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镇多少年前开始实施购买养老保险的

虎门港主体设施位于沙田镇境内,但港区和镇区分别由沙田镇政府和虎门港管委会 &#4..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项目名称: 虎门港·沙田镇概念规划 - 东莞沙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沙田镇、虎门港落实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方案
当前位置:
沙田镇、虎门港落实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
字体大小:
为顺利推进我市生态市创建工作,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以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为抓手,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构建生态安全,通过强化生态意识,完善生态制度,推动行为方式的革新,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新型生态城市。
二、工作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线,以建设美丽东莞、实现绿色崛起为核心,构建东莞生态市建设框架和核心体系,通过功能区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进重点行业的生态化转型,能耗物耗得到有效降低,城市循环经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国土开发利用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形成良好的生态安全格局。至2016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创建成为广东省生态市;至2017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向环境保护部申报验收;至2020年,全面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培育具有东莞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奠定基础。
三、主要任务
落实国家生态市的建设指标共有5项基本条件和23项考核指标,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多个方面。为巩固提升现有成绩,努力攻克薄弱环节,如期达到考核目标,现将落实创建任务具体分解如下:
(一)建设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1.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一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通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强化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引导产业布局调整与生态转型。推动镇港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基础,引导产业向环保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容量富余的区域聚集。加快虎门港开发区的发展,推动沙田镇创建成为“国家生态镇”。推动沙田镇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污染企业主动搬迁入园。对不能达标排放的重点污染企业,依法给予关闭或要求搬迁入园。三是推行清洁生产。在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的同时,在重点行业全覆盖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到2015年,全面完成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的比例达100%。
责任单位:镇港环保、经贸、经发中心、外经、招商、国土、规划等部门及各相关村委会
2.构建生态农业体系
一是调整优化结构布局。做精做优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建设生态农业园,努力培育发展黄唇鱼、设施农业、火龙果、番石榴、种苗等新兴产业。二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力争到2020年,建成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开辟农业旅游线路1条。三是逐步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推广农业生态用水模式,提高土壤监测能力,开展水乡地区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镇港农业、环保、宣传、经贸等部门及各相关村委会。
3.构建绿色服务业体系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服务业。加快培育服务业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合理规划物流、旅游、产业等聚集区。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虎门港物流服务业。三是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生态化水平。建设健康安全的餐饮业、游憩休闲的生态旅游业、绿色健康的生态会展业和低碳环保的住宿业,完善旅游区生态调控与管理,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镇港经贸、经发中心、外经、招商、农业、科教、宣传等部门及各相关村委会
(二)建设集约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1.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是建设改造供水系统。进一步调整供水结构,实现镇港供水“一张网、一水企”。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节水制度及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农田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节水。制定重污染行业废水回用管理办法,加强工业废水循环回用。完成环保专业基地电镀、印染污水处理厂污水化处理工程及中水回用系统工程的建设,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责任单位:镇港水利、水厂、环保、农业、住建等部门
2.优化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
一是实施土地资源管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对各种开发行为实行分区管制。加强生态用地建设和保护,调整组成结构,改善功能,发挥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二是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力推进“三旧”改造,加强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督促挖潜盘活存量土地。三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2015年,水土流失治理率不低于93%,2020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
责任单位:镇港国土、水利、“三旧”改造办、经贸等部门
3.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是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研究制定海洋主体功能区、海岸保护与利用、海岛保护、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等规划,进一步完善、规范用海项目环评、审批、竣工验收程序。二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完善虎门港建设,做强滨海旅游业,建设现代海洋渔业,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强立沙岛石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监控管理。加强海洋资源环境调查和保护,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海洋环境在线监测,加强海洋数据库与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责任单位:镇港农业、环保部门
4.加强能源保障
一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碳排放、低附加值的项目,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利用,推进环保专业基地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供项目建设,争取在2015年前完成。二是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广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的开发应用及生物质能应用。
责任单位:镇港经贸、环保、城管、住建等部门
(三)建设持续承载的环境支撑体系
1.进一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一是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加快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重点是福禄沙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网的完善建设,加快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城乡全覆盖。二是深化工业水污染源防治。进一步强化对重点排水行业、企业的环境监控,实施总量控制和稳定达标管理,严惩超标排放和偷排偷放行为。以水乡特色经济发展区重污染企业整治为契机,加快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入园;三是全面推进河涌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内河涌的综合整治,同时,按照每年至少完成1条河涌整治的工作任务,争取利用3~5年,基本恢复内河涌水体生态系统。
责任单位:镇港水利、环保部门及各村委会
2.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一是全面推进联防联控。实施珠三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落实东莞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二是深化工业大气污染源治理。继续加强企业锅炉的脱硫、脱硝工程建设,确保综合脱硫率达90%以上、脱硝率达80%以上。加强工业锅炉污染防治。三是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进一步实施“黄标车”淘汰更新工作。四是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建立有机溶剂使用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登记报告制度,完成镇港重点监管名录企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达标排放治理,全面开展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五是加强城市扬尘控制。推进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控制道路扬尘,推进堆场扬尘综合治理,禁止露天焚烧垃圾,推进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
责任单位:镇港环保、住建、城管、城市综合执法、交警等部门
3.进一步控制噪声污染
一是加强重点噪声源污染防治。推动企业采取有效减噪措施,限期治理厂界噪声不达标现象;加强对达标率低的重要时段和敏感区域的噪声控制,强化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饮食行业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管理;加强对高音喇叭、音响设备等的监管。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区公交线路,实行机动车分区限时管理,减少交通噪声。二是完善噪声监测监管体系。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和噪声显示屏,开展道路噪声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覆盖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责任单位:镇港环保、城市综合执法、交通、交警等部门
4.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一是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完善镇港建成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推进镇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二是推进固废减量化和综合利用。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垃圾产生量,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建设,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工作。对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固废综合利用量、处理处置进行总量控制,开展建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对产生炉渣粉煤灰、污水处理污泥、包装材料的企业,其综合利用率要达到100%。三是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排放实行从末端处理向源头削减和实现全过程管理控制,规范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镇港医疗废物集中达标处置率达100%。
责任单位:镇港城管、环保、卫生等部门
5.加强核与辐射污染防治
一是配合市环保局开展环境辐射本底调查。二是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确保放射性废物安全收贮率达到100%。强化电磁辐射申报登记、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工作,优化、规范产生电磁辐射项目的建设和布局。
责任单位:镇港环保部门
(四)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体系
1.开展生态示范建设
在镇港范围内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社区)创建工作,至2013年,沙田镇已完成了94%以上的村(社区)创建成为市级生态村(社区),争取在2014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乡镇。积极开展名镇名村及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镇港环保、住建部门及各村委会(社区)
2.建设优美生态环境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沙田镇阇西山公园及淡水湖、南环河“一河两岸”的配套设施。加强林地保护和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积极实施公园绿地建设工程,实施居住区内的绿化建设和城市立体绿化工程,继续推进城市绿道网络建设,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于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
责任单位:镇港城管、农业、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
3.深化农村环境整治
全面清理畜禽养殖污染,2013年前依法划定禁养、限养和适养区,修订完善相关的畜禽养殖业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养殖业污染整治的长效机制,深化巩固非法畜禽养殖业清理成果,推进农村“绿化、净化、美化工作”,重点抓好镇村出入口以及主干道、国道、省道两侧1000米以内镇村环境整治,全面消除脏、乱、差现象。
责任单位:镇港环保、农业、城管等部门及各村委会
4.建设低碳人居环境
努力打造绿色建筑,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建设绿道及自行车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化出行环境质量。
责任单位:镇港住建、交通、规划、城管等部门及各村委会
(五)建设绿色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
1.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加强全民生态警示教育、生态保护教育、绿色消费教育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开展绿色学校(幼儿园)、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将绿色创建活动与生态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教育的主要阵地。
责任单位:镇港宣传、环保、科教等部门
2.深入培育基层生态文化
加强企业、社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环保自律和治污责任感,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扩大环保志愿者队伍,组织一系列持续性的环保活动,促进良好的环保社会风尚形成。大力倡导扶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文化,创新生态文化下乡村、进家庭的活动形式和机制,规范乡规民约,强化生态理念,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责任单位:镇港宣传、团委、环保等部门
3.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一是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加强历史城区的风貌控制、保护和修复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改善历史街区保护状况。二是加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加强对镇港具有岭南文化特征的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发展,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氛围。
责任单位:镇港宣传、文广、规划等部门及各村委会
(六)建设高效文明的生态制度体系
1.推进政府生态行政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全面清理和修订规范性文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二是创新政府决策机制。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生态道德教育,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推进生态环境统筹管理。三是推进生态环境统筹管理。推动完善与周边地区的环保合作制度,建立各村、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责任单位:镇港环保、国土、水利等部门
2.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一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在资源、环境与生态领域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环保的知情权。二要拓宽和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探索并建立生态文明相关非政府组织培育机制,以电视、网络、报刊、走访、调查问卷、听证会或者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以拓宽和畅通公众参与。三是在制度上给予公众参与环保以有力支持。推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让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均可以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以各自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制止和处罚环境破坏行为。
责任单位:镇港宣传、环保部门
四、重点项目
为保障生态市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实现创建目标,镇港落实东莞生态市建设共规划重点项目58项,经费来源于镇港财政和企业、市场等多方面投入,包括生态经济体系重点项目、资源保障体系重点项目、环境支撑体系重点项目、生态人居体系重点项目、生态文化体系重点项目、生态制度体系重点项目等,具体详见附表2。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
组织编制《东莞市沙田镇(含虎门港沙田区域及立沙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沙田镇(含虎门港沙田区域及立沙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沙田镇·虎门港落实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方案》,成立创建省生态乡镇、国家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及创建办公室,为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做好充分准备。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
组织召开镇港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动员大会,部署创建国家生态市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创建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创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建立镇港创建国家生态市资料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与考核指标相关的各年度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影像材料等。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创建宣传,在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创建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工作动态,广泛发动群众,营造良好创建氛围。至2014年底,全面完成省、国家生态乡镇的创建任务并通过验收。
(三)自查验收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
邀请市环保局专家来镇港进行现场调研,为创建工作进行工作指导和技术审查。组织进行全面模拟自查验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各项考核指标要求。
(四)申报迎检阶段(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
配合组织编写东莞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汇总整理生态市创建档案资料,迎接环保部组织的技术评估和考核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成立创建机构
镇港成立落实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领导小组,由虎门港管委会主任、沙田镇镇长贾贵斌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创建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国家生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生态办,设在环保分局),由环保分局局长杨华青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生态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均要建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切实承担起与创建相关的工作任务,形成分级管理、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组织架构。
(二)健全机制,确保任务落实
一是建立创建综合决策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以及各成员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对工作情况进行调度,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解决问题,统筹解决创建工作重大事项,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要按照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部门职责分工见附表3),制定本部门、本辖区的创建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科室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进度,落实专项资金。各部门、各村(社区)要确定一名创建工作分管领导,并由一名主要工作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加强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及时反馈本部门创建工作情况,切实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进、考核指标技术资料及工作信息的报送,建立本部门、本辖区的创建资料档案。
三是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编制《落实东莞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简报》,各部门、各村(社区)要及时报送相关工作信息,定期报送工作进度,推广先进经验,反馈存在问题,使《简报》成为市生态办及时掌握创建进程,协调解决创建难题的重要信息来源。
四是建立重点事项督查督办制度。镇港生态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牵头部门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做好相应督查和指导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对重点事项开展实地调研和巡查督办;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五是建立创建绩效考核制度。将各部门、各村(社区)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信息的报送情况纳入创建工作考核内容,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挂钩,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评,并发布考核通报。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国家生态乡镇和国家生态市创建的宣传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国家生态乡镇和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的信息公开,让市民充分了解沙田镇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和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的相关工作进展、工作成效,拓宽市民参与创建的渠道,自觉接受媒体和市民的监督,全面提高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参与率和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度、满意度。各部门、各村(社区)要结合各自的创建工作任务,以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和生态市为主题,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生态建设宣传,提高创建知晓率,倡导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倡导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
(四)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镇港财政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投入,研究制定有关生态乡镇、生态市创建的财政政策,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安排好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确保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镇港要逐步建立环保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环境治理。要将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和生态市工作经费分别纳入镇港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热门城市: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东莞下半年工资变少 因缴纳社保多咗
进入下半年,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工资又变少了。不少市民都感到很疑惑,为此,市社保局以案例的形式解答了市民的疑惑。市社保局表示,因为社会保险进入新的社保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为一个社会保险年度),所以市民缴纳的社保也相应调整,社保交多了,自然到手的工资就变少了。冯先生,是东莞某企业的员工,今年和去年的工资均为3000元。因为东莞市2013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506元,而2014年则为3005元。所以今年他个人需要交纳的社保是270.03元,企业则为他交纳489.09元。冯先生个人需缴纳的社保费上涨主要是由于他个人工资的上涨和社平工资的上涨所造成的。案例单位和个人合计社保支出759.12元来自四川的冯先生,今年38岁了,现在是东莞某企业的员工,工资为3000元,入职当月单位已经为他到社保局办理参保了,其参保险种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那么究竟冯先生每个月要缴纳多少的社保费,单位又要承担多少钱呢?(备注:该单位工伤保险费率为0.5%;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4986元;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05元;本市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967元;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510元。)由此可见,冯先生每月需在工资里扣除社保费270.03元。温馨提示换单位不需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市社保局特别强调:“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因此,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参加养老、工伤、失业、医疗保险。同时,社保局表示,用人单位应按职工上月工资总额如实申报缴费工资。工资所指的是: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工资收入。此外,东莞市的社会保险已实现了市内联网,参保人在本市内变换了参保单位,不需要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只需要原用人单位办理停保,新参保单位办理参保手续后,保险关系自动累计。
【延伸阅读】
18000元/㎡
15000元/㎡起
均价 : 待定
位置 : 麻涌大道麻涌地税局旁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6085
均价 : 15000元/㎡起
位置 : 松湖花海青田路实验小学对面
热线 : 400-898-3296
15000元/㎡起
均价 : 待定
位置 : 松湖花海景区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6093
均价 : 18000元/㎡
位置 : 松湖烟雨内
热线 : 400-869-1111 转 30366
18000元/㎡
均价 : 6800元/㎡起
位置 : 大步(行政中心旁)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6062
6800元/㎡起
均价 : 15000元/㎡
位置 : 黄旗山南麓,鸿福东路与金树路交汇处
热线 : 400-898-3369
15000元/㎡
均价 : 9000元/㎡
位置 : 松山湖大道与新城大道交汇处(创意生活城旁)
热线 : 400-898-3258
均价 : 12000元/㎡
位置 : 松山湖大道与新城路交汇处(城轨总站旁)
热线 : 400-898-3318
12000元/㎡
均价 : 10000元/㎡起
位置 : 旗峰路与东城西路交汇处
热线 : 400-898-3696
10000元/㎡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030367号-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上传海岛图片 万元大奖等你拿
三大项目落户东莞沙田镇虎门港 投资总额近120亿元,预计年内正式启动建设
&&&&图为虎门港沙田港区。甘海鹏&摄
&&&&29日,东莞市沙田镇虎门港将一举签下三大项目,投资总额近120亿元。据了解,这三大项目分别为泥洲岛粮油物流加工产业园项目、飞达华南供应链管理基地项目以及嘉华沙田国际物流中心项目,该三大项目预计年内将正式启动建设。&&&&临港产业集聚效应的凸显,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是吸引越来越多重大项目落户镇港的主要因素。从今年前4个月的统计来看,镇港年度招商引资目标200亿元完成进度已过半。同时,今年镇港共有16个项目纳入市重大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7亿元,第一季度的投资计划也已超额完成。&&&&投资总额近120亿元&&&&据镇港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三大项目均为镇港引进的优质项目,其中泥洲岛粮油物流加工产业园项目为广东物资集团投资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02.7亿元,用地总面积约1155.7亩。据介绍,粮油物流加工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成为省级大型粮油集散与加工产业基地,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粮油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我国大宗粮油商品集散与贸易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粮油加工部分年产值可达70亿元,年税收不少于1.5亿元,电子交易部分年交易量达到600万吨。&&&&另一签约项目——飞达华南供应链管理基地选址于沙田镇穗丰年村,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用地总面积约213亩。规划建设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现代供应链管理基地,采取“1+3+3”结构,即“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业务,以基础物流、综合物流和特色物流为三大产品线,以物流信息交易功能、咨询服务高效准确和高端客户群为三大核心竞争力”,设计并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10亿元,年税收约1亿元,能为镇港每年增加40亿美元的外贸进出口额,同时,每年镇港集装箱港口业务也将增加2万标箱。&&&&此外,嘉华沙田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将建于沙田镇大泥村。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38亿美元,用地总面积约166亩,规划建设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物流仓储设施及办公配套,为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及为上述企业提供支持和后台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提供量身定制的符合现代物流园区品质的集商品展示交易、冷链冷库、存储配送、分拣转运、总部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级商贸展示物流设施。项目建成后,年产值约10亿元,年税收约5000万元。&&&&据介绍,三大项目的落户将加速珠江口东岸临港现代产业集聚区的打造。镇港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表示,三大项目将推动镇港仓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镇港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同时提升镇港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此外,将进一步推动沙田镇虎门港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粮油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促进镇港电子商务及外贸进出口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吸引投资,需要良好的交通环境。镇港坚持路网先行,实施交通路网的内联外拓,采取建设安置房等强力有效措施,全面加快虎门港征地拆迁安置步伐。据介绍,近几年来镇港共启动建设道路14条,建成通车道路7条,辖区内的瓶颈路、断头路全面打通,与周边区域的路网顺畅衔接。今年,镇港将继续实施内联外拓工程,启动连接中心区和泥洲岛的港湾大桥建设,推动疏港大道延长线等13条道路建设,进一步打通交通壁垒,致力构建连接周边镇街、贯穿市内外、通达珠三角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确定将项目建在沙田镇虎门港之前,公司曾做了详尽的调研。”中国安华仓储投资公司总经理、嘉华联合仓储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段仲文对笔者表示,对于一个物流园区项目来说,所处的区位至关重要,而东莞恰好处于整个珠三角的几何中心。“看到这一点,我们决定将项目放在东莞,进而选择了沙田镇虎门港。”他认为,对于这个项目而言,沙田镇虎门港所处的区位是得天独厚的,将为项目今后的发展提供很有力的支撑。&&&&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林浩钧也告诉笔者,集团将项目设在镇港,主要看中了镇港优越的区位优势、港口土地资源优势以及港口泊位优势。从区位方面来看,虎门港处于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三角经济区中心位置,通过虎门大桥与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城市发展轴带相连,具备优越的经济集聚的辐射优势。同时,泥洲岛作业区附近有107国道、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从虎门港经广深高速不足1小时车程可分别直达广州和深圳两大机场,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从港口土地资源方面来看,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地处珠江水道出海口咽喉,主航道53公里,水深面宽,在珠江三角洲各水道中居首位;从港口泊位方面来看,3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通过,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粮油物流产业加工园在虎门港泥洲岛作业区投资建设,主要是考虑能充分利用当地岸线港口资源,把原有3.5万吨级码头升级改造成7万吨级深水码头,后方土地可以统一规划建设粮油中转仓库、代储仓,贸易交易中心及粮油加工产业园。”林浩钧说。&&&&多政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镇港目前正在申报的综合保税区,也成为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的重要因素。另一家签约项目投资方负责人对笔者介绍,该公司在项目选址时也曾到多地勘察调研,而虎门港一个重要的优势就在于目前正在申报综合保税区。“目前公司也在谋求转型,需要寻找一个产业和服务的集聚区,而东莞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城市。”上述负责人对笔者说,尤其是综合保税区申报成功以后,对于该公司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以嘉华沙田国际物流中心项目为例,该项目规划建设的物流仓储设施及办公配套,主要为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等提供服务,其中电子商务则是一个重点。“东莞当前正在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战略性调整,致力于引进一些高端、新型的产业,而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正是东莞目前着力发展的方向之一。”段仲文认为,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高端制造业,都需要强大的现代物流服务能力来提供配套,而嘉华沙田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正是着眼于这一点。&&&&“更强大的现代物流配套能力,将为在东莞发展的电商、互联网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配套服务,推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段仲文如是说,同时,强大的物流配套能力也将帮助东莞吸引更多电商、互联网企业的落户,以推动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专题撰文&何康杰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双语报道]9.3大阅兵中的广东方队盘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市沙田镇杨公洲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