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校园环境与环境治理3000字稿子

演讲稿(保护生态文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演讲稿(保护生态文明)
保​护​生​态​文​明​的​演​讲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中国日报网
> 消费旅游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来源:&&作者:
[提要]&&大气方面,以提高集中燃煤设施治理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取消分散燃煤为原则,持续推动燃煤电厂高效治理和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全市18家燃煤电厂(装机容量约1.5万兆瓦)基本实现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全覆盖,累计完成7000多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消耗总量出现拐点。
   200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本市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四个率先”,将环境保护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环境保护和建设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四个有利于”和“三重三评”的指导原则,滚动实施了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15年间,上海累计安排项目1183项,投入资金约3200亿元,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了从点上污染治理到面上环境综合整治,从末端污染治理到推进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等源头防控,从中心城区为主到城乡一体和区域联动等重大战略转变。通过持续多年高强度环保投入,本市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渐趋完善,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地区环境整治取得重大进展,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在全市人口、经济、能源消耗和建设用地快速增加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环境质量总体持续稳定改善,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基础。
  融入发展全局社会合力推进
  环境保护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市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推进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拓展,环保重点工作的确定、责任落实、任务分解、政策配套、跟踪督促、评估考核等方面的机制日益完善并趋于常态化,社会各方对环保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支持配合度越来越高,全社会大环保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2000年以来,环保投入保持高强度并逐年增加,全市环保投入占同年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左右,其中列入前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的总投资累计超过3000亿元。长三角区域环境合作初见成效,企业和市民关心和参与环保的热情越来越高。
  基建跨越发展污防水平跃升
  水方面,上海以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和郊区分散处理相结合为原则,全面推进污水厂网建设和截污纳管,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数达到53座,污水处理能力从1999年的88.8万立方米/日提高到2014年的786.55万立方米/日,较1999年新增处理能力约700万立方米/日左右;污水管网系统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已覆盖全市各城镇;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从1999年的40.5%提升到2014年的89%左右,全市污泥处理率达到80%左右。
  大气方面,以提高集中燃煤设施治理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取消分散燃煤为原则,持续推动燃煤电厂高效治理和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全市18家燃煤电厂(装机容量约1.5万兆瓦)基本实现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全覆盖,累计完成7000多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消耗总量出现拐点。
  固废方面,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加快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建设,“一主多点”的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形成。2014年全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达到2053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左右,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达280万户;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电子废物收集、交投、处置利用网络系统初步建立;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整治成效明显心系民生冷暖
  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取得重大突破,青草沙水源地基本建成,改变了上海水源地长期主要依赖黄浦江和内河的状况,划定和调整了本市四大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中小取水口归并调整和小水厂关闭进入收官冲刺阶段,目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原水取水工程的取水量已占全市公共供水取水量的95%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度明显提高。
  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带动中心城骨干河道整治和郊区“万河整治”,全市大范围河道黑臭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主要河道水生态逐步恢复河道水环境整治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重点地区和农村环境面貌有较明显改善。
  上海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完成了吴淞、桃浦、吴泾等传统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了金山卫化工集中区域、宝山南大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区域污染矛盾和环境信访得到有效缓解,逐步走出一条区域综合整治和整体转型相结合的发展新道路。
  影响景观和近地面空气质量的重点污染源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完成了9千多台燃煤锅炉的达标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提前实施了国ⅴ机动车排放标准,有力有序推进s20外环高速范围内全天禁止无绿标车辆行驶、高污染车辆淘汰等工作,全面完成了加油站系统油气回收工作。此外,扬尘污染控制、道路噪声屏障建设等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农业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由点及面逐步推进,累计对930个村开展了村庄改造,受益农户38万户;化肥农药施用总量逐年下降,累计推广有机肥161万吨、绿肥484万亩次;畜禽粪尿综合治理、秸秆禁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
编辑:小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与生态化人格 - 文章 - 环境生态网
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与生态化人格
  作者:刘湘溶 罗常军
  编者按
  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回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回答何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以往文明形态有何区别,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等问题。为此,本版今天特刊发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以期对生态文明的讨论有所助益。
  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已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和符号,而是现实的因素、活动或过程,是一个国家克服生态危机的文化自觉和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脱离人类文明大道的另辟蹊径,而是在继承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旧文明的一种扬弃,它旨在调整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
  作为一种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文化系统均对“和谐”这一概念进行过深刻诠释。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而不同”是指不同的事物经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够形成和谐的状态;“和而不流”则是指追求人际和谐的君子风范,但又不能随波逐流。可以说,在重视多元性、正视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动态整合达致和谐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和谐是指自然界的合规律和合乎理性,进而将其延伸到社会领域,和谐的根本就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西方哲学家认为,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和谐这一范畴表现为多样统一的规定,这种多样统一既包含量的差异统一,也包含质的差异统一,表现为度的关系,也就是说,和谐反映了质、量统一的度的关系,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辩证意蕴。
  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体系中,和谐所指涉的层面非常广泛。笔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包括四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不能超出生态系统所能够承受的阀限,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而要通过人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修复破损的自然,真正实现生态良好和生活良好并存的格局。二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的需要或欲望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人的理性,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只有真正达到人的欲望与理性的和解,树立一种生态理性价值观,重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失衡,消除消费异化和物质享乐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从社会关系的层面来看,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都与一定的利益问题有关。所以,协调和理顺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四是人类世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人类所面对的共同问题,要扭转全球生态危机,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在利用自然资源和分担生态责任的问题上要体现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即强调公平地享有地球,把大自然看成当代人共有的家园,共同地承担起保护它的责任和义务。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它强调在普遍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共生和谐。这一核心理念,也决定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因而可以说,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它的实现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弘扬以追求人与自然全面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离不开尊重自然的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信奉“人类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的信念,相信人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充分尊重自然。所谓尊重自然,即尊重自然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尊重自然的完整,就是尊重自然的多样性统一。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而存在,就在于它是多样性的统一,把握不了它的多样性,也就把握不了它的整体性。尊重自然的稳定,就是尊重自然的动态平衡。就某一具体的生态系统而言,其物种品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程度就越高,异质性就越强,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出输入的渠道就越密集,补偿功能就越强,同化异化的新陈代谢功能就越健全,即使受到损坏,自我修复也较快,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尊重自然的有序,即尊重自然的内在客观法则,做到明自然之理、循自然之道。自然界原本是完整、稳定和有序的,但这种原本的东西又是脆弱的,人类活动应当限制对其的消极作用,使其不被破坏,否则必然会产生不利于人类的严重后果。
  自然的完整、稳定和有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保障,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另一种康德意义上的“绝对命令”。这种“绝对命令”要求我们在行为取向上坚持两条原则。其一,不破坏自然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因而一些行为是被禁止的,诸如盲目开发、随意排放等。其二,促进自然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因而一些行为应当被倡导,诸如植树造林,为野生动物基金捐资等。我们必须学会自然之道和生命之道,重新研习自然的法则和律令,站在维护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谐共存。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旨在塑造一种具有生态内涵的新型人格,即生态化人格。所谓生态化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作为生态文明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
  生态化人格指向一种全新的人格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大自然始终怀持感激之心。真正懂得人类的诞生是自然进化之功,人类的发展是自然供养的结果。不仅人的肉体生命的维持需要依赖自然界,人的精神上的发育和成长同样需要自然界的启导。二是对大自然始终怀持忏悔之心。真正懂得人类为了自身需要和利益常常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限度,进行无限索取,使自然伤痕累累。三是对大自然始终怀持敬畏之心。生态危机使人懂得自然规律必须遵循,对自然规律和意志的蔑视必定招致自然的报复。四是对大自然始终怀持谦卑之心。真正懂得人类不过是自然进化在很晚的时候方才出现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智慧是非常稚嫩的,人类要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五是对大自然始终怀持珍爱之心。真正懂得自然界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生存与发展的源泉,但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但要利用好自然,还要懂得去呵护自然、善待自然,以一种更加淳朴的形式来接纳自我与自然,让自己真正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之中。
  培育生态化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教育,环境教育是环境专业教育和非环境专业教育的统一;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它不仅涉及生态环境知识与技能,也涉及关于环境的价值、态度和信念,还注重环境的体验与情感。通过走向自然,去了解环境、理解环境、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环境教育应当是一种贯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全过程的终身教育,这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西方当代著名思想家欧文?拉兹洛曾说:“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的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着我们向更好的未来进化。”内心的贪婪决定了我们对自然的贪婪,精神世界的萎缩堆积起畸形化的人格。而生态文明的发展急需人们打造出健康的精神世界,急需人自身的觉悟,包括对自己责任的觉悟。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强化责任担当,使广大公众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为什么说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道理在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并由此引发出生态危机,人人难辞其咎、人人难逃其害;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并由此而为克服生态危机出力,人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如果我们每个人,或大多数的人都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工作和生活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头顶的天空就会更蓝,脚踏的大地就会更绿,江河湖海的水就会更净,我们的国家就会更美丽。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责任编辑:ahaoxie&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城市排名(2015)城镇化是中国社会从未经…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环境资讯点击排行
&&&&&&&&&&
绿色进行时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3000字稿子_百度知道
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3000字稿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说详细点才可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生态文明的作文,200字,马上就要!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生态文明的作文,200字,马上就要!
生态文明的作文,200字,马上就要!
  保持生态环境  在一片茂密的林子里,只见一大群小动物们都挤成一团,好像在抢着什么.这是怎么回事?过去一看,原来他们都在抢发言票.他们拿这些干什么?问了才知道.明天,森林里要召开一个“保持生态环境”的发言会.原来这些小动物争着在明天大会上发言呢!  第二天到了,只听森林之王狮子的开场白:“伙伴们,欢迎来到`保持生态环境`的大会.近几年,人类大量砍伐树木,不爱护环境.所以,今天,我请了许多受害的家庭来给我们说一说人类是怎么破坏环境的,”  第一个发言的是老虎大哥,他垂头丧气地说:“唉!现在,我姐妹都被那些可恶的猎人给剥了皮,做皮衣去了,我们这个家族都快要灭绝了.”说着,叹气走下台.接着是小黄鹂,她没有了以前的活泼,神色严肃地走上台,眼睛里射出愤怒的目光.她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我的家换了一个又一个.那些砍伐树木的人也不知羞耻,他们把我的姐妹们都捉了,还砍了我用来筑家的树.弄得我现在再也不敢筑家了,只是临时建一个家,一看见猎人来就要赶快飞走.”小黄鹂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两只脚抖动着,扶着栏杆,缓缓地走下台.  小黄鹂刚下台,梅花鹿姐姐就奔了上来.她伤心地对大家说:“我的姐姐上一次到小河边去喝水,很久也没有回来,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找她.可是,当我们发现她时,她已经死在小河边了.原来,那清澈的小河已经被污染了.”说着,伤心地哭了.台下的观众也非常难过.发言的小动物们都怀着悲愤的心情上台了.  节目到了声,狮子王又上台了.他呼吁人类:“不要再砍伐树木了,不要再污染环境了,换我们一个快乐、温暖的家园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生态文明考试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