下去了。利润本来就要下降了,计提更多的风险准备,资金源头又被半路杀出来的余额宝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余额宝搞不好会给本来飘摇的经济形势推波助澜。实体经济不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没有理顺,利率市场化推行还在进行中,这时候余额宝插一脚很可能搞乱全局部署,因此这次指责有官方发声的。并不全是楼上所分析的利益问题,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时机问题,余额宝出来的不是时候。某银行和其基金联手利用其平台推出类似余额宝的货币基金业务了,要求员工认购。你看,一来一往,见招拆招了。别的答案有人拿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考虑,但是余额宝与货币基金是不同的,货币基金由于有机构做对手,所以可能出现巨额赎回导致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出问题,但是余额宝的资金来源于千千万万小额储户,每人放个几百块,不会出现挤兑,资金的期限搭配从7天14天到更长都对于流向有所匹配,流向稍后提及。即使是光棍节300亿的交易额对于它目前4000亿的规模来说也是不至于出现恐慌的,因此资金来源方面比较稳妥。而资金流向方面,应该是投放给了某银行的同业业务部,银行为了调整存贷比,保证流动性,是不赚钱几乎是亏钱从余额宝的基金处拿来的资金,成本率很高,这也是余额宝能够给储户高回报率的根本原因所在,即银行资金面偏紧被余额宝钻了空子。因为资金去向是银行同业,因此几乎也是保本无风险的,一头是风向高度分散的众多散户另一头银行信用,因此余额宝这个空子钻的是很漂亮的。相比银行不知道具体去向到哪个地产那块地皮的诸多理财产品,余额宝的信用是靠谱的多的。中性地说,余额宝作为金融市场的搅局者和变革者目前表现是很出色的,中建投出来的人水平很高。至于监管当局的质疑基本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风险并不大,只是利益被重新分割之后的反扑围剿。目前还看不出未来趋势,但是银行业的利润率不可能一直脱离实体经济那么多,终将回归正常。余额宝是这场变革打响的第一枪。
关于为什么有人说余额宝是寄生虫,我在这个问题里已经写的比较清楚了。现在我着重回答题主的后续两个问题。【余额宝通俗介绍】余额宝是一种将货币基金放到网上卖的行为。货币基金是一种将零散资金集合在一起,投资银行大额存单,以获得更高收益的行为。【为什么有人唱衰余额宝】说余额宝影响银行那不叫唱衰,那叫余额宝威胁论。这里讲的唱衰是指余额宝增长不再,后续乏力,收益降低。 作为一个资深工作者,提到了:一方面是海外廉价资金的回流,另一方面还有央行偶尔放水,使得国内人民币市场不再那么紧张。当人民币资金需求不那么强烈,余额宝、理财通们就回归正常收益率了。这些合起来说就是市场上资金利率降低。余额宝的收益由两个东西决定:一是它的投资标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二是他投资的资金占比。之前的钱荒是因为李克强改革想让银行注意风险,6月份的时候让余额宝捡了个便宜,如果按照正常通货水平,余额宝投资的利率大概稳定在5%话分两头,余额宝目前资金无法保证一定是净流入了。因为随着新涌入的投资者变少,余额宝需要准备现金应付提现,而准备现金代表着收益的下降。于是低利率促使投资者出走,而投资者的出走又拉低了利率,再想7%很难了。最终余额宝的利率会和市场上的其他货币基金趋同,唯一的竞争优势只剩下T+0和渠道。至于后续乏力的问题,肯定有,随着银行给居民利率提升,居民还是会觉得银行更安全,这是一个。另一个就是或许会有其他的互联网产品通过满足需求的方式以和余额宝不同的形式打败他。【车贷房贷会受到影响吗?】是的,对于优质大企业借款,是银行求着借他们,这么多银行竞争,利率不必说。但是车贷房贷利率应会下降,这是一个好的转型,利率市场化是欧美国家已经走出来的一条路了。银行对个人的消费贷款利率将实行市场化。不同的人,从银行获取贷款的利息也将不同,个人信用程度记录将在消费信贷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银行完全按照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及职业、学历等综合情况决定每个人的贷款利率,如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且学历较高、有固定职业的消费者,不但可以轻易地从银行贷到款且利率可能很低,信用良好者将受到市场更多的青睐。从国外实行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此外,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以外的融资方式也会随之增多,居民将有更多的渠道获得资金,金融普遍性将得到更大的改善。【会不会当接盘侠?】余额宝是为屌丝服务的,而女神是不会为屌丝服务的,所以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当不了接盘侠。吐槽完毕说正事,余额宝的投资是相对安全的,因为他的钱是借给银行的,只是抱团起来让银行多给利率罢了。美国1972年有的货币基金,只出现过一次不保本,那个时候金融危机,银行破产。
我是个普通人,也没啥行业经验,我认为国内一切不约而同得事都能一句话想明白大约八点二十发。
说这么复杂干嘛?!!
有个强盗在撬你家金库,你又无力反击,那你是该说“小样,就你那身板撬得开吗”还是“大爷,求求你放过我吧”
(其实金库主人100年前也是强盗)
余额宝增长太快,而且比银行活期存款更为便捷,如果直接用于购物的话,收益更是不用说了,所以银行方面必须唱衰,另外
余额宝是赚管理费,收益率实际多少扣除管理费手续费之后客户该得多少就是多少,收益并没有定死,是随着短期协议存款以及其他投资收益随时变动的,也不会从收益中划拨一部分到基金公司收益的,管理费是跟基金规模挂钩,所以促使天弘用允许的投资方式(短期协议存款,国债,企业债券等安全系数高的理财产品)想方设法增加投资收益,减少运转费用,来增加投资者的收益以吸引资金扩大基金规模,这样他们管理费才会增长,企业收益才会增加
我是来强烈反对第一名的洗地答案的好么,同学们这你们也能信?人民币银根松紧从来就是周期性的事情,第一名的作者告诉你他每天打十几个电话发现现在年初同行业间拆借利率变低了,于是推断出他不会再升高了,然后拿境外人民币拆借利率来说,你看比余额宝低吧,我们不会再借余额宝了呢。众所周知,每年季度末,半年末,年末都会是国内银行银根缩紧之时,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去年全年的shibor走势,在五月底和年底的时候达到了多少。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趋势,现在2月份shibor下降不代表shibor就会永远往下降,如果他的这个逻辑成立,不光余额宝可以滚蛋了,所有货币基金都可以滚蛋了, 这种给银行洗地的答案都能拿到2000多赞,简直令人发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账户开户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