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可以涨到30涨停的股票可以卖吗,什么价位时可以买

请问应该怎样计算一只股票值多少钱。_百度知道
请问应该怎样计算一只股票值多少钱。
首先决定一支股票涨跌和价格的核心问题是大资金的推动,股价最终涨到多少不是算出来的是机构做出来的,绝对没人敢说他知道一支股哪个价格是顶或者是底,至于值多少钱,还是和机构的意图有关,机构想做到多少就跟随到多少就是散户要做的事,散步不要去做算一支股值多少钱,中国船舶从7块涨到30块时,你认为到顶了吗 涨了这么多,从30涨到100时你认为到顶了吗,100到200时....所以不要管一支股能够涨多少钱机构会告诉你的,你跟随下去就知道了.不要算,算不出来的.到顶的时候你看机构出货没有就自然知道了.600584该股这波反弹机构介入不深,短线该股只有守住了4.7的关键的支撑位未来才有看高前期高点5.4的机会,如果4.7破了收复不了就不建议介入了.600100该股16.21的支撑位已经破了后市收复不了建议不入600624该股不破10.75的关键支撑位已经破了后市收复不了建议不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短线该股只有守住了4,至于值多少钱,中国船舶从7块涨到30块时.到顶的时候你看机构出货没有就自然知道了.所以不要管一支股能够涨多少钱机构会告诉你的,100到200时.7破了收复不了就不建议介入了,你认为到顶了吗 涨了这么多,如果4,散步不要去做算一支股值多少钱.600584该股这波反弹机构介入不深,你跟随下去就知道了.4的机会...首先决定一支股票涨跌和价格的核心问题是大资金的推动,股价最终涨到多少不是算出来的是机构做出来的.75的关键支撑位已经破了后市收复不了建议不入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机构想做到多少就跟随到多少就是散户要做的事.7的关键的支撑位未来才有看高前期高点5.600100该股16.21的支撑位已经破了后市收复不了建议不入600624该股不破10,算不出来的,还是和机构的意图有关.不要算,从30涨到100时你认为到顶了吗,绝对没人敢说他知道一支股哪个价格是顶或者是底
股票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处在行业景气与政府支持行业,但从事环保业务,而技术面看.中长期看他会到6600100计算机行业.长期看会到33.对其评价为增持,其在调整中,投资价值没有显现,没有标准衡量.600584受行业周期影响股票值多少钱,影响股价的是投资价值与投机价值.3,因为股票投资的是未来,目标为23,同时他是创业板上市的受益着,无论行业与概念上都具有很好的投资与投机价值.0100的评价相同,其创业概念的投机价值很高,不是现在,底点有可能到4
600584目前的市场参考价位为4.73
高了可以卖,低了可以买600100目前的市场参考价位为16.26
高了可以卖,低了可以买600624目前的市场参考价位为10.95
高了可以卖,低了可以买
600584估值在5.5.600100基本到位。600624创投概念已经超估
如果能算出来还叫炒股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坚守广深的有缘人大家好,自12月30日和大家短暂道别后,今天我又回来了。回顾广深半个月来的走势,总体非常健康,自元月6日创新高5.24元后,经过6个交易日的缩量调整,可以大胆预言,4.31元就是短期强支撑,可能有些朋友受到各种因素被洗了出去,交出了宝贵筹码,但仍可亡羊补牢。乘盘中股价回调大胆买入,君不见近二日资金介入明显,成交逐步放大,且截止目前收盘股价一举站上各条均线,短期攻击5.24元战役一触即发,请大家珍惜。但考虑大盘的不确定因素,朋友们千万不要恋战,如盘中出现放量滞涨,及时止赢或止损,本人认为15年的主要操作策略就是高拋低吸,因为我们都是小散,永远不可能卖在最高买在地板,只有落进口袋的收益才算自己的,祝大家投资愉快,新年发财!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小华的爸爸今年7月份买进一支股票,8月份股价跌了2元,9月份股价比上个月涨了一倍,10月份又上涨了25%后是32元,这支股票7月份买进时是什么价格?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小华的爸爸今年7月份买进一支股票,8月份股价跌了2元,9月份股价比上个月涨了一倍,10月份又上涨了25%后是32元,这支股票7月份买进时是什么价格?
小华的爸爸今年7月份买进一支股票,8月份股价跌了2元,9月份股价比上个月涨了一倍,10月份又上涨了25%后是32元,这支股票7月份买进时是什么价格?
10月初是:32/[1+25%]=25.6元.9月初是:25.6/2=12.8元.那么7月买进的价格是:12.8+2=14.8元.
9月;32除以(1+25%)=25.68月:25.6除以2=12.87月:12.8-2=10.8中国石化后市如何?
问问理财师就知道!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热门股票
查看自选股请先
中国石化(600028.SH)
涨停:@up_limit@
跌停:@down_limit@
@turnover@
@totalShare@
@preClose@
流通市值:
市盈率TTM:
信息地雷:
走势对比:
同时被关注:
委比 --&&&委差 --
金额(万元)
@retailIn@
@retailOut@
@mainOutP@
@retailInP@
@retailOutP@
净流入(万元)
占流通盘比例
@r3_p_svs@
@r2_p_svs@
@r1_p_svs@
@r0_p_svs@
占换手率比例
@r3_p_turnover@
@r2_p_turnover@
@r1_p_turnover@
@r0_p_turnover@
26118007-10 17:00
14707007-10 17:00
33505007-08 09:11
94345007-08 02:07
3728401207-08 06:42
266061107-12 07:27
575007-12 07:27
7854707-12 07:27
788007-12 07:27
965007-12 07:27
1953007-12 07:27
1642007-12 07:27
1867007-12 07:27
1618007-12 07:27
1855007-12 07:27
2141007-12 07:27
综合评测:中国石化评分为95,压力位8.31,支撑位7.56
:短期趋势上升J,中期趋势震荡→;短期压力位7.78元,支撑位6.49元,量价配合度65.38,处于价量齐升的状态;个股综合评级★★★☆,技术趋势较为强势。
:主力短期强势,持股待涨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增长率
股东权益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
研究机构投资评级
最近60天内有个研究报告发布中国石化(sh600028)评级,综合评级如下:
财务安全评级
<img alt="" src="/stock/message/upchina/pingjianquan/.png" onerror="this.parentNode.innerHTML ='暂无数据'" />
资金流入额
资金流入率
公司名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
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成立日期:
上市日期:
法人代表:王玉普
总 经 理:李春光
注册资本:万元
发行价格:元
最新总股本:6万股
最新流通股:
所属板块:
每股净资产
每股经营现金流净额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未分配利润
每股资本公积金
10派2元送2股转1股
2014-12 2014-09
中国石油化工集...
香港(中央结算...
国泰君安证券股...
卡塔尔控股有限...
中国证券金融股...
南方东英资产管...
中国工商银行-...
国元证券(香港...
流通股东持股比例
记录登录状态一个月
还不是新浪会员?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吗?
==========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吗?======(转)投资不是生死大事,却是生死之外最重要的事---作者:裴明宪Journal of Indexes是我每期必看的极少数金融学刊物之一。本期的内容很无聊,大部分是访谈,主要关于行为金融学和指数投资的关系问题。有一位学者的言论令我非常赞同,我也希望更多自命为投资者的人能够读懂这段话:“最神秘的事情是,为什么无论专业人士还是小投资者都认为资产管理很简单。没有任何头脑清醒的人会走进一架飞机的驾驶舱并尝试驾驶它,也没有人会走进一个手术室并打开病人的腹腔。可是他们却把自己的退休资产管理视为儿戏。”以上言论说出了我长期以来的困惑:为什么家庭主妇们可以为了买一斤菜便宜几分钱而争论半天,却在买基金的时候如此迷信广告和宣传报道?为什么年轻人在挑选工作的时候可以反复斟酌、再三权衡利弊,在确定自己的退休金投资比例的时候却像玩游戏一样轻松?为什么许多人愿意花费一个周末来研究欧洲杯或NBA总决赛的对阵形式,却不愿花费哪怕一小时来研究自己购买的股票的资产负债表?当一个小投资者雄心勃勃地进入股市,拒绝购买基金而选择单干的时候,他显然以为自己可以打败市场,或者至少不输给市场。他不知道,在他的对面可能坐着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或吉姆-西蒙斯等经验丰富的超级投资经理,与他做交易对手的可能是来自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的交易员。即使是金融专业人士也经常犯下类似的错误,成功的银行家、经纪人或分析师常常低估了资产管理的难度,退出现有的成功事业成立自己的基金,然后很快亏的一塌糊涂。无论如何,专业人士管理的是别人的钱,就算亏了也不是亏自己的,顶多是损失一些信誉和知名度而已;可是中小投资者为什么要拿自己的钱开玩笑呢?
(这里有一千字限制,下文在@常开心的回答里补充)
按投票排序
谢邀。“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与其说是善意的风险提示,不如说是免责条款。个人看法,“股市没风险,风险在自己”,这句话说的可能比较矫情,不参与当然没风险,懂得如何参与也能规避风险,那么去参与又不愿意学习,与其抱怨市场,不如审视自己。学习是普通投资者唯一的救赎,不是普通人适不适合的问题,是不愿意学习的人都不适合。有人说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打理,前几年套到现在的基民多了去了。A股市场的投机属性在这摆着,经济发展更是无法形成推动股市长期牛市的基础。A股从最初的目的,就是国企解困,并非意图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金融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通过市场放大民众财富。所以想参与,学习吧。
看完得票最高的两个答案,个人感觉是,
老师说的很对,但是对普通股民帮助有限,得票第一的虽然给普通股民的建议不错,但是并不十分正确。补充回答一下个人看法,讲两个故事,都是关于a股市场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个故事是小明如何看待2014年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的。首先小明是个比较喜欢系统思考问题的人,看待某一事件都习惯于找出所有相关事件与之的联系,之后从联系之中发觉本质原因。大家可以当他是一个系统科学家~小明对于2014年的市场判断是这样的:1、 影响股价的核心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企业的盈利状况(或者更笼统的来讲是公司的基本面),另一个是估值。前者受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公司自身价值影响;后者受当下市场风险偏好和利率状况影响。而专门对于风险偏好这一项,又受其它资本市场状况,政策制度和投资者年龄等社会因素影响。因此在分析宏观层面(大盘),小明要一个个分别看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风险偏好(政策等相关)和流动性(利率相关)。2、 先看经济发展:虽然gdp增速相较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区中国的增长还是首屈一指,但是相对于自身来讲呈下降趋势,传统低端制造业生产过剩,长久以来依赖的出口增长放缓是主要问题。只有消费增速在稳定增长为gdp提供支撑。来看看出口:首先我们知道出口量是依赖国际经济情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相对于今年会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美帝和欧盟的经济回暖,日本东盟等地区可能持平或下降。鉴于图中可见我国主要出口国家是美帝和欧盟,所以出口应该是要有改善的。不过我们的小明是个系统思维者,总喜欢看看相关的东西。虽然国际市场回暖,但是国内的劳动力价格在上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逐年下降,尤其是汇率升值,因此结果是出口大幅改善的概率应该不大。3、现在来看看流动性和利率:小明认为这个很重要呀,分析完后小明觉得这个就是杀死今年投资环境的黑衣人!先来看看近期的利率趋势。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天朝的经济是下降趋势,但是利率水平却飞呀飞的(这里指的是市场利率),大家都不慎惶恐~看看这个国债收益率的飙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企业债收益率都涨的和美帝的道琼斯指数一样稳定,小明表示吓尿鸟!其实咧,结合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来看,这个是挺好理解的。当年为了应对这个弄到欧洲差点革命的金融海啸,中国采用了大量的刺激措施,比如放松货币信贷啦,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啦等等,结果就是像第一张图里显示的一样,我们的经济嗖嗖的就起来了,但是同时也伴随着企业和政府的杠杆率在高速飞升。到了2010年,小川大哥表示不行了,俺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就变金融危机前的美帝了,万恶的资本主义是终究要倒滴~所以介于这个通胀的压力呀,央行不再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了。这么一来,信贷变不能满足高杠杆下的经济运行的需求了,所以那些市场上的需求怎么满足呢(高杠杆呢,大大的要钱呀)?小明转念一想,我了个去,难怪前两年隔壁的旺财和来福不当门卫改弄小额贷款了!前两天还买了兰博基尼和布加迪威龙!由于像旺财和来福这种影子银行的利率是市场化的,从此商业银行贷款之外的各类资金市场开始体现出了利率市场化的特征。小明表示难怪现在铺天盖地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非标借贷产品和受益权证这么嚣张,连楼下以前就知道宅在家里打游戏的企鹅都上来问我想不想要7%的理财收益。同时,因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负债率都很高,而央行大爸爸又不给面子要弄收缩的货币政策,大家就都跑去找旺财来福和企鹅了,银行自身也愿意开始将资金配置倒高风险、高受益的资产上(通过发理财产品),同时还能规避监管。想到这里小明突然又恍然大悟,难怪去年银行间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无风险利率飙升~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杠杆。刚刚一直叫着一切都是杠杆高惹的祸,究竟有多高嘛!……….思密达!(喂喂,海南,就是你,说的就是你,你你你这怎么回事呀,是要革命还是咋滴?!我还以为你只会弄海天盛筵呢!)这个要去杠杆压,果然央行大爸爸是对的!但是这个去杠杆,就要面临更进一步的收缩。但是这个我们已经7.5%都危险了,你和我说再紧缩?下了7%的时候失业率就到要动乱的时候了,到时候钓鱼岛都转移不了你注意力。所以这个杠杆一下还真去不掉,那么工业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依旧面临大量的资金需求,利率水平自然也就下不来啦~上图是美帝利率市场化时候基金发展状况,这个雄赳赳气昂昂呀啧啧,怪不得楼下企鹅都不打游戏了~另外小明又留意到,最后这个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时候,银行储蓄与货币基金是一样的嘛。但是我国现在商业银行活期存款16万亿,货币基金产品9.7万亿,当下货币基金的利率还高那么多呢,表明这个过程才刚进入正轨,所以2014还是要持续2013年的发展趋势。果然楼下企鹅要越来越肥了恩恩。(不要忘记这些都直接导致a股资金进一步收紧哦,就知道你们都在看企鹅~)4、风险偏好小明去年天天看新闻,发现这个新政府上台之后的改革力度也太变态了吧,又是新三板又是自贸区又是前海横琴开发区。上次听前海管理局说,之前3年的工作进度,2013年半年就超过了。小明觉得,改革是会提升风险偏好的。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十八大这要是一分析起来又是一天的时间~作为系统思考者,小明当然要把上诉东西串联起来啦。TO SUM UP:经济增长不容乐观,流动性仍然会偏紧,因此大盘整体大幅上涨希望不大,如果被严重低估的银行和地产爆发,会引发一轮小行情,但是总体无法维持。市场风险收改革事件而得到提升。在大盘无法反映的情况下在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上会引起结构性行情。但是基于去年创业板的集中爆发,导致当下估值水平普遍偏高,结构回落后有机会,不然属于投机行为就另当别论啦(50倍pe涨到100倍股价也能翻一倍呢)~消费增长稳定良好。因此,具体操作上,可以寻求估值合理增长稳定的消费或医药类公司,或者等待创业板估值回调,年内倾向于中短期投资,大概个把月或者一两个季度,因此投机气息较重。小明的故事讲完啦,现在来讲第二个故事。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小红的。小红是个典型的个体投资者,虽然也看宏观经济,但是才不会像小明一样那么较真呢!我可是运势流,大魔物!(看懂这个梗的孩子来high five一下~)小红自小是巴菲特的大粉丝,觉得价值投资才是王道,投资看重公司基本面,风格简洁明了又不失多样化。小红首先是这么想的:“隔壁家李狗蛋五年前用50w开了家公司。第一年度过困难期,第二年开始盈利50w,第三年盈利150w,第四年盈利400w,今年盈利了800w!我要是早点入股现在就一个地地道道的白富美了!”所以小红非常看好那些营业额和净利润都稳定增长的公司。因为假设一家公司每年的钱越赚越多,而股票价格又不是很高的话,长期来看怎么有可能不涨嘛!于是小红就开始在网上捣鼓选股票。我们随便来看几只小红的投资经历:首先小红是个好孩子,每天从早到晚一共要刷六次牙。从小一直是用高露洁和佳洁士。咦,去年妈妈突然买了一个叫云南白药的牙膏回来,过了一个月发现闺蜜小丽也用上了。女人的第六感告诉小红这绝对不简单!于是小红调出了云南白药的历史收益:(2007年净利润增长21%,2008年41%,2009年29%,2010年53%,2011年31%,2012年31%)你丫在逗我!简直就是祖国大好河山一遍红啊!小红又进一步去看了云南白药的相关资料,发现这个公司是围绕核心主业白药技术进行多元化发展的,药膏喷雾胶囊稳定发展,而这个核心竞争力白药还属于国家保密配方享有自主定价权。再加之进军日化用品,以牙膏为代表的新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所属行业的增长也高高在20%以上。再看了看pe值,低于历史近3年维持在30倍以上的价位,价格适当公司发展又稳定良好,所以小红就买啦~小红有时候还玩玩个性化操作,比如有一家叫做帝龙新材的公司,做装饰建材的。无意中小红看了下这家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年报:小红发现这家公司在新开发的PVC装饰材料业务上保持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只不过因为初期属于基础,所以高的增速并无法极大的为公司总利润做出贡献。于是小红就去调查了一下这个PVC材料在欧美发达地区的使用情况和当下在国内的需求增长,觉得前景非常可观呀。最后在看了看公司价格对应的pe状况,小红在适当的价格买入了这家公司。小红的投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看康美药业在2012年底因为财报涉嫌造假虚增两座空山在公司净资产里而股票大跌,但是核心竞争力并为倍改变;再比如看欧菲光在业务上从电阻屏生产转入电容屏市场,收到三星订单,同时产量扩张,结合世界智能手机市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增速而带来的扭亏为盈并高速增长;再比如市场进入高速集中化的生态园林修复行业中,东方园林依靠市政项目而得以保持的领先与同行业其它公司高资金链条优势,铁汉生态在细分高层园林治理的技术优势,以及共同的订单量高速发展优势;华夏幸福,天士力,蓝色光标等等。不同公司各有各的特点~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两个故事。首先,小明对于整体经济的分析要远远大于小红,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更不要提系统归纳总结的能力。当然,这种分析也是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相关知识的。第二,小明对于事情分析的准确性要远远大于小红。小红的分析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先决条件,其它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无法系统的都考虑完全。拿到市场中,有些能得到正反馈,有些可能不行。如果小红是个有自知之明且情绪控制力很强的孩子的话,在错误的投资中能减少损失,吸取经验,在正确的投资中能扩大盈利,那么小红过的也会很不错。至于哪个更值得推崇,个人觉得不需要过多考虑这个问题。打个有意思的比方,大家还记得好几年前全世界范围内很火的一本书么?《谁动了我的奶酪》。小明就是那两个小矮人,但是不一定要继承他们自负的态度,而小红就是那两只小老鼠。他们的目标,都是寻找美味的奶酪(盈利)。个人相信,如果大家都态度谦虚一路细心观察细心总结,不断发现不断改进,最后他们都是能找到奶酪的~^_^~(当然,事后奶酪消失就是另一个故事了ˊ_&ˋ)最后再多嘴一下,总体经济分析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人的想像,所以新闻里节目里那些大家看看就好,当作晚餐桌上和家人讨论增进感情的话题图个开心;然后作为个人投资者想要保持一个稳定的盈利也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困难,周边过去5年年均回报超过30%甚至40%的人不在少数,放在全国范围内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无论是追涨停板也好,投机追高弄题材也好(比如去年手游),看新闻中政策来选股也好,只要能在不断上下的市场周期中保持稳定的收益,就是可取的投资方法(虽然个人不了解也不推荐上述这几种,但是大概意思大家知道就好)。不过咧,作为个人投资者能持续保持20%甚至30%以上的年均回报不要yy什么“中国的巴菲特”哦~一来很多人都做得到,二来确实最后成不了。就好比做互联网产品的弄出一个和微信一样好甚至更好的app,不要yy就能成为几十个亿的大富豪。成功和能力之间的关联指数(还是有相关性的),可能低到令人难以相信。配图资料来源:招商证券,Wind,东方财富网和企业公布的年报。
不适合!1、散户没钱投资是需要钱的,这个钱不光是投资的本金,还包括准备投资需要的花费。比如做上市公司调研,你得坐飞机去现场吧,得住酒店吧,说不定还要拉董秘去做个全套桑拿呢。调研完了回来,你需要买行业数据、研究报告吧,万一还需要卖Wind、Bloomberg终端呢,万一还需要手下有人帮你整理数据、作初级研究呢,或者你做交易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比较特别的高级交易系统呢。以上所有事情都需要钱,对普通散户来说可能还挺贵。运作投资和运营其他任何商业一样,有很多正常的、必须的支出,才能维持业务高质量运转。如果削减这些投资,必然就削弱产品质量,意味着你的投资水平很可能比其他资金实力雄厚的竞争者要差。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信托等等)在资金实力方面完胜。2、散户没信息信息有很多种。比如今天XXXXXX股票大跌10%,是谁在出货、为什么出货、准备出多少?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比散户先了解其中的背景,行动更准确。比如某某行业最近普遍存货过剩,散户不做调研、不认识业内人士,当然对此一无所知。但是机构投资者天天都和业内的人软磨硬泡,在正式公告之前早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当然更有优势。比如券商研究发现某公司可能有投资价值,肯定优先告诉自己的投资机构客户,而不会先告诉散户。等投资机构一股脑把该买的都买了,散户才听说XX票不错,时间晚了。信息优势的作用还是挺明显、挺直接的。散户不在圈子里,不容易快速、准确的获得信息,当然吃亏。3、散户投资的能力也比较差这个很好理解,就不说了。以上列出一二三只是便于阅读。与机构投资者比较,散户基本上在所有方面都居于劣势,差距绝不仅限于这三条。无论怎么看,散户都不适合亲自操盘投资。
注意大盘月K
逢跌到足够低 杀进市场买入510300---300ETF 然后等大盘回去 可能是个比较省力的玩法
是的,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人们更多的选择是将钱交给专业投资者打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在于教育程度,没有很多人学习过证券或者说经济,以为这就是一张票,票后面的东西一概不知。就像是人们评头论足台面上的人物,却忘了「台下十年」。国内的气氛总是在宣传着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价值投资等名词,却鲜少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刻的解读。表面来看,这几个词多少显得可以轻易地「顾名思义」,于是给人一种能够掌控的错觉。同时,单就炒买卖股票这件事本身就具有简单的操作性:开个户,存点钱,买卖,足矣。这同样造成了「这是一个一种简单上手的数字游戏」的印象。甚至说,解读盘面消息或者分析K线报表这样的准备工作,市面上到处都是介绍这些内容的所谓「畅销书」,书的名字都是教你玩转股市赚大钱。斯以至此,散户炒股其实就是一个赌博味儿很浓的行为。很多散户更多凭借自己的直觉在操作,他会觉得:这只股涨了,赶紧买。就这么简单。但赌博业仍然炙手可热,因為有贏有输。对普通人来说,我们所说的东西无非贯上「炒股」的名头罢了。
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
但是基本上所有人都不认为自己是普通人,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这个问题可以改成:普通人不适合买彩票吗?
普通人非常适合买股票做为自已的资产配置,可以让自已的财富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长,但是有年龄限制,超过60岁就不易买股票了,因为超过60岁的普通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越是年青的人群越是适合买股票,中国人的话这里推荐贵州茅台做为资产配置。但普通人决对不适合炒股票,大多数普通人的非从业者炒股票是不专业的投机行为,当然了决意在股市上做出来的人就另当别论了。
来点接地气的答案吧关于我国证券环境是否发达、制度是否完善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一个普通市民,即使给他机会投资金融制度完善的美国、香港,他仍然面对故事无所适从,因此,大部分股民在股票的实际选择上,往往犯了个人偏差(七宗罪)的特点:比如:1,只看得懂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是自己工作有关的行业。2,一厢情愿的认为银行、百货等生活相关的股票有投资价值,但实际上,这些年银行的盈利开始不断下降,受到的影响很多,其中一个是互联网金融和地产商快速扩张照成的资金影响。3,炒作题材、概念;没错,中国股市的浮躁和制度的缺点,令许多人并没有耐心做价值投资(持有一个股票3~5年或更久),于是乎,买股票变成了炒股票,炒作题材、炒作概念,这样子的确来钱快,但由于我们散户相对于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要是哪天节奏错了,足够我们喝上一壶的。。。。4,个人情绪影响,比如看好长线投资的一个股票,但最近因为某些原因跌了15%,你能忍受股价下跌的煎熬吗,卖还是不卖?这时候再跌几点百分点,你还不卖?5,道听途说、资讯“所谓的专家”、听朋友介绍、小道消息、让别人帮忙炒股,这就不用多说了,这样做的结果说多都是泪啊6,看不懂上市公司的财报,经营有危机都没法发现,怎么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变成ST,也许哪天就退市了呢(要知道,破产清算赔偿是先赔偿债权人,再赔偿我们股权人呢)7,没问题,06年07年几乎所有股票都赚钱,不过呢,要是没有风险意识,08年这一劫躲得过吗?
上证指数下跌超过60%呢!而股票价格涨跌的本质是: 供求关系 (很多股民未必答得上股价为什么涨)综上所述,若要成功地在证券市场(注意,这里提到的证券市场不仅仅是股票)赚钱,最起码需要如下几个关键:a)良好的投资纪律(理性)b)知道行业未来的愿景(有被需求的前景)c)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和数据分析能力d)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e)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分散投资不同的股票,避免单一风险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股民,这些需求你都能解决吗?(还不包括基本的金融知识哦)所以呀,怀里揣着几十万的普通市民,建议就不要考虑买股票了,有更好的办法(选择)能解决上面问题那就是:购买基金!
(对于基金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揽子股票,债券等)很多人就不服气了,说:“明明我也有买基金啊,可是买啥亏啥啊”大哥,挑选基金的关键是"挑人" ,因为你投进去的钱,作出的所有决策,都跟基金管理团队有密切关系,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 “基金经理”好在我们活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很容易地查到每一个基金经理过往的业绩,他们的风格等等;当然,比起辉煌的业绩,我个人更关心一个基金经理的风险意识和回本能力(比如2008年金融海啸、2011年欧债危机亏了多少,而亏的这部分,用了多长时间追回来)比如不少牛B哄哄的基金经理,2008年只亏了10%~20%,而别人都亏了超过60%当然,投资基金通常要的是中长期的回报,比如2~5年的时间里赚个50%或更多;虽然基金回报未必高于投资单一的股票,但你要理解一个道理:100元本金,买股票亏50%(剩下50元),要追回100元的话,需要盈利100%,你做得到吗?基金经理帮我们:选择正确股票、避免亏损、分散投资……举个例子:下图是国内某基金公司的,一只运作时间足够长的基金再来一个。。。(留意一下这些基金2008年和2009年,还有2011年的欧债危机)这个是某著名海外基金公司与国内基金公司合办的。。。仔细对比每年的增长数据。。。来几个海外的优秀基金。。。(都是获无数奖的,基金经理也有常胜将军这头衔的。。)来个新兴市场的。。有没有发现,这些基金经过2008年金融海啸后,仍然拥有很迅速的回本能力;对比起国内某ZY公司旗下的基金,那ZY公司的基金可是2008年后、到了2014年还未回本的,浪费了超过5年的时间(机会成本)因此,个人给出的建议是:普通人在看不懂股票的前提下,建议挑选一只好基金,挑选一个好基金经理,然后就可以不用管了,隔几个月看一次吧。天天基金网、晨星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每一只基金的所有数据。当然,更牛逼的做法是在海外定投储蓄计划,待金融危机后,所有股票都跌的很便宜时,亮出储蓄计划里面的那十来万,横扫便宜货(比如当年跌到几块钱的深发展000001,现更名为平安银行)利用金融危机来赚钱的做法我会到处乱说吗。
谢 邀!我随手翻看了一下,这个问题大概是2013年提出来的,下面大多数答案都是认为普通人是不适合买股票的,对此我明确的提出反对意见,普通人是可以买股票的,但是必须基于正确的投资策略。在股票交易当中,大多数人能看到的成本是来自股票交易的手续费,以及在操作失败后认赔出局造成的本金折损,以为只有这个才是股票交易的成本。但是作为前证券营业部客服和营销主管,而且在辞职后靠股票交易维持生计的我本人觉得,这不是全部。还有两种成本是股票交易成功获利必须付出的,一种就是脑力成本,像那些真正的短线高手一样,花上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去摸清一两种技术指标,建立严格的交易体系和纪律,弄明白各种宏观经济和行业数据的意义,在一些关于股票的消息被爆出的第一时间里,快速搞清楚这是利好还是利空。这也是一种成本,付出这样成本的人才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股票投资高手,有资格有能力去参与股市。但是大家最不在意的一种成本其实是时间,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那么靠什么获利?答案就是时间,一个成长型企业从地域性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的过程中,无论短期股票的波动有多么严重,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长期上涨的。一家现金流稳定,主营业务可替代性低的公司,利润的一年年累计,最后股价也一定是水涨船高的。所以,普通人可以用很少的专业知识水平去参与股市,但是必须做好花大量时间去等待回报的心理准备。普通人如果是不打算花精力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不想花时间等待一只股票通过足够长的时间给予回报的话,那么就必然遭受亏损。所以说普通人不适合的是追涨杀跌做短线。但是普通人适合安安静静做长线。我在这个答案里写了几个例子都是我在工作中亲历的,一个是一个大爷持有一只公司的股票将近20年,本金从2000翻到176000多的故事,一个是一个大妈在证券公司门口卖茶鸡蛋,多次在证券营业部冷清的时候买入,火爆的时候卖出。最后投资成功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投资是一种改变财务状况最好的手段。但是什么是投资?我记得我看过这么多书籍当中对投资的定义最让我信服的是这么说的,投资是让渡目前进行消费带来的享受和愉悦来获取今后一定时间点上的收益的一种行为。所以,一年前定期存款是一种投资,利息是对你让渡这一年时间内消费能力的一种报偿。让渡的时间越长,收益就越高。股票也是一样,你希望让渡几天或者几个月就有大量回报的话,那不是投资。那是投机行为,需要专门的能力和知识。但是让渡5-10年就不是投机行为了,那就是正宗的投资行为,只要选择了对的股票,市场一定会对你让渡的时间和消费能力进行合理的补偿。比如说,我们熟知的万科。上市价格11.1元,计算所有的股票分红和现金分红的话,现在一股价值是746元。最高的时候是1859元。目前的时间是24年。也就是说,当年放弃11块钱的消费,现在能换取到的是746元的价值。这个基本不用太多专业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去做。苏宁云商,11年。这么来看的话,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帮助进行一下股票的选择,选择好了之后拿出一部分闲置资金,一只股票上投入1万元左右,投入3-5只股票,规避一下个别公司出现极端经营风险。拿个10年下来,收获一定是很丰厚的。比较推荐的是一些,酿酒和食品,饮料行业的股票,经营风险比较小,市场上也没有什么比较强的可替代性产品,公司现金流稳定,年复一年的分红送股,慢慢滚动这个复利。收益就很客观了。比如承德露露,贵州茅台,贵州茅台,双汇发展,双汇发展,有人会说,这个10年时间是不是有点太长了,有没有3-4年时间就可以获利的?其实也行,每个月从薪水中拿一部分做基金定投呗!市场人气低迷的时候开始,市场人气高涨的时候赎回,一个牛熊周期3-4年时间里获利就往往很可观了。总的来说,普通人只要放弃不付出时间和努力就想快速获利,打算把A股当提款机的想法。是可以参与股市的。
首先认同上面的几处回答:先定义“普通人”,如果是指无金融学业和从业背景,这个不是关键,哪件事都有非科班做出彩的。如果是指完全不懂股票,显然不适合。关键还是有无相应的投资能力,没有,有兴趣、有时间学吗?不管是拜师还是自学。还有,投资能力不是一个二元命题,或者会,或者不会,投资能力是一个数量命题,比如是从0到100,0就是完全不会投资,而100就是投资无往不利。每一个价值投资者都有一个数值。比如巴菲特可能是95,塞斯卡拉曼可能是85。我们都在努力向100靠拢,但是估计没有人能够达到。比如说投资大家塞斯.卡拉曼在惠普上就亏损了近3亿美金。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投资并不需要到100才能赚钱。其实20或者30就很有可能能够赚得盆满钵满了。你能否在某个特定市场内赚钱,其实取决于该市场的投资技能平均值或者中位数。如果该市场的投资技能平均值只有10,那你只需要11的投资技能就能从中赚钱了。市场的投资技能平均值越低,说明该市场越无效,那我们越容易从中盈利。
退一万步讲,如果你不学习投资,那投资技能将永远是0。如果你花时间,花精力学习投资,至少有可能不会是0。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努力,那永远只是最糟情况。
所以,不论你是普通青年,文艺青年,或者2B青年,都能学会投资的。而且学了投资,肯定比不学投资要强。
个人观点。读过一些书看过一些文章,比较同意这篇文章的看法,我是这样想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首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1.对信息的收集2.对信息的处理(比如报表内的隐藏信息,会计制度变更或者调整会造成的影响,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判断,行业趋势…以及对一些干扰信息的剔除…)在投入资金的规模上无法匹配因为资产的限制很多行为对于散户来说基本处于不可操作状态,而且很多人对自己在当前状况下风险收益的分配也不了解,跟风状态下很容易出事。散户很多人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1.错误低估风险轻易冒险2.没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3.心理素质不行(看过一本叫《十年一梦》的书,推荐)4.轻信“内幕消息”(这里吐槽部分无良基金经理的行为估计会被暴打所以就不说了=。=)因为成功的投资事例总会“激励”投资者,大家总会自信地觉得自己可以跑赢大盘,而一个长期优秀表现的投资者其实很少很少...
道理是有的,不过,要看如何定义「普通人」。如果你说的「普通人」是交易所里的那些退休工人和买菜阿姨,那就算了。投资确实并非人人可为,但普通人确实也有可为之者。同样是「普通人」,一位具有二十年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尽管不是职业投资者,但他很有可能对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有专业的敏感度。一位汽车经销商的业务员,尽管不是分析师,但他对公司的业务模式,对整个产业的景气程度,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能充分运用好这些优势,普通人完全可以做投资。前提是你要搞清楚,不存在“投资股票”这件事,股票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你真正投资的,是公司,确切地说,是公司的未来。这些判断,基于你对公司运作、对市场、对行业全面的了解。在上述的这些基础上,如果你有正确的理念,良好的心态,不要奢望短期暴利,坚持只在合理的价格买入数量合适的股票,然后持有,你根本不用在意谁是你的交易对手,也不必在意一时一势的所谓“消息”。上市公司公开的报表,第三方研报,已经多到你看不完,盲目地追求“一手信息”未必是什么好事,而且国内财经媒体,对于一些风吹草动总是过分解读,导致市场过度反应,却往往忽略最本质的东西。还是这句话,你根本不用在意谁是你的交易对手,千万不要想着在这个市场上去战胜谁,甚至也不要去想“跑赢大盘”之类的话语。自己有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让资金可以抗通胀,取得高于银行利率的年化收益,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看了一些知友的回答,我觉得很多人答偏了。对问题的回答也发散过度。到底普通人适不适合买股票?我的回答分为以下几步:1,应不应该买股票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理所应当地觉得如果如果买股票能够赚钱,当然应该买股票。事实上,买股票的标准复杂得多,也主观得多。在赚不赚钱这件事情上,不仅要看你是赚了还是亏了,还要看你买股票赚钱或者亏损的同时,其他可以供你选择的投资方式能够提供怎么样的收益。而在赚钱这件事情上,更要看你在赚钱的同时承担了多少风险。在投资这个话题上,抛开风险谈收益就是耍流氓。当然,对风险的定义与理解的确是存在分歧的。所以,过山车似的价格波动对有些人来说非常恐怖,对有些人来说却可以接受。根据人们对不同风险的“厌恶”程度差异,人们自己决定应该对同一只股票要求多高的收益,这才应该是一个人判断自己是否应该买股票的重要标准。换而言之,你买股票不是为了超越市场,别傻了,你买股票应该是在你觉得这种投资方式能够在让你承担风险的同时返回足够的回报。而多少是足够?那得看你自己认为多少是足够,没错,在这件事情上就是那么主观。2,到底普通人说的是谁?我看了问题下附上的报导,觉得有些奇怪。因为据我所知,我身边很多普通人他们的确没有买股票,甚至也没有犹豫过是否应该买股票,他们在对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还有其他长期证券的市场)作正式的了解之前已经放弃股票投资这个念头了。所以我真的很想知道题主说的普通人究竟指什么人。如果指的是家产在一定数额一下的人,那么显然买股票跟你的家产有几位数关系不大。因为富人有富人配置股票资产的方式,收入在社会平均水平的人也有自己买股票的方式(第三个小问会说明)。3,究竟怎么样持有股票才算是买股票?究竟怎么持有股票才能算的上是买股票。我认为,只要被持有的股票最终的损益摊到你的头上,那么你就持有了这些股票,也就是说你就买了这些股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买股票基金当然算是买股票,你以为你买基金的钱基金经理拿去直接当工资了吗?当然不是。根据不同人对自己实力的估计,选择买基金或者做散户自己操作见仁见智。之所以说当我们用财富水平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普通人时,普通人也可以买股票,是因为普通人通过买股票基金来买股票完全 可以 达到富人买股票时的那种分散投资甚至策略投资的效果。当然,基金也有好坏,可以不代表你总是能够做到。但是如果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而富人适合买,富人又是怎么买的呢?富人都是自己操盘自己盯盘自己买卖吗?当然不是,富人一样是通过委托机构管理自己的财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富人其实买的也是一种基金,但这种基金可能是私募的或者是对冲基金。因此,富人并不在买股票上享有比普通人更大的优惠,而富人买股票后面临的风险跟普通人买股票后面临的一样(假设大家都买基金)。因此,无论谁,只要你觉得股票这种带风险的有未来回报的投资适合你,你就可以买,这与你是不是普通人没关系。
我不太清楚为什么很多会赞同一个证券从业者的答案,这就好比你去问计生部门:“计划生育是好政策吗?”这些人当然会告诉你必须要遵守生育政策,这条政策是立国之本。因为他们就靠这些呼悠吃饭,否则要喝西北风去了,所以这个投票现象刚好说明:1.人大多很懒 2.人大多趋众,如果你既很懒,又不喜欢独立思考,当然不适合买股票。反过来,这又刚好说明对于一个精明的业余投资者,你不站在大多数人一边,机会一大把。下面简单说说我一个普通小散的投资经历:我清晰的记得07年10月份一天,下楼的时候,听到一楼老太太在议论股票,我想这TMD股市有多少泡沫啊,连老太太都知道股票能赚钱!这绝对是个危险的信号。果然,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08年以前基本都是看看书,主要是价值投资方面的,平生买的第一只股票是H股(哇,起点还挺高)的一只房地产股,当时是看好其商业模式:开发的是高端地产;旧区改造商业旅游地产。08年金融危机,股市一落千丈,三聚氰胺受蒙牛更受打击,这时候我想机会来了,有句话叫,市场的坏消息就是投资者的好消息。所以抄底买了蒙牛还有后来的招商银行,买CMB是因为我一直是它们的客户,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人印象深刻。截止到09年11月份一年的时间这三只股票收益率是162%,这段时间我一直很得瑟,跟好朋友显摆,觉得自己很聪明。09年的时候买了一只中国持有所有权的运动品牌股票,买它的原因是因为我听说,买那些你用过其产品的股票,那就是你的能力圈,过年回家的时候我是看到几个人穿这个牌子衣服的朋友。就是这只股票让我跌得最惨,还包括第一只地产股也跌掉一半,当然我因为买得少,蒙牛和招银的大翻盘足以弥补这些小损失。10年银行股万马齐喑,跌到了冰点,PE只有4、5倍,真是不可思议,有说银行坏帐率太高,有说中国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还有说这个价格还是有水份,机构纷纷唱衰。哥吐了口唾沫冷笑决然进去抄了一把,我就不信国民经济会没有它,这头引擎失效也不同意呀!这是买的第一只A股,到现在收益率是139%,看今天WSJ又说《看空银行股错哪了?》,好一个响屁马后山炮,我……呸……。以上基本就是我持有这5只股票的创业史,我不靠股票为生,只是把它当投资工具,平时从来不看什么行业报告,也不可能看财经评论员在电视上瞎掰。在我看那都是简单事情复杂化,那些人就靠买进卖出赚取手续费为生,谈的都是短线是金的胡话。我所有赚钱的股票都是我自己用过其产品的公司,真是很巧。普通投资者在市场面前有很多的优势,至少你能闲庭信步,只用对自己负责,你不需要知道明年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哪个板块又准备勃起这些糊话。如果你有一颗敬畏市场的心,善于利用市场先生的颠狂时刻,能独立或逆向思考,就不可能没有回报,甚至回报大得惊人。如果你只是听别人说可以买某某股票,连这个上市公司在哪都不知道,干什么都不清楚,年报在哪看都搞不明白,那你就是活该作死。所以我的答案是:普通人适合买股票,条件是你有不普通的一面。
怎么定义普通人?是不是买了股票的都不是普通人?如果从开始尝试投资的角度去回答问题,我建议从债券开始,可转债是不错的选择,分级基金a类也可以,股票逻辑最简单,但风险远比之前提到的几个高
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几个概念。
首先,何为普通人。这里的普通人可以有几个定义:1.啥都不懂的冲动大妈 ,2.愿意自学的并且有一定自学能力的人,3一切非证券从业者。
我个人觉得“1”当然是不适合,股市不是赌场,“2”的话如果学习能力强,悟性高可以试一试,一般超过银行利息还是有机会的。“3”的话无法判断。
谈谈我个人吧,我自己家里有炒股的传统,我爸九几年开始炒股后来工作忙交给我妈,我妈玩到现在。我自己很早就协助我妈炒股,赚过也赔过,去年毕业,在信托工作。关于股票,在我去年进入信托工作前,我应该一直是题主所说的普通人中最强的一种,因为你如果去掉金融从业人员和各种信息丰富的大牛,应该说在所谓的散户里,我是条件最好的一种了,我有人愿意教我,我年轻,我有兴趣,我本科是经济专业,我有资金而且有几次浮亏到六位数我妈也没骂过我,而且最后我还赚钱了,作为你所谓“普通人”中资源最好的一类,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智商150以下,那么如果本身对金融没有兴趣,建议买定投,普通人在炒股这件事情上很累,你费那么大劲担惊受怕跑赢基金一两个点,真没必要,有那个时间不如干点别的钱也来了。
2.即便我这种半专业人士,在做到一定程度时,也感到力不存心,我本身数学不好,也不是程序猿,现在最大的感觉是看到很多情况,心想我要是能建个模,或者做个统计程序跑一下就好了,或者是要是有个人能一起讨论下就好了,但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我相信题主说的“普通人”里数学水平能达标的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凭感觉。
3.如果你真的要炒股,大量的阅读,合理的资金规划,以及家人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做到这三点真心还是买定投或者扔各种宝得了。总结一下,大部分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
这个问题就如:普通人不适合自驾游吗?其实这事没有普通人和非普通人的分类,只要具备一定的闲钱和投资的兴趣即可。
我从过程和结果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首先股市不是完全拼智力的竞技场,有许多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以A股为例,一些有大资金的投资者交易通道比别人快,当某家公司出了重大利好消息时,随后首个交易日常见一字涨停,交易通道快的就能排在涨停价买盘的最前面。(这种现象在最近的新股炒作中特别典型,详见:)有的投资者能提前获得消息,比如今晚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什么议题,我周边有人2月25日获得消息,26日盘中买了陕西金叶,结果26号晚上就有国务院积极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消息,27日陕西金叶高开后盘中最高涨幅超过8%。至于一般的上市公司的消息,宏观、行业方面的消息,多的是,压根就没有法规来杜绝内幕交易现象的发生。其它不公平现象我就不说了,以我个人的经验,如果一个投资者没有在这些不公平现象中占到便宜,那么赚钱的机率不到5%。其次,如果把股市看成一个公平的拼智力的竞技场,那么普通人也是不适合参与的,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胜任。普通人完全没有足够的知识量来分析宏观经济、行业前景、公司经营情况,这还仅仅是基本面分析中的定性部分,需要经济、金融、管理、营销等专业知识,要是定量分析还得会计量经济学、数据挖掘等,非基本面分析的内容也很多,包括技术分析、行为金融之类的。这些分析的内容,加起来足有五个本科的知识量,绝不是普通人能掌握的。上面说的仅仅是分析,在买股票中还包括交易环节,这部分更多与性格有关,这里我以自己掌握的小样本数据给个结论,人的性格有多个维度,但每个维度看都是呈正态分布的,通常是远离均值的一小部分人在性格上适合买股票。最后从结果来看,股市一赚二平七亏,如果把80%的人定义成普通人,那么普通人与“二平七亏”是高度重合的,所以普通人是不适合买股。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如果一个人无法拿出可靠的数据证明自己就是顶尖的凤毛麟角,就千万不要过度自信的认为自己能炒股赚钱,普通人不适合买股票!!!
普通人适合买股票,但是不适合短线买卖,毕竟平时还要工作生活,不可能整天盯着市场收集消息。股票不仅只是一张票据,背后是上市公司的营收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了解股票背后的公司,才能明白所购买的股票的价值。所以最好是长线(1年到3年)投资非常熟悉的产业。往往非常熟悉的产业就是你所从事的,所以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对你的工作也有帮助,一举两得。如果没有非常熟悉的产业,或者不愿意花心思去做研究,还是选择可靠的基金公司比较好。至于是否可靠,除了看投资成绩,还要看看他们的经理有没有把自己的钱也投资进去。
普通人通过学习还是可以在股市盈利的。提供几个思路:1.银行股市净率小于一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等牛市来了卖出。2.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小于15时买入300etf,长期持有,市盈率高于30以后卖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支股票必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