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股票分析现在习以做长线投资可以吗?本人需要翻倍才不会亏损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都說: 谁在和康美做生意?$康美药业(SH600518)$ 说明:本人融了康美的券,规模不大,一万股。康美股票下跌才能获利,我写这篇文章不可避免带有些许偏见,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 - 雪球&:谁在和康美做生意?$康美药业(SH600518)$说明:本人融了康美的券,规模不大,一万股。康美股票下跌才能获利,我写这篇文章不可避免带有些许偏见,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应了解这一点。我是在看了 《康美谎言》和 《康美故事》后做空康美的。感谢他们发现了这家公司的问题。但质疑发生以来康美的股价表现,让我不得不为自己的利益做一点贡献。感谢周刊的一位记者从预付账款科目发现康美将数亿的广告款付给了一家注册资本仅3万元、因完成崇高历史使命已注销的公司。受周刊记者的启发,我也从预付科目出发,做了一番探索。我试图发现的是:谁在和康美做生意?要搞懂康美的生意经不容易,因为自2011年报始,康美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少。朋友们可将之与2010年的年报对照阅读。当然2012年的披露更加离谱。(a)业务细分披露越来越粗,2012年甚至将出售商铺所得记入“中药”图:业务细分数据2010年还能看到的中药细分——中药饮片、新开河产品(人参)、中药材贸易,2011年合并成了中药。中药饮片和中药材贸易是一回事么?完全不是。2010年中药饮片、新开河产品(人参)、中药材贸易这三者合计收入为22.7亿,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的49.6亿,是哪部分在增长?2012年报细分与2011年相似,这种细分更加可笑。2012年康美亳州中药城的商铺对外销售并入账了。收入细分里却看不到这部分,跑哪里去了?大概是记入“中药”里了。不带这么玩的吧?因为商铺卖的是中药材,所以卖商铺的收入计“中药”?这还怎么分析、估值?(b)不再披露详细前五大客户“现在大家都这么披露,原先康美是过度披露”,你要这么说,我也没什么可争论的。不过从上表可以看出,康美向前5大客户的销售增长幅度有限,仅为12.4%(380,883,525.42/338,855,684.06-1)。因此,有理由相信,2011年康美收入的增长不是与老客户的生意规模在急剧膨胀,而它与越来越多的客户做生意。仅仅因为“康美之恋”的广告,所以越来越多的中药材贸易商站到了康美麾下?(c)不再披露预付款项前5名名单这个后面细说。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康美选择越来越少的披露,背后肯定不是“纠正过度披露”的错误,而是刻意想隐瞒什么。康美前五大客户主要是中药饮片客户,我觉得这部分疑点不多。但别忘了康美的核心业务是中药材贸易业务,数据简单外推显示康美2011年中药材贸易收入35.7亿元,占公司业务收入59%。但试图从业务细分、前五大客户等看出康美在与谁做生意是不可能的。让我们回到2009年年报预付款项细分上,从中可以看到康美的上游。上表中单位名称居然是“预付‘景天苷注射剂’技术转让费”、 “预付‘毒热平注射剂’技术转让费”。靠,这也行?具体信息没说,没关系,看之前年度的年报。2008年报p55内容如下:b、公司于2006 年9 月与北京群隆华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关于“景天苷注射剂”技术转让合同书,总额合计30,000,000.00 元,2006 年9 月年已支付第一期款18,000,000.00 元,2008 年12 月已支付第二期款9,000,000.00 元。c、公司于2006 年9 月与北京市中医药大学签订关于“毒热平注射剂”技术转让合同书,总额合计15,000,000.00元,公司已按合同条款支付了第一期款9,000,000.00 元。2006年报p39内容如下:公司于2006 年9 月与北京群隆华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关于“景天苷注射剂”技术转让合同书,总额合计30,000,000.00 元,并已支付第一期款18,000,000.00元。2008年报中的“北京群隆华科技有限公司”应为“北京群隆华汇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北京工商局网站上只能查到后一家公司而查不到前一家公司。好吧,一家一家说。1、青海宝峰土特产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土特产品、中药材的销售(专项规定的除外),冬虫夏草、青贝、农副产品的收购(不含粮食)、批发销售(来自Google)网站上找到的电话已无人接听青海工商局查询结果:已注销。网页没显示注销的时间。2010年报没再出现这家公司,大概是2010年注销的?有康美这样的大金主,2009年末预付近9000万购冬虫夏草,公司居然还注销了?是不是这里面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2、北京童年时光影视文化传播中心这个不多说了,证券周刊上写过这家公司。注册资本3万,康美付了它巨额的广告费。目前已经注销。3、北京群隆华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显示这家公司尚健在,注册资本50万,地址在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里10号楼412室。利用5.1的好天气,去了趟朝阳区花家地南里10号楼。照片如下。这是一栋居民楼。只是412室无法确定,因为有好几个门洞,正确地址应该是朝阳区花家地南里10号楼x单元412室。向居委会大妈询问北京群隆华汇科技有限公司,大妈表示没听过这家公司。康美的3000万付给了居民楼里的这家公司?你信么?我信,因为康美不是付了好几亿的广告费给一家注册资本为3万元的公司么?4、北京中医药大学这个不多说吧。5、青海珍宝土特产有限公司情况同1,已注销。看了获得的这些资料,我特么非常头晕,康美究竟在和谁、以什么样的方式做生意啊?难道和康美做过生意的公司就得死?下面是我含有偏见的猜测。在天朝做生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灰色部分起了很大的润滑作用。象康美这样的民营企业,短短几年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近100亿,更是难以想象。对比信托公司的利率,就知道康美的这些资金成本有多低。要获得这些低成本资金,会有额外的资金成本。假定额外资金成本2.5%,100亿对应的xx支出为2.5亿元。我推测,上面除北京中医药大学外,其他均为有特定目的的“项目”公司。这些公司一旦“项目”完成,公司的使命随之终结。这些,你懂的。这些“项目”难道会和监管部门毫无关系?当然不会。康美事件以来证监会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一切。投鼠忌器啊。写到这里我忽然悲观起来,准备明天回补、认赔出局。因为如果证监会不作为,谁也拿这种骗子没办法。证监会会作为吗?答案是:不会。万福生科的案子已经说明中国资本市场是怎么回事。好吧,认赔、出局。()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00518康美药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