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理财出现获取05持卡人认证失败信息失败

我办理了贵行VASA信用卡,但是在境外购物网站付款时出现付款失败:有两个提示:1,可能是信用卡信息不对,2,可能是余额不足(办理后还没使用过)请问境外购物时:填写持卡人名字该用中文还是英文填写?确认码是什么?有效期的中间需要填写&/&这个符号吗?-金斧子第三方登录
给理财瘦个身:化繁为简 或许收获更多
财富的积累带来快乐,也带来压力,若一味追求可能徒增烦恼。倒不如来一次“瘦身”,让理财轻松一点,没准收获更多。 文/本刊记者 张安立 生活已离不开理财,每天,我们的周遭充斥着股票、基金、理财产品、债券、信用卡、保险、房产、贵金属、P2P…… 有时候,你有没有因此感到疲惫呢? 曾接触过这样一位读者,他的理财渠道很多样,包括房产、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保险和贵金属,多年下来收益很是不错。只是回想起自己每天的生活,他发现除了沉浸在几十只个股中买进、卖出而难以自拔外,还要关心宏观经济、国内外政治、军事,就连上网、看电视,也是瞄准财经频道,生怕错过什么讯息。 他这样告诉我们,理财带给他更多财富使他快乐,但不知不觉,却带走了原本的生活,也体会不到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其实,同样的情况又何尝不在我们身上重演。理财意识的增强让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新兴的投资机遇,可是当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投身于理财市场时,却反而少了自在,忽视了其他乐趣,降低了生活品质。 要知道,理财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让生活更好的“调味剂”,而不应成为生活的“主菜”。 一起做一场理财“瘦身”运动吧!别一味追求财富的积累,让理财轻松一点。 全面“瘦身” 理财减负 需要理财“瘦身”的方面有很多,比如银行账户、信用卡、股票、基金、房产、保险、消费等等。 银行账户开立太多,会分散我们的金融资产,难以享受银行贵宾服务,同时还会出现小额账户管理费、年费等成本。 信用卡超过3张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一张银联卡、一张Visa或万事达卡就能走遍全球了。卡片太多不便于管理,还会分散积分,影响各自权益。 至于股票、基金投资,很多人只会分散却不懂精挑。看看账户,自选股多到三四页都放不下?基金账户里有几十个不同公司、不同种类的产品?实际上你根本没有精力一个个看过来。 最近几年,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从黄金等贵金属投资,到虚拟货币,再到P2P,个个都给人高回报的期待。不过,若非专业选手懂点门道,跟风尝鲜可是会栽跟头的。 房产投资是前几年最火的投资渠道之一,不过房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使得房价难以像前些年那样快速上涨,投资回报自然大不如前。而且,我国房产市场的租金回报率低得都不如银行利率。这种时候,你还在囤房吗?别忘了,房产税立法后,养房成本会上升。 再说保险。买保险为的是保障,但市场上各种投资型的产品搅浑了投保初衷。这类产品的费率并不低,每年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保费对投保人来说无疑会产生压力,而且被保险人实际获得的保障金额还不高。 消费方面,要“瘦身”的地方可就更多了。许多人喜欢在折扣季血拼,但买回家又不用或只用一两次。那些看似大打折扣的优惠套餐,比如一年期健身卡3000元,办3年期只要7000元;单次剪发要300元,购买充值卡一次性投入5000元就能打对折;或是“买150送50”、“满5件包邮”等促销手段,看似优惠,最后都可能“得不偿失”。 化繁为简 “瘦身”不“伤身”
以上这些情况很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理财生活中,当积压到一定程度时,会成为一种负担。所以,有必要做一些理财“瘦身”运动。 理财“瘦身”的目的并不是缩减财富,而是化繁为简,将疲惫的身心从忙碌的理财事务中解脱出来。当理财成为一种轻松、有趣的事情时,效果反而更好。 我们认为,理财“瘦身”的原则是健康“瘦身”不“伤身”。 在投资方面,你可以圈定自己的能力范围。巴菲特曾提出过“能力圈”的概念,他表示投资人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许多家公司的专家,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 每位投资者都有自己擅长或不擅长的投资品种,看不懂、摸不透的最好不要碰,比如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贵金属投资、期权投资、艺术品收藏等。你的确可能因此失去一些快速致富的机会,但同样规避了风险,也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 对一些常用的投资渠道,如股票、基金等,也要学会精挑细选。一般来说,个股投资最好不要多于5个,同类型基金产品也不宜超过3个。把资金较为集中地进行投资会让你在态度上更为慎重,对所选标的研究得更加透彻,效果可能要比“东一枪西一炮”的胡乱分散好很多。而且相对来说,你所要投入的精力会少很多。 在财富管理方面,要善用资源,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最优权益。比如,夫妻双方可考虑资产归集,享受银行贵宾客户待遇;缩减信用卡数量,避免年费产生;投保实用性较强的保障型人身保险,将理财型产品归入基金来投资;不要选投保太多财产保险,以免重复投保。 而在消费方面,要把握尺度,不要因为“小恩小惠”而冲动,对不用的商品要学会二手专卖,既腾出空间,又回笼资金。开销“瘦”下去,钱包才能“鼓”起来。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组理财“瘦身”的稿子,让你重新找回追寻财富的初衷,找到生活幸福的本源。相信,有舍会有得。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银行账户数量过多,并不利于资产的有效利用,你可能会失去银行贵宾客户的资格,而归拢资金才是方便管理的上策。 银行账户篇: 资产归集 待遇更优 文/本刊记者 张安立 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的银行账户不断增加。这其中有读书时代为了放零用钱而开的储蓄账户,有工作后每个单位发的工资卡、奖金卡,还有些是为了购买理财产品而特地申请的借记卡。但账户的增加未必是好事。 账户背后有烦恼 在网络公司工作的郑媛最近就有些郁闷,她翻出早年办理的借记卡到银行查看是否还有存款,结果被告知已经被扣收了多次小额账户管理费及年费,原本账户中的几百元存款就这样白白溜走了。“要是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当初早点把存款取出,注销账户更好。”吸取这一次的教训,郑媛把过去所有银行账户统统梳理了一遍,该留的留,该销的销。 让她没想到的是,居然从一张银行卡里发现了1万多元存款。“真不知道该不该庆幸,这卡还是我毕业后第一家公司的工资卡,算算都放了6年了,要是不查一下,没准就被我顺手扔了。可现在查到了,又觉得这几年这笔钱白白‘躺’在账户上,没生出啥利息来,实在有些‘亏’了。”郑媛说。 与郑媛的感受相同,退休后一直忙于理财的刘桂英最近也体会到了多账户的烦恼。她告诉我们,起初在不同银行开立账户为的是购买不同的理财产品,“一会这家收益高,一会那家更赚钱,为了不错过机会,我就在好几家银行开户了”。一直以来,她都追随高收益产品忙着存款“搬家”。嫌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低,她就在家附近的几家小银行开了户,把钱分别投资在这些银行的理财产品中,力求获得更多收益。 “每次有产品到期,我就会在这几家银行里再挑一个产品跟上。”刘女士说,考虑到产品的收益有波动,她就把50多万元的存款分成几份,在各家银行的产品中滚动投资,这样来把握更多生财机遇。 不过最近,她发现这样做其实并不划算,因为她在每家银行的存款都不高,所以一直享受不到贵宾客户的待遇。上网点要排队、打客服人工电话要等很久,就连费率也丝毫没有优惠,这让她心里不舒服了。 资产分散弊端多 实际上,银行账户太多可真不是好事情。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是,你忘记了放在账户里的存款,就这样一直只拿活期利息。哪天想起来还好,要是记不起来,很可能被永远遗忘。要知道,银行可是不会提醒你“睡眠账户”的存在的。 第二个麻烦是,如果账户上资金量不多,可能出现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各种隐形成本。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征收对象为日均余额低于300~500元的普通存取款账户借记卡,一般每季度收取3元,一年收取12元,算上借记卡年费10元,一年22元就是一张“睡眠借记卡”的“保养”成本。 而第三个问题往往被大家所忽视,那就是银行账户太多,资产就容易分散,这并不利于客户享受银行更高级别的优惠待遇。就如刘女士一样,明明本来有不少资产,可是由于分散在多家银行,错失贵宾客户资格。 银行通常会根据存款金额划分客户等级,比如50万元以内为普通客户,50万元至600万元为贵宾客户,600万元以上可享受私人银行客户待遇。每一级客户所享受的产品、服务待遇是不同的。如某款产品A型对普通客户开放,收益率为5%,同款B型对贵宾客户开放,收益率可达到5.5%。在收费方面,贵宾客户能享受很多优待,如跨行取现免费、转账手续费优惠、认购产品费率折扣等。此外,贵宾客户还能享受包括环球金融服务、机场贵宾服务、医疗预约等高端礼遇。 资金归拢 “瘦身”账户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建议大家对银行账户来一次“瘦身”运动。要做的很简单,将一些并不常用,或是使用并不方便的账户进行归并,集中储蓄在一两家银行中。单身族的银行账户最好不多于2个,而对于已婚人士来说,夫妻双方的账户最好也能进行整合,账户总数不多于3个,以确保享受银行贵宾资格。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推荐大家使用银行资金归集功能。所谓资金归集,就是银行根据客户的约定,定期将他行(可本人或他人)的银行账户资金自动转账归集到一个指定的主账户。资金归集可以按照每日、每月多种归集周期,以及定额、保底等多种归集金额来设定,使资金乖乖地按客户的指示走,轻松整合各账户资金。 现在,包括招行、民生、华夏、兴业、中信、光大等银行均设有个人账户的资金归集服务功能。打个比方来说,如果平时常用的理财账户是招行的,而工资账户有民生和兴业,那么你可以通过资金归集将这两个账户的资金全部或部分转入招行账户。这样,既无需每月操作那么麻烦,也能更好地利用月收入进行理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通过信用卡的积分和特约商户优惠,能使日常消费变得更加经济。然而,在日常的申领使用过程中,“睡眠卡”以及各种不必要的用卡成本也会悄然产生。持卡一族还需注意管控成本,高效用卡。 信用卡篇: 管控成本 高效用卡 文/本刊记者 张瑾 随着电子支付的日益普及,同时持有数张信用卡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群体现象。在广告公司工作的Lucy就是一个“开卡大户”。“我喜欢申请信用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想通过积分和银行的特约商户优惠获取更多消费折扣”。为了享受不同银行推出的信用卡优惠,Lucy说自己的钱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塞进了十几张不同种类的信用卡。 然而,在享受信用卡带来的“甜头”时,Lucy的烦恼也接踵而至。她说“因为手中的卡太多,我有时根本搞不清哪张卡是哪天申请的,哪张卡自己总共刷了多少次。今年我就因为刷卡不达标收到了3张年费缴费通知,莫名其妙地花了600多元,其中两张还都是只享受了一两次临时优惠后没有再用过的信用卡。”另外,由于信用卡还款日期各不相同,每个月的信用卡还款问题也让Lucy颇感烦恼,“因为从收到信用卡帐单到截至还款日有一段时间,除了一张绑定同行借记卡的信用卡不需要操心之外,另外几张常用信用卡管起来就有些麻烦。有时自己工作一忙,就算设置了提醒也容易忘记或者搞错,为了这个我也花了不少不必要的滞纳金。”另外,因为手中的信用卡较多,叠加后的高消费额度也不知不觉中增加了Lucy的总体消费支出,“有时入不敷出,只能回家求父母支援。原本自己的初衷真的是想减少开支,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背道而驰。”Lucy表示,为了降低不必要的用卡成本,自己已经开始调整消费习惯,准备有选择地注销一些信用卡。 避免“睡眠卡”收费滚雪球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各家银行都会通过不同形式的刷卡优惠以及首年免年费的政策以吸引消费者办卡开卡。在现实生活中,像Lucy那样为了信用卡刷卡优惠或开卡赠礼而开办信用卡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但由于大部分力度较大的刷卡特惠并非永久性的长期优惠,而不少持卡人在获赠开卡礼品或优惠活动期满后就会耗尽了自己的“五分钟热度”,将新卡“打入冷宫”。而这样的行为,极易导致“睡眠卡”的产生。持卡人如果一不留神,后续因遗忘年费优惠期、刷卡不达减免标准或偶然刷卡后忘记还款等情况产生的收费就可能如同雪球般接踵而至,甚至影响到持卡人的信用记录。 为了避免“睡眠卡”造成的损失,持卡人在日常管理信用卡的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相关信用卡的申请日期及刷卡次数,同时也应注意各家银行有关“首年免年费”的起始时间是如何计算的。比如,建行、广发银行等银行是从持卡人开卡日算起至次年的当天为一年,这一年之内免除年费;而交行、招行则是从审核通过或制卡日开始计算,每年年费金额在制卡日的当月的账单中扣除。有的银行还规定,“如持卡人在申请信用卡后第一年内没有开通信用卡,那么首年免年费的优惠或就享受不到,而需直接收取年费”。持卡人一般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判别,如在特惠结束后无其他用卡需求,最好及时在银行规定的相关免费期内注销卡片,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年费损失。 另外,部分信用卡虽然在申办时打着“终身免年费”的旗号,但却可能会在开卡后收取一定的“工本费”或“入伙费”,另有不少银行的白金卡由于加载了较多的增值服务,年费会高至千元至几千元,且大部分为刚性收费,即使未被激活也需缴纳年费。申请人如在申请时没有理解清楚,也可能遭遇开卡后尚未享受优惠,就先被银行直接从卡中扣除相关费用的情况。因此,建议消费者在申办新卡时,应事先弄清卡片的性质,谨慎衡量其中的得失,理性地进行选择,在日常管理及维护使用的过程中,也应该特别注意减少自己手中的“睡眠卡”,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持卡费用。 个人持卡不宜超三张 多持有几张信用卡可以多享受些不同的优惠,但“睡眠卡”又容易增加管理上的麻烦及不必要的用卡成本。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究竟该如何科学选择或缩减自己手中的信用卡呢?业内专家建议个人的信用卡持卡数一般以控制在3张为宜。 “卡太多风险就会加大,万一遗失会带来很多麻烦不说,在还款的日常打理方面也有一定难度,且容易引发过度消费。因此个人持有信用卡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3张。”业内专家建议说,“普通消费者可结合自己的消费习惯及银行的长期商户优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张银联标准卡,一张visa/master双币卡及一张全币种卡片。同时,可根据不同信用卡最长免息期从30至50天不等的规则,将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段,将3张信用卡的账单日期以10天左右的长度平均拉开,错开账目单,让它们跑‘接力赛’。如此不仅可将大额消费分解到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享受尽可能长的免息期,还能提高信用卡的使用效率,让资金运作更灵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股票与基金的投资不是越分散越好,分散风险也不等于盲目地去买十几只股票或基金,精选自己熟悉的目标才是制胜关键。 股票、基金篇: 投资品种不应过度分散 文/本刊记者 徐卓航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经典组合投资理论用形象的比喻告诉大家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不尽然——不少基金投资者热衷于投资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基金,收益却并不尽如人意。“我已经买了几十只基金来分散风险,但2008年以来仍然亏损近30%!”在2007年投资热潮中买入大量基金的王先生,对分散投资就颇有些质疑。原来,他持有的大多为股票型基金,而在2008年至2013年4月期间,上证指数大跌59%,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30%。 不单单是基金,许多股民也会一口气持有十几、二十只股票,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明明总共才7万元的资金,却买了10只股票,天天忙得眼花缭乱,常常是看了这个、忽略了那个,不是错过了最佳卖出时机,就是慌乱中将“黑马”错抛了。到了大盘下跌时,好不容易卖出了一只股票,再回过来看其他股票,却一下跌去很多。而算一下总账,大盘涨得多,他却赚得少。 分散投资不能盲目 其实,不少人都容易像王先生、李先生一样,由于心里害怕把资金集中投到一两只股票或基金上会有很大风险,往往就在“分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归根结底来看,因为对所买基金和股票缺乏足够的了解及关注,这些人都犯了盲目分散、过度分散的毛病。 被视为集中投资的代表性人物投资大师巴菲特曾多次强调说:“多元化投资就像诺亚方舟一般,每种动物带2只上船,结果最后变成了一个动物园。这样投资的风险虽然降低了,但收益率也同时降低了,不是最佳的投资策略。我一直奉行少而精的原则,我认为大多数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的了解不透彻,自然不敢只投一家企业而要进行多元投资。但投资的公司一多,投资者对每家企业的了解就相对减少,充其量只能监测所投企业的业绩。” 在巴菲特看来,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巴菲特的资产结构显示其持有的资产并非集中于单一资产,反而广泛投资于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和其他资产,分散单一类型资产带来的风险。从股票资产的归属地来看,巴菲特投资股票不局限于美国市场,而广泛投资于全球各国市场。从行业结构来看,尽管巴菲特从不投资强周期板块,但在其他板块上却相互分散。最后,其持有单一股票的比例极少超过全部股票资产的20%。 一方面,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仍然采用了分散投资的思维,通过资产类型配置、国别配置、行业配置和控制单一股票的持有比例等方式来控制风险,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但另一方面,巴菲特在股票投资领域则有所取舍,高度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并且是建立在已经深入了解相应上市公司,对其经营状况和经济特征极为满意的基础上。 而在王先生的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到,他并未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分散投资,其持有的基金高度集中于股票型基金,仅仅分散了单个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未能分散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且很难相信他能有精力对持有的数十只基金进行详细的了解。 总体而言,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如果过于分散投资,首先会使有限的资金过于分散,不利于在遇到抄底、抢反弹机会时灵活配置。其次也会降低投资者对风险的关注度,几十只股票和基金有涨有跌,很难在乱军之中看清真实的收益变动,从而加重了投资损失。最后,分散过多精力,则会直接导致投资者对所购买的股票和基金缺乏认识,自然很难有所获益。 数据统计也显示,就单个集中投资组合而言,集中投资有更大的机会获得高于市场的收益,也有更大的可能低于市场的平均收益;另一方面,一定数量的分散投资能降低非系统风险,但不能获得超越市场平均值的利润。因此,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有集中投资3至5个目标,才有努力的可能与方向。 给投资范围“瘦身” “不要把鸡蛋放进一只篮子里”是正确的,但如果放进的篮子太多,往往也会适得其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提了太多的篮子,显然是很难照顾周全的。不难看出,分散投资说的并不是盲目买入大量的基金和股票,这不仅带来管理上的麻烦,也未必能真正符合分散投资的内涵。举例而言,集中于同样类型基金的方式并不能分散该类型基金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反而呈现“水涨船高、水落船低”的状况,没有实现有效的分散。因此对于基金而言,投资者应当选择相对集中的投资方式,根据资金量选择3~5只绩优基金进行参与,并且同类型的基金不要超过3只。如此一来,相对集中的投资方式不仅能大幅降低投资组合的管理难度,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少数基金产品。 在股票市场也是一样,如果能够集中选择几只不错的股票建立组合,再进行长期持续关注,高抛低吸,应该就是个人投资者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投资者通过长期关注,首先会对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结合股指涨跌,从每只股票的长期走势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总之,重要的是选中几只质地不错的股票(最好不超过5只),而不是撒网式的大面积出击,分散精力和资金只会弱化投资效益。而且,如果持有股票太多、太分散,一旦出现下跌行情,想跑都不容易跑掉,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还可以套用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概念:“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的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selected)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重复多保“无用功” 保险也需瘦瘦身 文 本刊记者 陈婷 商业保险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但投保者在买保险时一定要有一个成本的概念。重复保险、超额保险、多买医疗费用保险、给孩子买过高的人寿保险,都是浪费钱和做“无用功”的行为。对于这些,最好了解清楚后再好好规划或调整自己的保险计划。 有不少人尤其是拥有一定财富的人,会有“保险越多越好,保险金额越高越好”的想法,似乎多买保险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殊不知,保险虽然有彰显身份的作用,但每一份保险都是要付出金钱代价的,理性的人应该尽量做到“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多最全面的保险保障”。 对一般人而言,最好能花尽量少的钱买到比较多、比较全面的保险保障,也就是说大家买保险时都应考虑成本问题,而不是盲目追加保险。 财产险:重复投保属于“无用功” 案例:王先生将其总价值10万元的家庭室内财产分别向A、B两家保险公司投保,A公司承保金额为8万元,B公司承保金额为12万元。由于隔壁邻居家不幸发生火灾,殃及王先生家造成不少损失。但最终,王先生仍然只获得了总计1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 分析:我国虽然没有严格禁止重复保险,但一般对保险赔偿总额有所限制。根据《保险法》规定,财产保险中,各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按照惯例,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各保险公司按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依据上述规定,当王先生家庭财产发生全损时,两家保险公司赔偿的总额应以10万元为限,其中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一般是A公司赔偿4万元,B公司赔偿6万元。这样下来,王先生实际上为他的重复保险多付了差不多一倍的保费,这些成本都是“无用功”。 当然,重复保险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关键其实在于保险金额超过了投保财产的总和。如果没有这一点,也就不存在重复投保了。比如王先生的案例中,他的财产总额如果有20万元以上,而且发生损失的总金额超过20万元,那么A、B两家保险公司都应为他的家庭财产损失买单。 建议:在投保财产类保险的时候,一定要有“不要重复投保”、“投保总额不要超出所保财产价值总额”的概念。一旦投保人在重复保险后发生了保险事故,切莫耍小聪明,希望靠隐瞒重复投保的事实而获得额外的收益,而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情况如实通知各保险公司,否则一旦被查出,将会被认为是恶意重复投保,虽然不能构成保险欺诈,但你的名字将会被列到保险同业公会的“黑名单”中,以后想要购买任何保险都会比较麻烦。 医疗费用保险:多买并不能多赔 案例:私营企业主高先生分别向甲、乙两家保险公司投保了意外伤害医疗费用保险,保额均为10000元。某日高先生因车祸事故发生医疗费用16800元。他可以选择先去其中一家保险公司理赔,如果符合全额给付的要求,那么他就能获得10000元保险金,然后等额的发票就被这家保险公司拿走存档了,高先生就只能拿剩下的6800元的发票去另一家保险公司理赔。但这两家保险公司给高先生的赔付总额绝不会超过实际发生的16800元。 分析:根据我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重复保险一般产生在财产险中,但是在人寿保险惯例中,报销型的医疗费用保险也会存在这个问题,原因在于医疗费用保险作为一种补偿型保险,适用财产险的补偿原则,即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按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给付保险金,亦即保险金的赔偿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也就是说,投保人不可以通过医疗费用保险来“赚钱”。 不少人可能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如果被保险人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医疗费用保险,出险后,各家保险公司均应在其保险额度内给付保险金。若果真如此,势必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被保险人因为拥有多家保险而更热衷于过度治疗,其住院时间愈长,医疗费花费愈多,意味着获利将愈多。事实上,也的确存在这种道德风险。而由于这种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造成国家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将对各商业保险公司及社保医疗构成巨大的亏损威胁,引发医疗保障市场的混乱。因此,在各家保险公司条款中,均明确要求提供医疗费原始凭证作为获取医疗费赔偿的先决条件,复印件或其他收费凭证均不被受理。 建议:若不是为了应付可能的巨大灾难,在多家保险公司同时投保单一的医疗费用型保险并无必要。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比如选择搭配其他的津贴型医疗保险或者重大疾病保险,以尽可能少的保费支出,获取最周全的保障。 儿童寿险:身故保障有10万元限额 案例:刘小姐最近偶遇一个高中同学小芳。小芳目前在一家寿险公司做代理人,听说刘小姐的女儿刚上小学,小芳就竭力推荐刘小姐为孩子购买一份“寿险+教育金保险”,寿险保额规划为20万元。 分析:实际上,小芳给刘小姐推荐的儿童保险并不是那么合适。虽然说人的生命无价,但有一个群体的死亡保障总额在保险公司是有限制的,那就是未成年人群。 由于未成年少儿属于弱势群体,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也就是为了防止父母为获得高额保险金而导致儿童的死亡,所以世界各国对以儿童死亡为给付要件的保险保障额都有所限制。我国保险法规定每一个孩子的最高死亡赔付是10万元,也就是说家长给孩子买人寿保险时,孩子死亡给付的累加保障额不得超过10万元,超过部分也是无效的,只是徒增保险费支出而已。 建议:给孩子买保险,一定要记住身故保额不要超过10万元。而且,给孩子规划保险之前,父母应该先为自己安排好基础保障。 寿险阶梯规划:并非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案例:老张今年55岁了,一直在一个固定的代理人A那里为自己和家人买保险。最近,代理人A跟老张“吹风”说,公司今年主推了一款万能险,进可攻、退可守,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特别适合老张,建议老张再买一份这款新险种,做到“阶梯式完善自身保障”。 分析:保险是阶梯式消费,这句话没错。 阶梯型消费并不意味着就应该一直是爬坡式向上,保险产品只能越选越多,保额也应该逐渐累加。随着人生阶段的不断向前,总体而言保险会是越买越多,但具体到每一个个人、每一个险种上,则并非完全如此。 寿险规划的改变,并不只是意味着保单数量的增加。由于家庭责任、经济收入变化,每一时期需要的保障重点会有所不同。 比如,个人的寿险额度在单身期较少,到家庭成长期和成熟期因家庭负担较重而变得很高,但到了老年会再次降低,因为老人已经不是已成年子女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了,退休后寿险额度反而可以降低。 又比如,医疗类产品的变化也不是直线上升的,因为不同时期对具体的健康医疗类产品需求很不一样。年轻时需要的意外医疗保险,到了35岁以后可能要更多考虑终身健康保险和终身医疗补贴。 建议:保险消费到底是增是减,关键还是看具体的需要。而且不要忘了,购买的保险越多,同时也就意味着将要缴纳的保费越多。一旦自己的收入减少,难以缴纳高额保费的时候,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理性的行为应当是,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等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适当购买保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消费篇 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文/本刊记者 张瑾 随着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商家们的各式促销手段及营销手法也在不断更新。面对不断膨胀的消费诱惑,消费者还需保持理性,量入为出,屏弃不良消费习惯。在不降低消费品质的前提下,让不必要的支出“瘦”下去,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 在沪上某知名外企工作的Fiona 是个时尚靓丽的漂亮女孩,入行不到两年,Fiona 的税后月薪能维持在8000 元上下。虽说收入不少,也不需承担房租水电等个人开销,但Fiona 却依旧是个地地道道的“月光族”。“小姑娘都比较爱打扮爱新奇,现在网络商家展示的商品实物图和效果图都很精美,而且买得越多折扣越高,上下班途中和午休间隙刷刷网页,不知不觉就下了不少单”。因为习惯网购,Fiona 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几个快递包裹。但爱网购的她也坦言,自己购买的不少服饰及许多小家电都是在PS 效果图及文案场景诱惑下的冲动消费和重复购买。她说:“比如,前段时间我买了个卡西欧的自拍相机,买回来后没多久就发现Sony 出了个新品,样子和颜色也更加可爱,周围的好几个朋友都买了,自己也就忍不住又买了一个,原来的相机就很少用了。另外,还有一部分网购回来的衣服饰品也只穿了一两次就没再碰过了。” 除了网购消费,各类美容美发的预付卡也是Fiona 的支出“大头”。“因为现在美发美容都需要办预付卡,不然就没有折扣。有时还没用完,商家又开始催着充值,所以这部分花费也始终降不下来。”Fiona 说,她目前在美容美发、健身瑜伽上预付的费用粗略估计就高达2 万多元,“有些还挺常用,但有些不常用的放久了,我自己都记不清里面有多少钱,也不知道原来办卡的店还在不在。现在我身边还有张预付了5000 多元的健身卡快要过期了,但我总共只用过两次,有时候仔细想想自己消费起来也真是挺冲动的。” 屏弃不良消费习惯 月初领薪水时,手头宽裕出手大方,临近月末和信用卡还款日就需节衣缩食,甚至偶尔还需向父母求助,这是不少都市上班族的写照。客观地说,在人均消费水平日益提升的当下,有些不良消费也在日益膨胀。尤其是像Fiona 那样初入社会、经济刚独立的年轻人,往往更无法理性对待各式时尚消费的诱惑,许多“月光族”钱包空空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以Fiona 颇具代表性的案例而言,不少时尚消费族在网络及实体店的盲目购物及从众心理便是最为常见的不良习惯。这部分消费者往往会因禁不住商家的大肆炒作、密集的明星代言或是PS 图片及周围朋友的群体影响,将不适合自身风格或日常使用率极低的“当季流行”物品买回家,在仅仅使用了几次或短期的流行趋势结束后便将商品束之高阁,造成浪费。 另一方面,诸如“买150 送50”、“满300 送120”、“满500 九折包邮”这类消费满额即获折扣的营销手段也是网络和实体商家最为常用的促销手法。在实际购物过程中,不少时尚消费族也常常会和Fiona 一样为实现“折扣最大化”而选择一些自身需求外的商品进行“凑数”,或在折扣期间超量购入促销商品,最终抱回一堆不在预算计划内的“无用商品”,甚至遭遇商品来不及被正常使用即告过期的尴尬,导致得不偿失的浪费。 就像减肥首先需要进行合理饮食一样,想让不必要的支出“瘦”下去也必须先屏弃上述的种种不良习惯,注重量入为出,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避免因一时冲动购入功能重复或可有可无的商品。在实际消费过程中,可通过与朋友拼单整合消费、共享优惠卡、线下试穿线上折扣代购以及每月记账分析支出等方式构建合理的消费习惯,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谨慎预支信任 除了自身消费习惯造成的浪费,Fiona 的消费困境还与预付消费不无关系。眼下,各类商户推出的年卡、季卡、月卡、储值卡等种类繁多。对于商户经营者来说,预付费消费模式可以锁定客源,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享受折扣,看似是一种“双赢”的消费模式。然而,这种消费模式的背后却藏有不少“玄机”,消费者无论是因眼前的折扣诱惑冲动购买,还是因推销者的软磨硬泡勉强消费,最终都会陷入被“套牢”的窘境。不仅是人和资金被限制了实用范围,且真正能因自身自然需求在有效期内全额用完预付卡的可能性也非百分之百。此外,预付卡不退不换、预付消费服务质量下降甚至商家老板跑路的潜在风险也很容易形成“商家为刀俎,消费者为鱼肉”的怪圈中。因此,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卡消费时还应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谨慎评估,减少自己钱包中的预付卡,提升资金的灵活度。如果确实有充足的使用需求,也可以按业内专家建议的以下步骤进行办理,尽可能地减少预支“信任”后的风险。 首先,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应先对提供预付卡消费商家的证照情况作充分了解,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商家。尽量选择营业时间较长的店家,比如经营了十多年的老店突然“关店”的几率就要比新开张的店铺小得多。 其次,在办理预付卡时,消费者最好不要一次投入太多,应该按照自身实际需求购买预付费卡,要对长期或高额回报保持警惕,避免承担过大的消费风险。 第三,消费者一定要掌握预付约定消费的期限、价格、质量、管理等条款的文字凭证,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并明确服务标准、优惠条件、使用商品品牌、有效期限等事项的条款内容,同时注意索取保留好付费发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消费者一旦选择了某种预付约定服务,也需注意按照预付约定条款及时消费,避免自身原因造成相关预付权益的浪费。 二手转卖回笼资金 除了通过合理消费及谨慎预付的方式进行消费“节流”,学会通过二手转卖“开源”回笼资金,也是让钱包“鼓”起来的好方法。其实,就像Fiona 囤积了不少使用率不高的衣物和电子产品一样,相信不少消费者也都有诸如书籍、皮具、小家电等等类似的各式闲置物品。其实,与其让这些我们不舍得扔的小物件占据家里的储物空间,不如通过“淘宝”、“58 同城”等交易平台的二手频道物尽其用,通过网上交换、网上买卖的方式进行易物或变现。此外,部分家电及超市卖场也会不定期地开展“以旧换新”抵扣,通过这些渠道转卖盘活自己的二手闲置物品都是回笼消费资金的好方式。 另一方面,以香港米兰站为代表的二手奢侈品店及各式典当行在国内的发展也日趋火热。其中,前者的经营范围以箱包为主,后者则更多地侧重于绝当的黄金、珠宝、手表等贵重物品。而除了使用过的二手商品之外,这些商铺中也不乏低于市场价20%至50%的全新好货。对于掌握一定辨识技术且有相关购物需求的资深消费群体而言,前往正规的此类商家实惠淘宝也是非常不错的消费选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房产篇 房产投资宜稳不宜多 文/本刊记者 徐卓航 拥有多套房产或是在异地、海外购房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减持,一是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金流动性;二是分析政策和房价趋势,寻找更好的投资方向。 别看这年头刚需一族都在着急买不到房,真持有好几套房产的人也未必就省心安稳——名下有3 套房产的张先生最近就陷入了烦恼。原来,张先生早年赶上了第一波购房热潮和动迁分房,再加上父母原本住的老房子,这几年颇是过了段住一套出租两套、月月收租的“幸福包租公”生活。然而,随着今年以来楼市的震荡调整、房产税和不动产登记条例的渐行渐近,一直乐于投资和打理不动产的张先生也有些坐不住了。 “一方面是觉得政策预期对多套房的限制比较多。”张先生不无愁苦地表示,“另一方面就是管着两套出租屋也确实有点累。”由于国内的租赁市场大环境不好,张先生的出租屋合同都是一年一签,平均每年都有一两次重新找中介、换租客的经历。而随着租金的逐年上调,在这过程中张先生还经常要面临一两个月的房屋空置期,不但不省心,收益也大幅缩水。 对于这样的现状,张先生动了卖掉一两套房重新投资的念头。“现在的理财产品、投资渠道都很多,前几年手上全是‘不能动’的不动产,现在想想还是应该有点流动资金投些别的。”张先生说,有些朋友建议他看看这两年热门的海外房产,但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真要尝试的话心里面却实在没什么底。 持有房产也有风险 在房地产泡沫破裂、持有税出台、不动产登记制实行等多重预期下,许多手上有几套房的投资者都像张先生一样产生疑惑,自己该不该减持房产、转向别的投资领域呢?其实,这样的忧虑是有其道理的,国内楼市的多年上行使得投资者忽视了不动产的持有成本和相应风险,让原本以稳健为特性的房产投资变了味。 长期以来,中国的房产市场租金收益率大多只有2%~3%之间,租金回报率甚至还不如把钱存入银行。然而,由于10 多年来房价不断上涨,单靠房产增值获利却也使房地产成为了老百姓最愿意投资的产品。那么如今,在未来房价上升预期不足、增值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购房者就要仔细审视自己所持有的房产了:它在可预估的将来还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回报,是不是还值得继续持有? 进一步来看,除了房产本身的涨跌因素之外,原本在国内非常低的房产持有成本同样是投资者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2011 年上海和重庆被列为首批房产税试点城市起,房产税的相关政策预期、持有成本对房产投资的影响就一直被提及。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就指出,2014 年将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财税体制改革方针,主要涉及一系列财税立法和修法任务,其中就包括《房产税法》。 虽然房产税立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可以预计2014 年政府将会有所作为。与之相关的还有筹备许久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虽说房产税推行应当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对增量房征税也是主流趋势。但考虑到租金收益不高、房价上涨趋缓等因素,即使按目前房产税试点的0.4%征收,也会让持有房产的收益缩水,更别说将来大面积推行后可能有更高的征收比例了。再加上高档物业的管理费、日常出租维护等开支,持有这类房产的投资者就应该未雨绸缪,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也跟着逐步减持部分所持房产,以寻求更高、更稳定的收益。 另外,出租多套房屋的日常精力消耗也需要投资者重视。别看每月收租的生活多么光鲜,背后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却绝对不少。房屋空置了、租金该涨了、电器要修了、阳台漏水了……如果每年都要来回折腾好几次找中介、带看房、签新合同的过程,就算手上还有余钱,估计也没多少力气再去关注别的投资领域。 至于说近年来炒得火热的海外房产,应该说在国内房产政策环境下,确实是一个新的投资房产思路。然而,海外房产在购买、后期打理上却比国内更加繁杂,持有成本和政策风险亦是不小,对于不了解各国楼市行情的国内投资者而言,这些远在他乡的不动产往往会更加不省心、不安稳。 先比较再减持 总而言之,不动产的投资大方向应该是稳健而非暴利,因此在考虑到政策预期、风险和税费的多种因素下,拥有多套房的投资者确实应该考虑减持一部分房产,不但能将腾出来的资金投向别的领域,也能免去打理过多房产的烦恼。不过,对于手头上房产哪些应该抛出、哪些应该继续持有,则应当遵循先比较、后减持的原则。 首先应比较收益。要明确如果将房产抛出后,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渠道。由于抛售房产其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渠道变更,追求的是资金的效率,希望让有限的资金能够在未来产生更高的收益。因此,投资者还应先明确自身的投资需求,有具体需求才能决定操作策略。 举例来说,假设投资者在抛售房产后将资金投入银行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当中,预计获得5%~6%左右的年收益。那么,在不考虑税费等其他成本的前提下,只要原先所持房产在未来能有3%~4%的涨幅,再加上一定的租金回报,就可以与理财产品在收益上持平。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应更多地考虑交易成本、现金流、阶段投资目标等问题来比较优劣。但如果该房产停止上涨,甚至价格有所下挫,那么无疑就应该尽早抛出。 其次,要想较为准确地预估出自己所持房产的未来价格趋势,则应对持有房产做“健康检查”。从大的范围上来看,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一线城市目前整体房价仍有着不小的上涨态势;但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红火,掩盖不了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冷清。类似这样的空置率高、纯投资性的房产通常就缺乏后续动力,可以考虑尽早抛出。 再从小一点的范围考虑,即使同样是在一线城市,市中心区域、轨交沿线、繁华商圈附近的不动产无疑更具上涨潜力及保值能力。而对于一些过度开发的新兴区域,未来是否有足够的活力则是决定房产抛售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即使其价格会由于中心区域的辐射影响而小幅上涨,也就未必还是最有效的投资方式了。 税费方面,就目前来看,国内还只有上海和重庆两地试点房产税,重庆只对高档房征税,影响范围不广,而上海是对增量房征税,卖掉再买回反而可能要缴房产税。对于未来还打算购买房产的投资者来说,盲目抛售现有房产可能导致遇到限购、限贷等政策性障碍,同时由于房产交易会牵扯到大量的交易税费,也会产生额外的成本(未满5 年的房产更是如此)。因此在选择抛售所持房产时,投资者也要提前将这笔账算清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获取种子信息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