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业,看到很多人农民工返乡创业业,听说政府还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业,可是返乡怎么创业呢?

创业典型集锦之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
您好! 欢迎来到扶余市就业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创业典型集锦之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
创业典型集锦之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770&&&&更新时间:&&&&
创业典型集锦之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
10、顽强的创业者 &&&郑广宇(长春岭镇)
11、务工学本领 返乡创大业&& 周金霞 (三骏乡)
12、创业成功者之路& &&朱 忠 (三骏乡)
13、踏踏实实做事& 快快乐乐生活&& 王春雨 (长春岭镇)
14、杜家村的“杨百万”& 杨忠锋 (长春岭镇)
15、在家乡土地上播种希望 &&穆久成(伊农场)
顽强的创业者
记返乡创业农民工& 郑广宇
郑广宇,今年40岁,是长春岭镇六家子村农民。1986年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小小的年纪的他,面对起早贪晚的农活很不情愿。内心总在想,决不能就这样在农村同父母一样种一辈子地,一定要想办法走出去。但是,他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对自己今后到底能干什么?到底能到哪里去?心里还是没有谱的。但郑广宇虽然年龄不大,主意还是很正的,整天想的就是离开农村到外边找工作,上班,决不种地。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1989年初,20岁的他怀里揣着仅有的200元钱,从家里出来到松原寻找工作机会,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在城里挣到钱,改变我的人生。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的情况下,他就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支持着他。头两天走了一些地方没什么结果,住在小旅馆里他犯了愁,真的不知何去何从?后来听人议论说:要是没钱干什么大事,就摆地摊卖水果,一天整好了也能挣几十块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起大早,他来到水果批发市场,观察在那里上水果的都上哪些品种,然后又跟着一些商贩来到露天市场,看摆地摊的卖水果的如何经营。通过观察和考察,他做出了决定,接下来他卖了两年蔬菜和水果。虽然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整天在市场里吆喝,但毕竟每天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吃住用富富有余。他暗自庆幸,自己总算在城里站住了脚。
后来经同学介绍,郑广宇又收了一年废旧轴承,这时候他的生意大有转机,经济收入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到了1992年,他通过收废旧轴承了解了有关轴承销售方面的情况,于是,自己在松原开了一个规模不大的轴承小商店,因为资金有限,所以货是赊来的,销售一段时间后再给供货商返款。轴承商店开了两年,开始时的效益还算可以,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逐渐下滑。面对越来越不景气生意,他决定离开这里另辟蹊径,不能死守在这里浪费精力和财力。于是,他先后多次到外地考察市场销路,他走遍了吉林省各县市,包括黑龙江省南部的几个城市。最后,他选择了乾安县,觉得这里是他要继续发展的地方,并且在1995年5月搬到乾安县城。
来到新的地方,一切重新开始,值得庆幸的是,幸运之神光顾了他,在这里的生意出乎了他的想象,轴承的销售特别的好。通过热情服务,苦心经营,使他在乾安县城捞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他在乾安一干就是十几年。这个时候的郑广宇已经是今非昔比,一路走来,成长了许多,积累了不少经验,赚了不少钱,同时,眼界也开阔了,走创业之路的信心更坚定了。
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工作的特殊关注,号召和鼓励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废物利用。通过自主创业富裕起来的郑广宇,面对新形势,又萌生了新的创业愿望和创业梦想。
在继续安排人员经营原有生意的同时,他决定回家乡创业。他要在自己的家乡投资建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给家乡人带来就业和致富机会,改变家乡面貌。2008年,他带着资金,带着对家乡的一片真情,带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回到长春岭镇,开始了办厂建厂的前期准备工作。
他的目标是,根据农村秸秆资源丰富,原料廉价的实际情况,要建起一个秸秆饲料和燃料加工厂。计划项目总投资1亿元。对于他的创业计划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
现在,项目批附已全部完毕,基础建设已经开始。不久,
一个年产十万吨秸秆饲料和燃料的亿元项目将正式投产。郑广宇满怀信心的说:我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我一定能够带领全体员工把企业做大、做强,安排更多的乡亲们到厂里就业,为扶余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典型推荐:长春岭镇劳保所&& 郭晓溪/文)
务工学本领 返乡创大业
记返乡创业农民工&& 周金霞
当人们一踏上三骏乡乡政府所在地的街口,就会看到一个规模很大的综合商店,同时会看到顾客盈门,人来人往,生意非常红火。这是三骏乡最大的商店,商店的女老板就是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典型周金霞。
周金霞,今年34岁,是扶余县三骏乡杨柳村人。1998年毕业于白城公共交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扶余县化肥厂工作。因当时化肥厂的经济效益不好,每月的工资还不够她自己的生活费,使她感到工作起来非常没意思。有能力发挥不出来,有劲头使不出来,处处不如意,时时不开心。在工作了不到半年以后,她在没同家人打招呼的情况下自己就毅然辞职外出打工。家里人知道后,没有一个人不埋怨她的。都说她不知天高地厚,放着铁饭碗不端,去当打工妹,啥时候是头哇?可金霞她主意已定,真是没人能把她拉回来了。
周金霞面对家人的指责,同时面对四处找工作的压力,一时感到既沉重又委屈,整天闷闷不乐,眉头紧锁。好朋友逗她说:你可别这样总皱眉头了,要是一脸褶子就成了老太婆了。朋友的打趣真的给她打开了心扉,使她认识到,愁啥呀?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奋斗、自强。要坚信此处不养人自有养人处。只要自己肯吃苦就遍地是黄金,赚钱有什么难的,我肯定行。
信念坚定了,勇气也来了,她耐心安慰父母和家人,让他们相信自己,定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结果。周金霞乐呵呵的打起行囊出发了,奔向了自己设计好的征途。
她第一站来到省城长春,在劳务市场找到了做家政服务的工作,给一个干部家庭做保姆。虽然工作很轻松,工资也比在工厂时高,但整天侍候人她有些不习惯,找个借口辞去了工作。然后在朋友的相约下,在一个环卫部门找到了保洁员的工作。这份工作挺自由开心,工资待遇尚可,然而,人们歧视的目光让周金霞感觉不舒服,就想不干。在同伴好说歹说下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主动辞职了。接着她又在医院做了一名护工,虽然挣得工资很高,但又脏又累的护工工作使她感到失望。为了赚钱,她咬牙坚持了很久,最后还是放弃了这项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她数次暗中发誓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只是因为经济状况所累,她把愿望深埋心底。同时告诫自己要坚持干下去,没有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就在此时她的同学帮她找到了一份超市收银员的工作,这份工作她比较喜欢,不苦不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资还不少,同时还可以学到经营超市的一些知识。所以,她在超市一干就是两年,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自己创业打下了基础。
2005年,周金霞带着自己这些年打拼赚的钱,带着对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的雄心壮志回到了家乡。在向家人介绍多年在外经历的同时,倾吐自己内心的宏伟蓝图。她的决心和信心感动了所有的人,她的精彩描绘让大家一同兴奋。
周金霞开始了创业的实际行动,她要利用自己在超市工作期间掌握的知识和本领,自己开一个小超市。姐姐主动帮助她在三骏乡政府所在地租下了一个临街的门市房,亲戚朋友帮助她修缮、安装货架、办执照、联系货源等等。没有几天时间“金霞超市”就开张了。喜庆的鞭炮绽开了女老板的笑脸,祝贺的人们送来了美好的祝福,周金霞终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因为她对如何经营超市已经胸有成竹,所以干起来得心应手。她知道事业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服务态度特别好,童叟无欺,热情待客,货真价实。再加上这几年在外学的经营理念都用在自己的经营上,使她的小超市很快就站住了脚,并迅速发展壮大。财源滚滚来,全家乐开怀。
现在,周金霞的小超市已经发展成三骏乡最大的综合性商店“三骏乡金霞综合商店”,经营的商品涵盖了食品、水果、烟酒糖茶、日用百货、小五金、小电器一应俱全。招聘了2名售货员和收银员,商店办得红红火火,生意兴隆。周金霞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老板,返乡农民工创大业的典型人物。
(典型推荐:三骏乡社会保障所孙远峰/文)
创业成功者之路
记返乡创业典型& 朱忠
朱忠, 36岁,高中文化,扶余县三骏乡杨柳村农民。1996年,20岁的朱忠高中毕业,因为家庭原因他没有继续求学,回到农村后就随父亲在外打工。一个刚刚走出学校门的青年,到建筑工地干体力活,那种滋味可想而知。但为了生活他必须咬牙坚持,也正是这种坚持,给他日后自主创业奠定了难得的基础。在打工期间,朱忠在松原的建筑工地上经亲戚介绍拜了一名师傅,这个师傅专门安装工程水暖。他随着师傅奔走于各个建筑工地,一边打工一边学徒,几年功夫他不但学到了一手水暖安装的手艺,同时也赚了一些钱。
2006年,朱忠和师傅商量决定,合伙在松原开了一家水暖配件商店,因为他师傅和各施工单位关系较熟,又干水暖工程,所以,商店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正当他们想扩大经营时,亲属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想法。当时他亲属家盖房子,安装暖气时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回家帮一下忙。朱忠就在亲属的电话里发现了商机,他想: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盖房子的也安装暖气,我何不回到家乡农村大干一场呢?经过深思熟虑,他做通了师傅的工作,说服了自己的家人,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在得到师傅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后,朱忠于2009年告别了一起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师傅,回到家乡成立了“老朱水暖安装配件商店”。商店办起来了,起初的生意很不尽人意,使他很纠结。开始,家乡的人都认为:朱忠年纪轻轻,才出去几年,技术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对于他商店里进的货,都说他的质量肯定不如城里的好。因此,配件也没人买,生意非常冷清。为了把生意搞好,让大家认可自己,他发动起家人和他开着车各村转,看见谁家盖房子了就进院和人家推销自己和自己商店的配件。并且承诺:安装费全市最低,配件价格要是不比松原低,质量要是不过关不收一分钱。同时,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先安装,秋收后结账的政策,通过各种努力终于打开了局面。随着用户的增多,慢慢的家庭式的外出安装渐渐忙不过来了,于是,他又聘了一个大工和三个小工。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我县提倡建立新式民居,他又不满足于现状,通过考察于2011年和“桑乐太阳能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三骏乡桑乐独家代理商店。
现在,朱忠的水暖配件商店生意和水暖及太阳能安装,不但面对三骏乡的用户,同时还辐射到了周边的多个乡镇。商店经营品种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同时,安置了12名农民工就业。
朱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老板,他的水暖配件商店货
真价实,他的安装队服务热情周到,随叫随到,保质保量,收费合理,深受乡亲们的欢迎。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朱忠深有感触的说:作为一个农民,想要自主创业,首先必须好好设计自己如何发展,还要有某方面的技术,更要有决心、有恒心,坚信自己会走出适合自己的成功创业之路。
(典型推荐:三骏乡劳动保障所所长孙远峰/文)
踏踏实实做事& 快快乐乐生活
记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 王春雨
对于34岁的王春雨来说,创业的事像是手到擒来一样简单。几年来,他似乎很顺,想干啥干啥,干啥都成了。现如今,他的副食批发商店开着,移动缴费营业厅开着,粮食收购点也开着,每个店里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王春雨忙得不亦乐乎。
问他有啥秘决,短短四年时间便由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身价不止百万的富商,他憨笑着说:“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没有什么大能耐,也没有那么高的文化,凡事不苛求、不计较,想好了就去做,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快乐……”
4年前,在长春岭镇石桥村生活了30年的王春雨和妻子商量,决定要到外面去闯一闯。第一站便来到了松原。经过一段时间紧张而忙碌的筹备,他的“才子大饭店”在伯都讷繁华地带开业了。饭店使用面积2000多平米,主要针对各类庆典等包席顾客。“给自己一点信心,有些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做得超乎想象的好。”王春雨说,创业肯定是充满艰辛的,尤其在创业伊始,必须要有十足的勇气。周围很多人都会指手画脚,告诉你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到底行不行,只有做了才知道。对于年轻的王春雨来说,当时的困难和考验是接二连三的。不仅经营饭店对他来说是陌生的行业,做生意他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可是头脑活络的王春雨却把大饭店经营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清楚,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坚持诚信经营,确保产品质量,那么就一定会实现盈利。他是这样想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他坚持严格把关,以保证菜品的货真价实。他还经常跟后厨的师傅、前厅的服务员们说:“咱们经营的是饭菜,同时也是人品,只要踏实做人,真诚做事,生意就一定会好,不怕顾客不认可!”
正如王春雨预想的那样,饭店的生意异常红火,顾客络绎不绝,随后他又分别选址开了几家分店。正当王春雨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之际,他来了个360度大转弯,从松原又回到了石桥村。终点又回到起点,王春雨的打算很简单,自己赚到钱了,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可家乡还有那么多渴望脱贫致富的乡亲们呢。
&2010年,带着一个渴望和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肩负着对家人、亲人和众多乡亲的一份无比真挚的责任感,王春雨怀揣在外面开饭店积攒下的全部资金返回了家乡。他先是开了一家批发商店,主营各类副食品。不久,他的移动缴费营业厅也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开张营业了。这还不算,他又起早贪晚、不辞辛劳地购置了铲车、翻斗车、输送机等设备,开办了一个粮食收购点。“他的批发商店,百货迎百客,品种多,价格还便宜,村里人缺啥少啥,即使绕几步道,也愿意去他家买东西。好几个买卖做着,都是雇的人,老百姓也跟着有了工作,有了钱赚。”村里人提起王春雨,言谈中不仅有羡慕,更多的是感激。说起他的收粮点,百姓们的话语更是滔滔不绝,一致称赞“不压等不压价,公平合理” 。
在帮助安置本村农民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王春雨对于很多事都很热心。学校开运动会了,你看吧,王春雨又是送水,又是送吃的,忙前忙后,分文不收。村里搞活动了,王春雨又送伞,又送其他物品,都是义务付出,没有一点私利。
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王春雨志得意满地说:“还要再办几个企业,带动更多的人转移就业,带领更多的人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在王春雨的故事里,我想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创业需要勇于改变生活的魄力。其实创业并不难,要么是思考后行动,要么是行动后修正。两者的核心只在行动二字。如果连行动都没有勇气,那么创业就无从谈起,成功更加无从谈起。创业很简单,行动、行动,还是行动。行动如果添上几分运气的话,那么也不过是“正确的行动”而已!
(典型推荐:长春岭镇社会保障所郭晓溪)&&& 高文华/文
&&&& 杜家村的“杨百万”
记返乡创业农民工典型& 杨忠锋
在长春岭镇杜家村,提起“杨百万”这个人,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头脑活络,肯干、认干,不但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带富了一方众乡亲。
“杨百万”大名杨忠锋,原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家务农的时候,他就会开车,而且熟练掌握各种车辆的维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也随着农民工进城的大潮,涌入松原市。经人介绍,他给一个单位开了四年车。渐渐熟悉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节奏,杨忠锋的心开始“活”了。他和爱人商量以后,辞职开了一家网吧娱乐厅。这个行业在当时是相当红火的,杨忠锋因此赚了不少钱。随着资本越来越厚实,杨忠锋又陆续开了几家娱乐厅,分别雇佣服务员协助经营。
&&& 杨忠锋坦言,无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这个时期的他几乎没有个人生活。“就像进入一个轨道,有很多事要做,不做不行,无法偏离。”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杨忠锋的辛苦经营没有白费,积攒下一笔不小的财富。不知不觉间,他买了楼,又买了车,还有了存款,家人也都被接到城里享福了。
到这个时候,杨忠锋对自己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满足的,自己这些年来虽然有起有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但老天是眷顾他的,现在吃喝不愁,万事无忧,按说他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可是杨忠锋又有了新的打算,而且这一次,还是一个大手笔。
2006年,他回到了老家杜家村,租下了原杜家学校闲置的房舍和校园,成立了鸿丰粮库。他投资一百多万元,修建了烘干塔,安装了地衡,购置了输送机,平整了场地。一个设备齐全、各类工作人员齐全的新粮库就在杜家村落成典礼了。老百姓奔走相告:“杨百万在咱们家门口建粮库啦,以后大家卖粮可真方便了!”
出于对农民和农村的热爱,出于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出身,杨忠锋对粮库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粮库开始收粮后,乡亲们切身感受到了杨忠锋的一份奉献情怀。他的粮库不压等、不压价,公平合理,不亏群众,而且在价格上尽可能地多惠及老百姓的利益。这样的好事一传十,十传百,大伙卖粮都愿意来找杨忠锋。收粮期间,他还雇佣一些村民到粮库干活,出的工钱要比其他粮库高出几十元。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心里自然对杨忠锋感激有加,给他干起活来也分外的卖力。
这种相互关照、相互依存的纽带关系,使杨忠锋的企业做得风生水起,日进斗金,反过来,乡亲们也借助他的企业增加了经济收入。
对于创业者来说,广博的见识,开阔的眼界,才能有效地拉近自己与成功的距离,而心怀大众、讲求奉献的那些人更能够最大程度地锁定财富。面对拥有几百万元资产的红红火火的事业,农民企业家杨忠锋踌躇满志,“今后还要扩大粮库的规模,增加更多项目,一定要为杜家村今后的发展贡献力量!
(典型推荐:长春岭镇社会保障所所长& 郭晓溪)
&&&&&&&&&&&&&&&&&&&&&&&&&&&&&&&&&&&&&& 高文华/文
在家乡的土地上播种希望
――记返乡创业青年& 穆久成
穆久成,今年48岁,高中毕业,他生长在扶余县伊家店农场,有着朴实无华的品质。他是农民的儿子,继承了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意志坚强,有胆有识,敢为人先,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
提起穆久成,认识他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家乡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他用勤劳的双手绘制出了美好生活的蓝图,他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六年前,他与妻子扩大投资兴建鹿舍,发展家庭养鹿,开创了家庭养鹿的先河。
他的养鹿场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有2栋鹿舍,8间库房。梅花鹿存栏130多只,已形成一定规模。养鹿场布局合理,环境清新,房舍整齐,膘肥体健的梅花鹿或三五结队奔走、或两两抵颈嬉戏、或独卧静沐阳光。走进养鹿场,给人的感受是清新的,没有像一般养殖场那样臭气熏天,苍蝇嗡嗡叫的感觉,让人感觉仿佛是来到了旅游场所。良好的卫生状况减少了梅花鹿的疾病,精心的管理使母鹿的怀胎率、产仔率及仔鹿的成活率都在90%以上,这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指标。到现在已见成效,每年卖种鹿、仔鹿、鹿茸等产品的经济效益就10余万元。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影响,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说起养鹿的起源,穆久成首先想到的是与妻子外出打工。是通过外出打工使他们开拓了视野,是通过外出打工积累了资金,是通过外出打工的磨砺使他们增进了胆识。那还是10年前,他与妻子的承包地虽然不少,但当时的情况是土质差、产量少,且粮食价格低,种地收入低的可怜。虽然他们夫妇勤劳节俭,但勤劳的双手换来的依然是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穆久成与妻子徐艳文都是不甘于贫穷,有拼搏进取精神的有志青年,他们毅然决定一起到外地打工。在外面闯荡的几年中,他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积累了一部分资金。穆久成想打工做小买卖都不是长远之计,他想到了家乡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有优美的没有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养殖业。他们夫妻两人说到做到,2004年初回到阔别多年的伊家店农场新立分场,开始筹划养殖。经过考察,他们决定办家庭养鹿场。对于他们养鹿,一些亲属极力劝阻,一些好心人晓以利害。的确,养鹿成本高,风险大,他们夫妻又没有经验,胜败很难说。但穆久成看准了市场,他觉得风险大,回报也大。就这样,他们于2006年5月修建鹿舍,8月份就购买回仔鹿,这个速度让当地的一些人感到吃惊的同时也很佩服他们。
――说起养鹿场的建立,他想到了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和场党委及好多好心人的大力支持。农场社会保障所得领导帮助协调解决鹿舍的场地,场党委以优惠的价格卖给他们仔鹿,在技术方面派农场鹿场的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在鹿场的建设过程中,当地的很多乡亲也给予很大帮助。穆久成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帮助支持,是我们鹿场建立不可或缺的因素”。
――说起养鹿的成功,他想起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鹿场是建立起来了,但鹿场的日常经营管理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清洁卫生,他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地清理鹿舍,定时消毒,定期防疫。为了花鹿的健康生长,他们每天最少喂三遍鹿,不同的种群,需要不同的饲喂,不同体质的鹿需要不同的饲喂。为了节省费用,他们时常自己去割饲草、剪树枝、扫树叶,人们宿梦未醒的清晨,有穆久成割饲草的身影。人们午觉正鼾的烈日下,蚊虫飞舞的傍晚,有穆久成割饲草的身影。滴水成冰的署九寒天,有穆久成扫树叶的身影。在那雨后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在留下他肩挑背驼的身影外,还没少下他那步履惟艰的足迹。穆久成的体质一般,但他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生活的节俭令人称赞,其劳动强度与繁杂程度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但他承受着,因为他有希望。这个希望就是他常说的“养鹿是我今后的主业,就是像农民种地播种一样,我的鹿场就是我播下的一份希望”。正是这份希望支撑着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正是这份希望支撑他承受住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他成功了。&&&&&&
在穆久成影响下,伊家店农场又有两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建起了两个养鹿场,其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
(典型推荐:伊家店农场社会保障所所长& 陈志军/文)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建议您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吉林省扶余市就业局(县委东侧100米)&&& 扶余就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网站维护:扶余市易讯网站工作室一些西部青年返乡创业为何“水土不服”
   CFP供图
  编者按 “孔雀西北飞”,大众创业的浪潮以及西部发展的机遇,牵动着西部青年返乡创业的激情与梦想,然而一些年轻人却在家乡遭遇了“水土不服”,环境的落差以及创业门槛的高企成为他们的烦恼。
  6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了五项鼓励返乡创业的措施。
  毫无疑问,返乡创业的青年是西部发展最宝贵的财富,西部地区的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也在优化创业环境上煞费苦心。然而有不少年轻人反映,当地的优惠政策并没有抓住青年创业发展的痛点,只是“锦上添花,却非雪中送炭”。显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让西北飞的“孔雀”不再孤单,找到大显身手的舞台,需要地方政府沉下心去,用心调查体会,这样出台的政策才能更接地气。
  从北京回到银川创业的这两年,今年26岁的小伙子张洋一直在克服“水土不服”。有同样困惑的,还有和他一样回乡创业的马海龙、陈晓燕等一批年轻人。
  去年9月,这几个年轻人共同筹划,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组织——“银川市金凤区青年创业协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一个返乡创业者的精神家园。大家在这里聊各种想法,分享创业信息。同时也是球场上的队友、登山时的同伴。
  两年前,怀着满腔热血,甘肃静宁青年李浩田从南国深圳打道回府,径直回到了位于静宁县余湾乡的山村老家。静宁盛产优质苹果,李浩田在深圳推销一番后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解决苹果好、巷子深的问题”。
  一年后,李浩田和5个回乡创业的同伴组建“兄弟农场”,希望依托互联网技术和营销,让静宁苹果出现在千家万户的果盘中。可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背后,随着创业的进展,不断有新的烦恼走进他的生活。
  缺少创业朋友圈,回乡却感孤掌难鸣
  7年前,从北京一家职业学院读完企业管理大专毕业,银川男孩张洋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趁年轻闯一闯”。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实习的北京现代集团总部,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辅助工作;后来,他又去了上海,在一家企业管理技术服务公司担任老总助理,参与各种商业洽谈。
  闯荡3年后,面临成家立业,张洋还是回到了银川。除了魂牵梦绕的浓浓乡情,张洋听说,家乡银川正在打造创业城市,创业环境在不断改善。2013年年底,辞去上海的高薪工作,他只身返乡。
  在张洋打道回府时,回族小伙儿马海龙也从北京中关村回到了银川。此前在中关村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供职,但马海龙一直密切关注家乡的发展。他发现,宁夏电子商务业态单一,“处在初级阶段,大有可为”。
  这一年,宁夏西吉青年王普访也从北京回到了银川,这位书法爱好者在北京接受专业书法训练后,谢绝了老师的一再挽留,“回去开垦书法市场的处女地,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书法,喜欢书法”。
  怀着一腔热血,张洋、马海龙和王普访回到银川,准备大干一场。张洋的想法是引入最新的企业管理技术,提升宁夏企业的管理水平。马海龙的愿景也既接地气,又显得“高大上”,他观察发现,宁夏正处在消费汽车的高峰期,但当前的汽车销售还是在传统实体店里,店面及人员费用推高了车价,这些都又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如果通过互联网平台创新,线上线下结合营销汽车,则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保证品质、优化服务。
  王普访考察了银川书法市场发现,正规的书法学习班屈指可数,且品质层次不齐,但人们对学习书法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他一心想开办书法研习班,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书法走进人们生活。
  可他们逐渐发现,创业之路并不平坦,有时甚至感觉有些“孤苦伶仃”。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舞蹈,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奋斗。在北京、上海,张洋他们都有自己行业的社交圈,也能接触到各种圈外资源,在各种创业沙龙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中关村的马海龙更是经常出入各种形式的创业者聚会。
  初到银川,他们也以为只要有好的创业项目,不愁没人加入创业团队,更不缺少市场需求。可很快,他们就知道,这些想法是一厢情愿。“不知道创业青年在哪里,如何去接触。”张洋说。
  有时,张洋和马海龙感觉自己就像是弃儿。在银川,身边喝酒侃大山的人多,志同道合可以一起做事的朋友很少;他们的创业项目,很多人不太感兴趣;王普访也发现,仅凭自己,很难办起学校,专业师资力量成了最大问题。
  他们也尝试接触一些创业组织,可很快发现,虽然有一些企业家协会,但很多机构只有名头,并无实质性活动内容,还有一些是高大上的企业家俱乐部,他们戏称里面是“一些土豪在搞名声”。
  回到家乡,尽管心怀各种创业想法,但张洋他们却困于找不到可以共鸣的圈子,“深感无助又无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洋和马海龙在一个论坛上相识了,两个年轻人很投缘。后来,他们又认识了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大伙儿都感觉,银川缺少一个“车库咖啡那样、青年敞开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创建创业者协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银川市金凤区青年创业协会应运而生,张洋担任首任会长。“成立协会,可以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互通有无的平台;同时,可以抱团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他说。
  协会成立半年来,先后组织会员前往青岛、北京和上海等地进行商务考察交流,观摩学习最新商业模式;同时,引进风险投资投资协会成员创业项目。此外,一家金融机构和他们达成协议,为协会成员创业提供优质贷款。
  融资难、贷款难仍是创业拦路虎
  2014年年底,王普访与人合作,成立了书法工作室。
  王普访书法工作室实行“一对一”教学,招收学生学费创下银川书法班最高,生均达6000多元。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慕名而来,相继有20多人报名参加学习班。除了银川,周边石嘴山、吴忠等地的书法爱好者也来工作室学习书法。
  初试牛刀,王普访看到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他进一步考察发现,银川有各种书法、绘画、音乐等门类的辅导班,但大都办学不正规,家庭作坊居多,且分散在一个个小区,学生周末报班学习,往往疲于赶路。
  为何不将这些文化艺术学习班集中到一个大平台,建一个青少年才艺培训中心,这里不仅培训孩子,也为家长提供文体活动。如此,节假日家长孩子一起来,参加培训、娱乐,再也不用四处奔波。王普访觉得,把各种培训班集中到一个大平台,既能汇聚人气,又能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品牌。
  今年以来,王普访着手搭建平台,可万事俱备,就欠资金。他大致估算了一下,要运营这样一个平台,需要租一个写字楼,并进行适当装修,大致需要数百万元,而他联系多家银行,最多只能贷款10多万元。
  “钱成了下一步发展最大的拦路虎。”从小在西吉农村长大,王普访在银川认识的人不多,很难通过关系去争取更多贷款。去年,经过团组织协调,也只贷到了15万元,全部用在工作室中。
  和王普访一样,从深圳回到甘肃静宁老家卖苹果的,李浩田也面临资金短缺。
  李浩田和5个同学筹建了“兄弟农场”互联网销售公司,网店开门不到两个月,即销售苹果上万斤,村里的苹果全部售罄。本来“兄弟农场”还可以从邻村购进苹果,囤货后在春节前后集中销售,可由于资金短缺,只能作罢。
  除了线上销售,“兄弟农场”还准备开辟线下实体销售,在兰州等周边城市布局实体店,同时,在夏秋季节,在静宁苹果产区开拓乡村体验旅游。“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资,可在静宁县,只有一家农业银行,贷款需要很多手续和公职人员的担保。”李浩田说,这些贷款条件是硬杠杠,必须得具备,这对创业初期的农家子弟而言,确实是一道坎儿。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可真是万万不能。”李浩田和同伴们感到了无奈。
  同样因资金问题影响事业发展的,还有宁夏惠农区燕子墩乡做枸杞外贸生意的女孩陈晓燕。
  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在天津一家高职学习外贸,毕业后进入外贸公司从事销售、通关等业务,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3年后,陈晓燕回到家乡惠农,做起了枸杞外贸生意。
  惠农枸杞品质好,陈晓燕做外贸又轻车熟路,很快,就打开了欧美枸杞市场,所产枸杞销往美、德、法等国。今年,她又借助电视购物开拓市场,同时产品进入智慧社区超市,市场前景广阔。
  可资金的困难还是让她错过了商机。通过扩大销售渠道,枸杞潜在销量大增,每个月有4万箱,60吨枸杞的市场需求,但因为生产能力有限,又没有资金扩大产能,最终只能每个月供货1万箱,15吨枸杞。
  当地妇联也有小额贷款,可10多万元的贷款额度对陈晓燕意义不大,而一次次去找银行,都因为门槛太高而作罢,如今,她“看着能挣到的钱却无计可施”。
  银行贷款门槛高,够不着,无奈之际,张洋和创业协会的会员们曾和宁夏的一些小贷公司联系,以期获得创业投资。可他们发现,“许多小贷公司其实就是高利贷,利息很高,创业者很难承受”。
  今年年初,他们的融资难终于有了解决之道。协会与北上广的一些风险投资机构取得了联系,会员的创业项目,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的综合评估后,即可获得资金。
  “较之东部发达地区,宁夏最缺的是新型的商业模式和风险投资。”张洋说,东部发达地区,大量社会资金通过风险投资进入优质创业项目,既促进了新型产业发展,也可获得高回报。而在宁夏,一些有钱人还是想通过放高利贷获得高回报。
  张洋计划以创业协会为依托,在宁夏范围内举行青年创业大赛,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优质项目即可获得资金投入及创业全程指导。“以往创业大赛只能颁个奖,给点奖金,让外面的投资机构参与进来,可以得到实质性帮助,当下最需要这个。”
  青年创业更需“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近年来,银川提出“打造西北一流创业环境,建设西北最适宜创业城市”的发展规划。早在2006年,银川就通过了 《关于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从2008年起,银川市级和各县(市)区更是按上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2%安排创业发展专项资金。
  回去之前,张洋和小伙伴们就曾听说,银川正在创建创业型城市,对青年创业者提供各种支持。回到银川,他们也试图从政府部门获得创业支持,可发现要取得支持须具备多种条件。
  按照银川市《关于鼓励和扶持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的规定,对在本市创业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之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正常营业一年以上的,经市创业办认定,给予一次性4000元创业补贴。由于张洋、马海龙等人在外闯荡多年,大都已毕业超过5年,因此,就不可能享受此项补贴。
  而根据《银川市青年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操作细则》,青年创业者要获得政府贴息创业贷款,借款人为个人的须有本市户籍的国家公职人员及其他具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亲属)提供担保;借款人为企业的须由在本市依法注册的、经营一年以上且稳定发展的企业提供担保;借款人还可提供经银行认定有效的抵/质押物提供抵/质押担保。
  而现实中,创业青年相当一部分是农家弟子或外地来银川上学的大学生,这些人社会资源简单,很难找到公职人员出面为其贷款担保,因此,很多创业项目都因拿不到贷款而影响进程甚至夭折。
  最近,西吉青年王普访正在找关系,希望打通贷款门路,获取更大额度的贷款。更多创业青年在一次次努力后,因达不到各种条件作罢,政策可望而不可及。据银川市创业办工作人员介绍,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时,有一大批青年不符合相关条件,创业贷款确实存在找不到符合发放条件的对象,不能及时发放的情况。
  “除了制度设计不接地气,还有利好政策难以及时落地的问题。”张洋说,现在每出台政策,都是自上而下在职能部门之间传达,尤其是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的最新政策,很多青年并不了解。
  以金凤区青年创业协会为例,协会在筹建时,曾找银川市创业办做挂靠单位,但该办以属地管理为由,让他们去联系金凤区就业局,就业局则以这是青年的组织为由,又让他们去找金凤区团委,最后,在团委的支持下才得以建立。
  如今,金凤区团委成了创业协会的娘家人,团组织有支持创业的政策,都会第一时间告知创业协会成员。但由于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不畅,团组织对就业部门的最新政策并不了解,往往无法及时向创业青年传达政府最新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
  “听不到、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在张洋看来,很多创业促进政策,大部分青年并不知晓。耗不起和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创业青年就通过自发组建的创业协会出面,和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商直接进行对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与此同时,张洋和小伙伴们还发现一个怪现象,在创业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很多创业者寻求享受政府扶持政策时,总会以各种条件不具备的原因被打发掉,而一旦他们事业有成,想获得政府的各种支持就容易很多,甚至一些部门会不请自来。
  “其实,我们青年创业,更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张洋说。
  如今,一有上级检查工作,张洋往往会被一些部门请去,参加各种汇报会、座谈会,让他介绍创业路上政府的支持。刚开始,他还积极参加,如今,他隐隐发现,“自己是被需要而已,其实就是一个道具,能不去的就不去了”。记者 马富春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