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如发明的飞机飞机公司的名字叫做什么

中国最早的飞机是_百度知道
中国最早的飞机是
譬若如何发明了锯子,一个叫墨翟,莫详年代”。公输般最伟大的发明是“飞机”,尽管他改变了木工的生存形态并以此成为了他们的祖师爷。《酉阳杂俎》说他“巧侔造化”,然而关于他的传说。《酉阳杂俎》说公输般在凉州建造佛塔时,在我们的国家却是妇孺皆知,但《酉阳杂俎》却说他是“敦煌人。公输般这个人,木鸢就可以飞动。
嘿嘿在东周就有了哦,《汉书叙传》则说他“榷巧于斧斤”,出现了两个伟大的军火商。然而公输般最伟大的发明却不是锯子,一说他是鲁国的大夫东周王朝的时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鲁班,并不多见于历史,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然而所有资料公认的是他制造军火的高超技艺,却能够依靠机械的传动维持天空中的翱翔。公输般的故事,敲击机关三下,一个叫公输般,虽然没有动力支撑,造了一只木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冯如。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883年--日。
于日,冯如设计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没有命名。于日,试飞第三架飞机时,不幸牺牲。
有三种答案
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市附近的派得蒙特山丘上试飞,首次飞行取得成功。后来又进行过多次飞行,他的飞机飞行高度达210米,速度达到每小时105千米,沿海湾飞行距离曾达到32千米。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
冯如,日出生于广东恩平,十几岁去美国做工。经过10年半工半读,刻苦钻研机械工艺技术,掌握了机械和电学等方面的知识。
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成功后,冯如深受影响,决心要研制并驾驶飞机,以报效祖国。1907...
冯如,原名冯九如,乳名冯珠九,字鼎三,号树垣。日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童年仅读过几年书,便辍学牧牛了。他从小心灵手巧,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他对神话故事,特别是飞天故事,更十分向往。
  1895年,腐败的清廷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当时年仅12岁的冯如,虽然不懂国事,但也尝到了家庭窘困的滋味。就在当年,他不得不挥泪告别父母,随亲戚远涉重洋,去美国三藩市谋生。
  为了研制飞机,冯如读了许多航空书刊,特别对杜蒙、法曼、莱特和寇蒂斯等著名飞机设计师的设计资料进行认真研究。经过3年努力,冯如终于在回国后的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
飞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_百度知道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是年初,广东革命政府为了加强空军的建设,特别设立了航空局。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任命杨逸仙为航空局长。杨遵照孙中山发展航空必须首先发展飞机制造业的主张,任职后立即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广东飞机制造厂。这是继冯如之后中国第二次自行制造飞机。杨首先认真挑选了20余名机械员,基本上解决了技术骨干问题。接着利用以前以美国购回的部分零配件及机具,解决了必要设备。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自行设计生产出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制造期间,孙中山经常亲临视察,勉励全厂员工群策群力。新飞机试飞那天,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临大沙头机场参加试飞仪式。孙中山以宋庆龄求学时的学名命之为“洛士文一号”。还载宋庆龄在广州上空飞行,最后一起在机前摄影留念。此外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市附近的派得蒙特山丘上试飞,首次飞行取得成功。后来又进行过多次飞行,他的飞机飞行高度达210米,速度达到每小时105千米,沿海湾飞行距离曾达到32千米。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冯如,日出生于广东恩平,十几岁去美国做工。经过10年半工半读,刻苦钻研机械工艺技术,掌握了机械和电学等方面的知识。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成功后,冯如深受影响,决心要研制并驾驶飞机,以报效祖国。1907年,冯如与其他几位华侨一起,在奥克兰租厂研制飞机,虽连遭挫折,但毫不气馁,经过10多次修改,终获成功。1910年,冯如又新制成一架双翼机,于当年10月至12月间在奥克兰进行表演,获得成功,孙中山先生称赞其为“中国杰出的人才”。冯如回国后,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他立即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经过3个月的努力,于1912年3月,制成一架与“冯如2号”相似的飞机,这也是中国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史的第一页。因此,冯如也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第一次飞行。由于操纵系统失灵,飞机飞至百余米时失速下坠,冯如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成为中国第一位驾机失事的飞行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你问的是中国自己制造的还是买来的??要说国民党的时候就已经有飞机了,而且能制造军事运输机~~~
好像是冯如制造的飞机,是日发明
我只知道美国的第一架飞机事1902年莱特兄弟发明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飞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欢迎光临广州图书馆!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南都广州&&
[科技篇·冯如 杨仙逸]鹰击长空,气吞山河
  &比方最新发明的大机器,是飞天的机器,也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最初发明的时候,不知死了多少人。像从前广东的冯如,他是什么人呢?就是创造飞机的人,就是驾驶飞机跌死了的人。&
&&&&&&&&&&&&&&&&&&&&&&& &&孙中山在冯如殉难10余年后说
  &广东早期航空人员之盛,多半由其手造。&
&&&&&&&&&&&&&&&&&&&&&&& &&民间对杨仙逸培养中国航空人才事迹的评价
  精彩言论
  &目睹美国工艺发达,心向往之。尝谓国家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乎机器。今中国贫弱极矣,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
&&&&&&&&&&&&&&&&&&&&&&& &&幼年冯如赴美当童工时有感
  &成一绝艺,归飨祖国。&
&&&&&&&&&&&&&&&&&&&&&& &&冯如归国效力时说
  &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 &&&冯如失事弥留时勉励助手言
  复活的灵魂
  冯如 杨仙逸& 最纯粹的信念支持了最热血的壮举
  飞行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一如对自由的永恒渴望。
  宋代有个人也想能如鸟一般地飞翔,就在自己身上绑上鞭炮作动力,结果可想而知,算是人类飞行梦想的一个前行者吧。同样是飞行在蓝天,冯如、杨仙逸远没有那位仁兄的天真与闲适,他们身上背负着爱国理想,显得要超越得多。
&&&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出身贫穷的冯如靠勤奋造出第一架飞机后,已经是名声满天下了,怎么看都有点企业家的味道,大可不必回到国内来参加革命,最终呢,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而杨仙逸本是个富商子弟,放着美国的优裕生活不过,偏偏一心追随孙中山,忠心耿耿,学兵器制造学飞行,都是根据孙中山的革命需要做的选择,最后还要回到中国来,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
&&& 我们有点想不明白的事,他们都做了,如果非要找原因,我以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爱国。在和平时期谈爱国,多少会显得有点空洞,但如果把目光投向一个世纪前,爱国的概念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顾一切的,融化在很多人血液里的。
  少年时代看近代历史,我曾经对某些问题大惑不解,比如说,鲁迅明明是个以中文为武器的文学大师,为什么竟然会说中国古代的书根本可以不读?胡愈之能写一手好文章,却认定只有拼音化才是中国文字未来的出路?郁达夫小说里的人物更是有点出奇,在自慰的时候还要喊出&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这样的天问。
  稍长之后,我开始有点领悟:恐怕正是对当时备受西方凌辱却又无力自强的国家怀着刻骨铭心的爱,他们才会有类似的反话。显然,我们根本不能认为这些看似没有多少道理的话语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他们的冲动与不冷静,其实恰恰验证了一句话:爱之愈深,责之愈切。
  知人需论世,要理解冯如、杨仙逸,就应该回首看一下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对于负笈海外的留学生与华侨,把外族的侵略与残缺破碎的旧有制度放在一起,其撞击之强烈,对人心理上所造成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这一时期的爱国心恐怕比哪个年代都要强烈。在社会处于一个极度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多种激进思路与过激行为都找到了生存的基础,从而可以让这个国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脱胎换骨。否则,真是难以理解,盘踞了几千年的旧有制度,何以能够摧枯拉朽般地一夜之间崩塌?
&&& 对国家的强烈的感情,几乎弥漫了在黑暗中摸索的整整一代人。不管他们做的是哪行哪业,似乎都在寻找自身与国家之间的一个联系通道。以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为坐标,我们来重新审视冯如与杨仙逸的人生轨迹时,也就可以充分理解他们那些单纯得近乎无限透明的无私举动了。
  如果说在众多文人们话语中,我们还只能委婉曲折地探寻到其炽热之情,那么,冯如与杨仙逸们却是选择了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式。
  从知道菜特兄弟制造飞机的消息,到后来自己筹集资金造飞机,冯如一直是秉承着&航空救国&的信念,家人要他回国时,他说&飞机不成,誓不回国&这种话,不是自觉行为如何说得出来?而他归国之后,对清廷的失望,让他选择了参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落脚点依然是爱国。
&&& 而杨仙逸表现得更为决绝。他从小受孙中山影响,名字也是根据孙中山的字而取,他先是考入机械系学习兵器制造,后又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学飞行,再到回国参战、培训人才,一生活动的中心只有一个:革命。这个时候,革命就是爱国的代名词。为革命出钱出力的人不可谓不多,但像杨仙逸这种为了革命奔走一生而献身,让父亲捐款捐到破产的人,大概还是风毛麟角吧。这时候,与其说革命是他的毕生事业,不如说爱国是他的人生信仰。
&&& 冯如也好,杨仙逸也罢,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彪炳的一页,尽管他们最初并不一定是想为历史创造点什么。他们选择的飞行,只不过是其爱国的一个具体表现。
  轰轰烈烈的壮举中,动机就是爱国这么简单。
  冯如:&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
  &冯如1号&&&东方莱特&
  因年幼家贫,冯如12岁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当童工。10年的发愤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冯如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在当地颇负盛名。
  当时曾有华侨富商集团邀请他主持一项发展祖国电力工业计划,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更为迫切,因此婉言谢绝,并于1908年集资在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经过4次改进,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后,冯如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他把这架飞机称为&冯如1号&。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了约800米。美国《三藩市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称他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冯如2号&&归国
&&& 尽管&冯如l号&此后在试飞中受损,未获完全成功,但大大鼓舞了华侨投资航空事业的信心,继续筹集资金把&广东制造机器厂&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正当冯如继续研制飞机的时候,又经历了几次试飞失利,厂房又突然失火焚毁,公司耗去的资金已超过公司资本的90%,冯如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在认真总结历次失败教训,并吸收当时先进经验后,冯如终于在1911年1月又研制成功了一架新型飞机,称为&冯如2号&,并于1月18日试飞成功。
  这一天早上,冯如驾驶着&冯如2号&飞机在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飞机在地面滑行了约30米后凌空而上,升至约12米高,环绕广场飞行了一圈后,先后飞向三藩市海湾及奥克兰郊区,最后徐徐降落在起飞的广场上。整个飞行历时4分钟。
&&& 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飞行,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竟用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详细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
&&& 此后两个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其最高时速为104公里,飞行高度达200余米,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前往观看飞行的中外人士不可胜数,欧美各媒体称赞道:&君之名誉时已飞腾于世界矣。&
  冯如为中国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当时美国曾有人以重金聘请他教授航空技术,冯如婉言谢绝了,却毅然应两广总督张鸣岐电邀,携机回国效力。
  革命&殉国
&&&&&&& 日,冯如率助手携带飞机和设备乘轮船抵达香港,两广总督派&宝壁&号军舰前往迎接冯如一行回广州。
&&&&&&& 冯如回广州不久,为了检查从美国长途海运回国的飞机是否完好,在燕塘作检验性试飞,结果机件锈蚀,运转失灵,飞机刚起飞即坠毁,幸好冯如安然元恙。
  日,震撼世界的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广州光复,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因为对清王朝的失望,以及坚信&航空救国&及发展祖国航空工业的抱负只有&入民国后或可实行之&,冯如毅然率助手参加革命。
&&&&&&& 不久,冯如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他立即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当时清朝廷尚在北京,冯如认为&虏巢未破,终为后患&,遂积极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准备北伐,并加紧制造飞机,以供北上参战。经过3个月的努力,1912年3月他制成一架与&冯如2号&相似的飞机。
冯如创办的广东飞行器公司。
冯如(坐者)与他研制的飞机在广州燕塘机场。
1923年,孙中山、宋庆龄在杨仙逸领衔组装的&乐士文&号飞机前合影。
&&&&&&&& 1912年3月,清朝廷已经垮台。冯如呈请陆军司定期为民众表演飞行,以普及航空知识,宣传航空救国思想,发展航空事业。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公开进行飞行表演。那天风和日丽,冯如先向到场的各界人士介绍情况,包括飞机使用、制造、驾驶等内容。接着,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凌空而上,但他急于升高,操纵过猛,致使飞机失速坠地;机毁人伤,经抢救无效,冯如以身殉国,时年仅29岁。
&&&&&&& 在冯如的影响下,旅美华侨飞行家陈桂攀、林福元、谭根等紧跟冯如之后,携带飞机回国,为发展祖国航空事业效力。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立有&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君如之墓&。为纪念他,其故乡恩平建有冯如科学馆、冯如纪念中学。
在国人心中,&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的名字代表着一种民族的骄傲。& 图/本报记者& 黄皓
  杨仙逸 对孙中山的绝对忠诚
  逸仙&仙逸
&&&&&&& 杨仙逸的父亲杨著昆是孙中山的挚友,又都是香山(今中山)同乡,孙中山在夏威夷从事革命活动时,经常出入于杨家,所以从少年时代起,杨仙逸便深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更是将孙中山的字&逸仙&改为&仙逸&作为自己的名字。
&&&&&&& 1909年,18岁的杨仙逸毕业于意贺兰学校及夏威夷大学预科,此时他学习优良,而且是位出色的运动员,尤其在射击方面有突出才能,曾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一等射击奖章。夏威夷组织自治军团时,还把他选为团长。
&&&&&&& 1910年,孙中山再次赴夏威夷发表演说,提出把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杨仙逸决心追随孙中山,毅然加入同盟会,他感到要革命救国,就必须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武装部队,于是考入加利弗尼亚哈厘大学机械系,学习机械及兵器制造技术。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孙中山被迫转移海外,开展讨袁斗争,为此他号召华侨子弟学习航空,以便建立飞机队。杨仙逸再次响应孙中山,考入纽约Custiss航空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勤奋学习,在水、陆飞机的驾驶及构造上颇有造诣。1916年,他毕业时取得国际飞行家联合组织美国飞行俱乐部颁发的第62号驾驶员执照。
&&&&&&& 毕业后不久,杨仙逸便回到国内辅助孙中山,为了实现孙中山建立革命武装力量的计划,不久再度赴美国,与众多华侨商界领袖共同创办图强飞机有限公司,培训飞行及航空技术人员。
&&&&&&& 1919年,为了增强援闽粤军的力量,孙中山召杨仙逸回国,4月,杨仙逸到福建漳州,协助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组建飞机队。当时的福建督军李厚基深知杨仙逸精通航空及飞行技术,欲重金聘请他为福建船政局飞行工程处主任,但杨仙逸坚决追随孙中山而严词拒绝。
&&&&&&& 1920年,孙中山命令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盘踞在广东的军阀岑春煊、莫荣新,杨仙逸率领的飞机队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向广州推进。部队控制虎门后,杨仙逸驾驶从澳门购买的水上飞机,空袭莫荣新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广东督军公署,把正在开军事会议的莫荣新及部将炸得四处逃命。10月,援闽粤军将军阀驱逐出广东。
  由于功勋卓著,陈炯明欲委任杨仙逸为粤军飞机队总指挥,他推辞不就,重新回到孙中山身边。
  培养航空英才&&乐士文号&
&&&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任命杨仙逸为总统府侍从武官,委以筹划发展航空事业全权。
&&& 杨仙逸在华侨及国内人员中挑选了一批青年,亲自带往美国学习飞行或航空工程,不少人学成回国后成为我国早期飞机队指挥员或技术人员。在此期间,他还大力向华侨募捐购买飞机,并用捐款购买了10架珍尼式飞机,装箱存放在美国机场准备回国,但北洋军阀政府知道消息后,重金贿赂让人放火毁坏了其中的6架。杨仙逸不屈不挠,继续以飞行表演的形式募捐,众多华侨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再次解囊购买了6架。
  1923年,孙中山重返广州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后,任命正在美国培训飞行人员和募捐飞机的杨仙逸为航空局长,让他重新组建飞机队。
  杨仙逸一回到广州便立即开始筹措建立飞机工场之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7月终于制造了中国国内第一架军用飞机。这架飞机制成后,杨仙逸等联名请求以孙夫人宋庆龄的英文名Rosamonde(音译为&乐士文&)命名,得到孙中山的同意,并和宋庆龄一起参加了命名和试飞典礼。孙中山还为他题赠&志在冲天&横幅。这架飞机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后来投入飞机队服役,参加过攻击陈炯明部队的战斗。
  杨门三代
  杨仙逸的父亲杨著昆,早年在檀香山经营粮食生产、销售以及房地产业而致富发家。杨著昆是孙中山长兄孙眉的挚友,对孙中山革命主张十分赞同,也是早期同盟会员。他不仅多次捐献巨款支持孙中山,而且积极响应&航空救国&号召,于1913年、1918年,先后成立过&中华飞船公司&、&图强飞机公司&。后来,孙中山为加强军力,扫除军阀,挽救共和,在华侨中募捐飞机,杨著昆慷慨独资捐赠飞机4架。
  杨著昆母亲杨老太夫人,不但鼓励儿子竭力捐款,帮助孙中山建立飞机队,还鼓励孙子杨仙逸跟孙中山尽义务于国家。他们祖孙三代同时效忠革命,一时成为美谈。
  地理记忆
  &乐士文&飞机诞生地
  &红楼&(今沿江东路421号)
  1923年3月,杨仙逸回广州就任航空局长后,立即着手准备在国内制造飞机,他向孙中山呈报了迫切需要设立工场制造飞机的报告,经费和场地才得以解决,场址则为&红楼&(因墙壁全用红砖砌成,故有此名)。
  他在航空局设立了工务课,组织了从美国聘请来的工程师和在澳门、广州等地来的十几个人,从5月开始,在&红楼&里制造飞机。孙中山和宋庆龄经常到&红楼&来视察慰问,鼓励大家早日把飞机制造出来。两个多月后,&乐士文&第1号飞机终于制造完成,这也是我国第一架飞机。这架飞机综合参考了珍尼式飞机的各种特点,又加进了创新的工艺,是我国飞机制造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而&红楼&也历来被视为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
  &红楼&于1923年被焚毁,在原址竖立一块碑以志纪念。在今天车水马龙的沿江东路,很多人都不会太在意立在此处的这块碑,对隐藏其后的一段历史可能更是知之甚少。
  冯如墓、杨仙逸墓
  黄花岗烈士陵园
  也许都是因为在为开拓中国的飞行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冯如墓与杨仙逸墓在黄花岗烈士陵园内毗邻而居。
  冯如牺牲后,遗体&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左,从其志也&。冯如墓碑正面篆刻&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君如之墓&,背面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从优照少将阵亡给恤&的命令,两旁刻有冯如墓志铭。事后,广东军政府陆军司下令表彰,又按陆军少将阵亡例拨款抚恤其家属,并将事迹写入历史教科书。
  在他的家乡恩平,1985年建了冯如纪念馆,馆内陈列冯如航空史料、飞机模型和他驾驶飞机的照片等。馆门前立有高1.95米的冯如全身铜像。
  而杨仙逸牺牲后,孙中山特地以大元帅名义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当时空军还没有独立军种),定其牺牲之日9月20日为航空节(抗日战争后,为纪念1937年国民党空军大败日本空军,航空节改为8月14日),葬于黄花岗的三望岗。
  1927年,广东省政府重建杨仙逸墓,正面有孙中山手书的&杨仙逸先生墓&石刻,由墓道拾级到墓台之间有一座拱额墓门,上有一正在起飞的飞机模型作装饰,象征他一生爱国&志在冲天&的志向。1981年,迁到黄花岗烈士陵园,按原貌重建。
杨仙逸的墓前有一架飞机模型,象征其&志在冲天&的一生。& 图/黄皓
&  杨仙逸牺牲后,由其夫人程度纯发起在中山创建了一所学校作为纪念,也就是如今的仙逸中学,曾与杨共事的宋子文、胡汉文等人都为之赞助。
  人物传略
  中国飞行两个&第一&
  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1883年&1912年)
冯如,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生于广东恩平县。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日,冯如进行了第一次试飞。当飞机起飞后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
  空军之父
  杨仙逸(1891年&1923年)
杨仙逸,中国空军之父。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著名将领,辅助孙中山创建飞机队,被誉为&中国空军之父&。
  杨仙逸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1891年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少年时即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随后考入哈厘大学机械系,学习机械及兵器制造技术。1913年,他响应孙中山的号召,考入纽约Custiss航空学校,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国际飞行家联合组织美国飞行俱乐部颁发的驾驶员执照,次年初回国参加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7年组织空军学校和飞机队,任革命军空军队长。1919年,在漳州组建援闽粤军飞行队,任总指挥,1920年任空军总指挥。1921年任总统府侍从武官。1923年任大本营航空局长,在他的主持下制造出中国第一架飞机&乐士文号&。当年9月20日,他在惠州指导改装水雷为炸弹,不幸失事牺牲,孙中山明令追授其为陆军中将。
  不让须眉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
  李霞卿(1912年&1940年)
  祖籍广东海丰,生于广州,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爱国女飞行家。早年曾随父亲游历欧洲,就读过香港及上海,爱好舞蹈及滑雪、网球等新事物,打扮新潮,有&摩登小姐&之称。1926年以李旦旦的艺名加入民新影片公司,先后在电影《玉洁冰清》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1930年,李霞卿赴欧洲及美国,先后在瑞土日内瓦及美国奥克兰等地的航空学校深造,学习特技飞行,在一次表演中安然跳伞逃生,轰动美国。后回国,成为第一位获准在中国表演飞行的中国女飞行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霞卿多次赴美洲各国为抗战表演募捐。1940年,在外国表演飞行时失事遇难。
  张瑞芬(1940年&)
  广东省恩平人。高中毕业后她到美国学习音乐。1931年,她成为美国著名的林肯飞行学校的惟一的女生。此后,她被美国妇女航空协会吸收为会员,加入了著名的&99&飞行俱乐部,成为这个国际航空组织的第一位华人妇女。她还考取了美国政府颁发的国际飞行执照,成为持有这种最高执照的第一位中国女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瑞芬宣布:&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匹妇同样有责!&准备回国办航空学校!各地华侨被她的精诚所感动,为她募集购置了一架莱恩&ST型训练飞机,可惜一名学员私自架机出游,因操纵不当,将它撞毁了&&后来因为家庭的关系,张瑞芬没有继续她的飞行事业,给后人留下一个不小的遗憾。2000年,97岁的她跻身美国&国际航空女先驱名人堂&。
  本版执行/本报记者& 刘炜茗
  下期预告
  他应该是个传奇的人。父亲是清光绪年间派驻古巴的公使,母亲是有西班牙血统的古巴人,一个混血儿往往比寻常人多几分异域色彩。然而,被誉为中国现代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陈焕镛却一点都不传奇,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植物学,献给了植物标本,如果说有传奇,也是一场跟植物的&倾城之恋&,而且是一场长达一辈子的苦恋。
  特别鸣谢: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提供资料
南方都市报
地址:广州市珠江东路4号(新馆) & 邮编:510623 &总机:(020)&&&&
网 址:www. & 电子邮箱:gtwlzy@ & 传 真:(0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如发明的飞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