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股票代码今天的价格?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如果机构资金主动买入时间长且资金量庞大,就应及时跟进。
如果机构资金主动买入时间长且资金量庞大,就应及时跟进。
专业投顾一对一专业服务 个股诊断,操作建议,投资理财变轻松。
跟对机构的荐股步伐,对于中小投资者往往是事半功倍的捷径。
针对本轮市场大幅调整,多位基金经理与行业研究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医药板块已具备较高安全边际。但考虑到下半年医药工业的增速仍将延续下滑态势,市场焦点将更多聚焦医疗服务领域。此外,移动医疗、精准医疗等新技术领域值得关注。
  医药工业仍在探底
  从业绩预告情况看,医药工业板块呈现整体放缓态势。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医药工业收入增长8.86%,这是2010年以来制药行业板块营收增速首次低于9%,创5年来新低。预计制药类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存在一定压力。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所的数据,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在2008年为7864亿元,到2013年增长到21543亿元,五年累计增长174%。虽然医药工业销售收入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拐点在2012年就已经出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增速在2011年达到26%,之后逐年下滑,2013年为17.9%,2014年为12.5%。
  同时,医药工业利润在2008年为841亿元,到2013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181亿元,五年累计增长159%,略低于收入增速。但行业的利润拐点比收入拐点到来要早一年,2010年创下32.7%的利润增速之后,此后便一路下滑。2013年利润增速仅为17.6%,2014年仅有12%。
  行业收入增速放缓,主因是医院和零售终端两大销售渠道的增长较为缓慢。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所的数据显示,我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在2008年为4585亿元,2013年达到10985亿元,五年累计增长140%。2014年为1.25万亿元。
  医保控费、各地招标唯低价是取的招标原则和GMP改造费用,是行业利润增速下滑的主因。医药工业工业利润率在2010年为11.7%,2013年为10.1%,2014年前三季度为9.6%,预计全年为9.5%左右。
(丰华财经:跟随市场热点,精选一只最为受益金股!输入手机号码免费获取!)
如果您需要帮助, 请拨打巨丰值班顾问的电话029-
  把握投资的黄金时代!微信号关注:jfinfo,获取更多投资赚钱风口!每日金股免费送!您也可以扫一扫如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与往年相比,2015年药品在销售环节的三大行业规则或发生变化。一是定价规则的改变:原为发改委主导的&最高零售价&体系或被更市场化的&医保支付价&所取代。二是招标规则:对省级招标比较统一的指导意见可能出台,形成新一轮招标的规范;同时,&医保支付价&需要一个价格形成机制,从省级向下,各市、县甚至在具体医院层面上,&二次议价&可能实施。三是销售规则:由于医药电商可能扩展到处方药销售,医院作为原有的药品销售主流渠道的地位受到冲击,相应的,原本以医院为中心的销售规则,可能发生变化。这三大规则变化将使医药企业难逃降价风险,行业增速或将继续放缓。
  医疗服务大有可为
  多位医药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未来行业政策环境虽不利于医药工业,但对民营医疗机构将给予诸多支持,鼓励社会办医的思路不会改变。
  从业绩预告情况看,尚荣医疗(行情28.55停牌,咨询)和恒康医疗(行情37.24停牌,咨询)预计上半年业绩分别增长了50%和33%,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为医疗服务行业提供了巨大增长空间。银华基金医药研究员郭思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00年以来国内年诊疗人次增长超两倍,近年来增速也一直保持在8%-10%左右。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医疗行业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6月15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政府补助范围,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补助政策。医疗服务不同于其他行业,是国家高度监管的行业,政策动向对行业投融资影响深远。
  社会办医院主要分两类,一是私立专科连锁医院,通常是采用连锁模式,进入技术壁垒较小、风险较小、容易标准化的领域,这些领域往往是医保依赖较低的科室,如体检、口腔、眼科、妇产等,通常走高端路线,如爱尔眼科等。二是综合性医院的投资,通常是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如信邦制药依托贵州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资源,自建综合医院,但这种路径难以复制。另一类如凤凰医疗,主要通过托管医院对公立医院进行改制。
  从毛利率看,连锁专科医院远高于综合医院,也是社会资本追逐的焦点。投资综合医院主要涉及公立医院改制,目前产权、人才机制都并未清晰,投资回报不确定,因此社会资本介入较少。根据《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往后要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到公立医院改革,预计相关的落实政策会陆续出台,政策红利释放可期。
  市场调整跌出价值空间
  目前医药板块估值已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对于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多位医药基金经理推荐两条主线,首先是&精准医疗&等创新型主题;其次是关注跨界转型,新的变化带来新的希望。
  主题投资方面,医药电商、PBM、移动医疗、精准医疗等都是市场热点,这也是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市场空间巨大。国信证券医药研究员邓周宇预计,未来10-15年,上述领域都有望出现1-2家千亿市值的王者,当前存在不少既有主题概念又有业绩成长的公司,如乐普医疗、鱼跃医、海王生物、千红制药等。
  医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我国的医改已逐渐从&药改&切换到对&医疗服务&的改革,由此催发出新业态与新需求,例如,为现有的医院或者医疗服务系统提供增值服务,包括流通企业的转型、移动医疗的崛起、第三方诊断的发展;作为现有医疗系统的有益补充,包括连锁药店的整合、民营医院的壮大、与公立医院托管模式的形成;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包括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等。这些产业发展趋势是市场最大的风口。
  国信证券建议从多个方面精选价值洼地。首先是业绩高增长并短期有催化剂的企业,业绩的高增长将不断带来价值洼地。其次是低估值的资源性医药企业。部分企业具备独到资源禀赋,包括传统秘方、品牌资源、全产业链平台等,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有望凭借现有的资源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和进入壁垒。第三是低估的医药龙头。部分行业龙头或者与行业龙头资质相近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其市值与处于风口的竞争对手有较大的差异。相对低估的公司具有更大上涨的潜力。
医疗服务 政策鼓励
涨停股连涨预测
连续3天涨停 累计涨幅18.97%%
哪只股票下个交易日将持续涨停?立即索取布局
点击评测涨停概率↓
个股涨停概率评测
针对本轮市场大幅调整,多位基金经理与行业研究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医药板块已具备较高安全边际。但考虑到下半
针对本轮市场大幅调整,多位基金经理与行业研究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医药板块已具备较高安全边际。但考虑到下半
市场人士表示,服务机器人是下一个蓝海市场,预计2020年全球需求超200亿美元。而且全球各国均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企业
经过近期暴跌,市场投资目标将由此前题材和概念炒作回归到基本面上,中期业绩高增长的公司有望获得资金抄底。
后市将最后一跌
第56周金股: 最高涨幅40.66%
第37周金股: 最高涨幅52.23%
第34周金股: 最高涨幅136.63%
第29周金股: 最高涨幅136.31%
第28周金股: 最高涨幅68.43%
下一只金股需要您输入手机号码领取。
更多人喜欢看的
值班顾问 诊股答疑关闭
投资顾问:
资格证号:
在线服务:为投资者诊断账户个股风险,提供买卖建议,及仓位调整策略。
请输入您的问题
用户186****5775提问:为什么昨天盘中提示卖,买后又买不回来,今天又高开,这不是明显的忽悠人吗?1万多的产品,没能赚到钱不说,还亏了本钱的一半
用户134****1558提问:这短线金,怎么像长线金?确认没有搞错?
用户133****7825提问:回个电话能死
用户133****7825提问:你们的顾问都太垃圾给你们合作感到羞辱骗子
用户134****1558提问:这么好的行情。为何不见你们推票????
用户153****2902提问:000800明天可以加仓吗?
用户186****5168提问:601012走势见底了?
用户139****3716提问:你好,这几天的银行股应该可以建仓的吧
用户m****y****提问:600868还能持有么?
用户159****4466提问:你好,帮我看看600655可以买不?
用户137****5877提问:600391成发科技深度套牢成本价:62.66元;;002433太安堂成本价:31元;;老师后期怎操作呀??
用户134****1558提问:海南橡胶每天跌停。。顶不住了。。。这要不要先出局观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止跌。。没钱做差价了。
用户134****1558提问:为何没逢利好。上面抛盘如潮水???利好就是用来套散户的么?
用户134****1558提问:救市。是不是就是用来套散户的???看这每天得盘面。没逢利好反弹都大跌。。
用户159****4466提问:我想买600655怎么样?
用户130****1258提问: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个短线孩提不提供服务!
用户186****5775提问:这就叫做不负责任,我是把我的连续涨停的卖了买的,1万多的软件,就这德性
用户186****5775提问:000800,按提示操作,目前亏损近40%,请问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啊?差不多最高点让我们买进来,现在大盘涨,它还在跌,而且是机构在抛售,问下什么原因啊?
用户153****2902提问:000800现在是什么情况
用户153****2902提问:000800明天可以加仓吗
挖掘市场热点 提前潜伏飙涨牛股!
近日利好消息轰炸,监管层出台多项救市措施,预计大盘在无理性下跌后会出现报复性上涨。
推荐股票:600XXX
严重超跌+业绩利好+蓝筹
立即索取,抢先布局为什么 IPO 股票发行价格不是越高越好?
最近有人在评论Facebook发行价定得太高了。但是如果有人买的话不是股价越高Facebook筹集的资金越多吗,第一手卖出去以后股价涨跌跟公司的实际收益都没有关系了吧?发行价定得高,最终受益的应该是Facebook自己吧,因为最终股价都会趋于理性的,最终应该趋同于Facebook应有的价值。莫非第一手股票没有完全卖完,然后突然股价跌得很低,Facebook又不得不卖,那样它就亏了。懂行的人进来分析一下吧。
按投票排序
发行价格过高的最明显结果,就是中国石油(SH:601857)吧?首先,无论是Facebook还是中国石油,上市都不是一锤子买卖。所谓“第一手卖出去以后股价涨跌跟公司的实际收益都没有关系了吧”,这种看法是错的:1. 除了一部分无德企业以外,大多数企业上市的目的是寻求一个融资渠道。而上市这一融资渠道的存在,就为企业再融资或换股并购提供了便捷途径。一旦股价开始下挫,那么公司的再融资资金会大打折扣。从这一点来看,其实公司更应当看重上市之后长期的估值水平,而不是上市当天的估值。2. 企业和券商会有部分留存股票,同时管理层也会有一部分股票。这部分股票除少部分可自由流通外,大部分是存在锁定期的。一旦上市时估值过高,到达锁定期时很有可能股价尚在调整时段,估值甚至会明显偏低。那么对于届时出现的高管套现需求,也会有很负面的作用。3. 由于市场的高度怀疑性和明显的运动惯性,超高估值的股票,一旦失去高增长高盈利的支持,就如同具有大量重力势能的物体,会急剧下跌并且造成严重的超卖现象。而超卖后的流通股股价偏低,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或产业基金盯上,大量购入股票从而谋得大股东地位,这对创始者来说也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我和三水看法不太一样。发行价格应该是越高越好。中长期来看,股票价格应该有比较稳定的估值中枢。股票发行价格有时候会偏高,上市以后逐渐下跌,但是长期来看也不过就是跌倒估值中枢附近。如果发行价格偏低,上市以后就上涨,涨也不过就是涨到估值中枢附近。不论发行价格怎么定,最后价格都会回归那个稳定的估值中枢。所以发行价高不高,有多高,跟上市公司中长期的市值都没关系,对企业未来的融资能力、股东财富也没什么影响。如果这样的话,当然是发行价格高一点,发行时多赚一点比较好了。发行价格太高了,上市以后会“破发”,这个词说起来比较难听,这可能是高价发行不太好的地方。但是和多出来几千万甚至更多的募集资金相比,好听不好听就不重要了。
IPO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公司定一个价,然后卖一部分给有钱想投资的人,简单的说就是卖东西。既然是卖东西,就好解释了:如果定价偏高一点儿会怎样?不同人对于同一个东西认同的价值不一样,定价稍微偏高,还是会低于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人的估值,他们会买下来形成开盘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易,慢慢的趋近实际的价值(也就是大家的平均值)。交易发生的原因会有少量的投机、短长期投资的差异在里面。 如果定价偏高太多,就会出现股票发不完的情况,facebook就会募集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资金。其实就相当于少卖出一些股份。股价涨跌当然还会有一些公关效应,股价跌总不会对企业做事情有好处。卖出去以后的股票的价值当然和公司将来的收益密切相关,是市场对于公司将来收益的期望值决定的。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不理性,不一定按照市场规律走,所以中国股市的例子需要谨慎参考。这些人也会去美国投资,美国股市也有少量的非理性的人,但是资金总量不会太多,对股价影响有限。
IPO中公司的价值是如何确定的?如何看待投行在IPO承销中给公司的定价太低,导致IPO首日股票大涨,新股投资者大赚,而创始人与公司却似乎在其中并无得益?
公司是否被贱卖
2010年6月,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IPO,募集2.26亿美元,首日股票上涨41%。特斯拉上市前只有一季盈利,上市前一年亏损高达5500万美元;而此前在愁云惨淡的市场上市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上市当天也是高涨50%。
由此可见,与当当网首日较发行价上涨86.94%一样,IPO当天的表现由多种因素决定,尤其对高科技股、小盘股而言,最高超的投行也无法给出精准的定价。只有像通用汽车这样的大盘股重新IPO,多家投行参与发行,在与多家基金询价、协商的基础上,上市当天仅高出发行价3.6%,算是不过不失,没有所谓的 “(美国财政部)国有资产流失”。
投行是否贱卖公司(underpricing),也是管理与财务学研究的热门题目。投行给出的IPO价格与上市首日的价差,在管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是“未保留财富”(unretained wealth):也就是创始人与上市公司未能获取,但被新股认购者(其中大部分是与投行关系较好的机构客户)获取的财富。当当网在上市前,曾三次调整发行价,从12元涨到16元,公司筹集的资金从2.04亿美元涨到2.72亿美元。但如果按IPO当天收盘报29.91美元,筹集资金将超过5亿,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未保留财富。各地上市制度有差异,香港股市规定,如果股票认购率超过一定水平,大部分需由散户投资者抽签决定,这些未保留财富即由散户享有;中国大陆由于流行“炒新股”,全部由抽签决定,但贱卖水平往往更高,因为监管部门决定发行价。
投行贱卖公司或者IPO折扣幅度的高低,由多种因素决定。本刊日总第301期《创新如何不被腐败扼杀》一文中,指出上市公司或其CEO以前的腐败行为(或潜在的法律诉讼)可能引发IPO折扣。此外,德州A&M大学塞尔图(S. Trevis Certo)等教授认为还有以下因素:
1. 投资银行家规避承销风险,以避免新股风险和新股失败。对投行而言,首日大涨不可怕,上市几个月内跌破发行价,才是投行的耻辱。这也是李国庆对大摩的主要指责。
2. 买方垄断。信誉良好的投资银行家对上市公司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使这些银行家们有可能为自己的首选客户或长期客户提供低价股票,从而间接地补偿这些客户。
3. 投机泡沫。新股在交易第一天猛涨,是因为投机导致。由于超额认购,投资者无法取得首次发售价格的股票,就在上市当天溢价买入。特斯拉、A123都未盈利,股票投机的成分很高,当当网的发行市盈率同样高达48倍。
4. 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精明的投资者与没有经验的投资者之间,都有不对称的信息,都可能导致IPO折扣。对中国远赴美国上市的公司而言,这种不对称就更高了。当当网的上市概念是“中国的亚马逊”,亚马逊上市之初,利润率同样很低,但周转率很高,随后每年都能增长100%以上,当当网还需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
5. 市场反馈。投资银行家有意识地将股票优先出售给一些“基石投资者”,从他们的估值中确定股票价格,从而减少IPO折扣。Facebook的利润目前无法与众媒体比高,在上市前最后一轮引进高盛,就是行为金融学上的“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为未来IPO的其他投资者定好参考价格。但基石投资者的引进也可能引发其他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在IPO当天炒高股票,例如索罗斯基金对四环医药的投资,使四环医药在香港IPO时能以招股价区间的高端定价,招股价相当于该公司2011年预测市盈率的26.7倍。
6. 信号假说。上市公司如果有一些声誉极隆的投资者投资,或者名望极高的董事加盟,或者发行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审计公司有很好的声誉,可以看作无法替代的信号。根据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彭斯的信号理论,这些声誉的加注可以减少IPO折扣。例如比亚迪本来很早就可以回归A股上市,但为了吸引巴菲特在H股的投资,甚至推迟了A股上市的时间。而华为最近高调地宣布EMT成员进入董事会,也是给出一个不会演变为家族控制的积极信号;
. 羊群效应。IPO 折扣太高,可能引诱一些关键的少数投资者购买,从而引发羊群效应,让更多谨慎的投资者也参与投资。高质量的公司故意贱价销售,随后在信息完全,市场稳定之后进行增发。由于低质量的公司很难在增发的时候弥补贱价销售的损失,所以高质量公司可以将贱价销售作为公司质量的信号。
8. 所有权分散。新上市公司对外发行过多的股票,将增加了股票的市场流动性,但股东数目过多,增加了外人施加管理影响的能力,也可能导致IPO折扣。
塞尔图等教授对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上市的748家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81%的公司在IPO时存在折扣,平均折扣为17%,只有14%折扣为零。另外 5%的公司折扣倒贴(跌破发行价)。他的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如果创始人同时担任CEO,公司的IPO折扣更高,会使投行“贱卖”公司的水平提高 5.6%。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创始人同时又是CEO的情况下,CEO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更乐观,而有经验的投资银行与投资者往往对这样的公司更谨慎,定价谈判时更可能压低定价。有很多研究也发现,为了IPO买个好价钱,新上市公司更可能粉饰报表。
把钱留在桌子上,给除了发行人,上市公司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申购新股的人)过高的估值如果没有持续的高增长很可能带来股价的下跌,引发恶意收购
IPO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公司定一个价,然后卖一部分给有钱想投资的人。如果定价偏高一点儿,不同人对于同一个东西认同的价值不一样,定价稍微偏高,还是会低于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人的估值,他们会买下来形成开盘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易,慢慢的趋近实际的价值(也就是大家的平均值)。交易发生的原因会有少量的投机、短长期投资的差异在里面。如果定价偏高太多,就会出现股票发不完的情况,公司就会募集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资金。其实就相当于少卖出一些股份。
认同和~~一、IPO是卖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股权,把股权当作一个商品来看。二、发行当天,波动幅度到处大不大呢。这个要看股票的规模。如果是高新科技企业或者是小盘股,因为船小好调头,人为操纵股价的可能性比较大,波动一般比较大。对于大盘股,首先是船大难乱调头,其次是会有多家投行参与其中,所以一般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三、发行价与当天或以后日子的波动幅度之间的差额。形成了【未保留财富unretained wealth】,发行价对应的钱应是给上市公司、创始人,这个差额是给认购者。四、对于投行来说,应该是倾向于压低价来发行的。原因有3个:1、面子问题,如果首日低开,以后高走,这就有面子。反之,没面子。2、投行要给优质的客户提供低廉的股票以讨好客户。所以作为中介方,就会压低上市公司的股票。3、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在IPO这一块一般没有投行懂得那么多,就缺少议价的主导性。五、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应该也是倾向于低价发行的。原因也有3个:1、低价可以引进好的【基石投资者】,从而引发【羊群效应】,股票就好卖些。2、如果低质量的公司会故意低价卖股票,那么即使以后增发,可能也收不回贱卖所造成的损失。高质量的就可以弥补上首发时的让利,所以,股价低开有时是高质量公司的信号灯。3、如果发行价过高,可能会使股价没有高增长高盈利的支撑而下跌,这时怕被竞争对手盯上大量购入股票从而谋得大股东地位,这对于创始人来说极为危险。六、【第一手卖出去以后股价涨跌跟公司的实际收益都没有关系了吧】这种说法欠妥。1、好的上市公司应是想企来壮大发展,而不是只靠首发的套现,所以会有以后的增发。所以,IPO弄成功了,那么对于企业的名声有好处。有利于以后的再融资。2、股票是有锁定期的,即使首发很高很高,但能不能熬到锁定期过后呢。所以还是要看以后的发展。责任编辑:xlp
52418人问过
48179人问过
40187人问过
28871人问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医药股票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